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权研究(中国当代青年法学家文库·程啸民法学研究系列)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人格权研究(中国当代青年法学家文库·程啸民法学研究系列)精美图片
》人格权研究(中国当代青年法学家文库·程啸民法学研究系列)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人格权研究(中国当代青年法学家文库·程啸民法学研究系列)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300303512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3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135.4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28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35:37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 作者:理想国 发布时间:2022-12-04 16:08:10

    221207方便手捧着读的尺寸,由对折的a4纸装订而成。每一个对页是一个建筑案。图纸绘制精美,书本身纸的质量也很好。每一个论点的来源也记录详尽,适合从这本书继续深入学习和收藏。

  • 作者:阿尔蒙德萨 发布时间:2018-03-11 23:39:45

    在这个荒诞的世界,如果可以,就请勇敢去爱、去驯服、去承担责任和掉眼泪的风险;如果一切与你太过艰难,要记得“自我驯服”也很重要。

  • 作者:conan007 发布时间:2016-08-24 21:41:45

    作者讲了N多生活小窍门,但基本都是现代人的小窍门,跟江户时代半毛钱关系都找不到;真正讲到江户时代的部分,也没看出多大个智慧,整个就一标题党。画极丑极无趣,还不如就上纯文字。全书就有几个点还蛮亮的:江户时代的火灾预防宣导,江户人为何爱在夏夜讲恐怖的百物语,以及现代人的选房诀窍——应根据古地图来选,若那块地一直以来是住宅区,说明地质比较牢靠。

  • 作者:九点读书 发布时间:2023-01-02 21:30:28

    这里面干活太少了。不如直接读犯罪心理学。套话太多,真的看不出来作者在实际询问里的水平。

  • 作者:盛世美颜小师傅 发布时间:2012-08-10 23:13:13

    城中村屌丝表示这是好书

  • 作者:寂多蔓生 发布时间:2014-05-05 09:06:53

    天下好东西都未必喜欢我,但只要我喜欢它们就行了,这由不得它们。


深度书评:

  • 皓首穷经

    作者:李火火 发布时间:2007-12-11 14:42:18

    中学时代,学过朱自清的几篇散文,譬如说是《背影》、《荷塘月色》,我就想我再也不会再去读他的文字了。感觉他这人甚虚伪,甚迂酸,且名不副实。

    现在居然又要读他的书了,但是这次感觉却是,也许、可能他是个顶有趣的老头儿。

    首先要说的,当然是朱老师的语言。

    记得在《春秋三传》,写到孔子见麟而泣的故事:

    鲁哀公十四年,鲁西有猎户打着一只从没有见过的独角怪兽,想着定是个不祥的东西,将它扔了。这个新闻传到了孔子那里,他便去看。他一看,就说,“这是麟啊。为谁来的呢!干什么来的呢!唉唉!我的道不行了!”说着流下泪来,赶忙将袖子去擦,泪点儿却已滴到衣襟上。原来麟是个仁兽,是个祥瑞的东西;圣帝、明王在位,天下太平,它才会来,不然是不会来的。可是那时代那有圣帝、明王?天下正乱纷纷的,麟来的真不是时候,所以让猎户打死;它算是倒了运了。

    可是原文是只有短短几句话:鲁哀公十四年西狩,薪者获麟,击之,伤其左足。将以示孔子。孔子道与相逢见,俯而泣,抱麟曰:“尔孰为来哉,孰为来哉?”反袂拭面,乃歌曰:“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

    这时候一个可感可触的孔子在我面前了,而另一个有趣的、带点幻想感的、还有点romantic的老头子——朱老师也就跃然纸上了。

    其次,《经典常读》让我对古典文集充满了兴趣。就像以前只读得懂现代诗歌的我,开窍了之后,读起古诗,也能渐渐体会得到个中意旨了。

    有几点感触在这里谈谈。

    古籍像是载在独木舟上一般,漂流于历史的洪流之中。路途之中可能有春秋争霸,可能有始皇坑儒,还有三国烽火不绝,这些无不在啃噬着它。散佚了,断代了,后人冒充更改了……这些都会让最初的经典逐渐斑驳如旧墙纸,一屑一屑地褪去,只剩泛黄的墙壁。所以,现今还遗存下来的古籍,应该是宛若敦煌的佛像一般。譬如说《尚书》。

