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教育2022中国建设银行招聘考试:冲关攻略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中公教育2022中国建设银行招聘考试:冲关攻略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中公教育2022中国建设银行招聘考试:冲关攻略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中公教育2022中国建设银行招聘考试:冲关攻略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中公教育2022中国建设银行招聘考试:冲关攻略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中公教育2022中国建设银行招聘考试:冲关攻略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中公教育2022中国建设银行招聘考试:冲关攻略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中公教育2022中国建设银行招聘考试:冲关攻略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中公教育2022中国建设银行招聘考试:冲关攻略 kindle格式电子书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22中国建设银行招聘考试:冲关攻略》本书共设置了四篇内容,分别是中国建设银行备考须知、综合能力测试、职业基本知识测试和英语阅读理解。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篇 中国建设银行备考须知 第一章 中国建设银行简介 第二章 中国建设银行考情概况 第二篇 综合能力测试 第一章 言语理解与表达 第二章 数量关系 第三章 逻辑推理 第四章 资料分析 第五章 职业行为测试 第三篇 职业基本知识测试 第一章 经济学知识 第二章 金融学知识 第三章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第四章 财会基础知识 第五章 法律 第六章 管理与市场营销 第七章 统计 第八章 前沿信息技术 第四篇 英语阅读理解 第一章 阅读理解体裁分析与应对策略 第二章 阅读理解常见题型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中公教育2022中国建设银行招聘考试:冲关攻略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中公教育2022中国建设银行招聘考试:冲关攻略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中公教育2022中国建设银行招聘考试:冲关攻略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中公版·2022中国建设银行招聘考试:冲关攻略》本书共设置了四篇内容,分别是中国建设银行备考须知、综合能力测试、职业基本知识测试和英语阅读理解。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篇 中国建设银行备考须知 第一章 中国建设银行简介 第二章 中国建设银行考情概况 第二篇 综合能力测试 第一章 言语理解与表达 第二章 数量关系 第三章 逻辑推理 第四章 资料分析 第五章 职业行为测试 第三篇 职业基本知识测试 第一章 经济学知识 第二章 金融学知识 第三章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第四章 财会基础知识 第五章 法律 第六章 管理与市场营销 第七章 统计 第八章 前沿信息技术 第四篇 英语阅读理解 第一章 阅读理解体裁分析与应对策略 第二章 阅读理解常见题型
精彩短评:
作者:糖糖 发布时间:2013-06-05 10:27:30
这就是一份ppt啊
作者:MsZijuan 发布时间:2021-04-16 22:29:07
感觉,就像PPT改编成的书。美国很多理论研究类的都这样编写,需要操作的部分自己很难实施。
压缩一下内容其实没多少……
作者:大叉明明很可爱 发布时间:2022-03-24 11:47:15
不算特别有用,但是有的意象解读有点启发性。
作者:莫里安 发布时间:2023-03-24 19:56:20
