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书屋 -向深圳学习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38:55

向深圳学习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向深圳学习精美图片
》向深圳学习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向深圳学习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50728851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7
  • 页数:288
  • 价格:58.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38:55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美国学者、深圳市荣誉市民马立安及其团队写作的一部全面反映深圳改革开放经验、成果及其评价的学术性著作。作品正面肯定了深圳的改革开放精神,分析了深圳经济特区的成功经验。既赞赏改革开放政策的远见卓识和执行魄力,也看到了其落地实施过程中所触及的时代难题和领导者们寻求突破的大胆创新,同时指出了探索及改革过程中的经验局限。

全书以时间为轴分为三个部分:一、试验;二、突破;三、推广。从社会经济改革试验、城市规划建设、现代城市文明塑造、社会人文变迁、文化艺术发展、医疗体系建设等方面,记述、分析深圳从中国改革开放的试点窗口到现代化模范都市的进程,向读者展现了世界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城市的成长足迹。

原著于2017年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在美国出版,出版后曾引起很大轰动,成为西方世界了解深圳的重要读物。此番引进出版中文版,为我们了解西方学者如何看待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窗口。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试 验(1980—1992)

第一章 深圳:从突破禁区到树立样板................ 乔纳森·巴赫 002

第二章 特区英雄:探索改革及其局限...........................马立安 023

第三章 深圳溯源:北京、香港和宝安............................黄伟文 041

第四章 如何做一个深圳人:深圳发展第二个十年中的外来工.....艾瑞克·佛罗伦斯 065

第二部分 突 破(1992—2004)

第五章 深圳乡村的发展:城市包围农村.......................马立安 086

第六章 深圳“一线”和“二线”的政策设计.........................马欣 阿德里安·布莱克韦尔 107

第七章 “他们来时是农民,离开时是市民”:城中村与深圳的发展.......乔纳森·巴赫 123

第三部分 推 广(2004—2017)

第八章 深圳的艺术家群落和他们的创新中国梦............黄韵然 166

第九章 深圳的公共医疗卫生事业....................凯瑟琳·A.梅森 190

第十章 从深圳国际机场看深圳的国际化发展.....................................麦克斯·赫什 208

结 语 向深圳学习...............马立安 黄韵然 乔纳森·巴赫 234

鸣 谢...................................................................................... 245


作者介绍:

马立安

人类学学者,从1995年开始在深圳从事文化人类学研究,20多年来一直关注着深圳的建筑、城市规划及人文变迁,尤其是城中村的组织形态和文化底蕴,对深圳的城中村历史变迁颇有见解。在福田城中村居民的眼里,她不仅是“中国通”,更是“福田通”。如今,她对深圳主要城中村的历史文化研究已经获得了业内甚至本地居民的认可。她的研究活动包括在深圳白石洲创办“握手302”艺术空间”,并同深圳飞鸟剧场进行合作,旨在深圳不同社区以艺术的方式探索文化地理的可能性;她的博客“深圳笔记”对改革开放后深圳的城市化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她的研究成果发表于《戏剧评论》《东亚文化批评》和《文化研究》香港特刊等。旁观者与亲历者的双重角色为马立安带来了更多体验与思考,她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解析这座城市的成长轨迹。

黄韵然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修辞学和艺术史助理教授。她从事现当代艺术和视觉文化历史的研究,特别关注有关原作,原创作品的赝品、仿品、临摹,伪作等方面的问题。她研究深圳大芬村的专著《凡·高的订单:中国和现成品》(芝加哥大学出版社,2014年)2015年获得亚洲研究协会颁发的约瑟夫·莱文森图书奖。她其他关于深圳的研究还有关于深圳华大基因的研究报告。目前她在撰写一部关于18世纪和19世纪广州外贸绘画史的著作。

乔纳森·巴赫

纽约市新学院大学全球研究系的教授。他的作品着眼于德国和中国的社会转型,重点关注记忆、物质文化、城市变化、空间和身份等问题,著有《遗存:德国与社会主义过去的日常遭遇》(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017年),是《城市重新中心化:社会主义现代性的全球突变》(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2020年)的联合编辑。他的有关深圳的研究作品包括《深圳:城市建设,重建主题》《现代化及经济特区的都市想象》《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深圳经济特区里的城中村》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向深圳学习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向深圳学习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向深圳学习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叶,只有少数国家通过制定一些不同的规则来吸引投资者,以廉价劳动力、税收减免和其他各种减免政策让投资者获取实惠。例如,1948年波多黎各就被升格成一个事实上的经济特区的雏形,美国公司在那里进行生产可以享受各种税赋的减免。美国曾经实施一项允许墨西哥人到美国做季节工的计划,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叶,随着这项计划的取消,墨西哥在其北部边境地区设立了一个免税区,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吸引美国企业前来设厂雇佣当地的廉价劳动力。但是真正树立开发区样板的是爱尔兰的香农,这一开发区模式始建于1958年,现在在全球3500多个地方都有它的身影。从北美部洲的航班飞机一度要在爱尔兰的香农加油。后来出现了远程的航班飞机,不再需要中间停留加油。于是爱尔兰就想办法将香农变成一个国际航空港,并且制定了各项投资优惠政策、建立工厂,将这一地区变成保税开发区。