    《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它的真伪、聚散,极其复杂曲折,由下面的图可见一斑:

    (居然看不见~我也没有办法叻)

     

    这过程之中,更不乏精彩的细节,譬如有伏生抱《书》私授于齐鲁的故事,有汉文帝派晃错请师于伏生的典故,有《尚书》的29篇讹说为取法天象,有鲁恭王因《尚书》而不敢继续拆孔宅,还有西汉经学一大史迹——今古文之争,更有张霸、王肃做伪作的荒唐等等,不胜枚举。可见,一件稀世珍宝必然会引来稀世的瑰丽奇异的历程。

    再者,读《经典常读》,我发现了以前没有发现过的美。譬如《诗经》、譬如《礼》。

    且先看朱老师阐释的《诗》,与我之前接触的虚幻的美不一样,那是一种质朴的歌:

    “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吗别人回肠荡气。……歌谣越唱越多,虽没有书,却存在个人的记忆里。有了现在的歌儿,就可惜他人酒怀,浇自己块垒……歌谣真可说是‘一人的机锋,多人的知慧’了。”

    这个时候的“诗”仿佛是婴儿的呓语,朴野而纯净。

    后来到了“诗言志”的时代,古代所謂“言志”和现在所謂“抒情“并不一样;那“志”是关联着政治或教化的。这是一个在诗的历史里,我不愿多说的。

    而后到了孔子时代,赋诗的事已经不行了,孔子却采取了断章取义的办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如果说第一个属于诞生的时代,像是松树的眼泪,还透着盛夏森林的芬香;那么这个时候诗就像是松树眼泪凝结后的琥珀,充满岁月的质感。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来说是治玉,将玉比执行。他却用来教训学生做学问的工夫。“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本来说是是美人,所谓天生丽质。他却拉出末句来比方作画,说先有白底子,才会有画,是一步步进展的;作画还是比方,他说的是文化,人先是朴野的,后地没才进展了文化——文化必须修养而得,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他如此解诗,所以说“思无邪”一句话可以包括“诗三百”的道理;又说诗可以鼓舞人,联合人,增加阅历,发泄牢骚,事父事君的道理都在里面。”

    也许是因为下里巴人不尚礼节,作为他们的后代,我从小也甚厌恶所谓的礼数。但是读完朱自清介绍的《礼》之后,感觉便大不同了。

    试想,当人们从阴面走向阳处,从深山走向平原,从散居再到群居,各人都有各人的欲望,于是纷争难免。于是作《礼》,可谓是群居的智慧,生活的艺术。

    怎样叫做礼治呢?儒家说初有人的时候,各人有各人的欲望,各人都要满足自己的欲望……你争我争,社会就乱起来了。那时的君师们看了这种情形,就渐渐给定出礼来,让大家按着贵贱的等级,长幼的次序,各人得着自己该得的一分儿……各等人有各等人的界限和分际……这种礼,教人节制,教人和平,建立起社会的秩序,可以说是政治制度。

    至于对人,事君,事父母,待兄弟姊妹,待子女,以及夫妇朋友之间,也都自有一番道理。按着尊卑的分际,各守各的道理,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朋友互相敬爱,才算能做人;人人能做人,天下便治了。

    音乐也是礼的一部分。

    人有情感淤积在心了,便会歌之,丝竹之,管乐之。而乐声的绵延与融合也象征着天地万物都“流而不息,合同而化”。这便是乐本。乐,越发地让人的群居生活变得更有智慧:教人平心静气,互相和爱,教人联合起来,成为一体。

    当然礼也有不健康的一面。表达真情实意的少,踵事增华的多,演变成为所谓的繁文缛节了。

           

