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调生考试用书中公2021浙江省选调生招录考试辅导用书笔试一本通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浙江选调生考试用书中公2021浙江省选调生招录考试辅导用书笔试一本通精美图片
》浙江选调生考试用书中公2021浙江省选调生招录考试辅导用书笔试一本通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浙江选调生考试用书中公2021浙江省选调生招录考试辅导用书笔试一本通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11563941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暂无出版时间
  • 页数:324
  • 价格:33.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33:09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p

>

b

r

/

>

b

r

/

>

4

b

r

/

>

7

b

r

/

>

1

0

b

r

/

>

1

3

b

r

/

>

1

7

b

r

/

>

2

0

b

r

/

>

2

3

b

r

/

>

2

6

b

r

/

>

3

0

b

r

/

>

b

r

/

>

3

4

b

r

/

>

3

4

b

r

/

>

3

9

b

r

/

>

4

6

b

r

/

>

4

9

b

r

/

>

5

3

b

r

/

>

5

7

b

r

/

>

5

9

b

r

/

>

6

2

b

r

/

>

6

4

b

r

/

>

6

6

b

r

/

>

b

r

/

>

7

2

b

r

/

>

7

8

b

r

/

>

8

2

b

r

/

>

8

4

b

r

/

>

8

6

b

r

/

>

b

r

/

>

9

0

b

r

/

>

9

0

b

r

/

>

9

5

b

r

/

>

9

9

b

r

/

>

1

0

2

b

r

/

>

1

0

5

b

r

/

>

1

0

5

b

r

/

>

1

0

9

b

r

/

>

1

1

0

b

r

/

>

b

r

/

>

1

1

6

b

r

/

>

1

2

4

b

r

/

>

1

3

0

b

r

/

>

1

4

1

b

r

/

>

1

4

9

b

r

/

>

1

5

8

b

r

/

>

1

6

2

b

r

/

>

b

r

/

>

b

r

/

>

1

7

0

b

r

/

>

1

7

7

b

r

/

>

1

8

2

b

r

/

>

b

r

/

>

1

9

2

b

r

/

>

1

9

7

b

r

/

>

2

0

3

b

r

/

>

b

r

/

>

2

1

0

b

r

/

>

2

1

4

b

r

/

>

2

2

2

b

r

/

>

2

2

8

b

r

/

>

b

r

/

>

2

3

4

b

r

/

>

2

4

1

b

r

/

>

2

4

8

b

r

/

>

2

5

5

b

r

/

>

2

5

9

b

r

/

>

b

r

/

>

2

6

4

b

r

/

>

2

7

2

b

r

/

>

2

7

7

b

r

/

>

2

8

4

b

r

/

>

2

8

7

b

r

/

>

2

9

2

b

r

/

>

3

0

3

b

r

/

>

3

0

6

b

r

/

>

3

1

5

b

r

/

>

&

m

i

d

d

o

t

;

3

2

3

/

p

>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 作者:敢敢 发布时间:2022-10-12 09:33:09

    法国/美国/港台

  •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6-15 17:46:37

    看看找找灵感。

  • 作者:独自退场 发布时间:2019-07-02 06:02:56

    我读过了,我没有获得永生。

  • 作者:松本晶 发布时间:2020-12-28 14:11:08

    无论爱、被爱、暂时不爱,都是一份喜悦。

  • 作者:涩*柠萌 发布时间:2010-01-28 15:02:29

    这本书还可以!

  • 作者:烏鴉無用 发布时间:2020-07-21 13:03:36

    画风超棒


深度书评:

  • 不论在哪个国家,进入新闻现场都变得更加困难

    作者:单读 发布时间:2021-04-27 11:18:51

    上周一,单读举办了第一场单读国际文学圆桌,“谁在真实世界的前线写作”。让我们起意筹划这一系列国际文学圆桌的,是《单读 26·全球真实故事集》。这本单读与“真实故事奖”

    (True Story Award)

