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跨国公司成长研究 人民出版社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中国跨国公司成长研究 人民出版社电子书下载地址
寄语:
新华书店正版,关注店铺成为会员可享店铺专属优惠,团购客户请咨询在线客服!
内容简介:
《中国跨国公司成长研究》是在我的博士论文基础上形成的。后续的教学和研究的心得对《中国跨国公司成长研究》作了适当的补充。该领域的研究,对中国跨国公司的成长和发展进而对中国经济实力的壮大和国际竞争力的加强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同时,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的跨国公司的成长,其特殊性对跨国公司理论的完善和创新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另一方面,该领域的研究有其特殊的困难,这也是对理论工作者的一个挑战。
书籍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的基本问题
1.2 研究状况综述
1.3 本书的结构及创新之处
2 跨国公司理论及评析
2.1 跨国公司主流理论
2.1.1 垄断优势理论
2.1.2 内部化理论
2.1.3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2.1.4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1.5 比较优势投资论
2.2 有关的FDI学说
2.2.1 垄断优势论的发展
2.2.2 FDI动因说
2.2.3 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
2.2.4 货币区域优势理论
2.2.5 战略选择权理论
2.2.6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理论
2.3 发展中国家的FDI理论
2.3.1 发展阶段论
2.3.2 小规模生产技术理论
2.3.3 技术地方化理论
2.3.4 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理论
2.4 对FDI理论的整体评述及思考
3 中国跨国公司的成长条件分析
3.1 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过程及状况
3.1.1 中国跨国公司发展的阶段
3.1.2 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的基本状况
3.1.3 中国跨国公司成长的基本特点
3.2 中国跨国公司成长的客观条件分析
3.3 中国跨国公司成长的企业条件分析
4 中国跨国公司成长点分析
4.1 成长点1:具有垄断优势的企业
4.2 成长点2:企业集群
4.3 成长点3:具有经营特色的中小型企业
4.4 成长点4:具有边际产业特征的企业
5 中国跨国公司成长的基础与路径研究
5.1 中国跨国公司成长的基础论
5.2 中国跨国公司成长的阶段论
5.3 产业转移极限论:中国跨国公司成长与产业结构问题
……
6 中国跨国公司成长与宏观影响因素及相关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分析
7 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状况、能力、意向的问卷调查分析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1 绪论
1.1 研究的基本问题
本书以中国跨国公司(TNC)为研究对象,力图探讨中国跨国公司成长的有关问题。
本书中的中国跨国公司是指在中国大陆之外区域进行直接投资并控制其生产经营的中国企业。这是二个相对而言非常宽松的定义,与邓宁(John H.Dunning)教授20世纪70年代的关于跨国公司的定义基本一致。本书研究的是中国大陆的跨国公司,港、澳、台地区的跨国公司当然也是中国的跨国公司,但不属本书的研究范围。虽然主观上大陆在港、澳等地投资的企业不在考察范围,但所用资料却难以将这部分企业划出,好在这并不影响本书的分析。本书以制造业的跨国行为为研究对象,这是由于,一方面,制造业的企业具有较完整和典型的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的效果,这符合跨国公司的客观实际,也与跨国公司研究惯例一致;另一方面,我国2005年的对外直接投资中,流向制造业的比重首次超过资源类行业,占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29%,达11.78亿美元,通过对我国制造业跨国公司成长的研究,可以较全面深入地认识中国跨国公司成长的一般问题。
……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中国跨国公司成长研究》是在我的博士论文基础上形成的。后续的教学和研究的心得对《中国跨国公司成长研究》作了适当的补充。该领域的研究,对中国跨国公司的成长和发展进而对中国经济实力的壮大和国际竞争力的加强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同时,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的跨国公司的成长,其特殊性对跨国公司理论的完善和创新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另一方面,该领域的研究有其特殊的困难,这也是对理论工作者的一个挑战。
精彩短评:
作者:Ann 发布时间:2011-11-07 16:47:38
看着看着我就长大了…
作者:Summer 发布时间:2009-11-15 14:21:57
很浓重的书卷味
作者:m_vptr 发布时间:2013-03-01 13:38:38
适合入门
作者:玉木大河 发布时间:2008-08-13 21:01:52
日本人的东西,有些我还就是接受不了。。。
作者:秋库里 发布时间:2019-11-25 22:24:38
