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书屋 -听涛室人物谭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43:00

听涛室人物谭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听涛室人物谭精美图片
》听涛室人物谭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听涛室人物谭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108027139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7-8
  • 页数:561
  • 价格:34.8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43:00

内容简介:

“听涛室”为曹聚仁书斋名,其“人物谭”撰写于上世纪50—70年代,陆续发表于《热风》、《文艺世纪》、《循环日慢》、《正午报》、《晶报》等香港报刊,分别出自作者开设的“文坛谈往”、“人物新语”、“支离杂话”、“檐下絮语”、“旅途杂笔”、“今世说”、“识小录”、“如寄录”等专栏。作者生前不曾结集成书,逝世二十多年后始由作者家属据手稿整理、编辑、出版。内分“政海谈秘”、“文坛述往”“学苑思故”、“报界忆旧”等六辑,所追忆、臧否人物包括于右任、李宗仁、张治中、蒋径国、弘一法师、鲁迅、周作人、郁达夫、俞平伯、胡适、钱锺书、齐白石、梅兰芳、黄远生等百余位。由于作者横垮文坛、学林、报界诸领域,交游广泛,这些中国近现代的名家,于作者或为师友,或曾采访,因此,他笔下所录的名家逸事趣闻,可视为第一手史料,有别于道听途说,这类“今世说”,足为正史补益。在曹聚仁作品系列中,本书和《天一阁人物谭》同为忆旧、述往、念故类代表作,值得格外珍视。

曹聚仁先生是位多产的作家,他的一生执过教鞭、当过记者、办过报纸,他的文字涉及面甚广。本书收录的是曹聚仁先生曾经发表在香港报刊上的专栏文章,内容涉及作者曾采访或接触过的文坛、政界人士,以及一些历史人物的典故。


书籍目录:

前言

政海谈秘

悼念程颂云将军

陈立夫卖粽子

于髯老

于右任的诗

做炮孤儿于髯老

悼于髯翁

蒋百里多才多艺

“西安事变”的特客

——蒋百里先生

蔡廷锴将军之忆

悼念朱启钤老人

记汤寿潜其人

谈左舜生

“娘东石杀”陈任中

悼念陈铭枢将军

呜呼国士

陶成章和光复会

胡公冕卧病西山

悼张治中先生

张治中的出处

蒋廷黻病逝纽约

汤恩伯病逝东京

胖子博士江亢虎

杜沧白富有才华

蒋孝文串演王老虎

三个陈毅

当代王魁周书楷

吴稚晖这老头子

吴稚老百年祭

章士钊盱衡民初人物

谈吴佩孚

曹汝霖的一生

贺李宗仁续弦

李宗仁二三事

悼念李宗仁将军

三十年风雨说桂系

白崇禧二三事

黄绍竑《五十回忆》

黄旭初措词审慎

程思远别来无恙

“程思远何许人也”

顾祝同二三事

蒋经国的前半夜

蒋经国打过仗没有?

谈陶百川

戴雨农家乡:江山

悼念徐特立老人

悼念邓宝珊将军

枝巢回忆篇

一段杂感

谈王芃生

《亦云回忆》

杜月笙的一件小事

宣铁吾入台

张道藩七十岁了

张道藩死矣!

万墨林谈七十六号

悼王平陵

许静老病逝台北

文坛述往

谈徐懋庸

余致力

悼施存统(复亮)

熊佛西与顾仲彝

章士钊与陈独秀

陈独秀的半篇文章

易培基与陈子展

陈子展与易培基

郁达夫的苦酒

诗人郁达夫

——他的戏剧性生活

谈郁达夫与王映霞

谈郁曼陀

圣湖二十年

曹雨群赣居杂诗

刘半农的“江阴民歌”

“驼铃”

鲁迅与“杨贵妃”

不除庭草斋夫

郭沫若打诗谜

田汉请客

孙寒冰之死

周作人悼范爱农

弘一大师湖上行脚

弘一大师年谱

弘一法师

哭朱自清先生

——其作品、风格与性格

《背影》作者朱自清

谈曾今可

“这个陈中凡”

忆周木斋

林语堂胡说九道

李敖,这小子!

