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动力设备及运行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发电厂动力设备及运行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发电厂动力设备及运行,ISBN:9787508396248,作者:刘玉莲 主编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发电厂动力设备及运行,ISBN:9787508396248,作者:刘玉莲 主编
精彩短评:
作者:读一点书长见识 发布时间:2022-03-19 15:08:15
这是一套儿童识字图书《阶梯识字》。这虽然是一套识字书,可也是一套好看的绘本,是一本儿歌,是一套亲子之间交流的有效工具。
作者:吃苹果的小虫 发布时间:2011-02-24 16:06:48
向狼致敬,做生活的强者 !向蚂蚁学习,做成为一个锲而不舍的人!!很给力!
作者:Rhymeee__ 发布时间:2023-07-15 10:10:19
汪老的小说和散文比又是一番滋味
作者:Lola 发布时间:2019-01-28 16:45:18
若论市井 天津卫说第二无处敢说第一啊 最后一颗星敬林老先生 “文学本来寂寞之道 把文坛搅成梨园 作家变戏子 其心亦毒也 其意亦恶也”
作者:子濂 发布时间:2013-05-02 20:22:09
总体说来不错。不过这类书有共通的毛病,一个道理摊开到不同章节翻来覆去讲述,还有就是一个事例往往可以印证多个章节的主题。其中第二个毛病的结果是书的后半部部分事例就不具体到涉及者人名了。以后这类书籍的阅读还是要根据目录挑几章节精读,其它的快速翻下就行了。
作者:小米=qdmimi 发布时间:2020-05-21 16:25:42
群戏草率,画得真真不错,小时候要是有这个看……可惜如今的孩子们连这本里的字都嫌多吧……
深度书评:
时代心理的把握
作者:今晚捉老鼠 发布时间:2010-07-02 14:34:44
布克哈特的这本书,乃是迈入文艺复兴学习大门的门神,无论你喜欢还是讨厌,就是绕不过它。所以,读布克哈特的著作是文艺复兴学习,研究中的最重要事项。布克哈特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打破了传统历史学专注于政治,军事的狭窄范围,而将历史的领域扩大到人类的各个方面,对国家,政治,思想文化,人物作品等一一考察研究,在立足于历史实例上力求把握时代特征,有人就评价说:“没有任何历史学家曾以更大的魄力和洞察力来抓住并解释一个时代的心理”① 然而,正是因为这部名著范围广,内容多,对于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头绪万千,不容易抓住它的中心思想,所以,本文就笔者浅显的理解,对书中提出的几个重大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理解和思考。
一.
国家的发展与新的政治精神
我们都知道,以兰克为代表的传统史学,把历史定位在政治军事方面。布克哈特的这本书,冲破了这个限制,已经把史学的触角伸向了广泛的社会生活领域。但是,我们也发现,布克哈特依然把论政治的的一篇“作为一种艺术工作的国家”放在本书的首要位置,是本书中最长的一篇。从这里看出,他把政治看作整个社会的基础,对文化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我看来,他写的就是意大利独特的政治土壤孕育了新的文化。即文艺复兴为什么在意大利产生的政治原因。
他指出,历代与霍亨斯陶芬王朝之间的斗争使得意大利的政治情况截然不同于西方的其他国家。在法兰西,西班牙和英格兰,封建制度因为非常有组织,所以在解体时,就自然而然的转化为一个统一的君主国家。在德意志,封建制度至少在表面上有助于维持帝国的统一。而在意大利,此时则完全摆脱了封建制度。他进一步指出,因为教皇的干扰和各国的平衡,谁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来统一意大利。不过,在这些国家身上,我们第一次发现了近代欧洲的政治精神,这种精神就是随心所欲,常常表现在肆无忌惮的利己主义的最恶劣的面貌,践踏每一种权利和摧残一个比较健康的文化的每一个萌芽。但是,无论哪里只要这种精神得到了克服或者以任何方式得到了补救,历史上就出现了一个新的事实——出现了经过深思熟虑,老谋深算的国家,作为一种艺术工作的国家。②
