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的人群:群体行为的心理学 (美)桑斯坦 著,尹宏毅,郭彬彬 译 新华出版社【放心购买 无忧售后】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极端的人群:群体行为的心理学 (美)桑斯坦 著,尹宏毅,郭彬彬 译 新华出版社【放心购买 无忧售后】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极端的人群:群体行为的心理学 (美)桑斯坦 著,尹宏毅,郭彬彬 译 新华出版社【放心购买 无忧售后】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极端的人群:群体行为的心理学 (美)桑斯坦 著,尹宏毅,郭彬彬 译 新华出版社【放心购买 无忧售后】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极端的人群:群体行为的心理学 (美)桑斯坦 著,尹宏毅,郭彬彬 译 新华出版社【放心购买 无忧售后】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极端的人群:群体行为的心理学 (美)桑斯坦 著,尹宏毅,郭彬彬 译 新华出版社【放心购买 无忧售后】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极端的人群:群体行为的心理学 (美)桑斯坦 著,尹宏毅,郭彬彬 译 新华出版社【放心购买 无忧售后】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极端的人群:群体行为的心理学 (美)桑斯坦 著,尹宏毅,郭彬彬 译 新华出版社【放心购买 无忧售后】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极端的人群:群体行为的心理学 (美)桑斯坦 著,尹宏毅,郭彬彬 译 新华出版社【放心购买 无忧售后】 kindle格式电子书
内容简介:
恐怖主义为什么在全世界蔓延?为什么会发生激进的学生运动或群体事件?互联网上为什么充斥着极端的言论?人们为什么疯狂地投资房地产或股市直到泡沫破灭?……简而言之,人们为什么会走极端?
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畅销书作家凯斯·R桑斯坦通过对众多社会学、心理学实验与案例的整理分析,提出了上述问题的答案:许多时候,一群人最终考虑和做的事情是群体的成员在单独的情况下绝不会考虑和做的;当人们身处由持相同观点的人组成的群体当中的时候,信息的交流佐证并加强了彼此的观点,他们因而更有可能走极端;当这种群体中出现指挥群体成员做什么、让群体成员承担某些社会角色的权威人物的时候,很坏的事情就可能发生;互联网就像一个巨大的回音室,充斥着志趣相投的人们组成的小群体,正在成为极端思想与活动的滋生地。
群体与社会自我隔离、人的从众心理、对权威的服从、社会流瀑效应、群体思维的特征等社会心理因素都是群体走向极端的推手。群体极化的现象可能发生在任何机构中:宗教组织、公司董事会、投资俱乐部以及政府部门。
本书对我们了解社会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心理机制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对社会学者、心理学者、社会工作者尤其具有参考价值。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极化 群体与极端主义/4 红色州、蓝色州/6 联邦法官和极化的意见分歧/10 惩罚作恶者/15 冒险/21第二章 极端主义:为什么发生,什么时候发生 新的信息/28 进一步的证据/30 名誉感:极化的推手/33 极化的两个作用/39 “舌战优势”和抱有偏见的辩论/44 极端主义的增减/51 较长时间段中的群体:“极化博弈”/72 人们在临界点和转折点上是不同的/75 权威与服从/78 境遇主义、虐囚和斯坦福大学的监狱实验/87 互联网与极端主义/102 同嗜性与好奇心/106 群体思维与群体极化/109 流瀑效应/115第三章 各种运动 反对派运动与地理上的孤立/128 泡沫、投资不利与2008年的次贷危机/130 民族运动与“民族化”/133 阴谋论/138 义愤、社会影响和恐怖主义/146 具有理性的极端主义?/156第四章 预防极端主义 传统主义/163 后果/169 制约与均衡/173 协商式民主和群众的智慧/179 群体极化和战争/183 多样性与平衡/186第五章 好的极端主义 多样性/191 小圈子和自我沉默/193 言论自由、公众论坛和意外发现的结构/197 无所不在的制约与均衡/201附录:有关群体极化的研究成果/204致谢/218
作者介绍:
凯斯·R.桑斯坦(Cass R.Sunstein)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现任奥巴马政府信息与规制事务办公室主任。他的许多著作已经被译成中文出版.包括《助推——事关健康、财富与快乐的最佳选择》《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权利的成本——为什么自由依赖于税》《偏颇的宪法》《网络共和国》《就事论事》《行为法律经济学》《设计民主》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恐怖主义为什么在全世界蔓延?为什么会发生激进的学生运动或群体事件?互联网上为什么充斥着极端的言论?人们为什么疯狂地投资房地产或股市直到泡沫破灭?……简而言之,人们为什么会走极端?
