全新正版图书 伦巴第街:货币市场记述沃尔特·白芝浩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787508696195 货币市场研究英国蔚蓝书店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全新正版图书 伦巴第街:货币市场记述沃尔特·白芝浩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787508696195 货币市场研究英国蔚蓝书店精美图片

全新正版图书 伦巴第街:货币市场记述沃尔特·白芝浩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787508696195 货币市场研究英国蔚蓝书店电子书下载地址

》全新正版图书 伦巴第街:货币市场记述沃尔特·白芝浩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787508696195 货币市场研究英国蔚蓝书店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全新正版图书 伦巴第街:货币市场记述沃尔特·白芝浩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787508696195 货币市场研究英国蔚蓝书店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08696195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1
  • 页数:277
  • 价格:43.1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39:00

寄语:

正版图书保证质量 七天无理由退货让您购物无忧


内容简介:

伦巴第街是英国现代金融体系的发源地和象征,英格兰银行、各大商业银行的总行、商人银行、外国银行的分行、贴现行、证券交易所、保险公司、专营海上保险的劳合社,以及黄金、外汇和商品市场,都集中开设在这条大街及其附近地区。

白芝浩在1873年写的这本《伦巴第街》,记述了伦巴第街的历史、英国银行体系的构成、英格兰银行的发展,以及金融危机的成因和应对策略、央行作为最终贷款人角色的界定,基本奠定了金本位下的中央银行理论,也成为后来诸多金融理论发展的基础。即使过去了一百多年,这本书仍然是那些想理解该领域的人们无法忽视的经典著作。

作者在这本书中对于银行处理金融危机的论证,在今天仍不失其现实意义。白芝浩讲到,在金融恐慌发生时,由于银行被挤兑,中央银行要向这些商业银行提供大量足量的借款,需要这些银行拥有优质的抵押物,为了使得真正需要钱的人得到贷款,要收取足够高的惩罚性利率。直到今天,中央银行依然在采用白芝浩的这些原则。

这也是为什么美联储的前任主席艾伦•格林斯潘、本•伯南克,美国前任财政部长罗伯特•鲁宾都推荐阅读的原因。


书籍目录:

导 读? 伦巴第街现状 / IV

序 / XI

章? 引 言 / 001

章? 伦巴第街概貌

/ 017

第三章? 伦巴第街的起源及其演变

/ 057

第四章? 财政大臣在货币市场中的地位

/ 077

第五章? 伦巴第街货币价值模式的确立

/ 087

第六章? 伦巴第街表现迟钝,而短期异常亢奋的原因

/ 095

第七章? 对英格兰银行赖以维持良好储备职责并保持管理有效的模式解释

第八章? 英格兰银行的管理

/ 159

第九章? 股份制银行

/ 183

第十章? 私人银行 / 1

第十一章? 票据经纪商

/ 211

第十二章? 英格兰银行在银行储备管制数量方面应该遵守的原则

/ 227

第十三章 结 论 / 247

附录一 / 253

附录二 / 277

?


作者介绍:

沃尔特•白芝浩(Walter Bagehot),19世纪英国知名经济学家、政治社会学家和公法学家之一。1826年2月23日出生于英国萨默特郡长港镇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先后就读于英国布里斯托尔学院、伦敦大学学院,并于1848年获得硕士学位。

从1861年起,白芝浩担任《经济学人》的主编,期间奠定了《经济学人》杂志的独特风格——用简洁明快、大众化而非技术性的语言表述论点,坚持“所有的主题,都可以用清晰简洁的英语表述出来”;还拓展了这份杂志的内容,使其不仅限于商业和经济报道,同时广泛涉及政治乃至科学技术。在白芝浩的主持下,《经济学人》对英国的政策制定者们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白芝浩一生的著述涵盖领域极广,金融、政治、法律等均有涉猎,都采取了评论的形式,文风简洁明晰而又机智风趣。这些文章后来被编为五本文集,即《英国宪制》《物理与政治》《伦巴第街》《文学研究》与《经济研究》。

1877年3月24日,白芝浩因风寒卒于长港镇,年仅51岁。为纪念他的卓越贡献,后来闻名于世的《经济学人》将其有关英国政治的专栏命名为“白芝浩专栏”。英国政治研究协会每年给政治与公共行政领域的优秀论文颁发“白芝浩奖”。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



原文赏析:

