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书屋 -9787564217402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25:30

9787564217402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9787564217402精美图片
》9787564217402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9787564217402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63217472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暂无出版时间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暂无价格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25:30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9787564217402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9787564217402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9787564217402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 作者:夜空守望者 发布时间:2023-01-18 15:02:14

    换个角度了解社交电商

  • 作者:虾米 发布时间:2015-02-06 10:08:14

    此书优点:长文很有深度,把美欧关系以及中欧问题,特别是穆斯林和欧洲的关系梳理得清清楚楚。缺点:1、作者对世界的了解主要以欧洲为中心,易言之,离中心越远的地方就越显得含糊。谈论马其顿内战,作者尚要我们分清“好”的恐怖分子和“坏”的恐怖分子,谈伊朗“邪恶”政权,尚有“改革派”和“顽固派”,到谈论缅甸政权,就只剩一个万恶的终极评价了。2、文学修辞过猛,范例:对所有民主抗议人士,都来个如《霍比特人》那样宏大凌然的特写镜头。3、翻译不佳,几乎每页都有狗屁不通的句子。

  • 作者:宁宁123 发布时间:2020-05-25 21:11:08

    耳目一新

  • 作者:童年的流星 发布时间:2015-12-03 23:12:09

    高中开始读的第一本人生启蒙书

  • 作者:李清贫 发布时间:2023-06-02 18:26:10

    一本非常特别的图像小说,在地铁里读完的,差点坐过站。S是图书主人翁的父亲,作者用第一人称的口吻,以旁观者的视角,用意识流的写法,塑造了一位父亲形象——亲历二战中的轰炸,死里逃生,背负着历史的伤痛。但作者又不沉溺于此,还讲述了生活中的家庭趣事。有悬疑,有搞笑,有感动。图像描绘和文字讲述相得益彰,这就是图像小说的魅力吧。

  • 作者:小凌小凌 发布时间:2017-01-05 21:50:55

    看的过程中发现其中好多小技巧在小时候中二病严重的时候都有用过,感觉好奇妙~(难怪会长成现在这副鸡血过盛的鬼样子2333)


深度书评:

  • 一图一历史,一城一世界

    作者:唐子书 发布时间:2023-10-06 15:35:49

    罗马城之于西方历史,犹如耶路撒冷之于西方宗教。

    罗马是西方文明辐射的原点,也是罗马帝国财富、粮食、人才的聚集点,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沿用千年的罗马帝国之名“SPQR”其本意也就是“元老院与罗马人民”。

    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就已经有人居住在此地,不过传统上,罗马人依据传说,将罗马城的建立归功于罗慕路斯和雷姆斯兄弟,他们是英雄埃涅阿斯的后代。埃涅阿斯是希腊爱与美的女神阿芙洛狄特与一个凡人的儿子,在特洛伊城沦陷后,携全家逃走,漂泊数年到达意大利半岛。一千多年后罗慕路斯与雷姆斯出生,但被抛荒野,被一只母狼哺喂成活,后来被猎人养育成人,长大后杀死了加害他们的人,并帮助祖父恢复王位,也因此获得了台伯河畔的七座山丘。公元753年,兄弟二人在此地区建城。据说因为城界冲突罗慕路斯杀死了雷姆斯,并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这座城市,即罗马。罗马城也以“母狼乳婴”的图案作为城市标志。此后罗马城经历几千年,几经毁灭又几度复兴,直至今日,罗马作为意大利首都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罗马,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城市,罗马也是一个辉煌和神圣的城市。古罗马先后经历过王政时期、共和时期、帝国时期。罗马帝国是欧洲曾经存在过的,版图最大、实力最强的帝国。后来欧洲的能人志士,无不号称继承了罗马帝国的衣钵。罗马还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至高无上的教皇在此地也见证了几千年来欧洲文明的发展和演进。西方世界再没有一个城市能像罗马一样,可以承载人们对西方文明的所有沉思、热爱与祈祷。一城可堪一世界。