不过倘若没有长途运输能力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仅凭国家经济政策也无法完成这一全球工业化的重新布局。1956年人们发明了集装箱运输船,1961年建立了相关国际标准。20世纪50年代,货物运输费用约占产品成本的25%,现在降到微乎其微。早期的集装箱运输船可以装载500至800个集装箱,现在最大的运输船可以装载1.8万个集装箱。再加上航空运输业的发展,新技术让所谓的“弹性”生产方法,如按照客户需求来进行的“及时生产”成为可能。


深圳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实现这两个功能:对内成为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样板;对外要让全世界都看到中国改革开放的能力和心。这是一项宏伟工程,必须一竿子插到底。中央政府否决了1980年8月提出的深圳发展总体规划,认为步子迈得不够大。原本提出的规划是要建设一个工业开发区,在此基础上开展深圳市区的建设,其面积只有49平方公里。按照中央政府的意见,深圳应该建设成为一个包括旅游业、商业和居住区的功能齐备的工业化大城市。从某种意义上讲,深圳成了一个孵化器,不被地方政策以及诸如其他老城市里的既得利益者们的限制所掣肘。因此,深圳在发展过程中创出了许多中国的“第一”,现在这些突破在全国都已经非常普遍:第一批实行国企股份制改造,第一个出台外汇交易管理方案,第一个大胆实施住房商品化改革

,第一个实施工业用地出让,制定第一部工资与市场挂钩


深圳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实现这两个功能:对内成为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样板;对外要让全世界都看到中国改革开放的能力和心。这是一项宏伟工程,必须一竿子插到底。中央政府否决了1980年8月提出的深圳发展总体规划,认为步子迈得不够大。原本提出的规划是要建设一个工业开发区,在此基础上开展深圳市区的建设,其面积只有49平方公里。按照中央政府的意见,深圳应该建设成为一个包括旅游业、商业和居住区的功能齐备的工业化大城市。从某种意义上讲,深圳成了一个孵化器,不被地方政策以及诸如其他老城市里的既得利益者们的限制所掣肘。因此,深圳在发展过程中创出了许多中国的“第一”,现在这些突破在全国都已经非常普遍:第一批实行国企股份制改造,第一个出台外汇交易管理方案,第一个大胆实施住房商品化改革

,第一个实施工业用地出让,制定第一部工资与市场挂钩


为国家和集体的利益而奋斗的人的。有些人声称为了追个的物质利益而奋斗是反动的,不利于中国的现代化,这遭到蛇年轻人的反驳。他们认为蛇口的发展不只是由于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而是他们想挣到工资。其次,这些年轻人说经验告诉他们,人人努力工作挣钱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因为他们的努力不断积累就能够改善社会环境。再次,年轻人指出,在蛇口,贫富不均已经显而易见。他们强调自己就是为了挣钱才来蛇口工作的,因为工地上的工棚和工厂宿舍的条件比全国其他城市里的工作单位的条件要差。

考察团回到北京以后,其中的一个团员郭海燕写了一篇文章分析“宣传的方式”,将考察团视为老师,蛇口的青年被看成是不礼貌的学生。对此《蛇口通讯》刊载了一篇文章驳斥这一观点,认为把这种宣传看成是上下级之间的对话是老套的做法。对于他们来说,国家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对话。《人民日报》的实习生曾宪斌采访了参加对话的人并且在报上刊载了访的内容,结果,这次“蛇口风波”变成了全国性的事件。改革开放究竟向何处去,人们在这些采访对话中各抒己见。这篇文章支持蛇口青年的观点,那就是个人为了工资和奖金努力工作,其结果是大家都为社会做出贡献。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条特区边界俗称“二线”,不是深圳与香港之间的“一线”。1978年11月,袁庚在北京向时任国家副主席李先念汇报工作,请他批准招商局在蛇(深圳)创建工业区。袁庚描述道,他向李先念展示了香港地图,并指出地图的边缘就是蛇口,这里是南头半岛南部的一个港口。李先念拿出笔,画了一条线,说:“就给你这个半岛吧!

这个地区的面积超过了80平方公里,袁庚评估了一下现实条件和风险,继而画了一个较小的圆圈,从此他就担起了开发蛇口的责任,这个半岛临海处是港口,原本只有2。14平方公里的面积。这幅地图作为文物仍然保存在蛇口工业区的档案中,在北京画的两个圆圈仍然很明显,记录了中国第一个改革开放试验区一一招商局蛇口工业开发区的诞生。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本书是由美国学者、深圳市荣誉市民马立安及其团队写作的一部全面反映深圳改革开放经验、成果及其评价的学术性著作。作品正面肯定了深圳的改革开放精神,分析了深圳经济特区的成功经验。既赞赏改革开放政策的远见卓识和执行魄力,也看到了其落地实施过程中所触及的时代难题和领导者们寻求突破的大胆创新,同时指出了探索及改革过程中的经验局限。