我坚持认为,金融市场跟其他任何事物一样,既具体又真实,它可以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进行描述;如果读者有任何不理解的地方,那一定是作者的失误,是作者的表达不够清晰。


伦巴第街...是迄今为止,全世界经历过的最伟大的经济实力和经济脆弱性的结合。关于伦巴第街拥有的强大的经济实力是毋庸置疑的,每个人都深刻意识到了英国是世界上最富有资金的国度,每个人都承认它拥有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更迅速的、可自由使用的现金流量和现款。


在法国和德国,以及所有没有银行业务的国家,大量的金钱存在于银行体系之外。然而游离于市场之外的现金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 ”金融市场资金“,它们不可获取。除了遇到大的灾难和自己做担保举借大额贷款,否则无法提取出法国民众习惯于储蓄所积累的资金。没有其他任何的生活保障让他们养成了储蓄的习惯。这些私人储蓄无法用于其他用途,那就等于没有储蓄。但是英国的资金是可借贷的。英国的民众在处理自身金钱的问题上较其他欧洲国家更加大但,退一步说,即使他们没有那么大胆,但就他们愿意将钱存入银行这一事实,其产生的作用便更加深远。


大量的可贷资本、良好的信用,及从有效利用的劳动和资本中获取的利润增长。

银行系统的特殊本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史无前例的信任;当这种信任被隐匿的因素削弱时,一场很小的意外可能会对信用造成很大的伤害,一场短暂的较大的意外可能几乎会摧毁信用体系。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1873年出版的这本书,为何美国的金融巨头们,无论是格林斯潘还是伯南克,以及罗伯特·鲁宾,都经常翻阅?

中央银行理论体系的经典著作,次出版于1873年,将理论分析、历史轶事与社会学、政治学及伦巴第街各色人物的精彩评论紧密整合,生动形象地描述了英国货币市场。

白芝浩在《伦巴第街》中提出的应对危机管理的鲜明对策,150年之后,仍然是控制和遏制金融危机的应选策略。

;

;


书籍介绍

伦巴第街是英国现代金融体系的发源地和象征,英格兰银行、各大商业银行的总行、商人银行、外国银行的分行、贴现行、证券交易所、保险公司、专营海上保险的劳合社,以及黄金、外汇和商品市场,都集中开设在这条大街及其附近地区。

白芝浩在1873年写的这本《伦巴第街》,记述了伦巴第街的历史、英国银行体系的构成、英格兰银行的发展,以及金融危机的成因和应对策略、央行作为最终贷款人角色的界定,基本奠定了金本位下的中央银行理论,也成为后来诸多金融理论发展的基础。即使过去了一百多年,这本书仍然是那些想理解该领域的人们无法忽视的经典著作。

作者在这本书中对于银行处理金融危机的论证,在今天仍不失其现实意义。白芝浩讲到,在金融恐慌发生时,由于银行被挤兑,中央银行要向这些商业银行提供大量足量的借款,需要这些银行拥有优质的抵押物,为了使得真正需要钱的人得到贷款,要收取足够高的惩罚性利率。直到今天,中央银行依然在采用白芝浩的这些原则。

这也是为什么美联储的前任主席艾伦•格林斯潘、本•伯南克,美国前任财政部长罗伯特•鲁宾都推荐阅读的原因。


精彩短评:

  • 作者:Roseanna 发布时间:2023-05-21 21:16:41

    听书。

  • 作者:CHISE 发布时间:2023-04-04 08:07:04

    整本书都是在强调银行储备的重要性。白芝浩认为多个银行储备资金比单一银行储备要好,但在今天的现实环境中发现还是单一银行储备的形式实现的比较多。

  • 作者:vcbear 发布时间:2022-02-13 02:01:39

    白芝浩的伦巴第街写于1873年,主要是讲英格兰银行南波湾,单一银行储备体系改不动,恐慌不要怕,英格兰银行会铁肩扛道义blabla[旺柴]通篇期刊范儿。

    本来逻辑挺清楚的(虽然有点车轱辘话),但给翻译硬生生弄成了不可言传只能意会。感觉译者并没有好好理解语境,完成任务就得了,长句、病句、读不通的、含糊其辞的表述到处都是,越后面章节越多,仿佛译者在赶DDL。资金/现金/铸币这些术语混用,和现代意义可能也有差异(当时是金本位),不做下颅内映射简直会懵逼……如果不是看着玩儿的,真得要看原文。并不很推荐。