林霭民先生的字

谈徐志摩

重印徐志摩《爱眉小札》前记

徐志摩的天真

题《爱眉小札》手写本

梁实秋与叶灵凤之间

学苑思故

郑洪年与暨南大学

黎东方被幽趣话

苏曼殊的幽默

苏曼殊的浪漫生活

悼念马叙伦先生

徐炳昶先生

我与蒋梦麟

忆俞平伯师

但寿一何许人?

但寿一的诗文

谈柳文

——祝章行严先生九十大庆

“美人去已二千年”

谈唐景崧

“破教授”

钱玄同的令兄

杨仁山的故事

谈胡适

——答杜兄

胡适与“水经注公案

鹅湖斜塔·马寅初

《记太炎》

梁任公勇于悔过

王国维自杀之谜底

夏灵峰

谈唐学

——悼念陈寅恪先生

钱钟书

——新一代的学人

乔大壮与台湾

方回悼乔大壮

报界忆旧

上一代的报人

“旧”闻记者

——从黄远生到陶菊隐

报坛怪人王新命

报坛奇才萨空了

早期中国女记者才女吕碧城

“奉上成舍我一个”

孙伏园与《京报》副刊

有怀刘尊棋

中共驻英“新代办”——宦乡

赵叔雍病逝南洋

支离杂话

三百年来两艺人护

国寺街一号

张大千谈画理

老友记盖叫天

黄自三十年祭

关于齐白石的文献

吴(历)渔山

“哀乐故中人”

——忆沈尹默

忆画家程铿

贺江汉,谈姜明

丁文江二三事

河上人语李仪祉

悼毛以亨

年轻时代的张默君

忆陈嘉庚先生

我与李组绅老人

《一千个春天》

——陈香梅的故事

扬惠敏“献旗”往事

补记杨惠敏与胡蝶

也谈章亚若小姐

毛彦文

黄季陆的“四一”故事

宝塔诗

伟哉楼大司傅

唐季珊寂寞台北 唐小玉远旅纽约

一笔李彦青的债务

谈李济

徐彬彬(凌霄汉阁)

此王赓不是彼王赓

王云五王八蛋

地皮大王周扶九

一九三九年《周佛海日记》之时代背景

悼念史特朗夫人

劳伦斯的晚年

毛姆危在旦夕

谈罗素

悼念罗素

拉斯基

冈村宁次死矣!

内山完造及内山书店之忆

悼念胡志明主席

卓别林欠周恩来一笔帐

小泉八云

后藤新平的幽灵

檐下絮语

谈余玠

谈刘继庄(献廷)

林敦谷与赛金花

赛金花不识瓦德西

黄大仙·智者三洞

谈王懿荣

永别了,张天师

《沈珍珠》

也谈关羽

薛仁贵有多少兵?

大刀王五真男子

柳敬亭

北齐士子

《王昭君》

王昭君

昭君和番

关于岳飞的评价

王韬事迹余话

珍妃之死

看棋

名师出高徒

辛亥谈往

辛亥二谈

辛亥三谈


作者介绍:

曹聚仁(1900—1972):字挺岫,浙江浦江人(出生地蒋畈村现划属兰溪)。中国现代作家、学者、记者。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毕业。1921年到上海教书,后任上海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等校教授,并从事写作,以散文创作立足文坛。30年代初主编《涛声》、《芒种》等刊物。1937年抗战开始,从书斋走向战场,任中央通讯社战地特派记者,曾采访淞沪战役、台儿庄战役及东南战场,并主持《正气日报》编务。抗战胜利后回上海,在大学任教,并从事新闻工作。1950年到香港,为多家报刊撰写专栏文章,并参与主办《循环日报》、《正午报》。1956年后,曾数次回大陆采访,并致力于祖国统一大业。1972年7月病逝于澳门。一生著述逾四千万言,生前出版成书约七十多种。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听涛室人物谭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听涛室人物谭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听涛室人物谭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听涛室”为曹聚仁书斋名,其“人物谭”撰写于上世纪50—70年代,陆续发表于《热风》、《文艺世纪》、《循环日慢》、《正午报》、《晶报》等香港报刊,分别出自作者开设的“文坛谈往”、“人物新语”、“支离杂话”、“檐下絮语”、“旅途杂笔”、“今世说”、“识小录”、“如寄录”等专栏。作者生前不曾结集成书,逝世二十多年后始由作者家属据手稿整理、编辑、出版。内分“政海谈秘”、“文坛述往”“学苑思故”、“报界忆旧”等六辑,所追忆、臧否人物包括于右任、李宗仁、张治中、蒋径国、弘一法师、鲁迅、周作人、郁达夫、俞平伯、胡适、钱锺书、齐白石、梅兰芳、黄远生等百余位。由于作者横垮文坛、学林、报界诸领域,交游广泛,这些中国近现代的名家,于作者或为师友,或曾采访,因此,他笔下所录的名家逸事趣闻,可视为第一手史料,有别于道听途说,这类“今世说”,足为正史补益。在曹聚仁作品系列中,本书和《天一阁人物谭》同为忆旧、述往、念故类代表作,值得格外珍视。

曹聚仁先生是位多产的作家,他的一生执过教鞭、当过记者、办过报纸,他的文字涉及面甚广。本书收录的是曹聚仁先生曾经发表在香港报刊上的专栏文章,内容涉及作者曾采访或接触过的文坛、政界人士,以及一些历史人物的典故。


精彩短评:

  • 作者:挠挠 发布时间:2021-10-15 23:08:57

    2021320

  • 作者:顶风尿三丈 发布时间:2023-08-02 23:28:18

    契诃夫真是大师,笔下最简洁的语言最精练的文字透着对当时俄国社会病态的深刻洞悉。他肯定深爱着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尤其是那些底层人民,他的笔下是同情,是批判,是讽刺,是揭露,是真实

  • 作者:NASA 发布时间:2019-07-22 15:36:28

    “听涛室”为曹聚仁书斋名

  • 作者:王 之 瞳 发布时间:2012-06-08 17:05:14

    老曹是个好党员。

  • 作者:baiya 发布时间:2010-09-07 21:20:01

    牛杂火锅,细碎,咀嚼有味。

  • 作者:敬之 发布时间:2016-02-10 10:35:38

    无事翻来 以闻旧事


深度书评:

  • 私人意见:我不会再被余华的新书感动了

    作者:宗城 发布时间:2021-03-08 12:23:48

    我依然记得高中时一口气读完余华《活着》的那个夜晚,那本书刷新了我对小说的阅读体验,令我从此记住余华这个名字。但是当我阅读《文城》时,哪怕因为《第七天》的失败我已经尽可能降低了对这本小说的期待,这本新书依旧没有给予我阅读上的感动,更准确地来说,没有新奇感,不仅没有读《活着》时的震撼,也没有读很多新人作品时,被一些有趣的写作尝试所触动的那股拙劲儿。余华写出了一部可有可无的小说,一个成熟,但的确不会引起我内心波澜的作品。阅读是一件私人的事,所以我只能诚挚地提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这会是一篇关于余华新书的书评,但我想说的,却不是这本书写得多么糟糕,亦或多么地好,而是一种矛盾的阅读体验——你知道他交出了一部稳健的作品,但他已经不能再提供新的感受。

