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书屋 -关于女儿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40:47

关于女儿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关于女儿精美图片
》关于女儿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关于女儿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59851987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10
  • 页数:224
  • 价格:42.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40:47

内容简介:

“我爱她。但我不理解她。

我的女儿为何要选择如此艰难的人生?

为何不惜置身被嫌恶、被敌视的境地?”

★关于女儿,亦是关于我母亲的一切,关于母女之间、人与人之间没有输赢的理解之战,也关于“各式各样”的我们

母亲的期待关乎“正常”,而女儿的期待关乎“自由”;母亲往往把女儿当成自己人生的延伸,女儿却再也不想像妈妈那样活着……

—“那个在我的血肉中诞生的孩子,为何成了离我最远、无法了解的人?”

—“妈难道不能接受我本来的样子吗?你不是说世界上有各式各样的人吗?不是说跟别人不一样,不代表是坏事吗?这不都是妈说过的话吗?为什么这些话在我身上就变成了例外!”

普通母亲的独白,唤起身为女儿的我们所经历过的共同恐惧,和仍在等待的理解;叛逆女儿的反问,质疑着所有标签与偏见,也反问着整个社会的“厌女”叙事。

献给所有的“坏女儿”,和挣扎着想理解的好母亲。

★《82年生的金智英》之后最受瞩目的东亚女性书写,申东晔文学奖获奖作品,韩国四大主流媒体重磅推荐!

继“金智英”之后,再次掀起韩国女性文学阅读与讨论的新热潮。

韩国三大网路书店YES24“文学作家选定的年度作品”、“文学热销榜年度之书”;韩国最大连锁书店保教文库“年度推荐作家”。

★“即使抛开女性的故事,此类作品也能引起读者关注,在于其对性少数群体和孤寡老人等社会边缘群体强有力的叙事。”

——《82年生的金智英》《关于女儿》韩文版编辑 朴慧珍

从性别议题到职场议题,从被抛弃的老人到被榨干的底层劳动者,以小人物视角揭露一个被资本与偏见支配的东亚社会,以及我们所有人身处的现实。

30年前到遥远的石油之国赚钱的男人;退休后只能在养老院擦屎擦尿谋生的妇女;风能进雨能进只有还贷不能停的房产投资;被卡着转正日期解雇的劳务派遣讲师……

男性缺席之后,三代女性以各自的方式面对衰老、病痛与孤独,撕破东亚传统家庭的虚假温情,实现打破血缘关系的女性互助。家庭并不能拯救孤独,爱与理解才能。

★一幅燃烧母亲的自画像,一段父权制家庭的悼词,一部跨世代女性的互爱互助的接纳史

为蒙受不公的同事争取权益的勇敢女儿,没有得到过任何肯定;为国际难民儿童事业付出全部青春的独立女性,在老去后成为社会的弃品。

无论身处哪个世代,女性依然尝遍偏见、旧俗和“正常”“完整”带来的苦难。但书中的她们都有面向危险的勇气和承担各自选择后果的坚韧。

★可能是东亚文学中第一次,从孤独母亲的角度,书写“性少数派”的女儿;

突破“酷儿”和“女性主义”的标签,一部挑战传统与界限的杰作!

★母亲的掌心,亦是女儿的肌体,由内而外,都是呼吸着的女性血肉

——新锐插画师×知名设计师,匠心设计,倾情奉上

《关于女儿》整体视觉由知名设计师汐和操刀,使用新锐插画师目垂的作品。富有质感的笔触,安静而充满力量的调色,母亲的掌心,亦是女儿的肌体,由内而外,都是呼吸着的女性血肉。

【内容简介】

“我爱她。但我不理解她。

我的女儿为何要选择如此艰难的人生?

为何不惜置身被嫌恶、被敌视的境地?”