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畅销书作家凯斯·R桑斯坦通过对众多社会学、心理学实验与案例的整理分析,提出了上述问题的答案:许多时候,一群人最终考虑和做的事情是群体的成员在单独的情况下绝不会考虑和做的;当人们身处由持相同观点的人组成的群体当中的时候,信息的交流佐证并加强了彼此的观点,他们因而更有可能走极端;当这种群体中出现指挥群体成员做什么、让群体成员承担某些社会角色的权威人物的时候,很坏的事情就可能发生;互联网就像一个巨大的回音室,充斥着志趣相投的人们组成的小群体,正在成为极端思想与活动的滋生地。
群体与社会自我隔离、人的从众心理、对权威的服从、社会流瀑效应、群体思维的特征等社会心理因素都是群体走向极端的推手。群体极化的现象可能发生在任何机构中:宗教组织、公司董事会、投资俱乐部以及政府部门。
本书对我们了解社会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心理机制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对社会学者、心理学者、社会工作者尤其具有参考价值。
精彩短评:
作者:蝉 发布时间:2013-12-09 18:12:18
:
C912.2/7944
作者:新月 发布时间:2014-03-26 07:11:25
有意思的研究
作者:魏天庭 发布时间:2022-02-09 21:25:24
一共十四个短篇故事,良莠不齐,如果以这个108元的定价来说,那肯定是不值,贵得有些离谱了,可如果参考网络平台折扣价——七折起步最低四折,那到手价还能接受。
和世图相比,海星创造引进的美漫更多,而且不仅限于大事件,这点对国内的美漫爱好者是相当友好的,只是自世图式微,海星创造也开始敷衍起来,价格越来越高,吃书越来越狠,让人失望。
作者:Laevatein 发布时间:2010-09-22 20:44:55
没想象的好 3星半
作者:李清厚 发布时间:2015-05-27 11:29:16
群体带来极化
作者:伊卡洛斯 发布时间:2011-05-26 10:45:44
不比乌合之众,但是观点内容很现代,绝对值得一读!
深度书评:
观点整理
作者:阿月 发布时间:2011-08-12 23:31:31
第一章:
总体观点:
“当人们身处由持相同观点的人组成的群体当中的时候,他们尤其可能会走极端。”
“群体会走向极端。”
具体体现:
群体极化现象(group polarization)发生在社会方方面面,包括消费者行为、利益集团、宗教组织、政党、解放运动、种族主义者、恐怖主义者。
将持两种意见的人群各自隔离后,进行某个议题的讨论,结果群体得出的结论:进一步的极端主义、内部的多样性大大减少、两种意见产生更大的分歧
在罚金问题上,群体讨论的结果并非是个人意见的中位数,而是偏激得多。
本身倾向于冒险的人在一起,会更加倾向于冒险。
“如果一般人开始时采取相当偏激的立场,朝着极端主义的转变往往就更大。”
第二章 极端主义为什么发生,什么时候发生
“某种形式的环境部落习性是现代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
1、产生极端主义并不是因为人们没有接受到新的信息,而是人们只摄取对自己观点有利的信息,作为进一步的证据,而对不利于自己观点的证据嗤之以鼻。
“一个群体中的互动起到一个回音室的作用。这种作用逐步地使之作为一个集体激进化,导致他们准备集体地加入一个恐怖主义组织。现在,相同的过程正在网上发生。”
2、名誉感:人们希望得到群体的其他成员的好感,会因此附和妥协主流的观点。
“群体成员,尤其是地位较低的成员,对于强调群体的大多数成员所缺乏的信息感到忐忑不安。实际上,地位较低的成员往往会十分迅速地放弃自己独有的信息——部分地是由于确定这一信息的可信性和相关性的难度,部分地也是由于,如果他们对别人所拒绝接受的一项观点穷追不舍,就会冒遭到群体反对的风险。”
“对共有的信息加以讨论的人们在别人看来显得更加能够胜任工作⋯⋯从而获得好处。”
如果某人把你已经知道的某件事告诉你,你很可能会因此增加对此人的好感,并且对自己的感觉也更好。(所谓沾沾自喜)
3、极化的两种作用:
1)极化揭示了隐藏的信念和欲望:人们在一个小圈子里能够公开谈论以前关心但迫于某种压力保持沉默的议题,比如性骚扰、男女平等
2)极化创造了新的信念和欲望:这是自发的极化,整个过程有可能是完全理性的。比如网络博客
4、舌战优势:如果为某个观念辩论比较容易,那么对某个论点的支持就更加容易。比如一个医疗组的医生,不太可能做出放弃治疗的决定。再比如,利他主义。
5、极端主义的增减
人们若对自己的观点没有把握,就会倾向于温和的态度。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满怀信心的人在讨论中占有优势。
