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书屋 -邮票图说花卉奇观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44:36

邮票图说花卉奇观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邮票图说花卉奇观精美图片
》邮票图说花卉奇观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邮票图说花卉奇观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110074220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5
  • 页数:204
  • 价格:50.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44:36

内容简介:

人们在欣赏世界各国发行的花卉邮票时,不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同样的花卉,反映在不同国家的邮票图案中,竞有如此多的表现手法。不仅票型变化多端,色彩浓淡各异,连花卉图案摆放的远近、角度、造型、背景以及邮票边饰、文字、底色等,都各具匠心,产生异彩纷呈的艺术效果,达到生动完美的艺术境界。花卉的自然美与邮票的设计美相结合,使花卉邮票充分展现了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思想情感。《中外花卉邮票》通过大量专业资料和文化信息,介绍世界各国花卉的品种、特色与应用;介绍各国的国花、花语习俗、花与人类文明的密切关系,溶知识性、观赏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本书由李毅民、赵志贤编著。


书籍目录:

前言

一 花卉——大自然的精华

1.什么是花

2.花卉的颜色

3.花卉植物的繁殖

二 花卉的命名

1.拟物法命名花卉

2.拟人法命名花卉

3.特征法命名花卉

4.直译法命名花卉

5.音译法命名花卉

6.地名法命名花卉

三 花卉的分类

1.按生长习性及形态特征分类

2.按观赏部位分类

3.按其他特征分类

四 奇花异卉展芳华

1.高山花卉

2.热带花卉

3.庞大的兰花家族

4.奇特的仙人掌王国

5.花卉植物的特异功能

五 花卉的实用价值

1.插花造型

2.花卉芳香的神奇功效

3.可食用的经济类花卉

4.花卉的展览与研究

六 药用花卉植物

1.天然的药用花卉

2.药用植物写真

3.有毒的花卉

七 国花浪漫曲

1.国花的形成

2.美丽动人的故事

3.民族精神的象征

4.文明古国之花

八 中国特色的名花

1.世界“花园之母”

2.“花魁”与“花中之王”

3.十大传统名花

九 人类的爱花之心

1.和谐之花、慈善之花

2.情人节、母亲节、教师节

3.无穷之态、不尽之春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赵志贤,河北保定人,1949年生,工程师。爱好集邮、养花、弹钢琴。与丈夫李毅民合著出版有《中外花卉邮票》、《中外生肖邮票》。李毅民,河北冀县人,1950年生。西北大学物理系毕业,高级工程师。1958年开始集邮,2002年8月被中华全国集邮联评为全国集邮先进个人。兼集门券、股票。1987年开始集邮研究与写作,已出版个人专著12部,参与写作出版专著12部。主要有《中国集邮史话》、《中国集邮走过的道路》、《集邮家的足迹》、《集邮家的业绩》、《集邮家的情怀》、《邮海扬帆》、《邮票辨伪》、《中外花卉邮票》、《中外生肖邮票》、《趣味门券》等。现任《收藏》杂志主编,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省集邮协会副会长、陕西省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人们在欣赏世界各国发行的花卉邮票时,不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同样的花卉,反映在不同国家的邮票图案中,竞有如此多的表现手法。不仅票型变化多端,色彩浓淡各异,连花卉图案摆放的远近、角度、造型、背景以及邮票边饰、文字、底色等,都各具匠心,产生异彩纷呈的艺术效果,达到生动完美的艺术境界。花卉的自然美与邮票的设计美相结合,使花卉邮票充分展现了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思想情感。《中外花卉邮票》通过大量专业资料和文化信息,介绍世界各国花卉的品种、特色与应用;介绍各国的国花、花语习俗、花与人类文明的密切关系,溶知识性、观赏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本书由李毅民、赵志贤编著。


精彩短评:

  •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4-14 20:43:28

    爱花人,喜绘画,看看对自己有帮助

  • 作者:肖文寒 发布时间:2012-06-15 21:57:33

    实在是记不住了,以后查资料再翻吧

  • 作者:徘徊客 发布时间:2018-01-28 13:54:00

    看完以后拿了满分

  • 作者:焚琴人 发布时间:2016-09-03 22:48:02

    当中的剪指甲方法我无法认同

  •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8-24 14:48:26

    想读

  • 作者:祁亦童 发布时间:2020-10-28 21:39:23

    听写一遍后听力还是有明显提高。


深度书评:

