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权与绅权增补本51-238-41-09【正版图书 无忧售后】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皇权与绅权增补本51-238-41-09【正版图书 无忧售后】精美图片
》皇权与绅权增补本51-238-41-09【正版图书 无忧售后】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皇权与绅权增补本51-238-41-09【正版图书 无忧售后】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67526327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1
  • 页数:184
  • 价格:17.92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39:14

寄语:

【正版书籍 闪电发货 品质无忧 可开发票】


内容简介:

《吴晗精品集:皇权与绅权(增补本)》是1948年由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和著名历史学家吴晗等学者组成的关于中国社会结构和中国历史的研讨班的论文结集,以中国的传统社会结构、知识分子的命运、政统与道统为纲,探讨了皇权、绅权、帮权、民权的演进及运作。重点探讨了专制皇权的发展、士大夫阶级的本质和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特别是对文理科知识分子在未来的出路做了分析,读来发人深省,是一本很值得一读的经典名著。

为了让读者深入了解专制皇权的运作及传统社会对皇权的制约,特收入吴晗的《朱元璋的统治术》和《历史上的君权的限制》两文。这两篇文章都非常经典,前者写于1947年左右,对皇权的专横暴虐做了详细描述;后者写于建国后,政权一统,更多地描述了古代对皇权的制约措施,皇权也是受限制的。

《吴晗精品集:皇权与绅权(增补本)》虽写于解放前,但今天读来仍然引人思考,特别是对权力与制约、人权与自由、知识分子的命运与出路的分析,在今天仍有很高的价值,很值得一读。


书籍目录:

论绅士(费孝通)

论“知识阶级”(费孝通)

论师儒(费孝通)

论皇权(吴晗)

论绅权(吴晗)

再论绅权(吴晗)

论士大夫(吴晗)

论天高皇帝远(袁方)

皇权下的商贾(袁方)

论王权与兵(全慰天)

论“家天下”(全慰天)

论绅权(胡庆钧)

两种权力夹缝中的保长(胡庆钧)

从保长到乡约(胡庆钧)

绅权的本质(史靖)

绅权的继替(史靖)

朱元璋的统治术(吴晗)

历史上的君权的限制(吴晗)

编后


作者介绍:

吴晗(1909~1969),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明史专家。原名吴春晗,字辰伯,浙江义乌人。先后任教于云南大学、西南联大、清华大学,曾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历史系主任等职务。1949年后,历任北京市副市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北京市历史学会会长等职。1960年写成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并因此于1969年10月被迫害致死。代表作有《朱元璋传》、《历史的镜子》、明史简述等。

  

  费孝通(1910-2005),汉族,江苏吴江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我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委员会副主席。曾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学院等多所大学教授。1980年春费孝通获国际应用人类学会马林诺斯基名誉奖,1981年春获英国皇家人类学会奖章,1982年被选为英国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荣誉院士,1988年费孝通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同年费孝通获《大英百科全书》奖。其主要著作有《美国人的性格》、《中国文化的重建》、《乡土中国》、《江村经济》、《生育制度》《中国乡绅》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靠近自己想逃避的对象是一件需要极机警的动作。官僚是奴才,“君要臣死,不得不死”,“臣罪当诛,天王圣明——这角色是不易当的。他们不能全部怠工,一旦给皇帝识破,就会斩头。于是他们得行使出两套面目,在执行向平民要钱要人时得特别卖力,把整个政治的担负转嫁到平民身上,使自己所掩护下的亲亲戚戚都可以豁免。但是一旦平民被逼到铤而走险时,首当其冲的却又是这些人。天纵神明是不能错的,官僚成了替罪羊。卖劲也不好,不卖劲也不好。在这里,中国官场中,经了几千年的磨炼,虽则已有种种传统的“宦术”,但是做官并不是一件太容易而没有风险的事,宦海也可没顶。

传统社会里的大家族就是这种团体。全族人合力供给一个人去上学,考上了功名,得了一官半职,一族人都靠福了。在朝廷里没有人,在乡间想保持产是困难的。像顾亭林这样德高望重的学者,改换了朝代,宁可闭门读书,简从旅行,但是为了安全和保障还是不能不派他外甥到朝廷里去侍奉异族。他这种做法,其实在逻辑上并不矛盾。中国的官僚并不是分享政权的,他们和政权本来是处于敌对的地位。侍奉它,就在软禁它,逃避它,并不改变其敌对的地位。这是美国社会学家孙末楠所谓敌对的合作。外甥做官,保障了舅舅的安全,甚至可以使舅舅能安心去下革命的种子。在他们看来可以毫不矛盾。

中国传统的官吏并不认真做官,更不想终身做官;打防疫针的人决不以打针为乐,目的在免疫,和免了疫的康健。中国的官吏在做官时掩护他亲亲戚戚,做了一阵,他任务完成,就要告老还乡了,所谓“归去来兮”那一套。退隐山林是中国人的理想。这时,上边没有了随时可以杀他的主子,周围是感激他的亲戚街坊,他的财产有了安全,面团团,不事耕种而享受着农业的收益。这是“衣锦还乡”的景况,是中国专制政治之下的特权人物的享有。他们决不冒险去觊觎政权,他们的孩子都不准玩着“做皇帝”的游戏。他们更不想改革社会制度,因为他们一旦把皇权的威胁消除了,或推远了,他们就不...


