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书屋 -要件审判九步法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29:54

要件审判九步法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要件审判九步法精美图片
》要件审判九步法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要件审判九步法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11811660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9
  • 页数:276
  • 价格:36.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29:54

内容简介:

《要件审判九步法》是一位学者型法官的审判经验和思想精华。这是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融审判实践与理论思考为一体,将法律适用过程创造性地分解为九步形成的《要件审判九步法》层层递进,步步为营,使审判活动成为一门裁判艺术。通过它,您将了解法官的思维模式和办案思路;通过它,您会发现法官的智慧和法律的魅力。《要件审判九步法》对于法律从业人员培养法律思维方法和提高法律适用能力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对于律师办案、法官审案具有实际的操作指引作用。


书籍目录:

导论

第一章 为什么要写这本讲义?

一、法官离得开法律适用方法吗?

二、中国法官缺乏法律适用方法的训练

第二章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法律适用方法?

一、我们能否找到一种方法?

二、我们需要一种怎样的方法?

第三章 为什么提出要件审判九步法?

一、类比法、历史法和要件分析方法

二、什么是要件审判九步法?

三、为什么是“九步法”,而非“三步法”或“五步法”?

四、要件审判九步法的基本逻辑结构

第四章 要件式审判方法的价值分析

一、要件审判九步法的审判管理价值

二、要件审判九步法的诉讼公正价值

三、基本审判思路对审判效率之影-向

四、基本审判思路与庭审思路

五、基本审判思路与裁判文书的逻辑结构

六、增强社会效果的价值

第五章 要件审判九步法第一步——固定权利请求

一、为什么要首先固定权利请求?

二、固定权利请求要明确的基本前提

三、我们应该怎样固定权利请求?

第六章 要件审判九步法第二步——确定权利请求基础规范

一、什么是基础规范?

二、确定基础规范有什么作用?

三、基础规范的检索方法

四、请求权竞合下的基础规范检索方法

第七章 要件审判九步法第三步——确定抗辩权基础规范

一、什么是抗辨权?

二、抗辩与否认有什么区别?

三、主要有哪些抗辩(权)?

四、如何寻找抗辩(权)及其基础规范?

第八章 要件审判九步法第四步——基础规范构成要件分析

一、分析基础规范构成要件有什么作用?

二、与主张责任有关的几个问题

三、怎样进行基础法律规范构成要件的分析?

第九章 要件审判九步法第五步——诉讼主张的检索

一、何为诉讼主张的检索?

二、诉讼主张与主张责任

三、审查诉讼主张有什么作用?

四、如何审查诉讼主张?

第十章 要件审判九步法第六步——争点整理

一、什么是争点整理?

二、争点整理有什么作用?

三、争点整理的方法

四、争点整理对法官的要求

第十一章 要件审判九步法第七步——要件事实证明

一、要件事实是如何证明的?

二、如何有效地组织当事人举证、质证?

三、要件事实证明与竭尽证明资源及方法原则

四、要件事实证明与举证责任分配

五、要件事实证明与举证时限制度

六、要件事实证明与利害关系证人

七、要件事实的证明与证人出庭作证

第十二章 要件审判九步法第八步——事实认定

一、自认事实的直接认定

二、举证、质证充分性的评估

三、证据“三性”的判断

四、事实认定中的心证问题

五、事实真伪不明情况下的举证责任适用

第十三章 要件审判九步法第九步——要件归入并作出裁判

一、要件审判九步法的实质——要件归入

二、要件归入的方法

三、要件归入与审判效率的提高

第十四章 要件审判九步法在裁判文书制作中的应用

一、我们制作裁判文书还有哪些问题?

二、我们制作裁判文书为什么还有这些问题?

三、要件审判九步法对裁判文书改革有作用吗?

四、裁判文书制作中的“八个一致”

第十五章 决定审判质量和效率最重要的因素到底是什么?

一、是否存在最佳的法律适用方法?

