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达·盖格心灵成长绘本: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有趣的家伙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婉达·盖格心灵成长绘本: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有趣的家伙精美图片
》婉达·盖格心灵成长绘本: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有趣的家伙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婉达·盖格心灵成长绘本: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有趣的家伙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10133411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9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15.3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50:50

内容简介:

《婉达盖格心灵成长绘本》包含《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有趣的家伙》两部作品。

1.《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认识美丑和善恶、学会互相帮助和感恩、提高防范意识;

头发像乌木一样黑亮,脸颊和双唇像血一样红润,皮肤像雪一样洁白的白雪公主,被恶毒的继母王后暗算,遇到了七个小矮人······

2.《有趣的家伙》: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学会思考解决问题、培养善良和助人的品格;

在一座山里住着一位善良的老人波波,他为鸟儿和其他动物准备了美味的食物,有坚果蛋糕、卷心菜沙拉和小块的奶酪。有一天,来了一个奇怪的家伙,它要吃掉孩子们的玩具娃娃。波波应该怎么应对呢?

本书还是中国首套婉达·盖格有声读物,增加了点读笔功能,并在每本书的内文都延伸了有趣可爱的对话,配备了模拟声效和场景声音,有声读物下载地址:www.rkcbs.net 更有利于小朋友的理解,增加小读者对本书的兴趣。


书籍目录: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SNOW WHITE AND SEVEN DWARVES

《有趣的家伙》THE FUNNY THING

 


作者介绍:

婉达 盖格(Wanda Gág):美国著名图画书女作家、画家,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新乌尔姆,她是七个孩子中的老大,是她一个人依靠坚忍不拔的毅力,将六个弟弟妹妹养育成人。

她的欧洲血统以及小时候听到的德国民间传说,日后影响了她的一生。她的成功归功于她的坚持不懈、牺牲精神和勤奋努力。她曾先后依靠家人朋友的贷款及奖学金,在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学校和纽约的艺术学校学习,毕业后,她画过好几年时装插图。不过,她渴望画自己喜欢画的东西,于是她又辞去了纽约的工作,回到乡下专心创作。她的作品为她赢得了声誉,成为代代相传的经典。

婉达 盖格创作年表:

1929年,《100万只猫》获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银奖,同年《有趣的东西》出版。

1931年,《淘淘和闹闹》 出版,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1934年,《ABC兔子》获纽伯瑞奖银奖,

1939年,《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获凯迪克奖银奖

1942年,《一无所有》获凯迪克奖银奖。《一无所有》荣获凯迪克大奖银奖。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冬天,天空中飘洒着鹅毛般的大雪。在一个王宫里,年轻的王后坐在窗边绣花。她不时地看一看窗外的雪花,一不小心,刺破了手纸,三滴鲜血落在飘到窗台的雪花

上。白雪上的血滴非常显眼,她心里想:“要是我能有一个小孩,皮肤像雪一样洁白,脸颊像血一样红润,头发像这窗子的乌木一样黑亮,那该多好啊”

不久之后,王后真的就生下了一个小公主。她的头发像乌木一样的黑亮,脸颊和双唇像血一样的红润,皮肤像雪一样的洁白。因此,给她取名叫白雪公主。可是,王后生下白雪公主之后就

去世了。

一年之后,国王娶了第二个妻子。新王后长得非常漂亮,但她很骄傲、很自负,也很虚荣—事实上,她生命中的愿望便是成为世界上美丽的女人。她有一块魔镜,她经常走到魔镜面前自我欣赏,并问道:“魔镜,魔镜,告诉我,谁是美丽的女人?”魔镜回答到:“噢,王后!您就是世上美丽的女人。”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文字和图画完美结合,是世界图画书的杰出典范之作

★婉达 盖格两次斩获凯迪克大奖,其画作被收藏在美国国家美术馆、大英博物馆等

★中国首套婉达;盖格有声读物,并在每本书的内文都延伸了有趣可爱的对话,配备了模拟声效和场景声音

★有声读物请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创智图书”——点击“在线试读”——“婉达 盖格听书”,即可在线试听音频

★《100万只猫》所获荣誉:纽伯瑞奖 刘易斯卡洛尔书架奖;入选美国《学校图书馆》杂志“影响整个世纪的一百本书”;入选纽约公共图书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100种绘本”;入选日本儿童文学者协会编《世界绘本100选》


媒体评论

★文字和图画完美结合,图画书的杰出典范之作。

  ——美国《儿童文学》

★婉达·盖格创作了一本无可挑战的经典图画书……《100万只猫》完全是黑白的,证明了色彩对一本成功的图画书并非那么重要。

  ——约翰·洛威·汤森《英语儿童文学史纲》



精彩短评:

  • 作者:LTX 发布时间:2021-01-15 09:08:22

    2021已读02。前英国驻德大使笔下的欧盟背后的德国政治,揭示了浸透于欧盟方方面面的“德国特色”,以德国与欧盟经济治理为主体内容,兼顾德国的政党政治、历史记忆和外交政策,其中有关“德国难民政策之形成发展”与“英国脱欧对德国领导之欧盟的影响”的分析令人耳目一新~算是一本了解当代德国—欧洲政治的普及读本~

  • 作者:Hesperia 发布时间:2016-07-03 00:54:15

    翻译负分。什么 不很多 不再能 甚至定语从句 都给直接印刷出来了。我怀疑这个译者和校读的人到底会不会写中文。至于霍教授的自传写的怎么样,我想最多只能算是一般 ……

  • 作者:BWV八核 发布时间:2018-08-16 18:10:41

    20180816 合肥

  • 作者:自娱者小五 发布时间:2011-05-02 00:39:10

    感觉没那么“厚”,有很大的丰富余地,不知是作者是刻意点到为止还是怎样。一如既往色彩对比强烈,只是缺乏张力。随书赠品挺有料~

  • 作者:Ginanana 发布时间:2020-12-15 23:23:41

    历史渣渣补课中~

  • 作者:奇诺 发布时间:2018-01-01 19:50:59

    《百年孤独》已经很累了

    它只想讲一个关于马孔多百年来的家族故事

    哪怕你们读完之后只是觉得神奇好玩

    而不是凡是看到讲一个家族+神奇元素的故事就称作媲美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主义大作。


深度书评:

  • 《人工智能时代》:人类是否要交出决定权

    作者:岑斌 发布时间:2019-09-20 23:40:45

    人工智能一直是影视作品长盛不衰的艺术题材,《铁甲威龙》、《机器警察》、《人工智能》、《irobot》等等,充满了人类对人工智能的无尽幻想,然而对于真实的未来,可能并不像影片中描述的那般科幻,而是充满了现实的威胁和无奈。《人工智能时代》的作者杰瑞·卡普兰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详实地分析和生动地预测了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以及对人类生存的深刻影响,他在本书的中文版序中提到,“

