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现货 从课本到奥数八年级第二学期8年级下册 A版+B版专项强化训练奥数举一反三练习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正版现货 从课本到奥数八年级第二学期8年级下册 A版+B版专项强化训练奥数举一反三练习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精美图片
》正版现货 从课本到奥数八年级第二学期8年级下册 A版+B版专项强化训练奥数举一反三练习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正版现货 从课本到奥数八年级第二学期8年级下册 A版+B版专项强化训练奥数举一反三练习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76008975_7300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1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46.9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46:15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 作者:自在娇莺恰恰恰 发布时间:2015-10-05 16:33:29

    什么烂糟。中国的妇女被气死。

  • 作者:猛汉世雄 发布时间:2010-09-18 14:28:34

    ……真的看不进去,

  • 作者:落葉知秋可烹茶 发布时间:2013-08-26 23:23:10

    1851~1894,算是有始有终,但叙述不够生动,剖析不够深刻,排版也有问题,完全是靠着唐浩明的三部曲印象看完这本书的。

  • 作者:路比MP 发布时间:2021-05-05 19:50:05

    没法共情,一直不停地多角度重复“母亲”的勤勉和苦难,家里人的负疚和悔恨,角度的切换看得晕头晕脑。最好的一章是母亲也有一个心中的“知己”,那一瞬间母亲终于不是母亲,而是一个人。

  • 作者:Neco 发布时间:2019-05-18 11:43:21

    书名坑人,手快错买了本李鬼书,整了一堆名人轶事归因到家庭

  • 作者:王子洮 发布时间:2012-09-13 15:48:35

    前半部分还可以,后半部分像是凑数


深度书评:

  • 《罪与罚》与《水浒传》中不同的“杀人”心态——俄罗斯文学课作业一篇,看完之后,拖拖斯基老师乐了。

    作者:Curious George 发布时间:2009-12-12 10:59:38

    一年半以前的一篇文章,俄罗斯文学课作业。课没去过几次,怀着游戏的心态写了这篇文章。拖拖斯基老师应该被雷到了吧。

    ——————————————————————

    试分析《罪与罚》与《水浒传》中不同的“杀人”心态

    摘要:《罪与罚》与《水浒传》这两部著作都就“杀人”这一问题经行了讨论,关于“杀人”的不同见解体现着不同的文化道德取向。

    关键词:罪与罚 水浒 杀人 道德取向

    引言

    《罪与罚》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重要代表作,这部作品以主人公拉斯科尼科夫杀人之罪与罚为中心线索,对“杀人”的合理性、“杀人”者的归宿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当时的重要现实问题,以及罪与罚、善与恶等哲学命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而《水浒传》,这部描写农民起义的中国小说,也就“杀人”的动机、“杀人”者的命运经行过阐释。同样是“杀人”,《罪与罚》中的分析与《水浒传》有惊人的相似,也有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文拟就两部作品中“杀人”的动机、杀人者命运的异同进行浅要地讨论,借以管窥中俄不同的传统文化取向。

    一、“不平凡”人与“替天行道”

    在《罪与罚》中,主人公拉斯科尼科夫是个交不起学费的大学生,他衣衫褴褛、走投无路,但仍渴望摆脱贫穷,挤入上流社会。在对现实苦难的思考中,他得出这样一种理论:人可以分为平凡和不平凡两类,前者在世上任人宰割,后者可以为所欲为。他进而认为:在人类历史上,每一次社会变革都是对旧的社会伦理秩序的亵渎和叛逆,而社会变革的领导者也必然是谋杀旧秩序的“罪犯”,这些罪犯同时也成为了创造人类历史的“行动者”。拉斯柯尔尼科夫希望成为拿破仑式的不平凡者,在这种欲求的推使下,他杀了放高利贷的老太婆。正如他自己所说,他“不是为了金钱,为了饥饿而杀人”,促使他杀人的真正原因不是物质欲望,而是一种文化精神需求。他杀人的另一个原因是劫富济贫、主持正义,在杀人实验实施的一个半月以前,拉斯柯尼科夫听到了一大学生关于杀死放高利贷的老太婆的谈话,这与他的想法完全一样。

    “‘杀死她,拿走她的钱,然后借助她的钱好让自己为全人类和公众事业服务:你认为怎样?——几千桩好事不能抵消一件小小的罪行吗?用一条人命来换取几千个生命,使之免于腐烂和朽败,用一个人的死来换取一百人的生——这是很简单的算术啊!’”