“团结一致与情绪造成的联系会使极化加重”
“如果人们被告知,自己在某个群体中具有明确的成员身份——天主教徒、犹太人、爱尔兰人、俄罗斯人、民主党人、保守派等——他们就不大可能会认真听取身份表明有所不同的人们的意见。”
温和派的成员会退出,留下真正的极端分子,整个团体会缩小规模,但变得更加极端。
一个群体如果使得人们容易离开,那么就更可能会变得极端。
6、如果讨论的事情是有明显正确答案的,而成员里有一个以上的人知道正确答案,那么群体就可能做出正确结论。
但多数派的判断还是有很大影响。小组的平均决策正确率仅仅稍微高于个人的平均决策。
如果大多数人观点的正确率超过50%,那么群体得出正确的可能性更高,反之如果低于50%,则群体更低。
7、对很多群体来说,讨论之前的观点的中值点是对转变方向的最佳预测因素。(群体结论多半受大多数意见的影响)
当群体包含势均力敌的两个亚群体时,如果彼此能够倾听意见,可以实现去极化。
人们在已经进行了广泛讨论的问题上,立场很难有大的转变。(比如堕胎、死刑之类,因为已经形成了自己根深蒂固的观点)
8、抱有强烈动机的同化:人们追求支持自己行为和观点的论据,证明他们做出了正确的决策。这是被情绪和动机扭曲的
9、如果群体事先没有坚定的信念,那么抱有偏见的同化很难发生
10、失败的矫正:
如果矫正没有包含充分证据,那么有可能更坚定人们之前的观点,起到反作用
“如果一个不值得信赖的信息来源对某种观点加以否定而未遂,就可能会被当作额外的证据,证明这种观点的正确性。”
11、当讨论有一位主持人,保持讨论的公开性;当讨论并没有准备做出一项结论,更容易让团体去极化。
12、长期的讨论往往使观点更为偏激
13、人们的临界值和转折点是不同的
14、权威与服从:如果一位权威要求你做某事,即使在常识上是显然有违道德的,你可能会服从,因为你不想冒损害自己名誉的风险(或仅仅是懒于思考,或仅仅是不想惹麻烦,或者认为即使有问题也有别人帮你承担责任和风险),“服从命令是毫无损失的。”
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临界值
15、互联网与极端主义:互联网的设计使人们能够只看到他们所喜欢的议题和意见,而把不喜欢的排除在外。许多人听到的是自己的观点的更多和影响力更大的版本。在他们集结成为一个团体之后,很快他们会认为人人都持有相同的观点,因为只有真正的信徒才发表观点,其余的人都保持沉默。
16、同嗜性:在相关的方面彼此相似的人们倾向于聚集到一起。这些相似包括:政治观点、艺术品味、宗教、种族等。反义词是好奇心,人们对意外的事物有天然的好奇心(但更多时候愿意待在confort zone里面)
17、群体的领导作用很关键,如果领导鼓励不同的声音,那么去极化就很可能发生
18、流瀑效应(social cascades)“当流瀑发生时,信念和观点从一些人传播到另一些人,以致许多人不是依靠自己实际所知,而是依靠(自己认为)别人持有什么想法。”
1)信息流瀑:房价会一直涨下去、某首歌突然大红大紫
2)名誉流瀑:奥巴马就是好、环保问题真的很严重
第三章:极化运动的几个案例
1、民族运动:“许多人之所以参与民族骚乱和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敌对情绪,是因为受到了最近的社会压力的决定性的影响,而不是任何来自远古时代的东西使然。”(跟政府的宣传、学校的教育、社会舆论、家庭背景都有关系吧)
2、义愤和恐怖主义:“群体内部的关爱这枚硬币的另一面就是对群体外部的仇恨。当然,这种对群体外部的歧视是自然的,但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群体的作用机制,把道德上的义愤、个人受歧视的经历和经济上的被排斥与把一切都联系到一起的一种具体的解释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危险的混合,从而使这种排外情绪转变成仇恨。”
人的两个常见思维误区:1、往往不切实际的乐观(侥幸心理)2、人们评估事情,往往看看是否有马上可以想到的实例作为依据。
第五章:好的极端主义
小圈子:让一些本来不被重视或者非主流的观点浮上台面,让一些本来沉默的人在小范围内表达
“对社会稳定的威胁有时是可取的。”
“动荡可能会产生好的结果。它防止政府退化,为对公共事务的普遍的关注提供营养。我认为⋯⋯时不时地发生一点小的反叛是好事”。——托马斯杰弗逊
“危险性最大的是完全或者近乎完全自我隔离,而不是群体中的讨论活动。”
群体与个人
作者:J.T. 发布时间:2020-11-08 10:29:51