知识分成两类:一是知道事物是怎样的,一是知道应当怎样去处理事物。前者是自然知识,后者是规范知识。技术知识和规范知识本是相关相联的,但是规范知识和文字一旦结合而成了不事生产者的独占品时,它和技术知识脱离了。这样一脱离,技术也就停顿了。

传统社会里的知识阶级是一个没有技术知识的阶级,可是他们独占着社会规范决定者的威权,他们在文字上费工夫,在艺技上求表现,但是和技术无关;这也是一个传统社会中经济上的既得利益的阶级,他们的兴趣不是在提高生产,而是在巩固既得的特权,因之,他们着眼的是规范的维持,是卫道的。眼睛里只有人和人关系的人,他不免是保守的,人和人的关系要安排到调协的程度必须先有一个安定的基础,这基础就是人和自然的关系。眼晴里只有人和自然关系的人,单就技术上打算的,他不免是不肯停的,前进的,要变的;在经济,在效率上讲,那是没底的。技术的改变使人和人的关系不能不随着改变,于是引起不断的社会的变动,变动中人和人可能得不到调协,发生冲突,增加生活上的痛苦。

中国知识分子并不是不能明白西洋也有一套所谓精神文明的。西洋的历、数、哲、理都比我们自己的强,这套东西,在纯粹理论方面,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所能接受的。以我个人所熟悉的社会科学说,穆勒、斯宾塞、孟德斯鸠、亚当·斯密等人的名著很早已有严复的译本。这些理论是工业革命之后西洋现代文明的理论基础,但是当这些理论传进中土,却并没有激起工业革命。这说明这套理论一定要和现代技术配合了才发生作用,一旦脱离了技术,只成了一篇文章罢了。——知识分子不能看重西洋文化的理论或是技术,他们同样地并不能把握住两者的关联。他们不能这样,因为他们生活所倚的社会结构是一个把知识分化了的结构。

中国知识分子受着这种传统社会结构的拘束,使他们不能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担当领导的责任……现代的知识阶级有了不加以实用的技术知识,但是没有适合于现在社会的规范知识。这种人物在社会里是...


师儒和政权的关系曾有着这一段演变的历史。最初是从政统里分离出来(三代以前政统与道统结合,所谓王道),成为不能主动顾问政事的卫道者(行藏与等待,而非冲突)。这个不能用自己力量去维护自己利益的中层阶级,在皇权日渐巩固和扩大的过程中,曾想过藉传统的迷信,去约制这随时可以侵犯他们利益的皇权(天人合一),但是在中国显然没有成功。于是除了反抗只有屈服。士大夫既不是一个革命的阶级,他们降而为官僚,更降而为文饰天下太平的司仪喝彩之流……绅士只是以屈服于政权谋得自己安全和分润一些“皇恩”的帮闲和帮凶而已(官员通过进入官僚系统获取庇佑。既是利用皇权获得特权,也通过不当行使政权来软禁皇权),在政治的命运上说,他们早就是个失败者了。


桑巴特有一句名言说是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里,人们由社会权力获取财富;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们才能由财富取得权力。何以我们传统的商贾,不能摇身一变,由财富取得权力?打破由贵而富的僵局?绝对的皇权,贵贱的分层,贱商与商贱,也许是其中最为基本最为主要的一个原因。财富在权力之下,谈什么保障,发展更是不容易了。


当中国被西洋的经济政治的扩张力量带进现代世界时,在社会上握着威权,指导着“在下者”应当怎样应付环境的人物,就是我在上面所分析的知识阶级。中国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并不自现代始,印度文化曾经有力地进入过中土,但是这种外来文化并没有引起社会结构上的紊乱,也许是因为所传入的正是中国知识分子所熟习的那一套,象征性的、文字的、思想的那一套。他们明白怎样去应付,怎样去接收,怎样去加以汉化。可是现代从西洋所进来的那一套却不同了。工业革命之后所发生的那一套西洋文化是以自然知识和技术作重心的。那恰巧是我们知识分子的外行,不只是外行,而且瞧不起的那一套。


陶渊明是够得上清高的标准了,他有着诗人的天才,有着独到的风雅,可是他尽管这样,还是勉强去折过腰的。如果折腰不是必要的话,他何必不早一些在田园里负锄往来呢?这是中国社会所不许可的。如果他真的看不起官职,他不去折腰,最可能的他已成了折臂翁了。折腰和折臂之间的选择,使人体悉了非做官不可的原因。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增补的内容末尾吴晗的两篇文章:朱元璋的统治术(吴晗)、历史上的君权的限制(吴晗)。


精彩短评:

  • 作者:野山 发布时间:2017-12-31 08:55:43

    发现社会学是一个好东西,费孝通先生在解读中国古代社会时,让人对近代中国何以如此有种霍然开朗的感觉,虽是一家之言,却是有理有据。

  • 作者:往生咒 发布时间:2020-02-01 16:03:15

    我觉得只有费孝通和吴晗写的能看。

    吴晗的个人倾向太明显,后来被迫害至自杀也是能预见的,可惜

  • 作者:我是冲动小魔王 发布时间:2010-04-14 18:52:22

    这本应该纪念下。被物理老师没收了,害得我整套书就缺这一本。三年后才买回来补齐的……

  • 作者:li异质co奇葩 发布时间:2015-09-19 00:52:47

    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尤其是中央集权皇权专制的历史的提纲挈领的总结和分析。对于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和前途的认真深刻的反思和关怀。特别适合在今天满屏幕都是粉饰帝王将相的丰功伟绩和文韬武略的电视剧之时,去认真的品读。中国的漫长的皇权帝制时期可不是值得简单自豪和骄傲的,那是无数的奴隶和无尽知识分子精英的鲜血,以及一次又一次改朝换代时的黎民百姓的涂炭所维系的漫漫黑暗的历史。如果你不去读史书,而是看现在所谓的古装剧,那么你得到的也许是非常荒谬和错误的中国古代历史和历史观。

  • 作者:熊不卷 发布时间:2021-04-01 19:23:34

    《论“家天下”》和《绅权的更替》两篇启发最大。要更好理解这本书里面提到的内容应该需要读一读《乡土重建》里面论绅权的文章。感觉华南学派似乎也有相近的讨论主题。想看的书又又又变多了orz

  • 作者:Submarine_ 发布时间:2021-12-27 02:18:40

    真是见字如见人,读完吴晗的几片就知道这帮所谓⬅️翼知识分子什么德行。。被z也是宝应


深度书评:

  • 对《皇权与绅权》的主要内容归纳

    作者:清阳濯灵 发布时间:2017-11-26 16:38:24

    论绅士

    1、

    帝王本无种:封建制度中政权有限制,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手上,士和大夫也握有政权。秦末时期封建初废,“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政权变为人人可争夺的东西,但是需用武力。

    2、

    天下之大不韪:马上得的天下也必须在马上失之。政权是命拼来的,绝不容忍侵犯。(从皇帝名讳犯忌讳可看出 雍正胤禛—在其继位后胤改为允,同时唐朝为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改民为人,“二名不偏讳”)

    3、

    逃避权力的渊薮:每个人接受政治威胁的能力不同,经济基础薄弱、稳固的人都对政治威胁存在忌惮,无法去软禁皇权,为了安全就只能利用在行政机构里的位置做掩护。

    4、

    官僚和绅士:做官没有太大的直接的好处,左右为难,卖不卖劲儿都不讨好,可做官又是得到安全和保障的必要手段,一人做官,鸡犬安宁。(陶渊明,“如果他真的看不起官职,何必不早一点在田园里呢”)做官时掩护亲戚,之后告老还乡,上无压制,周围人对其尊敬,财产安全,还能不事耕种不劳而获,他们不想改革社会制度,放弃已经有的福利,这些人便是绅士。

    总结:秦末时期封建初废,政权变为人人可争夺的东西,争夺来的皇权变得不可侵犯,同时,皇权之下人们承受着政治危险,无法反抗,为了自保于是走上官途,成为臣仆。做官后完成掩护亲亲戚戚的任务后,告老还乡,成为绅士,享受着绅士这一身份给其带来的福泽。

    论知识分子

    1、

    知者的知识:知者是指明白道理的人,道理就是规范。知道事物是怎样的是自然知识(农圃百工),知道应当怎样去处理事物是规范知识(劳心者治人的工具),二者包含着社会分化的意义。

    2、

    规范带来了威权:人们普遍认为,不遵守规范就易引起有损害社会的结果(如祭祀需要遵循各种规范,金翼),为此就需要对不遵守规范的人进行制裁。而制裁需要威权的支持,威权源于社会共同的意志,即人们约定俗成共同认可的知者。社会的结构不变,规范就成为了传统。传统是古时传下来的规范,周公是传说中创立这些规范的人物。只要遵守现存的规范就可以解决生活上各种问题。(汉族婚姻仪礼-六礼,指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当汉族人要进行婚礼时,往往遵循着这一系列规范)

    3、

    文字造下了阶级:人们想要的特权要靠暴力、政权或者社会威权来维持,暴力和政权普通人难以实现,唯有社会威权才能实现他们的特权。而文字就是得到社会威权和受到政权保护的手段。但是,必须有闲暇才能创造读书的机会,而往往只有地主们有闲暇,于是读书人也就限制在这一阶级中。可是,这样一个知识阶级因为脱离了生产,他们的兴趣不在于提高生产改变技术,而在于巩固自身特权。

    4、

    现代知识分子:上一节说到的知识阶级因为脱离生产,以及士农工商的主流思想,所以中国的知识分子对于工业革命后所带来的自然知识和技术不仅外行而且还看不起,以至于西方文化的传播受到了限制,同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使得中国知识分子在学习西洋文化的时候只注意到自然知识和技术,却没有学西方的一套社会制度,归根结底还是以上所说的因为他们不是保守的,他们不愿意改变这个社会,使自己的特权受到威胁。这样的不健全的知识分子去领导中国的变迁注定是要失败的。