“我”作为母亲,一生都为女儿而活,对女儿抱有许多期盼。女儿却认为母亲从不聆听自己,更带回同为女性的伴侣,迫使母亲接受她们即将偏离“正常”的未来。

同时,母亲目睹着自己疗养院负责的患者珍女士因为罹患失智症,成为被机构、被社会所抛弃的包袱,在珍的身上,母亲仿彿看到了老后从孤独走向死亡的自己,也看到了以同样可以面临类似悲剧的女儿的未来……

在误解与撕裂,在对话与缝合的反复尝试中,母女俩同时被内在与外部世界的力量所推动着,前行着,逐渐逼近着彼此……

【媒体推荐】

从女性性少数群体身上,更能看清为偏见支配的社会。

——《东亚日报》

本书描写暴露在厌恶和排斥暴与力中的女性的同时,也一直着力于理解与成长。书中的母亲坚持不懈地去理解,不是希望某个人理解自己,而是希望自己能够理解他人。

——《每日经济》

本书尖锐地展示了韩国社会针对本就难以立足的少数群体设立的暴力机制。通过记述和刻画一位“酷儿”的母亲达到“最佳理解”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人与人之间达成理解的更多可能性。

——《韩国日报》

每个人都可能是彼此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母亲,因为“毫不相干的外人”实际上并不存在,也许凭借这股力量,我们终能走向“宛如奇迹般的理解”的那一步。

——金申贤京(柏林自由大学东亚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

当人们忙着对“酷儿”和女性主义争辩不休时,本书已超越了“概念”与“界限”,成为一部杰作。

——姜英淑(韩国作家)

小说中的主人公并不是用无条件的爱和牺牲描绘的“主流”母亲,女儿也不会对母亲表现出溢于言表的体谅与安慰。她们在母亲和女儿的身份之下,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也有自己的烦恼与生活。

——文允江(韩国作家)

平凡的生活或许本就是艰难的,然而艰难的并不是生活本身,而是对“平凡是谁制定的”这一标准的考察。本书展现的不单纯是弱势群体遭受的偏见,还有我们在此时此刻共同所处的现实。

——《锦江日报》


书籍目录:

关于女儿

导读


作者介绍:

金惠珍

1983年生于韩国大邱。

2013年,凭借长篇小说《中央站》获第5届“中央长篇小说文学奖”。

2018年,凭借《关于女儿》获第36届“申东晔文学奖”,该作也成为了继《82年生的金智英》之后最受关注的韩国女性小说。

2020年,再次以《9号的工作》(简中版待出)获得第28届“大山文学奖”。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关于女儿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关于女儿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关于女儿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我爱她。但我不理解她。

我的女儿为何要选择如此艰难的人生?

为何不惜置身被嫌恶、被敌视的境地?”

★关于女儿,亦是关于我母亲的一切,关于母女之间、人与人之间没有输赢的理解之战,也关于“各式各样”的我们

母亲的期待关乎“正常”,而女儿的期待关乎“自由”;母亲往往把女儿当成自己人生的延伸,女儿却再也不想像妈妈那样活着……

—“那个在我的血肉中诞生的孩子,为何成了离我最远、无法了解的人?”

—“妈难道不能接受我本来的样子吗?你不是说世界上有各式各样的人吗?不是说跟别人不一样,不代表是坏事吗?这不都是妈说过的话吗?为什么这些话在我身上就变成了例外!”

普通母亲的独白,唤起身为女儿的我们所经历过的共同恐惧,和仍在等待的理解;叛逆女儿的反问,质疑着所有标签与偏见,也反问着整个社会的“厌女”叙事。

献给所有的“坏女儿”,和挣扎着想理解的好母亲。

★《82年生的金智英》之后最受瞩目的东亚女性书写,申东晔文学奖获奖作品,韩国四大主流媒体重磅推荐!

继“金智英”之后,再次掀起韩国女性文学阅读与讨论的新热潮。

韩国三大网路书店YES24“文学作家选定的年度作品”、“文学热销榜年度之书”;韩国最大连锁书店保教文库“年度推荐作家”。

★“即使抛开女性的故事,此类作品也能引起读者关注,在于其对性少数群体和孤寡老人等社会边缘群体强有力的叙事。”

