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书屋 -拉扯大的孩子:民间养育学的文化家谱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36:16

拉扯大的孩子:民间养育学的文化家谱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拉扯大的孩子:民间养育学的文化家谱精美图片
》拉扯大的孩子:民间养育学的文化家谱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拉扯大的孩子:民间养育学的文化家谱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20182263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7
  • 页数:336
  • 价格:128.0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36:16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个乡村女孩在成为母亲之后,通过口述史和民族志的方法写就的中国乡村百年传续的教育家谱,对家庭教育中的亲缘共育、恩德训育、吃苦伦理、青春期悸动、贵人相助、阶层摆渡、现代养育焦虑、完美母职、象征性父权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这里,我们既能看到一个农村家族的五代人在百余年间如何面对苦厄、动荡、无常把孩子“拉扯大”的复杂经验,也能看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的“野孩子”们的长大成人的多条路径。


书籍目录:

章童年建构:拉扯孩子与长大成人1

节摇篮曲中的三种童年1

一、粗鄙的民谣与纯真的童谣2

二、传统与现代力量的交织3

三、平民教育叙事的缄默5

第二节作为问题的民间养育学6

一、卢梭式的教育乌托邦7

二、内生性的文化传统13

三、“先天不足”的底层文化21

第三节书写“文化家谱”32

一、问题的聚焦33

二、对理论框架的争论40

三、概念界定43

四、以“家谱”为方法51

第二章安身立命的耕读传统67

节生计与养育共同体67

一、“生养为大”:乡土社会的生育信仰68

二、庄稼人的吃苦伦理和劳作本分74

三、自发性的亲缘共育80

第二节游戏、交谈与社会欢腾88

一、野孩子:乡土儿童的生命力量89

二、拉呱:世俗交谈的道德意义96

三、乡村闲暇生活的公共性104

第三节对精神世界的敬畏与神往112

一、对文字和读书的渴求112

二、恩义式婚姻的情感张力120

三、对神灵与自然的敬馈126

第三章集体化时代和转型初期的孩子们133

节生计形式的转变134

一、“农业粮”与“国库粮”:劳动价值的分层134

二、家庭与集体生活的互动145

三、儿童对苦难的间接性体验152

第二节国家和学校的身影156

一、国家的儿童157

二、读书的实用性目光161

三、苦学与反叛165

第三节艰难的突破性力量170

一、青春期爱情的魅力与道德围剿171

二、与贵人相遇176

三、地下青春文学的产生181

第四章没有硝烟的教育战争187

节80后的命运分岔187

一、“办公室人”的结构性降级188

二、“浪子回头”的新工人196

三、生计晚熟与再家庭化202

第二节文化互嵌式的养育实践206

一、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206

二、“严母玩父”的抚育者群像214

三、“供养小祖宗”:代际关系的逆转223

第三节结构性的养育焦虑230

一、家庭教育的母职中心化230

二、隐秘的童年反叛与成人驱逐239

三、儿童照料领域的公共性危机247

第五章大器晚成:民间养育学的文化洞察及其超越255

节局限性的文化洞察256

一、“无规矩不成方圆”的底线性教养256

二、“举头三尺有神明”的道德性敬畏263

三、身教、喻教与礼教270

第二节匮乏之爱的情境依赖性275

一、事业合作型家庭的去魅力化养育276

二、强制度规训时的浅近自利279

三、弱公共支持下的文化恐慌284

第三节平民文化土壤的滋养287

一、“立”:把成长还给儿童288

二、“玩”:基于顽皮的闲暇教育学296

三、“谜”:珍视儿童发展的纯粹目光301

参考文献312

索引327

后记330


作者介绍:

安超,1985年生,山东新泰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2003-2007),北京大学教育学硕士(2007-2010),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2013-2018),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2019-2021)。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家庭社会学、教师教育。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比如《文化区隔与底层教育的污名化》《科学浪潮与养育焦虑:家庭教育的母职中心化和儿童的命运》《经验回溯与文化反思:劳动阶层研究生的群体叙事》《新生代乡土知识青年的反向社会流动与文化适应》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比起成人,儿童是更为缄默的存在,作为“未成年人”,更没有资格有自己的“历史”,乡村的童年也伴随着这种缄默和现代化进程成为永远的过去。比如,很多族人无比怀念儿时在田野中奔跑的童年:春天的草地、夏天的麦地、秋天的玉米地,冬天的雪地……任儿童遨游;树枝上的知了、草丛间的蚂蚱、麦垛里的蟋蟀、小溪中的蝌蚪……由儿童嬉戏;清香的槐花摊饼子、原味的烤麦子、甜韧的地瓜干、香糯的煮玉米……供儿童朵颐。我的童年也在乡村度过,田野的宽阔、奔跑的自由、赤脚的不羁、风吹麦浪的舒坦,融在我的血脉里,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我的善良、淳朴、带着原野力量的粗韧……这种东西,我称其为生命力。我清晰地感受到了这种童年的力量,然而这种童年的价值却未能在现代社会被确认和整合到新的社会实践中。


民间教育学的研究被笼罩在“类型”、“差异”、“差距”和“阶层”的话语网络中,迷恋于对教育与其他因素之关系的客观性解释,过分执着于“差距”、“再生产”等概念,走上了过度“类型化”、“结构化”、“阶级化”的道路,使得养育研究变成只有“阶级”,没有“教育”的学问;只有“结构”,没有“主体”的学问;只有“斗争”,没有“融合”的学问;只有“区隔”没有“普遍人性”的学问。


弗洛伊德让我们责怪父母给我们的所有缺点,马克思告诉我们责怪社会上层阶级,但唯一能责怪的只有你自己……你的生命是你自己行为的果实,你不能怪别人,只能怪自己……


年轻父母也并非笃信科学知识,或者说,他们也分辨不清什么是真正的科学,都是予取予用、“看人下菜碟”,权宜性地利用科学知识作为家庭权力平衡的“武器”。


在这种背景下,巨婴和小大人在封闭的家庭中陷入了互相依附的状态,这种基于依附而生长出的“爱”缺乏公共精神,妇女和儿童从公共生活中退出,男性从家庭生活中退出,家庭生活里失去了公共的精神,公共生活里没有了家庭的温情。


其它内容:

前言

序 家国变迁中的读书点滴

在社会转型时期,个体生命如何与社会结构进行互动、个体如何能动地参与到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过程中来,一直是中国社会学关注的重要问题。1999年,我在《生命的历程:重大社会事件与中国人的生命轨迹》一书中专门介绍了西方生命历程研究的历史发展、分析范式和理论应用。生命历程研究一般有两个范式,一个是用定量方法中的“事件史分析”来追溯群体的生命轨迹;另一个是用质性方法中的口述史、生活史、民族志等方法来回顾和反思个体与族群的生命故事。安超的《拉扯大的孩子:民间养育学的文化家谱》就是用质性方法对一个乡村家族中的子弟100年来“长大成人”的生命历程的书写,写出了不同于精英教育学的“民间养育学”。她的一个重要发现就是,无论在哪个时代,乡村社会都存续着一种对于“读书”的纯粹精神、一种“立志”的功德意识,而支撑平民子弟终实现社会流动和文化超越的,并不是“读书改变命运”的功利性的急迫态度,而是民间社会内在的对“读书”、“学习”和“家国”观念的道德信仰。安超的写作也让我重新回忆了自己读书和成长的历程。

爱学习是一种骨髓里的理念

我出生于一个读书世家,但是回想起来,从小没有任何人教我专门学什么东西,我也没怎么认真读书。我的外公是一位大考古学家,我从小在外公家长大。我的父亲当时在重工业部也就是后来的冶金工业部工作,是一位冶金专家,工作特别忙。因为当时国家建设需要技术人才,全国各地那么多工业项目,他需要常年出差,一会儿从长沙回来了,一会儿从广州回来了,经常能带回好吃的。我的母亲就在家带着我们,但她照顾一大家子人特别忙,也没有专门的时间教育我。

我对读书的浓厚兴趣是1963年考进北京四中读初中后培养起来的。北京四中当年是北京好的中学,它把一帮极有读书兴趣的人聚集到了一起。进了四中我一看,这帮人太厉害了。我父亲虽然会很多门外语,但他没有教过我任何一门。一到四中,我发现同学......


