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的故事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大脑的故事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 人体是一个复杂而精美的杰作,而大脑是其中最为神秘的存在。我们通过它在世界上来往穿梭、做决策,放飞想象力。 我们的美梦、清醒时的人生,都源自它飞速运动的数十亿细胞。我们历经悲喜、绚丽多彩的完整人生,都发生在这区区 1.4 千克重的东西里。
而如此重要的大脑,一直像一个难解的谜题,困住了无数顶尖的科学家,也被我们所忽视。在《大脑的故事》中,享誉全球的脑科学家,《西部世界》科学顾问大卫·伊格曼,用一篇篇引人入胜的故事,为你展现脑科学领域的前沿成果,带你领略大脑宇宙的奇妙之处。
为什么记忆常常不靠谱?
切断与外界的联系,“现实”会消失吗?
为什么我们有时会感到时间变快或变慢了?
做决定时,大脑里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有人不能快速做决定,总是犹犹豫豫?
有真人电影,我们为什么还要看动画片?
AI时代,我们是否可以不靠大脑存在?
……
在《大脑的故事》中,这些问题都将得到解答,你会看到大脑如何塑造了我们,我们如何依靠大脑感知世界,如何做出一个个影响我们人生的决策,以及未来人类将走向何方。没有一本书,比《大脑的故事》更适合作为脑科学的入门读物了。阅读这本书,不需要你具备任何专业知识,只需要带着好奇心和自我探索的欲望就够了!
书籍目录:
CHAPTER 1 我是谁 001
人类大脑为什么不做预设 004
你是怎样成为你的 005
受到关爱的孩子更聪明吗 009
青春期孩子的大脑是怎么想的 014
成人的大脑定型了吗 020
为什么平时无害的人会突然行为异常 023
为什么记忆常常不靠谱 026
不爱动脑的人老得快,是真的吗 031
意识与大脑活跃度有什么关系 037
CHAPTER 2 我们如何感知世界 043
我们看到的都是大脑“创造”出来的吗 045
“看”也需要练习吗 049
为什么说我们永远活在过去 058
切断与外界的联系,“现实”会消失吗 061
为什么说我们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 066
为什么说“粗心大意”对大脑有利 068
色彩、声音、气味是真实存在的吗 071
为什么有人能“看到”声音 073
为什么说接受“真相”对自己没有好处 074
为什么我们有时会感到时间变快或变慢了 076
CHAPTER 3 谁说了算 085
无意识是大脑的一种自我保护吗 087
“熟能生巧”是怎么一回事 095
为什么有意做某事容易适得其反 103
“内隐自我主义”是人类的一种自恋行为吗 108
意识到底有什么用 116
意识的控制力到底有多大 119
人类真的有自由意志吗 121
CHAPTER 4 我怎样做决定 125
做决定时,大脑里发生了什么 127
电车困境:理智和情绪,大脑听谁的 131
我们为什么会出现选择障碍 141
人类为什么要预测未来 145
为什么我们有时“情愿”上当 150
尤利西斯契约:未雨绸缪真的有用吗 152
自我损耗:为什么囚犯在饭后获假释的概率更高 154
为什么人有时候会明知故犯 158
CHAPTER 5 我需要你吗 165
有真人电影,我们为什么还要看动画片 167
镜像反应:模仿是人类自我完善的天分吗 172
共情是生存必需,还是只是一种沟通策略 180
为什么“适者生存”这一说法不完全正确 187
非我族类,其心真的“必异”吗 188
“人以群分”是保障还是障碍 194
CHAPTER 6 我们会成为什么 203
“左右脑分工说”靠谱吗 206
我们的感官功能能否“更上一层楼” 208
人类需要AI,还是更需要自身AI 化 215
大脑中的信息能全部保存下来吗 222
用计算机模拟人类意识,有没有意义 225
人类能否创造出新智能 234
计算机真的能思考吗 240
意识能摆脱大脑独立存在吗 245
我们距“超人类”时代还有多远 253
“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 256
我们是否可以不靠大脑存在 260
致 谢 263
注释与参考文献 267
术语表 269
译者后记 273
作者介绍:
●大卫·伊格曼(David Eagleman)
享誉全球的脑科学家,任教于斯坦福大学,大脑可塑性、时间感知、联觉和神经律等方面的权威人物,已在《自然》《科学》等期刊发表100多篇学术论文。获美国神经科学学会科学教育家奖,该组织是世界上影响极大的神经科学组织。
曾担任大热美剧《西部世界》的科学顾问,执导的电视节目《大脑的故事》(The Brain with David Eagleman)获艾美奖提名。创作的《死亡的故事》(Sum)一书一推出即惊艳英美文坛,现已售出33个国家和地区,并被改编成歌剧和电影。深受英国知名演员史蒂芬·弗雷(Stephen Fry)、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布莱恩·格林(Brian Greene)等众多大咖追捧。·
伊格曼还是BrainCheck公司、Neosensory公司的创始人。推出了判断用户是否患有脑震荡的软件,开发了帮助听觉障碍者获取声音信息的exoskin背心。曾登上意大利《魅力先生》杂志封面,被成为世界上最有头脑、最能产生新点子的人之一,此前封面人物有布拉德·皮特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该不该吃冰激凌呢?现在就回复这封邮件,还是等一会儿再回呢?穿哪双鞋呢?我们的日常生活由成ロ千上万个小决定组成:做什么,走条路,怎回应,是否参与。早期决策理论认为,人类是理性的行动者,会权衡选择的利弊来做出最优决定。但有关人类决策的科学观察井不支持这种设想。大脑由若干互相抗衡的网络组成,每一套网络都有着自己的目标和愿望。在判断要不要吃掉冰溦凌时,你大脑的某些网络想要摄入糖分;另一些网络出于对你虚荣心的长远考虑则投票反对;还有一些网络建议如果你答应明天去健身房,或许可以吃掉冰激凌。你的大脑就像是一个神经元议会,由互相竞争的政党组成,争奇着国家之船的掌舵叔。你的决定时而自私,时而慷概,时而冲动,时而深思熟慮。我们是复杂的动物,因为我们的意识由许多驱动因素成,它们全都想要控制权。
我曾做过许多错误的选择,但我决定原谅我们自己
Our past is not a faithful record. Instead it's a reconstruction, and sometimes it can border on mythology. When we review our life memories, we should do so with the awareness that not all the details are accurate. Some came from stories that people told us about ourselves; others were filled in with what we thought must have happened. So if your answer to who you are is based simply on your memories, that makes your identity something of a strange, ongoing, mutable narrative.