二、我们仅仅依靠形式理性的方法,能否完成司法的重任?

三、法律适用过程中的法官释明

四、无论什么方法,都离不开价值观的决定作用

附件一 请求权、抗辩(权)基础备考表

附件二 “九步法”分解备考表

附件三 “要件审判九步法”的运用解析

附件四 “八个一致”实例解析

后记


作者介绍:

邹碧华(1967年1月18日-2014年12月10日),男,汉族,江西奉新人,1988年7月参加工作,199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法律系经济法专业毕业,法学博士,高级法官,华东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民法学研究会理事、上海市第九届青联委员、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06年当选“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上海市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曾任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院长、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等职务。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邹碧华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同日,中央政法委长安剑揭晓“改革开放40周年政法系统新闻影响力人物”,邹碧华入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第一步:固定权利请求。明确当事人诉讼请求的含义,弄清当事人诉讼请求中的模糊含义;剔除当事人诉讼请求中矛盾之处;促使当事人更正明显错误、荒谬或非理性的诉讼请求。

第二步:确定权利请求基础规范(并法律观点开示)。

第三步:确定抗辩权基础规范。常见的抗辩权主要包括权利消灭抗辩、对方违约抗辩、同时履行抗辩、先履行抗辩等。

第四步:基础规范构成要件分析。

第五步:诉讼主张的检索。

第六步:争点整理。

第七步:要件事实证明(并心证公开义务)。

第八步:事实认定。

第九步:要件归入并作出裁判。


法官应当基于当事人争议的法律关系,从当事人诉辩主张所依据的法律规范出发,发现、固定直接影响法律规范各项要件成立或满足的事实争点,以及争议法律规范能否适用的法律争点。


一方主张——对方是否承认(自认)——不承认时举证质证——法官能否认定事实——真伪不明时由法官根据举证责任分配规则认定。


请求权

请求权基础

请求权基础构成要件

当事人诉辩主张

诉讼争点

事实争点——举证---质证---认证

事实认定——直接认定

真伪不明——举证责任分配认定事实

判决理由——解决法律争点、事实要件归入

适用法律

判决主文


(1)在当事人诉称、辩称之后,专段列明案件争点;(2)针对事实争点简述当事人举证、质证的情况,阐明法官采信或不采信证据的理由;(3)在“本院认为”部分,应针对法律适用争点进行充分的说理论证。


所谓权利请求基础,就是指当事人提出权利请求所依据的法律条文,也就是诉讼请求依据的法律条文。按照这种方法,法律适用首先确定应当依据的法律条文,即确定法律推理的大前提,然后看案件事实是否符合法律的构成要件,即确定法律推理的小前提,最后作出判决,即得出法律三段论的结论。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要件审判九步法》是一位学者型法官的审判经验和思想精华。这是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融审判实践与理论思考为一体,将法律适用过程创造性地分解为九步形成的《要件审判九步法》层层递进,步步为营,使审判活动成为一门裁判艺术。通过它,您将了解法官的思维模式和办案思路;通过它,您会发现法官的智慧和法律的魅力。《要件审判九步法》对于法律从业人员培养法律思维方法和提高法律适用能力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对于律师办案、法官审案具有实际的操作指引作用。


精彩短评:

  • 作者:強子機器劉威廉 发布时间:2019-05-27 22:03:25

    邹法官生前实务著作,无论站在法官抑或是代理人来看,均是属于纲领性的作品。一看思路,九步法解开了混沌、带来了清晰;二看细节,无论是请求权竞合还是心证公开,真伪不明时举证责任分配,均是实务技巧;三要反复看,不同阶段定会咂摸出不同况味;四看整理,书内的表格均是审判一线精英的结晶之作,我辈需要拿来主义,不时拿出来体会,并整理完善,内化成为自己的方法论。向裁判者致敬,向邹法官致敬。

  • 作者:一只羊 发布时间:2017-06-09 13:12:28

    核心诡计背后承载的那个梦幻构想比案件本身更让我着迷。

  • 作者:伊卡洛斯 发布时间:2016-04-08 21:18:37

    方法的传承性、标准性和可检验性,对于司法的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作者:大人 发布时间:2014-04-13 21:25:50

    实务方面的好书!