秋阳师兄先前提过一个问题,“华语辩论似乎很多年没有显著的技术革新了,那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什么呢”?这本书,诚然,没能完美地回答这个问题,但它向读者展示了一条足迹:这一代辩论人在精进技艺的道路上求索的足迹。思绪没整理好,过两天写稍长的书评吧…
作者:Huah 发布时间:2022-11-17 10:01:06
廉价感。品味差点。
深度书评:
《为权利而斗争》读书笔记
作者:老板同事在天堂 发布时间:2020-03-24 10:56:14
第一章 法的起源
法权(Recht),是一个目的概念,本性是在双重意义上形成的,即包含目的与手段的对立。每一个法权制度,既标明自己为之服务的目的,同时也指明应当如何遵守目的之手段。而手段,即反对不法的斗争,本身即证明法权的存在。因而,耶林主张,为权利而斗争。
德语Recht具有双重意义,客观意义的法与主体意义权利。前者,斗争伴随着历史上抽象法的产生、形成和进步;后者,都这是为了具体的权利。
耶林反对萨维尼的历史法学派的主张“法是内在有机地发展,这种发展是民族的法的信念”,认为制定法是国家权力的有意识活动,而制定法的保留亦或修改,并非是历史惯行而是利益方的抵抗与斗争。
法律的制定本身即包含目的,因此必须斗争和运用暴力,历史法学派将习惯法时代赋予太多浪漫主义的幻想。而耶林认为史前时代的法律规范产生,同样付出过艰辛的斗争,因此一个民族热爱自己的法律,绝非萨维尼等认为的“包含民族的法的信念”而热爱,而是因为“为获得法而付出的辛劳与努力”。
第二章 斗争是法的生命
耶林认为抵抗对权利的侵犯——不法,是权利人对自己的义务,是对自我道德维护的命令,同时也是对集体的义务,是对社会法律的实施必不可缺。私权的斗争可能面临利益的衡量,耶林以中世纪骑士的决斗与国家之间的领土之争说明,驱使受害人提起诉讼的不是利益,而是对遭受不公的道德痛楚。在诉讼案件中,受害人不是为了利益而诉讼,而是为了承认其权利而诉讼。
第三章 为权利而斗争是对自己的义务
权利是道德的自我维护义务,道德出于圆满状态的天性,不能被主体所放弃而只能被他人所侵害。他人对于权利的侵害行为,即不法行为,并非都是对法理念的否认。耶林以所有权争议诉讼与盗窃抢劫作对比,前者并不否认所有权的存在,而后者以否定所有权制度而成立。换言之,前者否定的是“主体意义权利”Recht,而后者否定的是“客观意义的法”Recht。
主观的不法与客观的不法对受害者产生截然不同的后果:前者是违背法律的故意,因而需要积极斗争,后者并不否认法律,而只是否定其权利归属,因而可以和解或诉讼。
一项权利一旦远离了历史与伦理的本源,就难以产生捍卫权利的伦理性情感。如同 财产权离开了劳动,变成抽象意义的权利以后,如同依靠继承而取得财产权的人来说,财产权已经丧失了情感依靠。个体出于种种原因而放弃权利,但是上升到行为的一般准则,则意味着权利的毁灭。
(纯客观不法的情形中,即使个体放弃权利,亦无伤大雅,因为法秩序并没有遭受损失)
法律的唯物主义,将权利视为“法律上受保护的利益”,因而常常诉诸利益衡量。但是耶林以财产权为例,认为财产权是个体通过劳动而取得,即个体的劳动在财产上“烙上人格之印”,财产权是人格权的延伸。因此所有的权利都是人格的权利,否定权利即否定人格。
第四章 主张权利是对集体的义务
客观意义上的法与主体意义上的权利的关系,“流行”的见解认为,前者是后者的前提。耶林认为此种观点只是在强调具体权利对抽象的法的依附性,忽略了具体的权利本身就是赋予法以践行的生命力。私法规范的实行和实际效力,只有在具体的权利中和依据具体的权利,才能证明其存在。
公民主张权利时,即在维护法律,维护法的权威与尊严得以维护的理想的利益与现实的实际的利益。耶林认为,集体可以要求成员抵抗外来的敌人,自然亦可以要求其反对破坏内在秩序的敌人,为权利而斗争即使为制定法而斗争,所以主张权利是对集体的义务。
第五章 为国民生活权利而斗争的重要性
耶林认为“一个国家终究不过是全部单个个体的总和”,而国民对于国家法律与民族法律的热爱来自私权的流露。公民对于法律与秩序的维护,则不会将国家权力视为民众的天敌,相反其会对官方援之以手。
每一个暴政都始于干预私权,始于使个人失去法律的保护,进而对民众的道德力量产生毁灭性影响,于是暴政便开始了。
10年寫的
作者:經禮堂 发布时间:2019-04-09 02:06:37
讀《周禮正義》
*以周禮三百是官名,儀禮乃禮之正經。駁鄭注經禮三百為《周禮》說。
*鄭說,以武王十二月崩,至成王年十二,十二月喪畢,求攝。管蔡流言,周公居東都,時成王十三。明年,成王盡拘周公屬黨,金滕所謂罪人斯得也,時成王十四。明年秋大熟,有雷風之異。迎周公反,是為居攝元年,時成王十五,所謂一年救亂也。明年誅武庚管蔡,二年克殷也。明年自奄而還,三年踐奄也。四年封康叔,所謂四年建侯衛,時成王年十八,故康誥稱孟侯。明年營洛邑,五年營成周也。六年制禮作樂,七年致政成王,成王年二十一。明年即政,年二十二。孫氏主伏說,不同鄭注。
*王引之辨賈疏以天府府四人史二人,府特多於史。謂人數上下互譌,唐石經已如是。
*謂職官之稱并無定例。
*謂甸師得為獸人、人之長,或下士當爲上中士之誤也。
*王引之謂腊人之府二人,史二人為衍文,唐石經已然,據大宰疏也。然而乾物何處藏之?與其疑唐石經,不若疑賈疏之誤也。
*掌次,王引之謂當府二人,史四人。
*謂巷伯非內小臣。
*謂春官世婦與天官世婦職同,天官為內命婦,春官為外命婦。謂鄭注誤。
*以女史為良家女為之,非鄭女奴曉書者說。
*大宰八法,鄭注官刑,謂司寇之尚能糾職,以破司農之官掌五刑也。而孫氏謂為八法為百官之通法,以太宰例之,則受會為官成,廢置誅賞為官刑。殊不思鄭意也。竊謂以八法治官府者,蓋為官者所受之職,所考之成,所受之刑也。疏:官成者,谓官自有成事品式,依旧行之,以经纪邦治也。蓋解鄭注而已。而孫氏誤會為循行故事,與官常無別,謂非經注之義,未免太甚。
*八柄鄭引既富方榖。孫謂鄭釋榖為祿,以成別於孔傳。竊謂鄭以富證祿耳。既富方善,是祿所以為先王用也。又謂康成幸、生、殺為誤解。竊惟康成解經非唯訓詁,實以義推也。所以謂幸為言行偶合於善者,幸者誠如何注為僥幸。然以僥幸予之,不可訓也。故鄭意幸之為言,非但僥幸,亦有所善,然後真幸也。生殺之解,蓋爵祿予奪廢置生殺為馭群臣之總言也,不容不盡也。禮記有養老,春秋論弔臨,馭臣之道不容無生養也。徒以生為赦,則八議之法豈遍行於百官?而曰以赦馭福,是善惡吉凶不分矣。至於誅者,泛言刑罰,殺亦在焉。內史鄭注不言,或本亦作誅,後世誤寫乎?況爵祿置生者,所以進賢養廉。予奪者,如內府:凡王及冢宰之好賜予則共之。廢者,鄭訓放。杜有:放者,受罪黜免,宥之以遠(釋例)。據春秋言之,刑不上大夫,凡獲罪,非死即放,故孫氏謂鄭注太深,不當。此罪不言死者,春秋殺大夫則書,又加褒貶,蓋不與人君擅殺也。則其時有罪放之為正。至於誅為責讓者,群官有官刑以馭其過也。孫氏引俞樾以為過通禍,然例僅漢書史記。便是古來通之,論語觀過,貳過之類,豈通禍乎?奈何疑經?周禮言誅甚多,若以殺解之,豈成訓乎?