这就是本章的核心论点,作者认为,正是在这个新式的政治生命的基础之上,出现了文艺复兴。
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各个国家在中世纪形成的商业中心地位已经凸显,从东方源源不断传来的古代著作被很好的保存,人们的思想逐渐产生松动,航海与贸易的发展使得他们比以前看得更远。然而这一切也不足于产生强大的推动力。这种推动力,在布克哈特看来,是属于国家的管理者的。我们可以看到,布克哈特把意大利的国家分成了三类。第一类是专制的国家,虽然残酷暴政,但对于文化却很重视。第二类是教皇国,贪污黑暗,骄奢淫逸,不过有的教皇也很重视文艺,来提高自己的威望。第三类就是以佛罗伦萨为代表的城市共和国,受到布克哈特的极力推崇。他认为,佛罗伦萨是“名副其实的第一个近代国家”。佛罗伦萨产生了诸多文艺大师和人文主义者,代表了文艺复兴的最高成就。最后,布克哈特总结道:无论是共和制还是暴君专制,在这些国家的性质上存在着意大利人的早期发展原因,这虽不是唯一的但却是主要的。正式因为如此,意大利成了近代欧洲的儿子中的长子。③
①
乔治•皮博迪•古奇 《十九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 商务印书馆 北京 1989年 第870页
②
雅克布•布克哈特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商务印书馆 北京 2007年 第3页
③
雅克布•布克哈特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商务印书馆 北京 2007年 第139
无疑这个时期政治思想家的工作起到了很大作用,包括一些国家的统治家族。他们代表了新的政治精神。布克哈特也作了详细的论述。我认为,最具有代表的就是以下几个:
1.
家族政治(美第奇家族为例)。这些家族不时以暴君统治等形式出现,将“美德与恶行在15世纪的意大利诸国中奇怪的结合在一起。”有一条主线就是:当文艺复兴来临时,家族政治适应了正在形成中的国家政治需求,为保护和延续自己的政治利益设计以君主为核心的国家宪政结构,也就是说近代西方的国家政治体制在很大程度上是家族政治平衡各方利益的运作结果。家族政治对文化的重视,大大推进了文艺复兴的发展。布克哈特曾如是评价美第奇家族:“如果我们要分析下15世纪的美第奇家族,特别是老柯西莫和“豪华者”洛伦佐对于佛罗伦萨和他们的一切同时代人所具有的魅力时,我们将看到这种魅力系于他们的政治政治才能者少,而系于他们是时代的文化领袖者多。”①
2.
萨沃纳罗拉(Girolamo Savonarola 1452-1498)布克哈特在本书中用了接近7页的篇幅来描写萨沃纳罗拉,并指出萨沃纳罗拉的宗教和政治理想是:先在佛罗伦萨进行宗教改革,然后将改革推向全国范围。我认为,这代表了一种新的宗教改革理想。然而他的措施过于极端和理想主义化,,所以,布克哈特指出,这种举动在佛罗伦萨这样一个文化城市里绝对是行不通的。②
3.
马基雅维利(Niccolo Machiavelli 1469-1527)尽管马基雅维利是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但是布克哈特却极度推崇他与他的政治思想。他写到“在所有那些认为有可能建设一个国家的人们当中,马基雅维利是一个最无与伦比的伟大的人物。他把现存的势力看作事由生命的和能动的,对于可能采取的方法,观察得广泛而精确,既不想自欺也不想欺人。”马基雅维利其实主要建立以个温和的民主形式的共和国,而要建立这样的国家,必须有强大的执政者,这就是为什么马基雅维利不遗余力为当权者出谋划策的原因。
4.
卡斯蒂利奥内(Baldassare Castiglione 1478-1529)在文艺复兴时期,他的名气不在马基雅维利之下。如果说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着重最高首脑,那么他的政治思想就着眼于最高首脑下的文官群体。卡斯蒂利奥内于1528年发表了《侍臣论》,此书与《君主论》相得益彰。有人评价说,卡斯蒂利奥内对政府官员的性质,素质等有一种近代的意识,并且适应了新型国家政治权力运作的需要,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将卡斯蒂利奥内在当时的影响可能比马基雅维利还要大。③
二.