  • 作者:38楼的海西 发布时间:2016-06-20 13:01:41

    联想到手头裁判文书说理的课题。理论往往都很明了,或许是因为总是过度类型化理想化处理吧,只是司法实务中往往是眉毛胡子拎不清,没有太多道理好讲。无力也罢,无能也罢,中国法官的际遇总体是不被看好的。不过还是要致敬邹法官,这个队伍里为数不多的真正的精英。

  • 作者:文郁 发布时间:2015-09-21 15:28:45

    剑谱已传,先师已逝;领悟几分,造化个人。


深度书评:

  • 《要件审判九步法》摘要

    作者:江愁眠 发布时间:2021-08-26 11:05:43

    邹碧华:《要件审判九步法》,人民法院出版社2021年版

    在民事领域,所谓请求权分析方法系指以请求权基础为出发点,分析支持原告诉请主张的法律规范作出裁判的方法。请求权基础,是指据以支持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提出主张的法律规范。[26]

    狭义请求权,是与所有权、形成权、抗辩权等概念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主要指实体法上的请求权,主要产生给付之诉的权利。广义请求权,则主要在诉讼法意义上使用,在这种意义上使用请求权概念时,可以包括确认之诉、形成之诉和给付之诉等范畴。[26]

    要件审判九步法概述:

    1.固定权利请求:(1)明确当事人诉讼请求的含义,弄清当事人诉讼请求中的模糊含义;(2)剔除当事人诉讼请求中矛盾之处;(3)促使当事人更正明显错误或非理性的诉讼请求;[31]通过释明权让当事人在多种请求权之间做出选择。[77]

    2.确定权利请求基础规范(并法律观点开示):按原告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审查、确定原告主张的法律关系,并在该法律关系基础上进行审理。[31]法官的法律观点开示义务,是指法官将自己的法律观点及时向当事人公开的义务,避免来自法官的诉讼突袭,让当事人有机会围绕法官的法律观点重新开展自己的诉讼活动。[217]

    3.确定抗辩权基础规范:识别被告是否提出抗辩及其抗辩权基础。常见抗辩包括权利消灭抗辩、对方违约抗辩、同时履行抗辩、先履行抗辩。[31-32]

    4.基础规范构成要件分析。[32]对应的法律条文应当是完全性法条(具有构成要件及法律效果的规定)而不是倡导性法条。[289](1-4为大前提)

    5.诉讼主张的检索:根据基础规范构成要件分析,对比当事人的诉讼主张是否能与基础规范相对应。[32]

    6.争点整理:根据原被告双方的诉辩主张及其请求权基础规范,归纳案件争点。[32]

    7.要件事实证明(并心证公开义务),解决四个问题:(1)整理出事实争点后,以争点为核心组织各方当事人进行举证质证;(2)分配举证责任,使承担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明确知晓真伪不明情形下的风险所在;(3)证明过程中,法官将心证结论(对案件事实认定的结果和过程)告知当事人,促使其围绕法官的心证结论展开诉讼行为;(4)审查当事人是否用尽证明资源及证明方法,如存在明显缺陷,法官可通过指导要求其继续举证。[32]

    8.事实认定:举证、质证之后根据各方当事人所提供的证据及法庭质证过程,认定案件事实;当案件事实仍处于真伪不明状态,则根据结果意义上的证明责任分配原则,认定相关案件事实。[32](5-8为小前提)

    9.要件归入并作出裁判(结论):将查明的案件事实,与原被告主张所对应的法律规范构成要件,逐一进行分析比对。[32]

    一、固定权利请求(诉讼请求)[59]