*八統,孫氏謂保庸達吏非萬民所得與。甚不然。若公叔禺人、童汪踦,有庸者也。若吏者,如庶民在官者,皆民也。又因江永,謂鄭注因孟子三達尊,為貴貴之貴中兼有德爵齒。孫氏因之非疏。竊謂鄭注又引祭義而貴有德,貴貴分言之,則先秦以至康成,皆不以貴貴包有德也。賈疏原本甚是。孫氏引司士以久奠食,以比附此文,謂達吏類時計資格。然鄭注彼文引王制:论进士之贤者以告於王,而定其论,论定然后官之,任官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蓋以德詔爵,以功詔祿,為賢者次第。以能诏事,以久奠食,為能者次第。蓋王者以次第進人,考其稱官務功,而後爵祿焉;考其處事久要,而後任食也。積資格者,雖歷朝難廢,實官僚因循,學者則每欲振飭之也。竊謂鄭注達吏勝於賈疏。察舉者,將舉其賢能也,此誠如漢時循吏私屬,可察舉而為二千石也。賈疏:賞之以祿,使心安者,蓋魏任中正而唐稱制科,隋後排斥配臣,故清濁既分,循吏不易上達矣。然則康成出身寒門,嘗為小吏,而漢家制度,不妨其為一代巨擘,朝野傾心。然則夫子、顏子、子路、曾子、原憲,并後之莊子、墨子、吳子、張儀、蘇秦亦皆寒門,而能先進於禮樂也。
*九賦。孫氏引國語(仲尼曰:先王制土,藉田以力,而砥其遠邇;賦里以入,而量其有無;任力以夫,而譏其老幼),證田稅、廛稅、人力為此經任民之法。謂九賦猶地稅,九職猶丁稅,人力牛馬猶差徭。竊謂,司會:以九貢之法致邦國之財用,以九賦之法令田野之財用,以九功之法令民職之財用。此田野對邦國而言也。九功即九職,九賦即此九賦。然則民職已含載師所言,則此九賦不得謂地稅。況丁稅何須區分三農、園圃?而地稅必分牧田、漆園之屬。此九賦既不分地宜,知其不過行政遠近而已,是以康成謂口率出泉也。又幣餘,孫氏謂幣本字為敝,官府所用之餘也,鄭注職幣:幣,謂給公用之餘,為是。以其謂幣餘,謂占賣國中之斥幣,為誤以幣為幣帛。竊謂康成雖曰久則朽蠹(司書注),然則不盡指幣帛也。且若徑歸所用之餘於職幣,則幣餘何以稱賦?或有司(未知何司,或有餘官府自賣之?)賣出斥幣,然後可言賦也。然而幣餘之賦以供好賜,而職幣所藏亦供好賜,則經所謂賦者,非諸家所謂地稅口賦之類,九職九賦當以類求之,其名雖曰賦,而其實有別與?
【竊謂八則言貢賦以馭其用,則賦不當為地稅。貢者,若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其食者參之一。是貢三之以於王也。司勳:凡颁赏地,参之一食。亦如之。若既貢矣,又上所賦,則采地何如祿田?況將重徵乎?小司徒鄭注:井田之法,备於一同。今止於都者,采地食者皆四之一。其制三等:百里之国凡四都,一都之田税入於王;五十里之国凡四县,一县之田税入於王;二十五里之国凡四甸,一甸之田税入於王。觀其行文,前述井田之法,言出田稅。此段言田稅上王之率。然後曰:贡谓九穀山泽之材也,赋谓出车徒给繇役也。則鄭以田稅者,為載師之征也。貢有諸侯及畿內采邑上於王者,又有*****】
*九貢,為前鄭解賓貢為皮帛為正,賓貢,對祀貢,用於賓客之物,以正疏非。
*九兩,謂牧為邦國之君,長為官長。引俞樾,儒為術士,道為術,非如後人抬高,有因為地官師儒,自國學至家塾皆有師儒。師賢於弟子,儒有術藝,皆可教人。引俞樾以為所利賴者為主,如客之於館人,傭工之於雇主。竊謂牧為州牧者,周時治國,端賴方伯也,觀春秋可知。
*正月和布,鄭互言布天下與憲象魏,所謂正歲者,亦示不唯正月也。而孫氏引易氏江氏,謂正月萬民觀,正歲屬官觀。然則憲之既一,何必誰觀之?況經文正月之吉,兼邦國都鄙及萬民而言之,則無論正月正歲,皆萬民百官共得觀之也。小宰云正歲率治官之屬及振木鐸,康成乃謂萬民觀亦有振木鐸。而孫氏必分為兩事。然而木鐸不為萬民乎?夫子之為木鐸,何官屬之為?孫氏又改和為宣。竊謂王無新政,固亦當宣。然而天時不齊,豈無改造?至於小司寇、布憲之言宣,其官職無干大事,不待和也。
*引黃以周(據陳祥道)謂王制八州八伯,不言畿內,非畿內無伯也,鄭非。
*歲終,孫謂夏之季冬。
*謂群吏不指府史。
*謂命士以上,以爵制祿。不命之士及庶人在官者,則以事制食。
*小事則專達,釋文引干注:達,決也。孫氏為自通達於王。非也。若鄭注宮人、掌舍之類,各自決之可也,何必達於王?
*小宰斂弛,謂當為施。
*聽政役以比居,先鄭以政為軍政,比居為伍籍。後鄭以政為賦,而比居仍之。孫引吳廷華以為小司徒之比要,蓋人民多寡之籍也。及易祓、孔廣森謂小司徒:凡民訟以地比正之。
*謂小宰正歲憲百官之法,當在治朝大宰治事之舍(小司徒、小司寇亦於治朝大司徒、大司寇治事之舍)。竊謂,孫氏所以,或徇曰:國有常刑,似但為百官言耳。然則百官既在治朝,且有月要,何待木鐸?竊以鄭注為正。百官之法,亦當與民共之。又以鄭賈以象魏在庫門內。案賈疏謂在雉門外,蓋鄭引雉門及兩觀災是也。鄭但曰雉門設兩觀,似亦從魯言之。且鄭明言外朝在庫門之外,則象魏當在庫門外。孔廣森論之是也。又大宰正月曰縣,而小宰正歲但曰觀者,必如鄭注,皆大宰縣之也。若大宰縣之而經文互見,則同為萬民亦明矣。且小宰但曰帥治官之屬,蓋小宰權限所行而已。下文以宮刑憲禁,蓋其所掌也。令於百官府者,代大宰也。竊謂正歲縣法所以不言挾日者,其正月、殷正月、正歲皆縣之乎?若但有正月、正歲縣之,則大宰似當明言之也。然而季桓子命藏象魏在五月辛卯,夫子出遊於觀上,在周之十二月。季桓子曰:舊章不可亡[忘]。是時御書禮書已出焉,則見象魏非舊典與公文之類也。賈疏謂象魏藏太廟中。然而火起桓僖,又濟濡帷幕自太廟始,則太廟之藏不得如是遲也。竊惟謂之象魏者,當在觀上也。其曰舊章者,蓋正月和布,至此為舊矣。然則象魏每月縣之十日乎?