人文主义思想文化
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可以说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如何把握人文主义的特征,也是我们学习文艺复兴史的重点内容。关于布克哈特表达的人文主义,我觉得有三大特征:
1.个人主义。朱龙华先生在概括布克哈特所抓住的时代特征时说“用一句话表述,那就是个性的觉醒,或者说是个人主义。”在他看来,从政治,文艺,科技到生活习俗,所有可称为文艺复兴特色的成就归根到底不外乎个性觉醒,而醒与非醒正是文艺复兴与中世纪新旧之间的根本区别。④ 我们也可以从书中看到,无论布克哈特所描绘的古代文化复兴也好,自然美与本身的发现也好,以及表现出的阶级平等或是道德的败坏,其基础都是建立在个人主义之上,那么我们就可以把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解文个人主义。关于这点,布克哈特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表述:“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者半醒状态。这层纱幕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笼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①
雅克布•布克哈特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商务印书馆 北京1979年 第215页
②
雅克布•布克哈特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商务印书馆 北京 1979年 第470页
③
周春生 《文艺复兴史研究入门》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 2009年 第187页
④
朱龙华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起源与模式》 人民出版社 北京 2004年 第15页
,对于国家和这个世界上一切事物做客观的处理和考虑成为可能的了。同时,主观方面也相应强调表现了它自己;人成为了精神的个体,并且这样来认识自己。”①
另外,人文主义还表现在对“个人完美化”的期盼上面。布克哈特说当这种对于最高的个人发展的推动力量和易种坚强有力丰富多彩并已掌握当时一切文化要素的特性结合起来的时候,于是就产生了意大利所独有的 “多才多艺的人”我们从教育的发展中就可以看到:最初的大学只开民法,教会法和医学,后来怎增加为修辞学,哲学和天文学。而在每一个最不重要的城市里面都有拉丁文学校,此外还有逻辑学。比如当时有一个贵族妇女通晓拉丁,希腊,阿拉伯与少量希伯来文。这样看来,我们现代人真是自愧不如啊!
最后一点,就是人文主义者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集体倾向——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在这种倾向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文主义者有似“托古改制”,喜欢从古代的事例和历史过程中去透视人性和人类社会的本质。加林说“正是在对待过去的文化,对待历史的问题上所持的态度,明确地确定了人文主义的本质”②
人文主义在十六世纪后逐渐衰落,原因主要有:民族语言与意大利语的发展,使人们更喜欢又简洁明确的方言来写作,拉丁语的地位下降,人文主义者靠传授古代作品谋生的环境发生了变化。还有就是印刷术的发展,使得人们不必依赖于人文主义者。除此之后,人文主义者本身的腐化堕落起了决定性影响。人们指责他们的主要有一是敌视一切的自高自大,一是惹人憎恨的放荡不羁,此外,布克哈特在《道德与宗教》中重点论述的关于他们轻视宗教与道德的败坏。这就是所谓个人主义极端发展的结果。在个人主义的推动下,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实现自己的野心,就不择手段,不顾一切,为非作恶,无所不为,但图自己的快乐,绝不管别人的痛苦和舆论的指责。③
三.
文艺复兴时的文化与社会生活
这部分我主要分为3个小论点。就几个重点问题,谈谈对布克哈特的理解。
1.
