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横式每天100道口算题卡 小学1年级上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材同步练习 混合加减法速算口算天天练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全横式每天100道口算题卡 小学1年级上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材同步练习 混合加减法速算口算天天练精美图片
》全横式每天100道口算题卡 小学1年级上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材同步练习 混合加减法速算口算天天练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全横式每天100道口算题卡 小学1年级上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材同步练习 混合加减法速算口算天天练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31967149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暂无出版时间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暂无价格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39:29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 作者:崔斯坦Tristan 发布时间:2020-10-23 00:34:13

    小阿三突然就给写死了

  • 作者:豆子 发布时间:2020-05-06 20:27:20

    入门书籍,但感觉知识有些老久了

  • 作者:翁小样 发布时间:2008-07-30 17:58:47

    中心馆看 http://book.douban.com/review/1461230/

  • 作者:豆友nDLuih49SY 发布时间:2024-04-30 16:15:33

    粤语进阶。教院式拼音。建議學粵拼。

  • 作者:danyboy 发布时间:2020-03-20 11:33:40

    这是继涂色书之后的另一系列手工书,这里的剪纸还不是说剪窗花那种,而是更近乎少女闺房之内,闺蜜之间打磨时间的消遣。书附赠了一些可以直接剪的图案,也有关于剪纸工具和纸张的建议。主要内容则是教授剪纸的过程。我准备当周末礼物带给娃。

  • 作者:倒理 发布时间:2018-10-16 21:19:32

    与过去的男人一同去找寻过去的记忆。意料之中的身份互换,意料之中的旧情小燃...


深度书评:

  • 读书笔记:疯癫与非理性

    作者:littlebamboo 发布时间:2010-04-07 12:57:39

    福柯于1961年发表的博士论文《疯癫和文明》是他的第一部著作,由此开始他关于理性与系谱学的探索。在这部书中他向我们指出:我们现有的关于疯癫的知识都是理性的噪音,真正的疯癫在缄默。本文是该书的学习笔记,旨在综述福柯关于理性、非理性与疯癫的关系、疯癫的话语与权力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时间维度上的展开。

    一 、问题的提出

    在《疯癫与文明》的序言中,福柯指出:“疯癫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随时间而变的异己感。”“它纯粹是理性与非理性、观看者与被观看者相结合产生的效应。”那么,通过辨析疯癫的结构及其变化,有助于人们理解: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对立是如何产生的,理性居于非理性之上的统制地位是如何获得的?

    福柯回答问题的方式是通过历史材料,讲述不同时期人们对疯癫的观念和作为,包括艺术作品中的表现、医治方式,甚至包括政治经济结构。因此,待回答的问题就展开成了一部疯癫史。同后来的著作《词与物》一样,《癫狂与文明》中论述的历史时期主要划分文艺复兴时期、古典时期(大约指17到18世纪)、现代三个时代。这部历史中的两个意味深长的标志性事件:1656年,“总医院”在法国建立,对穷人、流浪者、罪犯和疯人实行大禁闭;1794年,比赛特尔收容院的部分带镣囚禁者被解放是划分这3个时代的依据。在这部历史中,我们看到的是被理性敬畏、扭曲、展现、审判的疯癫。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疯癫史:疯癫是被禁止的知识

    无论福柯所述的“愚人船”意象是否真实存在过,他想表达给我们的是:中世纪结束前,癫狂意味着某种边缘地位。水域和漂流充满了象征意味:带走、漂流、净化。愚人船被放逐的同时又是寻求理性的工具,具有朝圣意味。

    就像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中象征的那样,疯癫是“无法接近的真理”。中世纪意义过多的自我繁衍、事物本身背负起过多的属性、标志、隐喻,超过了人直观理解的能力,使得编织的细密精神意义之网瓦解,哥特象征主义衰落,因此为梦幻开辟了天地。疯癫意象、野兽、怪异形象这时具有独特的魅力,它是关于人本性的难以把握的一面。在文艺复兴之初,野兽摆脱人类的牢笼,却反过来抓住了人,向人揭示自身的真理。疯癫就是知识,被禁止的知识,难以接近的真理。可见,古典时期的疯癫是非理性的一部分、一种表现,而理性和非理性不是对立的,而是平行的。 理性不具有凌驾于非理性之上的权威,也没有解释非理性的能力。