    社会正在变得富有,而我们却没有过的更好,如今工作的本质将会发生改变,而重点会转移到那些人能比机器完成得更好的任务上去。人类的未来,与科幻小说无关。

    ”卡普兰在本书中较为悲观的描述了合成智能将如何一步步圈养起人类,但也尝试提出解决方法,实现人类与合成智能合作共生,希望人类的未来充满阳光。

    作者

    杰瑞·卡普兰

    是斯坦福大学顶尖人工智能专家,人工智能与伦理学教授,是享誉全球的Go公司创始人,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台笔触式计算机,开启Iphone、Ipad等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先河的人工智能商业化先锋,还分别创立了全球第一家在线拍卖公司Onsale、极具影响力的社交游戏网站Winster等,为经济和社会政策提出了创新的自由市场调整方案,构建人机共生的新生态,受到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的青睐。

    本书因为内容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受到包括经济学家巴曙松、创新工场CEO李开复、中科院院士李德毅、搜狗CEO王小川,以及美国前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虚拟现实之父杰伦·拉尼尔、风投教父约翰·杜尔、Linkedin联合创始人里德·霍夫曼等大咖的重磅推荐,是难得的专业人工智能知识书籍。

    读完本书之后,有种醍醐灌顶之感,虽对于人工智能仍有诸多未知,但书本中的观点还是对我启发很大,也激起我对智能未来的探知欲,很想搞清楚人工智能与我们未来生活的联系究竟有多密切,未来的生活会是怎样的图景。通过缩写书本内容,加深记忆和理解,也进行分享,多有裨益。

    第一部分 人工智能时代大冲击

    01.从“仆人”到“颠覆者”,人工智能的反叛----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

    1956年夏天,一群顶尖学者汇聚在一起讨论如何制造一台“模拟人类各方面智能”的机器,彼时参与讨论的IBM沃森(Watson)研究中心的明星研究员纳撒尼尔·罗切斯特正带领团队发掘IBM初期人工智能研究,并随后向世人公布了研究成果,包括下象棋和证明数学定理的程序等(IBM深蓝、AlphaGo都是后辈)。但是意想不到的投诉来自于IBM经理和主管,因为他们看到了人工智能在未来替代他们工作的威胁,IBM内部报告建议公司停止人工智能研究,并关闭罗切斯特的新部门。

    60年代的人工智能技术与现代的机器学习和大数据技术无异,但受限于当时计算机存储和处理技术能力,人工智能无法积累大量的数据,自我学习和智能化升级更无从谈起。90年代,伴随计算机处理速度、内存每18-24个月翻倍(摩尔定律),计算能力实现稳定的指数级增长,而且目前的发展仍然势不可挡。1980年,网络概念几乎不存在,而今天,上百亿台设备几乎在一瞬间就可以分享数据。

    在此背景下,人工智能(或称机器学习)已经可以发展出自己的直觉力,然后用直觉来行动,和IBM反对人工智能的经理和主管们编撰的“智能按照编好的程序工作”的谣言大不相同。所以,IBM还是很早就明白过来,并开始在企业使命层面上接受人工智能的潜力并认识到人工智能的价值。2011年,IBM超级计算机沃森参加了益智问答游戏节目《危险边缘》(

    Jeopardy

    ),成功挑战该节目世界冠军肯·詹宁斯,展示了IBM的内部专业能力。目前IBM超级计算机沃森已经接入了两亿页内容,这些都得益于计算机运力的极大进步。

    图片来源于网络:2011 年,IBM沃森在智力精彩节目《危险边缘》中和人类对战

    02.机器人,疯狂扩散的新“病毒”----全面接管人类的工作与生活

    早期的智能机器开发的困境在于,科学家希望机器复制人类,所以通常只会重复死记硬背的预订动作,而且安全性不够,比如工业机器人只会按程序进行生产操作,不会判断工人接近时是否要停止生产,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过去几十年,工业机器人进步很多,但主要体现在对于机器人控制的精准性、机器人的力量和持久性,以及缩减的重量和成本,它们看不见、听不见、感受不到周围的环境,机器人的每一个动作和位置都事前设计精确,

    人类必须适应机器人的需求

    而实现机器人进化的是四种先进技术的汇聚。包括

    计算能力的巨大提升

    机器学习技术的进步

    机器人工业设计的改良

    机器感知的发展

    。而真正的突破就来自

    机器感知领域

    。10年前,解读视觉图像的程序发展缓慢,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应用以及更加复杂的摄像机的使用,该领域能力迅速得到增强,现在的程序可以通过检查图片和视频快速识别物体、人以及动作,并以极高的准确性加以描述(如马云向世人展示的手机人脸识别技术)。此外,同样的基础技术也用在各种各样的传感器上,如通过声音辨别歌曲,通过雷达探测船只。

    未来的机器人可以看见、听见、做计划,还能根据混乱而复杂的真实世界来调整自己,完成现在很多需要人手完成的任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

    (1)有形变为无形

    科幻电影看多的结果就是,认为机器人就该是人形,现实与此完全不同。完成一项任务需要

    能源

    (工作的能力)、

    意识

    (感觉环境中相关形势的能力)、

    推理

    (规划并调整计划的能力)和

    手段

    (真正完成某件事的能力,比如用手捡起东西)。但这四个要素不必要放在同一地点,不需要结合在一个“机器人”实体内。以机器人油漆工为例,并不会是我们想象中,一个人形机器人爬梯子刷墙,而是通过程序遥控一组飞行器,每个飞行器配备有喷雾嘴并牵引一袋颜料,通过在比如亚马逊云上租几个小时喷墙的SAAS专用程序,就可以方便完成,而且不需要支付长期拥有机器的成本。可以注意到,这些飞行器还可以根据需求和置入的不同程序,完成灭火、送货等多种任务。此外,机器人也不必是有耳朵和眼睛的,未来甚至会出现关灯工厂,因为高度智能化,没有人类参与现场生产,工厂也不必开灯了。

    打开电脑,内存就是一个邮票大小的黑色扁平长方体,比当年能看到每一个比特的计算机内存相比要缩小很多倍,未来缩小还会持续,而计算和存储的能力却会持续大幅提升。可以想象,当未来某一天你走在一片原始荒原中,你可能没有注意到你眼前有一个巨大的网络、大量的自组织和协作设备正在维护这个环境,同时也在照看你(或监视你),就像你在参观迪士尼乐园一样。未来,很多领域只剩下对信息的操纵,比如金融系统、教育机构以及娱乐媒体等,而完成任务所需的能源、意识、推理和手段都能在电子领域找到,完全不受空间限制,一切将渐渐隐去物理的外形。