So what is reality? It's like a television show that only you can see, and you can't turn it off. The good news is that it happens to be broadcasting the most interesting show you could ask for:edited, personalized and presented just for you.
大脑的神经系统怎唤起我们的体验呢?我们看见翠绿色,尝到肉桂味,嗅到泥士的气息,这些感知是怎么来的?如果我告诉你,你周围的世界,包括它主富的色彩、质感、声音和气味,全都是幻觉,是大脑为你安排的一场演出,你会怎么想?如果能感知到现实的亦来面貌,你会惊讶地发现:它竞然是没有颜色、没有气息、没有味道、全然寂静的。在大脑之外,无非是能量机物质。经过数百万年的演进,人类的大脑变得善于把这些能量和物质转变成对于外部世界的丰富的感官体验。这是怎么回事呢?
突然想到,可以把人工神经元网络的各节点权重用颜色深浅来可视化,从而让人能直观感受在训练过程中什么东西发生了变化
跟外界完全隔离,没有声音,也没有光,卢克的眼晴和国等全没了感觉输人。但他心中并没有丢掉外部世界的概念,只需要续编造一个出来就行。卢克描述了自己的体验:“我还记得那丝意里的旅行。我记得有一次想到的是放风筝,整个场面非常真实,做些全都发生在我的里,”尽管没有感觉输人,户克的大在“看”。
对被单独监禁过的囚犯来说,这样的经历很常见。待过“山的另一个人形容自己用意识之眼看到了一个光斑,然后他把光斑扩展成了电视屏幕,自己看起了电视节目。没了新的感官信息输入,们说自己已经不只是在做白日梦:他们说自己的这些体验似乎完全真实。他们不是在想象画面,而是真切地看到了画面。
丹书中记载的出神所见异象,大概也是这么来的吧
你是怎样成为你的
人年幼时的大脑灵活性背后藏有什么奥秘呢?不是新细胞的生长,因为儿童脑细胞的数量和成年人的其实一样。相反,其奥妙在于这些细胞的连接方式。
出生时,要儿的神经元是相互独立的、未连接的。在人生的头两年,随着大脑细胞接收感觉信息,它们异常迅速地连接起来。每一秒就有多达200万个新连接(突触)在裂儿的大脑里形成。两岁时,小孩子拥有超过100万亿个突触,是成年人的两倍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 人体是一个复杂而精美的杰作,而大脑是其中最为神秘的存在。我们通过它在世界上来往穿梭、做决策,放飞想象力。 我们的美梦、清醒时的人生,都源自它飞速运动的数十亿细胞。我们历经悲喜、绚丽多彩的完整人生,都发生在这区区 1.4 千克重的东西里。
而如此重要的大脑,一直像一个难解的谜题,困住了无数顶尖的科学家,也被我们所忽视。在《大脑的故事》中,享誉全球的脑科学家,《西部世界》科学顾问大卫·伊格曼,用一篇篇引人入胜的故事,为你展现脑科学领域的前沿成果,带你领略大脑宇宙的奇妙之处。
为什么记忆常常不靠谱?
切断与外界的联系,“现实”会消失吗?
为什么我们有时会感到时间变快或变慢了?
做决定时,大脑里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有人不能快速做决定,总是犹犹豫豫?
有真人电影,我们为什么还要看动画片?
AI时代,我们是否可以不靠大脑存在?
……
在《大脑的故事》中,这些问题都将得到解答,你会看到大脑如何塑造了我们,我们如何依靠大脑感知世界,如何做出一个个影响我们人生的决策,以及未来人类将走向何方。没有一本书,比《大脑的故事》更适合作为脑科学的入门读物了。阅读这本书,不需要你具备任何专业知识,只需要带着好奇心和自我探索的欲望就够了!