    三、古典时期的疯癫史:疯癫是谵妄与虚无

    由于隔离有效,麻风病在欧洲突然消失,大量麻风病院闲置,管理成为重要的经济问题;同时城市内有许多流浪、乞讨者。这是1656年在法国成立“总医院”的背景。它并非一个医疗机构,而是半司法机构,囚禁违反习惯法者、家庭浪子、无业游民、疯人等。若干年后,一个由医院、拘留所、监狱组成的庞大囚禁体系建立起来,用于相同的目的。用治安手段进行禁闭,是出于劳动的需要,反对游手好闲和行乞。国家不再像之前那样驱逐疯人,而是为他们的基本生活负责,但要以他们的自由为代价。正像《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指出的那样,资本主义早期,劳动具有某种道德魅力:劳动意味着苦修和赎罪,而混乱的游手好闲的生活既是贫困的根源,又“意味着这个创造物对上帝的第二次背叛”。因此总医院还承担起道德责任,使被禁闭者不再无业、游手好闲,强制他们劳动,虽然这样未必有好的经济效果。于是在这个时期国家法律和心灵法律和二为一,道德义务和民法被捆绑在一起。而疯人和其他被禁闭的罪犯、流浪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不仅贫困,而且无工作能力,也无与群体融合的能力,禁闭的意义也在于将一种找不到自己位置的形象从社会秩序中清除。——这是这个时期疯人在社会经济结构中的位置,已经不同于文艺复兴以及更早时代的边缘化,而是在社会中的虚无。

    古典疯癫的一个简单意义是谵妄(delire),其词源为lira(犁沟),指“偏离正确的理性轨道”。语言是癫狂的首要和最终结构。疯癫者的推理往往严格符合形式逻辑,但其内容是错误的。疯癫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层是与幻觉交流的不健全理性,一层是依存于无懈可击的话语的严谨的结构。 “偏离理性却坚定地相信自己追随理性”就是发疯了,疯人的头脑受到心象的梦幻任意性的引导,一方面用错误的意识循环论证来束缚自己,这是自欺。谵妄是用梦一般的语法系统表达的假命题系统。疯癫在梦幻、谬误的接触面上纵横移动。“梦幻”指心象与幻觉,而“谬误”指疯癫的非真理性和肯定/否定的任意性。用心象填补谬误的空白,用肯定假象把幻觉联系。疯癫具有光明的形式和黑暗的内容,白昼的力量和夜晚的影像。它在视觉上是盲目的,对心象的判断是错误的,把各种否定因素结合,形成极度的空虚。它与理性最贴近又最疏远,是理性的眩惑。非理性和理性的关系,就如同眩惑与日光的关系。白昼与黑夜交替是古典主义世界必然、简洁的规律,但既然有对立,就有混乱、冒犯的可能性。古典时期的疯癫,已经不再是另一个世界的符号,而是非存在物的荒谬表现。

    激情本性被认为是疯癫妄想的基础,疯癫中的狂暴和平静都是激情所致(平静往往是十分强烈的激情导致的强直性昏厥),都市、宫廷、沙龙生活的恐惧和希望的刺激、宗教想象都容易导致癫狂。癫狂的起源可能与某种恐惧的印象有关,恐惧引起“髓纤维的肿胀和被压迫”感,局部肿胀使灵魂注意它,使它孤立、偏离,更强化了恐惧。灵魂将一些关键附加在思想上,从而使恐惧的力量最终压倒意志。