——《82年生的金智英》《关于女儿》韩文版编辑 朴慧珍

从性别议题到职场议题,从被抛弃的老人到被榨干的底层劳动者,以小人物视角揭露一个被资本与偏见支配的东亚社会,以及我们所有人身处的现实。

30年前到遥远的石油之国赚钱的男人;退休后只能在养老院擦屎擦尿谋生的妇女;风能进雨能进只有还贷不能停的房产投资;被卡着转正日期解雇的劳务派遣讲师……

男性缺席之后,三代女性以各自的方式面对衰老、病痛与孤独,撕破东亚传统家庭的虚假温情,实现打破血缘关系的女性互助。家庭并不能拯救孤独,爱与理解才能。

★一幅燃烧母亲的自画像,一段父权制家庭的悼词,一部跨世代女性的互爱互助的接纳史

为蒙受不公的同事争取权益的勇敢女儿,没有得到过任何肯定;为国际难民儿童事业付出全部青春的独立女性,在老去后成为社会的弃品。

无论身处哪个世代,女性依然尝遍偏见、旧俗和“正常”“完整”带来的苦难。但书中的她们都有面向危险的勇气和承担各自选择后果的坚韧。

★可能是东亚文学中第一次,从孤独母亲的角度,书写“性少数派”的女儿;

突破“酷儿”和“女性主义”的标签,一部挑战传统与界限的杰作!

★母亲的掌心,亦是女儿的肌体,由内而外,都是呼吸着的女性血肉

——新锐插画师×知名设计师,匠心设计,倾情奉上

《关于女儿》整体视觉由知名设计师汐和操刀,使用新锐插画师目垂的作品。富有质感的笔触,安静而充满力量的调色,母亲的掌心,亦是女儿的肌体,由内而外,都是呼吸着的女性血肉。

【内容简介】

“我爱她。但我不理解她。

我的女儿为何要选择如此艰难的人生?

为何不惜置身被嫌恶、被敌视的境地?”

“我”作为母亲,一生都为女儿而活,对女儿抱有许多期盼。女儿却认为母亲从不聆听自己,更带回同为女性的伴侣,迫使母亲接受她们即将偏离“正常”的未来。

同时,母亲目睹着自己疗养院负责的患者珍女士因为罹患失智症,成为被机构、被社会所抛弃的包袱,在珍的身上,母亲仿彿看到了老后从孤独走向死亡的自己,也看到了以同样可以面临类似悲剧的女儿的未来……

在误解与撕裂,在对话与缝合的反复尝试中,母女俩同时被内在与外部世界的力量所推动着,前行着,逐渐逼近着彼此……

【媒体推荐】

从女性性少数群体身上,更能看清为偏见支配的社会。

——《东亚日报》

本书描写暴露在厌恶和排斥暴与力中的女性的同时,也一直着力于理解与成长。书中的母亲坚持不懈地去理解,不是希望某个人理解自己,而是希望自己能够理解他人。

——《每日经济》

本书尖锐地展示了韩国社会针对本就难以立足的少数群体设立的暴力机制。通过记述和刻画一位“酷儿”的母亲达到“最佳理解”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人与人之间达成理解的更多可能性。

——《韩国日报》

每个人都可能是彼此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母亲,因为“毫不相干的外人”实际上并不存在,也许凭借这股力量,我们终能走向“宛如奇迹般的理解”的那一步。

——金申贤京(柏林自由大学东亚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

当人们忙着对“酷儿”和女性主义争辩不休时,本书已超越了“概念”与“界限”,成为一部杰作。

——姜英淑(韩国作家)

小说中的主人公并不是用无条件的爱和牺牲描绘的“主流”母亲,女儿也不会对母亲表现出溢于言表的体谅与安慰。她们在母亲和女儿的身份之下,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也有自己的烦恼与生活。

——文允江(韩国作家)

平凡的生活或许本就是艰难的,然而艰难的并不是生活本身,而是对“平凡是谁制定的”这一标准的考察。本书展现的不单纯是弱势群体遭受的偏见,还有我们在此时此刻共同所处的现实。

——《锦江日报》


精彩短评:

  • 作者:十三三十三 发布时间:2023-08-17 21:56:02

    无意识的错误,是一个讯号。不要着急地拿“反正我不是这么想的”去否定它,凭着这个讯号往那条路走去吧。会有新发现的。

  • 作者:奉旨填词柳三变 发布时间:2016-04-28 11:41:20

    内容翔实,但书中90%+的图片都是黑白的,请欲购者知晓。

  • 作者:无用之人 发布时间:2020-07-31 18:08:35

    看不太懂……

  • 作者:滴滴哒滴滴 发布时间:2008-04-29 18:15:54

    我很喜欢那个地儿

  • 作者:许七寒 发布时间:2024-03-11 00:55:34

    背景和影响的综述,中规中矩。介绍内容地方不多。

  • 作者:已弃号 发布时间:2016-01-21 15:31:39

    乱七八糟的感觉。。


深度书评:

  • 家人的法则

    作者:闻夕felicity 发布时间:2022-10-05 00:26:55

    这是一个奇怪的家庭,没有一般意义上的母慈女孝,只有四个各自背负着沉重人生、困在社会结构中不断拍打着闭锁着门的女人。它有一点像《小偷家族》,但在这个故事里,被偷来的不是被人虐待的小女孩,而是已经接近生命尽头、失智的老妇人。

    “我”是这个家里的母亲,像很多韩国丧偶式育儿的“坚毅母亲”一样,因为生育而放弃教师的正式工作、投入育儿和非正式劳动中。课外辅导、换壁纸、驾驶幼儿园巴士、保险员、机构餐厅厨师……年纪越大、工作越辛苦、酬劳却越低,最后成为了养老院的护理员,不得不每天忍受着“永无止境的吃力劳动”和身体的痛苦,被“手停口停”的恐惧驱使着劳作。就像世界上所有真心相爱的家人一样,她甘心为了家人——唯一的女儿、曾经让她骄傲的读了很多书的女儿——而忍受这些痛苦,期待着自己的痛苦付出能换来传统意义上的“幸福”。

    可惜天不遂人愿,女儿没有像她所期望的那样结婚生子、建立家庭,也没有获得事业上的成功,而是成了一个整天背着沉重的背包、穿梭于各个大学的“流浪讲师”——时代变了,曾经有知识就有地位的时光一去不返,母亲孤身培养女儿的努力和女儿读书的努力都只换来非正式就业的窘迫。“读了太多书”的女儿从“让母亲骄傲”的女儿变成了让母亲崩溃的女儿——没有正式工作却还要投入社会YD为遭遇不公对待的人奔走呼号、而不是像“正常”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那样搞钱;三十岁了却连房子都租不起要搬回家跟老母亲住;当然,最”罪大恶极“的是她所选择的家人竟然不是一个养得起老婆孩子的男人、而是一个和她一样的女人。

    可母亲仍然是母亲。家人运作的法则就是虽然彼此不理解、见面就呛呛,但对方真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还是狠不下心放任自流、哪怕自身难保也得拉一把。所以失去了住所的女儿带着同性恋人搬回了母亲的家。

    奇怪的家庭开始以陌生疏离的形式彼此锁死,以这种没有人感到舒适、却又奇怪地感到安心的方式磕磕绊绊地运作起来。

    当作为传统的母亲的“我”从自己工作的养老院把老妇人偷回家的时候,这个奇怪的家庭更加奇怪了、却也巧妙地圆满了。

    老妇人是个一生未婚的独立女性,在美国读书、在欧洲工作,一生致力于帮助外籍弱势群体,散尽家财。她声名远播、年轻时意气风发,但她耗尽一生所赢得的尊重和赞誉都在生命接近尾声时随着失智的到来而消散。她成了养老院里被迫重复用旧尿布的皮包骨头的一块肉、成了养老院削减开支政策下被褥疮日日侵蚀的残躯,成了”年纪大了反正也感觉不到痛“就当没看到就好了的无尊严苟活的半人类动物。

    “我”作为老妇人的护工,在共情里挣扎,在老妇人身上看到了巨大的困惑和恐惧——困惑在于老妇人跟自己的女儿一样,拒绝了传统的家人构建的模式、拒绝了婚姻和生育,而选择把孤儿和社会的弱势群体当做自己的家庭来抚养,于是老来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这到底是图什么?为什么女儿还痴迷不悔地要牺牲自己宝贵的时间来让社会变得更加公正?恐惧在于如果老妇人这样备受尊敬的女人都因为游离于传统的婚姻生育架构之外而受到如此悲惨的惩罚,那么“我”和“我”那个也游离于传统婚姻之外、游离于精致的利己主义社会主流价值观之外的女儿、下场又该有多么悲惨?