你看看这才是正确出刊物的方法好吗,轻薄舒适直接
作者:成因因 发布时间:2018-01-31 10:52:27
由衷的感谢作者!
作者:叫我妖而不孽 发布时间:2019-01-21 10:28:50
佳作很少,大多是《故事会》级别的。我从一个侧面理解了为什么玄幻、穿越、盗墓小说会如此流行——当写作还停留在农村取向的时候,城市人得找点什么其他的看看。声明:我绝没有看清农村的意思,但审美的巨大差别确实存在。
深度书评:
《雪舞者》雪中飞舞
作者:不开灯 发布时间:2010-06-21 20:12:29
《雪舞者》是卢基杨年科新推出的科幻小说。卢基杨年科最著名的作品是《巡者系列》,在世界各地卖出多达一千二百万本。相比于《巡者系列》,《雪舞者》是更典型的科幻小说,故事发生在未来时间的宇宙太空。在小说的布局上,《雪舞者》延续了《巡者系列》的风格,同样采用了“谜中谜”的方式来开展内容,一个邪恶的事件在故事的开始便出现,站在正义的一方、但微不足道的主角受到委托,深入调查邪恶事件的真相,随着谜团的层层剥除,揭露出来的真相却直指两个事实:正义与邪恶是枚两面一体的铜板;主角微不足道却又至关重要。
《雪舞者》中的故事发生在未来,人类的生活版图已经从地球扩张到银河系的其他星球上,所有人类生活的星球结合成一个庞大的帝国,帝国国王是最高的统治者。就如同地球上有许多形式各异的国家,帝国中的各个星球也有贫富之分,有富庶自由的阿瓦隆、新科威特和雪霜星球,也有专门流放罪犯、贫困共产的矿星。在帝国之外,则存在半身人、幻影人等异星人,与人类保持略带敌意的关系。在政治统治方面,由于女性缺乏Y染色体,无法在非冬眠状态下承受超空间飞行,无法成为飞行员,因此整体的社会制度偏向于以男性为主导,其结果是理性思考凌驾于感性温情,冷静淡漠支配大多数人的行为与反应。
奇克列依是一个十三岁的男孩,与父母一同住在辐射强烈、空气稀薄、物产贫瘠的矿星。奇克列依的父亲长期失业,政府的配给制度无法为这一家人提供足够的生存依赖,于是在奇克列依十三岁生日的前夕,父母决定加入政府提供的提前死亡计划,由此获得的告别金将能支持奇克列依生活到成年。奇克列依是在父母服下致死药剂后才得知他们的决定,因此只能悲伤地目送他们步上亡途。在此之后,奇克列依决定无论如何都要离开矿星。要离开矿星的途径有两个,一个是担任太空船飞航员,一个是担任太空船上的计算模组。所谓的计算模组,指的是以人脑取代电脑进行运算。在飞跃超空间时,太空船需要进行数量庞大的运算,由于该运算的规模超过电脑的负荷量,因此必须将电缆插入人类脑部的神经分流器,以人脑来运算。成为计算模组的人,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昏迷状态,随着时间的流逝,会逐渐丧失意志力与活力,一旦连续工作五年以上,基本上就成为废人。然而要想担任正式的飞航员,必须进入太空学校学习,太空学校的学费却非一般人能负担得起的。于是,父母牺牲生命以为其换取生活保障的奇克列依决定成为一个计算模组。
奇克列依的计划是只担任一次计算模组,一旦太空船飞离了矿星抵达其他星球,他就解除合同、中止计算模组的工作。但这天真的想法却被现实给打碎,要解除合同必须支付船长一笔高额的费用,而这笔费用除非连续工作2年,是不可能积累下来的,如果连续担任计算模组长达两年,脑部的耗损却又会摧毁他解除合同的意志力。幸好奇克列依所搭上的太空船的船长,是个善良的人,在签订合同之初就看破了奇克列依的计策,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愿意帮助这个身世悲惨的男孩,因此在太空船飞抵一个适合生活的星球时,便同意放奇克列依自由,还给了他一笔不多不少的薪资。于是,奇克列依来到了新科威特星球。
新科威特是一个富庶的星球,对外来移民也保持宽松的态度。奇克列依很快就给自己找到了安身的地方,静静的等待移民审核。在暂时居住的廉价旅店中,奇克列依认识了两个人,一个是与他年龄相仿、同样在等待移民批复的男孩黎昂,一个是来自阿瓦隆星球、身份特殊的史塔斯船长。奇克列依与黎昂很快就结为好朋友,与史塔斯船长则是因为一场意外而熟稔。史塔斯船长怀疑有人侵入他的住所,因而请奇克列依帮他监视自己的住处。奇克列依很快就证实了史塔斯的怀疑,还差点被入侵者给杀害。史塔斯在关键时刻将奇克列依给救下,还得知入侵者是雪霜星球的特务,而雪霜正准备进犯新科威特。史塔斯真实的身份其实是来自阿瓦隆的“法格”,被派遣至新科威特探查雪霜星的动向。所谓的法格指的是一群从小就接受基因改造、具备坚定意志和高超技艺的武士。法格的任务是维护银河系的和平,但独立于任何政治、法律制度之外。为了报答奇克列依协助抓获入侵者,史塔斯决定带着他一同离开新科威特,前往阿瓦隆。