  • 自由社会中的认同关切

    作者:Hypatia 发布时间:2013-06-06 11:26:02

    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理论蕴含的一部分。自由主义者认为,个人正是我们在道德上需要加以考虑的。他们认为我们应当赋予个人自主选择其生活的权利。但这种个人权利与人在生理和心理上依赖他人这一社会事实如何协调呢?它又如何解释我们往往总是根据我们的社会角色来进行选择这一事实呢?在一个自由社会里如何去关切人们的认同对其行为产生的影响呢?美国哲学家阿皮亚在《认同伦理学》一书中尝试着回答这些问题。

    阿皮亚的这本书既有出色的论证,也有细密的论述。前者得益于他深厚的哲学训练,而后者或许源自他写作侦探小说的业余爱好。他知道如何去讲好一个故事,也知道如何运用叙述去接近他的论点。当然,阿皮亚自己的生活经历也为他所讨论的问题提供了帮助。阿皮亚出生于英国,他的母亲是英国人,父亲是非洲西部的阿善堤人,他在加纳长大,在剑桥接受教育,目前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

    这本书从讲述一个故事开始。阿皮亚首先向我们讲述了斯图亚特•密尔的故事。密尔的自传显示,他意识到了一个人的认同对他获得好生活的重要性。即便是个人认同也包含了社会的向度,所以阿皮亚说,“正确地看待个性就要去承认我们的个人之善依赖于我们与其他人的关系。如我所说,没有这些关联,我们不能成为自由的自我,我们甚至根本不能成其为自我。”

    密尔对阿皮亚来说之所以重要有如下原因。密尔式的整全的自由主义既包含了向个人自由和自主做出承诺这一向度,又致力于自我提升和追求良善的生活方式。但这不意味着阿皮亚自己相信,这个世界应充满像密尔这样的整全自由主义者。事实上,当阿皮亚赞扬密尔将多样性的价值引入了主流的英美政治思想时,他也看到了密尔对多样性的理解是可恶的“个人主义式的”,因此他增加了对群体多样性之价值的讨论。

    阿皮亚将群体认同定义为“我们个体认同中的群体性面向”,它们是“对外在于我们自身的某种东西的回应”,“它们是历史的产物”。它们提供了伊恩•哈金所说的人格类型:男人、同性恋者、美国人、天主教徒等等。群体认同是我们在“社会中可获取的人格类型”:这些概念“提供了宽松的规范和模型,我们据以塑造我们的生活计划。”因此阿皮亚将群体认同形容为“剧本”:“群体认同提供的是我们所说的剧本:人们用剧本里的叙事来塑造他们的生活计划,讲述他们的生活故事。”而社会是一个大的“写字间”,这些概念在其中得以被创造和复制。

    当然,并不是每一种群体认同都代表一个社会范畴:“不存在机智的人,聪明的人,有魅力的人,或贪婪的人的社会范畴。”阿皮亚论证说这里只有一种逻辑范畴而非社会范畴,因为那些拥有机智特性的人并不构成一个社会群体。但阿皮亚没有给出“什么能构成一个社会群体”的解释。他的论证在此匆匆收尾了。纵观全书,阿皮亚对此类群体的兴趣并不强,他更感兴趣的是属于特定群体的个人如何看待自身。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阿皮亚有时考虑群体自身的权利也许会更有帮助。

    对阿皮亚来说,社会范畴与社会期望相关:“由于我们有对管家的期望,所以它是一种可识别的认同”。在阿皮亚看来,如果“L”指一种集体认同,那么“L”有如下结构:首先,有一个术语“L”,对拥有这种认同的人来说他们可以在公共空间中获得它。总之,被术语L挑出的人的类别有一个粗略的重叠就足够了,无需精确商定的边界。其次,标签“L”至少被一部分贴上这种标签的人所内化。再次,有“很强的叙事维度”与这种标签相联系。最后,存在针对L的行为模式以使L被L自身以及其他人当作L对待。也就是说,你是L是你被如此对待的原因,因此这类集体认同模式对道德哲学来说十分紧要。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可以找出很多身份范畴,如你的职业认同,你是一个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职员,你有着清晰的职业上升路径,并且你会根据你的职位高低来评判你的事业是否成功。但在某一些领域,认同变得模糊不清,例如,做一个成功的女人意味着什么的定义在被改写。女性不再将早早结婚迈入家庭作为成功的标志,但另一方面受到社会传统力量的影响很多人还是认为无法进入婚姻是一种失败。民族认同也是如此,在面临来自外部的压力和侵犯时,爱国主义容易被高高唱响,但关于怎样才算是爱国的行为又受到个人其他方面价值判断的影响。总的来说,认同会将我们凝聚在一类可识别的行为模式中,但这些行为模式并非不可变。