全书以时间为轴分为三个部分:一、试验;二、突破;三、推广。从社会经济改革试验、城市规划建设、现代城市文明塑造、社会人文变迁、文化艺术发展、医疗体系建设等方面,记述、分析深圳从中国改革开放的试点窗口到现代化模范都市的进程,向读者展现了世界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城市的成长足迹。

原著于2017年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在美国出版,出版后曾引起很大轰动,成为西方世界了解深圳的重要读物。此番引进出版中文版,为我们了解西方学者如何看待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窗口。


精彩短评:

  • 作者:伊卡洛斯在迷楼 发布时间:2020-10-16 08:08:38

    啊………别被封面的机场读物设计骗了,这是一本非常好且非常稀有的研究深圳的书。正在读~

  • 作者:棱镜 发布时间:2020-08-18 01:04:05

    梁湘、袁庚、罗征启,这些人物的心胸、胆识、气魄真令人倾心。富有魅力的领导是敢于在决策时冒险但自己承担责任,又放手让手下人去做事,让他们也获得名声。经历了革命年代,还能身体力行改革开放的这些开拓者,不愧是让深圳真正有“精神”的先锋。

  • 作者:April 发布时间:2021-06-06 20:11:42

    这本书给人的感觉很奇怪,仿佛一直在zf 喉舌和学术探讨之间游离。像城中村、大芬油画村、深圳医疗卫生等这么好的课题写的像报纸一样,但是也有很严肃的劳工研究,城市空间研究,城乡关系讨论。或许这本书就是想在上层政策设计和底层日常生活之间打通视野,让我们了解深圳之所以为深圳的形塑过程。anyway ,深圳真迷人啊!希望以后有更延续性的著作!

  • 作者:6716165 发布时间:2020-08-31 10:21:03

    我又可以了,下一本就是 天气学原理(蜜汁自信

  • 作者:SPETSNAZ 发布时间:2021-06-22 11:56:45

    官僚资本的失序堕落和腐败 多来自血缘 亲缘 人缘的宗派党团式的纽带继承 如若未能雷雳处分这一劣顽癣疥 组织的进步性将不可避免的被稀释 信仰的牢固性将不可避免的被腐蚀 群众的信任性将不可避免的被粉碎 如果连以为模范的官资都堕入本位导向的魔道 视国民公共腴膏是“义务奉纳” 那本身就是烂臭恶丑 践踏规则的民资 该如何狂暴生长 便是可以想见的了

  • 作者:爱福黎 发布时间:2021-01-16 23:47:02

    过往对深圳的认知多来自感性体验,而这本书提供的研究视角,则让我收获许多理性思考。广度有余,既有初创时候筚路蓝缕的艰辛与激荡,又有眼下“青春期”的蓬勃和焦虑。未来才最有份量。


深度书评:

  • 深圳的底色

    作者:CharlesSpencer 发布时间:2021-01-29 17:16:10

    真的是被中文译名和书店“献礼式”陈列给耽误了,路人扫着作者署名可能会心里嘀咕几个外国人怎么会写出形似“深圳颂歌”这样封面外观的书籍。作者马莉安教授在一档播客里专门提到中文译名的问题,17年出版的原著Learning from Shenzhen中learn from既有借鉴成功经验也有汲取教训的双重含义,而中文出版时值特区40周年,英文全面立体的观察意味就被宣传意味浓重的“向..学习”取代。这种中英词义之间微妙区别也充分体现在本书内容中,几位来自人类学 经济学 建筑设计城市规划 文化艺术和公共政策领域的教授学者力图通过多年的研究展现深圳特区历史上充满不确定性,复杂矛盾性和多元性的一面,它似乎敲好站在了享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机遇窗口,但走到今天的路途中伴生诸多意想不到的偶然。本书研究视野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的延伸都与教科书和官方叙事的中越发固定的印象以及福田市民中心和南山高新园繁华魅力的外表形成强烈的对比:夹在世界之窗,高尔夫球场和南山科技园之间的握手楼遍地的白石洲和它的近邻相比谁更揭示了深圳的底色?福田城中村仅仅4平方公里的土地承载了全区一半的人口,面对每年新增的海量的外来人口和愈发捉襟见肘的公共需求保障能力,今天的深圳人(付出的和占有的)如何定义?原住民,外来劳工,高学历人才他们在深圳的未来是什么?

    这本书在很多地方更新或者突破了我对深圳的认知(当然来到深圳的时间也不算长):深圳在城市规划的角度来看很大部分并不是城市管理者和设计者人为的,有很多自生长空间。城中村特区设立伊始便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二线关体系下的劳动力人口,廉价住房和公共服务需求),中国第一个实现城市化的城市如今还有超过半数的实际管理人口依然住在深圳的城中村,深圳一方面享受着在组团开发的夹缝中占地不多的城中村带来的好处,另一方面也逐渐被野蛮生长的自建房里孕育的灰色地带(治安管理,犯罪活动,安全隐患)所烦恼。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样板间,如何避免与社区内200多个与繁华的后现代商业综合体景色优美的绿地比邻而居的城中村成为特区不和谐的一面,深圳市政府,村集体,地产开发商,租客进行了极为复杂的博弈,这种博弈从上世纪90年代一直持续到今天,并深刻影响了深圳发展轨迹和面貌,尽管今天很多人无法认出这些痕迹(关内关外)。