    对拉斯柯尼科夫来说,放高利贷的老太婆把困境中只能靠抵押变卖为生的穷人逼至绝路,是社会非正义的象征。老太婆是吸人血的虱子、寄生虫。由此,杀了嗜血的寄生者就是救世,消除这种非正义就是一种维护正义。而且,那个被结束的生命是无关紧要的,而由此来的好处却惠及大多数人。在这种功利主义伦理理论影响之下,杀人也就理直气壮了。

    然而仔细想来漂亮的理论不过是犯罪行动的外衣,拉斯科尼科夫的杀人行为主要还是由贫穷和社会不公促成的,那一套理论不过是用以安慰自己的借口,以使自己有别于谋财害命的杀人凶手。因而与其说拉斯科尼科夫杀人是为了成为“不平凡”的人,还不如说是他的杀人行为只不过是一种情感的宣泄。

    在《水浒传》中个人施行的有计划的杀人行为主要是复仇杀人,这个“仇”可以是自己的“仇”,比如林冲的复仇是因为高衙内父子的苦苦相逼;也可以是别人的“仇”,比如鲁智深打死镇关西是因为金翠莲受尽镇关西的压迫。正所谓“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是就出手。”《水浒传》中的这类杀人行为主要是对邪恶势力以及压迫凌辱的反抗,杀人者对这种阶级复仇表现得十分坦然,并认为这种杀人是“替天行道”、“铲奸除恶”。然而,“替天行道”只是口号,梁山好汉们复仇杀人很少想“道”的问题,不过是义愤难平,图一时之快而已。“替天行道”也不过是好汉们拉帮结伙的招牌,一方面用以安慰入伙的正义之士,让他们觉得自己和真正的强盗是有区别的;另一方面为好汉们杀人抢劫进行理论美化。

    所以,无论是拉斯科尼科夫的为成为“不平凡”人而杀人,还是施耐庵笔下的“义气烈汉”为“替天行道”而杀人,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理论是自欺欺人的借口。

    当然,就理论本身而言,差异还是有的。“不平凡人”理论似乎与尼采的“超人”思想有些许一致,但《罪与罚》创作于“超人”思想发表之前,想来陀思妥耶夫斯基不会是受到尼采的影响。从历史方面看,拉斯柯尼科夫根据的或许是拿破仑式的超人思想。在《罪与罚》问世的前一年(1865年),波拿巴三世宣扬拿破仑主义的《尤利•凯撒传》一书的俄文版分别在巴黎和彼得堡发行。该书序言写道,有两种逻辑和法律,第一种用以判决普通人,第二种特殊的,用以判决“英雄”和“世界天才”。小说中拉斯柯尼科夫凭着超人有权杀人这一思想,与这种拿破仑主义思潮的冲击不无关系。

    而《水浒传》中的对“替天行道”最权威的解释出现在第四十二回,九天玄女向宋江授“天书”时说的那句话:

    汝可替天行道为主,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驱邪归正。

    “天行道”的观念在,儒道两家的文献资料中都有记载,但作者之所以让九天玄女这个道教人物给“天书”,或许是因为作者更倾向与道教关于“天行道”的诠释。“道”在原始道教中指维护社会、自然健康发展的内在规律,按照这一规律行事,就会天下太平、风调雨顺;逆“道”而行,社会、自然就会混乱。而这里的“全忠仗义”、“辅国安民”却又是儒家思想。儒家的“道”当是仁义、忠孝之道,这于道教的诠释并无抵触,在儒家看来“仁义、忠孝”就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由此可见,《水浒传》中的杀人理论来自于儒道两家的理论。

    二、救赎与道德

    拉斯科尼科夫在杀人之后,并没有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反而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之中。虽然他坚信杀人的理由是正确的充分的,但他还是无法摆脱剥夺他人生命的罪恶感。最终他在道德的感召下放弃了自杀的念头,选择了自首。然而自首并不意味着他放弃了自己的理论,他仍然坚信自己的理论是成立的。他的自首应该说是出于他对周围爱他的人和他所爱的人的一种回馈,这些人包括他的母亲、妹妹和索尼雅,这样的选择是善对恶的一种感召。这里作者为拉斯科尔尼科夫设计了两种情境:一是杀人后为逃避惩罚而陷入内心无休止的矛盾痛苦之中;另一种是主动接受惩罚从而使心灵获得平静,这使他和索尼雅在精神上达到一致。很显然,陀思妥耶夫斯基认为后一种更有意义。故事的最后,作者让拉斯科尼科夫拿起了一直没有看过的《新约》,从这一细节,可以看出,作者是站在传统人道主义立场的,他主张的是一种宗教式的忍受苦难的精神。