在离开新科威特前,奇克列依决定去向黎昂道别,却意外发现,黎昂和他的家人都陷入莫名的昏睡状态中,事实上,当晚新科威特星球上的大多数人都陷入相同的状况中,雪霜星球的入侵行动已经开始了!在奇克列依的坚持下,史塔斯带着他和昏睡状态中的黎昂一同登上太空船。在飞行途中,奇克列依发觉黎昂的状态与自己在担任计算模组时如出一辙,因而果断地将太空船上的电缆接至黎昂的神经分流器上,以此阻断雪霜对其施放的资料流。三人安全地抵达阿瓦隆后,大批科学家对黎昂进行研究,证实了奇克列依的推论,而在黎昂从昏睡状态清醒后,科学家们更得知陷入昏睡中的人都进入了睡梦中。这些人在梦里经历了起起伏伏、生老病死的人生周期。尽管每个昏睡者经历的梦境都不相同,但一个共同的部分就是帝国国王是个邪恶的人,而雪霜女王则是带个世界希望的人。很快地,新科威特就宣布了退出帝国,加入雪霜联盟。
奇克列依在阿瓦隆安顿下来后,一边到学校读书,一边帮法格处理文书赚取生活费。每个法格身上都依附有一条威力强大的武器-电浆鞭。而电浆鞭却成为奇克列依必须离开阿瓦隆的原因。当时奇克列依被要求销毁一条故障的电浆鞭,但这条电浆鞭却莫名地依附上了奇克列依。奇克列依因为不舍得将这个仿佛有生命的武器给销毁,因而偷偷将之私藏了起来。结果被法格们发现了。在史塔斯的力保之下,奇克列依可以以特殊助理的身份、参与特殊的行动,以此规避偷窃重要武器的罪责。于是乎,奇克列依被派往新科威特探查当地的局势变化,黎昂则主动要求一同前往,毕竟黎昂的父母、弟妹都还在新科威特。
抵达新科威特后,奇克列依和黎昂发现当地居民在昏睡后没多久就都转醒了,星球上也没有发生任何暴乱或镇压。事实上,所有曾经陷入昏睡状态的居民,在清醒后,除了强烈拥护雪霜女王外,行为变得更为规范,人们相处更加和睦,夫妻不再有争吵,窃盗抢劫等坏事也彻底消失了。清醒后的人们都不记得曾发生的梦境,但都表现出经历过生老病死后的豁达与平和。对于观察到的现象,奇克列依和黎昂都觉得很不适应,尽管这些人都变得更好,但却如同丧失了自主性和差异性,仿佛历经了彻底的性格改造,不再是原来的自己了。
为了不被怀疑,奇克列依和黎昂编排了一套说辞,佯装自己是在昏睡事件发生当时因害怕而躲进森林当中,在独自生活了一小段事件后,这才回到原来的居住地点。然而这套说辞很快就被雪霜当局识破,但却刻意保持蒙昧状态,暗中监视和观察这两人的一言一行。两人没多久就知道自己的身份暴露了,在意外地与潜入新科威特的史塔斯接上头后,一行人决定撤回阿瓦隆。然而撤离的行动并不顺利,奇克列依在飞行站被拦截下来,连带地造成其他人遭到逮捕。奇克列依一直对于自己被派到新科威特一事百思不解,法格们为何会需要仰赖他这么个半大不小的男孩,至此,真相终于大白。
将奇克列依拦截下来的雪霜妇人将一切都解释给他听。原来,半世纪前有位科学家爱杜瓦德,发现了复制人类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找到了将记忆传递给复制人的方式,他首先复制了一个女性的自己。两人的共同希望是将世界改造得更美好更和平,也同样认为这需要拥有强大的权力。然而两人对于推进目标的方式产生了歧见,爱杜瓦德认为应该采取低调的主导方式影响世界发展,免受主政事务的羁绊,国王继续支配地球和帝国符合他的计划。女性复制人则下定决心要改变人类的政治体制。两人遂决定分别行事,看看是谁的方式更好些。于是爱杜瓦德继续研究人类的基因,努力从内在改变世界,保留帝国的架构,但以新人类来填充内部。女性复制人则开始复制自己,致力于快速占领帝国的各个星球,以激进的方式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举止。
至于奇克列依为何被当做重要的棋子放到新科威特,是因为奇克列依本身也是这位女性复制人的复制人之一。法格们对于事情的原委早就已经了然于心,却刻意蒙蔽奇克列依,使其在不了解真相的状况下,来到新科威特,利用复制人之间特有的情感联系,打入雪霜女王的身边,并以此打乱雪霜的计划。最终目的是扼杀雪霜改造人类行为的理想,使世界始终存在歧义与纷乱,这样独立于各个政权、负责维持星系秩序、却没有固定资金来源的法格,才能得到源源不断的请托和相应的资金。至于雪霜贯彻计划的方式,并非对人类进行改造,被灌以梦境的人们在三个月后就会脱离相应的影响,其后的性格与行为变化,则是因为他们在梦境中经历了完整的生命历程后,自主选择的结果。这位为奇克列依解释一切的雪霜妇人,其实就是雪霜女王的本体,同样身为复制人,雪霜妇人希望能说服奇克列依改变立场,理解并支持雪霜的行动,甚至选择接受记忆的植入。
在这关键时刻,奇克列依必须为自己、为黎昂和史塔斯等人决定未来的命运。奇克列依不想当任何人的附属,不想继承复制人的记忆,他只想当自己,保有对自己的自主权。雪霜计划下的人们虽然更好,但并不是出于自己的选择,不是以“人”的身份获得的改变。于是,奇克列依决定支持帝国,决定营救史塔斯他们。他佯称自己愿意留在新科威特,但是作为交换条件,必须释放史塔斯等人。于是所有人都被带到雪霜女王的本体面前,由于未预料到与自已同本同源的奇克列依竟会欺骗自己,雪霜女王的本体最终在混乱中被消灭了。<完>