    《文城》是一部回归到现实主义传统的作品,这部小说算一个小长篇,以倒叙、插叙等手法,讲述了北方男人林祥福携女南下寻妻的故事。小说可分为两部分:《文城》和《文城补》,故事背景在北洋军阀混战时期,穿插了对帮会、土匪、军阀、乡绅等人群的描绘,是典型的以小见大式写法。在这个意义上,我看到一些笔友感慨:“那个写《活着》的余华又回来了!”我自己也抱着这样的好奇进入了这本书,《文城》是否真的达到了余华巅峰时期的水准?所谓“回来”,究竟是叙述方式、故事套路的归来,还是在写作技艺上的一次闪耀?我们往下看。

    首先,余华叙事的节奏依旧是值得信赖的。他能把读者吸引进故事,这个能力大部分纯文学作家做不到,而他比一般通俗作家要好的,是能在明快的叙事里兼顾语言的实验,做出一些大胆的句式或比喻的变化,使人眼前一亮。最经典的例子,就是《活着》那句:“月光照在地上,像是撒满了盐。”在《文城》中,这样的漂亮句子也是有的,比如:

    “第4页:这就是林祥福留给他们的最初印象,一个身上披戴雪花,头发和胡子遮住脸庞的男人,有着垂柳似的謙卑和田地般的沉默寡言。”

    “第20页:这个夜晚林祥福焦灼不安,屋顶上被雨雹砸出的窟窿向下流着月光,仿佛水柱似的晶莹闪耀。悲伤的村庄在黑夜里寂静下来,只有风声擦着屋檐飞翔在夜空里,这些嗖嗖远去的声响仿佛是鞭策之声,使林祥福起身走向小美的房间,他在穿过水柱般的月光时,抬头看到屋顶的窟窿上有着一片幽深的黑暗,丝丝的寒风向他袭来。”

    “第54页:黄昏的水面上,林祥福怀抱女儿坐在船里,他本想取下身后的包栿,可是身体往后一靠,包袱像靠垫一样让他感到舒适,他就没有取下包,取下了胸前的布兜,让布兜里的女儿躺在他上,他伸手拉开上面的竹篷,夏日的风吹在了他身上。 船家坐在船尾,背靠一块直竖的木板,左臂腋下夹着一支划、劈水操纵着方向,两只赤脚一弯一伸踏着摈桨。林祥福听着哑哑的摈桨踏水声,看着水面上一叶一叶竹篷小舟破浪前行。船家们右手握着一把小酒,双脚一弯一伸之间,呷上一黄酒、左手从船沿上的碗碟里拿一粒豆子,向嘴中一丢,嚼得津津有味。”

    但余华的语言使用也有明显问题,最典型的是他粗糙、单调的女性描写,尤其是在写到两性交往的片段,余华的叙事魅力就会大打折扣,呈现出一种文笔稍好的男性凝视观感。例如:

    “第12页:这个娇嫩和生动的女子第二天病倒了……”

    “第16页:小美的体温被点燃了,变得灼热起来。”

    “第16页:小美灼热的体温和紧张的喘息也让林祥福沦陷了进去……”

    “第76页:那些热烈的夜晚,两个人的身体在炕上合并到一起,他的身体强劲撞击小美,小美的身体则是柔软迎接。”

    类似例子,不胜枚举。灼热、喘息、羞怯、甜美、清秀、娇嫩等词汇频繁出现在余华对女性的描写中,这类陈词滥调充满了男性凝视。如果我们对比余华的《活着》《兄弟》《许三观卖血记》等作品,对女性的刻板描写其实也并不少见,甚至在同时代的莫言、贾平凹等作家中,对女性的刻画总体上也远不如男性。

    余华在小说中有意塑造光辉的女性形象,但他对女性的描写没有脱离男性作家常见的陈旧词汇,对小美这类型美好女性的刻画,也因为朦胧而失去了丰富性,在人物质感上明显不如林祥福这样的男性立体。

    所以问题并不是“用男性视角写女性人物”,而是“没有写出她的丰富性”,如果只是读一篇爽文,这些问题可以被忽略,但如果我们把《文城》作为严肃的艺术作品,这显然是不可回避的硬伤。