*斷句:失財用,物辟名。宰夫群都縣鄙,謂鄭賈以縣鄙為鄉遂,非也。案鄭賈之意,蓋縣鄙為六遂之中者,以代六遂,有六遂則六鄉自及之。
*宰夫,謂賓賜之三字為衍。
*謂正歲為夏之季冬。案月令孟冬蓋藏效功,蓋閉塞而成冬也。事有疏密,不必如王引之以為內宰、視祲必歲終正歲相繼也。小司寇孟冬、歲終、正歲相繼,亦不必歲終為季冬。若以獄訟必待季冬乃平,然則民數豈得少此二月?明見季冬蓋藏耳。祀司民之後,月終登中於天府可也。更詳凌人。
*宮伯。謂周時貴族子弟,無論嫡庶,皆謂之國子。其適者謂之門子。其宿衛侍御者為士庶子,無嫡庶之分。其中稱士為有命者,未命者為庶子。又謂康成儀禮以庶子為諸子官非也,以庶子為繼士之後者也。然則康成所以謂士庶子為宮中吏之嫡子庶子者,宮伯為中士也。掌士之版,則爵不足為也。又外饔、槁人,享士庶子在孤子後,而孤子非必賢,不必為士也。而掌固,士庶子在眾庶前。則言士庶子者,不為士明矣。考都司馬注:庶子,卿大夫士之子。槁人注:士庶子,鄉大夫士之子弟宿衞王宮者。宮伯注:王宮之士,謂王宮中諸吏之適子也。庶子,其支庶也。則言庶子、士庶子可通也。惠士奇以大司馬、都司馬但注庶子,則士指上中下士,非也。經士庶子為一詞,分之則有嫡庶耳,故亦可以士為一詞,庶子為一詞,而鄭亦可言庶子以該士矣。然則庶子以可當士庶子,如司士卿大夫士庶子。外饔掌食禮,已該士矣,何必又於孤子、庶子間舉士?見經文士庶子為一詞也。又燕禮之庶子在阼階,非孫氏所謂繼士之庶子也。又庶子下為左右正與內小臣,左右正者,樂正與僕人正也,其尚不若子弟在官者乎?又庶子執燭於阼階,司宮於西階,甸人於庭。甸人者,疏謂司烜氏也,下士,則庶子比為士亦明矣。又春秋繁露爵國篇:士入仕宿衛天子者比下士。故宮伯可掌之。然則比也,非命也。士之子冠,玄端奉贄於君,亦比於士也。案內則三十始理男事,注:受田給政役也。四十始仕,方物出謀發慮。然則鄉遂居郊野,為政役,或兼入治出長之事,則士大夫卿在國中,其子弟得宿衛乎?四十而論道合則行不合則去,則四十而策名委質為士乎?
*宮伯,王引之謂行其秩序,但均其勞役耳,無祿稟才等之類。而孫氏謂秩為[豐弟]之借字,說文謂爵之次第也。則鄭注為正。不知孫氏何以謂王說是也。
*膳夫,惠士奇謂造為竈。
*王念孫謂亨人中煮字為衍。
*謂藉田在近郊,甸人掌野與鄉大夫同,掌郭外而四郊內。
*以獸人注及狐貍,為獻裘材。
*人。以為漁征有二,一為川澤地稅,一為力征。竊謂當依鄭說,九職為地稅,九賦為口率,另有力役。且其用川澤,與三農耕作當有不同,唯不知其詳耳。
*腊人謂膴胖之事為衍文。
*醫師,稽其醫事以制其食,孫謂醫師有爵,自有一定之祿,不與鄭訓食為祿。有以有爵稱祿,庶人在官稱食,此為散醫之稍食也。引周書大聚:鄉立巫醫,俱百藥以備疾災。及疾醫瘍醫巫馬有散醫。
*瘍醫,謂當作以酸養氣,以苦養骨。
*酒正。夫人三飲,后二飲,孫氏謂養賓之禮,尊者可略,卑者宜詳。又謂以少為貴也。然而禮器曰:禮之以少為貴者,以其內心者也。然則賓客之飲,不可謂內心,不可謂賓客之尊,后之尊無得而稱。故鄭注是也。他說不可。又鄭注:士谓酒人、浆人、奄士。引王昭禹、吳廷華,謂士為酒正之副貳,下士也。
*凌人,孫氏從前鄭。然而不論此曰歲十有二月,正歲十有二月,皆謂夏正也。何不稱歲終?則知康成所以歲終為周十二月也。又康成以正特指夏正,則知正歲者,夏正歲也。歲終無正,以用周正不言耳。
*冪人,謂疏布當爲六升布(以士虞禮疏布與功布并論,不從疏之七升。又謂五升以下七升以上不得疏稱)。
*宮人,謂井匽從前鄭。
*掌次。謂經文昊天指圜丘所祭之天,上帝為南郊所祭受命帝。旅為非常之祭,上不及昊天,下不及五帝,但旅上帝及四望。鄭注大旅上帝為祭天於圜丘為誤。
*引北堂書鈔謂孤在六卿之中,如魯之冢卿之於介卿,為諸卿中執政者,無定數。謂三孤之說起自王莽以三公孤卿,以孤為公之佐。後班孟堅以三孤為三少。又謂康成因之,而所謂晉之孔傳又從之。案經文無確證。且孫氏以鄭莊公為左卿士,而與又卿士為而孤。然則莊公非王之執政者,以此證孤為執政之卿,真不知所云。況六卿誰非執政?況兼領六鄉乎?若以三少言之,則三孤為世子之臣,猶大國有孤耳;王之陪臣,故不登於典也。
*萬民之貢,從黃以周說,為萬民之貢為力役所入,為疏以九貢為九職之稅入府庫,而九賦口泉當國之大用不當。然則周時力役未嘗折銀,不得以後世況之也。
*謂禮器之敦皆木器,恐非。出土有青銅者。又引金鄂以玉齍為簠簋,鄭注玉敦為非。然今之考古多以敦為簋之演化,且春秋時簋已少見,而敦為常。又執牛耳事,謂賈疏非可定論。
*內府,引黃以周,以內府之用非但頒賜,當包九式之法用。
*司書,引王引之,謂凡上之用財用,當作凡上之用財,唐石經衍。
*職內。鄭注:受财,受於职内以给公用者。孫氏謂受於各自官府,職內但主書其副貳。
*謂大裘之上衣十二章,十二旒。
*謂正在鵠中,無大射賓射之分。
*內宰,謂后獻皆用瑤爵。鄭以六獻前用玉爵,八獻乃用瑤爵。賈疏謂后胤尸之瑤爵即明堂位之角散。又謂布帛長二丈廣二尺四者為純,長或廣有所不足者稱制。并謂昏禮純帛,鄭不當改緇帛。謂賓嘉用純,取其全;吉凶用制,備物而已。
*謂宗廟在雉門外。
*寺人,帥女宮而致於有司。鄭注有司為宮卿世婦(此春官世婦),賈疏謂此女宮但男子官宮卿所掌,非(天官)世婦所掌。孫氏謂有司容有他官,如內宰及外內宗之屬。佐世婦治禮事,鄭注二十七世婦,孫氏謂亦有春官世婦。
*世婦,弔臨於卿大夫,孫氏謂后使與內宗聯事也。又以為弔非含襚賻賵之通稱,以非賈疏。