    (一)固定权利请求需明确的基本前提

    1.权利保护体系

    (1)本权利:人格权、财产权、身份权等权利本身归属发生争议,可提起确认之诉。[61]

    (2)请求权:本权利受到侵害通常需要行使请求权来进行救济。[61]

    (3)形成权:设定、变更或消灭法律关系的权利。[63]

    (4)抗辩权

    2.各种权利间的关系

    (1)权利的对抗关系和补充关系。[66]

    (2)权利竞合

    ①法条竞合(规范排除的竞合):同一事件同时符合两个以上法律规范的构成要件,但按照法律适用规则只能适用其中一个法律规范。[66-67]

    ②选择性竞合(替代性竞合):同一事实同时符合两个或多个权利基础规范时,权利人可以选择行使其中一个权利。[68]

    ③请求权聚合:同一事实根据不同的法律规定而产生不同的请求权,各项请求权内容不同、性质各异,可以同时有效成立,权利人可以同时主张或分别主张。[68]

    ④请求权竞合:同一事实可以被纳入不同的请求权基础规范,而这些请求权在内容上是相同的。[69]

    请求权竞合的情况下,涉及基础规范的选择问题。[70]

    3.诉讼标的理论

    (1)当事人自主理论,法官只能按照当事人自己选择的请求权及其法律基础进行裁判。[70]

    (2)依职权检索理论,当事人只需要把事实告诉法官,由法官来依据案件事实为当事人检索请求权并选择法律。[70-71]

    在处理一些涉及诉讼标的的案件时,应当注意不同的审判环节保持立场一致,不能在审理时按照当事人自主理论,而在判断是否构成一案两诉问题时却按照依职权检索过全部基础法律规范的方式来处理。[71]

    选择性合并理论,是指在请求权竞合或者存在一定冲突的情况下,将两个诉求合并,但两个请求法官只能择一而判,也即选择性预备之诉。[72]

    (二)怎样固定权利请求(设计诉讼方案)

    如果请求权基础不明,会大大降低审案效率,更关键的是,基础规范不明,法律的构成要件不明,归责原则不明、举证责任不明、赔偿范围不明,对方当事人无法进行有效答辩。[74]

    法官替当事人选择请求权未必是最优方案。例如契约之诉与侵权之诉的选择,从可得诉讼利益来看,侵权优于契约,因为后者缺乏精神损害赔偿且受合理预见性原则的限制;但从举证责任上选择,契约优于侵权,因为侵权之诉对原告的举证责任要求较契约之诉高很多。[76]

    二、确定权利请求基础规范

    (一)基础规范的含义

    基础规范,即权利请求基础,是指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主张权利请求的实体法律规范。[78]

    (二)基础规范的作用

    1.明确判决的法律依据,为司法裁判奠定正当性基础;[89]

    2.基础规范是当事人上诉的基本依据,是判断裁判是否存在漏洞的依据,也是二审法院审理原审法院判决正当性的依据;[89]

    (三)基础规范的检索方法

    1.确定基本权利类型;[90]

    2.确定当事人的诉讼类型:(1)确认之诉,是指确认实体权利或法律关系存在或不存在的诉;(2)形成之诉,是指设定、变更或者撤销法律关系的诉讼;(3)给付之诉,是指请求被告履行一定给付的诉。[91]

    3.根据当事人的诉讼类型来确定可能的权利类型,如损害赔偿。[91]

    4.根据当事人提出的权利类型的指引,寻找到可能支持的法律条文[92-93]

    5.结合当事人起诉所依据的基本事实,确定具体的请求权。[94]

    (四)请求权竞合下的基础规范检索方法

    我国司法实践中允许请求权的有限竞合,主要是违约+侵权的情形,在违约请求权与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竞合的案件中,无论选择基于违约的请求权还是基于侵权的请求权,原告都要对被告违约并造成损害承担举证责任。[98-99]