    合作完成,收录了来自全球记者的优秀报道。它让我们渴望在疫情之后继续寻找和全世界联络的方式,并且重思真实在变化了的世界中的价值。

    因为“真实故事奖”,单读结识了瑞士《报道》(

    Reportagen

    )杂志主编、“真实故事奖”创办人Daniel Puntas Bernet。在此前的澳大利亚文学交流活动中,我们也和澳大利亚文学杂志《抬起的眉毛》(The

    Lifted Brow)前出

    版人Sam Cooney 成为了朋友。这次终于有机会让两位国际友人通过 ZOOM 和中国读者见面。

    在第一场圆桌上,吴琦和 Daniel、Sam 一同探讨了在新冠疫情、全球政治变化之下,编辑工作和非虚构写作受到了什么影响,又该如何应对新的变化。关于好的非虚构作品的标准、成为好的非虚构写作者的方法,经验丰富的两位编辑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本场圆桌的现场翻译由彭时英(Christian Peng)担任。今天单读分享这场圆桌的文字实录。

    4 月 19 日,单读国际文学圆桌第一场“谁在真实世界的前线写作”通过 ZOOM 连线了两位嘉宾。 图中的对谈者分别为 Daniel(右上)、Sam(中下)和吴琦(左上)。

    疫情让更多人转向阅读

    吴琦: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两位最近怎么样?你们的工作是不是受到肺炎疫情的影响?

    Daniel:

    当然,疫情影响了所有人。对于我们杂志而言,影响首先体现在商业方面,我们的杂志一方面仰赖读者的购买,另一方面也有一小部分来自广告收入,比如在杂志中插入广告页。

    我们发现,疫情以来,我们的读者市场在扩大,因为他们受够了热点新闻、网络新闻,转而渴望长文、渴望故事,所以他们会转向我们这样的杂志。但与此同时,现在的广告投放趋近于无了,因为企业几乎没有广告投放这方面的预算。

    总而言之,从商业上看,现在我们很不容易,但幸运的是,随着读者的增加,我们从兼顾内容和商业的混合型杂志,变成了更偏向读者阅读需求的杂志。

    从内容角度来看,我们发现对记者们而言,不仅跨国的旅行,比如去中国旅行,变得非常困难,国内的出行也很不易,所以他们很难去进行实地调查。不仅如此,疫情也给了政治、经济这方面的领导人一个绝佳的借口,去逃避新闻舆论的追责,凡事都可以以保护公众免于病毒侵袭为借口,去粉饰、去编造。

    不论在哪个国家,记者们进入现场,真正完成他们的工作都变得更困难了。

    Sam:

    我对 Daniel 刚才说到的非常有共鸣。人们往往会被关于病毒啊、疫情啊这样的热点新闻吸引,但是关于这一切的后果,机构、政府则会利用此作为借口,更少地进行信息公开,只单方面传递一种声音而压制另外一些声音。

    我来自一个文学的世界,尤其是文学类期刊的世界。此前的十年,我都在运营着一本文学杂志,以及一家小小的文学出版社。那是一家非盈利的机构,所以当疫情来袭,我们干脆暂停了杂志出版的工作。考虑到这个状况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正好我也已经在这里工作了 10 年,所以我决定离开,而此时正是离开的好时机。自那之后我一直是个自由职业者,同时也和一些出版社合作,帮出版社审稿,也帮作者在提交作品之前做审读工作。

    可能你们也知道,相较于世界上其他地区,澳大利亚的疫情相对没有那么紧张,因为我们是一个远离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岛国,大多数时候这样的地理位置是不利的,因为我们与世界脱节、只关注自我。但这一点在疫情蔓延时却有了益处,因为我们相对安全。澳大利亚的出版社、文学杂志和期刊都表现出了十足的韧性,和 2019 年比,整个出版行业的收益在 2020 年增长了 20%。

    就像刚才 Daniel 说的,

    疫情期间人们突然厌倦了热点新闻,不想成天看 Netflix、电视节目或电影,他们转向了书籍和阅读。

    所以我所在的出版领域变得很强劲,我的工作量骤增,都不知如何是好了。我所居住的悉尼,一座非常美丽的城市,和澳大利亚的其他地方一样,生活已经基本恢复了常态,尽管疫情的阴影还笼罩在全球,我们没法跨国旅行,但是我们的处境已经很不错了。

    Sam Cooney 曾供职的文学杂志《抬起的眉毛》(The Lifted Brow )

    在社交媒体时代如何讲述真实

    吴琦:在中国,生活也慢慢恢复到了正常。但是和 Daniel、Sam 刚才说的一样,其实世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的职业也在发生新的变化。不管是对于记者还是文学杂志而言,他们所面对的读者、市场都变了,与此同时我们工作的困难也在增加,尤其是 Daniel 说到政府、经济领域的精英们越来越阻止写作者们进入到真实的社会现场,去报道社会议题。

    在今天这样一个变化后的世界里,两位有没有重新看待自己的工作和社会身份?它们会扮演什么样的新的角色?

