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奖获奖作家精品书系·明月、山音和女孩的后花园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冰心奖获奖作家精品书系·明月、山音和女孩的后花园精美图片
》冰心奖获奖作家精品书系·明月、山音和女孩的后花园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冰心奖获奖作家精品书系·明月、山音和女孩的后花园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67591035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8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30.00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36:16

内容简介:

《冰心奖获奖作家精品书系》是“冰心奖”设立三十周年的献礼之作,丛书共10册,插图注音版,收录了64位冰心奖获奖作家的童话、散文、校园故事、成长小说等作品,体裁多样,风格迥异,有益于拓展者的阅视野。这些作品继承了冰心老人典雅、清丽、真情、凝练的风格和“自然爱、母爱、儿童爱”的美学宗旨,生动的语言,浓郁的童趣,蕴藏着至善、至美、至爱的文学品质。

《冰心奖获奖作家精品书系》结合幼小衔接儿童及小学一二年级者的审美趣味和接受心理,融思想性、文学性、艺术性和儿童性为一体,其中不仅讲述着64位儿童文学作家的童年故事,也是他们的生命记忆,更是中国社会发展变迁中儿童的中国故事。


书籍目录:

1歌溪 吴 然

5走月亮 吴 然

11两只小熊 吴 然

17探梅·山音·漂泊 张 洁

27看树 陆 梅

39水孩子 简 平

61做个棉质的女孩 阮 梅

69每个女孩都有一个后花园 阮 梅

73天堂有朵波斯菊 魏晓曦

87小铁桶 魏晓曦

91黑豆里的母亲 安武林

97麻花摊 安武林

107 圣彼得堡, 一座古典的城市 翌 平

119放学路上 海 伦

135 明月和花瓣儿 蒲灵娟

155年是给小孩过的 孙卫卫

161看戏 孙卫卫

167家乡的槐林 张晓楠

175黄河水呀,几道道弯儿 张晓楠

185月亮谷 金 本

191亲爱的小芦花 王丽春

199红公鸡,绿尾巴 王丽春


作者介绍:

张秋生,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代表作品有《“啄木鸟”小队》、《校园里的蔷薇花》、《燃烧吧,篝火》、《三个胡大刚的故事》、《小巴掌童话》等。曾荣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等奖项。

翌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奖评委会秘书长。作品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闻出版总署第二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奖,北京市庆祝建国60周年文学作品优秀奖、儿童文学金近奖、上海优秀儿童图书奖、金风车奖、上海好童书奖等。被中国少年儿童出版总社评为“十大青年金作家”。著有长篇、中短篇小说,童话五十余本。主要作品有:《野天鹅》《少年摔跤王》《早安,跆拳道》《冬天里的小号》《猫王》《魔笛》《北腿》《云狐和她的村庄》《月亮上的鱼》《骑狼的小兔》《种太阳花的小猪》《吹口哨的猫》,科幻作品《燃烧的星球》《流浪的方舟》等,译作《一个孩子的诗园》、《小熊维尼》等百余种图书。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冰心奖获奖作家精品书系》是“冰心奖”设立三十周年的献礼之作,丛书共10册,插图注音版,收录了64位冰心奖获奖作家的童话、散文、校园故事、成长小说等作品,体裁多样,风格迥异,有益于拓展者的阅视野。这些作品继承了冰心老人典雅、清丽、真情、凝练的风格和“自然爱、母爱、儿童爱”的美学宗旨,生动的语言,浓郁的童趣,蕴藏着至善、至美、至爱的文学品质。

《冰心奖获奖作家精品书系》结合幼小衔接儿童及小学一二年级者的审美趣味和接受心理,融思想性、文学性、艺术性和儿童性为一体,其中不仅讲述着64位儿童文学作家的童年故事,也是他们的生命记忆,更是中国社会发展变迁中儿童的中国故事。


精彩短评:

  • 作者:迁跃 发布时间:2018-02-06 10:31:29

    这本更像咨询师操作手册,普通读者还是读《理性情绪疗法》比较适合。

  • 作者:艾吉奥 发布时间:2017-09-13 14:18:19

    有些小说是因其作者的异议性与政治性而知名的,或许他所能带来的启示介于真刀实枪干革命与犬儒主义之间,即通过采取一种职业性的或专业性的反抗,当然最终都要落实到肉身的行动上,而这肉身就要不可避免的面临危险。

