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法理论问题研究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国际商法理论问题研究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国际商法这一学科自上个世纪在我国经贸院校恢复国际经贸专业以来一直作为该专业的选修课而存在,二十多年来,国内虽然也出版了不少国际商法著作,但几乎都是教材,其体系大同小异,类同于“比较商法”,其中对国际商法学科的理论研究很少,基本是介绍国际商事活动各领域的法律规定。
本书对国际商法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还是初步的,这主要表现在:其一,本书所提出的所谓基本理论问题显然受到了其他部门法理论体系的影响,对此恐也无可厚非,因为我国各部门法的学科体系架构本来就具有类同性,此乃我国法理学界对法律关系的认识使然。其二,本书许多问题的研究尚很肤浅,提出的一些观点也颇可商榷,这些作者都是十分清楚的,这主要在于本人的知识结构的缺陷和专业修养欠缺所致。好在学海无涯,人一生都是在不断地学习,不断的进步,不断地探索中。真理的探索之路永不止境,只要我们付出了智慧和汗水。
书籍目录:
章 走向独立:国际商法学的调整对象、范围和特点
节 关于国际商法学调整对象的不同观点
第二节 国际商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吗
第三节 法律部门划分的传统与创新 对国际商法部门独立性的影响
第四节 国际商法的性质和特点:国际商法(学)与邻近法律部门(学科)的区别
第二章 从国际法—国内法—国际法的大轮回:国际商法的历史
节 古代商法:国际商法的萌芽
第二节 中世纪商人习惯法:国际商法的雏形
第三节 近代国际商法:国际商法的国内化阶段
第四节 当代国际商法:国际商法的形成阶段
第三章 从国际商法诠释全球治理与法律全球化
节 商人社会:西方资本主义法治的社会基础
第二节 从民间习惯法到国际法:国际商法对法律全球化内涵的诠释
第四章 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国际商法之渊源论
节 国际商事条约
第二节 国际商事惯例
第三节 国际商事判例
第四节 一般法律原则
第五章 国际商事潜规则:国际商法的基本原则探究
节 基本原则的含义及确定依据
第二节 国际商法的各项基本原则
第六章 日益扩张的商人世界:国际商主体论
节 自然人
第二节 法人
第三节 跨国公司
第四节 国家
第七章 国际商行为论
节 国际商行为概述
第二节 几种主要的国际商行为
第八章 国际商事仲裁:一个民间法与国家法和谐互动的典型样本
节 商事仲裁:土生土长于商人社会的争端解决机制
第二节 国家权力介入国际商事仲裁:国际商事仲裁的司法监督
第三节 未来国际商事仲裁的发展趋势
第九章 求同存异:国际商法统一的方法论
节 国际商法统一的方法论基础
第二节 国际商法统一的途径
第十章 国际商法学的体系构建
节 我国国际商法学研究的现状及评价
第二节 中国特色国际商法学体系的构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介绍:
姜世波,男,1967年2月出生,汉族,山东莱阳人。1998年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国际经济法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1995年取得律师资格。现为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法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教学和研究工作。近年来,先后在《法学杂志》、《经济与法》、《学习与探索》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国际商法这一学科自上个世纪在我国经贸院校恢复国际经贸专业以来一直作为该专业的选修课而存在,二十多年来,国内虽然也出版了不少国际商法著作,但几乎都是教材,其体系大同小异,类同于“比较商法”,其中对国际商法学科的理论研究很少,基本是介绍国际商事活动各领域的法律规定。
本书对国际商法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还是初步的,这主要表现在:其一,本书所提出的所谓基本理论问题显然受到了其他部门法理论体系的影响,对此恐也无可厚非,因为我国各部门法的学科体系架构本来就具有类同性,此乃我国法理学界对法律关系的认识使然。其二,本书许多问题的研究尚很肤浅,提出的一些观点也颇可商榷,这些作者都是十分清楚的,这主要在于本人的知识结构的缺陷和专业修养欠缺所致。好在学海无涯,人一生都是在不断地学习,不断的进步,不断地探索中。真理的探索之路永不止境,只要我们付出了智慧和汗水。
精彩短评:
作者:符悟缘 发布时间:2022-05-13 15:24:05
不能以他的犯罪经历而否定他的所有,这依然是一部经典著作
作者:阿道克 发布时间:2013-05-25 18:42:00
川藏线上的近代史。
作者:不许取关我 发布时间:2022-11-10 23:55:54
经常翻翻
作者:琳恩 发布时间:2015-06-12 19:28:51
【三十】
作者:WHATEVER 发布时间:2024-03-21 22:55:01
以猎巫为锚点几乎全方面盘剥了父权社会由古到今从里到外对女性的迫害
作者:马扎罗 发布时间:2017-05-03 20:33:54
这就是一本典型的快速阅读的书,从头读到尾半个小时,作者写的也都是肺腑之言,不过这么少的内容做成一本精装书还卖39元,就有些夸张了。中信风格!