在书的封面,出版商将《雪舞者》称为《一九八四》的太空版。确实,《雪舞者》试图探讨的主题与《一九八四》相仿。但不可讳言的是,《雪舞者》写得很世俗和商业。《雪舞者》汲取了《一九八四》的深沉,和《巡者系列》的机巧,但却因为将格局放得太大,以至于细节变得模糊和粗糙。首先是将背景拉到未来的太空,但对未来世界的描写却很简陋,除了运用太空船,脑部有神经分流器,还有几件现今的器械外,其他的部分和布局基本上和我们现在差不多。若说人类终于可以移民到其他星球,有全新的动力可以飞越太空,可以任意改造人类的基因,却建造了和现在差不多的房子,驾驶着和现在差不多的车子,吃着和现在差不多的饭菜,想来也是有些匪夷所思。
其次是人物性格飘忽不定,一会是历尽沧桑,一会是天真善良。主角奇克列依生长于条件恶劣的矿星,父母迫于无奈而自杀来保全自己的生活,他先是坚毅地独自闯荡星系,被众人夸赞为成熟的大人,但其后的行为举止处处透着幼稚无知,从未有周密的思虑,动辄惊惶啼哭。关键时刻却又坚决地拯救好友,毅然负起照顾黎昂起居的责任。至于黎昂,在经历了雪霜的思想改造,虽说没有进行到最后步骤,但其成熟度的变化并不明显,还是处处需要奇克列依决定方向。作者明显将奇克列依和黎昂设定为年纪不大,但人生经历使其如成人般成熟,但实际赋予两人的举止却是典型的毛头孩子。
再者是主题对比不鲜明。在《一九八四》中,人们生活的环境是高压统治,时时受到老大哥的行为监视,被迫高声赞颂老大哥的伟大超越,并不得不相互出卖与斗争。相比之下,《雪舞者》所描述的雪霜女王其理念与做法在人情事理之中,而帝国的统治也未见公平、自由。两者相比之下,何以奇克列依会毫无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莫非奇克列依认为即使父母必须牺牲生命以保全自己未来几年的衣食饱足,也胜过三个月的洗脑?而且,无论是雪霜还是帝国,都是一场棋局中对弈的两方,所有人都只是其中被摆布的棋子,这之间何以见得一方更胜于另一方?
最后是过程过于简化与幼稚。从故事一开始,奇克列依决定离开矿星,过程就出奇的简单与顺利,若能如此,矿星上的人岂不早就都逃之夭夭了。紧接着奇克列依在新科威特和阿瓦隆安顿下来的历程也分外容易,一般人转换居住城市尚且需要经历一番艰苦调适,何况是物理环境和人文习惯截然不同的异星球。而奇克列依和黎昂冒死到新科威特查探的安排,也过于随意,仿佛两个年幼孩子决定到公园探险一般轻松。至于最后雪霜女王的本体被消灭的过程,就简单容易到匪夷所思的地步,这么容易就被消灭,还枉谈什么征服宇宙?
卢基杨年科和村上春树不约而同地都以《一九八四》为蓝本,各自以自己所擅长的文体加以改写。前者将之转换为未来时空的科幻小说,后者则是以擅长的存在主义进行改写。《1Q84》虽说将《一九八四》改得软绵绵、粘兮兮,但终究还是可见村上的风格和文笔,但《雪舞者》就有失水准得厉害,仿佛作者一方面想延续《巡者系列》的成功典范,以悬疑的“谜中谜”来搭建框架,一方面又想将格局扩大,构造一部实打实、以太空为主题的科幻小说,一方面又想将水准提升,以复杂的思想理念来震撼评论家,一方面又想向《哈利波特》靠拢,以简单粗浅的笔调篇幅来吸引广谱读者的拥护。其结果就是既别扭又蹩脚。在见识了《巡者系列》的高水准演出后,《雪舞者》实在令人大失所望。
制度、人性与权利:政治经济学视角下西方政治秩序的衰落与重建
作者:新京报书评周刊 发布时间:2023-01-10 13:23:05
作为一个优秀的经济学家,保罗·科利尔教授在世界银行工作期间向“世界最底层的十亿人”投注了大量关注。其大受好评的著作《战争、枪炮与选票》将重点放在了导致一系列“失败国家”陷入贫困、暴力与内战陷阱的制度性原因,并一针见血地抨击发达国家一个又一个帮助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资助项目只是饮鸩止渴。
这一次,保罗·科利尔决心撰写一本更雄心勃勃的书。他与另一位经济学家约翰·凯合作以回应金融危机以来困扰着发达民主国家的幽灵:政治极化、民粹主义、传统政党的失败和社会撕裂,以及传统自由主义民主体制下正统政治路线的衰退。二战以来的凯恩斯主义福利国家和嵌入式自由主义走向了尽头,撒切尔-里根的新古典自由主义改革被证明不受欢迎,而克林顿-布莱尔改良的社会民主主义,所谓兼顾市场效率和社会公正的“第三条道路”似乎也走到尽头:当下的政治态势就足以说明这一切。OECD国家普遍高涨的债务为赤字开支的潜能空间设限。在撒切尔主义的故乡,宣称要全盘照搬撒切尔主义的保守党首相伊丽莎白·特拉斯在众叛亲离中光速倒台。“第三条道路”的中左翼政党一蹶不振:意大利民主党和德国社民党仍在苦苦挣扎,法国社会党的死亡证明几乎被填写完毕,布莱尔从工党的宠儿变成工党的“罪人”。