  • 作者:w 发布时间:2018-12-26 10:20:23

    从巴厘岛回来之后,对冲浪这项运动的向往更加之深,虽然只是站板成功。回家想买本书了解下初级知识,结果发觉这完全是进阶课程呐,教你如何竞技冲浪,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等等。如果是入门,这本书真的一点都帮不上门,只能说让你更好的了解冲浪运动,以及如何做一个优秀的浪人

  • 作者:捕风 发布时间:2017-06-01 16:34:13

    很好,背到D了……

  • 作者:内 河 发布时间:2013-03-12 17:21:44

    我擦!!!!!!!!!!!!!!!!!!!!!!!!!

  • 作者:关中刀客 发布时间:2008-06-04 16:49:13

    真的没有看懂.........


深度书评:

  • 探寻最早的中国

    作者:维舟 发布时间:2018-11-23 18:41:55

    在普通中国人的历史记忆中,中国开始正式成为一个国家是从大禹一族建立夏朝开始的——所谓“三代(夏商周)之治”历来是儒家寄托政治理想的远古黄金时代,司马迁《史记》中在远古的“五帝”之后记载的第一个王朝本纪也是“夏本纪”。借用考古学家许宏的话说,夏朝堪称“最早的中国”。不过,近代疑古思潮兴起后,就一直有学者怀疑夏王朝是否真的存在,因为除了掺杂着传说的历史文献之外,没有确切的考古文物能证实夏代的真实性。早在1937年,顾颉刚便已直言,中国的信史是从商代开始的,因为“商代以前的中国历史,我们已不能详确知道了”。

    不过人们的历史认知向来也伴随着政治情势和社会思潮的起伏而改变,这在近代以来尤为明显,因而中国过往的历史被一再重写。顾颉刚1926年能推出震撼学界的《古史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五四运动的余波鼓舞年轻一代去质疑传统;但第二年北伐统一中国,到后来一连串的时代变动,都使人们更乐于突出民族自豪感,如果“上下五千年”只剩下三千年,那就好像让中国人凭空矮了一截。1923年起就坚持大禹为战国后古书“造伪”的顾颉刚,到1943年却承认“禹作九鼎”实有其事,以至于陈寅恪都说“顾颉刚不信历史上有禹,而竟信有九鼎”。社会思潮、政治变动虽然未必支配历史观点,但难免交织在一起;因此,这些年来国内史学界大声疾呼“走出疑古时代”,但西方汉学界则对夏代的存在仍然持保留态度,颇具代表性的《剑桥中国上古史》中并未给夏代列出专章,商代之前都属于考古而非历史范畴。

    有时这变成了一种不幸的争执,彼此都认为对方的观点并不完全是“学术”的。主攻西周史的李峰在《北美中国学》中指责“西方很多学者更倾向和愿意看到一个更小和更加支离破碎的早期‘中国’。当然夏代是根本不可能存在……中国考古学的实践被批判为‘历史学取向的’,其惟一的目的就是为了证实文献中所表现的中国的大历史”。不过平心而论,《剑桥中国上古史》由鲁惟一、夏含夷执笔的序言中明确提出“文献资料与考古资料有同等的价值”,并强调“很难否认最近几十年以来的考古发现基本上证实了,而决没有推翻中国传统文献的可靠性”。

    西方学者对此持谨慎态度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早先西方也曾有过对上古历史的长期争论。19世纪的欧洲学者很多都对《圣经》中所记载的历史持怀疑态度,至于希腊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战争与神话几难区分。然而,后来却在两河流域陆续挖掘出许多《圣经》中提到过的古城,1868年痴迷于证实荷马史诗的德国商人海因里希·施里曼不过是业余爱好者,竟然还真挖掘出了特洛伊遗址。实际上,二里头遗址也是1959年徐旭生凭借传世文献追查到的,这本身表明关于古史的传说并非全是空穴来风。但中东两河文明的考古学家足够幸运,这些上古城址常常都有铭文、泥板等文献可资证明,就像殷墟甲骨文一出土就成定论,而夏文化的问题则更具挑战,因为在商代甲骨文之前中国还没有文字——或者不如这么说:如果没有甲骨文这样的直接证据,商王朝也是无法被证明的,很可能至今仍被看作是一个传说。

    “夏”存在吗?