    本书以小见大,以城窥史。却也并非以一城的政治、经济或者人文为主线,而是以城市地图为引展开的。全书以时间为序,精选130余幅地图和图像,展现了罗马城跨越3000年的命运起伏辗转。同时各章又侧重不同时代不同侧面,皇帝之城、教皇之城、学者之城、朝圣者之城、旅行者之城等视角,以图说事以彼见我的展现出不同时代罗马城扮演的不同角色。

    为什么要以地图为引?首先当然是图像比文字要直观的多,以图像展现历史比以文字叙述历史,更容易被理解,以图为主以字为辅增加了阅读趣味性。其次,本书选取的部分地图是有严谨性要求的,例如城市规划或管理用图;还有部分是具有特殊目的要求的,例如作为贡品献给某人或某团体,其中就包含了政治、宗教、人文等期望的具象化表现。真实性可以切实反映出当时行为相关方的真实意图,无论文献中有何种争议,看看他们实际做了什么就一目了然了,例如即使再怎么宣称睦邻友好,但变化的城墙与堡垒,分明展现了斗争与防御。有目的性的地图则包含更多的意义,制图师对城市理想化的展现,固然是基于现实,但其选择展现的以及选择不展现的东西,都是所思所想的反馈。本书选出的地图都是具有丰富历史意义的地图,作者通过广泛资料的交叉印证,帮助读者从一幅地图中看到更多地图之外的信息。一图可表一历史。

    本书最后,作者指出了罗马城市管理如今面临的问题,例如其古老的交通基建与现代化交通工具的矛盾,数量庞大的游客与古迹的保护之间的矛盾,城市管理策略的不稳定与人民对城市管理高水平的需求之间的矛盾等。不难看出,罗马城在历史上承担过多种多样的角色,这让罗马具备了多种多样的城市特征,每种特征都可以成为城市发展的方向。然而,正是丰富的历史与充分的选择自由,让罗马陷入了身份认定的迷茫,作者也认为罗马城市管理的问题根源在于管理者对城市核心身份的偏离。作为三千年历史载体的物理存在(城墙、教堂、遗址等)吸引了管理者的主要精力,以至于忽视了城市真正的价值所在,即人文身份的建设(历史、学术、创造性、想象力、生活的乐趣等)。罗马只有重塑其“罗马人民”真正的精神面貌,才能持续吸引世人的目光,只有“回归”核心身份,才能在未来延续罗马的城市价值。

    这其实也是如今很多城市面临的问题。先进的现代化城市同质化严重,如果把你放到一个现代化大都市,又没有地标性建筑可参考,你会很难分辨自己在哪个国家哪个城市。这对于拥有区位优势的大都市当然不是问题,因为它们靠的就是区位,让世界各地的人有种“宾至如归”的熟悉感反而是好事。而对于其他城市,尤其是文化历史名城,想要有自己鲜明的风格很难。尤其在中国,中华文明圈囊括的城市数量不计其数,甚至不仅限于国内。一个城市想打造自己传统文化的“人设”非常难,但凡有些元素不是城市独有的,都很容易被其他城市复制;而属于城市独有的特点,在其相同知名度的层面上,其他城市可能也都有各自特点,然后就转变成了营销手法之争。

    罗马在西方文明中的地位独一无二,在让发挥城市更强大的人文能量方面大有可为。而我们的城市在塑造、传承和发扬城市价值方面,也不妨多加关注,或许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 我读《东晋门阀政治》-胡宝国

    作者:天地玄黄 发布时间:2012-06-01 19:21:22

    我读《东晋门阀政治》

    胡宝国

         

         田余庆先生的《东晋门阀政治》一书已经出版十几年了,相关的书评时有所见。我也想写,但又有种种顾虑,一直希望在别人的评论看到自己想说的话。可是这个想法每每落空。看来,自己想说的话还得自己说。

      《政治》一书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段故事:与通常皇权至上的时期不同,东晋一朝出现了皇权与士族共天下的特殊政治局面。最开始是所谓“王与马,共天下”,即士族琅邪王氏与皇帝司马氏共治天下。由于士族并非一家,彼此间势力强弱有变化,所以王与马之后,还会有庾与马、桓与马、谢与马等等的变化。同样,由于士族并非一家,彼此之间存在着制约的关系,所以任何一家也并不能轻易地取代皇权,由此,共天下的局面得以维持。

