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书屋 -解剖之美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40:59

解剖之美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解剖之美精美图片
》解剖之美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解剖之美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68076326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1
  • 页数:272
  • 价格:198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40:59

内容简介:

几个世纪以来,人类一直试图通过对身体的探索来了解自身,这种痴迷于对人体的研究,既成了一门大众科学,也发展为一门视觉艺术,而且在人类历史中留下了大量的艺术作品。

本书汇集了从14世纪以来迷人奇异的解剖艺术作品,探索人体解剖学与艺术的关系。书中所甄选画作的标准是对美学价值和专业表达的综合考量,内容以身体部位或系统进行划分,一气呵成地介绍了250余幅富有创造的、惊心动魄的,兼具科学和美学力量的解剖作品。

通过这些精美的解剖艺术品,作者邀请读者对自己终将迎来的死亡进行温和的思考,带领读者欣赏自身短暂而不可思议的生命有多么脆弱和美丽。这本书将成为人类灵感的源泉,激励艺术家、医学家和对人体及其运转方式感到好奇的人们。


书籍目录:

前言 7

大事年表 10

整体

无皮者 17

肌肉 19

骨骼 27

系统 37

人体解剖: 一窥内里

脑 49

消化器官 63

心脏 71

肺脏 87

解剖过程 89

孕育新生

生殖器官 93

孕妇 105

妊娠 113

分娩 117

胎儿 127

上半身

颅骨 139

头与颈 143

耳 159

眼 163

舌 179

躯干 187

臂 229

手 239

下半身

腿 251

脚 263

参考文献 268

索引 270

图片来源 272

致谢 272


作者介绍:

本书作者乔安娜·埃本斯坦(Joanna Ebenstein)是一位病态解剖学博客的创始人,她试图探索艺术与医学、死亡与文化、科学与形而上学、客观与主观的交叉与融合。她于2016年出版《解剖维纳斯》深受读者喜爱。医学英语专业+军医译者团队,图书内容靠得住。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解剖之美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解剖之美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解剖之美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几个世纪以来,人类一直试图通过对身体的探索来了解自身,这种痴迷于对人体的研究,既成了一门大众科学,也发展为一门视觉艺术,而且在人类历史中留下了大量的艺术作品。

本书汇集了从14世纪以来迷人奇异的解剖艺术作品,探索人体解剖学与艺术的关系。书中所甄选画作的标准是对美学价值和专业表达的综合考量,内容以身体部位或系统进行划分,一气呵成地介绍了250余幅富有创造的、惊心动魄的,兼具科学和美学力量的解剖作品。

通过这些精美的解剖艺术品,作者邀请读者对自己终将迎来的死亡进行温和的思考,带领读者欣赏自身短暂而不可思议的生命有多么脆弱和美丽。这本书将成为人类灵感的源泉,激励艺术家、医学家和对人体及其运转方式感到好奇的人们。


精彩短评:

  • 作者:約約 发布时间:2022-04-20 15:06:04

    五星了,死bot抽奖中的,很意外,实物印刷非常清晰,感觉适合有相关医学知识或者绘画知识..的人看….

  • 作者:孟思齐 发布时间:2023-06-05 19:15:50

    十分有趣的军事故事。

  • 作者:Shōgo. 发布时间:2022-10-22 10:26:12

    認識的進步史

  •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9-28 12:15:05

    畫畫的人厲害 無皮者好好聽

  • 作者:胸口碎大石 发布时间:2024-01-31 14:30:28

    这些是每个人都有的“我中之我”,接受了自我是精巧的设计作品,就没必要恐惧了。稍微有些人体基础知识再看效果会更好。

  • 作者:Payador 发布时间:2022-01-11 13:19:30

    以科学之名,颠覆传统美学(夹带私货)。比起追求精准的解剖图,更喜欢书里那些加入想象、允许谬误、甚至超现实的画作。


深度书评:

  • 艺术与医学跨界结合的另类解剖史,令人不安又上瘾的视觉盛宴

    作者:有书至美 发布时间:2022-02-22 11:54:07

    相信点进文章的朋友已经等不及一窥人体奥秘了,如果你还在犹豫要不要下滑阅读,知美君先帮你做一下心理建设。《解剖之美》,重点在人体之“美”,解剖是人们探究躯体的必要手段,而并不只是单纯的猎奇。