    确实,西周时的金文资料就已有记载说在殷商王朝之前还有夏朝,中国历代史书也都肯定其存在,但棘手的是:现有的考古发现都无法提供直接的证据。列文森在1968年就说过:“夏朝在儒家传统中被认为是第一个王朝,尽管在考古学上还未获得证明。”随着越来越多先商时期文物的出土,一个更早中国的轮廓逐渐清晰,但正如德国学者罗曼·赫尔佐克在《古代的国家:起源和统治形式》一书中所言:“今天已经没有人想要完全排除下面这一可能性,即有关夏朝王室的传说并不仅仅是杜撰,但在这个问题上同样没有确切的结论。”根据现在遗址的规模、等级,很多人推断偃师二里头可能就是夏代都城,但这说到底仍是一种推断,而且还存在相当多的争议。正因此,1979年考古学家邹衡断言:中原地区已不太可能再发现什么新的考古学文化了,而夏朝应是客观存在的,那么问题就在于“夏文化不是没有发现,而是用什么方法去辨认它”——也就是说,在我们现在挖出来的那么多种史前考古遗址中,究竟哪一种能和“夏文化”比对得上?

    这个问题堪称中国考古学的哥德巴赫猜想,因为要推定夏王朝的存在,不仅需要用到文献、考古的双重证据,更重要的还需要在方法上有所突破,经过缜密的推论才有可能作出让人信服的论证。不仅如此,这还面临着一系列概念的厘清:“夏”到底是什么?一个王朝(夏朝)、一个族群(夏人),还是一种文化(夏文化)?如果是一种文化,那它是指夏王朝的文化,还是夏后氏的文化?从考古的概念上来说,要从无文字的器物上推断一个王朝、或从没有明显体质差异的人骨中推断一个族群的存在,都是近乎不可能的,这本非其所长,唯一能识别的只能是“夏文化”。也就是说,存在一种早于商代的中原文化,可以根据年代和文化特质来比定为属于夏代。

    孙庆伟在《鼏宅禹迹》中所致力实现的,便是这样一个使命。客观地说,这不免有几分结论先行,因为这意味着预先相信夏代确实存在,问题只是从考古遗迹中“识别”出哪些才是夏代。麻烦的是,相反的情况历来不少:文献中记载的“历史”常常没有文物可证实(比如伊甸园)而被视为传说,有些出土的遗迹却又从未见诸记载,以至于三星堆文明横空出世时,竟有不少人相信它是外星文明。夏文化要说有什么不一样,那是在于它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以及后代普遍的记忆,使得系统的虚构看起来不大可能;此外,我们或许也可以再相信一次司马迁:既然殷墟考古发掘在很大程度上证实了《史记》的记载是可信的,那么他对夏代历史的记载也理应有据可循。

    要重建夏代信史,最为常用的研究方法是“都邑推定法”,正如孙庆伟所言,人们“潜意识中希望能够找到一处‘殷墟’般的‘夏墟’,从而一劳永逸地解决夏文化问题”;但现在已知的考古遗址显然都无法满足这样的条件。事实证明,夏史重建没有捷径可走,如他所言,必须在方法论上依赖多重证据:首先以历史文献为考古学探索提供一个必要的历史框架;其次,在界定夏文化的地域范围之后,将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等放入历史语境中加以理解。也正是基于这一假定,他认为中原文化向南方的扩散意味着“禹征三苗”,而“铸鼎象物”、“禹锡玄圭”则是夏王朝诞生的标志。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同样依赖于一个理论假定:玄圭是王权的标志,而它在中原腹地的兴起与大幅扩张并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而只能随着王权的建立才有可能。不过,物质文化的变迁是否直接受政治变动影响,只能说是基于间接推断。

    除非出现殷墟甲骨文那样决定性的证据(这概率极低),夏朝的存在仍然极难得到证明,就像许宏说的:“我当然也希望挖出甲骨啊,还最好那上面就写着一个‘夏’字,但在发现之前,我的确无法下定论。”国内外对此持怀疑态度的学者,并不只是认为夏代历史完全属于“虚构”,而是对上古史有着不同的理解:许宏并不否认“夏也很有可能是早于商的一个重要的政治实体”,但它是否如古史记载的那样是一个王朝则是另一回事。张光直大弟子、美国考古学者罗泰也持同样的看法:“现在不可否认,二里头有一个庞大国家的存在,也许就是以前提到的夏朝。但究竟是不是这样,好像从考古学的立场来看,是无所谓的。这个阶段当时叫什么名字,后来叫什么名字,好像都比较模糊。”