文艺复兴在意大利产生的原因
布克哈特强调说,征服西方世界的不单纯是古典文化的复兴,而是这种复兴与意大利人民的天才的结合。这种结合如何产生的呢?布克哈特给出了原因,我归纳如下:第一是拉丁语对于意大利人们来说是容易的,这就提供了认识古代文化的钥匙。第二,意大利保存了大批古迹和文献。第三,人民的性格,伦巴第人从德意志输入的政治制度,骑士制度和其他北方的文明形式,宗教和教会的影响——合在一起产生了注定要成为整个西方世界的典范和理想的近代意大利精神。第四,市民生活的发展,贵族与平民较和谐的相处。第五,政治环境
宽松,自霍亨斯陶芬王朝灭亡以来,不是放弃就是无力实现它对于意大利的要求。教皇们迁到阿维尼翁去了。第六,人民精神这时已经觉醒不认识到了自己的存在,并要寻求一个可以依托存在的新的稳固的理想。
2.文艺复兴的表现
古典文化的复兴首先表现在对古典文化的仿效上,布克哈特重点论述了讲演,这个人文主义者的主要职责。他说,实际目的是使他的同胞在公众面前能有效地畅所欲言,因之他以古人为典范,对于立意,发言,姿态和手势各按照他们固有的关系做了论述。
①
雅克布•布克哈特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商务印书馆 北京 2007年 第139页
②
加林 《意大利人文主义》 三联书店 1998年 第14页
③
参考齐思和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所作的序
当时,文化表现于文化拉丁化,“在整整两个世纪里边,人文主义者所作的就像是说,拉丁文是,而且必须一直是值得用来写作的语言。”①当然,最有影响力的还是那些伟大人物写出的伟大作品。首先是但丁,布克哈特说但丁是把古代文化推向民族文化的最前列的人。他还谈到,仔细读但丁的作品,我们就会想到:整个中世纪,诗人们都是在有意识地避开自己,而他是第一个探索自己灵魂的人……主观的感受在这里有其充分客观的真实和伟大,而它的大部分都是这样表达出来的,因而可以使一切时代和一切人民把它看作为是他们自己的东西。②彼特拉克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他是古代文化的活代表,他模仿各种体裁的拉丁诗歌,力求用他卷帙浩繁的历史和哲学著作来介绍古人的作品,而不是去替代它们。薄伽丘又是这个时代的另外一个伟人,布克哈特把他与但丁,彼特拉克同列。《十日谈》给我们印象通常是一些欺骗,奸淫和滑稽的故事。但布克哈特观察到的不只这些,他评论道:“在艺术上,表现了一种反对中世纪所创造出来的一切东西的成见,并且人文主义者是以自己勃兴之日为新纪元的。薄伽丘说:我开始希望并且相信,上帝怜悯了意大利的名誉,因为我看到,他的无穷仁爱使意大利人的内心里具有和古代人同样的精神——用掠夺和暴力以外的方法取得荣誉的精神,而且说得更正确一些,是在诗歌的道路上使人们成为不朽。”③
3.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生活
布克哈特说,形成一个完整一致的整体的各个文明时期不仅在政治生活上,在宗教艺术和科学上表现出来,而且也在社交生活上留下它特有的印记。④意大利在文艺复兴时期的风俗习惯在这些方面同中世纪形成最鲜明的对比。最本质的一点就是“阶级的平等化”是基于文化和财产的现代尊荣概念。布克哈特指出,意大利的富裕市民已经和封建贵族取得平等地位,而且在生活方面也难以区别了。所以他宣称“我们似乎已经看到:平等的时代已经到来,而对于贵族的信仰永远消失。”
家庭是基本的社会结构元素。布克哈特是这么论述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家庭状况的:“文艺复兴的精神第一次把秩序带到家庭生活里面,把它看作是一种特意设计的产物。”⑤
关于妇女与婚姻,布克哈特首先要我们记住这样一个事实,即在高级形式的社交中,妇女和男子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并且在上层社会中,对于妇女所进行的教育和对于男子所进行的教育基本上是相同的。受过教育的妇女和男人一样追求富有特色的,完整的个性。
另外,布克哈特花了很多的笔墨来描写庆典和宗教生活。这似乎给我们传达了这样的一个理念,即文艺复兴的历史是一部城市市民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史。另外一方面,基督教文化在大众仍然有重大的影响,况且人文主义者的堕落更使得人们相信宗教。布克哈特描写的庆典,实实在在是全民的庆典,代表了整个意大利人的文化底蕴。他写到“一种全民族共有的艺术和文化赋予这些表演以一种更高的和更普遍的特点”。⑥可见,布克哈特的对文艺复兴的考察,并未脱离人民大众这一部分,相反,他比其他西方学者更加注意社会生活中的平民。
最后一部分,布克哈特谈到宗教,他一方面谈到了人们庆典活动中的浓厚的宗教色彩,一方面谈到了人们“信仰的普遍解体”。
①雅克布•布克哈特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商务印书馆 北京 2007年 第276
②雅克布•布克哈特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商务印书馆 北京 1979年 第306-307页
③雅克布•布克哈特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商务印书馆 北京 1979年 第201页
④雅克布•布克哈特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商务印书馆 北京 2007年 第391页
⑤雅克布•布克哈特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商务印书馆 北京 2007年 第394页
⑥雅克布•布克哈特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商务印书馆 北京 2007年 第440
他进一步发问,为什么意大利在才智方面如此伟大,却没有更有力的反对教士的统治,如同德意志进行的那样?他说,意大利人的思想从来没有超越过否认教士统治的地位。他的论点是:中世纪的精神与文艺复兴的精神“合流”。“中世纪的神秘主义的回响在这里和柏拉图学说合流了,和一种典型的现代精神合流。一个关于世界和关于人的知识的最宝贵的果实在这里已经成熟,只是由于这一点,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就必须被称为近代史的前驱。①
四.