    古典时期是以非理性为背景认识疯癫,癫狂者直达狂乱的最低点,并揭露出隐匿的非理性王国。这个时期,尊重疯癫就是承认它是人类生命在动物性范畴内的极限,它说明了“上帝的恩惠能够广播多远。”这个范畴里,人与自然紧密相连,人彻底堕落到兽性的范畴,但又在道德上彻底天真无邪。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让非理性的形式暴露于公众场合,那时人们认为只有让罪行公开化然后才能镇压。但从古典时期起人们认为罪恶公开化只会推波助澜,惟有遗 忘可以抑制罪恶,而禁闭就起到了避免人们毁誉的作用,因此对一般罪恶不再公开展示,但唯独对疯癫的展示一直延续到了19世纪初。因为疯癫已经在理性/非理性界线的另一侧,受到理性的监视和观赏。

    禁闭院中的疯人被关在囚笼中,他们不再是心智错乱的人类,而是被本性狂乱折磨的野兽。癫狂的动物性使他们没有一般人的脆弱感、危机感,能够忍受饥饿和寒暑,因此不被当作病人;对待他们的方法,例如纪律,目的不在于使兽性变成人性,而是使他们恢复到纯兽性状态,这时成为驮兽的人顺从于智慧,脱离狂暴,回到仁慈。

    古典时期除禁闭外,治疗疯人的最主要手段是长期物理疗法——用铁剂强固神经、用海浪翻滚等方式进行运动调节、用水进行浸泡(其中含有宗教的“净化”意味)、用苦药、肥皂、醋等清洗体液,等等。其目的和人们对疯癫的理解紧密相连:癫狂的一面是不洁、邪恶和谬误,它是非存在的可见形式,用空虚、谵妄的感情表达非存在,另一面是脱离现世、真实,由此表达出绝对的纯洁性,它是主体的消失点。因此,针对疯癫的不洁一面,使用净化和浸泡疗法,以治疗“体液腐败”;针对“虚无”一面,使用纪律、规律运动的疗法,其中隐含着“世界力图控制精神错乱者”的观念,用“齐步走”的口令使其回到现实、回到自己的位置、忘记疯癫、把自己托付给现世理智。古典时期的医治方法还包括唤醒法,由医生(外在的“我思”)闯入和打断病人的梦幻,或者用突然而强烈的情感唤醒疯人,或者让理智循序渐进但又一往直前地穿过疯癫领域。从治疗方法上来看,古典时期的理性已经完全取得了凌驾于非理性之上的地位。

    四、现代时期的疯癫史:疯癫变成罪愆

    古典时期人们往往用体液的性质、“元气”的动力学等方式来解释躁狂症、忧郁症等具体的疯癫疾病,然而19世纪人们开始在人体的固液成分中探寻精神疾病的秘密。神经疾病被认为与肉体较低部位的器官运动有联系,于是疾病也就代表了肉体的报复:人发疯是由于情绪过于炽热,与周围的一切过于紧密。于是,在19世纪的门槛上,疯癫有了新的内涵:罪孽、道德制裁。新建立起来的疯癫意识将古典时期疯癫结构中的一切原因——从物质原因到精神谵妄全部瓦解,新建立的精神病学散落在心理学和伦理领域表面。

    从古典时期起,罪犯和疯人被囚禁在一起。这使得疯癫不仅成了禁闭的主体,还成了折磨犯人的手段;因为许多住进教养院的正常人也被折磨致疯,所以使人发疯某种意义上也成了禁闭的目标。甚至疯癫成为了混合禁闭的象征,是犯人最恐惧的东西。18世纪起,人们已经开始呼吁分开犯人和疯人,当时的理由是不应该如此不人道地折磨罪犯;而19世纪,有人发出同样的呼吁,人们的义愤却在于疯人受到的待遇并不比罪犯更好。

    这个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新兴工业的发展使人们对“贫困”有了新的认识:贫困不再意味着懒惰,因为经济危机可能造成大量的失业;穷人也不仅意味着国家的经济负担,因为贫困者意味着多劳动和少消费,没有庞大的穷人阶层,国家就无法积累财富;穷人的劳动能够创造财富,这点并不受财富波动的支配,所以人口不应当仅被视为负担,而应该被视为资源和财富。由此,人们认为大量禁闭穷人是错误的经济措施。1790年后,禁闭仅限于服刑人员和疯人,禁闭时代结束了。由于疯人的特殊性,按法令,疯人应该被送至医院。但这次对待疯人政策的改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几十年。当人道被重估时,在一个重建的社会里安放一个被重新进行价值判断的群体,可以想见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