  • 作者:精灵的梦想 发布时间:2023-07-08 11:42:40

    有人讲,金融也是一门技术。美英国人就是用这门技术来服务全球市场的,然后通过金融来赚钱,这话其实没有毛病。兰尼斯特有债必偿!人家几百年的信用不是白建立的,为啥美国人、英国人的信用高,全球富人都相信,决窍就在这里。

  • 作者:davekozg 发布时间:2012-05-09 03:25:56

    又看了一遍《淮阴侯列传》。粗略算了这篇文章给汉语言的留下的遗产:胯下之辱;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独当一面,妇人之仁,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十面埋伏,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国士无双,捷足先登,四面楚歌,逐鹿中原,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传檄而定。乃们这些刷影响因子的弱爆了!

  • 作者:钟子期 发布时间:2022-03-20 20:57:58

    还有一半未读完,惭愧。不是很感兴趣。早期银行体系


深度书评:

  • 英国的,太英国的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8-20 00:05:45

    与英国宪制类似,英国的信用系统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系统。它从过去发展而来,又向未来发展而去。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除非了解它的过去,否则没有人能够完全理解这个系统的现在,对它的未来也知之甚少。

    在学习理解当代银行系统以及货币体系的各种复杂技术性细节时候,我好像总是会忘记,这样的制度其实并不是一成不变或者从天而降的,而是一直处于迅速的变化和冲击之中。当下视之为理所当然的种种机制不过是这个不断演进的制度在当前的时代切片中的呈现而已,我们却难免陷入一种这个制度 “过去一直如此,未来也将如此,是最完善的制度” 的错觉。

    这本书对我而言最有意思的点也就在于它彻底打破了这种错觉。作者提供了另一个年代的时代切片,描述了英国银行和央行在十九世纪中期的发展现状。这本书不仅介绍了当时地位堪比今日美联储的英格兰银行的历史,解释了 how this system came into being,同时也揭示了当前看似精妙的制度其实并非基于严谨的学术理论设计,而是像英国的其他很多制度一样,是基于历史沿革,通过经验的方式确立的,本质上是一步步被推着 “被动” 前进。英格兰央行逐步承担起现代央行的责任的过程更是接近于赶鸭子上架。央行为什么是半独立于政府的机构,央行为什么同时承担着货币当局和银行最终借款人的双重职责,银行系统为什么会有储备金制度,这些问题在历史上的真实缘由可能跟如今我们的解释并不完全相同。谁能想到,直到十九世纪中期,英格兰银行运营的主要目标还是为股东创造更多红利;英格兰银行有义务维护货币市场稳定、承担救助商业银行的责任,竟然还是一个有争议的观点。

    英格兰银行是唯一可以有效维持银行储备的机构。英格兰银行从未承认这项职责,该行的一些管理者也矢口否认这项职责,而在发生重大事件时,英格兰银行又在履行着这项职责。

    所以英国人的傲娇真是【。

    书里的引言部分,作者还有这样的描述:

    伦巴第街...是迄今为止,全世界经历过的最伟大的经济实力和经济脆弱性的结合。关于伦巴第街拥有的强大的经济实力是毋庸置疑的,每个人都深刻意识到了英国是世界上最富有资金的国度,每个人都承认它拥有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更迅速的、可自由使用的现金流量和现款。

    把关键词替换成华尔街和美国,放在今天几乎也毫无违和,显得一百多年的历史跨度除了换人坐庄之外并无新事。或许金融的历史就是变着花样的自我重复。

    所以我并不觉得这本写于1873年的书如今已经过时了。诚然书里繁琐描述的中央银行的运作机制早已成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央行的范式,任何一个上过货币银行学的本科经济学生都应该能以简单的语言解释。但是理解这种制度为什么能在当时的经济组织形式下成形才是真正有意思的地方。进一步想,既然古老的私人银行被股份制银行所取代与英格兰央行新制度范式的确立相辅相成,那么如今在新科技的冲击下,银行的组织形式似乎又到了再一次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时候了,那么中央银行乃至货币系统是不是也应该做出相应的改变?这又是很有意思的问题了。