深度书评:
粗暴简陋的骗子学说
作者:溪棠 发布时间:2018-02-26 18:08:18
以下是书评:
1. 这是一本伪科学著作。无论是科学层面、医学层面、哲学层面、逻辑层面还是基本的文化层面,书中都可以找到非常多需要批判的地方,个人建议不要将其作为推荐读物进行传播。
2. 本书的作者 David R. Hawkins 是一名美国精神病学医生,毕业于威斯康星医学院,并在此学校获得医学 MD 学位(在美国学位教育中类同于硕士)。后来又在美国加州注册的函授大学 Columbia Pacific University 获得了 Human Health and Service 专业的 PhD 博士学位. 由于缺乏基本的学术标准与准则,且涉嫌滥发文凭,加州法院依法于 2000 年关闭了该学校。
3. 作者拥有一个私人出版社 Veritas,专门出版其著作书籍,同时也通过此出版社打压网络上针对 Hawkins 及其著作的批评声音。Wikipedia 关于 Hawkins 本人的条目在 Hawkins 的压力下,管理员删除相关百科条目,此类行为导致目前网络上可以搜索到与其相关的信息少之又少,特别是异见声音几乎罕见 (见下述链接)。
4. 此书封底各位名人的评价,根据相关人员考证 (
http://www.realitymaps.com/2007/09-davidhawkins.html
) 实际上是值得怀疑的。 特蕾莎修女的评价,似乎并没有得到修女本人的认可,而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在本书出版时 1995 年三年前已经过世。另外韦恩·戴尔则是新纪元作家 (New Age),并不是什么心理学或主流学界人物。虽然国际应用运动学学院院长作了书评,但是该组织的相关研究团队的工作则表明书中的发现没有证据有效的。
5. 本书的一切的基础是 Hawkins Test,也就是书中不断提及的应用人体运动学肌肉测试。该测试实验以测试初始时的肌肉反抗力为基准,测试者陈述一定内容或受试者回忆一定内容,测量受试者的手臂出现的相应反应——更有力或更无力。作者把产生有力反应的内容分类为 Power (能量),把形成无力反应的内容归类为 Force (负面能量)。作者声称此测试具有“科学过程的可重复性与结果一致性”,与文化、种族、身体状态等无关。作者通篇都在强调这点,但从来没有给出统计数据或引用说明。实际上,作者的学生或其他 New Age 人士以及主流科学机构的测试表明,这一测试重复性与一致性并没有达到“有效”水平,甚至其本人也有失败例子。Hawkins 声称此测试在无数次讲座与公开演示中都是重复有效的,所以是真实的、科学的。然而,批评者表示魔术也是重复有效的,但与科学无关。另外,此测试中,环境、人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并没有考虑在内或排除掉。因此,测试本身科学性是不成立的。我个人认为此测试是相当粗暴简陋的,无法支撑起作者“意识能量”的核心观点,甚至无法支持任何严肃的观点。我无法认可建立在非专业手工夯实的简陋地基上的大厦,更难以接受用这个地基将该方法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