    三、确定抗辩权基础规范

    (一)什么是抗辩权

    抗辩是当事人针对相对方所主张的法律效果作出的否定性陈述,其对象是对方的权利而非事实,包括实体上的抗辩与程序上的抗辩。抗辩权是指对债权人拒绝给付、拒绝履行债务或拒绝满足债权人的权利,其目的在于永久性或暂时性地组织请求权地实施或使请求权减弱,主要包括永久性抗辩权、暂时性抗辩权以及限制性抗辩权。[104]

    1.永久性抗辩权能够永久地阻止请求权发生效力,即请求权人提出的给付之诉会被认为无理由而驳回,主要包括时效抗辩、债权无效抗辩、权利消灭抗辩。[107]

    2.暂时性抗辩权能暂时地阻止法院执行请求权,即请求权人提出地给付之诉会被认为暂时性无理而被驳回,又被称为延缓性抗辩权,此种抗辩不能完全排除对方请求权地效力,仅能在一定期间内暂时地排除对方请求权。[108]

    3.限制性抗辩,其法律效果是导致法院地给付判决,只不过此种给付判决只能支持权利人有限地行使其请求权,其前提是承认对方的请求权。[109]

    还可分为权利妨碍抗辩(是指妨碍或阻止原告请求权发生效力的抗辩)、权利消灭抗辩(是指请求权消灭的抗辩)。[109-110]

    (二)抗辩与否认的区别

    否认是针对对方当事人所主张的原因事实作出的否定性陈述。[105]

    1.抗辩的基础事实与请求的基础事实可以并存,而否定不具有这个特征;

    2.抗辩会产生新的法律效果,与原告所希望产生的法律效果不可并存,而否认本身不会产生新的法律效果,只是延缓或消灭对方所希望的法律效果。

    3.抗辩通常具有积极性(必须指向对立性的法律规范),否认具有消极性(否认事实要件)。[106]

    (三)如何寻找抗辩权及其基础规范

    1.审查被告的答辩主张或理由是否明确,[111]

    2.识别被告在答辩中表明的是抗辩还是否认。[111]

    3.抗辩权特定化[112]

    4.检索抗辩所指向的具体法律规范[112]

    5.注意抗辩权基础规范的基本形态(独立、分散还是混合形态)[113-114]

    四、基础规范构成要件分析

    (一)分析基础规范构成要件的作用

    1.确立当事人的主张责任。主张责任是指当事人为获得有利裁判,而向法院提出于己有利的事实和利益的根据的责任。[116](1)主观的主张责任,指当事人在诉讼发生的初始阶段为法院确定审理对象以及形成明确的争点有提出具体事实主张的必要性,或者因未能提出或未能适当提出事实主张造成不利益的风险负担。(2)客观的主张责任,指在诉讼终结时,法院发现因某种事实主张的欠缺或遗漏而将此所产生的不利益判归其中一方当事人承受的风险负担。[117]

    主张责任均发生在证明责任之前。因为一方当事人提出对其有利的事实主张并不必然产生证明责任的问题,还取决于对方当事人是否对该事实主张予以争执。[117]

    2.解决证明责任的分配问题。举证责任:(1)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即案件事实真伪不明时的风险分配;(2)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即证据提出责任或提交证据责任,只能根据证据的占有情况或根据证据存在的实际情况来分配。[120]

    举证责任的分配:(1)待证事实分配说,以积极事实与消极事实作为分配依据。问题:抽象概念、主观性事实不能简单划分为肯定事实与否定事实;有些概念可以同时以肯定和否定的方式来表达。[121-122]

    (2)法律规范要件分类说,当事人对主张权利或法律关系成立、变更、限制、消灭负举证责任。将举证责任形式化,容易导致实质上的不公平,如不当得利中无法律上的原因这一要件由原告承担证明责任并不合理。[122-123]

    在实践中可将利益衡量说作为证明责任分配原则的补充,主要依据公平、证据距离、经验规则、诚信原则等。[123]