    虽然中国典籍对远古历史的记载已不像其他民族那样与神话传说难以区分,但我们现在所知的三代历史无疑还是有大量后代人对自身理想的投射。按顾颉刚的估算,夏王朝的面积不过十万平方公里,《尚书·禹贡》所谓大禹统治“九州”一事便无从说起,那只是战国士人对理想政治秩序的建构。这种加工当然未必就是伪托,但问题在于:中国史学传统中之所以将夏朝视为第一个王朝,原因是“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然而按现代学术的观点,一个政治实体要被认定为“国家”而非“酋邦”或“部落联盟”,其界定标准并非如此。

    剑桥大学考古学家科林·伦福儒(Colin Renfrew)2005年访华时曾被问到对中国早期国家的看法,他对此做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在做中南美考古的学者眼里,龙山时代的那些共同体应当就是国家了,因为他们发掘出的“国家”就那么大甚至还没那么大;但你如果问从事埃及或美索不达米亚考古的学者,他会觉得只有像殷墟那样的社会才是国家,至少应是二里头那样的规格吧。也就是说,在殷墟之前的这些中国考古遗迹能不能算作是一个“国家”,取决于不同学者的视角、经验、立场和学术背景。

    这固然有一部分属于定义和语义学的问题,但不可回避的一点是:对一个事物的界定,往往更多折射出的是后来人的看法。以二里头遗址为例,它虽然原本就是徐旭生在踏查“夏墟”时发现的,但徐旭生本人却并未认定这是夏朝都城,而推测它“为商汤都城的可能性很不小”。这一意见在考古学界关于夏商分界的争论中占据主流地位达20年之久。当考古学家邹衡独自提出“二里头为夏都说”时,学界群起而攻之,但前些年却又转向一边倒地认同邹衡的观点。至于陶寺文化究竟是属于夏后氏还是陶唐氏,这样的对号入座也长久以来争论不休。就学术的本义而言,所有观点在得到验证之前都只是一种假说,它在某些时代条件下可能获得更多人赞同,但过往的学术史也一再证明,这种多数赞成倒不如说是在体现当时人们更愿意相信什么,而未必是历史的实情。

    走出“疑古/信古”的二分

    当然,这些孙庆伟在《追迹三代》中也早有讨论。他本人主张“中国考古学因重建古史而起,考古学者理应不忘初心,牢记学科使命”,认为“信是一个大前提,疑是具体的工作方法”,然而这也意味着他一开始的问题就不是开放性的,因为他的“疑古”和设问,最终都指向“信古”。固然,“疑古”和“信古”未必矛盾,没有一定基础的“疑古”,“信古”也仅是盲信而已,是把“信”当成了不可触动的意识形态。这些年来“走出疑古时代”的呼声很高,但这说到底也只是学界主流的变迁,一种定调,但为什么应该“走出”、“走出”为什么就是对的?毕竟,就算九十九次证明信古是对的,也不能推断第一百次时疑古就是错的。

    从论证的思路来看,《鼏宅禹迹》仍未脱中国近代以来考古学“证经补史”的学术传统,可说体现了中国长期以来的“史学本位”:将历史视为根本,而把考古等视为佐证历史、建构古史的手段。对他而言,重新古史的学术楷模是王国维,而无论是“二重证据法”还是“三重证据法”,本质上都是历史学而非考古学的方法。中国现代考古学自诞生之日起就笼罩在强大史学传统之下,服务于历史学的目的。从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其独立性迄今都是不足的。如果说中国考古学的“初心”就是“重建古史”,那又为什么?如果这个“初心”是那个时代的产物,那在时代已经完全不同的当下,它就一定不能忘吗?