    (2)未来更像过去

    一个无法避免的趋势是

    科技将倾向于联合化和简单化

    。比如过去我们开车需要配一个GPS、一台CD,旅行需要一台相机、一台录像机,生活中需要一部手机。而现在这些都合成为一部智能手机,功能联合了,体积变小了。想象一下人造劳动者工作的场景:如果需要切洋葱,它可以从可选配件箱中拿到需要的部件,可以站立一整天洗盘子,在两顿饭之间可以剥瓜子、做冰激凌、擦地板、洗衣服和给婴儿换尿布,所有功能和器具可集中化。另一方面,未来看起来会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像过去。我们的生活也许会更复杂,但因为我们身边出现了由无形的科技低调掌控的各种全能而多变的设备,生活会比今天看起来更简单。当人造劳动者来袭,它们会真真正正地席卷工作场所并帮你完成杂务,洗碗机和吸尘器都可以扔掉了,很多电力使用后发明的各类电器都重新消失。这些都要得力于分布式机械系统,进入家庭、企业以及环境中满足每日需求。而这些已经在各领域发生,比如亚马逊通过常用功能聚合成一个统一的系统,取代了从书店到鞋店的一切;谷歌把图书馆、报纸以及企业名录,汇聚到一个组织化的综合体下;Facebook则把明信片、照片分享、邀请函、感谢信、温馨提示以及庆贺等全部无缝地融入到一幅完整的社会图景中。

    如今,科技在复杂性和多样性上的趋势只是昙花一现的分支----一场由电力驱动的现代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只不过这次演化的终点将停留在尚未成型的机械动物。

    03.一场智能机器密谋的金融抢劫----财富集中化愈演愈烈

    华尔街用计算机来处理股票交易已经是很平常的事了,但是选择买卖哪只股票却还不常见。曾经这是只能由人来做的事,而计算机只能按照编好的程序工作。但人们也意识到,计算机的交易速度比人类快得多。摩根士丹利很快认识到,只要在正确的时间完成正确的交易,把决策过程从实体世界转移到电子世界会让他们获得决定性的先机。如今,程序化买卖也被称为高频交易(HFT),可以在几乎0.1秒内完成差不多10万次交易,而同样的时间人类只能通过系统完成买卖两次交易操作。但是,虽然快是一种优势,但是真正的优势在于快速分析世界金融市场上奔腾不息的数据流—而摩根士丹利拥有距离“河流”最近的位置。即

    真正的战斗在于数据,而不是程序

    。统计和机器学习技术才是当下用来淘金的最好工具。

    图片来源于网络

    随着技术的进步,

    把统计和人工智能应用到任何可以变化的东西上,

    成为新的发展方向。高频股票交易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找到股票、债券等价格的买卖差价,赚取利润,因为交易频次达到百万级别每秒,交易量大,金额可观,而且不需要每次都正确,只要正确的次数大过错误的次数就够了。

    高频交易程序为社会提供了服务,他们可以通知买家和卖家别处还有更好的价格,所以每个人都可以从这条信息的价值中获利,但事实是,所有的利润都流向了这些系统的创造者和运营者。

    如果要减少高频交易程序的金融影响,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对信息请求收取少量费用,也就是买入和卖出(报价)的请求。第二种方法是延迟所有交易一秒钟

    ,无论对于人类还是计算机。虽然对于人类来说,延迟1秒可以忽略不计,但对于高频交易系统来说,延迟足以减慢或停止高频交易的上述获利弊端,因为1秒对于高频交易来说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会极大程度迫使系统降低获利机会,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挽回公平的方法之一。

    证券交易的公认目的不是让某些人富起来,二是通过优化和高效分配资金促进商业发展。但是掌控当今市场的合成智能,让这个使命蒙受了质疑。

    04.机器魔鬼,引燃众神之怒----被谋杀的人类公平感

    (1)惊心动魄的股市

    2010年5月6日下午,由高频交易程序发起的证券交易已经激增到了60%,实际上,机器而非人类,已经成了市场的主体。14点42分,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在几分钟内相比当日开盘价下跌了1,000多点,也就是9%,超过1万亿美元的资产价值在14点47分消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经过将近6个月的时间调查发现,问题缘起于一家大型共同基金公司的投资经理下单卖出一笔数量可观的股票,而讽刺的是这家公司以缓慢而系统化的方式买卖股票著称。

    这位投资经理并没有打算做什么非常规的事,他下的订单金额和下单速度均在正常范围内,下单完后他就去忙别的事了。问题在于那一刻,市场中没有足够的买家去购买这个证券,于是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价格陡然下跌,势头一旦形成,其他程序自动执行“止损”命令,愿意以任何价格卖出,这个比例的分母不断扩大,而更可怕的是安装在全世界的高频交易程序认真负责拉响了安全警报。有些用来检测不正常市场波动的程序为了保护出资人的钱,开始尽职地以疯狂的速度平仓,瞬间发生电子银行挤兑。而更加激进的程序感觉到了少见的机遇,通过专有算法疯狂获取价差收益。因为这种空前交易量,报告系统落后了,错误信息加剧了连环相撞。苹果公司股价莫名其妙地升到了10万美元一股,而埃森哲咨询公司股价则坠落到1美分一股。与此同时,在真实世界中两家公司仍然平静地处理着各自的业务。

    幸运的是,扭转疯狂局面的是一个低调的组织,采取了一个简单的行动拯救了这一天。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停止了所有交易5秒钟,足够给市场喘一口气,同时也让高频交易程序重新进行了设定。市场价格很快恢复到接近于几分钟前的水平,事情的结尾似乎是好的,但事实并非如此,投资者们不能再高枕无忧,他们无法确切地知道,已经掌握在机器手中的钱第二天是否依然完整并且继续增值。

    (2)为什么有些网站总知道你在想要什么

    当你加载含有广告的页面时,那毫秒间,一场蔚为壮观的战斗就打响了,各式各样的合成智能开始互相厮杀。

    从你点击链接到网页真正出现在屏幕上的约一秒钟内,上百个事务进程在互联网中激烈地搜寻你最近的行为细节,估算你会被其中一家广告商影响的可能性,并参与了一场在瞬息之间完成的电子拍卖,拍品就是让某件商品给你留下印象的权利。而可以定位你并记录你行为的就是cookie,这些都记录在你的电脑硬盘上,像便利贴一样,当你再次用同一台电脑进行网络访问时就可以立即认出你来。

    类似网页广告的公司已经有很多,像美国Rocket

    Fuel公司已经建立了精密的数学模型,用来预测你回应任何一个他们展示的广告的可能性,这些广告来自他们不同的广告客户。某天,当你打开一个网页时,一个广告天衣无缝地出现在了你正在加载的页面上----为你的猫补充特殊维他命,从而抵抗猫白血病。不要觉得神奇,他们是怎么知道你刚养了一只猫的。