人是社会性动物,所以常被看作有一种属性“社会性”。所谓社会性,是说人的大部分活动都纠缠于和其他人的互动之中。尤其是像今天我们所在的这种高度组织起来的、分工合作的社会,几乎不存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这回事,我们吃的、穿的、用的,都来自社会,来自她人的劳动;我们的绝大部分活动都处在公共场合之中。通过大街小巷的摄像头和网络查询,可以探知你一天中的绝大部分活动。这或许会导致区分约翰·密尔所说的公共和私人领域更加困难,至少表面上看起来如此。
人之所以是社会性动物,是因为按本性来说,需要一群人生活在一起,单个人很难生存。蜜蜂、蚂蚁、黑猩猩也是如此,所以它们也都是社会性动物。而有的动物不是这样,有的独自生活,只在繁殖季节配对生活,就像一些鸟类。社会性是说需要相互合作才能生存和繁衍,否则就会完蛋。非洲草原上单独的鬣狗可能很难打到猎,而一群鬣狗团结力量大连狮子和河马都敢斗。人类也是这样,桑斯坦在《极端的人群》中说,很多时候,一群人考虑的和做的事情,不是一个人单独时会考虑和做的。
当然,群体力量大,所以能够做一些更为宏大的事业,或冒更大的危险。桑斯坦提到一个“去个体化”的概念,即个体消失在集体之中,变成整个群体的一个螺丝钉,行为举止改变,不同于单独时的个人。这并不是说,由于带了很多兄弟,鬣狗直接上去跟河马或狮子硬刚。个人化不是智障化。不过,人类在这种情况下的行为,在我们现代人的眼里,却可能是不理智的、疯狂的。2012年,西安爆发了抵制日货的游行。在游行当中,一个21岁的小伙子蔡洋持U形钢索,砸破了日系车车主李建利的头。事后他唯一能说的只剩下自己“爱国”。法律上爱国当然无罪,但是砸人脑袋却有罪,哪怕他开个日本车。这小伙第二年顺利领获故意伤害罪十年徒刑。
人是社会动物,生来身上带有“社会属性”。你的这些社会属性,会让你在社会性场合,有意无意、自动或手动做出“社会性行为”。比如说,绝大多数人在公共场合与在私人空间表现不同。为什么呢?为什么人不做自己、人前人后表里如一?戈夫曼在他的社会研究中提出一个戏剧理论,是说人们日常生活中相互交往时就像在舞台上演戏,装点自己的形象,扮演某种角色。我们真的是演员吗?很多人觉得,自己是戴着面具和别人打交道,或着觉得自己是双重性格,实际上都是说自己在“表演”,一个是展示给别人的自己,一个是私下里的自己。
显然是因为我们有所考虑。当然,你不一定意识到了这一点。我们有很多东西都不知道,甚至看上去我们本“应该”知道的,我们也不知道。比如说,你了解你自己吗?哲学中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很多人包括柏拉图和柏林都曾经提到过,就是有一种生存哲学是“做自己的主人”。有意思的地方是,这里面出现了两个你,其中一个你,做另外一个你的主人;而另外一个你,做另一个你的奴隶。我有时候请求一些感觉到另外存在一个做错了事的自己的人揍那个自己一顿给我看看,或者我帮她揍,或者我邀请她一起揍,她们往往都不肯。
既然我们这也不知道,那也不知道,那么我们知道些什么呢?丹尼特在他的一些书中反复提到the Need to Know principle,我也反复引用他的这个解释;他说,就像一头在草地上吃草的羚羊,不知道太阳为什么东升日落,也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自然就是这样,自然选择的压力之下,生物只知道两样知识:如何活下去,如何生孩子。所以多伊奇说,生命不过是一种知识,一种生存繁衍的解决方案。我们知道去获取财富、出人头地,也知道去喜欢漂亮、优秀的人儿,不仅想要生育后代还想要后代结婚和生育后代,所以才有今天我们看到的滑稽的逼婚现象。本性使然。但是,我们却不了解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这也不意外。
弗洛伊德理论的核心支柱之一是力比多,实际上刚好就是进化的核心目标,即繁衍。对,不是生存,是繁衍。生存也只是作为繁衍的前提条件。就像人过了生育期之后往往快速衰老,还会有各种重疾或不治之症,不过是因为任务完成被进化抛弃拖着躯体进行最后的苟延残喘而已。当然,我们并非就是完全受进化控制,也可以不被进化控制,只要你愿意。但是,前提是,你不能被你的本能所控制,不能按照你的本性而活。
正是本性,让我们在别人面前“表演”,粉饰自己留给别人的印象,或说是“管理自己的公共形象”。桑斯坦说,在群体之中,很多人会润色甚至修改自己的观点,以便能够和她人保持一致,从而赢得她人的喜欢;或者,有些人若发现说出自己的观点不受欢迎,会保持沉默。这就已经表明,我们在群体之中,或者群体自身,并不是要寻求“真理”。我曾给出一个公式,即我们所相信的东西,或群体所达成的某些结论,是关于f(真相,利益)的函数。当年赵高指鹿为马,难道只是想问到底是鹿是马吗?太史公在《秦始皇本纪》中已经记述,那些说出真相的被砍了。