    我之前从未认真思考过城中村的问题,觉得城的中村的消亡是城市化现代化,亦或说——发展的必然过程,这其中可能会有代价,但是服务于整体的福祉。我内心里已经把城乡二元区别与文明野蛮对立画上了等号,我儿时成长的地方更是加固了这种观念(山西,大同城市化),而住在城中村里也是平日无法接触到的低学历的外来务工人员,社交与心理上存在隔绝的舒适区,就算稍加思考也会极易被深圳极具设计感的高楼大厦景象迷惑而忘却。直到去年一个个受蛋壳暴雷受到影响本科年轻人才让我猛然发现我过往的直觉是错误的,(btw,深圳市是重灾区)来到深圳寻找租房实地经历也是更是印证了长租公寓危机揭露出的一个事实:月薪1万2万穿着时尚打扮光鲜的在高新园上班的都市白领青年们,也在月租2000上下对宝安城中村寻求落脚的归属,而且大有人在。(惭愧,如果不是这些处境相似的深圳同龄人普遍境遇,我大概也不会萌生对深圳城中村,特别强烈的好奇和观察欲望,多少是沾了点既得利益者视角,习惯性的对底层务工人员保持疏离感的同情。)但总之,我的城乡和城市发展观念收到了挑战,而这本书极富人文关怀的笔触和深圳城中村多样化的社会现实给这个观念的变革结结实实的向前推上了一大把。

    马丽安教授在深圳生活了三十多年,她特别关注深圳城中村问题,顺着她的视角看下去,城中村摆脱以往“肮脏,臭,不卫生,游走于灰色地带”的单一面貌,相反,城中村可能是这座城市最具人情味,最具活力,最多元的社会空间(大芬油画村)。对于深圳,城中村很多时候是其发展道路上不能明说的拐杖,而对于绝大部分来到深圳打拼的年轻人,无论他们的学历背景差异如何巨大,这里都极有可能是站稳的第一步,甚至允许失败东山再起的地方。

    当然城中村的绝对不是全然美好的,但城市化的推动者们愈发意识到城乡二元对立的规划和治理观念在实际的政策发挥过程中受到难以想象的阻力,这本书同样提供里深圳市政府不同的决策和应对案例以及变化历程。其中不乏劳。民伤财的教训,也有彰显城市治理智慧的典范。但总之,时至今日,城中村对于深圳依然是个十分棘手的难题,短期来看找不到合适的方案,尤其是高房价的背景下,如何满足更多人的居住和社会服务需求让政府再寻找替代方案上步履维艰,任重道远。

    这本书推荐给每一个对深圳感兴趣的无论是否生活在此的年轻人,也推荐给那些试图理解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变化剧烈四十年的人们,这本书诠释了为什么深圳是中国大陆现代化进程的完美缩影(or绝佳样板)它的优点和缺点异常鲜明,城市化全球化下多维度的矛盾在特区身上得到极致体现。本书不可能提供全面完美的视角和答案,但确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切入点!

  • 马立安:四十年后,深圳城中村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作者:阿唐的朋友 发布时间:2021-09-10 17:22:46

    本文2020年11月发布于「全现在」。「全现在」公众号已被永久封禁,这里是一份存档。

    10月28日下午三点,56岁的马立安准时出现在侨城东地铁站A出口。

    从这里经过的人们很难不留意到这位调色盘一样的女士——她留着短发,在深圳30度的天气里,戴着一顶蓝绿相间的针织帽,围着红黄交织的纱巾。她身着宽大的灰色T恤,胳肢窝夹着一本写满了字的笔记本,脚上踩着一双凉鞋,穿着黄色、棕色和蓝色相间的袜子。出了地铁站,她把口罩摘下,套在手臂上。

    马立安最近颇有些繁忙。

    10月底,刚刚在深圳出席完一本城市杂志的首发式,她又受邀去湖北襄阳,参加与自然艺术有关的活动。在这之前,她的头等大事,是为家里第四只小猫郭小橘的眼疾而四处求医。

    这位来自美国的人类学家,1995年就来到深圳,深圳本地媒体称呼她为“深圳通”。2017年,她与几位美国学者合著的论文集《向深圳学习》在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今年,这本书被翻译成了中文。恰逢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四十年,新书推介、讲座接踵而至,马立安的日程被塞得满满的。但她还是抽空帮自己的朋友,纪录片导演李一凡,翻译了《杀马特我爱你》的英文字幕。

    10月28日这天,马立安要完善“华侨城走读”的路线。“走读”,是她过去几年里常常策划的活动。针对深圳的不同街区,她会设计不同的路线,在网上招募参加者,带他们一起走街串巷,向他们介绍街区的历史沿革和不为人知的故事。

    马立安不看地图,全凭记忆,走进了华侨城附近的街道里。在深圳开发早期,华侨城一带是工业区,坐落着光明畜牧场的沙河分场。如今,原工业区的一部分变成了创意园,平添了许多文创商店、咖啡馆。