    论师儒

    1、

    道统和政统:不从占有政权来保障自己的利益,而用理论规范的社会威望来影响政治,以达到相同的目的——这种被认为维持政治规范的系列就是道统。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政统则是以君主为代表,表明皇帝具有权力的合法性。道统并不是实际政治的主流,而是由士大夫所维护的政治规范的体系。传承道统的被称为师儒——道在师儒。道统代表人物——孔子

    2、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卫道者:政统和道统,一个是主动的,一个被动的,在孔子看来,明白规范的人可以在被用的时候把道拿出来,不被用的时候好好地把道藏好。皇权和道接近时,师儒出而仕,皇权和道分离时,师儒退而守。(道统在回避皇权的锋芒,不敢与之针锋相对)

    3、

    道统消极地等待机会:师儒(或者说孔子的理想)的理想是王道,王道可以说就是政统加道统。但是在师儒(孔子)看来,人们应该遵循着礼治的秩序,而这样的秩序是和血统相关联的,可想要改变这个令他厌恶的社会结构又需要和道统结合(也就是说有能力的人可以取而代之治理天下,而这往往违背了所谓的礼治中的血统,这又是大不逆)。在这样的矛盾中,只有把政统屈服才能把王道继续下去,孔子只能等待,并四处游说。

    4、

    奉天以约制皇权企图的流产:道统和政统是无法各行其是的,道统无法控制政统,政统却可以压迫甚至消灭道统。于是,一些人便抬出天来压倒皇权,使皇权有所畏惧(代表人物董仲舒——灾异论),可是当其(灾异论)发展到不利于皇权的时候就受到了压迫。灾异说虽然没有做到控制皇权,但却把皇权的绝对性打击了。于是,在汉以后,每一次皇权的动摇,农民的暴动都借天来取信于民。灾异说成了改统的根据(例如陈设吴广起义。大楚兴,陈胜王),但是没有改变皇权的性质。

    5、

    道统的屈服:孔子矛盾的解决方式一是道统制服政统,一是政统制服道统。董仲舒不肯屈服被放逐,公孙弘屈服则做到了宰相。而公孙所主张的是由皇权来利用师儒去统治人民,从这时开始孔子所维持的道统已经不再是王天下的规范而成了歌功颂德支持皇权的装饰词了,师儒,也就成为了乡间诵读圣谕的人物。

    总结:师儒和政权的关系:师儒从政权中分离,成为被动的卫道者——曾借传统迷信妄图制约皇权——失败——除了反抗就是屈服——在屈服中看到了利益,越来越多人降为官僚,开始粉饰太平。这段历史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绅士在政治结构里的地位,并不是积极夺取政权的革命者,而是屈服政权,为了安全和利益的帮凶。

    论皇权

    1、

    谁在治天下:治权的形式分时期来说,秦以前是贵族专政,秦以后是皇帝独裁,在皇帝独裁的这个时期,由于家人与皇帝有着血统的关系,与家人共治天下会危害到皇权的独占性和片面性,由此可以说权利的占有欲超越了家庭的感情,造成了无数骨肉相残的史例。(例如李世民)在这种情况之下,皇帝想要与他人共治天下——士大夫(无血统关系,无法威胁皇权,同时对其具有极大的支配权利)

    2、

    皇权有约束吗:费孝通先生说皇权有两道防线:一是无为政治,一是绅权的缓冲(之前已经说,无效)——着重讨论无为政治。在吴晗看来,无为政治根据祖宗制定下来的祖制来治理,就是保守政治,这样的无为政治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逐渐建立后士大夫就不再是伙计,而变成了奴才,只要皇帝想,祖制可以是限制他皇权的工具,却也可以只要他愿意就不必管祖制。而除了祖制外,似乎还有其他限制皇权的办法。第一是敬天观念,例如之前所说的董仲舒的灾异论,可是当其(灾异论)发展到不利于皇权的时候就受到了压迫。灾异说成了改统的根据,但是没有改变皇权的性质。第二是议的制度,可是,1.参加集议的都是官僚士大夫,是受皇帝支配的,2.官高的发言力量越大,3.最终还是取决于皇帝,4.议其实只是皇权逃避责任的制度(例如雍正要杀兄弟,怕被说闲话就让大臣来集议)。归根到底,所谓的议的制度,因为参与议的官员都由皇帝支配,而决策权也在皇帝,所以与其说是在约束皇权,不如说是巩固皇权。

    论绅权

    1、

    官僚和绅士的关系:官僚是士大夫在官时的称呼,绅士是离职退休未任官前的称呼,两者共同治理地方,地方官与绅士合作,绅权由官权的合作而相得益彰。(绅士较为主导,若是退休离职绅士关系网更为强大,而未任职的绅士难保今后晋升大官)

    2、

    绅士和皇权的关系:士大夫政治地位的三个时期:1(秦到唐)典型是魏晋六朝门阀制度,这时期世族弟子有庄园才能中进士做官,且熟知典章,是治国能手,如唐300年宰相被20个左右的家族包办,门阀成为一个利益共同的集团,绅权和皇权是共存的,皇帝有军力但如无士大夫的支持,无人帮助治理国家,做不成皇帝。2(五代到宋)考试制度代替门阀制度,甘露、白马之祸后著名家族被杀,长期军阀混战世族凋零,为治国,从唐庄宗开始扩大进士名额,印刷术发明,书籍和知识变得普遍,平民参加考试机会增多,平民出身的进士压倒世族,而这些平民出身的进士,恩泽都来于皇帝,这时官僚绅士和皇权的关系是伙计和掌柜,共治。3(从元到清)元朝以马上得天下,也以马上治天下,之后的朝代开始君臣变为主仆,挨打也是恩赐,只能自称奴才,绅权成为皇权的奴役了。(共存——共治——奴役。)

