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册 母爱的羁绊 不成熟的父母 如何做一个好妈妈爸爸 亲密关系 亲子沟通技巧家庭教育手册 人际家庭关系相处之道 教育心理学书籍图书hhhhhx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2册 母爱的羁绊 不成熟的父母 如何做一个好妈妈爸爸 亲密关系 亲子沟通技巧家庭教育手册 人际家庭关系相处之道 教育心理学书籍图书hhhhhx精美图片

2册 母爱的羁绊 不成熟的父母 如何做一个好妈妈爸爸 亲密关系 亲子沟通技巧家庭教育手册 人际家庭关系相处之道 教育心理学书籍图书hhhhhx电子书下载地址

》2册 母爱的羁绊 不成熟的父母 如何做一个好妈妈爸爸 亲密关系 亲子沟通技巧家庭教育手册 人际家庭关系相处之道 教育心理学书籍图书hhhhhx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2册 母爱的羁绊 不成熟的父母 如何做一个好妈妈爸爸 亲密关系 亲子沟通技巧家庭教育手册 人际家庭关系相处之道 教育心理学书籍图书hhhhhx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19239923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1
  • 页数:440
  • 价格:65.38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30:36

内容简介:

《童年与社会》一书是20世纪伟大的心理学家、普利策奖得主、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埃里克森的代表作。本书的出版标志着心理社会理论(俗称生命周期八阶段理论)的初步成形。在本书中,埃里克森首次提出了生命周期八阶段理论,它的前提假设是:八种基本力量随着我们的生命历程逐渐显现,每种基本力量都是在特定时间出现的发展性冲突的产物。此外,作者带我们走近小男孩山姆、海军陆战队队员、小女孩安妮、小男孩彼得,去了解身体、自我和社会的关系;走近两个气质迥异的印第安部落——大草原上的猎人和鲑鱼河畔的渔民部落,认识过去历史如何影响了人类的现实处境;走近小女孩简和玛丽、小男孩本和汤姆,认识微观世界(游戏)与宏观世界(现实)的关系;走近美国、德国和俄国,了解民族历史与民族现状如何一道塑造、摧毁、重塑一个民族的个性。

本书(原版)曾在心理学、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等领域引起巨大反响,被奉为一本研究童年之社会意义的经典著作,更有人称这本书为一本从心理学出发的百科全书。

◎编辑推荐:

20世纪更伟大的心理学家、“普利策奖”得主埃里克森成名之作!

中科院心理所院士张侃作序推荐!

“人类学之母”玛格丽特•米德对本书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本书为“关于人类科学的欧洲和美国思想的绝妙结合”。

非典型心理百科,透过男孩—女孩、个人—群体、游戏—现实、历史—现状,认识身体、自我和社会的关系。

◎媒体推荐:

《童年与社会》一书成功地整合了(而非简单地联系起)不同学科关于儿童发展现象的事实和观点,是一本荟萃富有想象力的临床见解、缜密的思考、富有幽默感的洞见和深刻的人性的绝佳好书。