      至此为止,问题似乎已经圆满地解决了。但是,作者的思考并没有停下来。他又发现,在士族与皇权之外,还有另外一支不为人所注意的政治力量在起着作用。这支力量就是流民。当时北方有源源不断的流民南下,这些流民不是西汉那种流民,而是一支由流民帅控制的武装组织。他们起初在热闹的政治史中虽然不显眼,但在保卫东晋免遭胡族铁蹄践踏上却着实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是皇权、士族之外的第三种力量。发现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只有发现了这条线索,才能完整地解释东晋之所以存在、东晋之所以消亡。我们看作者的总结:“东晋一朝,皇帝垂拱,士族当权,流民出力,门阀政治才能维持。等到士族不能照旧当权,司马氏也不能照旧垂拱而居帝位的时候,已经走到历史前台的流民领袖人物既抛弃了司马氏,也改变了门阀政治格局,树立了次等士族的统治秩序。但是历史并未因此而断裂,历史的逻辑在晋宋之际仍在顽强地起作用。次等士族的代表刘裕既继承了孝武帝伸张皇权的遗志,又在朝堂上安排了虽丧元气但有余威的门阀士族的席次。皇帝恢复了驾驭士族的权威,士族则保留着很大的社会政治影响。这就是具有南朝特点的皇权政治。”可见,如果作者没有引入流民问题,这个最终的结论是不可能得出的。找到了流民帅,才终于找到了东晋通往南朝的历史之门。

      对一个问题的研究倘若长久地没有进展,通常是因为研究者忽视了不应忽视的因素。寻找到这些被忽视的因素是很困难的。困难不在于它们隐藏得有多深,而在于前人已有的研究思路根深蒂固,无形之中会制约后来者思想的展开。关于门阀政治,以往的研究者多是从士庶对立的角度加以讨论,不要说流民问题,就连皇权在这之中的地位、作用也没有引起多少关注。作者突破了不易突破的制约,所以才为人们展现出一番新的天地。抛开流民问题不谈,上述结论本身也十分精彩。作者没有过分地渲染东晋南朝间历史变动的剧烈,而是清醒地注意到历史变化的背后也还存在着历史的延续。要解释变化中的延续,必须看到历史的深处,如果思考仅仅停留在表面,那么“延续”与“变化”的同时存在只能使研究者在解释上陷入困境。

      《政治》一书二十五万字。如果让我写,可能有三万字就够了。为什么他需要这么大的篇幅?我想,这是因为作者对历史细节有着特殊的偏好,不妨说他有一种“细节嗜好”。要说明细节问题,没有足够的篇幅是不行的,因为在这里,一般性的说明是无济于事的。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永嘉之际,晋室南渡。关于南渡的建议者有三种记载。一说是王导,一说是裴妃,一说是王旷。对于这样的问题,谨慎一点的研究者可能不作判断,只是存疑。轻率一点的研究者可能会勉强认定一种是真实的,而排斥其他。但作者却不是这样处理的。他说:“以上三说,各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一些真实情况,可以互相补充,而不是互相排斥。它说明南渡问题不是一人一时的匆匆决断,而是经过很多人的反复谋划。”这个结论真可谓是预料之外,情理之中。在考证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他突然不考证了,用敏捷的思维化解了这个问题。类似的例子在书中还有许多。

      将近二十年前,田余庆先生曾和我们学生说:“要注意排除反证,没有反证的问题是简单问题,复杂问题往往有反证。反证必需在我们的考虑之中。”以上这个例子可以说是排除反证的经典之作。

      老实说,究竟是谁提出了南渡的建议并不重要,如果我来研究,大概不会注意这个问题。这里之所以提出它,主要是想说明作者在解决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智慧。优秀的学者就是这样,他不仅会提出有价值的观点,而且也会让你看一看智慧的模样。从古至今,智慧远不如知识增长得快,所以每当我们看到智慧的光芒时,就会感到由衷的喜悦  