    3、

    有意思的是:三公坐而论道(宋前)——三公群卿立而论政(宋后)——跪着奏事(明清)。坐——站——跪,充分说明了君臣关系,也说明了绅权的逐步衰落和皇权的提高。

    再论绅权

    1、

    士庶之别:士族的成立由世代做官而来,4世纪到10世纪中国政治舞台被30个左右的绅士家族独占。士族具有一定的特权优势:1做官依据族姓门第高下,看重出身,在政治上士是君子清流,庶人是小人浊流。2士族都是大地大庄园的占有者,常常兼并土地,侵害了皇权,但绅士不予理会,政府只能妥协进行分赃,规定绅士有权按照官阶封山占水(实际是苦了老百姓)。3不服兵役的特权。

    2、

    士大夫和寒人:寒人被拒士大夫集团外,要想进入只能,第一以才为士大夫所知,进要地做要官,却无法做大官清流官,第二,是从军,用武力进一步抢占政权。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寒人庶人中的工商用财力渐渐进入政治舞台绅士们感到威胁,运用权力限制工商出仕,如:工商只能做低级官,(隋文帝)不但工商不能入仕,已入仕官人以及亲戚也不许经营工商业。

    3、

    一千年后的绅权:考试制度代替门阀制度后,士族式微,如前一章所说新官僚代替旧官僚,绅士的组成变了,可是绅权没变。绅士所享受的免役、豁免田赋、蓄养奴婢、封山占水等等特权没变。主要原因是皇权对绅权的放纵,绅士是皇权统治的工具,只要不和皇权有利益冲突,皇权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总结:只要封建关系不变,绅权就不会变。

    论士大夫

    1、

    官僚、士大夫、绅士、知识分子都是士大夫,士大夫的特征有:第一,士大夫有享受教育的特权,独占、囤积、出卖知识。第二,地位处于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第三,享有种种特权。第四,对国家民族无义务,无责任,负担转嫁给当地百姓。第五,知识专利,舆论垄断。第六,士大夫就是地主,凭借地位取得土地。

    2、

    政权变换,士大夫的特权却无变更,利益不受朝代变换而受损,所以他们无需为皇帝守节,只要利益保持住就行。(当然,还是有一部分经受住考验的士大夫,如谭嗣同、文天祥)

            

    论天高皇帝远

    1、

    以力服人者霸:自秦以后,权利集中在天子一人手里,皇权是绝对的,将相本无种,武力的成败是改朝换代的依靠。

    2、

    成则为王,败则为寇:成则为王的天子大致有四种方式:第一,流氓型(刘邦朱元璋);第二,地主型(曹操李世民);第三,农民型(陈涉吴广);第四,游牧民族型,异族入主中国(辽金夏元清)。无论哪种都是力的角逐,握有武力成功的皇帝,却可以改写历史。

    3、

    皇权的有为和无为:对于皇权,费孝通先生认为皇权无为有约束,吴晗先生认为皇权无约束有为。费认为无为而治是皇权的约束之一,但在作者认为,从皇权是与士大夫治天下,代表的是士大夫利益的这样一个立场出发来看,无为政治在官僚方面来说是他们的护身符,在皇帝方面来说,不是防线反而是士大夫的工具,因为第一,祖制有利于提高巩固皇权,第二,议的制度也是巩固皇权,第三,各种门下封驳、台谏等所谓约束皇权的制度都是皇权所给予的。

    4、

    以暴易暴:皇权并不是毫无约束,到了水火不容的时候,不管是农民流氓地主,都会起来反抗,以暴易暴。

    5、

    天皇神明:从秦始皇以来,皇帝就有意无意地把皇帝真面目神圣化,皇帝高高在上,拥有无上威权,再加上上情下情的无法沟通传达,使得老百姓存在着只要不苛政,能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就没有反抗的必要的心理。

    皇权下的商贾(gu)

    1、

    “贵”与“贱”:春秋战国时代商贾利于国家,商业发达,一些商贾财富富可敌国,经济实力威胁原有社会分层,地位蒸蒸日上导致社会结构面临着改变,上层阶级面临着礼让位置给商贾的危机,商业的发达与政权产生了冲突,握有权力的王侯为守住地位,采取贱商政策。要使商贾成为社会末流,就要做到无人羡慕商贾,使他们的财产有所不能买,得不到对人们有引诱的享受和安全,并且还要在社会上开出有引诱力的路子。

    2、

    千金之子竟死于市:借陶朱公利用财富去保障他儿子生命最后却失败的故事,引出富与贵这个话题,说明我国社会向来由贵而富,不是由富而贵,主要原因在于历代皇权的种种抑商政策,贵层的安全不允许商贾来暗中威胁。