    但在西方政治哲学家那里,就是否应将自主视为首要的价值并未达成共识。批评者也许会指出,它是西方现代性输出的一种价值。他们反问到,难道“谈论自我塑造、自我导向、自我授权”不是反映了一种“傲慢的偏见”吗?在“宽容与自主之间”就不存在张力吗?阿皮亚没有逃避这类问题。尽管自主的概念也许源自西方现代性,但阿皮亚认为,自由地选择自身生活方式的权利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而多样性只具有工具价值。他不为“保护主义的伦理”做辩护。如果个人自主的选择会导致某些特定生活方式、文化或语言的绝迹,那么个人仍然有权选择他们想要的生活。

    阿皮亚相信,个人无法脱离社会来创造他的“善”。大部分人都是由父母抚育长大,在学校接受教育,并受国家监督的。当儿童长大成人后,他们曾经接受过的公共教育将会影响他们的选择。既然这种影响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我们就要问教育应当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阿皮亚从柏拉图那里借用了政治的概念——在柏拉图看来,政治是一门“照看灵魂的艺术”——来说明教育的功能,他认为教育产生的影响即是塑造人的灵魂。塑造灵魂或改变人性在号称支持国家中立性的当代自由主义者那里一向是个敏感的话题。为此,阿皮亚花了很大力气来讨论塑造灵魂与国家(在诸种认同之间保持)中立性之间的紧张关系。在他看来,国家不应该鼓励诸如成为恐怖主义者这样的认同,因为这样的认同会威胁到国家的存在。

    在本书的最后一章,阿皮亚为他所说的“有根基的世界主义”辩护。有根基的世界主义者并不否认他根植于他自身的文化,但他对其他文化是保持开放的。阿皮亚用了一个口号来表达这种愿望,他说,我们应该寻求“对话,而不仅仅是转变”。他希望,在对话中,我们也能让其他文化群体的成员相信人权的价值:不是通过向普遍原则的转化,而是从关于特殊案例的共享直觉的对话开始。

    阿皮亚所讨论的议题不仅具有哲学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社会和政治意义。在一个认同问题变得紧迫的时代,阿皮亚的讨论显得及时且富有启发。

  • 从童年里看桑贝

    作者:海客 发布时间:2020-04-13 20:17:21

    其实这是我第一次看桑贝,四万字的访谈加童年主题相关的大量插画集的结合很快地在一个周末的晚上看完了。

    桑贝果然如他自己所说是个挺奇怪的人,不仅仅在于他时常走神这个从小到大一直保留的习惯,还在于他的三观里也保留了小孩子的一部分,天真,喜欢撒谎,高度的敏感,还有高度的自尊和自卑混杂在一起无法分离。挺神奇的,在没有接触过桑贝的画作而先从这个人物的访谈来了解他,一度甚至让我有点丧失对他的兴趣,因为好像这个人的轨迹就如同这没有重点散散漫漫的访谈本身一般平平铺在我的眼前,他在访谈里说的话,那些未尽之词,那些从他的话语里展现出来的生活痕迹和对其性格的雕琢,仿佛那么清晰,直白到让人怀疑这样一个人真的会画出多少能直击人心灵的插画吗?

    然后––真香。

    从访谈里能看出来桑贝的童年确实对他产生了长远的影响。虽然在访谈里他常说他的父母已经做了一切可以尽的义务,但从他的描述里可以看出来其实他没有释怀过,那种不是父亲亲生,父母每天吵架,家里从不安宁的长久的阴影一直笼罩着他,从未离开。那种在这样的环境下竭力想要维持自己小小体面和自尊的徒劳努力,装作不在意却实际上敏感多情的性格,撒谎,恶作剧,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想成为目光的中心,希望所有人承认自己的存在感,想要把家庭和父母的阴影永远掩藏在背后无人能见的地方...