布克哈特的历史研究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充分展示了布克哈特历史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思考模式,确立了西方研究文艺复兴的正统理论。关于他的历史研究,有人说是历史主义,有人说是实证主义。这样的判断限于笔者水平,尚无法企及。以下就对布克哈特思考方式谈谈自己的感受。
第一,
布克哈特注重以历史事例的分析为基础。文中大量列举了史实,从史实中归纳分析。而且特别注意从背景中考察时代的特征。他自己就曾写到:“对我来说,背景是主要的考虑;而背景是由文化史提供的,所以我致力于这一方面。”②
第二,
辩证地研究历史现象。有人曾批评布克哈特是资产阶级历史学家,思想僵化,静止。③我看不然,试举两例。本书以道德和宗教的详细分析作为终篇;它并不企图掩盖到时的野蛮和兽性,以及同无限怀疑并存的粗野的迷信。可是他认识到,上层阶级的基本的恶习,即放纵的个人主义,倒是这个时代之所以伟大的一个前提条件。“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人,必然要承受一个新时代的第一次强大冲击。”他的这点论述,扩展到古今中外,我都认为理,就是当下中国,也是这样。有谁否认了改革开放后富人们的堕落了吗?有谁否认了当下中国没有存在拜金主义吗?可见,布克哈特恰恰是辩证地研究了历史现象,显示出了其深刻的历史眼光。
第三,
历史是人的历史,因此历史中充满了人的精神和灵性。布克哈特善于把握大众的心理,这样他认为就能把握时代的心理。所以他才说人文主义的精神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人类精神的解放才诞生了新的时代。而文化是人的精神的总体现,所以布克哈特才不遗余力的研究文化史。同时,他也认为,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民族心理和文化,这在他书中的不断的比较中可见,正是把意大利人与西班牙,法国,德意志以及北欧诸国人民相比,才看的出为何伟大的复兴产生于这样一群人中间。
第四, 布克哈特强调了文艺复兴与政治,社会的联系,但却把经济基础和经济行为略过。毕竟,经济因素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忽视了经济,总觉得缺少了一定的客观性和说服力。其实,布克哈特晚年已经承认了这一点,他在1874年写给一位重视经济研究的青年学者的信中说:“我相信您关于意大利早期经济发展史文艺复兴的基础的观点是极端重要和富有成果的,而这正是我的研究长期所缺的。”④
读罢布克哈特的这本书,我很强烈的感觉到自己不光在知识上很欠缺,在历史研究方法方面,整体上的归纳能力不足,微观上的精细分析不够深刻。而这两点,布克哈特展现的淋漓精致。如何抓住时代的线索,在宏观与微观上把握历史,是我们要努力学习的。而且他对于人类精神与文化的分析,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正如古奇所说的“哪里有从事解释一个时代,或者一个民族的心理的历史学家不为他的泉源所沉醉呢?”⑤
①
雅克布•布克哈特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商务印书馆 北京 2007年 第603页
②
乔治•皮博迪•古奇 《十九世纪历史学家与历史学》 商务印书馆 北京 1989 下册 868页
③
朱龙华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起源与模式》 人民出版社 北京 2004年 第18页
④
布克哈特 《致库格勒信,1874年8月21日》 转引自朱龙华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起源与模式》 人民出版社 北京 2004年 第18页
⑤
乔治•皮博迪•古奇 《十九世纪历史学家与历史学》 商务印书馆 北京 1989 下册 873
是不是每个人都会陷入道德两难?