精彩短评:
作者:KalaInTheWind 发布时间:2019-05-16 10:45:23
非常有趣的脑科学解读,很涨知识
作者:lovewudan 发布时间:2023-07-23 21:41:42
这本书内容跟作者主导的纪录片《深入大脑》所讲的内容几乎一样吧。
作者:水月孤桥 发布时间:2019-11-20 19:34:57
人类的大脑很神奇,据说现代科学对人类大脑的研究不足3%,在该书中作者通过一个个故事解释了人类大脑作出决策的前因后果以及一些反常识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书的最后还点出了人工智能并不需要模拟人类意识
作者:小楼观月 发布时间:2021-11-22 23:42:04
体验经济,就是把“你”,“你的感受”作为产品。
作者:违天择 发布时间:2019-05-18 07:43:20
这几年读了不少与之相似的书,存在大量重叠的同时,每一本仍然有新的恍然大悟,这是业余读者的幸与不幸。
作者:十年之柒 发布时间:2019-06-14 14:06:21
1.我们感觉器官的生物性决定了我们在维度、电磁波、声波等方面的感知缺陷,相对于宇宙来说,我们几乎是又聋又瞎,这从根本上要求我们重新思考实在性。2.我们的大脑可以理解它本身面临的信号处理困境,但是它理解不了它本身的复杂结构和意识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意识是元问题,如果我们搞不清楚意识问题,那么我们的观察手段和结论都建立在不牢靠的基础上
深度书评:
《大脑的故事》| 有关大脑的10个错觉
作者:张萌萌是也 发布时间:2019-09-07 20:46:43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脑科学也成为了一个热门学科,大脑奥秘也让无数人趋之若鹜。
有幸,前两天看到一本名为《大脑的故事》的科普书,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大量的实验案例,为普通人讲解了大脑的发育过程和一些有趣的大脑特性。
《大脑的故事》的作者大卫·伊格曼(David Eagleman)是享誉全球的脑科学家,目前任教于斯坦福大学,是大脑可塑性、时间感知、联觉和神经律等方面的权威学者。他也擅于写作,作品被大量改编为歌剧和电影。他甚至还作为科学顾问,参与了美剧《西部世界》的创作。
由于《大脑的故事》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我选择了 10 个一般人有关大脑的错觉,以提问和解答的方式记录下来。
1.为何人不能像其他动物一样,一出生就会跑会跳?
在中国,每个人至少要在学校待 9 年,学习各种不同的知识。甚至从我们出生开始,我们就在不停地学习,学习爬、站立、走路、跑跳,甚至是游泳。
而这些技能,却是其他动物一出生就会的,鱼儿生来会游,马儿生来会跑,鸟儿……哦不,鸟儿这个是危险动作,需要学一学。
反正作为人类,超羡慕那些动物的“天生如此”。
明明人类是高等动物,造物者为啥不能像其他动物一样,让人类生来就会各种技能呢?
《大脑的故事》中介绍,是造物者赋予他们的大脑“
硬接线
”的功劳,让他们可以躲避危险,繁衍生息。
而人类的大脑则与动物不同,是“
现场接线
”模式,需要通过外界的刺激来习得各种技能。
而这两种接线方式的差别,就在于对后天环境的适应上。
硬接线模式让动物们“出生既巅峰”,它们的大脑配置决定了它们只能掌握这些技能,而不能再习得更多。并且一旦离开自己的生态环境,就会因为不具备技能迁移的能力而立刻灭亡。
而人类的现场接线模式,虽然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打磨,但却赋予了人类不断掌握高阶技能的能力。人类在不同的环境下,都能够“适者生存”。
2.大脑和身体一样,成年后就不会再生长了吗?
小时候一直被灌输一种思想:你现在小,是学东西的最好时机,等你长大了,像我们这个年纪,就再也学不了东西了。
以至于当时的我对长大充满了恐惧,然而事实是否如此呢?
《大脑的故事》中介绍,人类大脑会有两个较为活跃的生长期,第一个是从婴儿期到童年期,第二个从童年期到青春期。第一个生长期,是脑内的重要物质神经元的疯狂生长,而在第二个生长期,是大脑根据外界信息对神经元进行修剪,从而确定我们的心智脾性等。
到成年之后,大脑就不再生长,以至于我们再也无法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
大脑的神经可塑性,决定了我们可以一直学习下去,只要我们想,我们就可以主动塑造自己的大脑,以完成不同的生存需求。
就拿让成年人最头疼的记忆力来说,伦敦曾经对出租车司机有个上岗考试,要求司机们必须熟记伦敦全市的320条不同线路,25000条大街,20000个地标和兴趣点,包括宾馆、影剧院、饭店、大使馆、警察局、体育设施等地方。
为了通过考试,伦敦出租车司机不得不每天做记忆练习。
一段时间后,科学家们通过仪器发现,出租车司机的大脑有了明显改变,他们大脑内负责记忆的区域明显比未参加考试的对照组大了许多。不仅如此,科学家们还发现,从事出租车司机工作越久,大脑内负责记忆的区域变化就越大。
书中还举到过一个案例,有人不幸切除了一半大脑,但大脑十分智慧,让仅存的另一半大脑同时担负了失去的那一半大脑的职能,日常生活与常人无异。
所以大脑会停止生长吗?