书籍介绍

本书是一个乡村女孩在成为母亲之后,通过口述史和民族志的方法写就的中国乡村百年传续的教育家谱,对家庭教育中的亲缘共育、恩德训育、吃苦伦理、青春期悸动、贵人相助、阶层摆渡、现代养育焦虑、完美母职、象征性父权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这里,我们既能看到一个农村家族的五代人在百 余年间如何面对苦厄、动荡、无常把孩子“拉扯大”的复杂经验,也能看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的“野孩子”长大成人的多条路径。作者最终揭示,民间养育学既是苦难教育学,也是希望教育学,而在最终意义上,是“大器晚成”的教育学。此书入选社科文献出版社2021年度十大好书,凤凰网读书2021年度10本推荐图书,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21年特别推荐十大好书。


精彩短评:

  • 作者:bootloader 发布时间:2020-05-04 00:32:36

    在教育却位、满街语法不通内容低现在的标语的时代,文学应该自觉成为人文教育的一部分,担负起培育心灵能力的任务。

  • 作者:肠粉粥 发布时间:2021-08-12 21:55:04

    強力推銷又一作。作者觀察很敏銳,文筆優美,飽含情感書寫家族史,但鋪天蓋地的理論及其概念,沒有一個概念能說清楚。本可就,“養育文化”多做梳理,無奈作者見樹不見林,究其因由,不同文化體系的相關文獻掌握不足。無論金翼銀翅,連Yunxiang Yan的一脈研究都掌握不了,浪費了豐富的資料。慨歎中國教育人類學。

  • 作者:新京报书评周刊 发布时间:2021-12-27 19:56:01

    在中国,如何把孩子“拉扯大”不仅是繁杂琐碎的学问,也是重要的文化现象,其复杂程度远非西方经典理论框架所能概括。作者安超运用口述史和民族志的方法,通过研究自己家族的家谱,揭示出民间养育学的多元面孔。本书对许多教育学经典理论作出了独到反思,同时兼具作者强烈的个人关怀。作为出身农村的学者,安超致力于挖掘被历史淹没的底层教育实践的声音,其记述与行文之真挚,令人动容。

  • 作者:小小只佰佰佰 发布时间:2021-08-20 17:43:07

    作者大约是忙于带娃……就文献综述而言大约只有一个月的阅读量。(不读原著、转引为主、不追踪学术脉络、不关注理论和量化研究成果,这种基础上批评别人类型化和二元对立还是有点虚。)

  • 作者:mucen 发布时间:2021-09-12 17:15:33

    做不出这样的研究,很是佩服羡慕

  • 作者:江海一蓑翁 发布时间:2021-08-05 21:43:08

    拥有教育学和社会学双重教育背景的安超博士几乎历经其整个求学与研究历程、完成的一部关于民间家庭教育学的上佳民族志作品,大致有三个方面的突出优点——一是田野调查深入而扎实。发挥其熟悉自身家族成员的优势,积累了大量的口述访谈资料和亲身观察素材。二是资料解读客观而到位。在“进得去”的基础上又能“出得来”,其对于家族成员口述和田野资料的解读,体现出不俗的移情能力、社会学想象力与历史学积淀。三是理论为辅、实证为基。尽管在综述中进行了必要的理论征引与推演,但全书始终立足于田野调查与深入观察的一手资料分析展开,巧妙地将理论底色交融与隐藏于言之有物的资料阐释之中。这样问题意识突出、人文温情浓厚、学术分析扎实的教育社会学佳作,值得包括相关研究者、学习者、爱好者在内的每一位关注教育问题与当代中国史的读者关注。


深度书评:

  • 民间养育学:个人与社会命运的交织

    作者:伊武深司 发布时间:2021-12-09 20:45:04

    要不要留下点什么,我在犹豫。

    那晚夜读时,被前言打动,在心里惊叹文字的魅力,那句“我在‘市井中的孤岛’上洞察却无法陪着母亲尝遍人间冷暖”,以及文中的提到司机养成的“在场而又不在场”的能力。我回忆着我曾在一些场合里,正襟危坐着,思绪早已神游天外。我们似乎生来就有种“在场又不在场”的能力,帮助实现心理自洽。