    反观《水浒传》,好汉们在复仇之后,并没有因为杀了一两个人而精神崩溃,也没有任何皈依宗教的意思。与拉斯科尼科夫不同,好汉们认为自己的复仇行为是对压迫者的反抗、是无可非议的正义行为,他们不仅没有罪恶感,反而还有些许自豪和骄傲。这些好汉没有宗教的思想包袱,而且从传统道德上讲,这种复仇也是不违反道德礼法,《礼记•曲礼》云:“父之仇,弗共与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从当时法律上讲,杀人行为是应该受到严惩的,杀人者在这种情况下,想的更多的是逃命,而不是象拉斯科尼科夫那样思考是自杀还是自首。在中国,道德的力量往往要甚过法律,在审判武松的过程中,阳谷县令没有首先虑及其杀人之不可赦,却念武松“是个有义的汉子”,可见执法者在道德上也是认同这种复仇的。

    虽然,拉斯科尼科夫与武松等好汉的自首都得到了发配流放的命运,但他们的精神状态是不同的,前者仍纠缠于是归属平凡的人群,还是追求强悍的生命意志的思考。而后者,在心灵上是平静的,甚至是愉悦的。

    造成《罪与罚》与《水浒传》中杀人者不同心理状态的主要原因在于各自所处主流社会的信仰不同。拉斯科尼科夫虽然有着超人思想,推崇伟人福音,但他无法摆脱宗教思想的影响。在东正教信仰里,只有上帝才配审判人类的罪孽。拉斯科尼科夫作为一个凡人竟想越俎代庖,替上帝行道,这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受到主流人群宽容和理解的。即便是拉斯科尼科夫自己,也因为自己的思想与宗教价值观的抵触而苦恼以致精神崩溃。

    在中国儒家学说中,虽然天是客体,人是主体,人道要符合天道,但人是宇宙的核心,只有人才能实现天道的运功。因此,中国传统价值观是一种以人的道德性为核心,以内在超越为特征的人本主义的真理与价值的统一观,在这种价值观中,人的道德修养被放在“天人合一”的首要位置,道德便是善,便是一切。因此,水浒英雄们的杀人是有道德的,包括执法者在内的广大人群在道德观念上是赞同英雄们的杀人行为的。在这种思想观念下,杀人者没有思想包袱也就可以理解了。

    另外,在东正教思想体系中,有“受难”这一主题,即通过“受难”减轻罪恶。拉斯科尼科夫最终选择自首,恐怕是想通过在西伯利亚受难来使自己获得救赎。而水浒英雄很少有老老实实选择“受难”的,大部分人都抗拒命令,跑到梁山逍遥快活去了。当然,林冲是个例外,他选择了认罪伏法,老老实实地服刑,但从他“受难”时的一系列遭遇看,作者传达给读者这样一个信息:“受难”无法使自己获得救赎,反而会让压迫者更加猖獗和肆无忌惮。

    尾声

    《罪与罚》与《水浒传》中杀人者们宣称的杀人理由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从他们不同的杀人心态可以看出,古代中国与俄国社会对于道德底线的认定标准是大不相同的。在《罪与罚》中,随意剥夺他人的生命,替上帝行道是违反道德的;而《水浒传》中区别道德与非道德的界限是“善”,只要是为了“善”,即便用“恶”来实现“善”,也是符合道德的。在这两种不同的道德标准,杀人者经历着不同的思想历程,或矛盾痛苦,或逍遥快活。但是,无论杀人者的头脑是复杂还是简单、是矛盾还是逍遥,都无法撇清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杀人行为都是因为义愤难平而进行的情感发泄。区别仅仅在于,中国的文化精神更有利于杀人者排遣罪恶感。

    参考资料

    1.《罪与罚》 陀思妥耶夫斯基著 岳麟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 从《罪与罚》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艺术 龚觅 国外文学(季刊) 1999年3期(总第67期)

    3. 苦难与救赎———评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的创作心理 何晓鹏 外语学刊2004年第4期

    4. “罪与罚”主题价值内涵的变迁 李倩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3月第2期

    5.《水浒传》 施耐庵 罗贯中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年

  • 最丧的契诃夫

    作者:弗兰茨的女学生 发布时间:2020-03-14 23:12:57

    加缪说,“想认识一座城市,要看那里的人如何相爱和死亡。”我读的这个集子收录了契诃夫40多篇小说,几乎都在讲述生活在俄罗斯这片寒冷大地上的人们,是如何相爱和死亡的。