当然,如前所述,并不是说,人人都在算计。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并不清楚自己在干什么。很多时候,我们在寻求认同。认同让我们感觉好,分歧让我们感觉不好。所以,如果可能,我们常常会加入那些给我们认同的人。桑斯坦说,有些人认为9·11是美国政府自己炮制的。就是所谓的一种“阴谋论”。持有这种阴谋论的人,可能会反感那些不持有或反对这种阴谋论的人,而去找那些同样持有或认可这种阴谋论的人。于是,这些人形成一个“孤岛”,桑斯坦称之为“回音室”,所有人相互肯定、认可,于是信念越来越坚定。这是智能的一种工作方式。比如说,你本来还不怎么确定是美国政府干的,结果你听到另一个人也这么说,“某某某也这么说”,你于是就更相信了。如果你周围的所有人都这么说,所谓众口铄金,连不信的人恐怕都要开始相信了。这就是人的大脑的工作原生态工作模式。
当然,聪慧的人早已看穿。休谟在提到基督教的复活论时说,如果有一个人来跟我说看到有人复活了,那么死人复活的可能性大还是这个人出错的可能性大?显然是后者。休谟何许人也?现在,他给出了一个范例,证明“逻辑思考”能够避免跳进谬误的陷阱。但是人天生不会逻辑思考,得后天学习和训练。桑斯坦提到a crippled epistemology,即瘸腿的认知,说一些人知道得很少,还很有想法。当然想法是错的。这些人,到了一起,就会相互印证、相互支持,“你也这么认为?”“我也这么认为。”然后一群人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坚定,形成一个脑残集中营。在《魔鬼出没的世界》中,卡尔·萨根提到他的一个同事说,如果那些声称自己被外星人抓走的人,不被外星人放回地球,地球上人类的平均智力就会提高。我认为这个说法是对的,不过萨根说,这么说有点刻薄。确实。王小波在《椰子树与平等》中说,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异不是有的人有椰子树,有的人没有,而是“如罗素先生所说,最大的不平等是知识的差异——有人聪明有人笨,这就是问题之所在”。关于聪明和笨,不是日常所理解的天生的聪明和笨,在《开启智慧》中尼斯贝特已经解释过,智力可以提升,即通过训练可以提升思考能力,通过积累可以增加知识。
问题就是我们需要警惕我们的感受、直觉。原生智能不仅注重利益,而且还往往采取一些捷径来进行判断。就像广告中那些俊男靓女、名人或专家模样的人,会启动我们的大脑中一些自动运行的系统,让我们感觉这些商品带有这些美、出名、权威的光环,吸引我们购买。车展上总是有很多美女模特站在旁边,但是买车却不送模特。博南诺在《大脑在搞鬼》中就提到钻石的营销策略,不过是一种石头,故意和爱情、婚姻,和白头偕老、天长地久,和求婚就要有钻石挂起钩,没钻石结什么婚,人为营造了一种关联,使得这种石头变成了一种美好的“象征”,然后赚得盆满钵满。
同质群体,如果所有人的观点都类似,容易极化,走极端。桑斯坦说,小布什的政府就是这样一个团体,所以做了许多极端的策略,包括发动伊拉克战争。或者,今天,在网络上,志趣相投的人往往聚集在一起,隔绝外界信息,拒绝其他观点,往往也会变得比较极端。本来,在身上就有从众效应,即跟多数保持一致。而且,持有相同观点会让人感觉好,因而人们甚至会修改自己的观点以和她人达成一致。前面也提到,大脑的工作方式之一是把别人持有相同观点看作是一种证据,持有相同观点的人聚集在一起就会形成一种相互加强信念的循环。有些人比较容易相信,道听途说就信了;有的人可能转变的临界点高一些,但是说的人多了也就跟着信了。种种因素,会导致个体观点走向极端,而一个群体也单一极化。
当然,既不是所有人都会如此,也不是问题无法解决。即使是在米尔格拉姆的电击实验中,也有少数人拒绝执行权威的指示,电击实验对象。在飞利浦·津巴多的斯坦福监狱实验中,也有一些扮演狱卒的角色依然善待囚犯。遗憾的是,这些行为可以说是少数异类,多数人是按照人类的本性做出了道德上甚至是低劣的行为,就像当年德国人对犹太人的行为,以及美军虐囚事件。戴蒙德在《崩溃》中提到,土著部落之间相互征战,往往把对方贬低得禽兽不如;美军虐囚实际上也是如此,征服者和囚犯之间的关系,激发了人的“部落习性”。有些人以为每个人有不变的“人格”,这个看法恐怕是错误的。我们没有固定的人格,就像在某些人面前我们的自尊心强一些,在其他人面前弱一些,某些时候我们的自信心强一些,有些时候弱一些,我们的人格实际上不仅在不断受环境影响,而且在不断对环境进行适应。这都是原生智能在利益计算上的需要。所以,那些最没有原则的人,往往是最自私、最看重利益的人。反过来,当我们通过训练我们的思考方式、提升我们的见识,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和超越我们的原生智能。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9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网站更新速度:4分
使用便利性:8分