*女御,大喪掌沐浴。鄭注王及后之喪。賈疏委曲之,孫氏謂女御不掌王之喪,推論為御僕掌之。案喪大記所云為相褻也,則猶男女授受不親耳。況撫尸男女皆有,唯嫂不撫叔,叔不撫嫂而已。所以然者,以小斂之後,尸形已蔽,不為褻也。則所謂不死於女子之手,男子之手者,亦但為褻事耳。則所謂沐浴者,誠當如賈疏解之。然則孫氏之說亦可通。案宋儒頗重男子不死於婦人之手云者(忘其姓名),身邊寡妻一人而已,而絕不令見者。雖然,家禮亦有憑尸節目,胡可謂夫婦不得見乎?況經文言大喪,後言后之喪,若不關后喪,則合於下句可也。
*典絲,受良功,鄭注當爲苦功。孫氏謂良功指絲言。又謂典婦功辨其良苦,則良苦皆受之,又非鄭。鄭注:著盱口,孫謂盱當為掔。
*典枲。鄭以緦布六百縷,許慎以為千二百縷。孫氏因謂喪服傳事物升布抽其半為二鄭誤注。
*內司服,引孔廣森說,謂褘衣視袞冕,揄狄視鷩冕,闕狄視毳冕,鞠衣視希冕,襢衣視玄冕,稅衣視爵弁,錫衣視冠弁,宵衣視玄端。孫謂自鞠衣以上與鄭義同。不然也。司服:先王袞冕,先公鷩冕,群小祀玄冕,則鄭以闕狄當玄冕也。又鄭注展衣為禮見王及賓客之服,則該當皮弁服也(孔廣森亦有一說如之)。褖衣既曰燕居,又與男子同,則當與子羔之稅衣等,當玄端也。禮記所載諸侯之制,又婦人之禮數少,不可比附男子服次也。又論圭衣,非如淳注江充曲裾為深衣之衽,蓋清人不知衽為何物耳。又謂天子三公當鷩冕,妻當揄狄,則孤卿當毳冕,妻當闕狄,大夫當絺冕,妻當鞠衣,士當玄冕,妻當展衣。侯國從大戴盧注,侯伯子男之卿與大夫同一等,皆服玄冕,妻服展衣。
*追師。謂被與次有別,宵衣與褖衣有別。清人多以衡笄為一物。有以鄭注衡為笄旁垂玉,皆非也。衡者橫貫副,而兩端又有飾物,畫像石可見。陳奐金鄂說較近之。孫氏謂衡為副編次之笄,笄則纚笄。謂衡橫而瑱從,與佩玉之衡相類,漢後訛為纊,又取喪禮白纊之文,而冕飾以黃緜為丸。其根據,唯太平御覽引蘇子曰:旒以翳明,衡以隱聽。即謂旒衡即旒纊也。案孫氏之誤,由誤讀鄭注也。鄭曰:唯祭服有衡,垂于副之两旁,当耳,其下以紞县瑱者,非謂副笄(孫氏用詞)兩旁又別有若組佩之衡也。蓋衡便是笄而大,貫副兩端有餘,或又飾之。衡下有紞以縣瑱也。若冕服亦然。漢後紞瑱之義有誤,然則不在衡纊之屬,不在用玉用緜丸之別。要在充耳本為飾耳也。蓋周初文物尚見以瑱穿耳之飾,或周公制禮,不欲毀傷,故以紞縣瑱而飾也。莊子曰:天子之諸御……不耳穿是也。六冕三翟,不過祭祀或廟中用之,何必蔽明塞聽於彼?蓋後世道家流附會言之耳。
*屨人,謂赤舃赤飾,黑舃黃飾,白舃青飾。謂鄭舉飾以明舃非也。謂繶於屨牙底之間為飾。謂王舃止有赤黑二種,屨則纁黑素三種。以顧命黼裳、蟻裳配黑舃也。謂鄭不當增王之白舃。又謂鄭增后之玄舃青舃,謂用黑舃可也。鄭注:天子诸侯吉事皆舄,其馀唯服冕衣翟著舄耳。孫引任大椿而曲解之。案鄭謂吉事,則但吉禮也。本經凡言吉事,鄭注皆以宗廟、四時祭解之,未嘗以朝會為吉事也。而孫氏謂任得鄭旨,又從而更正之,謂天子諸侯弁服冠服皆用屨。謂命婦之命屨無黃屨。
*夏采,謂於四郊者為象路。謂以乘車建緌,緌字杜鄭皆非。
*地官序。謂閭師但掌國中之賦。謂縣師縣士所掌縣,為四等公邑之通名。公邑與采邑同為井田制,亦丘甸之法,名起於四甸之縣。又謂王官所治為公邑,公邑所居為縣鄙,采主所治為采邑,采邑所居謂之都鄙。縣師注曰:主天下土地人民已下之數。而江永謂但知其數要耳。引王氏謂司門:下士十有六人為唐石經所衍。
*謂鋤粟乃農民合耦者同出之粟,與官賦不同。
*謂委吏即此委人之吏,史記孔子世家作季氏史誤。
*場人序,謂場為種疏材麻枲果木之專地,種時則為圃,收刈之後則為場,與七月之場圃異。
*大司徒,謂社在路門外應門內。謂社稷,后土及田正,是土神亦名后土,田神亦名田正,以駁賈疏。然則賈疏以社為無土總神。句龍為后土官。稷為原隰之神,立稷以表神名。田正亦官名。案郊特牲孔疏,孝經注曰:句龍為后土。鄭注有:社,后土。此王子雍難鄭也。鄭之學者曰:句龍為后土之官,其地神亦名后土,故左傳云:君戴皇天而履后土。地稱后土,與句龍稱后土名同而無異也。則賈說由來久矣,必以一端非之,是非鄭學也。鄭云:田主,田神,后土、田正之所依也。诗人谓之田祖。賈疏意田主為田神而設,亦即田祖,先穡,及神農也。尊可及卑,故后土、田正亦依焉。而孔疏謂此處不得有神農。孫氏謂后土、田正為田神,而田主為其所依。又謂:鄭言田祖者,謂田神非一,兼有地示人鬼,凡眾田神皆以田主為憑依。竊謂後段有理。以樂禮教和,王念孫謂禮字為衍。以誓教恤則民不怠,謂使民知戒慎,謂鄭訓恤為憂為非。十有二壤,樹蓺,孫謂當大宰九職之二曰樹蓺,為種果木,謂鄭樹、蓺別訓,且蓺為黍稷為非。然則鄭注未必分別,此經文以非但言果木也。謂軍賦即力征,竊謂非也。軍賦當如司馬法,而鄭亦引之。
*顏之推家訓書證篇謂葛洪改正日景以求地中之景為影,而後之治周禮者輒改之,此六朝人之改字也。
*大司徒凡建邦國,公食者半,諸侯三之一等者,孫氏用先鄭。引江永,謂天子不食諸侯。竊謂非也,左氏子產曰:小適大有五惡:說其罪戾,請其不足,行其政事,共其職貢,從其時命。知不唯貢也。蕃樂,謂弛縣之後,藩閉不令人見,非去樂。去幾,引王氏,謂市之去幾也。職事十有二,生材,後鄭謂養竹木,江永如先鄭謂閒民無常職轉移職事。謂經中獄大訟小,鄭以爭罪,爭財解之非經義。
*小司徒九比,鄭注為九賦,王引之謂賦與人數多寡無涉,不得有九,竊謂非也。口率雖同,而邦中至邦都須計口而征之,故有多寡之比。又關市、山澤、幣餘,所徵不在前六中,故須言之也。孫氏謂九為九夫井田之制,類先鄭,比為五家為一比。都鄙公邑以九,鄉遂以比計。謂六鄉出軍不出車馬。謂授地三等,粗略言之而已,不若疏之九等也。大故致餘子,王引之謂如餘夫,并羨卒致之。孫氏謂民三世為正卒,其子弟六尺以上者為餘子。謂公邑在都鄙者亦井田與都鄙同。謂若干井若干夫之地,以為溝洫,為共計溝洫占地若干,非為有若干夫專為溝洫也。溝洫當在力役中。此康成算之便耳。
*小司徒凡民訟以地比正之,孫謂比為比居之比,非五家為比,先鄭失之。然先鄭謂以田畔所與比,正孫意也。不知何以失之?