6. 从手臂肌肉对不同内容的有力/无力的两类反应这个观察出发,作者提出使用利用这一测试方法对人类的意识进行衡量标定。标定采用了10为底的对数刻度,标定范围为 0-1000.(也就是意识能量从 1-10^1000).标定的测量也是基于上述的 Hawkins Test:测试者向受试者询问(陈述)某个标定刻度的值,如果受试者反应是有力的,则表明这个刻度是真实的,并继续加大标定刻度值直到受试者反应为无力。作者并没有给出任何描述来说明这个标定方法选择的理论来源、依据及其合理性。比如为什么是对数刻度?为什么是连续的还是离散的(根据书中的表述一会儿是整数,离散的,一会儿又是连续的)。我猜测这个分层方法可能是受了原子物理中的能级概念的影响,当然作者从头到尾没有给出任何科学性或数学性的推导或解释,更像凭空臆造的。
7. 根据分级,作者给出了意识地图 Map of Consciousness®——对,这是一个注册商标!像一个知识产品一样——提出意识地图后,作者开始作意识分层说明以及在社会各阶层中的意识分布说明。其中的分布数据,多少人才有 200 以上,多少人才有 600 以上也还是习惯臆断,缺乏任何可信的统计基础。其在社会阶层分布的进一步说明中,作者极力强调阶层(出身)对意识水平的决定性作用 ——意义推动意识水平(等级),而意义来源于动机,而动机很大程度由出身与阶层决定)。不说其中的血统论、阶级论观点,单就这机械静态的分层观点本身就是有问题的。且不说一个人的身分在时间维度上的可变性,单就个人的情感状态来说,为什么是如此单一的?爱恨交织、悲喜交加、百感交集的意识水平是如何计算的呢?有批评者说作者是美国右翼保守分子。
8. 之后,全书论述了这一发现在各个领域的存在与应用。 本书最后一部分尝试探讨了意识是什么、意识的演进、意识的研究以及对于人生的意义。本书最后关于意识的观点,实际上不少引用了 Rupert Sheldrake 的 Morphic Resonace 假说,特别是人类意识具有某种互联(感应)、历史层累、后世传承。
9. 在展示其理念的应用过程中,作者展示了其精暴武断与绝对主义,他试图用 Hawkins Test 方法解决许多需要长期系统性工作来解决的项目与研究。比如作者认为爱迪生的白炽灯灯丝材料的研究可以用 Hawkins Test 几分钟得出结论而不是上千次试验。又比如对于商业领域,其认为团队的能量水平就足够确定一个项目或决策的正确性,而无需传统的商业方法与实践做支持。这类武断且绝对主义的例子举不胜举,毫无应有的严谨性与基本的专业素养,要是真信了其论断,恐怕是害人害已。
10. 本书无论是其“理论”基础 Hawkins Test ,还是构建于其上的核心观点意识地图及其构建方法,不仅缺少应有的科学性、逻辑性、专业性、严密性,反而还加入武断粗暴、绝对主义、出身论、阶级论以及机械主义。有批评者认为其绝对主义的分层与社会阶层论述只会造就更多的分裂而不是弥合。不仅如此,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作者还嫁接了混沌学(Chaos Theory)、非线性动力学、物理学、应用人体运动学、新纪元运动等学说或假说中的概念,但这些概念在本书的应用中原始的含义大都不存在了,图有其名,反而加入了许多不恰当与错误的表述与使用。例如,其在说明 Power 与 Force 的区别时,使用了物理概念,但从物理学的基本概念来检讨的话,毫无道理,属于偷梁换柱,胡说八道。
11. 本书中开篇提及 Dr John Diamond 对作者发展本书的核心观点与发现有重要的意义。但根据其 妻子描述,本书的作者 David R. Hawkins 并没有接受过 Applied Kinesiology (AK) 方面的训练,仅仅是参加过 John Diamond 的一个讲座,并在讲座中观看了肌肉测试演示后开始尝试了作为了 Hawkins 此书的基础的肌肉测试 (Hawkins Test).