    傅斯年、李济那一代人“重建古史”的努力,本身更多看重的是这项工作的社会意义,用李济的话说便是:“我们相信,健全的民族意识,必须建立在真实可靠的历史上。要建设一部信史,发展考古学是一种必要的初步工作。”虽然中国考古学在此后数十年里也经历了范式转移,但这种信念一直延续了下来。孙庆伟在接受上海书评采访时直陈:“考古学是一门‘为往圣继绝学,为民族立根基’的学科。前不久我提出北大考古学科人才培养的愿景是:致力于培养优秀的“中华遗产的保护者、中华文明的诠释者、中华文化的传播者”。这也是我对当代中国考古学者使命的理解,那就是保护好文化遗产、解释好文明特征、传播好中国文化。”

    这背后隐藏的一条脉络,是考古学这门学科在中国的历程。对一些考古学者来说,“重建古史”不仅仅是“初心”,还是证明其重要性的最大价值所在。初生的考古学只有建立起一套论述,才能在史学的评价体系中获得一席之地。普林斯顿大学贝格利教授在《剑桥先秦史》“商代考古”中就指出:“考古学压倒一切的任务是满足强烈的民族主义需要。……通过显示其证史能力,安阳发掘为考古学这样一个国共两党均不重视的学科(两党均将外国学者排斥在田野工作之外)在中国赢得了立足点,但其代价是它成了证史的工具。”罗泰也认为:“考古学被接纳是因为在她的处女航中(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为反驳‘疑古派’提供了武器,并能被用来维护传统。”用孙庆伟的话来说,“考古学科之所以是‘小’学科,并不仅仅是因为社会大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不够,而主要是因为我们这个学科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学者和学术成果太少。”(本书页599)而这种“大”和“小”,并非是基于考古学自身的学术价值判定,而是根据这门学科的社会影响力。苏秉琦重建中国史前史乍看与李济“重建古史”的旨趣乍看一致,但其出发的逻辑则旨在阐述中国史前社会的发展规律,这一问题意识和理论贡献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史观的前提下才能得到充分理解。

    就此而言,如果能理解当时的“初心”,那么在今天就应该更能理解那种将考古学作为专业研究的意义。虽然孙庆伟一直强调“疑古”和“信古”之分,主张“信比疑更难”,理由是“疑不是研究的结束,疑的终点在于疑之后的信”。但所谓“疑古”与“信古”本身就是史学思潮,顾颉刚的疑古也是从史学文献入手,考古学的问题意识为何要继承自史学?仅此也可见考古学的独立性不足。“疑古”与“信古”的二分法在中国不仅并非完全学术之争,是个引发不必要争执的陷阱,不应是问题的重点所在,甚至可说是个伪问题——因为,如果能通过逻辑推理证明夏的存在(一如当初海王星在被发现之前就已被推导证明),那么疑和信本身并不是问题。反过来,如果无法用逻辑推理证明,那么“疑”和“信”也就都不过是一种无根据的表态,一如辛德勇所言,“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一种预设的研究结论,或是某种一定要达成的目标,往往会对客观分析史料,合理审视历史事实,造成严重伤害”(《中国印刷史研究》页170)。

    长期担任二里头考古工作队队长的许宏一直回避将二里头定为夏都,在他看来这既非当务之急,也无关紧要。他在《何以中国》一书中直言:“在考古学家致力解决的一长串学术问题中,把考古学文化所代表的人群与历史文献中的国族或者王朝归属对号入座的研究,并不一定是最重要的。暂时不知道二里头姓夏还是姓商,丝毫不影响它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分量。再说句大实话,这也不是考古学家擅长之事。考古学家最拿手的,是对历史文化发展的长程观察。……对王朝更替这类带有明确时间概念的、个别事件的把握,肯定不是考古学家的强项。”在《鼏宅禹迹》开篇,孙庆伟就设问:“离开了这些‘铁证’,考古学就真的对夏文化束手无策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对此,许宏则回应:“照我说,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笼统地将许宏的态度称为“疑古”是不准确的,这至少遮蔽了一点:他的“疑古”与顾颉刚那种史学意味上的“疑古”不是一回事。顾颉刚的“疑古”,是一种对史料真实性的关注,进而研究那些导致史料偏误的社会动因;而许宏的保留态度,则是基于证据的缺乏。

    现在真正的分界并非疑古/信古的二分,而是学科自身的范式和认知逻辑。因此,与其说这是“疑古”与“信古”之争,倒不如说许宏抱有一种有别于“史学本位”的“考古学本位”:考古学不是古史建构的工具与手段,而有其自身的逻辑与方法。

    从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来看,许宏的态度更能体现出学术范式的转移。这当然随之带来一个问题,即如何弥合两者在叙事和方法上的分歧,但这是另外一个问题。