书籍清晰度:5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是否包含广告:9分
加载速度:4分
安全性:6分
稳定性:8分
搜索功能:9分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在线转格式(85+)
- 体验好(538+)
- 藏书馆(627+)
- 值得购买(563+)
- 无缺页(609+)
- 实惠(618+)
- 经典(76+)
- txt(380+)
下载评价
- 网友 宓***莉: ( 2025-01-03 11:57:16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宫***凡: ( 2024-12-26 05:36:30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印***文: ( 2024-12-27 20:32:23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扈***洁: ( 2025-01-07 20:11:17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石***致: ( 2025-01-02 16:54:21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温***欣: ( 2024-12-14 19:45:59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堵***格: ( 2025-01-03 06:14:48 )
OK,还可以
- 网友 曾***玉: ( 2024-12-19 00:55:57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仰***兰: ( 2024-12-16 03:31:27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喜欢"极端的人群:群体行为的心理学 (美)桑斯坦 著,尹宏毅,郭彬彬 译 新华出版社【放心购买 无忧售后】"的人也看了
- 婚姻法中的个人自由与社会正义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诡辩技巧实用点子库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品位色彩静物(精编版)/主题教学品位系列丛书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生气的亚瑟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数据库技术重难点指导与试题精解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INVESTING IN WARRANTS THE ASX WAY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高中同步测试卷-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高二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2016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用书 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标准教材与机考题库——会计电算化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教材2016 全国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苏轼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小蝌蚪彩绘注音版系列水浒传适合小学1到3年学生阅读语文拼音读物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8分
人物塑造:8分
主题深度:4分
文字风格:3分
语言运用:7分
文笔流畅:4分
思想传递:4分
知识深度:4分
知识广度:9分
实用性:8分
章节划分:7分
结构布局:6分
新颖与独特:6分
情感共鸣:9分
引人入胜:6分
现实相关:6分
沉浸感:3分
事实准确性:3分
文化贡献: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