    不过,倘若人只是生活在《礼》之中,那么生命岂不是太过无趣。林语堂说过,人最大的精彩便在他的错误。于是便诞生精彩绝伦的《史记》、《汉书》来记录了。

    不论是“文直而事核”的《史记》,还是“文赡而事详”的《汉书》,其精彩绝伦的背后是作者不平凡的人生历程,甚至是坎坷艰辛。作为一个读书人,流离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当你选择要坚守历史的时候,你就要被迫放弃功名利禄;当你选择要获得真理的时候,你就好比戴上了荆棘皇冠;当你选择皓首穷经,你就不能平步青云……其实大雨过后,我们才发现并不是我们选择了生活,而是生活选择了我们。流离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是哉书生。于斯有此感想。

    美国哈佛的校训里,曾经希望该校的学子:“让柏拉图与你为友,让亚里士多德与你为友,更重要的,让真理与你为友。”经典作品就是人们心灵的故乡,当我们要与真理为友时,除了摩挲经典,尚友古人,皓首穷经外,也许也就别无他图了。历史的烟尘与风霜,会消蚀一切生命。时代空茫与动荡,徒然带来无限悲凉,但在这其中所遗留下来的人物典型与知识典范,却永远在历史中发光,指引我们迈向真理之门。

    (编辑系的小学妹 不要抄这个东东哦 this is mine)

  • 让科学经典名著走入每个孩子的童年

    作者:松鼠老孙 发布时间:2014-02-26 14:20:55

    ——赞《物种起源少儿彩绘版》

    (出于理解的需要,本文中“演化论”均可替换成“进化论”)

    名著变年轻

    科学史上有许多大部头的经典名著,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们塑造了我们的科学视野,甚至影响了我们的社会观念。科学故事中经常提起它们,我们久闻大名,但它们的真容,我们却未必见过。经典名著,有时候竟然等于“无人读过的书”,这个悖论的存在自然有其道理。

    经典名著或是一段时期科学的总结,如托勒密的《天文学大成》,或是石破天惊、开风气之先的新知灼见,如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牛顿的《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但再经典的作品也是在某个历史时期应运而生的,着力解决当时面临的重大问题,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因此即使不考虑历史和语言隔阂(早期很多著作是拉丁语),那些精确(生僻)的名词,缜密(冗长)的论述,还有数不清的公式推导、数据图表,也足以令普通读者对经典名著望而生畏。

    但不读经典名著也不行,“回到经典”无论是对于科学研究者,还是对普通读者都非常有意义。对科学研究者来说,科学大师们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思路、遇到的误区和遗留的问题,都是值得反复琢磨的。对普通读者来说,了解我们人类历史上最聪明的大脑对重要问题的回答,可以知道我们今天的对世界的认识、知识结构是怎么形成的,这应该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常识”。

    让科学经典名著走近大众,尤其是走向青少年,古生物学家苗德岁博士这本《物种起源少儿彩绘版》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样本。这本书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缩写本”,而是苗博士在翻译《物种起源》(第二版)的基础上,替达尔文“代笔”,为青少年读者把《物种起源》的要点重新讲述一遍。相比于严肃的原著,少儿彩绘版生动活泼,边叙述原著的思想,边向读者介绍150年来进化研究的进展,时不时还吐个槽。这种忠于原著又不拘泥于原著的介绍,能够让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历史上的名著,知识常新,科学精神永恒。再配上绘图作者的小清新手绘水彩画,整本书轻松幽默,引爆读者的好奇心。

    达尔文和他的思想

    苗德岁首先纠正了我们对达尔文的传统印象。在过去的讲述中,一般会把达尔文描述为一个年轻时不务正业的富家子弟,游手好闲,不肯用心学习。苗博士通过仔细研究达尔文生平,发现这其实只是达尔文本人的自谦之语。不错,达尔文曾经进入爱丁堡大学学医两年,后来中途辍学;后来又进入剑桥大学学习神学,父亲希望他将来做牧师,但他对动植物标本和地质学更感兴趣。但达尔文这4年大学并不没有虚度,1831年剑桥大学的毕业考试中,达尔文在近400名毕业生中名列第十。达尔文不是平庸之人,而是一个愿意下笨功夫的聪明人,而这正是大多数成功者之所以成功的关键原因。