12. 所以,这不是一本心理学著作,New Age 运动中的灵性著作更适合其归类。事实上,鉴于此书以上糟糕的特点,如果对灵性类著作有兴趣,还不如参考书中提及的两位学者(David Bohm 与 Rupert Sheldrake)关于意识的相关著作,至少这些书还算是以探索者的姿态、基于科学与学术训练的框架去构建新的理论与发现。
13. 这本书中有很多术语概念看起来比较陌生或很新奇,我想这是由于此书涉及的领域属于新纪元运动(New Age Movement)的原因。 新纪元起源于1970至80年西方的社会与宗教运动,而新纪元运动所涉及的层面极广,涵盖了神秘学、替代疗法,并吸收世界各个宗教的元素以及环境保护主义。它对于培养精神层面的事物采取了较为折衷且个人化的途径,排拒主流的观念。另外,自我心灵(self-spirituality)、新心灵(New spirituality)以及身-心-灵(Mind-body-spirit)等词汇指的都是新纪元思想“文化创造(Cultural Creative)”与“新范型(New Paradigm)”也都是新纪元的用语。对新纪元的批评主要有两个方面:缺乏适当的科学根基与检验;违背或滥用传统宗教、哲学与文化的权威。这本书吸收了不少新纪元 (New Age)运动的理念,特别是 Rupert Sheldrake 提出的 “Morphic Resonance 形态共振" 与 Morphic Fields 形态场"的假说。
14. 书中的 Power (能量), Force (负面力量), Energy (通量)是 New Age 运动常用的概念,这些概念可以从 Wikipedia 中查询到,虽然借用物理中的用词,但实际有其特定的定义,与科学本身无关。
15. 此外其中用到的 吸子(吸引子) Attractor 源于数学与物理学中的非线性动力学的概念,其原始含义表示非线性系统在不同的初始条件下,随时间演进趋势的稳态。后来其书中提及的 Rupert Sheldrake 在其提出的 “Morphic Resonance 形态共振" 与 Morphic Fields 形态场"假说中将这一数学概念应用到其所研究的生物领域: The ends or goals towards which morphic fields attract the systems under their influence are called attractors. 有兴趣的人可以去阅读以下他的两本著作《 A New Science of Life 》与 《The Presence of the Past》。不过很遗憾,《意念力》一书,虽然尝试将此概念延伸至意识领域,但从全书的使用来看,Attractor 吸子的原先数学、物理含义,甚至在 M Field 的假说中的概念基本消失,单纯演化成一个模糊不清地意识引用作用的表达。当然作者也并没有在书后名词说明中解释清楚。
16. Energy Field 能量场的概念是 New Age 运动中的灵修学说中有 Human Eenrgy Field 的概念,一共分为五层。但本书中附录对能量场的定义是含糊不清的,在定义时还滥用了相空间 (Phase Space) 与吸子的概念。吸子是相空间的子集,但是相空间却不是吸子的子集。而按照其定义,能量场类似于电磁场,其值是能标定、可度量的,但全书作者没有给出意识能量场的量纲,也没有给出其推导与相应的说明。
后记 (2023年1月7日):
以上文字是当时服务某家公司期间,在春节假期写的读后感,当时公司有假期读书,开春后分享的惯例,因之而临时写成这些读书笔记。一八年至今,五年有余,世道沧桑,本人工作之余,也出入玄学各道,深受法相唯识之《瑜伽师地论》影响,回顾此书,其粗糙低劣之品相尽显,故补记以供有识者参考。
“歌唱”或者“呻吟”
作者:嘎嘣嘎嘣脆 发布时间:2011-05-30 10:09:49
摘自《名作欣赏》 作者:仵从巨