    另一方面,除了介绍中央银行发展沿革和银行金融史,这本书也提供了英国何以领先欧洲其他国家的一种解释,从金融角度解读的视角。

    在法国和德国,以及所有没有银行业务的国家,大量的金钱存在于银行体系之外...然而游离于市场之外的现金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 ”金融市场资金“,它们不可获取...这些私人储蓄无法用于其他用途,那就等于没有储蓄。但是英国的资金是可借贷的。英国的民众在处理自身金钱的问题上较其他欧洲国家更加大胆,退一步说,即使他们没有那么大胆,但就他们愿意将钱存入银行这一事实,其产生的作用便更加深远。

    英国人具有很强的忍耐力,唯独无法忍受2%的利率。

    一个拥有肥沃土地却没有制造业和贸易的国家,其储蓄远远超过了其可安全贷出的数量。

    伦巴第街成为英格兰两大区域间的永恒代理人:一是快速发展的区域,那里几乎任何数量的资金都能轻易地得到高效使用;二是稳定的或者处于衰落期的区域,在这样的区域里总是存在大量未被善加利用的资金...英国的资本有着非常明确且及时的流向特质:如同水一样,流通到最适合自己的地方。

    英国的商业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本质上依赖借贷资金的贸易,只有不断完善我们的银行信用体系,我们才能够进一步发展所从事的贸易类型,或实现其发展规模。

    简单来说,英国股份制银行的存在盘活了居民的闲散资金,将其在伦巴第街集中起来用于借贷。健全的银行系统使得这种集中和借贷能够以前所未见的速度和广度进行,实行更有效的资源配置。这听起来并不是多新奇的想法,因为这就是当代经济的基本规则。没有普通人搞得懂银行是怎么运作的,但是我们还是信任它们到把钱放进去(虽然时不时就会被坑一把比如2007,但毕竟还是已经回不去没有他们的时代了 :( 。在今天看来不信任银行几乎不可想象,但想象一下一二百年前,这种信任刚刚开始建立的时候,说服人们把储藏的财富尽数托管给一个只给你一张欠条的机构,并且维系住了这种信任,其实根本就是个奇迹了。作者认为这种奇迹之所以在并且只在英国发生,是因为英国长时间的边界和平与政权稳定让银行能够安全地发行票据。在这个过程中,最珍贵的积累不是银行的资本,而是银行的信用。

    而这种集中资金的存在对急需资本进行生产的英国企业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事情,毕竟它们依赖信贷来从事从建造大型螺旋桨蒸汽机船到修建铁路的各种生产活动。对于一些外国政府,英国也成了最佳的资金存放地和应急的借钱对象。更重要的是,银行系统改变的并不仅仅是英国公司的数量,更从根本上影响了英国公司的资产负债表结构。随着大量可借贷资金的出现,新兴的贸易商发现即便自己没有多少资本,也可以更灵活地利用票据贴现加杠杆,从而赚取比仅仅使用自有资本的贸易商更高的回报率。作者认为,这种手段粗暴的新兴贸易商将老牌商业贵族驱逐出市场,是 “粗糙和庸俗的”,不利于商业道德的维系;但是另一方面,这种公司金融模式的变革创新给英国带来的收益是无与伦比的:

    没有哪个伟大的传统贸易国家,至少没有哪个欧洲国家像英国这样,曾经如此少地 “打盹”,没有国家曾经如此迅速地抓住新机遇。那些主要依靠大量的商业贵族的国家行动绝不可能如此迅速,它们的商业最终将一步一步滑入循规蹈矩的商业模式。

    夸张点说,这也带来了某种国民性格的改变:

    一个拥有大量财富的人,不管多优秀,或多或少总有这样的想法:“我有一大笔收入,我得留住...如果事情变了,我的钱可能就没有了。但是,那些善于闯荡世界的人却知道这些变化就是它们的机会...英国商业之前的这种粗糙和庸俗的结构正是其爆发旺盛生命力的秘密所在,因为它暗含着 “对变化的嗜好”,类似动物王国,这才是社会进步的基本法则。

    研究生的时候曾经选过一门发展的课,课上介绍了《Public Debt and the Birth of the Democratic State》这本书,讲英国在工业革命中占得先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健康的财政系统,特别是政府稳定发行国债的能力。这保证了英国政府即便是在战时也可以以极其低廉的成本融到资金,低成本又进一步有助于维持英国政府有借有还的良好信誉,相比之下法国政府的国债 spread 真的是跳跃得惊人,而国债的不稳定反过来又加剧了政权的不稳定。这篇