《贪婪已死》作者:(英)保罗·科利尔、约翰·凯 译者: 魏华 版本:上海三联书店 2022年8月
时评者喜欢大而化之地描述政治风向的变化,以一两场政治选举的结论探讨“左转”或“右转”的风潮。可在特朗普主义方兴未艾的时候,身份政治的压力也始终笼罩着美国民主党的初选;激进左翼在欧洲提出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的“替代方案”时,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主权右翼”,或曰“国家主义右翼”正在与自由保守主义的经典右翼竞争。曾经以“历史终结论”一鸣惊人的福山将极化与社会撕裂哀叹为政治衰败的症候。但对于这一现象的根源,学者们众说纷纭。政治-经济不平等、族群融合引发的身份认同焦虑、社交媒体革新……人们开出了一连串的病因药方,莫衷一是。在新书《贪婪已死》中,保罗·科利尔大胆地跨界开出了自己的诊断书:个体主义(individualism)与权利话语的盛行。
撰文 | 王子琛
功利与权利
保罗·科利尔认为两种路径的个人主义支配了后冷战时代的西方政治实践。其中一种来源于经典自由主义的经济学说,被称为“占有式自由主义”或“功利自由主义”。人们关注个体能够拥有的利益,并试图将其最大化。其基本逻辑是个人有权拥有自己的创造的财富,并精明(或许再加上无情)地最大化个人的利益。这一逻辑曾经为市场导向的资本主义经济繁荣提供了坚强支撑,并创造了前无古人的社会财富。
保罗•科利尔(Paul Collier),牛津大学非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前世界银行发展研究组主任,英国政府非洲委员会顾问,非洲经济问题的世界顶级专家之一,著有《最底层的10亿人》(The Bottom Billion)、《难民》(Refugee)、《针眼》(The Eye of
科利尔坚信这样一种功利个人主义正走向异化,并成为社会-经济症候的一个来源,比如大企业的社会道德滑坡,以及医药为代表的诸多行业面临的社会困境。左翼指责大企业拒绝承担社会责任,却实质上接受功利个人主义的假设和叙事,主张通过惩罚性税收、强有力的监管来迫使大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也就是说,使大企业在功利核算中不得不支出其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的部分。而右翼则声称左派是危险的民粹主义煽动家,试图摧毁经济增长。在科利尔看来,这双方都忽视了一个要点:关于公司应当最大化股东收益的观点并非是从公司诞生以来就一直得到认可的。公司曾经被认为是社会-经济领域的参与者,在赚取利润的同时承担相应的责任。绝对的功利个人主义观点在部分商业领域存在严重的道德困境。举例而言,如果医生的动机是个人利益——亦即医院收入盈利的最大化——那么作为消费者的病人无论如何都不能再信任医生,因为医疗行业是依靠消费者的功利损失(亦即生病)来提供需求的。
电影《华尔街之狼》。
因此,当今社会与政治衰败的一部分责任可以归结于这种功利个人主义的盛行:在这一逻辑下,大企业的贪婪和反市场的管制手段成为政府仅有的选择,无论哪一种都可能制造新的社会矛盾。但这还不是全部:科利尔指出另一种个人主义的存在,亦即“权利个人主义”。这种个人主义由“律师们主张”。其将个人在社会中享受的福祉转化为一系列权利话语,从可以协商妥协的数量博弈变成了没有妥协余地的0-1竞争:一项权利,要么绝对属于个人,要么绝对不属于个人。
进一步地,个人有权伸张自己的权利,并以权利话语来组织政治行动,获取自己的权利。低收入者应当享有获得更高福利补贴的权利,而这一原则既然是权利,就不因国家财政和经济周期的景气程度而变化;城郊富裕、保守的家长群体有权决定自己的子女在学校应当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而不需要在教师专业的教学能力与家长的价值取向之间作出权衡,因为家长控制子女接受教育领域的权利应当是无条件的。人们为了获得自己应有的权利而集合起来发出诉求,富人们支持“遗产协会”或者是“科赫研究所”这样的智库,来论证任何累进税制、财产税和遗产税都是对财产税的侵犯。保护性别、性取向、宗教信仰与族裔少数的游说团体以同样的方式成立。它们很快陷入到不可让渡的权利的绝对陷阱中,因为彼此不能相容的权利话语迅速成为社会上的核心议题。一个人应当支持“生命权”还是“选择权”?应当支持“性少数群体的权利”还是“宗教信仰的权利”?应当支持“少数族裔的权利”还是“本地居民的安全权”?作为政治问题,这些冲突和纠纷撕裂了社会;而作为权利问题,这些议题往往需要法庭的最终裁决,于是将应当尽可能保持中立和独立的司法体制拽入到政治-社会矛盾中,非但不能一锤定音,反而削弱了社会公众对司法制度的信任。