当瑞典学院2007年10月11日宣布当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为英国女作家多丽丝• 莱辛时,创下了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的一个记录:得主已经88岁了——而且,据莱辛自己透露:她最少有12次成为候选人又最终失之交臂——这似乎也是“候选”的一个记录。莱辛的终于获奖使她和她遍布世界的欣赏者、读者、译者、论者,当然也包括希望赚钱的出版商,大概都会长长出一口气:一件应该的事终于发生了。
诺贝尔文学奖重终身成就。从这一点说,莱辛名至实归:她从7岁开始习作,14岁拥有一台打字机,其写作历史已近80年;从1950年发表处女作《野草在歌唱》至今,也已57年;她迄今已有近三十部长篇小说——2007年仍有新作《裂痕》问世(尽管不无否定甚至嘲弄之声),她不仅“量”大,同时也“质”高:她的处女作《野草在歌唱》(1950)就获得一片赞誉,后来的《暴力的孩子》(五部曲,1952—1969)和《金色笔记》(1962)等也同样是赞誉一片,它们同样地被视为当代小说中的杰作甚至经典。莱辛创作上的又一特色,是她在文体、风格、题材等方面的多变与善变。从前述几部作品说,《野草在歌唱》是现实主义一类的,《金色笔记》是现代主义一类的,而《裂痕》则是科幻一类的,小说风格可谓多样,其手段自然也不断翻新。依莱辛自身经历讲,也可说是色彩丰富或斑斓:她生于伊朗、长于津巴布韦、因病辍学、自学成才;她的身份或被带上的“帽子”包括“共产主义者”“女权主义者”“种族主义”“神秘主义”等,如果加上她两度婚姻又皆终于劳燕分飞的曲曲折折,她的“戏份”也真是够足了。以作品的量大质高,风格之丰富多变,个人色彩之斑斓异类,加之88岁之高寿记录,莱辛之“获奖”成为热议“话题”是自然不过的事了。
如果读莱辛,读哪部小说好?这当然是一个个人化的问题,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如要有所建议,依笔者之见,对于文学爱好者或传统文学读者,不妨先读《野草在歌唱》,它或者更容易、更合适,也更可接受些;莱辛的《金色笔记》一类因其实验性阅读起点要求稍高;而《裂痕》之类科幻小说则显“遥远”与“抽象”。何况,成名作多是作家的“高点”之一,更何况已历近60年时光考验之《野草在歌唱》还有其特殊的“中国缘”。
说起《野草在歌唱》的“中国缘”,其一是它1950年问世英国后,“红色中国”在几乎第一时间就译介过来(1999年10月译林出版社所出乃属另一译本),这是很少见的现象,这当然与她的“共产主义者”身份有关,与这部作品写所谓“第三世界”的“非洲”有关;其二,莱辛曾经造访中国:1993年她在中国社科院与外文所专家、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与英语系师生做过小型座谈、交流,坦率表达了关于“作家”“批评家”“批评”等文体的看法:她的作品的中国翻译者陈才宇(他译了莱辛的《金色笔记》),1998年9月29日在伦敦西汉普斯蒂德的贡达花园路24号——莱辛的寓所——关于她的作品作了面对面的交流;此后不久的1999年6月21日,以译介世界各国文学为宗旨的《世界文学》杂志的编委邹海仑又再次访问莱辛,单独交谈了近一个半小时。似乎可以说,莱辛是中国介绍得较早、翻译得较多、也有一定研究成果的西方当代小说家之一。如果再考虑她先信奉“共产主义”、加入共产党后因“斯大林主义”而大大失望、重新回归一个人文主义知识分子作家的超越性立场,我们中国读者应是有些亲切而苦涩的共鸣的。
回到《野草在歌唱》这个话题。关于它,最具代表性或主流的解读多在“殖民统治”“种族歧视”“穷白人移民的艰难”“女性的生存境况”等“焦点”上。无疑,这些视角都自有道理、自有其合理性。小说也的确写了殖民主义的罪恶、种族歧视的事实、“穷白人”的生存不易与“女性”生存境况的艰难等等,但我更愿意在超越或脱离“殖民统治(时期)”“种族歧视(的揭示)”“穷白人(的艰难)”“女性(生存境况)”这样(些)的层面去阅读它、解读它。也许这样更近于“文学”自身或者对文学的“欣赏”。作朴素的表述,即:它是一个普通的故事、关于一对寻常的男女、取用一种平静的叙述、成为一部现实主义的典范。