    第一次有一个故事,把一个母亲的心声表达得如此丰富、如此有层次感。我是如此喜欢这个故事,以至于我遗憾”关于女儿“这个质朴的书名掩盖了这个故事的光芒。

    我喜欢作为传统母亲的“我”的挣扎——不仅是挣扎于生活的不尽如人意、挣扎于对社会变迁和女儿选择的不理解,也挣扎于作为女性的共情所驱动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脆弱的善的选择。

    当老人院决定把老妇人绑住手脚不让动、丢到天天灌安眠药的病区等死,“我”终于打破了自己遵循了一辈子、训导了女儿一辈子却也被女儿挑战了一辈子的精致的利己主义。“我”因为看不下去老妇人受苦,而把她偷了回来,以超越血缘的方式,为自己奇怪的家庭选择了新的家人。

    这是四个女人的临时家庭,也是超越血缘、基于个人选择的家庭。这甚至不是一个和美的家庭,相反,它充满混乱、充满失智老妇人的尿骚臭、充满母亲对女儿拒绝异性恋婚姻的深恶痛绝、充满对安稳传统生活望而不得的渴望、充满两代人之间的互不理解、充满在非正式工作中挣扎求生、试图撼动社会不公的架构而头破血流的人的痛苦。

    然而这个家庭却也如此真实——它之所以能容纳这么多炽热的冲突而不倒塌,是因为痛苦的底色里显出了爱的珍贵。“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所见过的家庭少有幸福,大多不幸,然而不幸的底色里也大多有着努力去爱、却无法抵达期望的爱的平凡而痛苦的人。

    爱,却只能别扭地爱,也许是家人的终极法则。

    前阵子我看了部最近很红的电影《妈妈!》,讲的是类似的女性题材——八十多岁的精致老母亲学会照顾罹患阿尔茨海默的六十多岁的女儿。电影里女儿终身未婚、跟妈妈相依为命,也是一样的互相爱着却互相嫌弃。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总觉得有点空虚,影片的喜剧色彩浪漫化了真实的苦难,血缘相连之人的守望相助也有种刻意”正能量“的甜——像人工甜味剂、甜而发苦、甜而空虚。

    倒是这个出于南韩作家之手的母女故事填补了《妈妈!》在我心头留下的空虚——它提供了足够丰富的层次和细节,像真实的纠缠在一起的糟糕家庭一样,以爱的底色,浮起痛苦和艰辛、互相扎得鲜血淋漓却仍旧报团取暖的家人。

    这才是家人的法则。

    我也想起珍妮特·文特森的自传里她跟她养母的对话。文特森也是叛逆的女儿,她的养母是传统的劳工阶层母亲。养母问文特森:Why be happy when you could be normal? 当个正常人多好啊、怎么能只追求你所认为的幸福、那是大逆不道的!

    文特森最终逃离了养母。我们也学会把养母的天问倒过来、变成我们的座右铭——Why be normal when you could be happy?宁可追求非标准化的幸福(而不得)、不愿违背本心去做个”正常“的人虚度一生。

    故事的最后,母亲和女儿也并没有和解——这是这个故事可爱的地方。所有挣扎于各自家庭不幸的女儿都知道,哪里有什么和解,只有各自活成自己真实的样子,各自挣扎活着、别扭爱着,各自走向生命的终场、去接受各自的一败涂地、各自的孽债、各自的悲惨老去、努力为彼此收拾残局——无非是狠不下心、看不过去而已。

    而哪里有一种老去是不悲惨的呢?哪里又有一种老去值得支付伪装成一个“正常人”的代价呢?

    无非是自作自受。自己选的,自己认。选了真实的痛苦,好过虚假的幸福。仅此而已。

  • 一定需要彼此理解吗?

    作者:百利甜酒冰美式 发布时间:2022-11-02 21:08:36

    读《关于女儿》的过程就是一个站在母亲角度看自己的过程,每一次书中的“我”对女儿夺命连环问,本人都会be like:听到了听到了两个眼睛都听到了(这样不好!太叛逆了!我自己骂自己!)