    而在故事的讲述上,余华这次设置了一明一暗两个主题。明面主题是林祥福寻找小美的故事,暗面则是对文城的追寻,但文城是什么?它可以是一座城市,也可以是一个虚指,“没有人知道文城在哪里。总会有一个地方叫文城。”有意思的是,小说的背景恰恰是在一个传统礼法崩坏、人命如草芥的年代,在这样一个人间翻天覆地、信仰重新洗牌的时局,叙述者呼唤文城,想必不只是唱一曲复兴传统的赞歌,而是是更深的精神旷野,

    所谓文城,或许是一个安顿现代人心的地方,但文城永远在路上,不可被到达,它就像是古人常说的“道”,道在顿悟,在求索的路上,而非一个结果。

    同样具有延续性的是,余华在《文城》中并不回避暴力和死亡,他以简练的白描手法,书写大量死亡之事,小说写到林祥福最初的记忆,“父亲躺在躺在门板上面一动不动,一块白布盖住父亲的身体,白布短了一截,父亲的双脚露在外面”,没有多余的情绪渲染,不做廉价的道德评判,余华的描写以简洁、冷峻制胜,为整部小说赋予了荒诞、清凉的质感。《文城》开篇就以追忆的笔触,写到了林祥福亲人的死亡,他出身有钱之家,父亲和母亲却早早离去,这些仓促的死亡加重了小说的无常感,也是余华对读者做出的筛选——他的忠实读者必须对残酷做好准备。

    《文城》部分其实就是对林祥福一生的追忆,从他的家庭,到他与妻子小美的相遇,再到小美的两次出走,接续小说开头,林祥福为何要南下寻妻。所以它有一个回旋的节奏在里面,过程中穿插大量对乱世风物的描绘。

    这是一本典型的故事驱动型小说,人物被故事所驱动,小说中最丰富的角色是主人公林祥福,他也是小说最让人记住的角色,但其他角色还是稍显单薄,尤其是女性角色,是一类典型的男性描写的笔触,说不上差,只是不够有意思。

    《文城》部分三十节后的土匪篇幅,与小说的整体基调更是有些违和,土匪篇幅写得太凌乱、随意,像是严肃小说突然成了网文,倒是最后的“文城补”,一定程度上救了这篇小说,既稍微丰富了小美这个人物,也为小说留住了苍凉的况味,余华的结尾依稀让人看到他巅峰时的影子。

    文城是一出关于信与义的故事。信念感贯穿小说的始末。无论是林祥福寻找小美、陈百良为好友复仇,还是田家兄弟对少爷的情谊,这些行为都被一股信念所支撑。信念感让这部小说变得有力,使得读者在荒腔走板的叙事中,还能找到一丝慰藉的力量。

    局限在于,余华对乡绅的描绘过于理想化,对清末民初社会的想象,也局限在“讲一出好戏”,而没有做到更深的挖掘。小说有不少人物的命运是交代不清的,这不知是余华为续作留下的伏笔,还是其他原因。

    与此同时,《文城》有几处叙述上的生硬,或者节奏感的断裂,也折损了小说的味道。

    比方说,小说写到林祥福相亲,都到了人家府上了,媒婆却使眼色要林祥福拒绝这门亲事,理由是担心“刘家的那位姑娘可能聋哑”,可是到后面,媒婆又告诉林祥福,原来这姑娘不聋也不哑。以媒婆的经验,那位女子是聋是哑,她在替男方寻找相亲对象时,就该知道,而不是等到男方与女方见面了,才阻止这门亲事,并且还做出了误判。这种情节的出现,会削弱小说的合理性。又比如说,小说在讲到小美因怀孕而归来时,小美与林祥福对话时的口吻,让人恍惚间以为在看国产古装婆媳剧,后面读到土匪部分,又像是进入了一部抗日神剧,相比于《活着》时期,如今的余华在叙述上已经不再足够精确和稳健,打个比方,就像是一位NBA神射手,他巅峰期场均30分,命中率50%,但到了生涯末期,他的投篮就开始时好时坏,在球场上日益感到力不从心。