    马立安嫌弃这些“中产情调”,如同嫌弃她手中那杯星巴克咖啡。“我才不要让星巴克出现在照片里。”拍照时,她把咖啡放在地上。她真正感兴趣的是那些带有历史趣味的建筑,和背后错综复杂的深圳前史。

    沿恩平街向北,穿过华侨城创意园再向西,是本次走读的重头戏之一——深圳早期的家属楼。这些楼风格杂糅,有早期的石头房,也有仿照新加坡和香港的公共房屋兴建的住宅楼。如今,这些住宅楼被围栏包围起来。

    马立安绕来绕去,终于找到一个入口。“正式活动的时候,一个外国人带着十几个人,可能进不来。”她不理解为什么疫情过后,这些小区还要用围栏围住。上个月,她还因为这个话题,跟一位朋友的亲戚吵了起来。对方说她不懂中国的防疫政策,是个“什么都不懂的美国人”。

    从居民区出来,马立安走入了燕晗山公园。这里是附近少有的没有被填平的丘陵,代表着华侨城一带自然地表的沿革。穿过公园,走读活动进行到了华侨城西侧,这里的建筑风格与东侧迥异,东侧是低矮的工厂建筑和居民楼,而西侧玻璃幕墙林立。马立安介绍,这代表了深圳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不同的建设思路——从以实用为主,到追求城市风貌的美观。

    接着,她长舒一口气,兴奋地说,“这条路线是可以的!”

    “城中村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华侨城西边不远处,是曾经的白石洲城中村。华侨城和白石洲的前身,都是曾经在沙河五村(上白石、下白石、白石洲、新塘、塘头)基础上组建的沙河华侨农场。1985年,华侨城经济开发区成立,从华侨农场中独立出来。很快,白石洲附近,锦绣中华、世界之窗,以及住宅小区和艺术剧院,纷纷破土而出,而紧邻着的白石洲,依然以新村的面貌自然生长。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这造就了深圳的一种奇观:高档住宅、写字楼,与大片的城中村比邻而居。

    2019年,白石洲——这一深圳规模最大的城中村之一,开始清理租客。如今,拆迁已经开始。

    马立安还记得白石洲曾经的喧闹。2019年之前,她也算是这里的半个住客。2012年,马立安和几位深圳文化界的朋友,为了让人们更多关注城中村,共同成立了“握手302”工作室。这是一个公共艺术空间,栖身于白石洲上白石村二坊49栋302号的出租屋里,每月租金850元。他们会邀请不同的艺术家在这里驻站,创作与城中村有关的艺术作品,还会举办面向公众的研讨会。

    据《南方周末》报道,这一年的一项数据显示,白石洲最拥挤时,有超过15万人在此落脚。

    “握手302”之外,是蹿着热气的烧烤、牛肉火锅、麻辣烫,以及挤满了人的菜店、彩票店和小旅馆。白天的白石洲显得沉静,马立安喜欢在这时行走于握手楼之间,和遇到的居民聊天,询问他们的人生经历,去他们家里做客。“握手302”附近的住户,也就记住了这个不时发出爽朗笑声的美国人。白石洲的生活让马立安感到自在,因为她可以“在小店里吃面条,跟老板娘聊天”。后来,邻居里收废品的老蔡、蜗居在60平米两居室的设计师一家五口,都被她写进了书里。

    晚上,是白石洲最热闹的时段。天色一暗,熙熙攘攘的人流就从深圳的四面八方涌来——有人穿着工人制服,有人背着书包,还有人西装革履。当月亮拐进握手楼的间隙,月光洒在挂满了衣服的电线上,他们也钻进了属于自己的一隅之地。

    如今,这些烟火气即将消散在深圳的历史记忆里。但或许,“握手302”的实践,会为这个马立安口中“充满活力的城市片区”,留下一份底稿。

    “握手302”曾经做过一个装置艺术作品,取名“白石洲超级英雄”。在这个作品中,“握手302”变成了一个电话亭,墙面上画满了卡通人物。这些卡通人物都有着壮实的肌肉,原型是白石洲中常见的劳动者:快递员、保姆、路边摊的摊主、消防队员和啤酒店老板。参观者走进电话亭,从墙后伸出头来,就会变身这些“超级英雄”。马立安在《 城中村:消失中的城市》里讲述,这些白石洲移民的“超级力量”,“实际上就是在出售他们的劳动力。”

    “握手302”成立后的这些年,深圳的城中村发生着深刻变化。2014年,白石洲被纳入了深圳城市更新单元计划。2017年,深圳市政府出台了白石洲旧改的草案。2018年伊始,白石洲最新规划的沙盘,赫然出现在白石洲城市更新办公室内。2019年,白石洲开始清理租户。马立安和“握手302”,在2019年8月搬离了白石洲。

    与此同时,蔡屋围、湖贝等著名城中村的旧城改造项目,也先后被提上日程。

    搬出白石洲后,“握手302”曾短暂地租用过另一个城中村下沙的出租屋,但房租高过白石洲许多,且由于疫情,城中村封闭管理,在其中举办活动变得越来越困难。后来,他们干脆成了“背包客”,活动也转移到网上。今年,马立安观察到,“很多城中村有空房了,这是疫情之前没有的事情。过去,关内的城中村一般没有空房,或者空也就空两三天。”