      他不会永远顺利的,他也会陷入困境。在阐释东晋门阀政治出现的原因时,他提出的理由使人怀疑。首先,作者采用了一种叙述的模式来说明问题。他指出,东晋王导与司马睿的政治结合,实际是来源于西晋王衍与司马越的政治结合。同样是王、马结合,但地位却不相同,在西晋,政治上是以司马越为主,王衍为辅,而在东晋,则是“王与马共天下。”王、马之间关系的变化是因为早在西晋末年尚未南渡的司马睿与王导结合时,司马睿就处在一个弱势的地位上。那时的他只是一个“恭俭退让”,“时人未之识”的一般宗室成员,而王导已经具有政治阅历和名望。这种关系延伸到东晋,“便有了祭则司马、政在士族的政权模式”,由此开启了百年门阀政治的格局。

         这样叙述历史事实是一点也不错的。但是从道理上讲,我们并不能排除前一对王与马南渡的可能性。如果过江的是司马越与王衍,必定还是以马为主,以王为辅。如此一来,岂不是就没有百年门阀政治了?退一步说,即使我们坚信过江的只能是司马睿与王导,疑问也还是存在的。因为“共天下”的局面在王导以后并没有结束,而是一再出现,持续百年。对于东晋皇权来说,这种局面绝不是一个偶然事故所能造成的。

      在本书结尾的时候,他又再次触及到这个问题。他说:“如果没有一个成熟的有力量有影响的社会阶层即士族的存在,如果没有一个丧失了权威但尚余一定号召力的皇统存在,如果没有民族矛盾十分尖锐这样一个外部条件,如果以上这三个条件缺少一个,都不会有江左百年门阀政治局面。”他说得依然没有错,但依然只是对事实的陈述而不是解释。东晋出现门阀政治,到底是什么原因?我曾当面征询田先生的意见。他略作沉思,答道:“我不愿意追求终极原因,因为一追求终极原因,文章就飘起来了。”的确,对于习惯了从细节出发的他来说,追求终极原因是太难了,终极原因不会在细节里。

      无法在深层次上解释门阀政治的出现,这其实并不仅仅与他个人的研究习惯有关,而且也与政治史研究方法本身有关。极端地说,单纯的政治史研究可以解释从去年到今年的政治演变,但却无力解释政治形态的根本变化。当整个政治形态都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必定牵涉到超出政治史范围的更大的历史变动。这就如同说我们可以用政治史的研究方法分析辛亥革命时各种政治势力的此消彼长,但却不可能用同样的方法解释历史上为什么会有一场辛亥革命。历史上为什么会有一场辛亥革命?这里涉及到了政治、经济、文化、国际形势种种因素。在时代发生大转折的时候,终归是政治跟随着时代,而不是时代跟随着政治,尽管表面现象可能恰好相反。

      政治史研究方法对他的制约不仅表现在研究东晋门阀政治时。在研究三国史时,同样的问题也发生了。在《孙吴的建国道路》、《李严兴废和诸葛用人》等文章中,他为我们揭示出了吴、蜀政治演变的清晰线索,关于曹魏,他也写过若干高水平的文章,但涉及到曹魏发展线索的时候,他沉默了。这是为什么?我想,这是因为吴蜀的历史较为单纯,都是有头有尾的,容易把握。而曹魏则不然,一涉及到曹魏,就必定要和前面的东汉、后面的西晋联系起来,而汉晋时期的历史变动是多方面的,远远超出了政治史的范畴。一到这时,他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即使不考虑政治史以外的因素,单纯思考政治发展线索,他面临的困难也同样不少,因为从东汉的党锢之祸到西晋的八王之乱,时代剧烈的、多次的变化打碎了政治史,政治史只是些零碎的片断。我们知道,他的性格是从细节出发,追求的是不缺少任何中间环节的一条完整链条。当这个目标不可能实现的时候,他只能沉默了。

      有趣的是,在他沉默的地方,几十年前,陈寅恪先生却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线索。陈寅恪先生在《书<世说新语>文学类钟会撰四本论始毕条后》一文中说,东汉末年有两种政治势力,一为内廷之宦官,一为外廷之士大夫。魏末曹氏与司马氏两党之争就是汉末斗争的继续。曹操为宦官代表,而司马氏则为信奉儒学的士大夫的代表。魏晋禅代,曹氏败,司马氏胜,斗争终于有了结果。这是一条清楚的线索。为什么陈寅恪能找到线索呢?很明白,他所凭借的是他自己的阶级分析学说,而他的阶级分析学说说穿了就是血统论。曹操是宦官的后代,所以曹魏就是宦官阶级的代表。这样,他用理论把断裂的政治碎片缝合了起来。