    ▲这些水彩画由瑞士艺术家约翰﹒康拉德﹒泽勒绘制。

    如果上面这幅图让你觉得“就这?”,那么恭喜你从新手村毕业!让我们翻开《解剖之美》,踏上血腥又迷人的解剖之旅。

    你会遇到唯美动人的剥皮天使。

    ▲发表于雅克-法比恩﹒戈蒂尔达葛蒂与约瑟夫﹒吉夏尔﹒迪韦尔合著的《插图解剖论著》。

    也会看见欢快洒脱的无皮者。

    ▲选自约翰﹒布朗的《肌肉全论:人体内和分离出的肌肉,及解剖学的新发现》。

    你将前往解剖剧场,和骷髅一起欣赏尸体解剖全过程。

    ▲描绘莱登解剖剧场的雕版画。

    你还会获得透视超能力,透过皮肤窥见肌肉纹理。

    ▲选自《插图解剖论著》。

    甚至能直接深入胸腔,观察内脏。

    ▲手工上色的人体内脏版画细节图,作者为安东尼奥﹒塞兰托尼,收录于意大利解剖学家保罗﹒马斯卡尼的《通用解剖学》。

    你不但能领略西方女神维纳斯为了医学而献身的崇高风采。

    ▲“解剖维纳斯” 的说明。自然哲学家费利切﹒丰塔纳和艺术家克莱门﹒苏西尼的佛罗伦萨工作室于1785 年左右绘制了这些水粉画。

    还能了解东方医生半路出家、超前还原骨骼位置的传奇故事。

    ▲选自清朝钱秀昌《伤科补要》。钱秀昌曾经腿部骨折,自那之后便对解剖学产生了兴趣,并跟随治疗他的大夫学习医学。在X线被发明之前,钱秀昌就已经出版了此书。

    以科学之名,揭示人体奥秘!

    14世纪以来,250多幅高清人体解剖彩绘。

    16开本,近10万字详尽注释。

    更大开本,阅读体验更流畅。

    更高的美学价值,医学和艺术的结合典范。

    封面选用白牛皮特种纸,贴合图书主题的“皮”质感,增强了视觉上的真实感。

    内页采用157g哑粉纸,四色全彩印刷,还原二百多幅解剖画作的精致和震撼。

    这是一场令人不安又上瘾的视觉盛宴,不仅值得病态美学爱好者珍藏,普通读者也会惊叹——好怪哦!

    乔安娜·埃本斯坦全新力作

    本书的作者乔安娜·埃本斯坦Joanna Ebenstein在小众圈子里颇有名气。

    ▲乔安娜部分作品。

    乔安娜是一位居住在布鲁克林的艺术家、策展人、作家和平面设计师,她的作品形式多样,包括书籍、展览、编程和公开演讲。

    《解剖维纳斯》是乔安娜最为知名的书籍,受到全球cult爱好者的追捧,媒体盛赞此书“摄人心魄”。

    ▲布鲁克林病态解剖学博物馆。

    乔安娜还是纽约布鲁克林病态解剖学博物馆的联合创始人和创意总监。她策划了诸多展览,开办了多种课堂,致力于探索艺术与医学、死亡与文化、科学与形而上学、客观与主观的交叉。

    几个世纪以来,人类一直试图通过对身体的探索来了解自身,这种痴迷于对人体的研究,既成了一门大众科学,也发展为一门视觉艺术,而且在人类历史中留下了大量的艺术作品。

    《解剖之美》就是这些画作的“精选集”,乔安娜甄选画作的标准是对美学价值和专业表达的综合考量。

    ▲复制自赫拉德﹒德﹒莱雷斯为博物学家戈瓦德﹒比卢的《人体解剖学》绘制的作品。此书的知名度来源于插图的艺术水平,它们沿袭了荷兰的静物传统,以极高的准确度描绘此时之物,促使观者去关注其最终的消亡。

    通过这些精美的解剖艺术品,作者邀请读者对自己终将迎来的死亡进行温和的思考,带领读者欣赏自身短暂而不可思议的生命有多么脆弱和美丽。

    医学生无可挑剔

    ▲出自解剖学先驱之作《人体的构造》。安德烈亚斯·维萨里通过此书挑战了盖伦体系不容置疑的崇高地位。

    解剖插图从人体的整体开始,分别展示内脏、四肢、躯干、耳、鼻、眼等部位的解剖细节,甚至精细到肌肉、血管和神经。

    ▲此图选自康斯坦丁﹒博纳米、保罗﹒布罗卡和埃米尔﹒博的《人体解剖图解》,这套书共有四部,以其准确性和插图的美感闻名于世。在左下部(左髋上方),可以看到呈节段性袋状膨起的结肠袋,它是结肠的标志性特征;也可以看到由缎带一般的平滑肌增厚形成的结肠带,它是纵贯结肠全长的条带状结构。