    没错,达尔文是个能下笨功夫、做冷板凳的人。当年他作为小猎犬号船长的私人旅伴,环球航行长达5年之久,考察和收集了大量生物样本,虽然得益于大英帝国全球航运系统可以和亲友通信联系,但这项工作实在是既辛苦又寂寞。从1837年在“笔记本B”记下他开始思考“演化”的想法(这个词另一个译法是大家更熟悉的“进化”),到1844年写成了一篇长达250页的论文,就用了8年时间。这一论文他并没有发表,又藏了15年,他希望搜集到更多各方面的证据,写一本1200页的大书。要不是半路里杀出来一个和他想法几乎完全一致的华莱士迫使他提前发表自己的作品,我们看到《物种起源》就会是一本更大的“巨”著了。

    达尔文之所以如此慎重,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的演化思想和当时流行的“上帝创世,万物不变”的思想是相抵触的。他预料到,一旦论文发表,会引起很多争议,甚至激烈的反对和攻击。因此他必须把找到更多更有说服力的证据。比如为了论证植物的种子能够漂洋过海,分布到遥远的岛屿上去,他在朋友的帮助下做了“海水浸泡种子”的实验。他们用了87种种子,其中64种经过64天浸泡之后还能发芽,少数经过137天后还能生存。40%的带有成熟果实的植物在海水中28天时间可能漂过1500公里的海面。更何况植物种子还能藏在越洋迁徙的飞鸟脚上的泥土中长途迁徙。敏锐的观察能力、大量实验和观察奠定了达尔文演化思想的基础。

    在传统的想法中,上帝或者神仙创造了各种物种,它们就一成不变了。在神话中,“名字”带有魔力,因为某个物种,某个人就是那个“名字”,所以民俗中要起小名避免恶魔知道你的大名,而孙悟空识破了妖怪是什么动植物成精,妖怪也就离灭亡不远了。但实际上物种并非一成不变,虽说“龙生龙,凤生凤”,可子代和亲代之间多多少少总存在一些变异。人类早就利用了这些变异,通过人工选择,驯化、培育了许多新品种的动植物,比如我们食用的小麦是一万年前的人类从野生小麦驯化而成。人工育种具有历史悠久的传统。达尔文的发现是,在自然条件下,同一个物种可能演化出许多不同的变种(亚种),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它们甚至能变成不同的物种。他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发现了这样的海龟和鸟。换句话说,物种只是一种相对固定的观念,随着时间会发生变化。就连我们人类,也和猩猩、猴子有共同祖先,甚至地球上已知的所有生物,都有着共同祖先。这就是石破天惊的“演化论”。

    科学思想跨越时代

    达尔文提出了“演化”思想,颠覆了几千年来的传统观念。但他并没有认为自己的证据和理论十全十美,他深知将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并提出了应对的方法。

    比如,当时和现在反对“演化论”的人们经常说起的一个话题,是活着的生物和化石中缺少“过渡类型”。这听起来很有道理,既然变异是一点儿一点儿发生的(对,不是一个物种忽然变成了另一个物种,而是长期积累的差异形成的),那么就应该存在非常多的过渡类型才对,为什么没有呢?

    达尔文对此的回答是,在演化历史中过渡类型确实存在过,但自然选择的倾向是保存有利的变异。随着某些积累了更多有利变异的少数类型的产生,它们具有更多优势,从而排挤了大多数过渡类型的生存空间。在这一点上,物竞天择,竞争非常的残酷。达尔文亲自做过观察:在植物可以自由生长的一块田地上,达尔文标记了357株杂草幼苗,过了一段时间,至少死了295株,主要是被昆虫消灭;而另一块地上,原本有20个物种,最终有9个物种被排挤消失。可以想象,生物变异有很多,绝大多数类型都消失了,保存下来的只有极少极少数。“演化”是一项成本极高的历史事件。

    对于化石证据,达尔文认为,形成化石的条件很苛刻,只有少数过渡类型能够侥幸保存为化石,因此地质记录很不完整,何况当时地质学成熟较晚,还有很多化石埋藏在地下没有被发现。这就是科学思想的独特魅力,它具有预言能力,为后来的科学家进行探索指明方向。任何一种伟大的科学思想都有这样的能力。