    Daniel:

    在我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补充一个问题,我不知道在亚洲情况如何,但在欧洲和美国是个大问题,我称之为“社交媒体现象”。社交媒体不仅包括 WhatsApp、Twitter 或 Facebook,还包括博客,一小群人在他们的个人渠道上进行交流。大多数时候,这些平台就像“泡泡”,很多人相信他们在这些“泡泡”里或者社交媒体上读到的东西。

    但是,新闻业不仅能提供信息,总体而言它们还会筛选信息,它们是生产者,会去思考什么值得传播而什么不值得。这些功能是社交媒体所不具备的。我们所说的“阴谋论”,很多都是这些社交媒体给放大和加剧的。

    在欧洲,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相信新闻说了什么,而是相信他们的“泡泡”在说什么。

    我知道很多美国人,其中很多都是我的好朋友,每次跟他们交谈我都会劝他们去读《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他们说不,这都是主流媒体,我相信我自己的渠道。这就是为什么“阴谋论”能广为传播。 疫情一方面造成了人与人的隔离,人们花在社交媒体上的时间更多了,社交媒体成了传统的新闻媒体的替代品,这些都增加了疫情的负面影响。

    回到你的问题,我们如今如何反抗、如何调整,如何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重要的信息传递出去?

    我们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是坚持做我们可以做、想做的事情,也即通过扎实的调查和引人入胜的表达方式,讲述真实的故事。

    在新的处境之下,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激发记者们的勇气,去鼓励作者们创作非虚构,因为很多时候,这些真正会写的人更倾向于写小说而不是非虚构。所以,我们需要发现那些勇敢的、愿意进入非虚构领域的小说创作者,以及鼓励记者们保持初心。这就是我们当下的生存之道。

    我不知道做到这些是不是足够,我希望是。我的目标是增强全球作家、记者们之间的联结,这一点我们可以在后面的讨论里展开。

    《单读 26·全球真实故事集》收录了 5 篇来自“真实故事奖”的报道,Daniel 举办的“真实故事奖”致力于鼓励全世界的写作者讲述真实故事,并且让大家联结起来。

    吴琦:没错,这正是 Daniel 在做的事,鼓励全世界的记者和自由写作者们继续做他们所擅长的事情。同样的问题也抛给 Sam,我很好奇你会如何回应 Daniel,他说他想要鼓励所有的写作者甚至是小说家都去写非虚构,你怎么看?

    Sam:

    毫无疑问,过去的 10 到 20 年是一个非虚构的时代,基于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往往都能更卖座;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名叫自传体小说(autofiction,a form of fictionalized autobiography)的文体的崛起,其实就是某个作家写了部非虚构但是管它叫虚构,这样就能从两边获利。可见非虚构的大热已经持续很久了。

    Daniel 的回应里,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关于社交媒体的部分,因为我正好也想谈这个。社交媒体使疫情的状况大为不同了,它带来了全球性、地方性的联结。如果这场疫情发生在 20 年前或者发生在未来,我们的体验都会大不相同。

    我赞同 Daniel 关于社交媒体渠道和“泡泡”的观点,但我同时注意到,选择使用何种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一种个体的文化表达方式,与此同时我也发现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拒绝社交媒体,这在那些工作于同一地点的人、处于同一阶级的人或者朋友之间,形成了一种有趣的动态。

    我之前也接到过撰写或编辑非虚构作品的委托,但不是调查性的新闻报道。我们不能预设读者们共享了同样的事实和真相,你如何面向这些受众做出版呢?除非这是一个非常狭小的、已经身处“泡泡”中的受众群。我们要在多大程度上重述基本事实,在多大程度上去预设人们基本的知识量,我们是否应该假设如今人们真的会在一些(曾经被认为是)根本性的事实上产生分歧?