根据大脑依赖外界刺激发育,以及神经可塑性来说,你的大脑可能是你全身最活跃的器官。
3.孩子越乖越好吗?
大人总是希望小孩,尤其是婴儿越乖越好,要不哭不闹不乱动就堪称完美。
甚至一度有育儿理论说,如果孩子哭闹,你就不要理睬,只有让孩子知道这样毫无影响,孩子才会变乖,大人才会轻松。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大人是省心了,但根据大脑的发育理论,家长这种不理睬的行为,会对婴儿发育造成重大影响。
婴儿的大脑就像一块好的石料,需要经过外界刺激不断雕琢,才会成长为一件艺术品。若是没有外界刺激,大脑就无法进行自我雕琢,只能当一块好石料。
外界刺激怎么来?除了婴儿看到的、听到的,还必须有婴儿摸到的、舔到的,一切能让他锻炼到感官的东西。
而人类的社交行为是写在 DNA 里的,当你拒绝对婴儿哭闹进行回应,你的孩子也就失去了感受外界环境,体验社交行为的机会,甚至稍长几岁后,可能会出现与人互动困难等情况。
婴儿大脑的黄金发育时间是 0~2 岁,所以如果你在这一时期拒绝与孩子互动,孤立他、漠视他,那很可能造成孩子的发育障碍。
4.年纪大了会脑子不清楚,全都是因为大脑也“老了”吗?
成年之后,大脑对自己的塑造就会放缓,但并不是随着年岁的增长而衰老的。
《大脑的故事》中提到一个实验,科学家对一些老年人进行了追踪研究,从生活习惯,到遗体解剖。
研究发现,很多老年人的大脑遍布帕金森病的痕迹,但是其生活和认知能力丝毫未受影响。
而前面也提到过,有人切除了一半大脑之后,仍然可以如常人一般的学习生活,大脑功能并未受到重大影响。
由此,科学家们断定,大脑具有强大的适应性,如果大脑的某些部位因为疾病或物理性损伤导致的功能受损,大脑便会调用其他部分功能。并且大脑的神经可塑性功能一直都在,也完全没有因为年纪的增长而放缓。老年人的迟钝表现,只是因为对大脑缺少刺激。总是工作,大脑自然也就学会了消极怠工。
所以,真正保证青春永驻的秘诀,也许只是让自己沉浸在青春中,时刻动起来。
5.“我明明记得”“我记得真真的”到底是你在欺骗别人,还是记忆欺骗了你?
每次同学聚会时,总会“相当年”,高兴之余,你会发现,对同一件事,大家的记忆并不相同,到底是有人说谎,还是你记错了呢?
谁都没有错,
只是不仅只有神经具有可塑性,连记忆也具有可塑性。
由于我们的大脑不是高清摄像机,拍下每一个画面,记录下每一个细节。为了节省能量,大脑甚至在用偷懒的方式储存信息,只是记个大概,很多细节其实是缺失的。
大脑为了完善这个问题,则会进行后天再加工。所以警察给目击证人录口供时,都有一套严格的流程,不能提示目击证人,否则就会搞乱目击证人的大脑,成为无效证词。
6.只要人上了年纪,脑子就不行了,记忆力基本为零。这是真的吗?
这个问题要从记忆的原理说起。
我们觉得记忆像一段能反复播放的影片,需要的时候调用即可。而在大脑看来,它们只是神经元的特殊放电模式。
你可以把这种放电模式看成是有特殊意义的莫斯代码,通过不同的组合,记录不同的信息。
而储存这些信息的,则是大脑的神经元,信息存储在单个的神经元中,包含同一场景信息的神经元再连点成线,便完成了一个画面的记录。这些神经元不断集中,连接,最后变成网络,即你的某段记忆。
人生这么长,每天都有新的记忆,神经元网络是不是多的要爆炸了?