    书评

    介绍的《信任利维坦》这本书从财政来源的另一个侧面——税收——的角度介绍英国制度的变迁,说明为什么英国是十八世纪唯一成功的财政国家。对于这些财政视角的解读,《伦巴第街》的角度是个很好的补充。英国成功的原因不仅仅是 public finance 的优越性,private financial sector 同样甚至更加重要,在这个领域英国同样没有竞争者:

    纸币发行...只可能存在于没有收到侵害也没有出现变革的国家。直到现在,几乎很难有任何的大陆国家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免受侵害或者革命。荷兰和德国的纸币发行和存款性银行业务本应同英格兰和苏格兰一样获得自然发展——却从来没有幸免于外国战争。

    十九世纪英国银行业资金周转的惊人效率吸引到了全欧洲的闲散资金,英国政府的信用又能够得到广泛认可。有这种双管齐下的融资体系,英国会称霸就完全不让人惊讶了。

    所以英国跟同时代的国家相比真的很有意思,从十六世纪开始几乎每一件事情长期来看都(巧合或者非巧合地)做对了,法国和德国激进改革后看似迅速的发展却没少让他们日后狂绕弯路。之前看路易十四的纪录片,片子里提到十四修凡尔赛加上参与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导致 1715 年法国背负了共计 6 亿英镑的债务。苏格兰人 John Law 为了解决债务问题设计的货币/国债系统又催生了一次大型投机泡沫(苏格兰明明就出很好的经济学家/银行家啊这真不是英国派去的间谍吗。。)和政府失信。不过即便没有这个债务危机,十四主导的集权统治恐怕本来就没让政府有什么借钱上的公信力可言。肯定不是说十四就完全 fuck up 了,毕竟没有他就没有今日法国。但是他在位时期法国的辉煌没少给后期的发展挖坑,想想也是。 《伦巴第街》的作者不无幸灾乐祸地摇头:

    法国...创造了一个会把国家搞崩溃的毁灭机制,并通过该机制让自己发大财。这无疑会给法兰西这个充满忧虑的民族带来致命的结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法国在纸币发行和存款性银行业务方面毫无建树。在杜尔哥时期,现金贴现业务发展缓慢,因为大家明显对 John Law 时期的失败经历心有余悸,束缚了前进的步伐。

    法国人习惯为其所做之事赋予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然而其行为结果并不如其理由表现得那么理想。

    XDDDDDD。

    的确是彻头彻尾的英国人写的书了 。

    以下自用笔记。不一定准确。

    [英国银行系统的演变]

    1. 银行放贷早于吸储

    —— 对银行券的使用普遍早于储蓄习惯。

    —— 它可以控制票据的发行,而存款则取决于他人的偏好...纸币发行自然而然就先于银行存款业务。

    —— “银行业务” 这个术语在那时只应用于银行票据发行和即期票据的资金占用上。我们现在的存款银行业务系统已经不再发行票据或本票。

    2. 银行发行纸币的方式为银行吸纳公共存款的方式奠定了基础

    —— 银行的信用通过发行纸币得到了有效宣传...银行纸币的发行减少,而银行存款的资金将增加。

    —— 现存的纸币发行系统将成为构建大型存款银行系统的最佳方式...迄今为止,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在不经历最初的纸币发行阶段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庞大的存款银行系统。

    3. 分散的银行机构更有利于形成存款银行系统

    —— 一家垄断发行机构,比如法兰西银行,在全国推行这种运营方式将非常困难,对银行业务的宣传也非常缓慢。

    —— 一家中央银行的主要只能在于资本管理...纸币发行主要由贷款引致。农业地区贷款金额少,并且中央银行委派到地方也面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代理人问题。

    4. 银行业发展对财政系统的影响

    —— 银行业早期:政府必须保证收支平衡,避免在劣质银行存放大量闲置资金造成损失,或者被动将国家信用与劣质银行等同起来。

    —— 银行业系统稳健:政府可以将积累的巨额资金交给银行保管。

    [英格兰银行作为中央银行范式的确立]

    1. 作为 “政府银行” 的起源

    查尔斯二世(“关闭国库”)——革命政府(“通过革命上台的政府不可信任”)——威廉三世(为借钱建立融资公司,一家 “辉格党金融公司”)