    从现代意义上说,联结来源于主权国家的建立,所以我们都知道政府和企业在监督我们,但我们与他们是相互监督的关系,有人会说议会制文化是这个关系中的一部分。但有意思的是,每当这些“泡泡”中的、共同体中的人们被他们周遭的世界、被结构性的或庞大的全球性议题——比如气候变暖、瘟疫、腐化的资本主义——所激怒的时候,他们会转而去攻击他们身边的人,而不是攻击更大的体制,而体制才是造成问题的根本原因。

    这些个体不再彼此照看,而是彼此调查、监视、管制,这最终只会造成沉默。因为我发现现在的记者、编辑以及文化工作者不愿意表达争议性的观点,他们越来越担忧自己无法激发讨论而是立即被禁言。

    我认为社交媒体最好的一点,是它让许多被淹没的声音重新找到可以发声的平台。但是,社交媒体的最大优势也同时是它最大的劣势。

    吴琦:Daniel,你想再回应一下 Sam 的话吗?

    Daniel:

    他提出的问题其实是我们如何在叙事中阐述基本事实,我们假设这些事实是植根于我们的文化之中的共识,这种共识如今因为媒体或新媒体造成的信息碎片化而不复存在。

    我们是一个小众杂志而不是大众媒体,最近的数据显示,我们在德语市场上拥有 10 万到 20 万的读者,他们购买一本我们的杂志需要花费 20 瑞士法郎,差不多 20 美元,这相当于一本书的价格了。所以,如果你准备花这个钱,然后读这本书(这几乎是一个准则甚至是法则),那么你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化水准和偏好。

    我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标准,

    不论是写社论、非虚构还是随笔,我都要保证我的祖母(她的大部分生命在上个世纪度过)、我的一位从未上过大学的农民朋友,以及我 17 岁的女儿,他们都能看得懂;来自不同的语境、不同的行业(信息、文化、知识生产)的人,他们都要看懂。

    如果你在为那些最基本的普通读者写作,如果你觉得他们应该看得懂,那你就不要写成知识分子式的,不要想太多那些你以为人人都知道的文化信息。你用非常基础的语言,照样可以吸引那些无所不知的人去阅读,同样也能吸引一无所知的人去求知。

    当然,这是一个非常私人的方法,我从来没遇到过因为需要陈述太多事实而破坏叙述流的情况,当这种情况发生时,那就将这些信息归置到不同的栏目或表格里,那么叙述流还是不会被破坏。

    什么是好的非虚构写作?

    吴琦:你们对于好的非虚构写作有什么样的标准?也许你们会从不同的角度谈论这个问题,因为你们的专业有所不同。

    Sam:

    谈论写作的好坏通常要在一个语境里,比如作者的写作动机是什么,编辑选择这篇文章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谁。文章不是在真空中被阅读的,所以我们需要了解作者的背景和他的创作动机,我出版工作中的一大部分是让读者了解这两者。这是一把双刃剑,因为你会希望文章仅凭借自身魅力就能抵达读者,但我们也知道今天的读者会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更多有关一篇文章和作者的信息。

    我写下了第一时间想到的最重要的三个标准。

    第一个是

    当下性

    ,当下性对任何文体来说都很重要,不只是非虚构,虚构写作、诗歌或者处在中间地带的文体都是如此。

    第二个是

    直接性

    ,直接性的意思是你能直指事情的本质,即使表达方式是迂回的。有时候最直接、有力的文章是从侧面来写的,你读到一半或者全读完了才能明白作者想表达什么,这是最好的表达方式。

    我曾经连续五年举办过一个“实验非虚构写作奖”,这个奖项最主要的标准之一是,这个作品的实验性必须是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不仅是一种游戏。不论你用列表还是多媒体的形式,不论实验性体现在表现形式上还是调研方法上,不论你写了 1000 字或 2000 字,最终你要呈现你所要表达内容的本质和关键。