然而并没有,神经元都是多面手,哪里需要去哪里,从来不是专岗专人。
你若是经常回忆起一段记忆,这段记忆的专属神经元网络就十分牢固,而那些久不想起的记忆,其神经元网络渐渐就会因为不曾激活,而忘记了组成的方式,把自己弄丢了。
就好像一栋房子,有人住在里面,经常有人维护,建筑状况就没问题。反之,若主人搬走,房子不再有人维护,则会渐渐的破了窗户,漏了房顶,倒了墙,久而久之,也就屋不成屋了。
所以,记忆的敌人往往不是时间,而是其他记忆。
7.我以为世界是被我“看到”的
我一直以为,是我的眼睛看到了景物,之后再告诉大脑的。
我以为我看到的东西,就是真实的世界。
我以为我能看到画面里所有的像素。
然而《大脑的故事》又再次告诉我,事实并非如此。
眼睛确实是视觉器官,但真正决定你能看到什么,并且看到多少的,是大脑。
眼睛只是在外部世界和大脑之间的翻译器,它捕捉画面报告给大脑,再由大脑进行识别。如果你的大脑无法识别眼睛看到的图像,那不管你怎么看,都毫无意义。就像有的车祸,明明驾驶员目视前方,但却毫无征兆的撞了上去,这就是因为驾驶员只是眼睛看到,大脑却无法识别。
眼睛同样也不能捕捉到画面里的每一帧,因为这和我们“看”东西的运作模式不符。
我们以为是眼睛单向传递信息给大脑,大脑再进行识别的。然而并非如此,生理特性表明,大脑向眼睛传输信息的生理构造,是眼睛向大脑传输信息的生理构造的10倍体积。
也就是说,大脑向眼睛传输的信息要比眼睛向大脑传输的信息要多得多。
并且,我们也并不总是“看”到所有画面要素,我们的眼睛只是将画面与大脑中对现实的模拟进行比对,将两个画面的差异点报告给大脑。
就像我们看向地面,不会因为地面和往常一样而注意它,而是会因为地面的坑洼和污迹注意到。在一个整齐划一的队列里,我们无法指出哪个队员动作最标准,但我们一定可以一眼看出那个动作不标准,跟不上节奏的队员。
8.我以为我只能当个普通人
小时候我每天晚上做梦,在梦里我能飞,长大后,我发现我只能在梦里飞。
还有一段时间,我对武侠片里的轻功很着迷,想着各种大侠们轻轻一跳就能上树,简直太厉害了,后来发现,这些也仅存在于武侠片里。
长大后,我不得不承认,成年人的世界无聊透顶。不能飞,没轻功,也没有乾坤大挪移。
我以为人类就只能局限于身体四肢的能力,但在《大脑的故事》中讲到,人类其实还可以自己培养技能。除了游泳这种,还可以让自己像鸟类一样,拥有可以辨别南北的电磁感应,甚至是靠意念隔空取物。
这里利用的是大脑优秀的计算能力,科学家们发现,大脑不仅能识别眼耳口鼻这类我们生来就有的感官信号,还能识别人工电信号。比如人工耳蜗和人工视网膜,就是通过人造器械发出的电信号,让大脑“听到”或者“看到”。
而我们只要像给电脑插入 U 盘一样,给自己接入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外接元件,并通过调试磨合,人类便可以拥有自己本能以外的技能。
顺便说一下,脑机接口已经被科学家们安排上了,《黑客帝国》现实版就快了。
9.聪明人每天一定都在不停盘算
这个也许不算是个错觉,因为这句话也对也不对。
人类大脑确实每天都在不停地运算,但并不是主观的“盘算”,而是在无意识的收集外界信息和运算。
比如我们一边聊天一边嗑瓜子这件事,我们聊天时,大脑在组织语言,眼睛在注视着同伴,那么我们如何保证自己知道去哪里拿瓜子,并保证能够精确无误的将瓜子送到上下四颗门牙之间,并看准时机用力一嗑呢?
以上这一系列的动作,大部分都是大脑无意识运转的功劳。
如果使用二八定律,那大脑的无意识运转大概要占到 80%,而主观意识则仅有 20%,甚至更少。
无意识不仅在我们睁眼时运转,甚至在梦境里,它们也在发挥作用。
它们无法察觉,又时刻操劳,并且拥有巨大的计算能力。
而反观我们的主观意识,则像 CEO 一样,很少出现,仅在多种决策吵架时,出来做仲裁,并为我们规划未来方向和目标。
所以每天劳作的其实是大脑的无意识,而起重要作用的,是偶尔出现的主观意识。
10.恶习是我自己没有意志力?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抵制诱惑?
意志力说:这锅我不背
这个问题还得从大脑特性说起,大脑作为身体的决策器官,不仅为我们的人生负责,还得规划未来方向和制定目标。因此大脑也有点亚历山大,于是它决定“用数据说话”——多巴胺指数
大脑先对一种行为进行模拟,就像小学生会想象,如果这次考第一,就能被奖励车模,想想就开心,此时小学生体内的多巴胺就会飙升,大脑会将好好学习定义为一种很棒的行为。
而如果不做作业,妈妈不仅会生气,还会罚我今天不准吃饭,肚子饿的感觉真是太难受了……与预期偏离,大脑就会降低多巴胺分泌,将此判定为糟糕的行为。
多巴胺分泌多的行为大脑自然会想尝试,多巴胺少的行为,大脑也自然会拒绝。
恶习则是利用了这种判定原则,让大脑认为当下得到的快感会好于模拟结果,于是多巴胺飙升,让大脑无法拒绝。
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只有两种方法,1.立刻进行严厉惩罚,比如扔进监狱;2.转变多巴胺指数,让大脑得知,模拟结果并不比当下快感差。
为什么说意志力无辜呢?