国家与社会
科利尔认为,正是这两种个人主义的盛行导致了政治衰退的症结。无论是右翼政治向国家保守主义和白人身份政治的转向,还是传统左翼逐渐失去工人阶级的支持,都可以归因于此。基于功利和基于权利的两种个人主义看似如此不同,却微妙地共同影响了当今的政策困局。
左翼政党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诉诸于此。当权利话语变得更加常用,人们将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放置在了市场供需的框架下。当人们将“我们需要得到更好地医疗保障”,或者“我们需要更完善的失业救济系统”作为一种权利提出时,人们事实上在欢迎一个“家长式国家”(parental state)。人们越发不关心整体的社会-经济福利,而加入到碎片化的、争取个人利益的游说和权利争取行动中。反过来,当政府将提供福利功利地视为提供“政治商品”时,撒切尔主义和新公共管理改革自然应运而出:政府不需要考虑工人、弱势群体或老年人的实际需求,而只要用数据和指标来证明他们提供的公共福利正在日益增加。社会纽带和社群的作用被忽视:友爱互助不再是获得保障和福利的方式,通过压力集团、政治抗争和选票来迫使国家承担被视为“个人应得权利”的福利责任成为唯一的选择。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似乎比劳资谈判更具备意义,而社会保险的削减是不可接受的——那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公民权利”,相比之下财政赤字不值一提。
电影《铁娘子》中的撒切尔夫人。
传统左翼力量衰落的另一个原因:工会的崩塌也可以归因于这种家长式国家和功利个人主义的结合。工会是劳资协调并进行集体议价的工具,但工会的意义并不局限于此。工会提供了一种工人群体理解政策的世界观:他们以一个共同的工人身份来行动、交际和生活。设置最低工资、增加失业补助金从效用上来看似乎与工会的集体议价一般无二,可这些政策将失业工人变成了国家福利的“享用者”,而非努力工作以赚取一个有尊严生活的、工人阶级中的个体。希拉里·克林顿在分析自己竞选失败的自传中便感慨称,工会的崩塌改变了工人的身份认同,他们本可以作为工人阶级的视角来理解政治——这是只有工会能赋予他们的。在工会参与率不断下跌之后,他们开始用其他身份来理解政治:男性、白人、基督教徒……这促成了工人阶级的右转,他们甚至认为美国共和党或英国保守党给了他们更多尊重与认同。这也正是保罗·科利尔所感叹的,依赖福利的经济底层和拥有工作的工人阶级并不再以同样方式投票。
与此同时,权利个人主义的滥觞让国家和社会进一步分离,以承担她们本不该承担的职能。科利尔将这种观念称为“全球救世主主义”:基于权利话语,人人平等意味着每一个人的幸福和功利都应当被同等考量;基于功利主义,这意味着英国政府也许更应当帮助非洲遥远角落的居民,而不是英格兰中部传统“红墙”地带的工人。从经济学原则上来说,这个命题完全正确:同样的十亿英镑可以极大改善非洲“最底层的十亿人”的生活状态,但对英国失业工人来说充其量是锦上添花。这样说来,以英国人的赋税来改善非洲贫民的处境,在道德上几乎无可置喙(考虑到英国人在非洲所犯下的殖民罪责,这一论点只会更加强力)。
然而,国家终究需要扎根于社会之中,而非基于抽象的“全球救世主主义”行动。在原则上,人们必须认可人人平等的观念,但很少有人确信我们对邻家孩童和遥远的非洲难民的苦难应当负同等程度的责任。这是因为我们同本国国民相处在一个社会之中,享有共同的历史经历、文化背景、身份认同。在这一社群之中,人们彼此有着互助的道德义务,这一责任独立于全球救世主主义所主张的对“所有人”的道德义务。这也难怪全球救世主主义即便体现出了某种道德上的优越性,却无法在实际政治运作中得到支持,反而让精英左翼看起来更像是“全球化的代言人”,而不是本国穷人的捍卫者了。
电影《永恒的园丁》。
托克维尔曾经感慨称,美国的民主正是建立在地方自治而产生的民主氛围基础上。法国革命中的激进主义肇始于“律师治国”,亦即在咖啡馆中抽象地谈论政治权利的律师们掌握了立宪会议,而缺乏解决实际政治问题的能力,也缺乏对实际政治力量的代表性。相比之下,北美十三州在殖民地时期就有地方自治民主的实践,这让一个庞大国家运行的民主制度仍能保持稳定。这样看来,科利尔的药方开的似乎恰得其法:随着社交媒体革新、个人主义的兴起和传统社群结构的解体,人们更加抽象地以权利和功利视角来看待国家政治,而不再重视自己所处的社群。民主政治的衰败,与随之而来的政治秩序的衰退均由此而来。
但是,真得如此吗?