先说“一个普通的故事”。虽然小说一开头就是生活在南非的白人女子突然被她的黑仆摩西杀死这多少显得有点“噱头”的事件,但也仅止于此:从第二章开始,“杀人”的“悬念”故事就被“暂时”(实际上,当谜底揭开也已是故事终了了)扔下了,开始的则是玛丽的幼年时代、少女时代、成婚、失望、迷惘、抑郁、与仆人的暧昧与仍属暧昧的被杀。玛丽虽系白人,却土生土长于南部非洲,家境贫苦,父母感情不睦且每每詈言相向,如是环境自然使幼年的玛丽产生“摆脱”的愿望,心理上也不免留下了关于“家庭”“婚姻(爱情)”甚至“生育”(之痛)及“性爱”(恐惧)的阴影。终于走出了寄宿学校、终于找到一份虽单调刻板但可独立的工作,她也终于体尝到了生活的所谓“幸福”——从16岁到30岁,这是她短暂一生中不算短暂的幸福——上班、聚会、打网球、看电影、郊游、收入可观、友人成群——但世俗社会的力量如无形之网渐渐向她收紧:30岁、老处女、异样的目光、不无恶意的玩笑、难耐的孤寂感等等。她被迫走向婚姻。她与丈夫迪克几乎彼此全然是“偶然”的“礼物”:一个想赶快嫁出去;一个想成个家——一个过得不错的女人与一个过得很差的男人(当然是白人)都成全了自己、也成全了对方。但这却是一场漫长厄运——不是突然的打击,而是日复一日钝性的、有如滴水穿石般的寻常拮据岁月的折磨——的开始:迪克懦弱又偏执,行事总半途而废,不时生出种种新念头而结果总是不变如一的失败;玛丽一次次改变现状的热情与愿望在迪克和他的农场经营中屡屡受挫、失败。贫困窘迫的现实生活沉重地打击着她那优越的心理,她在抑郁中浑浑噩噩地打发时光。她看到了自己正走在母亲曾经走过的生活道路上。她曾经弃家而去,欲进城求生,但路被她的“现实”堵死了。她不得不在绝望中随迪克重回农场那墓穴般的破败小屋。在孤独、痛苦甚至歇斯底里的绝望中,善解人意、举止有度、体格健壮的黑仆摩西悄然进入了她的生活,甚至接触到她的“身体”(要注意到,莱辛对于他们在“性”意义上的接触用笔轻浅、篇幅有限,甚至暧昧不明)——她感到了一缕阳光、一股暖意、一种朦胧的召唤与引诱——然而一个白人女子、白人女主人与她的黑仆的暧昧关系在彼时的社会环境中是何等的巨恶而不可赦!玛丽最终屈从于白人社会的压力、驱赶走摩西,而深感羞辱的摩西在电闪雷鸣之夜向玛丽举起了泄恨的钢刀……将这样一个故事放在文学故事的汪洋大海中,的确是一个很普通的故事:没有大起伏、没有大曲折、没有大事件(如果不把“杀人”看得太过特别的话)、没有浓墨重彩或五色斑斓——它不过是一个极其“日常化”的故事而已。
再说“一对普通的男女”。玛丽我们在上文已有较多叙述,迪克也有所介绍。从这两位主人公看,他们的故事或他们的命运只不过是因“贫困”而成的牺牲品罢了。玛丽的贫困出身与家境影响了她的心理、她的性格、她的命运。而迪克也同样是因“贫困”而狼狈,他懦弱、偏执的性格又强化、推动着他不幸的命运步步前进,愈陷愈深,难以自拔。比起我们曾经谈到的大量的现实主义小说,如司汤达、巴尔扎克、果戈理(莱辛说对她影响最大的是俄罗斯文学,她提及的作家包括托尔斯泰、莱蒙托夫、屠格涅夫等,她在与来访者的谈话中两次提到果戈理)、狄更斯们笔下的人物,玛丽与迪克甚至更显得“普通”:没有了不起的经历、没有了不起的作为(甚至无作为)、没有可以说得上的“戏剧化”的冲突,叙述出来关于他们的一切,几乎是琐琐碎碎的“一地鸡毛”。他们为环境、为命运任意驱遣,自身只是在随波逐流,他们没有做出哪怕一件使他们能增色添彩的事。如果一定要对他们做出某种概括的话,只能说他们活得窝囊、活得狼狈、活得庸常。将他们放置在人群中(自然是“穷人”中),他们立刻就会消失而没有了“自己”的模样。
仿佛是与“普通的故事”“普通的男女”相匹配,莱辛的叙述(她用了传统的现实主义的“第三人称”叙述:他/她,他们/她们)也是一种日常化的“平静”:没有对穷苦太多的叹息与同情,没有对不幸太多的悲悯与怜念,没有对出现的丑恶有外泄的愤怒与谴责,只是在叙述没有故事的玛丽的故事、迪克的故事、玛丽与迪克的故事、玛丽与摩西的故事,他们的经历、他们的体验、他们的心理、他们脚下贫瘠的土地与头顶酷烈的日光、他们简陋破败的小屋。