    19世纪初精神病院初建时期留下了许多被神话的故事,例如皮内尔医生解放比赛特尔收容院,而其背后是一系列的运作。19世纪的精神病院中仅有少量强制措施,因为这个时代理性和非理性在特定环境下相遇时,非理性已经预定了失败。疯癫不再是一种抗争形式,而是代表了未成年人的地位:没有自治权,只有依靠理性世界才能存活。法律也将精神病人规定为没有完全行为责任能力的人,与孩童地位类似。

    图克建立的精神病院中引入了类似于公谊会教友社区的环境,使得休养院成为道德和宗教隔离的工具。它将精神错乱者单独置于道德环境中,宗教发挥自然本性和外界制约的双重作用,使精神错乱者不断受“戒律”或“越轨”的困扰,因自己的被孤立而产生深刻的内在恐惧。疯人一旦认识到自己的客体地位和自己的罪过,病人就会恢复对自我的意识,成为自由又负责的主题,从而恢复理性。这种治疗结构中,疯人需要承担体力劳动,通过这种途径回到上帝规定的秩序中去。另外,疯癫者纯粹是被理性世界观察的对象,理性人对其进行“谴责”和“审判”。实际上,这使得疯人越来越远离理性人的世界,因为理性世界中他们是迟到者、“陌生人”。

    由于精神病人被认定为没有完全行为能力的“儿童”,休养院十分强调模拟的家庭的概念,在“家庭”结构中组织对精神病人的看护,这实际上剥夺了他们的自由。图克的问题是:如何建造最纯净、最有人情味、最自然、古老、与社会反差大的家庭?他选择在精神病院中重构了资产阶级家庭的模式,并任其存在、自由演变。

    皮内尔认为宗教不应当成为生活的道德基础,因为宗教想象导致的精神病发作非常常见。应当“过滤”宗教,对宗教的图像形式和社会主题加以拒绝,反对宗教中那种让人感觉到“统一教派中的兄弟姐妹”的狂热,而保持宗教的道德内容,尤其是安慰和信任、对大自然的顺从,就能起到够驱散意象,安定情绪的作用。

    在皮内尔的主持下,疯人院的治疗或教育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是缄默。文艺复兴时期,理性和疯癫不断展开对话;古典时期的拘留是对语言的压制,而压制本身促成了一种无声的对话;而19世纪后,缄默笼罩了一切,谵妄的语言不被认为是语言,只是越轨,语言被慢慢磨损成了道德规定之下的独白。后来,当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谨慎地恢复了语言交流时,听到的疯人的话中有很多是这种道德压制之下的习惯性独白。第二种治疗手段是审判,使疯人认识到自己受监视、审判、谴责,越轨行为必定导致惩罚。在疯人院中,根据生活美德,一切过失都成了社会罪行,病人不断悔悟——疯癫被禁锢在一个道德世界之中。第三种治疗手段是镜像认识,治疗者通过引导使病人陷入不断的自我对照的观察中,从而意识到自己发疯了。

    在精神病院里,仅有少数病人仍然遭到了禁闭,例如某些宗教狂人不为纪律所动,认为自己“服从上帝不服从世人”。而宗教狂热导致的不服从、拒不工作、偷窃正式对抗资本主义价值观的三大重罪,疯癫所致也不能宽宥,必须禁闭。皮内尔式医院存在的理由是道德和社会一律化,这种罪行对这种一律化造成了威胁。

    18世纪末,疯人院因医疗人员的引入而成为一个医疗空间。实际上这个空间并没有引入实证科学,而是引入了一种以科学为面具的人格,医生的角色实际上是法官和父亲,他们具有一种包含着家庭、权威、惩罚的威信。病人认为医生既有神圣力量又有魔鬼的力量。