    第三个是

    美感

    。美感不等同于诗意,也不是指词藻的华丽,直白的非虚构写作也可以有美感。

    Daniel:

    我完全同意 Sam 说到的三种标准。我之前并没有意识到直接性,听完以后觉得很重要,明天我就要把这个标准介绍给我的编辑团队。

    我想补充一点,不是有关文字的标准,而是对作者的要求。

    作者面对他的题材时,应该是谦虚的。

    我见过很多作者倾向于把自己放在第一位,读这样的文章时,会感受到作者更渴望展现自己精彩的文字和翔实的调查,作者的自我太过突出。这是一个我经常需要反对的写作现象。我发现如果作者很谦虚,文字自然会很好,因为他们懂得把自我退到作品的后面。

    奖项的意义是让大家相聚

    吴琦:去年的“真实故事奖”

    (True Story Awards)

    已经因为疫情的影响推迟了,原本 Daniel 希望在今年的 6 月份,像 19 年那样,继续把全球的 39 位入围者邀请到瑞士伯尔尼,让他们真实地遇见彼此,和评委在一起,然后公布评选结果。不知道最近你们的准备情况如何?如果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办法在 6 月举办颁奖典礼的话,你们有什么备案吗?

    Daniel:

    我们正投入百分百的热情筹办“真实故事奖”,希望最晚能在八月举行。具体的项目正在依据被提名的报道、主题和评委筹划中。如果一切顺利,我们将邀请来自 35 个国家的 70 位朋友参加今年的活动。

    这个奖项的重点不在于名次,评奖某种程度上是主观的,决定由 8 位评委做出,你我不一定认同。所以最重要的是把大家聚集到一起,记者和记者之间、记者和公众之间可以互相交流,我们举办的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我们没有备案,如果不能让这么多人来到瑞士,我们也不打算举行线上活动。我不认为人们需要另一个线上活动,如果大家只是坐在屏幕前参加,那这个活动的本质就不复存在了。如果不能让大家见面,我们就不办了,继续延期。如果中国的入选者拿不到签证,俄罗斯、巴西等国家的记者来不了的话,这个奖项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五月中旬到六月初,我们就能知道“真实故事奖”今年是否能举办。

    2019 年,在伯尔尼粮仓剧场,获“真实故事奖”提名记者登台合影

    跨文化合作的新可能

    吴琦:过去我们可以旅行,去彼此的国家见面,讨论、交换很多想法,但是现在受限于疫情和全球政治的状况,这样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少。

    不知道两位在工作当中有没有找到一些新的和国际伙伴合作的工作方式?你们认为这样的合作对今后的工作是不是依然重要?还是说我们会越来越只关注国家或者地区内部?

    Sam:

    我不认为读者和作者了解国际事务的欲望会减少,我也不认为新冠疫情会导致逆全球化。

    澳大利亚是个距离世界上大部分地方都很远的国家,在过去的 10年 20年里,我们已经习惯了用数字技术和人交流。在不能出门工作、交流的情况下,像 ZOOM 这样的数字技术就显得更重要了。它帮我们节省了很多时间,免去了不必要的移动,包括国内、市里的移动。人们不用到工作单位去,不用一直进行不必要的交流。

    但是线上再温暖、友爱的感受都不能取代现实生活中的社交需求,我们需要见到真正的人,与他一起交流、工作、到处走走。而吃饭、喝酒、散步等等,都是合作中的重要一部分。所以我认为人们很渴望在现实中与他人交流,而且现在大家已经在尽可能地跨越海洋、跨越国境线与他人合作了,当下的线上工作方式缺乏乐趣、生产力。

    疫情会永久地改变人们的旅行方式、对安全的看法,也影响到经济和气候,但是我认为,对媒体而言,有效的合作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需要那种只有同处一室才会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aniel:

    我们没有因为不能旅行就只关注瑞士国内的情况。瑞士一直是一个小国家,所以我们的传统就是向外看,我们经常旅行,在世界各地做生意,至少对一部分瑞士人来说是这样,去四处旅行,与他人沟通想法,写在我们的基因里。