然而微妙或有趣的是:当我们打开小说为“杀人”情节刺激吸引之后,渐渐感到的是缓慢行进中的沉闷,我们勉强自己继续,又渐渐,我们为女主人公玛丽的内心变化所吸引:她幼时的阴影与恐惧、她少女与青年时代的明丽与幼年阴影的顽强存在与执著复出、“老处女”生活对她行为举止与心态的纤细影响、对婚姻的迫切与对男性的陌生以及对“性”(亲吻、拥抱及其后的做爱)的莫名惊惧、终于成家后对婚姻与生活的朦胧热望、对迪克的期望与失望以及性格博弈中的彼此角力、对黑仆摩西由恨到暧昧的依恋等等,其细致若丝又拧合为线的娓娓叙述为女主人公之命运提供了极为自然又极是明晰的心理轨迹。我们被莱辛的“平静”叙述控制、支配。我们关心玛丽——我们自然也同样关心迪克,他们作为小说前台区的主人公渐渐从平面成为浮雕、从浮雕成为雕塑、从雕塑成为雅典娜口吐仙气后活生生的“人”。我们由之发现的是莱辛的力量:用平静的叙述、说寻常的故事、讲普通的人——靠生活图景的逼真如日常、靠“普通寻常”的宽广覆盖(我们谁又不是生活中的“普通寻常”?)、靠隐秘心理行进轨迹的探究与渐次明晰的呈现,莱辛让我们认识、感受到了与我们同样普通的人在穷困(或可能的穷困)中的日常煎熬与走向死灭。她唤起了我们的经验、想象、理解与同情。换言之,莱辛以“普通”与“平静”创造了艺术效用上的“不普通”与“不平静”。是为“现实主义”之“大难”。
莱辛在当代为现实主义小说的“生命力”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回答:只要有真切的生活体验(《野草在歌唱》无疑与她在南非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只要有生活图景的逼真描述(在2007年初有了非洲坦桑尼亚之行后,我对莱辛笔下的非洲的“真实”有了经验意义上的判断与尊敬),只要有生活中“人”意识或心理之流的成功展现(如玛丽、迪克和摩西),只要有性格、情节、情感逻辑支配下的冷静叙述,现实主义便具有力量、便具有生命、便有来自现实世界生活中人的阅读与称颂,尽管《野草在歌唱》出生在“现代主义”大行其道的上世纪50年代。
以上的解读自然只是我作为读者而不是批评家想跳开“主义”或“标签”的“一说”。莱辛像世界上的大多数作家一样也讨厌批评家,她把批评家称为“爬在作家身上的跳蚤”。但对于读者她宽厚多了,在获奖之后的第二天——2007年10月12日——接受诺贝尔官方网站主编亚当•斯密斯电话采访时,她说:“读者自己作出阐释,作者只能听之任之。即使他们完全误解了你的意思,你也无可奈何。你不能发表声明说:‘噢,亲爱的,根本不是这样,我想说的是另外的意思。’事实是,你写了出来,他们去从中获取他们想要的东西。”做读者确是幸运得多,唯一要小心的是,我们尽可能不要辜负了作家给予我们的理解与宽厚。
还有一个困惑留在这里,即莱辛为什么要以“野草在歌唱”为题。从小说的“题记”可知:此标题出自象征主义诗歌巨匠、194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T.S.埃略特(1888—1965)的不朽名著《荒原》的第五章“雷霆所说的”。其上下文为:
在群山中倾颓的洞里
在潺潺的月光下,小草在
倒塌的坟上歌唱,而教堂
则是空无一人的教堂,只是风之家。
从上下文看,莱辛引“野草在歌唱”的本意是和“倾颓的山洞”、“苍白的月光”、“倒塌的坟墓”、“空寂的教堂”营造的“死亡与绝望”环境或氛围联系的。如是看来,与其说是“歌唱”,其实不如说是痛苦、无助、无望的“呻吟”。如果依中译“野草在歌唱”的明朗字面看,就很难解在“标题”与“内容”间的彼此相悖了。或者这也是我们阅读、欣赏《野草在歌唱》时要留意的。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7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网站更新速度:3分
使用便利性:5分
书籍清晰度:6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是否包含广告:6分
加载速度:5分
安全性:3分
稳定性:4分
搜索功能:7分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目录完整(381+)
- 一星好评(667+)
- 体验差(619+)
- azw3(524+)
- 藏书馆(95+)
- 无漏页(183+)