    19世纪初,人们开始使用道德疗法医治精神病人,这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疗法,因为它脱离了古典时期物理疗法的灵与肉的象征意义。心理疗法以惩罚为中心构建:按照道德要求制造痛苦,不安慰、说理,不同悲同喜,只能使用强大的理性力量,因为疯人“身上只有痛苦的弦还振动,要勇于拨动。”

    五、总结

    通过梳理福柯在《癫狂和文明》中所论述的历史,可以看到生动地看到力量/身体/知识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政府、强制部门、医疗、大众言论、艺术、形而上学之间交错的运动。文艺复兴前,疯癫是未知、神秘的知识的象征;古典时期,随着疯癫者的被禁闭,他们逐渐被解释为虚无谵妄,是理性的眩惑;随着现代精神病院的诞生,疯癫陷入彻底沉默,在理性话语系统的统治中完全失语。这样的讨论告诉我们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对立不是必然的,而事实上理性未必具有完全解释非理性的能力。后来当弗洛伊德把病人从疯人院的状态中解救出来时,并没有根本上改变疯癫的沉默状态,而只是重组了疯人院的各种权力,集中到医生手中,并扩展到极限。精神分析能够消除某些形式的疯癫,但始终无法进入非理性的统治领域。18世纪以来,尼采、 荷尔德林等人的作品是非理性偶尔划破夜空,它们绝不可能被归为可治愈的精神错乱,它们凭借自己的力量对抗着巨大的道德桎梏。

    但是,福柯的知识考古学本身不也是一种理性话语,一种有组织的语言、秩序、句法或工作吗?用这种话语去讨论疯癫,是否含有某种内在矛盾?也许疯癫本身就是一种虚无,只有用理性化语言说它的时候,这部原本不存在的历史才被构建出来,它的意义是作为一面镜子,让人们理解理性时代。

    参考文献

    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 疯癫与文明 北京:三联书店 2003年

  • 困而求知,且勉且行

    作者:高地清风 发布时间:2011-10-08 12:16:45

    ——《终结拖延症》译者序

     

    今天是5月15号,豆瓣网“我们都是拖延症”小组成立4周年,也是我们战拖心理成长会发起的第一届拖延节。我们组织的其中一项线上活动是:完成一件拖延已久的事情。我更新微博,写下:“#拖延节#写完译者序”。

     

    在人文气息浓厚、文艺青年出没的网络社区中,拖延青年们突破5万大关,本不是件情理之外的事情。国外学者们曾经总结了拖延的常见诱因:僵硬完美主义者有之,逃避成功者有之,时间观念缺失者有之,内心纠结反抗者有之,生理多动者有之,早期家庭或教育环境促成恶习者有之……甚至连身在异国的文化差异,都可能让你罹患这种我们戏称的“拖延症”。

     

    再看看我们这个时代,消费主义、一元价值观所引发的“身份的焦虑”,本已经让我们深陷洪流,让工作带给我们的第一感觉常常不是成就感,而是望之欲逃的失败恐惧,这种恐惧常常是引发拖延的元凶;而网页、短信、微博、游戏和其他各种信息源,也都在争抢我们的眼球,把我们并不宽裕的注意力,切割成一种七零八落的碎片化格局,我们原本只适应单任务处理的大脑也备受压榨。全球变暖似乎还没有到达突然紊乱的临界点,但在信息生存环境中,我们像是提前进入了气候剧变的时代,从四季如春进入了寒暑无常。寒暑无常自然容易感冒,不信你可以问问美国灾难片《后天》里的人物。所以我们常说的“拖延是信息时代的新感冒”,可能暗示着我们在某些方面,已经步入了“后天”。

     

    “战拖(战胜拖延)”无疑是困难的:各种“拖延症”在具体表现上可以千差万别,但看起来都顽固而容易反复。许多人戏称它为“绝症”。尤其是跟ADHD(注意力缺失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相关的生理性拖延,每每卷土重来,更是让人痛苦不堪。此外,拖延本身的复杂性也增加了我们同它对抗的难度。如果我们可以不太严格地把拖延称为一种“症”(这个中文词目前还不是个严肃的医学名词),那么它更接近于一个症状性而非病因性的名词。由于这种根源和具体表现上的差异,几乎不存在一种通用于各种“拖延症”的万能灵药。在我们的社区中,直到现在,也经常看到关公战秦琼的现象:大家围绕某一种方法“有用还是没用”争论到面红耳赤,最后却发现针对的根本不是同一个问题。这也为我们的探索之路徒增了无谓的内耗。