——《科学》杂志

用精神分析来研究文化人类学,《童年与社会》独树一帜,无与伦比。

——《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档案》

在我看来, 《童年与社会》一书是关于人类科学的欧洲和美国思想的绝妙结合。

——玛格丽特•米德

著名人类学家

美国人类学会主席

美国自然史博物馆馆长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童年和社会生活形态

第一章 病史的相关性和相对性 /002

一个小男孩山姆的神经系统危机 /004

海军陆战队士兵的一次战斗危机 /017

第二章 幼儿性欲理论 /027

两个临床病例 /027

力比多和攻击性 /038

区域、模式和形式 /051

生殖模式和空间形态 /076

第二部分 两个美国印第安部落的童年

引 言 /090

第三章 大草原上的猎人 /093

历史背景 /093

吉 姆 /100

一次跨种族研讨会 /104

苏族印第安儿童的教育 /113

超自然 /127

总 结 /133

追踪研究 /137

第四章 鲑鱼河畔的渔民 /145

尤洛克人的世界 /145

尤洛克儿童精神病学 /151

尤洛克儿童接受的训练 /155

归纳性比较 /160

第三部分 自我的发展

引 言 /168

第五章 简:早期自我的失败 /174

第六章 游戏与理智 /187

游戏、工作和成长 /187

游戏与治疗 /202

同一性的出现 /215

第七章 人类发展的八个阶段 /227

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 /227

自主对羞愧、怀疑 /231

主动对内疚 /234

勤奋对自卑 /238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240

亲密对孤独 /243

繁衍对停滞 /246

整合对绝望 /247

一张渐进图表 /249

第四部分 青年和个性的演变

引 言 /256

第八章 对美国个性的反思 /263

两极化 /263

“妈咪” /265

约翰•亨利 /276

青少年、老板和机器 /286

第九章 希特勒童年的传奇 /306

德 国 /308

父 亲 /311

母 亲 /319

青少年 /322

生存空间,士兵,犹太人 /326

有关犹太人的评述 /336

第十章 马克西姆•高尔基的青年传奇 /341

土地与村社 /343

母亲们 /349

年老的君主与该遭天谴的子孙 /353

被剥削者 /364

新教徒 /379

第十一章 结论:摆脱焦虑 /388

参考文献 /409

编后记 /413


作者介绍:

爱利克•埃里克森(1902.6.15—1994.5.12),德裔美籍发展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曾获得普利策奖。其一生中*重要的贡献是提出了人类心理社会发展的八阶段理论,以及身份认同危机的概念。尽管埃里克森甚至都没有拿到学士学位,但由于其洞见之深和学识之广,因此被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等知名学府破格聘用为教授。前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主席罗伯特•沃勒斯坦曾经说道:“除弗洛伊德之外,恐怕没有一位心理学家比埃里克森对其所处的时代产生的影响更为深刻。”此外,在一项于2002年发表在《普通心理学评论》上的调查报告中,埃里克森在“20世纪*伟大的100位心理学家”中高居第12位,足见其影响之深。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当父母有一群孩子需要抚养时,他们一定经常面临生活的挑战,并随着孩子的成长而一起长进。我们认为,当一个孩子出生时,他的父母已经应该“具备了”这样或那样的性格,并且,一直是不变地,严厉地对着对待这个可怜的小东西,这是我们的曲解。因为,这个怯懦而不断变化的小东西一直在前进道路上影响着整个家庭。家庭影响着婴儿,婴儿也支配和影响着他们的家庭。实际上,我们可以说,家庭在抚养孩子的同时,孩子也培养了这个家庭。不管生物学提供了怎样的反应模式,也不管其父母在孩子成长方面安排了怎样的程序表,这一切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相互调节的潜在的一系列模式。


换言之,非人类的哺乳动物幼畜的零星的本能由于它们父母出自本能的照料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就完善了;而人类幼儿更为零星的本能的完善则取决于指导他们的父母和社会习俗。然而,借助于社会习俗完善幼儿本能的形式带有较大的可变性,其结果是:尽管传统的社会习俗在人类的交往和社会的改进方面起过光荣作用,但每个人永远摆脱不掉传统的社会习俗和童年环境的影响,并受到内部调节能力和他的良心的作用。


每种制度总希望按照它规定的形式,培养出个个类同的人。但是每一种制度也容许用一种特殊方法,在某种程度上逃避规定。戒律是为了约束个人的自我个性,而那些特殊方法则是为了发展个人的自我个性。


要克服人类各种忧虑,原始文明看来不得不在许多方面利用童年时期;赋予早期的生活和人与人之间的经历以特殊的意义,以促使人体的某些器官能适当地发育,使人类的社交形式适当地加强。同时,还要小心地有系统地把在童年时代激发起来的原始动力引到日常生活错综复杂的格局中去,并赋予这些幼稚的原始动力以各种超自然的意义。


简的病例说明,自我意识太弱,会导致儿童在一个阶段内受到一种“驱动力”的支配。这种“驱动力”有时使儿童的注意力集中到其他人身上的某个部位;有时则趋向于自我惩罚和追求达不到的至善至美。这并非因为他们不能学习、不能记忆,不能胜过别人,而是因为他们不能把语言和其它感官的发育综合起来,他们的自我无能为力。