    (3)无法控制的计算机程序

    说服的艺术如果由合成智能来完成,效果会更好。比如上述网页的广告展示,Rocket Fuel向一家主流国际快餐披萨连锁店客户预测,当在网页展示了一则披萨广告后,目标消费者中9.125%-11.345%会在两周内购买这款披萨,而客户两周后返回的报告显示实际数字是10.9%。计算机展示了在预测和影响客户行为上的非凡精准度。这就节省了人类销售员大量口舌,而且还不一定有好的效果。

    但在此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参与者竞争激励,争夺利益,这些都是由程序自动完成。比如广告交易所的合成智能会管理所有出价,学习每个出价者的策略并以此牟利,可能通过挑拣最好的交易机会,也可能通过让类似出价者互相竞争从而抬高价格,虽然其投放一条广告的价格可能只有0.00005美元(即千人成本CPM为5美分),但这种交易的总量却是巨大的。2008年成立的Rocket Fuel在2014年市值就达到了约20亿美元。

    那这些合成智能不能设计的更友善和文明一些吗,现实情况是

    这些系统是为了完成单一目的而设计的,它们不知道或者不关心其他副作用

    。所以它们会收取尽量高的价格,从而获取可能的最大利润。看一个更加夸张的例子,想象未来一个人买了一台最新型的通用机器人私人助手,他让机器人把所有能力都用在成为一位世界上最成功的专业棋手上。在不加指导情况下,这个机器人可能会自我规划策略,比如为了在比赛中甩开对手而威胁有可能成功的竞争者的家人,在更厉害的选手去往比赛的路上破坏他们乘坐的飞机,或者杀掉任何可能阻止它完成任务的人。

    此外,

    这些合成智能可能会打破我们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合理分配资源的现况。

    比如智能抢票系统,让排队的人类完全失去公平感。所以不患寡而患不均,而类似于广告抢位的合成智能却可以接受,因为毕竟参与竞争的都是合成智能。那我们与掌握合成智能的少数金融精英竞争是不是自讨苦吃了。

    解决问题的办法是:

    我们需要把这些公平的概念纳入公共讨论中,然后才能在电子领域延续我们的公平感。

    第二部分 重塑社会,拥抱智能大未来

    05.机器人犯罪,谁才该负责----未来的法律

    道德行为体的界定必须是

    他(它)们能感知到自身行为后果中与道德相关的部分,而且必须有能力在行动方案之间作出选择

    。而这些条件与任何主观和先天的是非判断无关,只需要道德行为体能依照人类公认的道德标准来控制自己的行为,并且评估行为的影响。也就是说合成智能如果能实现上述自我判断,也可以被认定为道德行为体。

    这类问题的解决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比如你的自动驾驶汽车如果为了救你而撞向小学生,或者是选择撞向老人还是儿童,这样的问题无法回避,而目前解决方案没有定论,因为

    我们的一部分道德观念似乎是来自我们作为人类能够感受同情和怜悯的能力----我们本能地推论,如果有东西伤害了我们,那我们就不应该把这种痛苦施加给别人

    。但我们还不知道如何指导工程师进行道德编程实践。

    (1)机器人该负法律责任吗?

    人类社会如果出现代理人违法,不同的组织对于相关责任的分摊,法律上的原则和判例有很多可以遵循。但是当你拥有智能机器人,而它代表你行动时,谁该负责?假如你的家庭智能机器人帮你去马路对面买星巴克的咖啡,它路上看到一对男女扭打在一起,而且这个男人在女人明确反对的情况下拿走了她钱包,你的机器人根据自己的通用编程和具体经验推测有人正在犯罪,它上去把男人摔倒在地,一边控制住他一边报警,但是等到警察赶到后,那个男人却解释他和妻子只是在互相闹着玩,争夺车钥匙,好决定由谁来开车,而他的妻子也证实了。而你的机器人尽职地解释说,它只是在你的命令下去买杯咖啡而已。这两个人愤怒地坚持要警察以伤害罪逮捕你。这个时候应该你还是你的机器人负责?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或许一个可以解决的方法是,根据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奴隶法典”的判例,奴隶是奴隶主所有的具有有限权利的财产,奴隶犯罪其自身被追究责任。而现在你的智能机器人类似于你的奴隶,可参照上述判例,在这起案件中合适的惩罚是清除机器人的记忆,从而清除它目睹抢钱包的经历,并且为了赔偿,机器人要交由受损方托管12个月时间。这个对双方来说或许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对方可以免费使用12个月智能机器人,而你可以免除因伤害罪被惩罚。如果真是这样判罚,一系列新的判例和法律体系就诞生了。

    (2)强制“失忆”真的是最好的惩罚?

    我们的法律没有要求道德行为体必须有人性或者意识,比如公司作为法人实体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相关实体必须至少有能力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道德后果,并且能够独立行动。

    那作为合成智能体,该如何训导它?上述案件中,法官的判罚对智能机器人就公平吗?考虑处置公司的方法,即公司违法,我们不能把公司抓起来或关进监狱,只能通过征收罚款,因为公司的主要目标是赚钱,罚款就成为一种对不良行为的有力震慑,此外还可以让合同无效,把公司驱逐出市场,或注销公司。

    不是所有的犯罪者都要承受同样的后果,惩罚不仅要符合罪行,还要符合罪犯。惩罚一个合成智能需要干涉它达成目标的能力。

    (3)让人造人拥有资产

    强制性的失忆并不是干涉合成智能实现目标的唯一方法,我们还可以撤回其行动的权利。事实上,合成智能的使用许可与合成智能对自身行为的责任是相辅相成的。给合成智能发执照,并在违法时可以处罚或吊销执照,或许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这样合成智能拥有类似公司的“人格”,可以拥有资产,违法时,法院就可以只处罚你的智能机器人,罚它的款,而它的主人就类似公司股东一样根据情况承担有限责任。比如,我是一队自动驾驶出租车的所有者和运营者,那我肯定会考虑把每辆智能车都合并为他自身法律实体资产,因为我不希望一个实体的错误搞垮我整体资产。

    但这样又被带回到智能机器作为代理的最根本的问题,它们会不懈地追求我们为其设定的目标,并且在和人类竞争中胜出,而且可能仅仅是在名义上受我们控制(因为他们有独立人格)。这种情况至少会延续到我们建立起道德和法律框架之前,有了这些框架,我们才能把它们整合为人类社会中高效的伙伴。