    这是一部好看的小说,但它无法在好看之外提供更多,无论是从历史议题的开拓,还是小说技法的创新,亦或者人物的塑造,《文城》相比于余华的前作都没有更进一步,尽管,这么说对一位作家来说显得苛刻,但如果考虑到写作者是余华,且这是他积淀八年诞生的作品,那么我们理应对《文城》有更高要求。否则,在这个不缺乏通俗故事的年代,再讲一个好看但不深刻的故事,它的意义在哪里?

    总体来说,与《第七天》相比,余华这一次至少在讲故事上,恢复了他七成的功力。他不再做大胆的叙事实验,也不再对公共议题有过多指涉,而是回归说书人的本位,老老实实讲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节奏畅快、氛围苍凉、语调沉稳,具有严肃小说的质感,又兼顾了通俗小说的阅读体验。余华再一次表现出自己在讲故事上超凡的天赋。但《文城》的局限性也较为明显,它首先是一部“并不新颖”的小说,从叙事、人物、选题到切入角度余华这本书严格来说都没有独到之处,你能在书中读到的,在陈忠实、莫言、苏童、格非等人的笔下都已经被反复叙述,《文城》既没有《丰乳肥臀》对乡土社会伦理的暴烈式描绘,也不像《江南三部曲》把近现代的革命者、士绅、妇女等群像刻画地细微入里,如果仅以一般写作的角度来看待,《文城》显然是成熟作家的合格表演,但对于一本耗时八年的余华新作来说,目前的呈现就只能算中规中矩,并不能给人更多惊喜。它是一部2021年出版的小说,却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陈旧感,即便余华用他幽默的叙事来制造他熟悉的况味,但只要读者仔细回想,就不难发现小说的内核其实并没有多少新东西。

    余华选择了清末民初这么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却并没有对仆人、乡绅、妇女等人物做出更复杂的探讨。在《文城》里,乡绅是善良的,仆人是忠诚的,兄弟是有情有义的,而传统社会犹如一曲挽歌,余华建构了一个乡土叙事常见的抒情空间,那是一个人站在田垄上对旧日的深情回望,但他自知回不去,所以处在时代的夹缝中,产生一种生命零落的悲戚。命运无常、家国零落,这些元素烘托出余华小说的悲剧质感,但不能掩饰余华在人物塑造上的问题。

    如果说一流小说家,可以把简单的故事写出永恒的质感。二流小说家,可以把复杂的故事说明白。三流小说家,可以让你读的很爽,但故事经不起琢磨。由此,我们回顾对《文城》的文本细读,就能大致明白,这部小说在余华作品序列中的位置。

    它显然好于《第七天》,但不如《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但要说它达到了余华的巅峰水准,那未免太看低巅峰期的余华,说到底,它只是一次老师傅闲不住耍手艺,稳健而重复,套路且娴熟,但本质上是一部可有可无的作品。

    如今的余华是一位扎实、稳健的作家,但已经无法重现《活着》的辉煌,就像是一个天才球员终会有英雄迟暮,早在《兄弟》完稿,余华已经步入自己文学生涯的黄昏,他不再有初生牛犊的志气,也少了突入禁区的勇气,

    余华写作上的瓶颈是时代和作家个人共同导致的结果。

    《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出版在九十年代,八十年代到世纪之交乃是中国小说创作最宽容的时期,作家书写各种题材,百无禁忌,贾平凹写世情堕落的《废都》、卫慧写个人主义欲望的《上海宝贝》、冯骥才写文革的《一百个人的十年》,及至余华的《活着》能出版,都可作为例证。出版环境宽容,作家才能百无禁忌,尽情挥洒自己的笔墨。我们换个角度想,余华现在再写一部《活着》,他还能顺利出版,造成轰动的社会效应吗?此一时非彼一时。