整合不足或者缺失,个体便会恐惧死亡,不再将唯一的生命周期作为生命的终极意义。绝望意味着个体感到生命苦短,短到来不及开始另一段人生并试着选择一条通往整合的新路。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童年与社会》一书是20世纪伟大的心理学家、普利策奖得主、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埃里克森的代表作。本书的出版标志着心理社会理论(俗称生命周期八阶段理论)的初步成形。在本书中,埃里克森首次提出了生命周期八阶段理论,它的前提假设是:八种基本力量随着我们的生命历程逐渐显现,每种基本力量都是在特定时间出现的发展性冲突的产物。此外,作者带我们走近小男孩山姆、海军陆战队队员、小女孩安妮、小男孩彼得,去了解身体、自我和社会的关系;走近两个气质迥异的印第安部落——大草原上的猎人和鲑鱼河畔的渔民部落,认识过去历史如何影响了人类的现实处境;走近小女孩简和玛丽、小男孩本和汤姆,认识微观世界(游戏)与宏观世界(现实)的关系;走近美国、德国和俄国,了解民族历史与民族现状如何一道塑造、摧毁、重塑一个民族的个性。

本书(原版)曾在心理学、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等领域引起巨大反响,被奉为一本研究童年之社会意义的经典著作,更有人称这本书为一本从心理学出发的百科全书。

◎编辑推荐:

20世纪更伟大的心理学家、“普利策奖”得主埃里克森成名之作!

中科院心理所院士张侃作序推荐!

“人类学之母”玛格丽特•米德对本书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本书为“关于人类科学的欧洲和美国思想的绝妙结合”。

非典型心理百科,透过男孩—女孩、个人—群体、游戏—现实、历史—现状,认识身体、自我和社会的关系。

◎媒体推荐:

《童年与社会》一书成功地整合了(而非简单地联系起)不同学科关于儿童发展现象的事实和观点,是一本荟萃富有想象力的临床见解、缜密的思考、富有幽默感的洞见和深刻的人性的绝佳好书。

——《科学》杂志

用精神分析来研究文化人类学,《童年与社会》独树一帜,无与伦比。

——《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档案》

在我看来, 《童年与社会》一书是关于人类科学的欧洲和美国思想的绝妙结合。

——玛格丽特•米德

著名人类学家

美国人类学会主席

美国自然史博物馆馆长


精彩短评:

  • 作者:LALABOBO 发布时间:2018-01-29 14:31:10

    心理学家也要具备历史观

  • 作者:Nise 发布时间:2016-03-23 04:30:45

    补记 可以读

  • 作者:向北向北 发布时间:2018-01-29 14:35:24

    看到封底的推荐语感动得想哭,童年遗予我们的是足以抵消一切革命运动和权利宣言的宝贵资产。童年不是那段逝去永不再来的遥远时光,它深藏在每一个社会人的生命八阶段中,是每一次成长蜕变的生命底色。有什么样的童年,就有什么样的社会。童年的色彩就是社会的色彩。另外,诗人布莱克说“儿童的游戏和老人的理智,是他们各自季节的果实”。在从童年出发前往老年的旅程中,个体要在生命周期八阶段中经历八次内在整合,无论你做得好与不好,这都是必经的道路。埃里克森展现了生命之河的全貌,让站在此时此刻回望和遥望的我有了坐标。

  • 作者:老鼠儿子会打洞 发布时间:2018-01-30 16:20:58

    新译无论从底本选择还是翻译行文上都优于92年的旧译,当然,埃里克森的书还是一如既往的不着边际.......

  • 作者:赫恩曼尼 发布时间:2018-02-07 17:18:18

    以有限的心理学知识,读到第三部分“人类发展的八个阶段”时就“不明觉厉”了,感受到了来自埃里克森的玄妙力量。翻译减一颗星,几乎能从中译本猜到原文的用词和语序,很多直译略显生硬,给阅读构成一定障碍。

  • 作者:Yenicall 发布时间:2018-01-29 14:52:06

    作为美国当代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教授的第一部精神分析著作,《童年与社会》不同于经典精神分析,认为“人的能量来源于本能“,埃里克森更强调社会、文化、家庭对于一个人的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一个人从小到大,既是一个有机体,也是一个社会成员,人格的健全与生理、心理、家庭、社会等诸多因素息息相关。


深度书评:

  • 自我形态与文化风景的叠加

    作者:读影识光 发布时间:2020-07-07 10:45:39

    1理论特色

    埃里克森将古典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了提炼与升级,将文化因素纳入人格发展构成之中,尤其考虑家庭、学校、社会、民族对于人格构建的作用,他的人格发展观既包含个体发生学元素也包含着文化环境元素作用。相比于童年决定论而言,埃里克森更看重人格的持续发展性,提出了终生发展的人格观,创立了人生成长任务八大阶段的“生命周期表”。