    3.解决举证时限制度的客体问题。我国《证据规定》没有明确客体,理论上举证时限制度只能适用于既有的事实主张(要件事实),即按照主张责任来确定证明的责任,如果庭审中提出了新的要件事实主张,针对该主张可以获得新的举证时限。[124]

    4.解决既判力客观范围的判断问题。民事判决的既判力是指确定判决之判断被赋予的一种拘束力,具有既判力的判断成为规制双方当事人今后法律关系的规范,不允许对该判断再起争执。[124]

    (1)主观范围,即何种范围内的主体要受到判决既判力的拘束,指前后两个案件当事人主体相同的情况下,才发生既判力。[125]

    (2)客观范围,前诉确定判决能够在多大范围内遮断后诉的请求和主张。[125]各国立法目前普遍承认有既判力的只有判决主文中所包含的事实,但我国《证据规定》并未区分既判力的主观范围与客观范围,允许任何在先判决发生预决事实的既判力,可能损害后案当事人的利益。[126-127]

    5.有利于法官进行争点整理,争点整理应当以要件事实为单位。[127]

    (二)与主张责任有关的几个问题

    1.主张的形式——积极主张与消极主张。消极主张是否成为主张?我国民诉法对主张并未区分积极与消极,但诉讼法中存在消极确认之诉。[128]【如最高院曾审判一起确认债务不存在的消极确认之诉,二审中最高院认为原告请求确认债务不存在,其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因客观上无法提供证据证明而完成,但不当然意味着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也完成。此时被告的举证责任并不是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存在,而是通过抗辩和证明来判断原告的主张是否成立。】

    2.主张共通原则的运用,为避免因某些程序上的欠缺而导致判决背离实体公正,只要有一方当事人提出了相关要件事实主张,法院就可以把这一主张视为本案中的相关事实主张。[128]

    (三)怎样进行基础法律规范构成要件的分析

    1.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法条以其可否作为请求权的独立依据为标准,划分为完全性法条(兼具假设与法律效果)和不完全性法条。[129]

    2.隐含要件的补充。[135]

    3.基础规范构成要件的多层次分析[136]

    4.单个请求权基础的检视框架:(1)请求权已成立:a.积极要件;b.消极抗辩;(2)请求权未消灭;(3)请求权可行使。[吴香香编:《民法典请求权基础检索手册》,中国法制出版社2021年版,使用说明第1页。]

    五、诉讼主张的检索

    当事人提出一个请求权或者一个抗辩,他就必须对该请求权或抗辩的所有构成要件提出主张。[140]当事人据以提起诉讼的事实和理由,可概括成为诉讼主张。[204]要件事实与原因事实的区别:要件事实是指法律构成要件的事实;原因事实是指当事人提出的生活事实。[141]

    诉讼主张的审查原则:1.依要件审查原则;2.及时审查原则;3.特定化原则;4.释明原则。[144-146]

    六、争点整理

    争点是指当事人存在争议的具体事项,通常包括法律和事实两方面。[147]事实争点包括: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事实,民事主体、行为事实;法律争点包括:实体法律适用争点和程序法律适用争点。[289]

    争点整理的作用:1.限缩审理范围。[148]2.引导诉辩争锋,避免当事人无的放矢或遗漏争点。[151]针对一个存在多个争点的案件,开庭前按照诉讼逻辑次序制作一份争点清单。3.减少当事人的重复性陈述,加快庭审效率。[152]争点梳理到一定程度,有一方当事人会自动觉得有某个要件证明不了,主动寻求调解。4.理清裁判文书制作思路。[154]

    争点整理的方法:争点整理以基础规范的构成要件为单位。[156]

    七、要件事实证明

    (一)如何证明[162]