作者:交交黄鸟 发布时间:2010-11-04 12:25:51
埃莉诺和玛丽安只是普通家庭的姐妹,没有贵族的傲人资本、失去父亲的荫蔽,谋生亦谋爱,在任何年代都不是容易的事。庄园生活,日常打交道的也是形形色色的老百姓,各人为自己的利益、喜好精心设计、步步为营。世界从来就不是温情的,它向来冷眼旁观。理智或是情感是人性的两个方面,诸多事中,它们互相撕扯,因而能够保证人的热情,又不至于太放纵于一己情欲。
书中塑造得比较丰满的几个人物都不是十恶不赦的,相反,他们经常处于两难选择的夹缝之中,情感上偏向某一方,却因为诸多原因,不得不走向另一方。几乎所有人都处于矛盾之中,矛盾构成了错综复杂的故事。
例如达什伍德太太的继子,父亲临终前他答应父亲会好好照顾两个妹妹,甚至也想过要把承诺付诸实践,可见他不是个品质恶劣的年轻人,“总的说来,他还是很受人尊敬的,因为他待人接物一般都能循规蹈矩。如果他娶的是个厚道些的妇人,他原是可以更受敬重的;甚至他自己也可能变得厚道起来。” 而约翰•达什伍德太太的自私、冷酷影响了他,于是他只能言听计从。
爱德华的道德两难来源于他的母亲费勒斯太太,“责任与意愿之间,父母与儿女之间,这种由来已久、根深蒂固的龃龉是这一切的根源”父母总是试图以经验压倒儿女的自由,因而爱德华的个人爱好处处受到束缚。费勒斯太太希望爱德华娶贵族小姐为妻,因而4年以来爱德华与露西的婚约一直被隐瞒。而后期,爱德华虽然爱上了埃莉诺,然而他却不能放弃与露西的婚约,娶埃莉诺是意愿,娶露西是责任,在意愿与责任之间,他选择了后者,这就给埃莉诺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到最后他仍然是两难处境中的被动者,他不爱露西,然而为了不违背自己的做人原则,他又不愿意放弃与露西的婚约,最后他娶了埃莉诺也纯粹是命运使然,露西与他弟弟成婚,他别无选择只能向埃莉诺求婚,这也只是顺水推舟的事情罢了。
威洛比无疑不是个负责任的男子,不乏有这样的男人,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以自己为出发点:一开始就笃定要娶个有钱的妻子,遇上所有的女孩都可以逢场作戏,举止轻佻,依靠套路玩弄感情。玛丽安的率真、美丽对于威洛比来说是个太大的诱惑,不可否认,他一定是爱过玛丽安的,只是这份爱还不足以让他放弃后半生的富裕。遇到金主之后,玛丽安只能成为明日黄花。
然而威洛比也经历了道德两难的困境,结婚以后他后悔了。我不质疑他后悔的真实性,然而却不得不说这份后悔是廉价的。埃莉诺的分析不无道理:“为什么后悔?因为他发现不符合他自己的要求。结果没有使他幸福。他现在情况不困难了,他不受那种窘迫的苦了,他后悔的只是娶了那个女人,没有你那样性格可爱。但是难道就能说,娶了你他就会幸福吗?他的种种烦恼事将是另一种样子。那时他会为闹穷叫苦,这一点现在他觉得不算回事了,因为他不穷了。“尽管他觉得婚后仍然爱着玛丽安,觉得自己不幸福,但与其说这是“后悔”,不如说是一种“遗憾”遗憾他没有黄金、美眷兼得。
如果说他人的“两难”是与生俱来的,而玛丽安的矛盾则是在成长中不得不学会的。玛丽安亲切善良、心灵纯净,看重文雅的举止风度,容易激动。其实她的真情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有,只是不加掩饰地表现出来的只有玛丽安一人。满腔真情却遇人不淑,很多人会因为这个原因抛掉“情感”捡起“理性”吧。一开始她还认为布兰顿上校是个非常老的男人,婚姻是没什么指望的,可是最终她却嫁给了布兰顿。玛丽安与威洛比两人知趣相投,十分默契,因而他们一开始能够相爱。尽管玛丽安在情感上强烈依恋威洛比,却不得不接受他的背叛。另一方面,布兰顿上校家境不错,为人真诚,最重要的是对玛丽安始终如一、不离不弃。在爱情中,女人会懂得感恩,因而布兰顿能够渐渐取代威洛比。玛丽安会变得和埃莉诺相似,理智与情感从来都是同时存在的,只不过哪一方占上风而已。 她势必非常矛盾,她爱布兰顿吗?想必没有发自肺腑的爱情,然而他又是无可厚非的,于是她觉得嫁给他也许也是可以的。
埃莉诺是本书中陷于两难困境中的代表。埃莉诺非常明白事理,因为她练达人情而又不精于算计,因而总是让自己处于忍辱负重的境地。当她得知露西和爱德华已经有四年的婚约之后,她一开始不相信,相信之后又十分痛苦,露西对她推心置腹,她只能答应为露西保守秘密,甚至在爱德华无法得到继承权之后,她甚至请求上校为爱德华安排教区的职务,好让他有足够的年收入。一个女人理智到这份田地,会不会又是一种全心奉献不求回报的痴傻?然而埃莉诺恰恰是最矛盾的,只不过她的矛盾永远被掩藏在内心,表面波澜不惊。
“她如今发现,只要爱德华仍是独身,她总会不由自主地怀着希望,希望会出现什么事阻碍他娶露西;希望他自己会下某种决断,朋友们会进行某种干预,或者露西会碰上某种更合适的成家机会,使得人人皆大欢喜。“可以说埃莉诺也是怯懦的,她没有勇气破除世俗的禁锢追求幸福(突破世俗的故事在现实中往往很少,善终者更甚),所以她只能被动地等待机会。简奥斯汀是赞成她的理智的,因而给她安排了一个完满的结局,然而现实生活中过分理智会不会陷入了另一个怪圈呢?
现实中哪有安排好的巧合?理智与情感都无法指向一个完美的结局,完美就在道德两难中作出选择与决断,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我们都真实地活着。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3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网站更新速度:7分