各地与某地
科利尔的这个药方,不由得让人想起另一个也被科利尔在书中引用了的叙事:英国脱欧所引发的政治争端和政治版图的重组,事实上是“任何地方的人们”(people in anywhere)和“某个地方的人们”(people in somewhere)的矛盾。前者的人数大概占到全英国选民的25%到三分之一,后者的比例则超过一半。前者对特定的地区、文化、社团、生活方式都没有附着感,他们并不扎根于任何一个特定的环境中。他们是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享有较高流动性的人们,可以在全世界的任何地方找到合适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后者则可能毕生始终都生活在一个特定的城市中,他们只有在旅游时才会踏上异国土地,一生对世界的理解都以他们生活的那一小片土地为范本。他们在意他们所生活之地的独特文化、制度、传统和记忆。全球化让前者获得了更多利益,但后者却构成了选民的大多数。
这似乎构成了一个简洁却俗套的叙事:在冷战结束后的政治新主轴完全围绕全球化议题展开。底层劳动者和跨国资本都在全球化中受益匪浅,而发达国家的蓝领工人却并未获得红利,反而被视为产业转移的损失者。流动性较高的移民者,比如东欧国家前往西欧打工的年轻人和印度去往美国的IT精英因为全球化成为赢家,而那些流动性更差的老年人却惊恐于人口结构和种族多样性的改变。于是,传统的左-右分野被打破,而围绕着支持与反对全球化的新政治竞争轴线凸显出来。2017年和2022年激进中间派埃马努埃尔·马克龙与他的极右翼对手玛丽娜·勒庞的总统选举竞争就是这种新轴线的体现:马克龙同时支持资本的自由流动(这在传统上是经济右派立场)和人口的自由流动(这在传统上是社会左派立场),而勒庞同时反对二者(也因此占据了经济上的“左派”和社会上的“右派”立场)。
纪录片《马克龙是谁》。
这一解释看起来很有竞争力。不过,一旦考虑到全球化背景下人群流动性的差异,科利尔所观察到的“功利个人主义”和“权利个人主义”也就有了新的解释。精英群体的高流动性是两种个人主义盛行并削弱了社群的关键原因。这是很简单的逻辑推论:当一个人在任何社会中都只有很低的退出成本,可以随时选择加入其他共同体时,他与这一社会的纽带也随之断裂。他注定会选择一种契约式的观念来理解自己与共同体(国家)的关系:社会公共服务就是商品,而国家是商品提供方。国家只需要以最高效的方式提供公共服务,就履行了自己的职能,并可以获得自己提供的税金。如果国家还对任何弱势群体承担道德义务,那一定是一种普世的道德义务:对于高流动性群体而言,目前暂时居住地的邻居和海地或中非的孤儿没有任何区别。其世界观中所理解的“个体”也注定是一个法律般的抽象概念,而不具备某种特定属性——正如权利个人主义所表现得那般。
相比之下,那些必须生活在“某地”的人们更不容易采取功利个人主义和权利个人主义的视角。他们扎根在身处的社群之中,即便从纯利己的角度来说,社群层面的互助也可以成为一种有利策略:当一个人将经历投注到社群中时,他可以期待自己今后也将从一个友爱、和谐、繁荣的社群中得到回报。他不必认为一切都是功利的契约关系,因为他可以在漫长的人生中向社群奉献与索取。同样地,他永远不会认为邻家叔叔的女儿和南非的弃婴需要被倾注同等程度的关照。
于是,科利尔所提出的观念问题,似乎可以被理解成全球化带来的产物。全球化的获利者们虽然人数比例不大,却注定掌握压倒性优势的政治、经济、媒体资源,这也许才是所谓“个人主义”观念崛起的根本原因。这样一来,科利尔归因为个人主义观念的政治衰败、左翼政党与工人阶级离心、全球救世主主义,实际也或许该归因于全球化。
理念与制度
作为一个经济学家,在处理政治理论方面的话题时,科利尔终究表现出了几分尴尬。相比寻找一条一以贯之的逻辑主轴,书中更多是在罗列现象。作为经济学家的本能让他努力以数据支撑一个个具体的结论,可这些结论却无法缀连成篇。
令人扼腕的是,科利尔和约翰·凯放弃了他们作为经济学家最擅长的领域。他们给出了一个又一个正确的结论:部分行业不能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国有化这样单纯以国家职能来替代市场的方案无助于根治不平等和社会治理的退化;财产权本身不是天赐的权利,而是健全的市场结构下的建构产物。但为了实现科利尔的观点,亦即所谓的“强化社群纽带”,科利尔提供了什么方案呢?