    时势造英雄,自古皆然。八九十年代也是文学影响力的黄金时代,那时候,至少在销量、社会讨论度上,文学是远比现在受欢迎的,

    那是一个诗人和小说家还能成为大众偶像的时代,那时候北岛、顾城、余华、郑渊洁等作家被全民阅读的热潮,即便是今天的罗翔、刘慈欣、许知远、余秀华也难以媲美,这种文学作家成为全民偶像的范式,严格来说是结束于零八年左右,以韩寒、郭敬明淡出写作成为标志,此后作家纵有出圈,也难以掀起真正的全民讨论热潮,放眼各类销售榜单,近十年来,国内严肃文学销量跻身前列的,也只有《三体》《繁花》等寥寥几部,其余《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平凡的世界》等都是老面孔。

    所以,文学热潮消退后,再复制一个《活着》这样的奇迹,作家尽力也是不够的,除非社会热潮、作品质量、影视改编且成为现象级作品,三者合一,才可能成功。余华写不出质量和影响上媲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作品,既有他自身的原因,也是时势使然。你让韩寒现在复出,他也成不了意见领袖了。

    其实,余华自己也清楚《活着》的奇迹无法复制。在散文集自《我只知道人是什么》中,他写道:“在中文世界里,我其他的书不可能超过《活着》,以后也不可能,我这辈子再怎么写,把自己往死里写,也写不出像《活着》这么受读者欢迎的书了,老实坦白,我已经没有信心了。”至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为什么那么受欢迎,余华给出的理由是:

    “我想《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受欢迎,尤其是《活着》,可能有这么个原因,故事是福贵自己来讲述的,只能用最为简单的汉语。我当时用成语都是小心翼翼,一部小说写下来没有一个成语浑身难受,总得用它几个,就用了家喻户晓的,所有人都会用的成语。可能就让大家都看得懂了,人人都看得懂了,从孩子到大人。

    我昨天告诉张清华,这两本书为什么在今天这么受欢迎,尤其是《活着》,我觉得唯一的理由就是运气好,确实是运气好。”

    大部分作家终其一生,只能写出一两部被人记住的作品。真正可写的并不多,余下是漫长的重复。陈忠实写下了铭刻于文学史的《白鹿原》,但他其他作品都只被视为二三流之作。路遥煮字疗饥,成为文学的奴隶,他最后被人记住的,也不过《平凡的世界》《人生》两部而已。所以余华的困境其实是作家的常态,他在后期没有写出更具突破性的作品,余下一些不痛不痒的散文、杂谈,一部有野心但失败的《第七天》,这些都会在时间的冲刷中变为普通的灰烬。或许余华自己都心知肚明,《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已经耗尽了他的灵光,上帝赠予他惊鸿一瞥的幸运,随之也剥夺了其他的东西,如今的余华已经不再是当年生猛的自己,他的语法是过时的,他的作品对时代的感应变得滞后,他对文学的追求,也早已因为功成名就,而失去了最初的志气。余华并非卡夫卡那般文学的献身者,他写小说本就是世俗欲望驱动,当小说回馈他巨大声誉,那声名既是荣耀,也是重负,人们期待他再写出一部《活着》,可他知道天时地利都已然失去,就像九十年代不可重来,今日的余华纵然再酝酿出一部《活着》,也早已失去重新辉煌的可能。

    余华比他的批评者更知道自我的瓶颈,但是,他有时仍会挣扎,质问命运之神这结局是否已注定,而命运之神用《第七天》的失败告诉他,这场仗你已经打过,这样的结局已注定,但身为写作者,你仍然可以奋力一击。