     

    目前社区里常用的战拖方法,依我个人浅见,大体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注重内心成长和价值观梳理,一类注重任务解决和时间管理。当然,像针对ADHD等生理诱因的药物方法,似乎也算自成一派。第一类方法,强调挖掘拖延行为的根源,加强对自身各个方面的觉察,倡导从拖延的根本原因入手,化解负性情绪、调整不合理认知、强化行为的改变,从而不仅实现拖延行为的改善,更是谋求对自己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接纳;第二类方法则强调聚焦于任务本身,挖掘、组织并利用自身的积极资源和社会支持系统,力求在短时间内克服障碍、实现目标。从效果来看,第一类似乎更彻底,也更有利于预防反复,但改变周期漫长,似乎可以称为“长期战拖”;而第二类短小灵活,常用于对已发生的拖延的解决,或许可以称为“短期战拖”。是“釜底抽薪”重要,还是“扬汤止沸”有效,此二者可谓各有千秋,相信诸位拖友各有偏好。但是,无论是“釜底抽薪”还是“扬汤止沸”,容易的是“纸上谈兵”,共同的难点都在于如何操作和执行。对拖延根源挖掘最彻底的人,可能会成为拖延心理学家,但这本身并不足以保证知行合一,在行动中实践那些觉察到的知识;而短期战拖当中的主要内容,如时间管理等,最适用的人群却常常是那些本不容易拖延的人,这些方法在设计时通常就没有充分考虑到拖延的干扰,而是假设人的理性决策能力已经足够强大。事实上,我们理性的一面也许需要事先训练和养成习惯(就像在这本书里一样),才能足够强大。

     

    《终结拖延症》给我们的惊喜也正在于此:这本小书篇幅不大,页数不多,甚至个别词句读起来还有点莫名其妙(也许是我们译者的能力所限),但它提供的这套认知、情绪和行为的三叉戟,却包含了不少适合实际操作的流程、套路和练习,甚至可以在实战当中直接模仿复制。如果说“长期战拖”和“短期战拖”的强大在于助攻能力,那么《终结拖延症》里这套基于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战拖力,倒很像是对抗拖延的正面军。毕竟,能够兼通长期战拖和短期战拖,并且取长补短的人总是少数,这项能力的学习成本更是高昂;而《终结拖延症》里提供的策略,在结构化方面要出色得多,有些甚至接近于一种标准操作流程(SOP),按照作者的说法,熟练使用习惯之后,可以有效预防反复,威力强大。

     

    《终结拖延症》书中还有一点让我印象深刻:它不止一次地引用了德国军事家冯•克劳塞维茨著作《战争论》当中的思想。再联系到它对“理性”的推崇,我们似乎嗅出明显的“男性化”风格。那么这支“正面军”,是否真的可以带来崭新的局面和耳目一新的感受?刚刚翻译完书籍的译者们,其实并没有足够的发言权。真正能够说明问题的,是读者你的实践结果,以及将在我们战拖会线上社区(

    http://www.zhantuo.com/bbs

    )当中展开的充分测试。

     

    在这里,我想表达对我们译者团队的衷心赞许,以及对华章心理的编辑老师的衷心感谢。“译场”是战拖会的翻译机构,纵跨线上和线下平台,负责与国内的出版机构合作,引进和翻译相关著作,主要是拖延行为、时间管理和心理成长等领域的学术著作、科普读物和自助书籍。《终结拖延症》这本书由首轮译场的成员通力合作完成,各部分分工如下(引号内是参与者指定的署名ID):前言由高地清风翻译,喵喵猫校对;第一章由大宝翻译,翟小禅校对;第二章由“我要好起来”翻译,第三章由“appwcn”翻译,均由“揣想的忧伤”校对;第四章由“揣想的忧伤”翻译,喵喵猫校对;第五章由翟小禅翻译,“appwcn”校对;第六章由喵喵猫翻译,“我要好起来”校对;第七章由“揣想的忧伤”翻译,大宝校对;附录部分由no46116翻译,喵喵猫校对。全书由高地清风、no46116和高丽拖人完成文字润色,并由“揣想的忧伤”统稿。本轮译场调度工作由喵喵猫及大宝完成。