    仔细一想,母亲和女儿不就是这样,我们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彼此理解,但是那又怎样?我们还是相互爱着。

    书的封面,两只大手包住一个小小身体。这是一个婴儿吗?好像不是。但是在母亲的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她从自己的身体里诞生,是自己身上的“一块肉”,会永远得到自己的庇护和关爱。

    这本书,讨论的无疑是母女关系,从母亲的视角,用第一人称讲故事,对于读者而言,是一种很新鲜但并不轻松的体验。

    就很像是每次和家人有冲突甚至吵架之后,我满腔怒火,但不自觉地开始反省自己为什么不能不说某句话,为什么不能退一步,为什么总要伤害亲人……毕竟正如书中展现的,母亲是这样全心地想让你过得好,哪怕她不理解你的很多想法和选择。

    是典型的东亚家庭,父亲缺位,母亲承担几乎全部的抚养工作。小说中,“我”已经六十多岁了,在一家疗养院做护工,照顾一位叫珍的老人。由于工作原因,女儿和她的同性伴侣也一起搬进家里。四个女人,三个代际,在同一时空发生了交集。“我”陷入了无法理解和说服女儿和无法让珍的晚年体面幸福的双重苦恼中。

    “我的女儿为何要选择如此艰难的人生”

    女儿在我的生命中出现,在我的生命中诞生以后,有好一段时间都在我不求回报的善意和照顾中成长。然而现在,她却表现得与我不相干似的,好像是她自己出生、自己长大成人的,一切均凭自己下判断做决定。

    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我不由在心里疯狂鼓掌,这应当是所有母亲的心声吧,平时真的一次又一次地听我妈用不同的语言和我表达这样的意思。

    这本书里的母亲,和几乎所有东亚的妈妈一样,关于女儿长大后的生活有着一套构想:正常、健康、如果可以的话尽量快乐。正常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生活和工作。女儿最好在一个合适的年龄找一个合适的伴侣在合适的时机将二人世界变成三口之家或者更多,完成自己生而为人的“基本任务”——组建家庭。然后呢,最好还要有一份体面的工作,薪资可以不高,但是一定要稳定。

    然而女儿呢?她是性少数群体,和自己的同性伴侣已经保持了七年的稳定关系,她没有编制,还要在这种情况下参与维权运动。

    我的女儿为何要选择如此艰难的人生,为何不不惜置身被嫌恶、被敌视的境地?

    母亲不由如此发问。

    与此同时,母亲还在疗养院照顾一位叫珍的老人。因为外婆在去世前的十一年一直患有小脑萎缩,每天卧床没有任何自理能力,这一段看得我代入感太强了。

    书中的“我”对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珍竟然能细致耐心到这种程度,甚至最后直接把她接到自己家里为其送终,真的很让我感动和佩服。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我”的这个行为在很多人眼里,也是特立独行很有个性的,但是不难发现,其实她和女儿骨子里都是极其正义善良的人。而母亲也在不停的尝试让自己理解女儿,接受女儿本不被自己的东西,这又需要多大的爱和勇气啊。

    她和女儿或许都以为母女二人早已分道扬镳,但是很多东西流淌在血液中,是抹不去的。比如对生命的爱,对世界的爱,对彼此的爱。

    是母亲的女儿,也是小绿

    妈难道不能接受我本来的样子吗?你不是说世界上有各式各样的人吗?不是说跟别人不一样,不代表是坏事吗?这不都是妈说过的话吗?为什么这些话在我身上就变成了例外!

    这本小说虽然没有从女儿的视角出发,不曾涉及她的心理活动,包括她不在家时候的生活和工作都没有太多笔墨,但相信每一个人都不难想象这些。就像稍微偏离了“指定航向”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我们一样,每一次受到批评和质疑都会皱着眉头发问:可是这不是我的生活么?可是时代变了啊!可是这样的话我更快乐诶。

    她是一个好朋友。会为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人出头,哪怕这会刺痛自己,影响到她的工作和生活。

    她是一个好伴侣。在漫长的相伴时光中,信任彼此,愿意共同分担苦辣酸甜。

    她也是一个好女儿。面对母亲的试探和猜想,她不得不向她解释自己的生活,特别是自己的爱情和世界上其他任何一种真挚的感情一样,热烈真诚,她们早已经成为彼此真正意义上的家人。她不会去阻拦母亲对珍的投入和照顾,因为她们本就是一样善良的人。

    “她是我的丈夫、妻子和子女”——“那孩子”的故事

    我父母刚开始也很痛苦,特别是我父亲……如果可以,我想说说我的故事。

    “我”在终于忍不住的时候,对女儿的伴侣直言:“是你让我的女儿变得不幸,就因为你,不管我女儿还是我,都变得悲惨不幸。”