    达尔文也说对了。150年来,科学家们孜孜不倦地在七大洲奔走,发现了越来越多的“过渡类型”,甚至许许多多长相匪夷所思的已经消失的奇特物种。这进一步证明了达尔文的“演化”思想:物种在变化,物种变化之剧烈超越了所有人的想象。在地球历史上,生物有过多次大爆发,许多新物种出现;也有过多次大灭绝,许多繁盛一时的生物消失无踪,只在地层中留下了少许证据。比如我们知道的三叶虫、恐龙,其实都已经彻底消失。这种大灭绝对于劫后余生的物种来说也未必是坏事,旧统治物种的消失留给它们极大的发展空间。比如我们人类(以及哺乳动物)的祖先,就是在恐龙消失后才得以发展起来。在恐龙统治地球的时期,哺乳动物的个头都很小,没有像大象、河马、犀牛、老虎、狮子这类庞然大物。

    达尔文理论具有的预言能力,将理论原本的“疑点”变成了证据,“缺点”变成了“优点”。而当初质疑演化论的那些人,无一不被证明是错误的。这也难怪,“传统观念”未必就是正确的,科学革命一直在这样革新我们的观念。

    人类在生物学上的真实地位

    达尔文对生物演化的洞察力也投射到人类自身。传统上认为,人类是天之骄子,是上帝或神灵创造出来的。几乎全世界各民族的古代观念都把人类置于了极其特殊的地位,人类处在世界的中心,甚至天地都是为人类而存在的。但达尔文的演化论提出,人类跟其他所有生物都是亲戚,只是关系有远有近(1871年发表)。从形态学上来看,跟我们最近的是猿猴。

    达尔文之所以被很多人,尤其是极端保守的宗教人士诋毁,正是因为他的这一思想,不但否认了上帝创造天地万物,而且直接否定了上帝或神灵创造了人。其实在解剖学上,早已存在证据,比如人手、马腿、蝙蝠翅膀,虽然功能不同,但结构类似。而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鱼类、鸟类、哺乳动物等等早期的形态几乎一模一样,动物发育过程竟然“再现”了整个演化史。

    在达尔文生活的时代,宗教力量依然强大,上至国王下至平民都信奉上帝。更何况,达尔文在剑桥大学学习的正是神学,他完全可以预期宗教界对演化论的反应。这种观念的形成,对于达尔文这位曾经的神学生想必也是非常震撼的冲击,达尔文从此放弃了基督教信仰,终生不再进入教堂(教堂不仅是崇拜上帝的地方,也是当时欧洲社会重要的聚会、社交场所)。大概是因为达尔文“叛离”了宗教吧,宗教人士对达尔文的攻击非常激烈,至今这样的争论仍在继续。

    不过在这里传统上的宣传和历史又发生了一点儿偏差,并不是所有的宗教人士都反对达尔文。当时支持达尔文的除了像赫胥黎、胡克这些科学同行,也有开明的宗教界人士。所以尽管达尔文颠覆了宗教存在的基础,但在他去世后,经过二十位议员请愿,作为科学巨人的达尔文还是得以按照英国惯例葬在了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葬礼后一星期,英国的一位主教亨利•古德温在这个大教堂举行的纪念讲道中说;“我认为国人中最具有智慧的达尔文先生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是非常适宜的……有些观念认为自然知识与上帝理念之间存在冲突,我觉得这是别有用心的愚蠢观念,这也是很不幸的,达尔文先生不应对此负责。”

    20世纪20年代以来,考古学家们在非洲发现了多种介于人类与类人猿的中间类型化石。我们人类和大猩猩、黑猩猩的共同祖先可能是800万~400万年前曾经生活在肯尼亚的欧兰猿。这一祖先曾经分化出了许多我们的“表兄弟”,只是大多数都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这也是达尔文曾经预言过的)。现代分子生物学证明,人类DNA和黑猩猩的相似度为98.4%,也就是说,不到2%的差别决定了我们是人还是黑猩猩。这是古人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