     

    在翻译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少意料之外的困难,也一直在跟拖延进行着艰苦的斗争。正如每一位拖友和战拖同路人一样,我们都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困而求知,且勉且行”。在最终期限临近的时候,我们认为有一章没有达到自己出稿的标准,特别进行了紧急返工。我忘不了译场工作前期,我们在北京五道口、双井、雍和宫各个地方咖啡馆里围桌而坐,并肩作战时那份浓浓的温暖;也忘不了因为我对一部分内容接近苛刻的要求,我们曾经闹过的短暂的小情绪。现在我最想说的是,我爱你们!我们各位译者成员的翻译水平并不一致,错误也在所难免,但我们可以问心无愧地说,这是我们用心付出、几度修改的作品,就像爱因斯坦的“第三只小板凳”一样。

     

    我们要感谢华章心理的赵艳君编辑不厌其烦的催促,让我们这群出身重度“拖拉机”的人组成的译者团队,历经辛苦终于完成这部作品;我们也要感谢华章心理的李欣玮、许可等诸位编辑的热情合作、鼓励和支持,以及战拖会心理咨询师水空影在专业方面的多次指导。

     

    战拖会作为目前国内最有经验的民间拖延互助自救组织,一直致力于传播拖延知识和支撑战拖互助。从相关书籍的译场和读书会,到团体心理咨询和毕业论文“临时教练”支持,我们一直在做着助人同时也是自助的事情。我们也衷心期望作为读者的你,从我们翻译的书中所获得的知识,不停留于认识层面,而是通过实践,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战拖受益。我们也衷心欢迎你来我们的线上社区(

    http://www.zhantuo.com/bbs

    ),分享你阅读这本书的收获,寻找你战拖互助的朋友。

     

    战拖会发起人 高地清风

    2011.5.15

    (译者序原文中的战拖会成员姓名,在本文中均已转为网名)

    http://www.zhantuo.com/archives/671840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3分

  • 人物塑造:9分

  • 主题深度:3分

  • 文字风格:7分

  • 语言运用:5分

  • 文笔流畅:7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7分

  • 知识广度:3分

  • 实用性:3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4分

  • 引人入胜:8分

  • 现实相关:6分

  • 沉浸感:7分

  • 事实准确性:9分

  • 文化贡献:8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4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 网站更新速度:5分

  • 使用便利性:7分

  • 书籍清晰度:4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 是否包含广告:4分

  • 加载速度:7分

  • 安全性:4分

  • 稳定性:5分

  • 搜索功能:7分

  •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全格式(202+)
  • epub(201+)
  • 值得下载(576+)
  • 速度快(430+)
  • 二星好评(128+)
  • pdf(611+)
  • mobi(524+)
  • 四星好评(553+)
  • 无漏页(566+)
  • 内容完整(348+)

下载评价

  • 网友 寿***芳: ( 2024-12-21 02:06:40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车***波: ( 2024-12-31 15:25:30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常***翠: ( 2025-01-06 11:39:12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訾***雰: ( 2024-12-29 16:18:58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訾***晴: ( 2024-12-22 04:18:44 )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潘***丽: ( 2024-12-15 20:39:20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汪***豪: ( 2025-01-02 06:11:07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国***芳: ( 2024-12-27 13:56:44 )

    五星好评

  • 网友 师***怀: ( 2025-01-01 19:39:37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马***偲: ( 2024-12-23 08:05:35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索***宸: ( 2025-01-09 09:15:38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谭***然: ( 2024-12-20 03:10:48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扈***洁: ( 2025-01-09 08:37:37 )

    还不错啊,挺好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