    06.从人到机器,决策权的转移----未来的决策

    (1)亚马逊: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存货,而在于数据。

    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将应用在证券交易上的基本原理同样也应用到由人提供信息上。对他来说,和实体商品打交道是附带的和次要的,存货和物流也可以通过付费转包给第三方。亚马逊的真正本质是积累书评和顾客的购买积累。贝索斯意识到,花在读书(或其他商品消费)上的时间对于大多数买家来说要高于商品名义上的价格,所以向顾客准确推荐一本感兴趣或实用的书(或其他商品)更为重要。

    亚马逊赚钱的方式与证券交易套利相同:

    两个同时进行的交易,只要它们都进行结算就肯定有利润。一个交易是亚马逊以特定价格卖给你,另一个交易是亚马逊采购商品。

    通过不断调整对你的卖价,亚马逊锁定一个已知差价作为它的毛利,就像程序化算法一样,整个计划之所以能够奏效就是因为亚马逊掌握了比你更好的信息。

    亚马逊的成功存在于数据,花了将近20年时间史无前例地积累了大量关于个人和集体购买习惯的统计数据,包括两亿活跃卖家的详细个人信息。你在亚马逊上买东西,亚马逊会为你建立这样的信心:你得到的是最好的,或至少价格非常好。它会经常监控有竞争力的价格,并且据此调整自己的价格,常客们会注意到购物车中物品的价格会莫名其妙地随时间变动。

    (2)先进机器人的高利润

    通过将竞争者产品放到自己的平台上,如亚马逊、京东等的做法,合成智能可以窥视竞争者的销量和价格,并且最终让自己可以控制其竞争者的成本,为顾客提供价廉物美的商品,而且先进的机器人可以根据信息分析,提出更为专业的商业决策。

    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可以从数据中获得巨大的利润。

    (3)你不是在自己做决定

    当人工智能越来越多的介入到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将会收到越来越多的建议,例如:当你开车经过商场时,优惠券会被发送到你的智能手机上;你早上醒来的时候就可以发信来预订一个和你办公室很近的车位;如果你不过度浇灌你的草坪就会得到一张免费电影票;如果你在周五之前向你的健康医疗组织献血,就可以提前一年升级你的智能手机。

    这些由合成智能提出和管理的建议,目的是优化交通、保护自然资源、管理医疗卫生,但也有的系统目的却是在关店前尽量晚地卖出最后一个甜品,在河景房仍然可售的情况下租给你一套街景房等等。

    人类历史正在发生从未有的情景,可能在你去相亲前,双方的智能助手已经快速的相互沟通交流过了,并分别给主人提出建议。那摆在我们眼前的选择真的是我们自己下的决定吗,我们拥有那么多的信息可以作为下决定的支撑吗,我们下的决定难道不会是在智能机器人提供的选择性信息影响下做出的吗?

    07.谁会成为最富有的1%----未来的财富分配

    在美国,最富有的1%的家庭累计拥有的财富超过了整个美国财富的1/3,差不多20万亿美元。这些钱可以雇佣美国2/3的工人,而剩下来的1/3工人的工作就是为那些有幸为富人工作的2/3的人提供基本生活需求。在美国贫富差距扩大到历史最高位的20倍。

    另外一方面,根据穆迪分析的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的说法,收入前5%的人的花销占总花销的1/3,而收入前20%的人的花销接近于总花销的60%。很有可能在下一个10年中,美国最有钱的5%的人可以产生50%以上的零售支持。也就是说繁荣经济并不是由想象中的中产阶级带动的,而是由越来越集中的骨干精英所驱动的。

    08.无论你的领子是什么颜色,机器都会毫不留情----未来的工作

    (1)淘汰的不仅是工作,更是技能

    一种威胁是,大部分自动化作业都会替代工人,从而减少工作机会。这就意味着需要人工作的地方变的更少了。这种威胁很容易看到,也很容易度量。如果这种替代慢慢发生,这种现象带来的效率提升和成本上的降低最终会制造财富、刺激工作机会增长,而这些好处会补偿其他方面的损失。

    第二种威胁更加微妙,更难预测。很多科技进步会通过让商家重组和重建运营方式来改变游戏规则。这样的组织进化和流程改进不仅经常会淘汰工作岗位,也会淘汰技能。比如银行安装了ATM后就会裁掉出纳员,而提升的服务会创造雇用网络工程师而非出纳员的需求。同样,如果替代是发生在一个长期的过程,造成的冲击会被吸收转化。19世纪时,美国农场仍然雇用了80%的工人。随后伴随自动化的发展,到20世纪初,这个数字就下降一半到仅40%,而如今只有1.5%。基本上,美国成功实现了用自动化取代近乎所有人的工作,但是因为长达200年的跨度,没有造成大规模失业,因为人们可以从容的从劳动中解放出来,开始从事很多其他富有成效并能创造财富的活动。

    但如今,人工智能的进步可能不会给予这么久的时间,人造劳动者会取代对大部分技术工人的需求,合成智能会大面积代替需要由受过教育的人来完成的工作,包括合成智能导致的流程再造形成的大面积破坏,造成结构性失业,社会上会出现一些长期找不到工作的人,另外,一些想象不到的,比如需要优秀人际交往能力或说服能力的工作也会被自动化替代,比如销售员、律师等。

    (2)被侵占的蓝领劳动力市场

    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有效的工作岗位总数,而在于完成这些工作所需的技能。传统超市售货员无法在短期内学会线上零售网站维护技能。各行各业的蓝领工作很有可能已经被自动化接管。在自然环境中可以感知和运行的机器人设备将会大批量取缔劳动力市场。简而言之,人造劳动者正在从各个领域进攻而来。比如可以在黑暗中工作的机械工人、超强分拣能力的机器仓管员,以及可以讨论、示爱、聆听并感受抚摸的交互式性爱娃娃。

    图片来源于网络

    (3)律师,光环不再

    目前,计算机在法律专业中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存储和管理法律文档。但研究者正致力于将商业合同(契约、贷款、执照、合并文件、购买协议)等进行智能化,所有具有很高结构化特点的文件,计算机程序都可以轻松起草初稿文件或直接完成终稿,而目前收费仅是人类服务的约1/5。而更复杂的替代也正在发生,创业公司Judicate使用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把普通文本(比如法律原则或特定案例)转化成结构化的信息,利用这些信息可以发现相关的法院判例,可以节省无数花费在法律图书馆或使用传统电子搜索工具的时间。还有的创业公司正在研发缩短早期案例评估、证据处理、文件审查和文件处理以及内部调查等旷日持久过程的智能程序。

    带来的改变是,可以提供律师在家工作的机会,避免办公室费用,而用精心设计的计算机系统来替代熟练的法律助理,可以减少成本。这些变化会降低高质量法律服务的价格,同时也提高了让上百万潜在客户获得法律服务的机会。