- 推荐购买(283+)
- 品质不错(606+)
- 体验满分(605+)
- 三星好评(222+)
- 经典(352+)
下载评价
- 网友 宫***玉: ( 2024-12-23 16:16:42 )
我说完了。
- 网友 菱***兰: ( 2024-12-26 03:39:48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晏***媛: ( 2025-01-04 00:56:04 )
够人性化!
- 网友 薛***玉: ( 2025-01-02 12:20:50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印***文: ( 2025-01-02 07:12:02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师***怀: ( 2024-12-10 07:53:23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益***琴: ( 2024-12-27 14:09:20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敖***菡: ( 2024-12-14 10:33:17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后***之: ( 2024-12-18 01:16:26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冉***兮: ( 2024-12-17 15:14:35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堵***格: ( 2024-12-13 06:33:53 )
OK,还可以
- 中国戏曲史(第二版)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钢琴练指实战技巧——快速进阶钢琴曲80首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手绘POP掌中宝 设计篇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速发 清华附中物理名师导学 高考筑基篇 罗雷生李玉国 高三一轮复习使用 高中理科生物理强化训练巩固辅导书籍 清华大学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别说你懂心理学 陈浩 中国华侨出版社【无忧售后 正版书籍】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数学(2上BS版全彩手绘大字版共2册)/小学教材搭档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杨焕成古建筑文集(续集)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2010版-申论-甘肃省公务员考试教材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探险家公会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大额保单配置法商攻略 民法典时代下的寿险规则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7分
人物塑造:5分
主题深度:9分
文字风格:9分
语言运用:3分
文笔流畅:8分
思想传递:8分
知识深度:8分
知识广度:5分
实用性:4分
章节划分:3分
结构布局:8分
新颖与独特:9分
情感共鸣:8分
引人入胜:3分
现实相关:5分
沉浸感:7分
事实准确性:8分
文化贡献: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