    作为现代人应该了解演化论

    150年来,随着演化论被进一步证实,它不但成为公认的科学理论,就连原本保守的宗教界高层人士也逐渐承认了演化论的正确性。2008年9月,英国教会在报纸上公开发表声明,为当初对达尔文和演化论的攻击而道歉。2009年,也就是达尔文出生200周年和《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梵蒂冈天主教廷也宣布达尔文演化论和基督教的理念是一致的。也就是说,除了一些极端保守的宗教人士,现代人一般都接受了演化论。

    达尔文和演化论在生物学中的地位,相当于牛顿和他的运动定律在物理学中的地位。遗传学家杜布赞斯基曾说:“要是没有演化论的话,生物学里的一切都解释不通。”演化生物学家科因在《为什么要相信达尔文》一书中说:“读没读过《物种起源》,应该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受过正规教育的标准之一。”2012年10月,英国《新科学家》杂志公布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十大科学书籍评选结果,《物种起源》名列第一,并称之为“有史以来最重要的思想”。这样看来,苗德岁博士这本《物种起源少儿彩绘版》就更加了不起了,让更多人不需要具备太多的理工科教育背景就可以了解演化论。

    想想也是,有什么比“我们从哪里来”这个问题更重要呢?

    最后,我也要学苗德岁博士吐个槽,指出《物种起源少儿彩绘版》存在的一点儿瑕不掩瑜的问题。

    可能绘图作者时间比较匆忙,对有些段落理解不到位,图示有误差。如达尔文(苗德岁博士)说到“过渡类型就藏在石头里面”的时候(P61),绘图用“石堆阴影中的两只眼睛”来表示,实际上这里谈的是化石证据,因为有许多化石尚未发现,至今也是。再比如说到达尔文抱病工作时(P140),图示达尔文在吊瓶(打吊针),其实在达尔文的时代,才刚开始用肌肉注射,吊瓶技术要到20世纪50年代才成形。

    类似望文生义的地方还有几处。比较特殊的一处是由于文化隔阂产生的,即说到达尔文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即西敏寺)的时候(P142),绘图是一幅教堂墓地的情景。实际上,达尔文是安葬在教堂的厅堂内地板之下,地板上刻着铭文“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生于1809年2月12日,去世于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的墓挨着发现了天王星的天文学家约翰•赫歇尔,不远处就是艾萨克•牛顿。

    不过这些小错误,无损于苗德岁博士为青少年倾情奉献的这本科普书的绝妙。愿每一位读者都能从书中领会达尔文演化思想那穿越时空、演绎生命传奇的科学魅力!

    向苗博士致敬!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9分

  • 主题深度:3分

  • 文字风格:3分

  • 语言运用:4分

  • 文笔流畅:8分

  • 思想传递:7分

  • 知识深度:8分

  • 知识广度:6分

  • 实用性:6分

  • 章节划分:6分

  • 结构布局:6分

  • 新颖与独特:4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5分

  • 现实相关:6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3分

  • 文化贡献:3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6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4分

  • 使用便利性:8分

  • 书籍清晰度:5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3分

  • 加载速度:9分

  • 安全性:5分

  • 稳定性:7分

  • 搜索功能:6分

  •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超值(520+)
  • 五星好评(57+)
  • 无盗版(140+)
  • 不亏(226+)
  • 书籍多(342+)
  • 收费(484+)

下载评价

  • 网友 曹***雯: ( 2024-12-11 04:15:08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戈***玉: ( 2024-12-22 13:28:50 )

    特别棒

  • 网友 苍***如: ( 2025-01-02 01:00:14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养***秋: ( 2024-12-14 06:54:06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濮***彤: ( 2024-12-16 03:34:24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融***华: ( 2025-01-03 23:51:38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丁***菱: ( 2024-12-25 19:00:01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潘***丽: ( 2024-12-23 10:52:57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国***舒: ( 2024-12-22 09:06:12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利***巧: ( 2024-12-18 16:10:13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习***蓉: ( 2024-12-23 21:20:09 )

    品相完美

  • 网友 石***烟: ( 2025-01-05 16:01:27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车***波: ( 2024-12-31 20:53:43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薛***玉: ( 2025-01-02 14:29:03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游***钰: ( 2025-01-08 23:07:40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孔***旋: ( 2025-01-08 07:00:42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