《最底层的十亿人》作者:(英)保罗·科利尔 译者: 张羽 上海三联书店 2022年7月
全球化仍在进行,而且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虽然无数反对全球化的激进主义意识形态煽动者主张所谓的“替代全球化路线”,他们无异于在每一个技术进步和历史发展的阶段都兀自跳梁的胡德主义者。虽然依附学派在内的非主流经济学者控诉全球化意味着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可全球化三十年的丰硕结果证明了截然相反的结论。全球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机会,并为缩减世界范围的南北差距、提振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提供了史无前例的机会。
因此,如若笔者的推断正确,亦即科利尔的两种个人主义很大程度上是全球化下世界精英观念变化的产物,真正的关键之处是如何构建出一套能够重振社群的激励制度。拒绝全球化不是可行的选项,空洞的道德说教也不能改变根本问题。科利尔和凯给出的结论其实早有政治理论界的学者提出,譬如伊恩·夏皮罗就强调在民主决策中应当更多考虑具有较高退出成本的成员(相应的,就是那些无法轻松退出一个社群,因此不属于高流动性群体的成员)。
伊恩•夏皮罗是美国耶鲁大学政治学教授。他兴趣广泛,著作涉及当代政治和社会理论,特别是最近关注的民主理论。他的著作包括《自由理论的权利演变》(The Evolution of Rights in Liberal Theory,1986)、《政治批判》(Political Criti
人在相当程度上仍然是利己的动物。科利尔所畅想的社群之间的互助和友爱精神很大程度上是长期重复博弈形成的最优解。但经济学家的长处是在确认每一个人的利己倾向的前提下,仍能实现社会目标。譬如困扰人们许久的“委托-代理问题”,可以通过激励工资制度化解;又譬如搭便车困境问题,也可以通过人为构建的机制来使所有人都给出真实信息。“机制设计”正是经济学界热门的话题,跨界的科利尔和凯不能就此开出“药方”,实在是最大的遗憾。
其实,即便是在现有的国家案例中观察,一些可行的制度已经值得加以探讨。从防范极端政治家的崛起来看,法国的两轮选举制显然比美国的选举人团制更优。在2022年的大选中,反对全球化、支持极端主张的候选人在第一轮选举中得到了58%的选票,但两轮制使得左右翼的极端主义者难以合流,马克龙轻松取得了第二轮的胜利。从防范政党被极端主义运动劫持来看,欧洲大陆的比例代表制,也许比英美的初选提名制更加合理。英美的初选制度表面上“更加民主”,让各党成员决定代表本党出战的人选,实则反而导致了“十万人”(英国保守党有投票权的党员数量)替六千万英国人选择首相的悖论。相比之下,德国、荷兰等国的传统中左和中右政党就基本没有受到极端力量的劫持。
当然,这些制度设计在很大程度上陷入“治标不治本”的困局:他们延缓了激进反建制力量的崛起和政治衰退的表现,却未能根治这一问题。然而,全球化带来的问题本身也可能仅是阵痛,可以随着时间得到缓解——比如说,更多的人会成为高流动性群体,矛盾便逐渐解决了。另一方面,进一步的制度设计也确实值得投注精力:如果说同理心和换位思考的能力是人们理解“社会身份”,并且走入现代化的前提,那么在全球化的时代,该如何在高流动性的市场、资本和人才,与低流动性的社群、文化与传统之间取得平衡,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科利尔能将自己的长处发挥于此,那才真有可能感叹一声,“贪婪已死”。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撰文:王子琛;编辑:袁春希; 校对:贾宁。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3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网站更新速度:5分
使用便利性:4分
书籍清晰度:6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是否包含广告:4分
加载速度:7分
安全性:7分
稳定性:5分
搜索功能:7分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好评(65+)
- azw3(161+)
- 少量广告(190+)
- 五星好评(600+)
- 无水印(296+)
- 差评少(510+)
- 无广告(613+)
- 小说多(450+)
- 目录完整(162+)
- pdf(595+)
- 在线转格式(107+)
下载评价
- 网友 沈***松: ( 2024-12-14 08:10:35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薛***玉: ( 2024-12-14 10:05:44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冯***卉: ( 2024-12-10 14:41:39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戈***玉: ( 2024-12-10 17:20:04 )
特别棒
- 网友 孙***美: ( 2024-12-28 16:18:21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石***烟: ( 2024-12-16 10:27:42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居***南: ( 2024-12-30 12:18:11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焦***山: ( 2025-01-07 17:43:34 )
不错。。。。。
- 网友 宫***玉: ( 2025-01-06 19:07:39 )
我说完了。
- 网友 潘***丽: ( 2024-12-17 21:17:07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宓***莉: ( 2024-12-26 19:06:37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一学就会的10堂妈妈理财课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古典名著阅读无障碍本(典藏版) 增广贤文 弟子规 朱子家训 孝经 二十四孝 喻岳衡 喻涵【正版书】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真假共和下:1913中国宪政实验的困境与挫折【正版图书,满额减】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华图2014证券业从业资格考试教材考试通关宝典证券市场基础知识(2014年最新版)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中国土地权利研究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跟着薛涌留学去 薛涌【正版书】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傅佩荣《四书》心得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花间集/古典名著聚珍文库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象棋入门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新版剑桥商务英语(初级):学生用书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9分
人物塑造:8分
主题深度:8分
文字风格:7分
语言运用:7分
文笔流畅:4分
思想传递:7分
知识深度:5分
知识广度:9分
实用性:7分
章节划分:8分
结构布局:6分
新颖与独特:8分
情感共鸣:6分
引人入胜:3分
现实相关:8分
沉浸感:3分
事实准确性:4分
文化贡献: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