    3、

    由贱而贵的道路:商贾要想攀登贵层,唯学,学而优则仕。可并非易事,士大夫自有一套生活方式、思想、行为,最重要的是,历代皇权的抑商政策,商贾出仕受诸多限制,并且商贾的低等出身被人所看不起。

    4、

    驱民而归之农:在农业社会中农业是国本,经商的有利可图,使得众多农民脱离土地参与经商,舍本逐末,影响和破坏了农业生活的完整和安定,于是,重农,贱商,都是政治压倒经济,皇帝把控政权的措施。

    5、

    帝王——大地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帝王是大地主,士大夫是下面的小地主,他们互相依靠,共同的利益来源都是农业和土地,所以,无法容忍商贾破坏他们的利益。

    总结:这一章主要是想剖析抑商这一皇权政策。

    论王权与兵

    1、

    力的统治:天下的得失及其命运都是兵在马上决定的,王权就是兵力的统治。

    2、

    兵有两种:直接掌握王权的兵称为统治兵:贵族作为统治者以当兵为职务、荣誉、乐趣,统治兵必须文武合一,包括文、武、王权三要素,他们需学习六艺,优越生活的享受是有条件的。由于统治兵有独立性,相互间可以相互兼并,到了统治兵只剩一个时,本身又需要分化成三部分:帝王、文臣、兵将,这时候的兵将就成为了工具兵,他们成了王权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3、

    帝王的矛盾:威胁王权的力量以武臣(工具兵)为最,因为王权是力,只有用力才能把它打倒,“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要想维持住王权,需要力的统治,可是力又威胁着王权,这就造成了帝王的矛盾。(怎么办)

    4、

    被软禁了的兵:帝王为免除矛盾只能软禁兵,而最能威胁王权的是文武合一人才,为此,软禁的第一步骤是文武分家,第二步骤是重文轻武,而这样软禁的结果首先就是尚文弃武使得兵将品质差劣,而当有外族入侵时不足以抵挡尚武的胡儿,只能自食恶果。

    5、

    新足球赛:王权好比兵的足球,足球性质的改变自然导致兵的改变,统治兵与工具兵的优劣取决于王权性质的不同,即足球性质的不同,而新时代下足球赛上谁能赢则取决于兵力。

    论家天下(家天下要从家去了解)

    1、

    家族为了事业:中国社会中家族团体是各种制度搭配的中心(例如官僚制度),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从性质说,家族是事业团体,并且是唯一永久事业的团体,整个家族为了共同的事业一代代努力。

    2、

    全能家长:家族事业团体要求家长做一个全知全能的人物,是兼备经理、牧师、教师、法官等职位于一身的人物。但这样一个全知全能的人物却不需要文凭或测试,只要他是前任家长的“长子”,所以传统社会中不少愚笨的人扮演着全知全能的家长,这是家天下的悲剧。

    3、

    纪律排斥了亲密:家长的第二特性就是尊严面孔,百般威仪,因为家长身系家族安危,如果允许感情奔放在家族事业中,由于感情变幻莫测,以感情决策,容易威胁家族事业,所以必须以纪律代之,维持威仪,失去威仪,命令就无法施行,历代皇帝大家长也是如此。

    4、

    独裁的摇篮:家长第三大特性是独裁,家族事业时有危险,危险带来了独裁,绝对服从家长的指挥才使翻船机会变小。在这样的独裁下,子孙成了绝对服从的人,而当他们“多年媳妇儿熬成婆”后做了家长后又同样独裁,因为最能服从别人的人也是最需要别人服从的人,如此循环。

    5、

    “家天下”的政治:做官不愿意做事,还要贪刮钱财为家族挣钱增强社会和经济基础,消极方面无能,积极方面贪污。官员作风与家长作风一般,愚笨却全能,保持尊严面孔,具有两种人格,对上司善于服从,对下属善于暴虐。

    论绅权(云南农村实地调查)

    1、

    地方威权:地方威权是对于一个地方社区人民的领导权力,随着近代文化的输入,青年子弟带回来新观点,和传统农业社会的伦理标准发生了性质上的冲突,地方威权逐渐发生动摇

    2、

    绅权的产生:在云南安村与河村中,绅士具备的相同条件有:曾经受到过相当的教育,文字是教条,绅士的话成为金科玉律,权力从这神秘性里出来,同时还需要具备相同田产和房屋。

    3、

    经济利益:地方利益可以分成绅士地主的利益和农民利益,二者利益相冲突,传统社会秩序的在于二者关系的和谐,而和谐的关键在于绅士,只要不利用特权,做些有益地方的事,然而,只顾及个人或绅士阶层利益的人,数见不鲜。

    4、

    政府权力的加入:只顾及个人或绅士阶层利益的绅士为了巩固地位与官吏勾结,当官吏要控制一个官吏第一拉拢的是绅士,官绅结合变现在最有权力的绅士往往是退休的官吏。官绅的结合随着政府对基层的逐渐渗透,地方利益逐渐被政府利益所压倒,再加上时势的推移,长老权力的逐渐丧失使得绅权只有依附政府权力才能存在。在政治上收到前所未有的压迫下,一些较为正直的绅士洁身自退,因此,越来越多的劣绅继承了历史传统最污秽的一面,他们中饱私囊,滥收征粮。