*謂小司徒正歲憲者,官屬觀之,於大司徒正月者百姓觀之不同。然則法固有二乎?且禮不下庶人,為官立法,則百姓知所措手足。上所不為,古者亦不以繩百姓。其所不同者,或示法有所不同,又因周正夏正而有所別耳。
*謂通言之,則鄉包於郊內;析言之,則郊自處於鄉外。并引王制注:郊,鄉界之外者也。為證。又為公邑自甸地始。六鄉外之餘地為四郊,與鄉遂同。六遂之餘地始為公邑,公邑有夫屋,三三相任,則為井田。乃謂此小司徒考夫屋,為兼掌六遂公邑。竊謂經文繼六鄉四郊而言考夫屋,若言公邑,須先更張也。其不更張者,則夫屋謂六鄉四郊之吏所掌也。若必謂夫屋為六遂公邑,則豈不得言采地九夫為井?
*鄉師,秩序,鄭訓秩為常,孫氏謂次。案鄭用釋詁文。堯典孔疏:常即次第有序。又舜典之秩宗,即宗伯,即後之太常。考六鄉之治,王引之謂六當爲亓,其也。
*鄉大夫以鄉射之五物詢眾庶,以五物附會鄉射之文也。然則鄭以鄉三物說之者,以鄉射中詢眾庶,當如夫子相矍圃也。至於射禮之文,何必詢之?
*閭胥。役政,引王引之,謂政為征,與役為一事。
*比長。謂六鄉不及國中及郊里,鄭賈皆誤。
*封人。謂稷為穀神,非原隰之神。謂畿內都鄙無公田,則一井當九家治之。
*牧人。引惠士奇說,謂犁牛之子騂且角為天性,未有歆於上帝而吐於山川者,說者以為山川用騂牲,非也。
*載師。謂廛為民居,里為官居。又謂國宅即里。謂男子二十已授室,則受餘夫之田,任行役,為羨卒。三十成家別自為戶,為正夫,受田百畝,任受兵,為正卒。受田與受役受兵事相當。若二十未授室,從父耕,則不為餘夫。三十不自為戶,則不為正,為餘夫,不受田。謂民無執事者出夫家之征,指惰民,鄭似曰閑民,非。
*閭師。謂無職者出夫布,為閑民但出口泉也,非鄭九賦之謂。引朱大韶,謂閭師自凡任民至無職者出夫布,即冢宰九職,司會之九功。
*縣師。引江永、金榜,謂掌公邑之地,內連郊里,外比邦國耳,非如鄭謂數周天下也。兵器,引江永說,謂器為任器。孫氏謂但主公邑,不主三等采地之貢賦。
*均人。謂掌鄉遂公邑之地事。引江永,謂公旬蓋力役以旬計。
*調人。謂主友如九兩之主友,主者對客之稱。
*媒氏。用江莊黃說,謂判妻為再嫁之妻,入子為從母適人者。謂庶人亦用玄纁束帛。
*司市。鄭注有誑豫,引王引之訓豫為誑,并指唐人之誤。然則豫價,楊倞注預定為高價,則類今之操縱物價,與誑騙有別。亦不知漢時究何所指也。夫人世子過市罰者,鄭說不明,恐不如賈疏也。以俞樾說,謂經賣儥者皆當作買儥,儥只得訓賣。
*廛人。引江永謂絘布者,市之屋稅;總布者,貨賄之正稅;廛布者,市之地稅。質布,引江永說,若今印花稅也。
*胥師。謂行濫即行苦。物脆薄曰行。
*遂人。謂六鄉上地亦當有萊。王念孫謂當作凡治野田。引程瑤田謂十澮而川流其一面。又謂遂人之洫溝皆以十積數,不井田也。匠人之溝洫以八積數,為都鄙井田之制。
*遂大夫。謂四達從黃度,達之於四疆。
*旅師。謂野通六遂及公邑言之,鄭賈未賅。
*稍人。謂鄭意王畿不制公田,與畿外諸侯國制異。謂賈以公田釋之,非鄭旨。謂稍人掌公邑,不主采地,蜃車非公邑采地所出,蓋稍人助遂吏致之耳。謂巾車亦共大喪之柩,非自天子至於士皆出於遂也。
*草人。鄭以汁漬種說非也。
*山虞。引俞樾謂舍其守,舍同捨,置也。
*舍人。鄭謂方曰簠,圓曰簋。許謂器方中者為簠,圓中者為簋。賈疏橫生枝節,以為鄭注就器外言之也。孫氏因謂鄭許相反。實則以文物言之,簋內外皆圓,獨有方底座者耳。謂之簠者則內外皆方。又有橢圓者,謂之盨,蓋矩形而圓角。
*春官序官,周宗廟用王子雍說。遷祖當藏太祖廟。謂天官世婦為內命婦,春官為外命婦,用王與之、魏校、柯尚遷等說也。鞮鞻氏,謂注鞻讀如屨,當作鞻讀為屨。以神士者,注藝為六藝,孫以為但事神之事。注高者為上士云者,孫謂司巫不過中士,此指頒次稍食言耳。
*大宗伯,謂昊天、上帝為二。謂周禮、禮記言上帝者,為受命帝。金鄂謂五帝亦當禋祀,然鄭注實柴,或二者散文可通乎?謂六宗為天地四方。用萬凌金說,為四時朝覲,禮當不異。謂大夫執雁為鵝,自董子以後以為鴻雁。鄭注聘禮有卿用雁,孫氏謂非。然則卿若兼下,或可解魯之失禮也。謂陽德陰德當以陽禮陰禮解。謂鄉邑為鄉遂公邑。
*小宗伯。謂宗廟社稷在雉門內。司儀之出及中門之外者,當如禮運出游於觀之上者,非廟門必在雉門之內,自外而出;蓋廟門在左,出而西行,至於雉門也。榖梁所謂不出闕門者,不必雉門也,外朝亦有闕也。竊謂周時宗廟之制,有大於寢宮,則天子七廟,各有周垣,非祧廟且有寢,則南北將過王之六寢、治朝明矣。則所謂間於兩社,則廟門應與雉門齊也。則社稷亦南北序陳於右乎?