    他将古典精神分析重点关注的生理因素与人格发展要素进行关联,提出了不同生理发育阶段的几种主要“模态”。不同生理阶段造成的心理模态作为基本成长元素将融汇到主体今后人格发展历程中,不同生理阶段下的特定心理模式作为基本成长要素与基本任务框定了主体人格发育的路线。

    埃里克森将人格发育过程的规律做了图谱化与数学化的凝缩工作,他是将精神分析理论升级到数理逻辑的重要理论家之一。

    2自我同一性

    安娜弗洛伊德曾重点研究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动荡现象,认为青少年因为驱力能量的改变而步入人生最激烈的动荡期,其心理状态类似于放大版的俄狄浦斯期。埃里克森理论受惠于安娜弗洛伊德,他发展了这一对于青少年的研究。

    相比于童年俄狄浦斯期而言,青少年阶段的“新俄狄浦斯期”在发育元素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维度,埃里克森将其命名为自我同一性。青春期的主要成长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对抗角色混乱,建立一个持久的身份感将自己的诸如人生理想自我评价等统合起来。

    身份感不仅是青少年阶段需要寻觅的,同样也是移民、进城者以及时代观念巨变下的个体需要面对的。“我是谁”的问题不仅关涉到个人的存在感,也关涉着国家、民族以及社会文化形态的建设。个人与家庭、家庭与社会、社会与民族、民族与历史,都是彼此交互影响的。社会变迁带来新文化,新的文化形态促成新的自我认同感,新身份将集中表现在青少年身上。新的自我身份认同同时也反向改变着文化形态,每一滴水都跟随着河流的方向,所有水滴则构成了河流。

    身份同一性问题一般以向父辈认同而完成,以认同精神化的父辈形象的方式构建主体的超我(男孩认同精神化的父亲意象,女孩认同精神化的母亲意象)。但是巨变的时代里的父辈与子辈的隔阂常常会导致认同失败,新的父辈认同则需要重新构建,这常常是时代巨变的一个表征。

    埃里克森分析了希特勒与高尔基的童年与成长,详细分析了两个民族重建父亲意象在精神领袖身上展开的历程。

    构建新文化与新认同是构建新的“社会愿景”的过程,它是个人求索的事情,也是一个集体共同探寻的过程。个人与集体在共同愿景之下集合为具有内在凝聚力的集体,它的凝聚力在于民族同愿景与个人身份认同可以交融和互惠。

    在突变环境下的个体需要面对巨大的适应挑战。埃里克森研究了美国移民的身份认同问题,研究了印第安人融入美国的障碍。立身于陌生文化中的人们身上依然携带着曾经的一整套文化基因,人是生活在自己文化体系中的人。比如中秋节是华人精神世界中最重要的民族仪式之一,月饼的独特价值在节日里获得凸显,它不再仅仅是简单的面食本身,而是被集体文化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月饼成为了复杂的文化符号,它标记着每个主体在文化集体中的身份归属感问题,月饼是仪式的道具,仪式是表达身份感的途径。

    每个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符号体系,目前全球化趋势却让所有民族都面临同一个难题,那就是消费主义对于传统仪式的侵蚀。消费主义在暗中蚕食着民族身份感,它以一个新的身份强势的攫取了众人,这个身份叫做“消费者”,消费者没有差别,没有国度,它将模糊一切文化边界。消费主义将任何节日都当做幌子拿来狂欢,你会发现所有节日都日渐变成了购物节和狂欢节,节日与节日之间的差别变得模糊化,仪式感被削弱,内涵被消费主义逐渐掏空。

    当旧有的文化形态被新的文化形态冲击时,必然引发文化重组与个人适应的激荡,人适应浪潮,但浪潮是人构成的。文化适应不良首先会表现在教育上的失效与失控,印第安人的传统教育失去了自身存在现实环境,好比离开土地的农民的春种秋收思维,这种思维失去了扎根于其中的土壤。对于拥有在自己传统的群体,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变化让传统教育所传递的信仰体系失去适应性,印第安儿童在丢失传统生态以后只能在精神上陷入茫然无所归的群体。在两种力量对抗下会他们会发展为一种亚文化形态,它既不全然是传统的,又无法融入主流。在社会动荡期里亚文化是普遍存在。

    一个固有文化中的教育体系常常保持着自己的惯性,教育模式中潜移默化的包含了该文化的内核要素。印第安人融入美国主流的过程中,家庭教育与国家体制的教育相互拉扯,但国家体制的言教无法真正渗透到他们的信仰体系中,家庭潜移默化的身教力量同样发挥巨大的内在引力。