    ▲此图选自安德鲁﹒贝尔的《不列颠百科全书:系统解剖》,图中展示了眼的多种视图和解剖层次。图示的起始处在左上角,作者首先绘制了睁开和闭合 时的完整眼部,之后通过一系列解剖逐渐展现更深的结构。

    ▲这幅惊人的雕版画展示了心脏及与其相连的神经。此图选自《论心脏运动与动脉瘤》,作者是意大利医生、解剖学家乔瓦尼﹒马里亚﹒兰奇西。

    《论心脏运动与动脉瘤》这部书十分引人注目,因为书中有对心血管梅毒的第一次临床描述,医学生可以做笔记的程度。不过就算知美君不懂医学,也会被上图吸引。

    请注意把标本系在背板上的绸带,简直太华丽、太浪漫了!

    没错,“美”才是本书的核心,作者呈现的是几个世纪以来人类对躯体的探索过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也并不总是“正确”的。

    有时候,出于艺术考量或是宗教信仰,艺术家甚至会把真理和谬误放在同一张图画里——

    ▲这幅画作把心脏描绘为泵,选自约翰﹒梅尔希奥﹒福斯利为约翰内斯﹒雅各布﹒舒赫泽尔《神圣医学》。这本书把圣经作为探索世界的框架,画作对应着圣经《诗篇》33:15, 即图中引用的 “他是那造成他们众人心的,留意他们一切作为的”,而图中的拉丁语意为 “上帝创造每一颗心脏”。图中巴洛克风格的精美画框上装饰着完整或剖开的结构正确的心脏,而画中画则展示了更加象征性的、圣经式的心脏。

    有时候,医学解剖史上走过的弯路,反而成为了人类灵感的源泉,激励艺术家、医学家和对人体及其运转方式感到好奇的人们。

    艺术家的灵感来源

    ▲这幅1888年的木版画来自三原宗晃的《自 在教育法图解》。图中的脑被分成三十五个小格,每个格都象征着人类的才能,共有四类:思考、理解、抱持意见和具有品位。

    颅相学由德国生理学家、神经解剖学家弗兰茨﹒约瑟夫﹒加尔创立,颅相学家们相信人的性格对应着大脑的特定区域,其中经常使用的部分会变大,而颅骨也会膨出,以适应大脑的形状。他们相信通过 “阅读”头骨上的隆突和凹陷,就有可能识别人的性格和脾性。

    ▲这幅颅相学图示由自称博士的布希所绘。

    虽然颅相学的核心理念受到了现代神经科学的承认:大脑的功能确实存在分区定位,但颅相学这个系统已经被证实为“伪科学”。

    不过,这并不妨碍艺术家们从“伪科学”中汲取灵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比如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的《头脑特工队》。

    在动画中,人类脑内有五个小人分管五种主要情绪:分别是乐乐、忧忧、怕怕、厌厌和怒怒。这一主要设定和颅相学有异曲同工之处。

    有外国影迷直接称《头脑特工队》为一次“颅相学大冒险”。

    一些古老、朴素的思想也被作家所借鉴,比如下面这幅“黄道十二宫人像”——

    ▲这幅木版画选自约安内斯﹒德﹒凯沁1491年出版的《医学百科》这部被多次重印的图书结合了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和较为传统的中世纪世界观,比如上面的这幅常见于中世纪的基督徒祈祷书中的图。那时,人们大多相信人体是宇宙的缩影。就像天气影响地球一样,星辰运转也会影响人体。器官和四种体液(黑胆汁、黄胆汁、血液和黏液)也受星象影响。上面这类图示曾被用于安排医学干预的日程,因为人们认为当月亮落在某一星座时,对相应的部位进行手术就会十分危险。

    五百年后,日本本格推理作家岛田庄司参考十二宫人像,借用“人体即宇宙缩影”的观念,设计出“被后人连环抄”的分尸诡计,完成了留名推理史的《占星术杀人事件》。

    故事里,一位画家在手记中透露,他肢解了六位不同星座的女性,获得了白羊座的头部、巨蟹座的胸部、处女座的腹部、天蝎座的腰部、射手座的大腿、水瓶座的小腿,这些部位拼在一起,就成了画家心中的完美女性——“阿索德”。而神神叨叨的谜面之下,藏着脑洞破天却又逻辑缜密的真相……

    如果你也是一位创作者,《解剖之美》说不定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背后故事引人深思

    《解剖之美》还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地方,它的故事性可能是目前市面上所有解剖图集里最强的!