使用便利性:5分
书籍清晰度:6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是否包含广告:9分
加载速度:8分
安全性:6分
稳定性:3分
搜索功能:5分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傻瓜式服务(362+)
- 字体合适(673+)
- 愉快的找书体验(654+)
- 好评(182+)
- 下载快(558+)
- txt(342+)
- 中评多(614+)
- 藏书馆(253+)
- 超值(297+)
- 情节曲折(589+)
下载评价
- 网友 丁***菱: ( 2024-12-24 11:28:26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孔***旋: ( 2025-01-05 15:31:44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方***旋: ( 2024-12-23 21:40:22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沈***松: ( 2024-12-18 00:33:33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孙***夏: ( 2025-01-05 22:02:39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曾***玉: ( 2024-12-27 13:35:57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国***舒: ( 2024-12-30 22:28:13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印***文: ( 2025-01-02 10:50:42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曹***雯: ( 2025-01-07 18:33:58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瞿***香: ( 2024-12-11 09:18:40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田***珊: ( 2025-01-05 16:17:57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常***翠: ( 2024-12-20 04:31:51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菱***兰: ( 2025-01-01 08:23:34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堵***洁: ( 2024-12-12 13:31:08 )
好用,支持
- 营销师考试指导基础知识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诗经正版全套无删减原版译注注析文言文白话文全注全译版学生青少年成人版四书五经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经典国学书籍初中高中生课外阅读书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有助于孩子提升想象力的400个脑筋急转弯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小学英语经典晨读·21天提升计划 下 培养英语阅读习惯 提升英语阅读能力 紧贴英语课程标准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水果/0-2岁宝宝的小纸板书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巅峰阅读文库·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超级食物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手工会计实习操作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单簧管基础教程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MCS-51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与实践(第3版)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6分
人物塑造:6分
主题深度:7分
文字风格:4分
语言运用:6分
文笔流畅:9分
思想传递:4分
知识深度:4分
知识广度:9分
实用性:4分
章节划分:6分
结构布局:3分
新颖与独特:7分
情感共鸣:5分
引人入胜:6分
现实相关:7分
沉浸感:5分
事实准确性:8分
文化贡献: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