从上面可以看出,多巴胺的调节是动态的,所以我们抵御恶习的成果也会随时变化,当你的其他需求排在前面时,大脑会告诉你“麻溜的给我把第一项给我执行了”。
你每一次坚持,所抵挡恶习怪兽的大小和能力都是不同的,并且一次比一次巨大,一次比一次厉害。唯一的办法,只是将好习惯流程化,减少需要抵制恶习的情况发生。
结尾
以上就是享誉全球的脑科学家大卫·伊格曼在其科普著作《大脑的故事》中,揭示的一些大脑奥秘。
虽然理论讲的不深,但胜在生动有趣。
读书有意思,读有意思的书,做有意思的人。
我是张萌萌,每周一本书,欢迎关注我。
感谢阅读
❤❤❤
颜色只存在于大脑内部。人类意识的科研进展:4星|《大脑的故事》
作者:左其盛 发布时间:2019-05-05 21:55:16
关于人类意识、大脑工作机制的科普。作者是斯坦福脑科学家,因此可以认为本书内容是可信的。
英文版是2015年出的。貌似这几年没有在脑科学领域没有大的进展,书中的内容还不算过时。
作者比较会讲故事。书中的内容本来比较适合跟哲学思想夹杂在一起讲,作者选择了用实际的案例+相关研究结果来讲,比较有趣。
书中的重要信息我总结有下面几点:
1:动物大脑按预设程序接线的方式通常被称为“硬接线”,而人类大脑的接线方式则叫作“现场接线”;
2:伦敦出租车司机们的大脑有着明显的改变;
3:记忆容易受到影响;
4:颜色是对波长的阐释,只存在于大脑内部;
5:联觉分为许多不同的种类。有些人或许能尝到字词的味道;有些人或许能看到声音的颜色;
6:棒球击球员的脑中还没登记到底发生了些什么,击球动作就完成了;
7:一场日后名垂青史的实验:她宣布,在这间教室里,蓝眼睛的学生是“更优秀的人”;
8:摘掉了半边大脑,带来了什么样的长期后果呢?事实证明,影响竟然十分轻微;
9:意识似乎是从大脑数十亿零部件的互动里涌现而来的。
总体评价4星,不错。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
1:人类大脑不是一生下来所有东西都接好了线,而是根据生活经历的细节来进行塑造的,这就导致人在年幼时,大脑要经历漫长的时期来适应环境。动物大脑按预设程序接线的方式通常被称为“硬接线”,而人类大脑的接线方式则叫作“现场接线”.P5
2:出生时,婴儿的神经元是相互独立的、未连接的。在人生的头两年,随着大脑细胞接收感觉信息,它们异常迅速地连接起来。每一秒就有多达200万个新连接(突触)在婴儿的大脑里形成。两岁时,小孩子拥有超过100万亿个突触,是成年人的两倍。P5
3:纳尔逊的研究表明,充满关爱的培养环境对儿童大脑的发育至关重要。这说明周围的环境对塑造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对环境非常敏感。因为人脑采用的是现场接线策略,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所置身的环境。P14
4:也就是说,在青春期,对自我的考量,即"自我评价",有着极高的优先级。与之相对,成年人的大脑已经对这种自我感习以为常了,就像已经穿惯了一双鞋一样,因此他们对坐在商店的橱窗里就没那么在意。P18
5:但有一个重要的事实:青少年眶额皮质的活动跟童年时差不多,这一区域与决策、注意和模拟未来结果有关。成熟的追求愉悦的系统,加上不成熟的眶额皮质,导致青少年在情绪上高度敏感,在控制情绪的能力上却比成年人要弱。P18
6:在这场华丽的记忆壮举中,伦敦出租车司机们要死记硬背地学习城市地理。培训结束后,他们可以清晰地说出大都市区任意两个地点之间最直接(且合乎交通法规)的路线,无须借助地图。接受这一挑战的最终结果是他们的大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科学家们发现出租车司机们的大脑有着明显的改变他们的海马后部明显变得比未参加考试的对照组的大了许多,P21
7:尸检后,病理学家报告,惠特曼长了一个小脑瘤。它差不多有5美分硬币的大小,压在大脑的杏仁核上,这一区域参与跟恐惧和攻击相关的思考。脑瘤对杏仁核施加的少量压力,却在惠特曼的大脑里引发了一连串的严重后果,让他做出了完全有违自己性格的举动。他大脑的实质改变了,由此也改变了他是什么人。P25
8: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伊丽莎白·洛夫特斯(Elizabeth Loftus)教授进行了一项开创性的研究,发现了记忆的可塑性。她展示了记忆有多么容易受到影响,从而为记忆研究领域带来了巨大变革。P29
9:因为不愿在未来总经历猛烈抽搐,丰利接受了一台实验性质的外科手术:切除了大脑左右两侧颞叶的中间部分,包括海马。丰利的癫痫发作痊愈了,但为此承受了可怕的副作用:整个余生,他再也无法建立任何新的记忆。故事并未到此为止,除了无法建立新记忆之外,他还无法想象未来。P35
10:关键是这一点大脑:不接触外部世界。大脑密封在黑暗无声的头骨里,从不曾直接体验外部世界,也永远不会直接体验外部世界。相反,外部信息进入大脑只有一种途径由眼、耳、口、鼻和皮肤这些感觉器官充当解释器。P47
11:迈克获得了新角膜,能正常地接收和聚集光线。但他的大脑无法理解接收到的信息。在摄像机里,迈克看着自己的孩子,冲他们微笑。但内心里,他吓呆了,因为他无法判断他们长什么样,或者哪个孩子是哪个。"我根本无法识别面孔"。他回忆说。P52
12:举例来说,来自大脚趾的信号到达大脑的时间,长于来自鼻子的信号所用的时间。但你的感知并未察觉到这些时间差。你先收集了所有的信号,好让一切都显得是同步的。而这一切造成了一个最为奇怪的结果——你是活在过去的。等你感知到事情发生的时候,实际事发的那个瞬间早已不复存在。为同步感官传入的信息,我们付出的代价是意识觉知滞后于物理世界。P60
13:我们认为颜色是周围世界具有的一个基本特质。但在外部世界里,颜色实际上并不存在。当电磁辐射接触到物体时,人的眼睛捕捉到了它的部分反射。我们可以区分上百万种的波长组合,但这些波长组合仅仅在我们的大脑里才会变成颜色。颜色是对波长的阐释,只存在于大脑内部。P71
14:汉娜并不是在作诗、比喻,她有着一·种名为“联觉”(synesthesia,也叫“通感”)的感知体验。联觉指的是感知混合的情况,有时也指概念混合。联觉分为许多不同的种类。有些人或许能尝到字词的味道;有些人或许能看到声音的颜色;有些人或许能听到视觉运动。总人口里约有3%的人具有某种联觉。P73
15:我曾读过一本古老的医学教科书,这本书把精神分裂症描述成梦境侵入清醒状态。虽然我现在很少看到有人这样描述它,但以这种方式去理解当事人的体验是很有见地的。P75