    1.争点整理结束后,法官应以案件的事实争点为核心,组织各方当事人举证质证。

    2.分配举证责任,说明证据提供义务。

    3.心证公开,促使当事人围绕心证结论开展诉讼行为,包括申请调查取证及自行补充证据。

    4.逐一检索当事人是否对所有要件事实完成证明。

    (二)如何有效组织举证质证

    一般可以争点为分组质证的主要依据。[164]

    (三)竭尽证明资源及方法原则

    竭尽证明资源,即设法让当事人把证据都拿出来,避免当事人有证据却失权。[165]

    1.法官应当就举证方法、形式要求及可能的证据来源等方面对当事人进行指导。

    2.促使当事人穷尽证明方法,如传唤证人作证时的隔离质证、相互发问等。[166]

    3.法官要做到心证结论公开,给当事人补充证据的机会。[167]

    (四)举证责任分配

    1.说明证据提交责任[168]

    2.尽早分配举证责任[169]

    (五)如何准确适用举证时限制度[172]

    (六)利害关系证人

    利害关系人具有作证资格,证明力一般小于其他证人证言,但并非当然小于其他证人证言。如果经过当庭质证程序,依然可以建立强大的证明力。[173]

    八、事实认定

    (一)自认事实的直接认定

    自认的法律效力:(1)对对方当事人的免证效力;(2)对法院的拘束力,即法院应当以自认的事实作为裁判的基础,不得作相反的认定。但自认规则对法院的拘束力只是相对拘束力,因为自认会出现错误自认、胁迫自认以及涉他自认等情形,[176]涉及第三人利益时法院应当慎用自认规则。[177]

    (二)举证质证充分性的评估

    庭审结束后提交或补充证据应当让当事人进行补充质证。[177]

    (三)证据三性的判断

    1.证据合法性,即证据的形式及收集运用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不具有合法性则被认为不符合证据能力要求而丧失证据资格。(1)形式合法性审查,类型合法性、书面合法性、签章合法性;(2)程序合法性审查,即收集程序、手段是否合法。[178]

    2.证据关联性,即证据事实与案件事实之间存在联系的性质。不具有证明意义,则被认为不具有关联性。

    3.证据真实性和证明力。影响因素:证据来源、动机因素、认知因素、证据产生的场所过程等细节、证据的内容及与其他证据的协调性。

    证明力判断必须对证据优势(证明力大小)做出判断,证据优势判断应当以要件事实为事实认定的基本单位。[179]对每个要件事实的认定又可以分为单个证据的认定和证据综合优势判断两个层面:(1)单个证据的认定——主要解决三性问题;(2)各项证据的综合优势判断——主要解决证明力大小的判断。

    单个证据具有真实性不等于具有证明力,因为证明对象不等于待证要件事实,一个要件事实可能有若干个证明对象证明。[180]

    (四)事实真伪不明情况下的举证责任适用

    九、要件归入并作出裁判

    (一)要见归入的含义

    归入是指把案件事实与分析出来的法律规范构成要件进行对应。要求:案件事实必须是经过法律认定的事实;所有构成要件都得到满足;对方的抗辩不成立。要件归入是要件审判九步法的实质。[186]

    (二)要件归入的方法

    将法律规范的构成要件与认定的事实进行对照。[187]