    我仔细回忆了一下自己读过的所有作家,在忧郁和绝望的程度上,简直没有一个能超过契诃夫,这是我读完这些故事后最强烈的感觉。就连冷硬的鲁迅也“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凭空添了一个花环”;托尔斯泰把安娜写死,让喀秋莎流放西伯利亚,但他免不了的在列文和聂赫流朵夫的身上寄托起希望;陀思妥耶夫斯基虽然写了《宗教大法官》,但梅诗金公爵和小阿廖沙也还是仿佛通向了某种拯救的道路。可是契诃夫,他简直不给人一丁点希望,所有的故事都在最绝望之处戛然而止。

    不小心把唾沫溅到将军头上的小文官——死了(《一个文官的死》);永远在添置嫁妆但根本没有出嫁希望的姑娘(《嫁妆》);英俊的邮差闯进诵经士妻子的生活,唤起她对爱情和浪漫的憧憬,但仅仅是一瞬间,你以为妻子已经够惨了,作者一转头还要告诉你,她丈夫也将遭遇“精神上延绵不绝的痛苦”(《巫婆》);经历了凶杀的草原上立起了十字架,但马车夫却因为“我心里好闷哟”而折磨着比他更弱小的人(《草原》);身体上行将就木,精神上早已自尽的教授(《没意思的故事》);只能对马倾诉丧子之痛的老人(《苦恼》);只想依靠诚实的劳动生活,却无端遭遇侮辱和损害的年轻母亲(《在峡谷里》);还有得不到的回应的爱情(《薇罗丽卡》),得到了回应了却不得不被拆散的爱情(《带阁楼的房子》),甚至修成了正果的爱情,要不然是丈夫发现生活毫无意义,充满痛苦(《文学教师》),要不然是妻子追求自由,远走他乡(《我的一生》),再不然就是美满的婚姻生活被爱慕虚荣给搞垮,换来充满屈辱的出轨和死亡(《跳来跳去的女人》)……

    在所有这些故事中,爱情虚幻易逝,死亡无处不在,贫穷的阴影笼罩大地,噩运如同诅咒一般无法挣脱。而那些对自然景观的近于深情的描写,与平庸、乏味、匮乏、卑鄙的生活相对比,简直无法不让人像古代先贤那样喟叹:“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除开这种强烈的绝望,契诃夫的这些小说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他的故事的发生地,某个乡村,某座城市,某个家庭,都处于一种一成不变的状态,在他的故事中,只有逃离,没有改变(《新娘》)。许多现代作家喜欢让自己的故事在变动的环境中上演,比如卡夫卡善于营造一种日常经验完全失效,因而陌生化的环境,卡夫卡故事中的K们永远不知道自己将遭遇什么;契诃夫的主人公们则完全相反,他们永远知道什么会发生,过去的经验主导着契诃夫的日常世界。(当然这是因为卡夫卡生活在机械时代,契诃夫生活在农耕时代,他们都把握住了某种本质)于是契诃夫的这些故事,除开我印象中与凶杀有关的两篇(《渴睡》和《在峡谷里》),几乎都是拒绝戏剧性的,它们仅仅是日常生活的断片。你清楚地知道,在他讲述的故事发生之前,生活早已这样上演了多时,而在他讲述的故事发生之后,生活也还是将如此这般的流逝……那些小小的冲突,不管是内心的还是外在的,都不会对生活的产生任何影响——就像万卡写给祖父的信,什么都改变不了(《万卡》)。要么就是让生活更糟糕,比如里亚博维奇上尉遭遇的那个吻。(《吻》)

    还有一点让我惊讶,契诃夫显然也有某种改造社会的思想,比如每个人都应该用自己的手诚实劳动,比如尊重科学。但奇特的是,具有他的这种思想的故事主人公永远是孱弱的:《没意思的故事》中的老教授,《精神错乱》中的法律系学生,《我的一生》的油漆工,《带阁楼的房子》中的画家,这些角色不仅对社会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甚至连个人生活的崩塌也无法挽救……而那些具有美好基督徒品质的女性们,也无一例外的遭到了被侮辱与损害的命运。——所以我说,在我读过的所有小说家里,简直是忧郁与绝望之最了。