16:如果你经历过生死攸关的事故,说不定还坚持认为,在事故发生时它是慢动作展开的。但要注意这是我们对现实的意识的另一种伎俩。就如我在前面论述感官同步的部分中提到的,人其实并不存在于此时此刻。P80
17:伊恩19岁时,因为一场严重的胃肠型感冒,遭受了罕见的神经损伤。他丧失了向大脑传达触觉及自己肢体位置(被称为。本体感觉。)的感觉神经。结果,伊恩再也无法门动地管理自己身体的任何动作了。医生告诉他,尽管他身体的肌肉没问题,可他的余生都只能坐在轮椅上了。不知道自己的身体在哪里,人是没法动弹的。P93
18:击球员总是能击到球,但他们不是有意识这么做的,球的飞行速度太快,人根本意识不到它的位置,击球员的脑中还没登记到底发生了些什么,击球动作就完成了。意识不光被留在了场外,还被抛在了身后。P108
19:我把意识想象成是一家大型公司的CEO,该公司拥有成千上万的分公司和部门,以不同的方式协同、互动、竞争。小公司不需要CEO,但如果一家组织达到了足够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就需要有CEO从上至下地关注日常细节,为公司的长远发展精打细算。P118
20:趁着帕克斯在监狱里,律师叫来睡眠专家罗杰·布劳顿(Roger Broughton)测量他睡眠时整晚的脑电信号。所得记录与梦游病患者一致。随着团队更深入的调查,他们发现帕克斯的整个家族都有着睡眠障碍。由于没有动机,也没有办法伪造睡眠检测结果,再加上如此广泛的家族病史,陪审团认为帕克斯无罪,帕克斯被当庭予以释放。P119
21:结果显示,两者的相关性很强。通过人对厌恶图片的反应,预测政治意识形态调查得分的准确率可达95%。政治立场来自精神和身体的交汇之处。P145
22:在额外催产素的作用下,这些男性发现更具吸引力的是自己的伴侣,而非其他女性。实际上,他们荏至还跟研究中一位漂亮的女研究员保持较远的距离。催产素增强了他们与伴侣之间的结合。P158
23:按弗里德提出的理论,E综合征的特征在于情绪反应减少,令暴力行为能反复出现。还有“超唤起”(hyperarousal),德国人称之为“陶醉”(Rausch),即进行暴力行为时的飘然得意感。E综合征还会集体传染:如果人人都这么做,它很快就扩散开来。还有一个特征是“心理区隔”(compartmentalization),指人会关心自己的家人,却会对他人的家人施以暴行。P193
24:那是1968年,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遭暗杀后的第二天。艾奥瓦州一座小镇上的老师简·埃利奥特(Jane Elliott)决定在课堂上展示偏见是怎么一回事。简问自己班上的学生是否明白因为肤色就遭人评判是什么感受。同学们大多觉得自己明白。但她拿不准,所以就发起了一场日后注定要名垂青史的实验。她宣布,在这间教室里,蓝眼睛的学生是“更优秀的人”。P198
25:摘掉了半边大脑,带来了什么样的长期后果呢?事实证明,影响竟然十分轻微。卡梅伦身体有一侧比较弱。但除此之外,她跟班上其他的孩子基本没什么区别。她在理解语言、音乐、数学和故事方面一点儿问题也没有。她成绩好,还参加运动。P207
26:起初,这些振动信号没有任何意义。但经过足够的联系,大脑就琢磨出该怎么处理数据了。失聪人士逐渐能够把躯干上的复杂振动模式转换成对他人所说内容的理解。大脑无意识地弄明白了该怎样解码振动模式,就类似盲人能学会毫不费力地解读盲文一样。P219
27:只要有了合适的脑机接口和无线技术,没有任何理由说人不能通过思想遥控起重机或铲车等重型机械,一如你能够三心二意地弹着吉他或用铲子挖土。P221
28:我们还不清楚,大脑能够学习整合的信息种类是否存在理论上限。说不定,我们可以拥有想要的任何类型的实体身躯,以想要的方式跟世界进行任何类型的互动。你的扩展肢体完全可以在地球对面完成任务,或到月球采矿,而与此同时你自己正在地球上吃三明治。P221
29:这段漫长的征途,我们才刚刚开始走,但从理论上看,并没有达不到终点的理由。不过这里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大脑的模拟会有意识吗?如果正确地捕获细节并进行模拟,我们能够得到一种有感知的生命吗?它能思考吗?它拥有自我意识吗?P234
30:大脑的计算假说仅仅是个假说,我们还不知道它是真是假。毕竟,大脑神经系统里说不定有什么特殊的东西尚未被揭示,如果是这样,我们就只能坚守自己天生配备的生物身体了。但如果计算假说真的是正确的,那么思想就可以生活在计算机里了。P240
31:观察大脑内部,我们看到了神经元、突触、化学递质、电活动。我们看到了数十亿活跃的、叽叽喳喳的、热热闹闹的细胞。"你"在哪里呢?你的思想在哪里?你的情绪在哪里?幸福的感觉、红这种颜色在哪里?你怎么可能是由单纯的物质构成的呢?在莱布尼茨看来,意识似平是无法用机械原理来解释的。P246
32:当足够多的蚂蚁聚集到一起,超级有机体就出现了,它有着比自身基本零部件远为复杂的集体性质。这种现象叫作"涌现",指的是简单的单位以合适的方式互动,便出现了更宏大的整体。蚂蚁之间的互动是关键,大脑里的情况也一样。P248
33:虽然理论细节尚未确定,但意识似乎是从大脑数十亿零部件的互动里涌现而来的。这引出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任何有着大量互动零部件的东西,都能涌现出意识吗?比方说,一座城市是有意识的吗?毕竟,城市也是建立在大量元素互动之上的。P250
34:按照这一理论框架,托诺尼认为,意识系统需要一种完美的平衡:既要有足够的复杂性来呈现极为不同的各种状态(这叫作“分化”,differentiation),也要有足够的连通性,让网络中距离遥远的部分彼此紧密沟通(这叫作“整合”,integration)。使用这一框架,可以量化整合和分化之间的平衡。他提出,只有在合适范围内的系统才会涌现意识。P252
全文完
相关链接:
关于思考的思考12本书,5星2本,4星7本
3星|《人类帝国的覆灭》:人工智能简史+畅想/幻想
3星|《生命3.0: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的进化与重生》:科幻小说的情节讨论
3星|《玩家1号》:《头号玩家》原著小说,美国80年代流行文化集大成
3星|《虚拟人》:准科幻,讨论人的记忆与思维能力能够复制到机器之后的种种场景
2019左其盛好书榜,没见过更好的榜单(截至4月30日)
2019左其盛差评榜,罕见的差书榜(截至4月30日)
2019年读过评过的135本书(截至4月30日)