    罗泰在《宗子维城》一书中也批判了中国考古学长久以来的传统:“今天的考古学者仍然沉迷于传统的学术问题:识别传世文献提到的特定人物、民族或人们的社会身份。而且即使研究周代的历史学家已经逐渐缜密地利用新出土的文字材料,他们仍然立足于文献,而将考古资料降低为辅助证据。”在美国,考古学是一个强调自身独立性的专门领域,罗泰自称已经与当前美国人类考古学的主流观念不同,因为他强烈认同考古学研究的终极目标应是“促进对历史的理解”,但尽管如此,他也坚决主张“考古学必须从文献历史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只有在不受外在文献历史学干扰的前提下,考古资料才能提供一种认识论上独立的认识。唯有如此,考古学论证才能做到客观公正,而有别于基于文献的历史学推理。”不可回避的是:“证经补史”的史学本位的问题恰在于无法提供这样一种“认识论上独立的认识”,因为它关注的重点并不在此,而是通过重建古史来重树国人对于中国文明的信念——这是一种仅有中国人才特别在意的治学取向,实际上也窄化了夏史探索的学术价值和世界性意义。

    很多问题,关键是问题好,但不必然需要有唯一正确的答案。在《鼏宅禹迹》的研讨会上,李零便说:“……(夏)问题将长期存在,不可急于下结论。”事实上,除非有终结一切争论的坚实证据出土,否则保留诸说也许是更可取的。也因此,张光直才说:“西方学者对夏代问题的保留态度,主要是基于出土文字材料的缺乏。二里头文化从考古证据上来看,还是属于史前;也就是说它没有文字。西方学者不愿意认定二里头是夏代有他们的考虑,而这样的考虑也是出于做学问的谨慎态度。这是可取的,我们不需要去批评。从学术研究的立场来讲,在材料还不完备的时候,不同的说法是可以同时存在的,我们不需要去排斥异说或判定谁是谁非。”(李永迪《与张光直先生谈夏文化考古》,三联书店2002年出版《四海为家——追念考古学家张光直》第181页)

    究其根本,这个问题之所以迷人,不在于夏代历史本身,而在于它恰好为探讨文明与国家的起源、史学与考古学的不同逻辑方法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切入点。虽然《鼏宅禹迹》中也触及到了它的性质,但给人的印象是:作者对历史文献和考古材料很熟悉,但却没有引入必要的人类学理论来讨论中国文明的国家最初是怎么起源的;他对考古学无疑相当熟悉,却更像是一个“想成为历史学家的考古学者”。尽管这部书的出现无疑会成为夏代信史构建的一个里程碑,但相关的争论恐怕不会就此平息。真正有意思的与其说是夏代信史本身,倒不如说是围绕这个问题所展开的争论所折射出的不同理念。结论本身或许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话题作为一个“劫材”能引发什么样的争论,来加深我们对早期文明的进一步认识。日本出土的吉野里遗址,迄今无法认定是否邪马台古都,诸说并存,这固然也因为缺乏文献记载来证实,但从推动学术进步和世人的历史认知来说,由此激发的丰富多元观点,恐怕比“重建信史”本身更为重要吧。

    *已刊2018-11-01澎湃新闻之“上海书评”,现有改动

    -------------------------------------------------------------

    勘误:

    p.18:加入洹上之迹深埋地下:加入=假如?

    p.93:该文认为史前洪水和大禹治水成功均与气候变化相关,具体来讲就是,我国在公元前4200-前4000年气候发生了突变:原文说的是“4000aB.P.”乃指“距今4000年前”,否则公元前4200-前4000年,与夏朝一般认为的公元前2000年左右建立无法对应

  • 在职场打拼,技多不压身,学会这四个技能助你迅速提升职场竞争力

    作者:华娃 发布时间:2020-05-08 17:43:26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需要打拼,职场也不例外。

    最近因为疫情,身边的不少朋友纷纷面临失业、就业难或者工作不顺利等等情况。

    有些朋友虽然工作还算是稳定,却失去了激情且遇到了职场的瓶颈期,而且也遇到各种职场问题。

    刚好这两天看了职场达人秋叶大叔和萧秋水老师合著的《和秋叶一起学职场技能》,下面四个诀窍有助于解决多数人的职场问题。

    01| 进入不了工作状态怎么办?