    短短几句注释背后,藏着一个医学天才的半生悔恨。

    ▲此图出自查理﹒艾蒂安的《局部人体解剖》。艾蒂安在16世纪30年代与外科医生、解剖学家兼艺术家艾提安﹒德﹒拉﹒里维埃合作完成本书。不幸的是,二人因本书产生了法律纠纷,原定1539年出版的本书不得不推迟出版。如果这本书能够按照原计划发行,它就会早过艾蒂安的同学维萨里出版的《人体的构造》。

    请注意最后这句——“它就会早过艾蒂安的同学维萨里出版的 《人体的构造》。”

    维萨里何许人也?

    一个总是和哥白尼并列出现的传奇人物。他们一个向身体内部探索,一个向天外世界寻求,约好似的在1543年双双发表标志性作品,挑战权威,影响后世。

    也就是说,如果艾蒂安能在1539年发表作品,他的名字甚至会排到哥白尼前面。

    三行字,一段历史。这不仅要求作者有出色的文字素养,还需要她对整个解剖史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如数家珍。乔安娜做到了。

    书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下面这位被诺贝尔奖耽误的画家——

    ▲这幅可爱的手绘图展示的是大脑锥体细胞。锥体细胞存在于大脑皮质,即大脑最外围的薄层。此图的作者是西班牙组织学家、“现代神经系统科学之父”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卡哈尔一度决心成为画家,但被身为解剖学家的父亲说服,最后进入医学院学习。经过仔细的显微镜观察,他创作了几百幅复杂而精细的图画为论文配图,其中就包括这一幅。1906年,他和意大利医生、病理学家卡米洛﹒高尔基 一起获得了诺贝尔奖。

    以及用科学驳斥种族歧视的大脑解剖专家。

    ▲这幅石版画描绘了面部、颈部和下颌的解剖结构,其中血管由红色水彩标出。此图由德国画家雅各布﹒威廉﹒鲁为德国医生弗里德里克﹒蒂德曼的《人体动脉图示》绘制。蒂德曼的名声一方面来自他的大脑解剖研究,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在一篇文章中驳斥了黑人大脑小于白人大脑的观点。

    值得一提的是,《解剖之美》的封面就出自《人体动脉图示》。

    如法医讲故事般有趣,

    如医学教材般严谨,

    如cult电影般颠覆,

    如解剖博物馆般震撼,

    艺术与医学跨界结合的另类解剖史!

  • [译者记] 两个解剖学家和一只犀牛

    作者:知夏 发布时间:2022-01-24 12:40:23

    大家好,我是本书的译者石珺怡。这篇译者记主要是为了讲一个跟本书内容有点关系的故事。

    1741年,一头名叫克拉拉的犀牛来到了荷兰阿姆斯特丹。它原本生于印度,被捕获之后成为了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的宠物,之后被送往各国巡游。克拉拉的出现在欧洲引起了艺术与博物学的犀牛热潮。在阿姆斯特丹,围观克拉拉的人群之中,有一个人叫做伯恩哈德·西格弗里德·阿尔比努斯(Bernhard Siegfried Albinus),另一个人叫做扬·万达拉尔(Jan Wandelaar)。或许是在繁重的工作中,两个人决定先喘口气再继续埋头苦干,于是结伴(或者各自)去欣赏一下这头声名远播的犀牛。

    阿尔比努斯是一名可谓天才的解剖学家。在1719年,仅仅22岁的阿尔比努斯就被莱登大学聘任为解剖学讲师,之后不久就升任为教授。阿尔比努斯对绘制解剖图谱抱有异常深厚的兴趣,但苦于没有足够优秀的画师来和他一起完成这项事业。几经波折之后,阿尔比努斯终于在1723年找到了比他大7岁的插画师、版画家,扬·万达拉尔。两个强迫症一拍即合,很快就开始了创作。