  • 《要件审判九步法》书评

    作者:你压着我头发了 发布时间:2021-02-05 18:06:50

    请求权基础方法的司法适用版,我愿称之为“法官实务操作指南”,当初法院实习的时候就买了,但一直没看。

    可能你会奇怪,在2021年的今天,去回看一本10年的书有何种意义?尤其是在《证据规定》修订、《民法典》颁布的背景下,这种疑惑可能会更重一些。

    基尔希曼曾用“废纸言论”以说明法学作为科学的无价值性,这一言论无疑打击着法律人的自信心,而拉伦茨用以反驳的那番言论,在朱庆育教授看来,虽能抚慰法律人的心灵,但其所言或许所能够说明的是代表人类科学精神的并非法学,而是立法。可能是我过于愚钝,在我看完《民法总论》序言以后,我仍不能明白,法教义学的科学精神究竟在哪里。直到我在偶然机会下看了考夫曼的《类推与“事物本质”——兼论类型理论》(虽然时至今日我依然没有办法完全消化其内容)以及一篇讲非典型合同规范适用的论文后我才开始稍微有点领悟方法论的重要性:法教义学的科学精神或许并非在于其目的,而在于其方法。就如控制变量之于生物学、力学结构之于物理学、画辅助线之于几何学那样,令人如痴如醉。我曾一度讶异德国民法如数学般的精细,或许本质原因正是如此。实证法或许会因时过境迁成为“废纸堆”,但象征着人类科学精神的方法论却永远不会过时。

    书的内容其实没有太多可具体评价的点,因为大多是一些技术层面的操作方法,不过确实有挺大的收获,尤其是争议焦点整理的重要性以及证据认定与法律规范要件的关系,其实当初在法院实习的时候完全没注意到争议焦点与诉讼请求、法律规范要件的关系,感觉自己的逻辑很混乱。哎,当时如果看了这本书,可能我会做的更好一点。

    不过这本书还是有两个并非书本身的问题或者说缺点:

    第一个是由于非纯粹学术专著,写的相对比较随意,有些地方的逻辑看的有些难受,比如举证、质证的方式列举,“集中提交式”“逐一质证式”“分组质证”根本就不能被并列,第一个是举证方式,后两个是质证方式,很难混为一谈;再比如,法律规范要件说的修正简单以“利益衡量”太过于大而化之,大多数时候,目的解释和体系解释方法解决证明责任分配问题会更有效一些(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各种“善意”、“恶意”的证明责任分配上),似乎不太需要抽象的“利益衡量”予以完成。(当然,这样的评价还是显得有些过于吹毛求疵)

    第二个问题,或者说可惜的点是尊敬的邹碧华法官14年去世了,这本书也就停止了更新,导致有些内容跟不上实证法的规定了,比如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效力问题。最为可惜的是,最富有价值的“请求权、抗辩权基础备考表”也随着《民法典》的颁布而显得有点暗淡。不过正如前述所言,方法论的知识,永远不会过时。

    最后,以一句我很喜欢的邹碧华法官在书中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吧,同时也借以表达我对法官这一职业的崇高敬意:

    “庭审水平是一国法治水平的缩影。”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6分

  • 人物塑造:3分

  • 主题深度:6分

  • 文字风格:4分

  • 语言运用:7分

  • 文笔流畅:3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8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8分

  • 章节划分:6分

  • 结构布局:5分

  • 新颖与独特:6分

  • 情感共鸣:8分

  • 引人入胜:7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9分

  • 文化贡献:7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5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 是否包含广告:9分

  • 加载速度:8分

  • 安全性:9分

  • 稳定性:7分

  • 搜索功能:4分

  •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值得下载(214+)
  • 赞(312+)
  • 方便(663+)
  • 目录完整(203+)
  • 推荐购买(378+)
  • 下载快(392+)
  • 盗版少(257+)
  • 傻瓜式服务(297+)
  • 字体合适(349+)
  • 中评(346+)
  • 内容齐全(299+)

下载评价

  • 网友 常***翠: ( 2025-01-08 10:15:05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步***青: ( 2025-01-04 13:15:09 )

    。。。。。好

  • 网友 林***艳: ( 2024-12-23 11:27:56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宫***玉: ( 2024-12-24 12:42:17 )

    我说完了。

  • 网友 益***琴: ( 2024-12-13 16:20:54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孙***夏: ( 2025-01-05 17:09:13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冯***丽: ( 2025-01-04 06:27:43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丁***菱: ( 2024-12-18 11:38:58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孔***旋: ( 2024-12-13 22:55:28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权***颜: ( 2025-01-01 21:34:59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通***蕊: ( 2024-12-14 08:10:52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焦***山: ( 2024-12-24 00:31:40 )

    不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