*鬱人。共其裸器,遂埋之。引孔廣森謂彝瓚當即祭器埋之。
*鬯人。引黃以周,謂言鬱,不和鬯者也。
*司尊彝。謂月朔朝廟為薦,不得同時享。
*天府。謂中庸之宗器,若天府之陳器。謂祭玉、玉節皆當有藉。案覲禮圭璋特達,以有繅承之也。典瑞子男之璧有藉,當傳禮之異也。加藉須有孔穿之,故圭璋皆然。璧琮云者則以孔穿之乎?恐不然也。
*典瑞。清人謂祭日歲十四,立春、春分并月朔,而會同朝日不在其列。又謂朝日夕月皆北向,漢制為誤。案月朔告朔朝廟,縱朝廟以薦,亦已繁矣,況之東郊乎?有覲禮之朝日,注曰:此謂會同以春者也。竊謂因其時而率天下以敬也,會同諸侯眾,必有定期,或其拜日、禮月即朝日夕月與?又古者東向拜日,四海皆然,漢制是也。旅上帝,鄭謂五帝,孫謂感生帝。祀天旅上帝,孫謂天為昊天,從先鄭。
*司服。從敖說,謂皮弁為絲衣,或謂天子之皮弁為絲衣。謂冠弁為冠上加皮。金鄂謂自天子至於士玄端皆玄裳。謂爵弁兩手合形,同釋名說。弁絰為皮弁加絰。謂緦錫皆十五升布。又謂王疑衰與吉布同,為衰制耳。用大戴盧注,謂五等諸侯,同卿大夫玄冕,不別有孤無孤。謂素端通上下皆不侈袂。謂王制疏以玄端皆不侈袂,樂記疏謂冕服皆不侈袂。案,孔疏以士之朝服為玄端,以其二尺二寸也;大夫朝服侈袂,然而兼下可著玄端,制與士同。樂記則釋端,未必謂冕服非侈袂也。孫氏謂侈袂無關等級。
*冢人。引孔廣森謂死於兵者不入兆域,而死王事者,必死而有益然後入之。竊謂甚謬,且非鄭注。孔氏所舉趙簡子之誓,曾子記所謂大辱加於身,蓋有罪死於刑戮也,不可以死於兵論之。
*大司樂。段玉裁謂鄭意成均包大學小學也。謂小學在宮南之左,大學在南郊(鄭謂在西郊),即五學是也,璧雍即大學。二郊間制鄉學,遠郊制郊學即虞庠。鄭鍔謂璧雍在中,北上庠,東東序,西瞽宗,南成均。謂六樂當以上文六代之樂解之,不當為六律無呂也。謂周官圜丘、方丘、宗廟三大祭皆是禘。嚳配圜丘曰禘,后稷配郊,宗文王於明堂。
*眂瞭。謂廞樂器鄭意為明器,而孫氏謂當爲真樂器。
*鐘師。用徐養原說,謂繁遏渠為肆夏下之三曲。
*鎛師。孫氏謂先樂金奏當鐘師擊鎛,此官擊鼓;他節此官自擊鎛,鼓人擊鼓。
*占夢。謂獻吉夢為王之夢。案鄭說是,王夢自知,無所謂獻也。引段玉裁謂難nan4為正字,儺非也。
*大祝。謂空首,荀子之平衡乃手當心謂平衡。彼引曲禮國君則平衡,賈子拜以磬折之容,皆非也。賈子所言,項衡以下前也。其曰背項之狀如屋之丘,則下衡是也。則曰拜者,即頓首也。又拜而未起為伏容,則拜容可見。謂頓首即稽顙,為凶拜,非平敵之禮,又頓首、稽首非快慢之謂。左傳僖五年疏:頓首頭不至地,暫一叩之而已。謂當如太甲疏,作頭下至地。凌廷堪謂經但有拜稽顙,以為周禮,而鄭謂殷禮。黃以周謂少儀言坐而肅拜,然則丈夫雖坐,必起而後拜,坐不手拜,正以肅拜為立為正也。
*御史。凡數從政者,謂當爲數凡。
*巾車。樊,鄭注馬大帶。孫氏謂為當胸,毛詩鄭箋同之。謂斿在縿下。謂唯旆燕尾,駁孔疏。
*都宗人。謂別子之為大宗者,得立所出君之廟。諸侯亦得立天子之廟。鄭以祭為報塞,非之,謂禱祠、祭為一事。
*夏官序官。謂一乘二十五人。詩公車千乘為二軍。巫馬序。俞樾謂巫馬無祭,醫而已。鄭以家司馬為家臣,其餘皆為王臣,而孫氏以都司馬、家司馬、都宗人、家宗人、都士、家士皆家臣。
*司馬。駁鄭說堯服五千,禹弼為萬里。政職,鄭謂賦稅,孫謂政治職事。謂路鼖晉鼓別載,非軍將自執。謂提非騎鼓,周時無騎。然說文,倉頡篇皆然,舊說未必無據。謂徽識非但備死事,軍用甚廣。謂縣鄙當為公邑。謂唐石經作鄉家載物。師都載旜,謂帥,如帥以門名,為六軍之將。都為大小都之君長。謂:旜物無畫章,又以軍眾畫異物,無軍眾者不畫,亦臆說也。金榜謂大閱旗物亦不變。謂經中士庶子,言命與不命,不關嫡庶。
*司勳。參之一食,引江永,謂自食三之一。
*量人。營后宮,謂王后之六宮。注肉炙,謂肉為燔,炙為炙肝。
*掌固。國有司,謂為司險掌疆諸官。
*環人。謂賊為畜兵養二。諜為行反間,以內情輸敵。
*射人。謂摯為初命見於王,非射禮之初位。射人不專掌射事。若王大射,謂若非轉語,上經非唯賓射。
*司士。謂大夫二等,每等三揖。
*大僕。為贊王鼓,為別擊一鼓。
*御僕。謂群吏為群臣,亦掌大夫士之復逆。
*弁師。承前人,謂六冕皆十二旒,又證冕用麻。謂漢人所云冠縰,乃古之冠梁,又謂周梁二寸,含梁冒髪。案:幘起於前漢,而盛行於後漢。至於南朝,皆在冠下韜髪。而冠梁自為冠梁,未嘗有寬於二寸者也。漢書注之謂冠幘纚,若以三字為一名,則明見其與冠非一。幘與冠合體,唐時為然,其起於何時待考。康成注士冠禮,纚,今之幘梁也。或抄誤乎?或後漢冠下必幘,而已一體乎?用王昭明說,謂無後旒。謂五等諸侯皆九旒,卿七旒,大夫五旒,皆不依命數。謂鄭不當改侯為公。引任大椿謂充耳即瑱,然鄭箋又謂充耳為紞。引任大椿引初學記謂下邸以象骨,在弁下,不如賈疏在弁上。謂玄冕有旒,士之爵弁與韋弁、皮弁同形。
*司兵。謂畿內四等公邑丘甸軍賦之法,則車馬甲兵皆民自備,非官所授。
*司弓矢。謂一弓二箙,箙五十矢。
*戎右。辟盟,謂辟,為開敦會。
*校人。謂馬步,步如本字,謂習馬之道,冬祭之,如冬祭行也。謂祈沈,祈當爲庪。
*職方氏。引林喬蔭、金鄂,謂殷同在畿內城外,殷國在近畿侯國。
*謂都司馬為私臣。謂士庶子,為卿大夫士之子,在官為士,未在官為庶子。謂政學之政如字。
*秋官序。引方苞,謂甸削縣都之獄歸縣士。謂條狼氏當胥八人,徒八十人。以朝大夫為私臣而聽於朝者。謂都則為小都之私臣為朝大夫者。
*大司寇。謂尚愿糾暴,暴如字。重罪旬有三日坐,謂三當為二。
*小司寇。謂獄訟之中,中謂獄訟成要之簿書。謂上服下服為輕重之詞。
*鄉士。謂四郊餘地為鄉外者,非其所掌。鄭注:郡督郵盜賊道也,謂督郵、督盜賊為之導也。
*縣士。謂野自百里外。縣士亦掌甸之公邑。
*朝士。謂群吏為鄉遂公邑都鄙之吏。鄭謂諸侯有皋應而無庫雉,孫氏以為非,諸侯但稱庫雉。
*司盟。康成謂方明之神非天地之至貴者,孫氏非之。引惠士奇引墨子明鬼事說盟詛,非也。
*禁暴氏。謂力正為恃強力以相爭取。
*野盧氏。次金敘大功,謂當爲次敘丈功。
*條狼氏。謂大史小史,史當為事。