    透过访谈里那些有时笨拙有时重复有时离题的回答,透过明明提问记忆里快乐的事桑贝却回忆了一个结局悲惨的故事,我们都仿佛能穿过书页看到那个小小的孩子背负着沉重的时光漫漫走来,他长大了,却依旧有一部分永远留在了童年。

    有个很有趣的问题是,这样的桑贝会喜欢孩子吗?我觉得桑贝喜欢孩子有点叶公好龙的神气,他喜欢的是小男孩小女孩身上优雅和快乐的特质。优雅是他小时候因为教育缺失而希望自己拥有的品质,而快乐是他从小时候悲惨的家庭环境里所一直孜孜以求的东西。所以他笔下的孩子们甚至青春期里的都很少,更多的是踢球的小男孩,跳舞的小女孩,就是人们固有印象里童年的小男孩小女孩最快乐的事情。他不喜欢小孩子身上无理无智但其实肯定也会存在的这一面。要编故事哄小孩,装成跟他们一样幼稚,是他忍受不了的。这个心理就有点像一个大孩子抱怨说,为什么需要他去让着一个比他更小的孩子。理智上,或者桑贝的超我上,是知道小孩子的无序性的,他自己小时候也不是一个听话的小孩儿,喜欢恶作剧,所以他会说小孩子就是会率性一些不听话一些,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当某些时刻他回归了自己世界的时候,他又会无意识地抱怨小孩子不懂事,并且说自己也不知道要怎么去教育自己的小孩,还令人哭笑不得地表示让他们学会独立面对就好了: 他自己小时候就是这么过来的。明明知道自己小时候独立面对有多么可怕,长大后却仿佛因为小时候的缺失而无法去更好地爱自己的孩子,仿佛一个悲惨的循环。

    这样看着访谈,就产生一种错觉觉得自己了解了桑贝这个人,或者起码他性格的一部分,好像也没有剩下多少好奇心了。但真香定律就发生在后半册的插画集合里,不再有访谈,不再有文字,只有色彩和笔触,我却仿佛重新认识了桑贝这个人。他的画里仍依稀可辨他一路人生的草灰蛇线,却好像焕发出了不一样的光辉,变得有了意义。

    他笔下的童年是海边,是明丽的小短裤,碧绿浅蓝的浪花,金黄的沙滩城堡;是月光,是树影纵横间被自己影子吓到的那段林间路,是小路上陪伴自己身旁的那只小狗;是情愿或不情愿地练习小提琴,练习芭蕾,是琴房或舞蹈房外墙壁上那歪歪扭扭又颜色热烈的涂鸦;是下雪天里也永远会从屋里向外张望和向往的双眼和一颗飞翔的心。

    看着看着,好像我的童年记忆也开始鲜明起来,当然不会和桑贝笔下的一模一样,却也充满着细节,因为丰富的想象而怕黑,那些周六下午和炎热暑假里练琴的不情愿,下雪天里和院里小伙伴们打雪仗的轻盈和兴奋,好像永远不会停止的幻想和喜欢的自由。

    下一本想读桑贝的纽约客。

    最后的PS, 长大后的桑贝也是一个社畜了。我们这种每月领着固定薪水的加班狗常常会幻想着有一天找一份自由职业,时间灵活,想放松就放松,只是怕自己的才能不够吃上自由职业这碗饭。而桑贝却恰恰相反,羡慕着拿固定工资的人,不用做一个为必须找到灵感而伤透脑筋的自由插画师。果然所有人都逃不过围墙定律...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3分

  • 人物塑造:6分

  • 主题深度:7分

  • 文字风格:9分

  • 语言运用:3分

  • 文笔流畅:8分

  • 思想传递:3分

  • 知识深度:8分

  • 知识广度:5分

  • 实用性:3分

  • 章节划分:6分

  • 结构布局:5分

  • 新颖与独特:5分

  • 情感共鸣:6分

  • 引人入胜:8分

  • 现实相关:3分

  • 沉浸感:9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9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7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8分

  • 书籍清晰度:4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 是否包含广告:5分

  • 加载速度:6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7分

  • 搜索功能:9分

  •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方便(605+)
  • 强烈推荐(85+)
  • 书籍完整(479+)
  • 收费(550+)
  • 无缺页(228+)
  • 无盗版(657+)

下载评价

  • 网友 林***艳: ( 2024-12-26 14:32:19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索***宸: ( 2025-01-07 17:46:29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隗***杉: ( 2024-12-25 15:54:46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融***华: ( 2024-12-14 19:09:09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石***致: ( 2025-01-09 03:11:44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苍***如: ( 2024-12-29 11:26:07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焦***山: ( 2025-01-05 21:29:03 )

    不错。。。。。

  • 网友 益***琴: ( 2024-12-27 05:52:22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丁***菱: ( 2025-01-08 10:32:51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国***芳: ( 2024-12-20 21:34:35 )

    五星好评

  • 网友 师***怡: ( 2025-01-09 05:35:51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