    但我还是很喜欢契诃夫。我对他的喜欢甚至不亚于那些在我的少女时代感动过我因而情怀加分的作家。因为我读着这每一个故事,都清楚地知道他并不是为了耸人听闻,不是因为性格阴郁和矫揉造作才写这样伤心的故事。

    他这样写,是因为生活就是这样的。(我也不知道这句话有什么意义,但是我就是这样想的)

    这种印象在我读到那篇《吻》时,尤其突出。

    故事非常简单,一句话就可以说完:里亚博维奇中尉偶然闯进了一个漆黑的房间,一个女人误以为他是自己等待的幽会的情人而给了他热烈的一吻。

    这一吻既改变了他的生活,又没有改变他的生活。怎么说呢,那个吻就好像是“正对面有一道门缝,从那道缝里射进一条明亮的光。”对了,这个吻,就好像是那种对他完全关闭着的生活,一种他完全无法想象,只是隐约地知道其存在的生活,偶然地向他漏进来一点点光。他迷醉在这道微弱的光线里,在一种眩晕感中以为自己已经进入了,甚至享受过了那种生活。

    不仅仅只有柏拉图这样的智者,才会在瞥见理念世界投诸山洞墙壁上的幻影时鄙视自己身处其间的真实世界。那些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们也会这样,他们也会因为一道微光而模糊地意识到生活应该如何展开和幸福应当如何定义,进而发现自己原来手戴镣铐,披发裸身,像野兽一样身处于噩梦般的现实中。

    我永远欣赏这样一些作家,他们并不把底层人民美化成善良的天使,相反他们清楚的知道,也如实地描写贫穷是如何让人变得狭隘,昏聩,庸俗,低贱的,但同时,他们能以真正的同情和善意,去讲述生活在底层的,卑微的存在者们对生活的那一点点期许。

    但与哲人不同的是,这些底层人民没有表达的能力。柏拉图可以写下大部头著作,但是祥林嫂们却找不到一个倾诉的对象,甚至就算找到了倾诉的对象,他们也无法完整的表达。这位里亚博维奇中尉就是如此,“他开始详细地叙说那件亲吻的事,过一会儿就沉默了……一会儿工夫他已经把前后情形都讲完了,这件事只要那么短短的功夫就讲完,他不由得大吃一惊。”

    我们生活得多么卑微啊!于是这种幻觉,这种对其他生活可能性的惊鸿一瞥,这种不切实际的期许,只会打乱你原本的生活,对人的尊严和生命力造成严重的损耗。(不要问我是怎么知道的,我就是知道)

    于是“里亚博维奇觉得整个世界,整个生活,都好像是一个不能理解的,没有目的玩笑……他又想起命运怎样化为一个不相识的女人对他偶然温存了一下,想起他的夏天的迷梦和幻象,这才觉得他的生活异常空洞、贫乏、没有光彩……”

    所以,可能我也遭遇过“这种生活的玩笑”,这种“迷梦和幻觉”,所以对里亚博维奇中尉心有戚戚,使他的故事成为了这整本小说中,我最喜欢的一篇。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7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9分

  • 文字风格:6分

  • 语言运用:6分

  • 文笔流畅:3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9分

  • 知识广度:6分

  • 实用性:5分

  • 章节划分:4分

  • 结构布局:8分

  • 新颖与独特:6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9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5分

  • 事实准确性:6分

  • 文化贡献:8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8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 网站更新速度:4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3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 是否包含广告:6分

  • 加载速度:5分

  • 安全性:5分

  • 稳定性:8分

  • 搜索功能:7分

  •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字体合适(463+)
  • 情节曲折(332+)
  • 品质不错(673+)
  • 中评(125+)
  • 体验差(201+)
  • 好评(612+)

下载评价

  • 网友 孔***旋: ( 2024-12-18 10:39:53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瞿***香: ( 2024-12-16 05:45:59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敖***菡: ( 2024-12-16 15:34:32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权***颜: ( 2024-12-12 01:38:35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晏***媛: ( 2024-12-22 19:47:29 )

    够人性化!

  • 网友 沈***松: ( 2024-12-31 17:40:45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方***旋: ( 2025-01-06 16:29:02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宫***玉: ( 2024-12-25 08:32:48 )

    我说完了。

  • 网友 利***巧: ( 2025-01-07 14:49:15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冯***丽: ( 2024-12-22 23:49:46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潘***丽: ( 2024-12-29 14:07:57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融***华: ( 2024-12-23 04:19:22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谭***然: ( 2025-01-07 10:19:15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