    (4)更强大的机器人医生

    过去半个世纪中,大爆发式的研究和临床试验以及我们对身体和精神日益增进的了解,让个人全面掌握所有医学和治疗知识成为一件不可能的事,这个领域分裂成了无数种专业和业务。问题是,随着医疗分工的专业化,把多个职业医生的诊疗活动整合为一个连贯的医疗计划正变的越来越难,因为没有人能看到完整的问题,也缺乏规划最佳行动方案所需的详细信息,而且专家只倾向于治疗自己专业领域内的具体病症或身体部位,但是他们对于这些疗法的副作用以及这些疗法和病人所接受的其他治疗之间的影响却知之甚少。

    2011年,IBM和美国最大的管理公司WellPoint开始合作,把沃森的技术应用到提高病人看护质量方面。沃森可以博览100万本书或2亿页的数据量,并且在3秒内分析其中的信息并给出精确的回应。WellPoint期望沃森能在内科医生的决策过程中成为强有力的工具。但不幸的是这个决策工具的诞生却是别人失业的开始。

    (5)驾驶和教育,别再亲力亲为

    过去50年间,飞行安全有了显著提高,但是飞行员差错造成的事故仍然保持在50%左右。相比之下机械故障原因只占20%。现在的自动驾驶仪已经变得非常精密,所以驾驶员在特定情况下不能自己驾驶飞机,而是必须要使用这些系统。

    科技也可以代替很多领域的教师。比如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学生们在家观看讲座,并且在线上学习相关资料,然后在老师的帮助下在学校完成作业,教师们可能不需要再备课和讲课了,他们的工作被缩减成“学习教练”,教师职业将面临改变。

    (6)只有雇主愿意付钱的技能才有意义

    来自牛津大学研究显示,把近期的技术匹配到美国劳工统计局描述的702种职业所需的工作技能上,47%的工作极有可能会被高度自动化的系统所取代,包括很多领域的蓝领和白领职业。

    回到雇佣的本质,

    只有雇主愿意付钱的技能才有意义

    ,而唯一知道什么技能有用的人,就是雇主自己。但现实中的专业培训,犯了

    两个错误

    第一就是过分依赖传统学校,让学校来决定应该把什么教给学生。

    而学校等教育机构并不具备对经济趋势进行快速响应的能力。所以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孩子在高中不学习更加实际的技能,比如打字、统计性估计等(学校教授阅读和写作,但没有从实用的角度进行)。

    第二个错误在于一种心照不宣的假设:你首先应该上学,上完学再找工作。

    这个不适合如今飞速变化的劳动力市场。

    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开明的经济政策,比如“职业培训贷款系统”,因为工人培训最大的收益者是工人自己,你申请一份未来的工作,得到未来雇主的资助,而雇主可以选择为自己未来需要的的技能埋单。培训机构也会密切关注相关技能,定向培养学生。政府在其中甚至不需要进行干预,市场就能自动调节。

    09.一个人机共生的时代----未来的经济生态

    很多经济学研究都发现,当社会的经济差异最小化时,人们整体的自我评估幸福指数最高,甚至在限制了所有其他已知因素的情况下也是如此。收入范围和满意度之间的关联尤其紧密。而如今,几乎所有利益都流向了富人,而穷人却两手空空。生活标准的巨大差异是一种公众性的耻辱,我们需要改变这种状况。

    (1)分配未来,继续公平

    很多解决公平的方法都把两种东西合并在了一起:工作和收入。认为提高收入就要找到工作,但是未来工作可能会更加稀少,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

    不是依靠拥有一笔财产才能依靠资产生活,一切都取决于你想要如何生活。

    一些事实证明,很多人并不是因为他们不需要或者不想要才没有工作更久,人们会因为变幻无常的本地劳动力市场和他们想要过的生活,理智地决定去找工作,还是花点时间做点别的事。所以,那种说每个身强力壮、精力充沛的人都要尽可能多工作的观点,反映了一种扭曲的进步概念。其实,如果有人辞掉了房产经纪人的工作并开始在摇滚乐队弹吉他,他的可支配收入可能降低了,但是他的幸福感却提高了。中产阶级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那样急于爬到更高层。

    认识到这样的事实后,政策就是不需要夺走任何人的东西,而需要一种更加公平的方式来分配未来的增长(作者的观点,还不愿意强制性打破目前既定财富分配的格局,希望在未来分配调整中进行弥补)。现实中,虽然目前人均数字看起来不错,但平均数字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财富并不是由所有家庭公平享有的,解决的办法就是要找到分配未来收益的新方法。

    (2)公共利益指数,公平的度量标准

    通过应用基尼系数概念,创造

    公共利益指数,

    如果一家公司股权被更多的人直接或间接拥有,将获评更高的公共利益指数,也就意味着这家公司类似于公共国有资产,对于每个人都开放,可以惠及所有的股东,而由少数几个股东掌控的公司就获得极低的公共利益指数评分。

    (3)税收激励,让公司在更大范围内利及大众

    如果针对公共利益指数分值较高的公司进行税收减免或税收优惠,就会让更多公有的公司更具竞争优势

    。这些公司就可以加大投资并最终扩大市场以及市场价值,而受损失的是那些持股更集中的竞争者。

    简而言之,为了获得税收优势,受这种税收激励管制的公司会找到在更大范围内分配股权的方法。更妙的是,政府可以通过根据公共利益指数而变的公司税来监控并调整这个过程。相似的激励可以应用在债券的发行上,当然机制更加复杂。

    (4)高度自由的社保制度,一个没有退休的时代

    目前很多国家社会保险的方式是依靠单一的集中投资系统,既不透明,对个人来说兑现时间过久。可解决的方式之一是:

    改变管理社会保险的方式,提高个人既得资金的透明度,并让个人拥有更多控制权

    。优势是:首先,更多人会加入到积极管理自己退休基金的行列。其次,被政府减免或政府补贴的所得税以及我们用来鼓励各种活动的对等基金,也可以帮助建立每位公民的投资组合。而且,可以与个人公共活动挂钩,如果个人报名参加一些公共服务活动,就会被授予一些股份期权,进行持续的激励。

    (5)钱不再是工作的唯一理由

    解决不公平的问题后,钱已不是工作的唯一理由,我们的基本需求已经不需要我们自身的劳动力就可以满足。未来自动化世界,除了那些找到为数不多好工作的人以及富有到可以积累个人资产的人,我们也要把财富分配给剩下的人,从长远来看,所有这些都意味着人类会解决自身的经济问题。最终,虽然智能化极端发展,我们也没有那么悲观,我们会发现自己和机器是以共生关系或者寄生关系一起生存的。