    当然现在很难这样做了,所以我尝试了获得好的长篇报道的新方法。过去我们的做法是把德国、瑞士或者其它国家的德语写作者送出国,如果一个身在柏林的记者想到一个关于秘鲁的好故事,他就会去利马,在那待上个两三周,然后他回到德国写完这个故事,交由我们出版。现在不可能这样做了,那为什么不和生活在当地的作者一起工作呢?这就是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事。

    和过去不同的地方在于,来自秘鲁的写作者有自己的视角,而瑞士的读者并不一定想读。

    但是好的报道、好的文本是全球通行,而不只有特定的人群能欣赏。

    当我读真实故事奖中被翻译成英文的中文作品时,我可以确认这点。我意识到,我不能理解其中的一些文化、社会因素,但这不妨碍我知道它是一个好的报道,它依然能打动我。所以我的答案是,

    和当地的记者或非虚构写作者合作。从这个角度来说,就我个人而言,这次危机也带来了新的跨文化合作的机会。

    给非虚构写作者的建议

    吴琦:对于那些想踏上非虚构写作之路的人,你有什么建议?

    Daniel:

    我遇到过很多想要从事非虚构写作的年轻人,他们有些喜欢这个工作,想要成为一名记者,去写作、旅行,有好奇心,但是他们只有一点点喜欢,这样是不够的。

    你必须有热情,真的想做这件事,不管你写得好不好,是不是一个好的调查者,如果你想在这方面有所建树,你就必须有一种要把这个故事告诉全世界的强烈的冲动。

    你一定要让全世界知晓你听闻的事实或者故事,因为你确信那是迫切要被知道的、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触动人心的、能让世界变得更好的。如果你只是天真、理想地觉得需要讲一个好故事,那你还没有真正开始。 你有了这样的能量之后,其它的都可以慢慢学习。如果你还不是一个技艺纯熟的写作者,出色的编辑们会帮你,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学到怎么写一篇好文章。如果你因为容易害羞,还不是一个洞穿事实的调查者,那你可以找到其它方法,积累了自信以后,你就可以成为一名好的调查者。不是只有强硬的、敢于问问题的人才是好的调查者,冷静的观察者甚至可以做得很好,每种类型的人都有自己的天地。最重要的是,你对这件事不仅仅是喜欢,而是真的很想做。

    下一场单读国际文学圆桌将在

    5月14日(周五)19:00举行,主题为“

    虚构与非虚构

    中的中国想象”,敬请期待!

  • 不为批评而批评

    作者:自由的阿毛 发布时间:2014-03-03 18:39:09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7分

  • 主题深度:9分

  • 文字风格:7分

  • 语言运用:6分

  • 文笔流畅:9分

  • 思想传递:5分

  • 知识深度:4分

  • 知识广度:7分

  • 实用性:7分

  • 章节划分:6分

  • 结构布局:5分

  • 新颖与独特:6分

  • 情感共鸣:4分

  • 引人入胜:6分

  • 现实相关:7分

  • 沉浸感:8分

  • 事实准确性:8分

  • 文化贡献:5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4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 网站更新速度:9分

  • 使用便利性:4分

  • 书籍清晰度:9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 是否包含广告:6分

  • 加载速度:7分

  • 安全性:8分

  • 稳定性:9分

  • 搜索功能:4分

  •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内容齐全(289+)
  • 好评多(310+)
  • 引人入胜(440+)
  • 中评多(236+)
  • 体验满分(201+)
  • 差评少(365+)
  • 书籍完整(645+)

下载评价

  • 网友 通***蕊: ( 2025-01-04 16:56:36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利***巧: ( 2024-12-13 11:38:42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郗***兰: ( 2024-12-15 07:51:01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国***舒: ( 2024-12-15 18:22:38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后***之: ( 2025-01-06 15:42:31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石***烟: ( 2024-12-20 11:11:18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隗***杉: ( 2024-12-27 11:24:18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堵***洁: ( 2024-12-21 20:41:24 )

    好用,支持

  • 网友 寇***音: ( 2024-12-27 17:15:07 )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曾***玉: ( 2024-12-23 09:29:22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孙***夏: ( 2025-01-08 16:43:24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师***怡: ( 2024-12-14 17:02:11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养***秋: ( 2025-01-09 04:34:03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孔***旋: ( 2025-01-09 03:13:24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