*修閭氏。鄭注:國所游養,謂羨卒也。孫氏非賈疏,謂游養,謂閒游無常職,而養於國者,蓋擇其丁壯守徼,給以稍食,故謂之國粥。案:賈疏謂未入正卒,且為羨卒者。竊謂羨卒猶餘夫,亦有授田,亦有田與追胥,則亦有行伍之籍,此自當輪戍而養之。然則與閒民不同也。謂賈疏以為兼掌六鄉六遂為誤,是也。
*大行人。謂於天子,大聘小聘皆當使卿。金鄂謂朝覲享無迎賓之法,後行饗食於廟,乃有迎賓之法。黃以周謂覲禮稱侯氏,明不客之。先鄭與許皆以祼為祭,灌為賓客之禮,後鄭以祼為正字,二者不分。謂當讀賓物,賓客之事所用之物。
*司儀。引江永黃以周說,以為揖如拱手,而有三等及厭。案:古人立且微磬,況揖乎?明制揖有三等,舉手有齊眼、齊嘴、齊心者,又於平輩先躬下然後舉手。周禮三揖亦由是乎?為揖為拱手可也,不可謂揖禮但拱手而已。況拱手亦以微磬,人之情也。引金鄂說,謂將幣指瑞玉,而三享亦在其中。鄭謂兩君朝,唯饗食速賓,方苞謂敵體,皆當速。
*朝大夫。都家之國治。孫謂國為王朝,而鄭注與王朝對,賈疏是也。又謂無平理之事。然則鄭以朝大夫為公臣,故有事也。
*都則。謂非官名,為西漢經師所增。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4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网站更新速度:3分
使用便利性:6分
书籍清晰度:8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是否包含广告:9分
加载速度:3分
安全性:4分
稳定性:3分
搜索功能:7分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推荐购买(543+)
- 差评(472+)
- 愉快的找书体验(516+)
- 实惠(634+)
- 值得购买(166+)
- 方便(310+)
- 无缺页(199+)
- 一星好评(417+)
- 强烈推荐(130+)
- 收费(669+)
下载评价
- 网友 益***琴: ( 2024-12-15 22:21:08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谢***灵: ( 2025-01-07 04:09:33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方***旋: ( 2025-01-09 11:51:01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温***欣: ( 2024-12-19 12:28:04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扈***洁: ( 2025-01-04 02:03:09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林***艳: ( 2024-12-10 18:18:57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石***致: ( 2024-12-17 11:45:54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菱***兰: ( 2024-12-19 18:06:06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索***宸: ( 2024-12-11 20:02:59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笔下生辉.高中英语字帖 热考范文 高二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架子鼓自学一月通 每天几十条科学合理的练习 助你一个月轻松掌握架子鼓演奏技巧 架子鼓自学者或是教师准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9787570332151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知识产权法(新编21世纪高等开放教育系列教材)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口试模拟考场(三级)(影印版)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手绘POP实用字典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意大利歌曲集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9787511521996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马克笔的可爱日常 萌系简笔画手绘创意教程 简笔画教程书插画手绘 马克笔手绘书 手帐教程书儿童少儿 绘画书籍手绘入门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备孕圣经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4分
人物塑造:9分
主题深度:4分
文字风格:9分
语言运用:8分
文笔流畅:7分
思想传递:7分
知识深度:6分
知识广度:9分
实用性:6分
章节划分:9分
结构布局:4分
新颖与独特:7分
情感共鸣:4分
引人入胜:8分
现实相关:9分
沉浸感:6分
事实准确性:3分
文化贡献: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