    “我”对女儿的伴侣,一直视若不见,不去询问她的姓名,一概用模棱两可的“那孩子”代替,躲着她和女儿同时出现又好奇这两个人如何相爱,担心邻居朋友发现她又不得不和她同住屋檐下。

    争吵中,她想给“我”讲述自己的故事,很遗憾,“我”不想听,于是我们也没得听。但我想这应该又是一个很好的故事吧。

    珍,我们最爱的珍

    最后说说珍。

    几乎每个读完这本书的人,都毫不吝惜表达自己对珍的情:或是敬佩、或是惋惜、或是好奇。

    这样一个传奇的女子,在当时的韩国,年轻时候出国读书,回国后为外籍工人发声,算是个名人了,可到了晚年因为没有亲人子女,却只能在疗养院了此残生。

    珍的存在,对故事而言起着重要的作用。“我”看到珍凄苦无助的晚年生活自然联想到同样没有成家的女儿,珍成为对女儿未来生活恐惧感的具象化,加重了母女之间的分歧,但也正是因为珍的濒死,四位女性真正意义上在同一时空有了交集,也有了看见彼此的可能性。

    从社会层面上,珍反映的是这个世界对老人的忽视,这种现象不仅仅出现在韩国。我们会清晰的定义20岁、30岁、40岁,但是70岁和80岁仿佛都可以用一句“老了以后”来代替,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不在乎他们、便捷高效的自动化操作不在乎他们,就连他们没什么选择只能寄身的疗养院也不在乎他们,这真的太值得反思了!

    我看到一页前几天的动态,说作者在采访中表示,这本书不会有续集,不过如果有机会,会为珍写一本书。真的很期待。

    我想我们永远不会理解彼此的

    理解,对于母亲而言会不会也是对自己过往思想的一种背叛呢?而作为女儿,难道真的要为争取这份理解而走回所谓的“正轨”呢?

    事实上,母亲最后也没有理解女儿的选择。但是所谓健康的母女关系一定需要相互理解么?不尽然。我想摘抄一句上野千鹤子与铃木凉美在《始于极限》通信的话作为结尾:

    表面上,我以为我想被理解,她的不理解让我很痛苦,但实际上,我也许并不希望她理解我。——铃木凉美

    在许多被母亲用巨大的爱与智慧牢牢捆住的女儿中,肯定有人无法获得自我意识,甚至走上自毁之路,你却有足够的力量精准攻击母亲的阿喀琉斯之踵。——上野千鹤子

    希望这本小小的口袋书,也能带给你更多的思考,无论关于什么。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3分

  • 人物塑造:5分

  • 主题深度:6分

  • 文字风格:6分

  • 语言运用:4分

  • 文笔流畅:9分

  • 思想传递:4分

  • 知识深度:4分

  • 知识广度:8分

  • 实用性:6分

  • 章节划分:4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9分

  • 情感共鸣:6分

  • 引人入胜:6分

  • 现实相关:7分

  • 沉浸感:7分

  • 事实准确性:3分

  • 文化贡献:9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8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8分

  • 书籍清晰度:3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 是否包含广告:6分

  • 加载速度:5分

  • 安全性:4分

  • 稳定性:6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还行吧(538+)
  • 简单(621+)
  • 快捷(361+)
  • 愉快的找书体验(516+)
  • 赚了(117+)
  • 内容完整(294+)
  • 无广告(483+)

下载评价

  • 网友 蓬***之: ( 2024-12-17 18:09:11 )

    好棒good

  • 网友 曾***文: ( 2024-12-29 15:29:30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辛***玮: ( 2025-01-05 20:28:46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方***旋: ( 2024-12-24 02:53:25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家***丝: ( 2024-12-14 14:27:02 )

    好6666666

  • 网友 马***偲: ( 2025-01-09 17:24:26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居***南: ( 2024-12-15 15:32:50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潘***丽: ( 2024-12-16 08:11:37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温***欣: ( 2024-12-15 22:49:01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冷***洁: ( 2024-12-31 17:07:59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隗***杉: ( 2024-12-19 18:42:27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习***蓉: ( 2024-12-15 09:18:00 )

    品相完美

  • 网友 戈***玉: ( 2024-12-24 01:56:26 )

    特别棒

  • 网友 养***秋: ( 2024-12-25 17:02:17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