      他的结论是不能成立的。田余庆先生曾委婉地指出,陈寅恪先生忽视了一个事实,即曹氏父子早已转化为皇权的代表,而不再与宦官有何关系。我要补充的是,在转化为皇权以前的东汉末年,曹操就不在宦官阵营内。密谋诛杀宦官的计划制订时,曹操就已经参加了。从他晚年的回忆中看,年轻时的曹操的理想很简单,就是想当一名合格的士大夫。借用田余庆先生的分析方法,可以说东汉末年的曹操是介乎于宦官、士大夫之间的第三种政治力量。

      从以上的对比中,我们能够感受到陈、田的不同。他们都在研究政治史,从表面上看,陈寅恪先生也是在寻找历史线索,但深层上看,他实际上是要用历史的线索来证明他的理论。在他那里,只要理论不缺乏,几乎所有的历史线索都是能找到的。总之,他有理论先行的嫌疑。而田余庆先生则不然,他没有预设什么,他只是一心一意地寻找历史内部真正存在的线索。如果找不到,他不惜沉默。

      两种方法,各有利弊。陈寅恪先生的政治史是有理论背景的政治史,所以他研究问题涉及的时段较长,显得有气魄,而田余庆先生的政治史在气魄方面就显得略逊一筹了。田余庆先生的优势是,思考缜密,一旦得出结论,往往不可动摇。公允地说,陈寅恪先生在他认为有用的若干历史细节、若干点上也有极精致的考辨,但是在点与点之间则往往有较大的跨越。他跨越的幅度越大,失误的机会也就越大。

      我曾当过几年教师,我曾道貌岸然地告诫学生说:“要注意克服自己的缺点。优点不用管它也会发挥作用,而缺点不被克服就会妨碍你的进步。”这话看似合理,其实经不起事实的检验。经验告诉我们,人真正能克服的缺点都是小缺点,致命的缺点是无法克服的。陈寅恪先生是如此,田余庆先生也是如此。大师并不是没有缺点的,大师也不是因为克服了缺点才成为大师的。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只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优点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陈寅恪先生是成功的,田余庆先生也是成功的。

      学术要发展,我们一定会找到新的研究方法,只是新的方法不会离旧的方法太远。

    原载于《书品》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7分

  • 人物塑造:7分

  • 主题深度:3分

  • 文字风格:8分

  • 语言运用:5分

  • 文笔流畅:6分

  • 思想传递:5分

  • 知识深度:6分

  • 知识广度:5分

  • 实用性:3分

  • 章节划分:8分

  • 结构布局:8分

  • 新颖与独特:9分

  • 情感共鸣:8分

  • 引人入胜:3分

  • 现实相关:7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9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7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 网站更新速度:9分

  • 使用便利性:5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3分

  • 加载速度:9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5分

  • 搜索功能:9分

  •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值得下载(214+)
  • 在线转格式(273+)
  • 博大精深(472+)
  • 下载快(136+)
  • 格式多(635+)
  • 引人入胜(143+)
  • 图文清晰(81+)
  • 中评(76+)
  • 收费(68+)
  • pdf(96+)
  • 书籍完整(566+)
  • 值得购买(106+)
  • 超值(430+)

下载评价

  • 网友 常***翠: ( 2025-01-01 10:06:51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宓***莉: ( 2024-12-29 15:23:13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相***儿: ( 2024-12-24 17:59:43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孙***夏: ( 2024-12-25 00:39:23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冷***洁: ( 2025-01-05 09:57:51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郗***兰: ( 2024-12-29 22:34:27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陈***秋: ( 2025-01-09 02:25:01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权***颜: ( 2025-01-07 17:13:10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融***华: ( 2024-12-20 01:00:27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潘***丽: ( 2025-01-04 18:48:27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隗***杉: ( 2025-01-05 16:52:13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