    3生理期与成长

    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的要素“定位”到早年的生理发育阶段中。心理品质的获得离不开生理基础,比如行走能力是趋近与躲避的基础,性成熟带来两性结合的欲望与条件,个体的心理发展交织在生理发育过程里。

    在不同的生理主导期内,孩童与环境的互动模式/心理感应模式都不同。埃里克森注重在驱力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心理模式,这种思想可以对比客体关系学派。客体关系学派重点关注个体早年内化的客体关系的“内在结构性”,埃里克森则关注孩童客体关系中的“互动形态”这一维度。埃里克森隶理论属于自我心理学,所研究的课题主要指向自我的形态,这也是自我心理学区别于客体关系学派之所在。一方面自我形态是自我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另一方面自我形态却永远在客体关系中才获得呈现与表达,自我与客体是形影不离的。

    埃里克森理论还可以对比亚伯拉罕的理论,亚伯拉罕提出性格特质与固着的关系,也将性格特征与生理发育进行了关联。比如亚伯拉罕提出口腔期固着将带来粘人的口欲性格,肛门期固着则带来克制型的肛欲性格等。

    埃里克森研究不同生理阶段下的心理模式,并且将各时期内的成长要素与围绕要素展开的发展与固着放置到更广阔的人格发展图谱中。

    关于生理期与性格特质的关系将被不同文化运用到各自的教养方式中,不同文化的教育体系会潜意识的对不同生理期进行独特的培养。比如印第安人用殴打式的“暴力断奶”来培养孩子暴躁勇猛的捕猎性格,在通过对于断奶期的潜意识控制,无形中强化了民族性格所必须的品质。不同的文化体系对于抚养方式(比如断奶时间、如厕训练等)的控制都不同,这些抚养方式实际上在潜意识塑造着他们文化所需要的独特的性格品质。抚养方式在传统中获得潜移默化的传承,如果传统是稳定的,那么这些早期的抚养惯例将奠定孩子在未来应对社会文化的适应基础。

    4模态

    埃里克森将孩童不同生理期主导下的心理模态以“合作模式”的概念归类为5个模式,分别为:1、合作模式1(被动接收)、2、合作模式2(积极接收)、3、保留模式、4、排出模式、5、入侵模式。若以此五种模式作为横坐标,那么对应着不同生理期的纵坐标:1口唇期、2口唇咬啮期、3肛门期、4前生殖器期、5生殖器期这五个维度可以获得一张5*5的发展表格。发展表格可以描述为“在各个生理区主动下的心理模态发展坐标图”,再将男性与女性的情况进行区分,于是可获得两张坐标图(男性与女性坐标图的区别在于生殖器期的不同模态)。

    埃里克森的这两张5*5发育图包含正常发育的情况,以及固着的情况。一个口腔期发育正常的婴儿可以积极吃奶并且以顺利断奶,这证明母婴互动是良性的。但病态模式可能出现固着现象,婴儿固着于口腔保留期,表现为断奶障碍,婴儿不断吮指,延缓其他能力的继续发展。每一个发展阶段的顺利与否将决定下一个发展阶段成长任务能否顺利克服,这是埃里克森理论中重要的“阶梯式发展”的思路。每个阶段所塑造的心理模式将成为下一阶段更高级心理形式的基本素材。口唇期是建立“基本信任”与“基本不信任”的根源,这种感觉又将是发展到希望与绝望这两种对立品质。

    早期哺育创伤导致对母体情感态度的固着会一直延续下去,比如当集体成为人的“虚拟母体”的时,人与集体的态度将会映射出早期母婴关系的模式。克莱因曾经提到过婴儿的“嫉羡”心态,婴儿对于失控的乳房会采取攻击与损毁的态度(当婴儿内心接受到的感受是既依赖乳房又无法控制无法获得满足时就倾向于采取嫉羡心态)。与嫉羡对应的是感恩,感恩能力则是发展较好的情况,此能力的获得让婴儿对于哺育者欣然接纳并且保持积极的爱的态度,感恩能力将增强婴儿修复坏客体的信心,从而为自我发展构建了一个良性循环。