    两种权力夹缝中的保长

        基层地方机构在性质上可以分成两种形式,一是传统的历史产物,一是政府法定的设施,保甲制度就是法定设施的一类,可称为法定的继承行政机构。保长的存在并没有表示中国民主政治的确立,而是自上而下的权力系统,用它作为压榨与剥削人民的工具。

    1、

    苦难的产儿:保甲在最初设立时是上级政府为了适应当时苦难的局面向下推行的施政机构,是苦难的产儿,而经历了剿共、抗战和内战三个阶段,都是在动荡的背景下所设立的,它依旧是个苦难的儿子。

    2、

    没有民主的传统:类似保甲制度的政治制度从周秦开始,就被作为统治的工具,在客观的情势之下,保甲制度决不会中途变质。

    3、

    平庸的出身:绅士只希望得到正度的支持,却不愿受政府的干涉,于是把农民一类的人物当做提线木偶,保长做的尽是琐碎的事物,奉行政府命令外还受绅士支配,同时平庸出身的保长没有雄厚的资本,在官员眼里就是微不足道的人物。

    4、

    政治地位:作为保长需要侍奉两个上司。一个是政府,一个是绅士,二者极易成为对立,而保长就需要在夹缝中生存,可是要想两方讨好是非常难的,在这种状况下,出任保长的人的品质越来越低下。

    5、

    夹缝下面的牺牲者:保长在夹缝中生存,民权和地方自治在这里受到牺牲或出卖,除了依附政府权力或绅权,保长并没有自治的权力。可是还是能有一些狐假虎威的乐趣,还是有因任保长而致富的例子。

    从保长到乡约

    1、

    难于生根的自治机构:难生根的原因在于推行存在困难:第一,乡约的参加是自由而非强制。第二,政府当局持怀疑态度,不作为。

    2、

    钦定的基层地方组织:乡约制度于明朝重提。让我感兴趣的是——明万历开始讲圣谕,这是皇权下达的表现,虽不能控制每个人,却能从约正的讲圣谕中给他和人民建立联系。

    3、

    地方权力结构里面的执役:历史上的乡约是指整个地方社区的组织,现在则是指行使公务的个人身份,与保长不同,保长是经过政府为人的人物,偏政府。乡约由地方绅权产生,在绅士指导下,地方自治机构里出来的代表,成为皇权与绅权交点,主要工作就重在侍奉绅士。

    4、

    公务活动:第一,地方自治的公务,如修路(请示绅士)。上级政府委托,由绅士与上协商(绅士如拒缴粮,由乡约承担)。第二,应付随时派来的差役——公事(刑事、田产纠纷、租粮)

    5、

    乡约与保长:保甲是政府推行的县级之下一套基层政治制度,地位是要代替原来的“大公家”旧制,而乡约是从绅士里贬出来,到由农民担任,地位是地方代表的下属、绅士的随从。

    绅权的本质

    1、

    分割基层权力的几种产物:第一,暴发户型(不属于绅士)。第二,利用兄弟或戚谊的地位权势而在本乡土炫耀(地位不易被承认)。第三,新制度制造的人物(如保甲)。第四,在社会阶梯的轨道上正企图向上攀登或在挣扎着不肯沉落的人(无决定权)。第五,大户人家没落子弟(声名狼藉)。第六,保产主义者(恒产和家世易获人信任)——以上不是绅士,无决定权,是绅士的干部,绅士与干部不可分。

    2、

    绅士所必须具备的条件:(缺一不可)第一,家世必得有光荣过去,值人羡慕。第二,其人及其父或家族对地方的贡献。第三,典型的绅士一定是居乡的士大夫,是有功名科第的退休林泉的官员,功名越高,官职越大,其作为绅士的地位也越高,影响也越大。第四,每一位绅士照例有一份丰厚的财产。第五,必须有地方人民的拥戴。第六,敬老尊老。——具备以上条件后,就可以建立威望与地位。

    3、

    绅权的本质:政府、绅权、人民关系(放关系图).当政府权力直接施加在人民身上的时候,绅士是保持中间姿态的的;而当政府权力施加绅士身上时,绅士和政府是对立的;当绅士将权力施加或者代替政府将权力施加在人民身上时,绅士和人民是对立的,一旦民权强大,绅士和政府一致的。(皇权和绅权是是有相交的,而这部分根据时代而改变)

    绅权的继替

    1、

    继替的常规:生命的循环使得家族为维持荣辱需开辟轨道完成接替。第一,6、7岁开蒙,16-20结婚,后去功名场摸爬滚打,40岁左右退休返家,效仿父祖回故乡继承先业,逐渐接替上一代人的地位和声誉并,从上代人的指示中去熟悉社区。

    2、

    第二,三代的成长,需要60、70年的时间配合,不能配合的情形有:1上代早死;2自己突然夭折;3缺少下代;(——补救方法是早婚早育,纳妾过继)

    3、

    家族下降的原因:第一,生命成长的常规失去有效的配合。第二,鼓励生育造成人口过剩,纳妾过继造成家族纠纷,人口过剩主因。(生育过多,增产有限,兄弟分家导致家产减少)