    创作的过程无比艰难。他们需要找到不止一具合适的尸体作为参照,需要尽可能好地保存尸体,需要解决肌肉的干枯萎缩,需要忍受尸体腐败的恶臭。阿尔比努斯想要画出从皮肤到骨骼的每一层结构,因此又要保证外层结构绘制完毕之后能够将其绝对精确地剥除,而不伤及底层结构。为了防止每次作画的视角不同导致失真,保证比例绝对真实完美,两个顶级强迫症想出了这样的办法:把木框和线做成的大网格摆在标本和万达拉尔之间,在纸上画好同样的网格,万达拉尔通过一个固定好位置的装置、穿过网格才能看到标本。在网格纸上,他每画一笔,笔尖落下的位置都必须和标本真实空间位置准确对应。

    在这样难以想象的艰苦条件下,经过无数次的试错、无数次的调整,13年之后,这部作品终于绘制完成,准备翻刻印刷。找不到赞助人,阿尔比努斯就自己出钱,总共花了大概24000弗罗林,而他买房子才花了15000。又经过了7到8年的翻刻和印刷,1747年,这部作品——《人体骨骼与肌肉图鉴》(Tabulae sceleti et musculorum corporis humani)终于成功出版,成为了解剖绘画史中的耀眼明星。在我大二的公共外语课 “Medicine and Visual Culture:The Body” 上,Dr Daniel Vuillermin,我最喜欢的老师之一,曾经讲到这部《图鉴》,而他选择给我们展示的,是这幅:

    看,背景里有一只犀牛。

    过了两年多,2021年初,我开始翻译这本书,书里反复提及《图鉴》。于是我想起来还有这么个奇怪事儿,开始查相关的信息,逐渐理清楚了上面的这些故事。图鉴中其它画作的背景都是比较正常的静物或者风景,唯独两幅的背景中有一头犀牛,也就是克拉拉。或许是在繁重的工作中,两个人决定先喘口气再继续埋头苦干,于是结伴(或者各自)去欣赏一下这头声名远播的犀牛。或许,在看到克拉拉的时候,阿尔比努斯震惊于这头异兽的雄姿,于是对万达拉尔说,咱们那背景别老画风景了,改成这个吧,万达拉尔就回答,好啊,正好我也喜欢!又或者,从展览场回到工作室的万达拉尔对阿尔比努斯说,我受够那些古典的、雅致的建筑和风景了,新来那犀牛不错,我要画它,阿尔比努斯就说,没问题,你想画啥咱就画啥!总之,管他什么标准不标准规矩不规矩,科学和艺术就要在顶峰握手。

    《图鉴》出版之后,引起了业界的许多批评,主要针对的就是这头犀牛。一部莱登大学教授出版的解剖图谱,为什么这么不端正?为什么这么不严肃?成何体统!但是很显然,阿尔比努斯和万达拉尔根本不在乎这些批评,之后的几次再版仍然保留着背景中的犀牛克拉拉。1749年,在再版的《图鉴》中,阿尔比努斯回应道:“We thought the rarity of the beast would render these figures of it more agreeable than any other ornament, resulting from mere fancy. The figures are just, and of magnitude proportionable to the human figures contained in theses two tables.” 实在是很难说,这两个人到底是太正经还是太不正经。

    后世对于这头犀牛的意义有着诸多分析,比如,活着的人看待死亡,是否正如欧洲人看待印度的犀牛一样,遥远,隔阂,恐惧,却又猎奇,神往。不论这些说法是对是错,事实上最戳中我的,是最初那一瞬间的爆发,那股脱离“正轨”的冲劲。我无法准确地描述这种感觉,就像是熬了太多夜之后情绪上的破罐子破摔,理性无法继续框定自己的行为,人为造就的逻辑回路就此崩解,从裂隙之中迸发出生命本身的创造性和活力,没有束缚地自由蔓延生长。我无法想象万达拉尔在当时承受着怎样的工作量、怎样的压力,也许万达拉尔被压抑过久而终于从裂隙中逃逸出来的本我膨胀成了一头犀牛的样子,他“想做”之事和“应做”之事终于在纸面上融合在一起。我想让背景中有一头犀牛,我就会让背景中有一头犀牛。