    5.仪式与愿景

    个人身份感需要从群体中获得

    确证与呼应,身份感是一个社会

    性,它存在于他者

    的肯定与互动中。一个确定的价值体系会自发的创造出一个文化上的界线,在界线内是自己人,界线外是其他人。于是不同的人因为不同的内在信仰进入不同的圈子,圈子与圈子之间用各自的文化仪式与文化符号将自己与他人区分开来。

    人与人的区别以文化认同来区分。在社会现象中,不同的粉丝群体把偶像作为自己

    身份的标签与边界。不同的精神偶像底下聚拢着不同的小群体,小群体反向的要求精神偶像的行为,因为明星是粉丝的精神标签,这个标签需要稳定的边界与含义,表现为固定的“人设”,若明星发生恋爱、结婚、出轨等行为将改变了粉丝内心中需要的人设,人设崩塌会引发以以此为身份标签的粉丝身份的崩裂。

    埃里克森说到“在内部边界上,每个人都会听到否定它的声音;一些不和(或分裂

    )经历使得个体相互之间都充满敌意;共享一个广泛愿景的‘内’群体和有损这一广泛愿景的‘外’群体之间有一条分界线,因此,如果‘外’群体距离这条分界线够远的话,就会被忽视,如果距离这条分界线太近,就会被贬损,如果胆敢跨越这条分界线,就会受到攻击。”

    粉丝群体之间发生了剧烈的斗争,相互攻击谩骂是激烈的捍卫边界的行为,人以否

    定他人的方式确证自己的身份感。谩骂假想敌通常是身份感虚弱的表征。

    人们在维护自我身份感,以及维护公共愿景的过程中常常以攻击和否定的方式划定

    边界,因为对立乃是边界的属性。

    划定边界和维护自我还需要建立在一套仪式化的行为方式里,则是区别与谩骂的否

    定方式的肯定手段。认同符号是肯定自我的仪式。文化群体中的标志性符号会被模仿与认同,在服装、黑话、独特节日中,群体成员以共享符号的方式靠近了共同身份。有时候简单的娱乐风潮也会形成小群体,当风潮出现了符号时,跟随风潮的集体已经形成了边界。买了一件“小猪佩奇”的装饰,买的是一个虚拟身份,它以给自己贴标签的方式靠近了身份感。关于获取身份与维护身份的思考推荐一部德国电影《浪潮》,电影对于集体身份与个人归属的关系有很好的揭示。

    共同愿景本身具备虚拟性的特点,它能够让每个人的小梦投射到共同愿景这一大梦

    之中。愿景具有将个体凝聚起来的特性,但愿景也常常是一个可以反噬个体的结构,传销组织就是最好的确证。

    传销组织首先以发财为目标,它刺激每个成员的野心与欲望,它拥有一套成形的管

    理体制以及相互之间的鼓励机制(自我确认的仪式)。传销组织是边界感明晰的内封闭组织,它以管理中的思想以及行为的仪式化来确立边界,外界批判将被评判为敌对的、肤浅的、阴谋的,传销组织的存在感边界是偏执而牢固的。

    传销之所以吸引人,一方面的是巨大财富带来的翻身梦,另一方面还因为它在精神

    性上牢牢地攫取了成员。每个成员获得了曾经缺失的那种身份感、希望感和价值感。一个社会存在越多的绝望就会浮现越多的传销,它是一场白日梦,配合那些大病一场的人,安慰那些无望的人,继而吞噬他们。

    埃里克森说到:“在某些时期,虚幻的世界映象...会激发出一种独特的现实感

    ,让个体自觉有充足的发展空间。然而,在其他一些时期,这种现实感映象却是虚构的,它使个体迷失方向,心情沮丧,还常常犯下罪过,染上同类的鲜血。”

    个人与集体愿景连接的方式需要符号这一身份表现来粘合,这种依赖标签与规则的

    品质在人类童年早已经形成。成年人的社会机构是将童年的这些品质继续发挥,才得以构建了适合潮流的庞大的文化体系。在童年期养成的基本品质中包含了未来构建文化大厦的核心要素,埃里克森是挖掘这些不变的核心要素,并且将其图谱化。

    历史滚动向前,社会形态不断变迁,但是人类的基本品质却是一个隐约浮现其中的

    内在骨架。从史前洞穴的图腾绘画中,那些仪式与信念的要素就已经在当时的社会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了。