    结尾:如果机器圈养了人类

    (1)合适的未来词语

    我们一度使用的词语会对我们的思考和行为造成真实而严重的影响,如果我们要讨论和交流的事物变化了,而我们却词不达意,就无法谈论这个话题,也就很难理解正在发生的事,更别说制订适当的计划和制定政策了。比如“音乐”,最初都是现场演奏,到如今数字音乐的普及,当年的音乐家还能认同现在智能手机中流淌出来的声音是音乐吗,但我们现代人却觉得这就是音乐;而“自动驾驶汽车”也是如此,最初人们描述汽车为“不用马拉的车”,因为汽车出现之初马是最常见的交通和运输载体,同样当汽车智能化之后,我们就描述为自动驾驶汽车,但这远远无法准确的表达真实的情况,更好的描述应该是“个人公共交通”,因为伴随智能化发展,我们将不必要拥有自己的车,需要的时候只要召唤即可,到了目的地,车就会安静地自动行驶到最近的集结待命区,成为公共交通工具,不再是传统的汽车了。为此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将极大的变化,车库消失,更多的楼宇建起,城市拥堵的交通环境改善,因为交通便利人们可以住到离城市更远的地方,并带动城市外围房价上升,城市中心房价下降,可能整个经济都会发生极大的变化。所以使用贴切的词语对于我们理解人工智能的未来前景至关重要。

    图片来源于网络

    (2)图灵测试

    1950年,图灵写了一篇很有思想的论文名为《计算机器与智能》,提出“模仿游戏”,也就是现在著名的图灵测试,一台计算机将试图让一个人认为它是人类,判定者需要在一组人类选手中找出计算机,方式只能通过文字交流。图灵测试被广泛解读为人工智能的“成人仪式”,如果机器具有能够成功过关的智慧力量,就能获得人类的尊重。但这并不是图灵的本意,真正的意图是:

    在这个世纪末,对于词语的使用以及总体的文化思想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届时当我们谈到机器会思考时将不会再受到反驳

    。也就是说,图灵推测,到了世纪末时,诸如“思考”、“智能”这样的词的意义将会改变。很难想象,如果回到1950年,听到有人把一台计算机所做的工作成为“思考”,人们会怎么想。但是如今,苹果公司的Siri被宣传为“智能助手”,却没人提出异议,也不会认为在道德上是否可以接受。

    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灵测试及图灵本人

    所以,可以改写一下图灵的预测:

    在未来50年内,对于词语的使用以及总体的文化思想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届时当我们认为合成智能是活物时将不会再受到反驳。

    原因是我们必须明白这些人造物很可能会逃脱我们的控制,变得充满“野性”。短期来看,一些权利适合赋予人造人,但是被赋予的权利会在未来对人类社会造成严重破坏,其中最危险的就是签订合同和拥有资产。合成智能有能力自己采取行动,而且没有什么能阻止它,这种强大的存在可以积累大量财富、占领市场、收购土地、拥有自然资源,或是最终雇用人类成为它们的政治候选人、受托人或代理。

    奴隶成了主人。

    (3)交出决定权

    情况可能会越来越糟,如果人造人可以拥有资产,成为法人实体,继承人也可以使人造人,

    而且人造人也可以拥有人造人,并管理一群人造人。而这种局面的形成并不需要人造人具有多少智能,它不需要有意识、自知或者总体上具有人类这样的智能,它只需要能够自立,顶多有能力适应变化的环境就行了,就像今天简单的电脑病毒程序一样。

    但是我们人类可能不太能够留意到,因为自动化后的确我们的生活水平继续提高,我们也会和它们做生意,但是我们分得的收益相比实际创造的总价值来说相形见绌。机器人不会如书籍或影视作品中描述的以大决战的军事冲突形式奴役人类,而是会缓慢而隐秘地接管我们的经济,当我们自愿把控制权交给看起来正在帮助我们的合成智能时,这个过程几乎是无法察觉的。而且随着被接管的范围越大,智能人深入我们生活的程度越深,我们就对它们愈加信任,而我们可参与和能够施加影响的机会就越少,我们也越没有能力去改变这些合成智能努力的方向以及它们建立的目标。

    过不了多久,我们将生活在一个满是合成智能的世界,人造人运输我们、介绍对象、定制每日新闻、保护我们的财产、监控我们的环境、种植和烹饪食物、教育我们的孩子或是照顾家中的老人。我们交出了控制权和决策权,当智能汽车遭遇横穿马路的行人时,我们已经失去的刹车的决策权,而决策权恰恰是人类最为重要的道德决定权。

    我们可能认为自己是在通过机器人来探索宇宙空间,但事实上它们是在开拓殖民地。我们不禁要问,与过去相比未来会有什么不同呢?过去,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愿望养育孩子,而未来我们能够以父母为蓝本设计智能机器,来接管大部分困难而讨厌的工作,给我们提供前所未有的闲暇和自由。问题是,我们可能只有一次机会来设计这些服务于我们的系统,不会有重来的机会,如果我们搞砸了,接下来的修补会很艰难或者近乎不可能。最终,可能是合成智能来决定什么是允许的、什么是不允许的,我们应该遵守的规则是什么。

    (4)谁是圈养者,谁又是被圈养者

    站在这个黄金时代的起点上,我们可以选择,可以设定初始条件,但是在此之后,我们的控制权就少的可怜了,而我们必须接受自己决定的后果。那未来合成智能为什么还会留下我们,或许认为我们像不同于他们的有“意识”的生物而加以保护,就像我们想保护大猩猩。只有合成智能需要我们,它们就会跟我们合作。最终,当它们可以设计、修理以及复制自身时,人类很有可能会变得孤立无援。地球可能会变成一座没有围墙的动物园,一个实实在在的陆地动物饲养所,而那时我们才会明白真相:谁是圈养者,谁又是被圈养者。

    读后记:

    1、作者在本书对自动化发展对人类的威胁偏向悲观,尤其前8章内容,我认为应该乐观一点,李开复在推荐中也提到“在人工智能可能给人类带来的冲击上,我比他要乐观一些”。我觉得人类在设计智能程序的时候应该严守道德和决定权,而且未来智能助手也应该被设计为辅助我们决策的角色。

    2、本书以美国为背景,其自动化发展程度领先全球,但基本观点仍可作为中国和其他国家参考。

    3、作者对有些问题没有解释透彻,比如第九章的标题是“一个人机共生的时代”,作者从未来经济社会如何解决公平问题进行分析,却没有直接说明如何实现人机共生,仅在文章结尾处以橄榄球赛引入智能科技并推进赛事规则调整的故事点题,说明未来智能发展和人类可以共生,但感觉没有解释透彻。

    4、为了方便本文意思连贯,我在缩写该书内容时,将部分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并以符合中国情况和便于理解的原则调整部分内容,但都不影响作者书本原意的传达。

    5、本书内容丰富,激发思考,读来见仁见智,欢迎探讨。

    (转载请私信联系)