    4、

    城乡关系的脱节:学校教育代替了科举教育:表现在1教学由乡村集中于城市,2教学科目改为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3新学课程是近代夕阳工业社会的产物,和农业手工业的中国实际脱节。——对绅士阶级产生重大影响:1.子弟走进新式教育的领域后不愿回乡,长久下去会破坏绅士继替的配合。2.学校灌输的大部分都是适应工业文明的观念意识和技术,与钟会社会实际产生脱节,绅士们的子弟从出去却很少能回来,成为了继替中断的主要原因,3.近代新式学校对知识分子大规模生产,管理候补者增加,职业机会就相对减少。4.产生了阻挡人们回乡的壁垒——(1.无法适应乡村生活。2不能适应乡村社区中人事的环境。3从城市回来意味着失败。4.新的生活习惯和思想意识和传统冲突。)5.绅士的继替发生阻碍,绅士人选品质随之下降,威望动摇,引起农村社会不安,继替常轨的中断是绅士阶层式微的重要的内在原因。中国正迈向现代化的时候,建立在土地上的权势虚荣已失去诱惑知识青年的力量,时代变了,继替常轨中断,绅权变质没落。

  • 读《皇权与绅权》随感

    作者:刀锋与火焰 发布时间:2013-02-02 20:45:41

    郑也夫在读完《皇权与绅权》之后,给了费孝通以极高的评价,而我私下却以为,整本著作中,论点最精当、论据最充分、论述最严密的首推吴晗的《论绅权》,从魏晋门阀制度到北宋考试制度,再到元朝之后的军法治臣,吴晗一步一步将绅权与皇权从共存、共治到降而为奴役的过程剥丝抽茧揭露无遗。对历史材料信手拈来,运用自如。但是,几篇文章读下来,字里行间也隐隐透出吴晗对自由知识分子的仇视和轻蔑,说古代那些热衷于维护自身财产和特权的士大夫,用今天的名词来讲,就叫做自由主义者。正是这个时候,我才忽然明白了吴晗为什么后来会在批判胡、储和罗等知识分子时不遗余力,甚至不惜当急先锋。末了,他还以预言者的身份讽刺一番说:“当两个朝代交换,或者是社会有很大的改革的时候,往往是对人的一种考验。现在恐怕又是到了一个考验的时候了,这考验包括你也包括我。我们看见了许多阮大铖、吴伟业、钱谦益;同时我们也看见许多谭嗣同、范滂、文天祥。面对着这考验,也有许多人打着自由主义的招牌出现,那么也让历史来考验他们罢。历史是无情的,在这考验下面,我们将会看到历史的悲剧,也是这些自由主义者的悲剧。固然我们不希望今后的文学作品里再发现‘绝命词’一类的作品,然而历史始终是无情的。”不错,历史果然是无情的,写这段话来幸灾乐祸地看待自由文人命运转变的人,最终也身陷囹圄自杀身亡,真是“余独悲韩子为《说难》而不能自脱”。不过,整本书使我最感惊喜的是史靖,无论是论述绅权与皇权、民权之间的周旋和权衡,还是诉说年青一代的学子如何与故乡的风俗人情格格不入,其文笔之精妙,见解之透彻,情感之沉痛,似并不在他人之下。在天地玄黄之际,世间竟然还曾经有过如斯才华横溢之人,着实使人喟叹,惜乎找遍相关记录,也始终不见一星半点关于此人的行迹简介。至于其他几个人的文章,应该说,虽有为辩论起见、故作反角之意,但思想同质性较强,在同一个问题上,大家基本上还是能取得共识的。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7分

  • 主题深度:8分

  • 文字风格:3分

  • 语言运用:3分

  • 文笔流畅:9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4分

  • 知识广度:7分

  • 实用性:4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6分

  • 情感共鸣:8分

  • 引人入胜:7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4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5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3分

  • 书籍清晰度:3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 是否包含广告:8分

  • 加载速度:5分

  • 安全性:7分

  • 稳定性:5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中评(368+)
  • 下载速度快(520+)
  • 藏书馆(447+)
  • 值得下载(627+)
  • 体验还行(325+)
  • 图书多(441+)
  • 小说多(60+)
  • 三星好评(552+)
  • 快捷(180+)
  • 全格式(602+)
  • 方便(299+)
  • 内容完整(640+)

下载评价

  • 网友 权***颜: ( 2024-12-26 06:34:00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习***蓉: ( 2024-12-23 13:16:20 )

    品相完美

  • 网友 印***文: ( 2024-12-21 20:39:10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常***翠: ( 2024-12-18 13:50:42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屠***好: ( 2024-12-19 12:52:51 )

    还行吧。

  • 网友 寇***音: ( 2024-12-12 10:44:29 )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焦***山: ( 2024-12-25 03:39:00 )

    不错。。。。。

  • 网友 冉***兮: ( 2025-01-01 15:30:40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辛***玮: ( 2024-12-17 15:51:03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寿***芳: ( 2024-12-14 22:50:50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林***艳: ( 2025-01-03 23:26:53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马***偲: ( 2024-12-23 05:00:14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薛***玉: ( 2025-01-06 18:30:49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菱***兰: ( 2024-12-18 11:57:43 )

    特好。有好多书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