    每个职场人都会有这样的情况,要么在打拼得很累的时候有很严重的疲倦感完全不想工作,要么就是无法从一种放松的状态迅速调整至适合高强度工作的状态。

    后者的情况职场新人尤其明显,每个管理者相信都会遇到过有手下的新人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请假。例如天气转冷、突然下大雨或者身体稍有不适,马上想到的就是请假。

    萧秋水老师指出,职场新人出现这样的情况很是常见。因为大学时期作息散漫,上班后一下子进入很规律的朝九晚五状态,不适应也是正常的,而且除了工作本身的内容,更多的还有职业身份人格的适应。要想在短时间内转换,确实不容易。

    建议新人可以保持勤奋好学,多学习新技能,把事情做好,如能经常获得赞扬,心理上就容易满足,有成就感。空余时间尽量多和同事聚聚,这样可以让关系更融洽,也可以多了解一下工作环境,能够切实地改善身份转换的不适,也会减轻焦虑。

    秋叶老师也给了新人两个小建议:

    1、不要熬夜太久,一熬夜往往全部作息节奏又全部打乱,第二天工作状态也不好,形成恶性循环;

    2、每天晚上睡前,写下明天要完成的5件最重要的事情清单,第二天上班路上可以规划这5件事情的工作时间分配,也顺便做一些调整。

    像我们出来工作一定年限以后,就会发现,虽然工作固定的时间只是每天8个小时,但想很好地完成本职工作且能获得自身价值的提升并没有那么简单。

    尤其现在在自媒体时代,企业都要各种转型,职场人自身的技能也必须与时俱进才行。

    所以如果你有幸还是职场新人,证明你的发展和可塑的空间还很大,不用迷茫,持续学习精进自己,做好日常工作计划,并且努力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再适当学一下相关技能,这样才以迅速提升。

    02| 对比之心人皆有之,被不公平对待怎么办?

    身边有一个工作了三年的妹子,突然跟我说,她发现了单位新招来的应届生比她工资多了2000块钱,她不但觉得委屈,还想辞职了。

    细问之下,原来新来的应届生是研究生毕业,之所以单位愿意开出比普通新人高的工资,是为了申请高新科技企业。

    当然我们职场老人都认为学历未必是职场最有用的武器,但绝对是新人最有利的筹码,尤其现在国家正扶持高新科技企业,对高学历人才的人数有特定的要求,所以这位多读了三年研究生的新人比多工作三年的小前辈薪水要高,尚属情理之中。

    秋叶老师也给职场新人指点了几个建议:

    第一,一定要先冷静。当你受到不公平对待的时候,你可能觉得很委屈或很气愤,但是无论怎样,这些情绪都不能解决问题,你一定要先控制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平静下来。

    因为只有当你是理智的时候,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不要等到事后因为自己的逞一时之快,而后悔莫及。

    第二,不要直接质疑领导,一定要想清楚事件事是不是还有你不知道的内情,或者不是你提要求就能解决的情况。

    第三,如果这件事对你的打击非常大,你觉得自己不能再忍让,那先考虑清楚如果找领导谈判的最坏结果是否自己可以接受,如果可以接受最坏结果就是离职,那也不妨坦然心平气和地跟上司争取自己的利益。

    无论在职场多久的人,遇到不公平的对待都是时有发生的,所以不需要太玻璃心,打铁还要自身硬,把自己的本事精进比多去想怎样谋算或者痛恨别人强多了。

    03| 如何做好工作汇报?

    最近单位领导提了新要求,要求项目组的同事一天进行两次手头上的工作汇报。

    结果坚持不了一周大家就写不下去了。

    原因是项目的进度早已计划好的,每天流水帐的写出同样的内容,不但同事们都写烦了,领导也看烦了。

    领导还说,为什么明明看着你们都很忙,怎么都卡在那些琐事上浪费时间呢?

    但是我们实际执行的人都知道,工作就是各项琐事加起来的各种忙活。

    没有小事的堆砌,何来完成大事呢?

    那怎样给领导作工作汇报才是最有效的呢?