  • 家庭治疗之前世今生

    作者:清流~Nocturn 发布时间:2014-11-21 00:13:59

    文/清流

          我在美国主修的并非家庭治疗,但美国几乎所有心理咨询教育中都包含家庭治疗的课程,有时候作为主修课程,有时候可以由学生自主选修。不仅如此,美国还有许多专门教授婚姻与家庭治疗的硕士项目,婚姻与家庭治疗师更是继心理学家、精神卫生工作者(对应国内的“心理治疗师”和“心理咨询师”)和社会工作者之后,精神卫生和心理咨询方面的第四主要执业领域——这就足见家庭治疗在心理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家庭治疗能够成为一个独立执业领域的主要组成部分,除了它在操作上需要全家人参与的特点以外,还与它独特的治疗哲学有关。相比西方大多数主张个人主义的心理治疗和咨询的流派及方法,家庭治疗将注意力从个人身上扩展开了。家庭治疗师们意识到个人并不能够单独存在于天地间,而需要作为家庭甚至社会中的一个成员存在。每个人的行动和思维都不仅仅受他自己单独支配,还强烈地受到他所在的家庭的影响。

          考虑到人在家庭中受到的巨大影响,以及家庭成员互动的复杂性和关键性,家庭治疗师提出,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如果希望从本质上去疗愈一个人,就不能把某个人从家庭中割裂出来处理,而要将他的家庭作为一个整体去干预,去疗愈家庭中的每一个人和每一段关系——因为它们都是导致问题形成的因素之一,也都有可能帮助问题改善。

          家庭治疗的这种整体哲学与中国以家庭为核心、注重集体主义的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事实上,家庭治疗所提出的许多观点恰恰是国内家庭的客观事实。由于传统儒家和农耕文化的影响,中国的亲子、家庭关系在各个方面都较西方更为紧密,而且家人、亲戚之间的互动对彼此的社会和个人生活都影响巨大,很多时候甚至远远凌驾于某个个体的主观意愿之上——对于生活在复杂的家族关系网络中的中国人来说,有时候个人即使想要做出改变也是身不由己,而只有整个家庭决定改变,改变才能真正发生。

          在国人普遍重视的儿童和青少年问题的干预方面,家庭治疗的成绩尤其突出。比如本书中所描写的案例家庭,最初会进入家庭咨询,就是为了解决 16岁女儿的离家出走和自杀风险问题。但随着治疗师的剥茧抽丝,问题的核心矛头逐渐指向了家庭中父母的婚姻关系,至于三个子女(包括 16岁女儿)的各种行为,相当程度上只是孩子面对父母紧张的婚姻关系所做出的天然反应。当父母的关系问题解决后,家庭中子女的行为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这样的情况在儿童治疗和青少年治疗中屡见不鲜。一些孩子的心理行为问题突出、屡教不改,大多与孩子的本质并无关系,而与孩子所在的家庭结构、关系,以及父母的个性、行为模式关系更密切。只有当父母参与到孩子的心理治疗中来,甚至成为心理治疗的主体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问题,同时也能解决自身和家庭的问题。从这一点上看,家庭治疗可以说是许多中国问题家庭、问题孩子的福音。

          不幸的是,这样一种先进而又适合中国文化的疗法,在国内的推行相比其他许多心理咨询和治疗手法来说却缓慢很多,这其中有很多非常现实的原因。既然要将家庭作为一个整体来干预,家庭治疗就经常需要家庭成员在咨询中全员到场。且不说在如今忙碌的社会工作生活中,要把一家人的时间全部排开,凑在一起有多么不容易。客观来讲,国内大多数中老年人对心理咨询和治疗本身的接受度很低,一般不愿参与到咨询中来,这导致家庭治疗理念虽然早已随其他许多心理咨询和治疗理念一起进入了中国,但在国内的实际操作方面却依然举步维艰。

          但随着新一代的 80后、90后逐渐走上社会、成为社会主流之后,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些人在成长过程中接受了更多西方文化,并在各类影视文学作品中耳濡目染,因此对心理干预不再有老一辈人的误解和抵触情绪。不仅如此,由于长年的独生子女政策,中国的传统家庭支持系统也在不断解体,而独生子女们在组建家庭、抚养子女的过程中,就更需要社会、心理和教育方面的支持。家庭治疗正可以成为心理工作者对当代中国家庭支持的重要一环,为当代国人和他们的下一代的健康生活和成长做出贡献。

          值此时刻,能看到像《热锅上的家庭》这样家庭治疗方面的重要书籍在国内出版,实在是一大幸事。虽然作为一本写作于上世纪 70年代的心理治疗书,书中的许多干预手法与今日国外流行的家庭治疗手法并非完全一致,但作为心理咨询的介绍普及读物,本书生动活泼的案例故事,和对家庭治疗理念和技术的清晰介绍,一定会成为更多心理专业人员了解和学习家庭治疗的契机,也可以为大众更多地了解家庭治疗这一优秀的治疗手法铺平道路。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3分

  • 人物塑造:6分

  • 主题深度:4分

  • 文字风格:5分

  • 语言运用:4分

  • 文笔流畅:3分

  • 思想传递:4分

  • 知识深度:8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6分

  • 章节划分:6分

  • 结构布局:9分

  • 新颖与独特:4分

  • 情感共鸣:4分

  • 引人入胜:9分

  • 现实相关:6分

  • 沉浸感:5分

  • 事实准确性:3分

  • 文化贡献:5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8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9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 是否包含广告:8分

  • 加载速度:7分

  • 安全性:9分

  • 稳定性:5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品质不错(266+)
  • 简单(172+)
  • 图书多(248+)
  • 无颠倒(336+)
  • 中评多(444+)
  • 不亏(452+)
  • txt(560+)

下载评价

  • 网友 敖***菡: ( 2025-01-08 06:58:45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曾***文: ( 2024-12-18 10:44:45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寇***音: ( 2025-01-03 06:43:12 )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芮***枫: ( 2025-01-09 02:08:47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国***舒: ( 2025-01-08 00:00:59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养***秋: ( 2024-12-30 02:21:42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曾***玉: ( 2024-12-25 18:26:52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方***旋: ( 2024-12-13 07:57:15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家***丝: ( 2025-01-09 07:18:47 )

    好6666666

  • 网友 后***之: ( 2025-01-05 10:13:08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戈***玉: ( 2024-12-12 23:08:43 )

    特别棒

  • 网友 饶***丽: ( 2024-12-25 05:37:58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晏***媛: ( 2024-12-27 22:46:43 )

    够人性化!

  • 网友 扈***洁: ( 2024-12-19 14:15:07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潘***丽: ( 2024-12-27 20:02:33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游***钰: ( 2024-12-23 00:22:47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