    马立安很好奇,曾经栖居在城中村中的众多流动人口,如今去了哪里?在她看来,城中村在深圳,就像是一个边界。这个边界的作用,在于为庞大的打工人口,在光鲜的城市之中,提供一个可供落脚的地点。根据2015年的调研数据,白石洲0.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挤下了2527栋出租房,约有14万人在此居住,其中外来流动人口为12万人。

    “深圳有好几种边界,每一种边界都可以发挥作用。边界像一个闸门,是深圳很重要的一部分。深港是一个边界,以前的关内关外也是很重要的边界,城中村在主流城市中是一个边界。深圳特别想把灰色的经济抹掉,但是深圳最活跃的就是这些灰色的地方。”

    对深圳的城市更新,她其实不奇怪,“2005年渔农村改造到现在15年了。15年,任何一个地方都是需要更新的。房子20年也要重新装修的。”

    真正的问题或许在于,失去了城中村之外,城中村原本承担的社会功能怎么办?

    马立安有些忧虑:“城中村早晚要拆,早晚需要更新,问题是谁来做,规模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中,依赖这样便宜社区的人有没有其他地方可以去?我们需要看,深圳是否能再有一个形式让低收入的人落脚,让年轻人藏在城郊。现在深圳的很多社会成本是由城中村来承担的,以后有没有一个新的,我也不知道。”

    “我觉得深圳在做的是一个修正自己形象的工作。这个形象,城中村是没有的。除非是作为一个旅游景点,有一个资产阶级的样子,才会有人停下来。除非它能有另外的意义,不然在这个规划里没有存在的价值。”

    “我觉得城中村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马立安直截了当。

    城中村的时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马立安没有明确的时间轴。但可以肯定的是,那是一个自发生长的时代,是在“灰色地带”里也可以迸发无限活力的时代。而在她看来,这种在模糊的实验中生长出来的生命力,正是深圳发展起来的原因。

    从新村到城中村

    马立安和深圳城中村的缘分,从1995年就开始了。

    1994年,深圳的改革开放事业如火如荼。一个来自深圳的代表团在这时造访了姐妹城市美国休斯顿。当时还在莱斯大学念文化人类学博士的马立安,因为会讲中文,成为了代表团的翻译。

    代表团的一位官员问她,你中文这么好,有没有到过中国?马立安说没有。那位官员说,你可以到深圳来,在深圳大学完成你的博士论文,我们给你提供宿舍。

    这是马立安的人生与深圳第一次交会。当时,西方学界对深圳知之甚少,他们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刚刚开发开放的上海浦东。马立安对深圳的唯一了解,就是它和休斯顿一样,是一个海港城市,有大型工业项目,可能会产生相应的环保问题。

    1995年9月,马立安到了深圳,开始博士论文田野调查。到深圳的第二个月,她搬去了深大附近的粤海门村,在一个月租金600元的房子里住了下来。

    一场饭局中,马立安认识了后来的丈夫杨阡。那时的杨阡,也刚从北京南下深圳。“杨阡是第一个将我当做一个人,而不是一个外国人来看待的中国人。”马立安说。

    杨阡记得,当时马立安对城中村的浓厚兴趣,有一部分发轫于两个外地“吃货”的寻味之旅。那时,他常常带着马立安在不同的村里找好吃的,吃“最地道的土菜”。

    而另一部分原因,则来自于马立安在城中村里看到的另一个深圳——这里住着很多没有深圳户口的打工者,而他们的故事,是她在正式的采访中无从知晓的。此前,当她问及深圳的发展历程,得到的回答总是“有一个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划了一个圈。”

    那时,深圳还没有“城中村”的说法。马立安造访的,是一个个“新村”。彼时的新村,其实是一个个工地,村民们都在拼命盖楼,也就是后来人们所熟知的“握手楼”。这些新兴建的握手楼,吸引了刚到深圳谋生的打工者们落脚。后来,城市不断扩大,新村也一直生长。当握手楼和写字楼交汇,新村也就变成了城中村

    在马立安的记忆中,上世纪90年代的深圳是矛盾的。

    1995年,她刚到深圳时,深圳的城市建设在飞速展开,不断有新的建筑冒出地表。以上海宾馆为界,去上海宾馆以东的罗湖还是“去市里”。至于今天贯穿深圳主城区的深南大道,那时还车流稀少。一些新建筑让马立安疑惑。在香蜜湖,她看到一座迪士尼风格的城堡。“为什么深圳要有迪士尼城堡?”她不能理解,“这座城市改革开放了十几年,文化自信在哪里?”她也不喜欢那些高楼大厦,“CBD是超无聊的地方,又大又无聊”。

    但另一方面,那个年代的深圳又是开放的。“以前杨阡在南山区宣传部。所以在南山老区,我进去查资料不用报名。原来的政府机构非常开放,比如规划局,跟他们说你做什么研究,他们会帮你找这些文件。”

    开放和包容,一直以来都是深圳的城市标签。马立安觉得,开放有主动性和被动性,“市场经济是一个被动性的开放,因为你必须宽容和开放才能做生意。但主动的开放,是你真的认为开放是好的,你真的认为跟你不一样的人有权利存在。”在她看来,这样的主动开放,还没有地方能够做到,包括深圳。