    擅长使用各项办公类通信软件的秋叶大叔建议,要利用好各种书面汇报和沟通的工具。

    如果要详细写出项目进度的时候,我们可以用邮件的方式详细描述进度和遇到的困难等。如果只是简单描述完成情况可以通过微信、钉钉等即时通信设备。

    汇报的重点是先写按进度的完成情况、遇到的困难,和自己设想的解决办法,并且请领导给出指引。

    一般情况下,遇到困难如果你直接去问领导,领导也会没什么头绪。所以如果在汇报工作提出困难的同时,也一并提出自己考虑的解决方案,即使领导不直接采纳,也会提升对你的好感度。

    04| 自媒体时代,怎样建立专业的个人品牌

    “个人品牌”这个话题已经盛行好几年了,像我们在品牌营销圈里打拼的同行,都很清晰知道做好一个品牌甚至比把握好产品的质量和价格更重要。

    因为品牌就是对自身影响力的打造,是指消费者对产品和产品系列的认知程度。

    对于做品牌策略的人来说,打造一个品牌就是要让别人谈起某个领域的时候会想起你,那对于个人品牌也是同理的。

    《和秋叶一起学职场技能》书中提到,建立个人品牌,其实无非解决三个问题,第一是定位你的品牌方向,第二是花时间积累你的阅历和人脉,第三是用工具整合你的专业知识分享。

    既然我们都知道品牌的重要性,且知道自媒体时代是我们能拥有最佳曝光率的时代,那怎样才能建立专业的个人品牌呢?

    秋叶老师提出了三个建议:

    1、一个人要在某个领域建立个人网络品牌,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向很重要。

    如果你想建立一个比较有影响力的个人品牌,可以选择一个能够从自己专业技能中延伸出来的通用技能比较合适。

    我们熟知秋叶大叔不仅是职场达人,更重要的是他对PPT的运用非常娴熟,而PPT也刚好是不少职场中人的必备技能,所以他往后把个人品牌定位在PPT这个领域上,发展得非常迅速。

    像我认识的Angie老师,她把时间管理做得相当精通,也成为这方面的达人了。

    还有很多知名自媒体老师,他们既是全才,也是某方面的专才,所以打造个人的专攻领域是很重要的。

    2、所谓品牌,是拿时间砸出来的。

    最近看到很多自媒体老师都在开写作课,很多小白写了不到一年觉得既没什么成绩,也没赚到什么钱就放弃了。

    但是没有一定的时间沉淀根本称不上品牌。

    就像香奈儿那样的百年大牌,没有时间的沉淀,只有一个空泛的品牌故事,根本不会有人提起。

    所以要做好个人品牌,必须在该领域持续深耕并且花长时间坚持去打造,才有可能形成专业的个人品牌。

    3、要善用移动互联网工具推广自己的个人品牌。

    都说现今是打造个人品牌最好的年代,因为互联网上有各种平台可以辅助我们打开知名度。

    像同样是写作,可以在公众号、今日头条、百家号、新浪微博、知乎等多个平台共同发布。

    不过无论用什么样的方式,做什么样的事情,最难的也是坚持。尤其像自媒体这样的事业,是为自己而积累的工作,前期既没有人会给你发工资,也没有人会督促你奋斗,能否成功全靠自己。

    结语:

    有朋友说过,在后疫情时代,有工作就是幸福。

    今年因为疫情全球的经济都在下滑,珍惜自己还有的工作,努力提升职场竞争力,闲时多精进自己,学会打造个人品牌,是我们每个职场中人可以靠自己去实现的安全感。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3分

  • 主题深度:7分

  • 文字风格:7分

  • 语言运用:6分

  • 文笔流畅:3分

  • 思想传递:3分

  • 知识深度:3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3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3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9分

  • 引人入胜:8分

  • 现实相关:3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5分

  • 文化贡献:4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8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 网站更新速度:5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5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 是否包含广告:7分

  • 加载速度:5分

  • 安全性:6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6分

  •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在线转格式(643+)
  • 字体合适(411+)
  • 体验还行(563+)
  • 一般般(410+)
  • 种类多(207+)
  • 排版满分(310+)

下载评价

  • 网友 宓***莉: ( 2024-12-14 12:41:54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孔***旋: ( 2024-12-11 15:40:53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屠***好: ( 2025-01-08 00:01:36 )

    还行吧。

  • 网友 邱***洋: ( 2024-12-10 23:35:33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田***珊: ( 2024-12-15 04:43:36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仰***兰: ( 2024-12-27 05:58:45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晏***媛: ( 2024-12-23 17:54:04 )

    够人性化!

  • 网友 孙***美: ( 2025-01-08 12:59:33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瞿***香: ( 2024-12-30 03:22:15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步***青: ( 2024-12-31 06:27:22 )

    。。。。。好

  • 网友 曹***雯: ( 2024-12-17 17:05:38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辛***玮: ( 2025-01-09 03:56:17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