    阿尔比努斯和万达拉尔的友谊从1723年开始,一直持续到1759年万达拉尔逝世。有人说,阿尔比努斯的控制欲极强,几乎是逼迫着万达拉尔反复修改画作。这种控制是否损害了两个人的关系?如果较为被动的一方,万达拉尔,能够留下一些个人的阐述,或许事实会更加清晰,但很可惜,说话的总是阿尔比努斯,而他似乎不是一个很会说好话的人。他甚至在《图鉴》前言中写道,“And thus he [Wandelaar] was instructed, directed, and as entirely ruled by me, as if he was a tool in my hands, and I made the figures myself.” 万达拉尔是否曾经为过少的credit表达过不满呢?没准他是一个比较逆来顺受的人。这两个人的关系,究竟是“一个敢想,一个就愿意干”的虎头虎脑,还是一段unhealthy relationship?我们暂且无法从目前的资料中推断这三十多年中都发生了什么。但是,万达拉尔在1746年失去爱子,而在人生剩余的13年中,他一直和阿尔比努斯住在一起。万达拉尔逝世之后,阿尔比努斯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6年之后才结婚,5年之后去世,享年73岁。

    在开始查资料的时候,我没有想到,一头犀牛会牵连出这样复杂的故事。或许每个人的人生到最后回头一看都是这样复杂,有着一些年少轻狂、踌躇满志,做出一番或大或小的事业,收获一些朋友与敌人,用几十年的岁月编织出错综复杂的情感。一些故事被记录,一些故事遗失在时间里,最后或有一些支离破碎的事物可以用来证明世间曾经存在过那个人的形迹,而那个真实的人早已如细沙般随风散去。这个故事过于庞大而漫长,又夹杂着我的感情和投射,已经变成了我的一部分,因此我把这个故事写出来,并寄放在我的心里。

    Main References

    Wilson-Pauwels L, AOCA B. Jan Wandelaar, Bernard Siegfried Albinus and an Indian Rhinoceros named clara set high standards as the process of anatomical ıllustration entered a new phase of precision, artistic beauty, and marketing in the 18th century[J]. Jbio Communication, 2009, 1(34): 10.

    Bernhard Siegfried Albinus (Wikipedia)[EB/O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ernhard_Siegfried_Albinus

    Jan Wandelaar (Wikipedia)[EB/O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an_Wandelaar

    Bernhard Siegfried Albinus:Tabulae sceleti et musculorum corporis humani[EB/OL].

    https://www.nlm.nih.gov/exhibition/historicalanatomies/albinus_home.html

    李大卫. 独角犀克拉拉的旅行终点[EB/OL].

    https://culture.caixin.com/2017-03-31/101072916.html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4分

  • 人物塑造:6分

  • 主题深度:6分

  • 文字风格:8分

  • 语言运用:3分

  • 文笔流畅:5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4分

  • 知识广度:3分

  • 实用性:3分

  • 章节划分:6分

  • 结构布局:6分

  • 新颖与独特:3分

  • 情感共鸣:5分

  • 引人入胜:5分

  • 现实相关:7分

  • 沉浸感:5分

  • 事实准确性:4分

  • 文化贡献:8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7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4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 是否包含广告:8分

  • 加载速度:8分

  • 安全性:7分

  • 稳定性:5分

  • 搜索功能:4分

  •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微信读书(666+)
  • 可以购买(189+)
  • 小说多(100+)
  • 内容齐全(143+)
  • 目录完整(96+)
  • 藏书馆(110+)
  • 一星好评(97+)
  • azw3(471+)
  • 二星好评(477+)
  • 傻瓜式服务(247+)
  • 格式多(411+)
  • 愉快的找书体验(575+)
  • 收费(593+)

下载评价

  • 网友 饶***丽: ( 2024-12-28 15:13:40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谭***然: ( 2024-12-24 23:13:46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焦***山: ( 2024-12-18 06:02:42 )

    不错。。。。。

  • 网友 通***蕊: ( 2024-12-14 09:14:30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宫***玉: ( 2024-12-29 07:03:55 )

    我说完了。

  • 网友 印***文: ( 2024-12-16 18:13:26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菱***兰: ( 2024-12-15 20:26:53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薛***玉: ( 2025-01-07 03:13:16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訾***晴: ( 2024-12-24 13:13:15 )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丁***菱: ( 2024-12-19 09:47:00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冷***洁: ( 2024-12-31 13:12:18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方***旋: ( 2025-01-08 01:15:09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融***华: ( 2024-12-27 02:28:31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索***宸: ( 2024-12-16 02:23:30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訾***雰: ( 2024-12-13 17:00:06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