    走,到大理去

    1998年,马立安和杨阡在深圳结婚,领了“很简陋的结婚证”。在美国生活几年后,本世纪初,二人回到中国,在深圳定居。

    他们如今的家位于蛇口一座旧小区里。这里本是杨阡在深圳大学当客座教授时的教师公寓,后来他们便一直租住下来。房子不大,陈设简单,家具也有些老旧。只有进门右手边的墙面,依稀提醒着屋主的身份。墙面上,有两人过往参加活动的报道、深圳各个阶段的照片,以及朋友赠送的题字和画作。

    在平时,步行和地铁是马立安主要的交通方式。她总是不慌不忙,没什么急事的话,会停下来和遇上的熟人聊上几句。今年,生活因为疫情停滞的那几个月,她有了更多机会,和社区里的街坊四邻攀谈。小区门口的咖啡店,店员们都认识了这位脸上总挂着微笑的美国人。只要有记者采访,或是朋友来谈事情,马立安都会把他们带去这里,点一杯美式,坐在门外的阳伞下。比起星巴克,她更愿意让这里的咖啡出现在自己的照片里。

    对马立安夫妇来说,生活的另一个改变,就是再次动了移居大理的念头。

    几年前,他们在大理买了套房子,是苍山脚下的一栋小楼。两人在深圳没有房产,因为“不想背着贷款”。退休后搬去云南生活,是杨阡一直以来的心愿,他所供职的胖鸟剧团,在丽江有一个排练基地,他常常往返于深圳和云南。

    但真考虑起移居云南,马立安又总会带着人类学家的自省,思考自己在社会建构中的位置。

    “移民是年轻人才能做的,一个人四五十岁时决定移民是很辛苦的。你已经有20年的社会经验,这些经验只能在这个社会发挥作用。”马立安认为,会说英语和中文,已经可以走遍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但是,“身边的人认不出你是谁,他们欣赏不了你的贡献,不分享你的审美。”

    从这个角度想,她未来的生活似乎无法离开深圳。“我现在去哪儿都会跟深圳有关。即使我退休去云南,我们买的房子也跟很多在大理买房子的深圳人在一起。”

    她也在思考,自己过往的经历有多少是建基于身份所带来的。在深圳,美国人的身份确实给了她一些便利,“大家对我比较宽容,会觉得我不懂很多东西。我能找到的工作也比较挣钱,如果我愿意教英文,可以有很多钱。”

    但马立安觉得,自己在深圳“占到的便宜”,更重要的不是因为她是美国人,而是因为她是中产阶级,所以在她移居深圳时,已经“有足够的起点,有更多的可能性。”

    2017年,深圳的年轻记者来福在一次访谈中问马立安,如果没有和杨阡结婚,她会留在深圳吗?她说不会。三年后,当全现在问到,支撑她留在深圳的最大动力是什么?她也毫不犹豫地回答:杨阡。

    由于马立安和杨阡都是半自由工作者,不属于任何体制,也就“退不了休,因为没有正式的工作。”对他们来说,退休,意味着“逐渐淡出在深圳做的这些事情”。但他们无法完全离开深圳。杨阡预计,未来很长时间里,还会有很多跟深圳相关的事找上他们。

    对于移居大理的打算,马立安更担心的,是自己离开后被人遗忘。“有一天会有很多人不要我,我希望自己到那个时候心里有准备接受。他们不要我,但是猫还要我。”她笑着说。

    刚说完,她又嘀咕道:“猫也不要我,它们要罐头。”

    对话马立安:不要把边线看成墙壁,它更像是一个水闸

    全现在:我看到《向深圳学习》的鸣谢里写到,这本书的缘起是2011年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一次学术会议,主题是“深圳+中国、乌托邦+国际网络”,是建筑系主办的。这是因为当时西方学界对深圳的研究,比较集中在建筑领域吗?

    马立安:当时对深圳的研究的确跟建筑的关系特别强。另外是建筑学院有钱。Winnie(编注:黄韵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本书作者之一)是MIT建筑学院毕业的,所以她可以从那边拿到钱。人类学是没有钱的,所以很多东西是特别实际的考虑。

    全现在:和其他几位作者相比,你其实一直在主流的学术评价体系之外。你在书中也有几次提到David Graeber(编注:大卫·格雷伯,已故人类学家,社会活动家,无政府主义学者),他的思想对你有很大的影响吗?

    马立安:对,我觉得他是一个很大的鼓励。因为他没有让学术限制他。我们做学术的难题是,我们特别容易看到这个知识本身重要,但我们看不到你的知识对别人有没有用。他是说你要找到适合你的传授知识的方式 。因为我在中国也不能做传统的学术,我也很难在一个大学长期任职。所以找到自己的方式很重要。

    全现在:是介入社会的方式吗?