  • 又寂寞,又美好。

    作者:舊雨 发布时间:2008-02-03 01:39:16

    不记得上一次这么晚睡觉是什么时候的事情。这两天心情的低落和晦暗使我心烦。做很多事情都不上心。早上的一杯清茶,这样可以好些么?已经习惯了这样任着自己的思绪游走,也没觉得好些。很多东西表达不出来,不是一个西瓜,一刀下去,红是红,籽是籽。一个人说这些挺没劲。

    童年终于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有时候害怕同学聚会。特别是十年一次的那种。把以前的照片都翻出来仔细地瞧,试图,试图找寻某日的足迹。这样的记忆反而亲切些,总胜于大家坐在一起,发现改变的不仅仅是容颜,昔日单纯的小孩也变成了今日里世故的成人,这些,多么不愿意看到。如果可以选择,我选择永远不会长大。

    《照相本子》就是对童年的一个回顾。在里面,总是轻而易举的就发现了某些影子,寻得某些回忆。

    特别温馨的是,开篇的第一版就是全班同学的大头像,一本正经地写上姓名,班别,不一样的模样,相同的笑脸,当时,他们读"六年丙班",整整齐齐地穿着同样的校服,每天。

    最先看的一本是《照相本子》,也是众多作品里最喜欢的。

    2002年7月13日。那天无意中在公司楼下逛街发现,只看了封面和"几米"这个有趣的名字就买了下来。

    "几米说那几本书里面,有点喜欢照相本子。我也是。看着这里面的内容,觉得似曾相识,好似自己朦胧中也有过这样的回忆。其实很多都没有——那些都是别人的,或者说是自己曾经真切地希望过的……这样的答案让人心酸。

    我不是一个快乐的人。尽管在大部分的时候看起来是。而且很多人都承认那是像小孩子般的单纯。其实自己知道很多时候都不是。只有未曾得到或者拥有过的东西,才会拼命地渴望。不是快乐,亦不是小孩子,是我自己以前多次失去,或者未曾拥有……可是已经回不去了,所以很矛盾。"

    这是差不多六年前写在《照相本子》扉页上的一段话,有些语句不通的感觉,涩涩的。六年前和六年后的今天,好象也没有什么区别。喜欢的还是喜欢,不喜欢的还是去逃避。怀念的童年依然在梦里,实在不能回头的,就是寄语在风声里、托付在文字里,也是另外的一番滋味。一切如此,改变的只是容颜。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8分

  • 主题深度:4分

  • 文字风格:3分

  • 语言运用:5分

  • 文笔流畅:4分

  • 思想传递:3分

  • 知识深度:7分

  • 知识广度:3分

  • 实用性:5分

  • 章节划分:8分

  • 结构布局:4分

  • 新颖与独特:8分

  • 情感共鸣:9分

  • 引人入胜:7分

  • 现实相关:4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4分

  • 文化贡献:7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8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 网站更新速度:7分

  • 使用便利性:7分

  • 书籍清晰度:5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 是否包含广告:5分

  • 加载速度:9分

  • 安全性:7分

  • 稳定性:8分

  • 搜索功能:9分

  •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中评多(321+)
  • 内容齐全(90+)
  • 傻瓜式服务(129+)
  • azw3(237+)
  • 情节曲折(198+)
  • 无漏页(93+)
  • 三星好评(619+)
  • pdf(634+)
  • epub(637+)
  • 实惠(385+)
  • 收费(101+)
  • 书籍完整(483+)

下载评价

  • 网友 国***舒: ( 2024-12-25 08:00:24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通***蕊: ( 2024-12-14 15:33:24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丁***菱: ( 2024-12-13 21:02:45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薛***玉: ( 2024-12-27 12:13:25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瞿***香: ( 2024-12-19 09:50:35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师***怀: ( 2025-01-03 17:59:27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冉***兮: ( 2025-01-02 18:26:54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潘***丽: ( 2024-12-31 08:10:40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车***波: ( 2024-12-31 11:44:06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温***欣: ( 2025-01-09 16:02:37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融***华: ( 2025-01-08 05:56:56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隗***杉: ( 2024-12-18 03:53:42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