    2. 政府赋予英格兰银行三项重要的特权

    1)英格兰银行是政府资产余额的唯一保存者

    2)英格兰银行在英国享有有限责任的垄断权

    3)英格兰银行是英国唯一被允许发行银行纸币的股份制银行。

    英国的法定货币:金,银币,英格兰银行票据。

    财政大臣...除非有议会的委托,否则只能从英格兰银行借入所谓的 “赤字票据”。

    英国政府将监管权和利润交给了一家银行。

    3. 大众(银行和民众)对英格兰银行的信心

    我们单一的储备银行系统就不用通过某些确定的理由来刻意建立了;它是由许多独立事件逐步发展的结果,是单一银行合法特权的积累。

    4. 英格兰银行双轨化

    发行部门,银行业务部门

    5. 英格兰银行承担(实质上的)单一储备银行责任:

    除了保证日常运营所需,其他银行都不持有额外现金,而将其以存款形式存放在英格兰银行。银行也需要将它们的准备金存放进一个它们认为安全的银行。

    法兰西银行发现的货币虽然没有贬值到将引起日常交易混乱的地步,但是它的任何贬值...足以使外汇交易产生混乱...于是,伦敦成为欧洲唯一的大型外汇交易清算中心,再也不是之前法兰西银行和英格兰银行分庭抗礼了。

    信用之余商业就像忠诚之于政府。理论家或许可以轻易地筹划出一份废除维多利亚女王的政府计划,他可能提出这样的理论依据:既然我们承认并且知晓下议院拥有真正至高无上的权力,此外其他任何权力机构都是多余的。但是,从现实来看,根本不值得对这些争论进行检验。

    信用是这样的一种传奇力量,它可以渐渐发展壮大,但不可以凭空创造。那些生活在强健、稳固体系下的人们都相信,如果它们推翻了当前的信用系统,那么将再也看不到另一个信用系统了。因为要建立一个让人们接受的新系统,会耗费太长太长的时间。

    单一储备银行制度跟女王一样,实际意义其实没有 anchor expectation 的意义重大,毕竟经济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组织形式都是一个 coordination game。所以理论上不是必要的东西可以存在,模糊地带也可以存在。一切以实用为主。这真是无比英国人的思维方式。真正认真践行 “治大国若烹小鲜” 的是英国人也说不定。

  • 为什么此书评价这么高?

    作者:奔波儿灞 发布时间:2013-05-04 11:00:33

    讲了些许英格兰银行的历史,了解了些许中央银行的运作,仅此而已。为毛评分这么高?有多少人是因为书中所谓“每个银行家床头必备”而给予其高评价的?很好奇。

    书中所讲大多都是历史。对于当下金融系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全书可用一句话概括——中央银行要合理处理公众及商业银行的挤兑。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9分

  • 文字风格:5分

  • 语言运用:9分

  • 文笔流畅:4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5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8分

  • 章节划分:4分

  • 结构布局:6分

  • 新颖与独特:5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8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5分

  • 事实准确性:8分

  • 文化贡献:4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5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 网站更新速度:8分

  • 使用便利性:8分

  • 书籍清晰度:4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 是否包含广告:3分

  • 加载速度:6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9分

  •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二星好评(244+)
  • 无漏页(322+)
  • 目录完整(360+)
  • 强烈推荐(429+)
  • epub(205+)
  • txt(459+)
  • 下载速度快(396+)

下载评价

  • 网友 訾***晴: ( 2024-12-12 02:02:53 )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师***怀: ( 2025-01-09 11:34:29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宫***玉: ( 2025-01-05 22:35:25 )

    我说完了。

  • 网友 索***宸: ( 2025-01-06 06:12:18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车***波: ( 2024-12-29 01:04:27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曾***玉: ( 2025-01-06 14:43:42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习***蓉: ( 2024-12-24 15:58:47 )

    品相完美

  • 网友 詹***萍: ( 2024-12-30 01:08:28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戈***玉: ( 2025-01-07 00:36:07 )

    特别棒

  • 网友 权***波: ( 2024-12-16 17:26:20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权***颜: ( 2024-12-31 09:36:18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冉***兮: ( 2024-12-14 10:40:29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师***怡: ( 2024-12-10 08:31:20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温***欣: ( 2024-12-25 02:21:24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仰***兰: ( 2025-01-05 03:01:03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游***钰: ( 2024-12-22 05:51:56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