    马立安:对,用自己的知识,自己的视觉去参与。

    全现在:我留意到这本书中文版的出版说明里说,书中有若干细节和实际情况并不完全吻合,进行了必要的技术处理。

    马立安:我觉得他们是有两个方向的处理,一个是翻译的方向,他们会偏向褒义的翻译。另外,一篇关于女工心理,以及一篇关于性工作者的没有放进去。

    全现在:你在《向深圳学习》里面也提到,深圳其实是一个“城市包围农村”的状态,但是在规划层面,深圳其实是一个没有农村的城市。

    马立安:你看过吴君的书吗?她是1995年到宝安的西乡发展,写了很多关于深圳的历史,尤其是关外的故事。她说特区的一个历史特点,就是我们特别能忘记过去。我们能有今天付出了太多,而这种付出是有尊严的付出,是天真的付出。我们为了今天牺牲了很多,而我们牺牲掉的东西是钱买不回来的。她认为深圳人的一个特点,就是特别愿意忘记自己是怎么过来的。

    全现在:在结语里面,应该是2015年的你们完稿的时候写的,当时说从城市发展层面来讲,城中村将继续存在下去。现在你还坚持这个判断吗?

    马立安:它的功能还会存在。如果深圳的户籍系统还是大多数没有户口的话,这个需求不会改变了。

    全现在:会有其他的形式吗?

    马立安:如果深圳像纽约、伦敦、东京一样,把市区市中心越来越资本化,越来越变成一个金融和管理的中心,那么就意味着便宜的房子和住宅会退到郊区。而深圳的郊区是关外。关外历史留下来的村子跟关内的城中村其实不是一个概念,一是时间更长,二是它们真的大得多。

    全现在:所以虽然二线关已经被拆除了,但是影响还非常明显和深远。

    马立安:对,因为深圳所有的发展都跟边线有关。经济特区和香港是特殊的关系,关内和关外也是特殊的关系。我们不要把边线看成墙壁,它更像是一个水闸,需要的时候打开,不需要的时候关上。

    全现在:你的意思是现在这种“边界”划得更清楚了?

    马立安:更清楚,而且是更明确。疫情上中国能比别的地方做得好,就是因为有划线的能力,而别的地方没有这个能力。这个也是深圳的一个模式,我就划个线在这边说可以这样做,而那边不能做。这是深圳的一个开发模式,划线、管理这条线。深圳做得很彻底。

    如果我们说深圳是一个很成功的例子,那么它做对了什么?不是封闭管理,是水闸管理,可以把深圳数百万没有户口的人容纳进来。原来深圳是有水闸的和没有水闸的地方,现在全是水闸。这也是一个社会的隐喻——一块土地需要多少条自然的河流和多少活水,它才能活下去?

    全现在:以后做深圳相关的研究,如果城中村成为过去时,还有什么别的领域可以关注?

    马立安:环保、海洋。还有基础设施也在深圳很重要,比如地铁、铁路、空调。

    全现在:说起海洋,这本书里面有提到,说在1984年之后,深圳开始有“从小渔村发展过来”的说法。其实香港也一直有类似的说法——从一个小渔村变成了一个国际大都市。你觉得这两种说法有什么相似之处吗?

    马立安: 不只是香港,靠海的地方都有小渔村。纽约也有类似故事。殖民资本主义后,大家都想要爆发,怎么爆发?你是去一个白纸的地方,挖掘自然的东西爆发。所以,说深圳是个小渔村有几个好处,第一,可以随便过来“占领”它,可以说它原来没什么文化;第二,可以不断夸自己的能力,因为原来只有一个小渔村,而现在有一个大城市;第三,大多数过来这里的人,也是白手起家的。这些可以感动很多人。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9分

  • 人物塑造:5分

  • 主题深度:9分

  • 文字风格:9分

  • 语言运用:3分

  • 文笔流畅:7分

  • 思想传递:7分

  • 知识深度:6分

  • 知识广度:4分

  • 实用性:6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6分

  • 新颖与独特:6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7分

  • 现实相关:8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8分

  • 文化贡献:4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8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3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 是否包含广告:4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4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种类多(456+)
  • 全格式(148+)
  • 好评多(555+)
  • 体验还行(637+)
  • 三星好评(131+)
  • 藏书馆(332+)
  • 情节曲折(220+)
  • 购买多(214+)
  • 无广告(558+)
  • epub(502+)
  • 实惠(286+)

下载评价

  • 网友 田***珊: ( 2024-12-25 21:24:10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寿***芳: ( 2024-12-14 03:43:01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利***巧: ( 2025-01-07 10:40:14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屠***好: ( 2024-12-23 14:25:29 )

    还行吧。

  • 网友 冉***兮: ( 2024-12-25 10:04:39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印***文: ( 2024-12-22 08:38:35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瞿***香: ( 2025-01-05 03:47:54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龚***湄: ( 2024-12-25 11:49:49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居***南: ( 2024-12-22 14:31:35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车***波: ( 2024-12-23 05:10:30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温***欣: ( 2024-12-28 14:08:12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石***致: ( 2025-01-01 08:29:31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堵***洁: ( 2024-12-10 14:46:04 )

    好用,支持

  • 网友 曾***文: ( 2024-12-31 23:54:38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陈***秋: ( 2025-01-03 17:21:33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孙***夏: ( 2025-01-01 04:33:07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