    6游戏精神

    相比于成年人的文化规则,儿童的游戏更加纯粹。游戏是儿童适应社

    会的过渡,也

    是人性属性的自然显现。游戏建立在规则基础上,儿童会排斥“耍赖”行为,儿童知道,任何一方的耍赖和乱来都意味着游戏空间的坍塌。成年人的文化空间往往以掺杂耍赖的成分而败坏,除了在体育竞技中保存着相对纯洁的游戏精神外,其他领域普遍都在做着捣毁规则的事情(尤其官僚体系与商业机构),游戏精神的玷污给文化空间留下没有灵魂的形式与假面,内核与规则脱节(当精神规则全面腐坏时往往导致战争这一极端的整顿方式出现)。

    游戏精神的败坏将带来非常残酷与荒诞的局面,无论是商业层面还是政治层面,规

    则与内核的脱节都将带来疯狂的欺诈与表演。

    埃里克森提出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六个仪式化要素的发育图谱,这些要素是人类

    构建文化规则的基本构成要素,分别为:婴儿期的神圣要素(识别的相互关系)、儿童期的公正要素(对好坏的区别)、适玩期的戏剧要素(戏剧化的精细描述)、学龄期的正式要素(行为准则)、青春期的理想要素(同等理念)以及成年期的繁衍要素(创造与延续)。

    这些要素会强化和促成文化的合理性和积极性,要素的败坏将导致文化的腐化与功

    能的逆转。

    埃里克森说到:“由于人类繁衍中存在的停滞性限制也标志着排斥的出现,因为它

    或多或少会对个体的‘善良’个性—特殊的人类亚种或者个体想要传播的价值体系—带来无情的压制或者破坏。这一破坏性能够在个体对孩子的身心虐待中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当他们施虐时,他们自己的孩子似乎忽然间成了陌生人,其他人的孩子在他们看来像是‘亚人’物种。这一破坏性会定期找一个广大区域,在战争中或者在对其他‘亚人’物种灭绝中获得集体性显现。”

    对于他人的非人化是比较普遍的文化坏疽,很多销售人员眼中冒着绿光看待买家时

    ,顾客在他的潜意识中已经被等价为猎物一般需要捕获的“目标”了,这是初级的非人化他人的行为,更为极端是战争形态中的宗族灭绝。

    繁衍要素丢失的文化就呈现出以攻击他人为快;公正要素丢失的文化就出现丛林法

    则和深深的戾气;神圣要素败坏导致普遍的亵渎;戏剧要素败坏引发疯癫与嘲弄;理想要素丢失就引来一片咒骂;正式要素丢失就变得没有原则和套路。

    文化构建需要回归原点审视自身,需要找到人类本性中的核心精神,找回那些被忽

    来源:

    精神分析读书笔记13-埃里克森(一)

    精神分析读书笔记14-埃里克森(二)

  • 拓展视野的心理学经典

    作者:飞翔的梦想 发布时间:2018-02-13 08:46:42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6分

  • 人物塑造:7分

  • 主题深度:9分

  • 文字风格:3分

  • 语言运用:7分

  • 文笔流畅:5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5分

  • 知识广度:4分

  • 实用性:3分

  • 章节划分:5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4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5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7分

  • 事实准确性:6分

  • 文化贡献:7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5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 网站更新速度:9分

  • 使用便利性:3分

  • 书籍清晰度:8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 是否包含广告:6分

  • 加载速度:8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5分

  • 搜索功能:3分

  •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小说多(212+)
  • 推荐购买(653+)
  • 可以购买(105+)
  • 强烈推荐(329+)
  • 赚了(629+)
  • 差评少(316+)
  • 三星好评(409+)
  • 引人入胜(212+)

下载评价

  • 网友 焦***山: ( 2024-12-20 20:48:58 )

    不错。。。。。

  • 网友 益***琴: ( 2025-01-06 08:37:58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谭***然: ( 2025-01-05 19:46:30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索***宸: ( 2024-12-11 11:31:13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家***丝: ( 2025-01-05 12:14:58 )

    好6666666

  • 网友 石***烟: ( 2025-01-02 23:05:11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冉***兮: ( 2024-12-14 02:27:22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郗***兰: ( 2024-12-28 17:23:30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权***颜: ( 2024-12-14 05:10:43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师***怡: ( 2024-12-10 02:27:55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步***青: ( 2024-12-20 00:17:57 )

    。。。。。好

  • 网友 林***艳: ( 2024-12-31 14:09:45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居***南: ( 2024-12-17 21:26:41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戈***玉: ( 2024-12-24 11:33:33 )

    特别棒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