本号945篇书评的索引与书单
想跟小编讨论请移步知识星球
搜索本号的最优方法
更多毒舌书评参见我的公众号:左其盛经管新书点评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8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网站更新速度:4分
使用便利性:9分
书籍清晰度:5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是否包含广告:7分
加载速度:3分
安全性:6分
稳定性:6分
搜索功能:6分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无颠倒(95+)
- 字体合适(589+)
- 好评(112+)
- 排版满分(435+)
- 愉快的找书体验(195+)
- 章节完整(119+)
下载评价
- 网友 芮***枫: ( 2024-12-15 02:14:03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孔***旋: ( 2024-12-19 05:21:19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沈***松: ( 2024-12-18 10:22:17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仰***兰: ( 2024-12-18 13:27:58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方***旋: ( 2024-12-20 14:45:06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师***怡: ( 2025-01-07 13:07:32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索***宸: ( 2025-01-03 18:16:24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潘***丽: ( 2024-12-27 17:15:28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郗***兰: ( 2024-12-22 03:53:32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师***怀: ( 2024-12-25 04:34:58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冯***丽: ( 2024-12-14 10:49:52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益***琴: ( 2024-12-15 11:30:19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瞿***香: ( 2024-12-29 00:21:36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游***钰: ( 2025-01-08 12:57:40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隗***杉: ( 2024-12-12 03:56:10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陈***秋: ( 2024-12-30 01:21:31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阿U(升级版10)/校园爆笑王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老夏说公务员面试:100真题摆平面试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2024公路水运工程检测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道路工程试卷(2册套装):公共基础+道路工程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门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2015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人际沟通与礼仪高琳人民邮电出版社【放心购买 无忧售后】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桥牌初级教程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十二五"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规划教材/新编税收学---税法实务(第四版)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山东公务员考试轻松学 中公2020山东公务员考试轻松学系列申论金题精练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华图2015省考安徽省公务员考试用书专用教材判断推理考前必做1001题(附680元名师面授课程+520元密训班+99元网校代金券)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RESEARCH METHODS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3分
人物塑造:4分
主题深度:8分
文字风格:3分
语言运用:7分
文笔流畅:5分
思想传递:8分
知识深度:7分
知识广度:6分
实用性:4分
章节划分:9分
结构布局:4分
新颖与独特:4分
情感共鸣:9分
引人入胜:6分
现实相关:3分
沉浸感:5分
事实准确性:4分
文化贡献: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