    多少有点理解康永久先生说的这本书存在的遗憾。真实感受到所收集到的数据的丰富,第二章到第四章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到在不同历史时期,民间对养育的传统、情感与方式的变化。而口述史和民族志的方法,更是让我们窥见民间养育学变化背后的社会历史的变迁,正是历史与社会推动着民间养育的转变,生活在其中的各个世代的人饱受着各异的情感包袱,以及对求学的多种体悟。

    在我看来,理论回归部分不够明朗,没能很好地注入或结合民间养育的实际考察结果,似乎欠缺一点灵魂,总是觉得还差点什么,有些不得劲儿;也模糊地觉得,资料整理和分析部分读来很是舒爽,但没能在扎根理论的基础上生成一些理论,真的很可惜。另外,与理论对手的交锋似乎稍显不够。

    (一些不成熟的拙见)

  • 梅园经典共读小组第三十六期——安超《拉扯大的孩子》沙龙讨论纪要

    作者:江海一蓑翁 发布时间:2021-10-03 08:16:57

    近年来,关于育儿的诸多观念时常成为民间讨论的热点,这也让我们一次次思考,未来的民间养育将走向何方?我们又能从传统的养育经验中获得哪些滋养?在《拉扯大的孩子》一书中,北京师范大学青年学者安超以山东省泰县鲍村安氏家族为个案,采用口述史和民族志的方法,研究了乡土社会中一个平民家族100多年来的养育实践和五代人的个人成长史,试图呈现出一代代乡村子弟是如何完成阶层流动和文化超越的过程,并借此揭示民间养育学的深层结构,以期为现代教育中逐渐显露的各种危机提供一些启示。

    2021年8月29日下午,梅园经典共读小组以线上共读的形式举办第三十六期沙龙,讨论交流安超博士的《拉扯大的孩子:民间养育学的文化家谱》一书,共同就平民养育这一话题进行探讨。本文为论坛纪要,由小组志愿者叶玲玉整理。

    《拉扯大的孩子:

    民间养育学的文化家谱》

    论坛纪要

    文 | 叶玲玉

    弗洛伊德让我们责怪父母给我们的所有缺点,马克思告诉我们责怪社会上层阶级,但唯一能责怪的只有你自己……你的生命是你自己行为的果实

    ”。在沙龙的一开场,安超老师以书中这句被很多读者喜爱的句子作为开场白。她说,阅读社会学方向的书,常常会给人带来一种绝望感,她也不断询问自己,书写家族史的意义何在?如何从现代化转型期“爱恨交织”的中国式亲子关系中跳出来?乡村子弟在进入大城市如何弥合身份认同上的割裂?家族教育史的写作,恰是她与自己、他者达成和解的一种办法,也是她对中国原生家庭文化进行反思并超越的一条路径。

    不过,在客观主义方法论占据垄断地位的学术界当中,安超所开展的自我研究显得尤为审慎,她抛却了祥林嫂情绪宣泄式的个体叙事法,而是选取了夏林清老师的《斗室星空》中经验回溯与实践反思的路径。林耀华以小说方式写就的的《金翼》、费孝通的《江村经济》、卢梭的《忏悔录》、布迪厄的《自我分析纲要》以及近些年兴起的《作为方法的中国》《作为方法的家庭》《把自己作为方法》等,都成为她研究道路上的参照。

    夏林清老师曾经用魔术方块来比喻中国社会转型速度之快。变迁中的中国社会好比是一个被拧过来又拧过去的魔方,我们的身体处于现代,但灵魂可能还在传统之中,这也是今天很多代际冲突、文化冲突、情感冲突的根源所在。这份冲突加诸在每个社会个体身上,就成为一种结构性力量。个体在承受结构性力量的同时,也需要把自己看作解决者和行动者,一起来参看彼此的家,把家看成是一个跨越不同代际、不同政治历史与经济作用力的社会体验场,在这个过程中重新再看见对方。自我研究正是通过这种家庭的回溯和互相参看,来揭示日常生活中被我们忽略的、传统理论知识之外的生命性的、实践性的知识。”

    《拉扯大的孩子》一书围绕着庶民养育学展开。“庶”的原意就是生火做饭。所谓庶民,即区别于贵族阶层的群体,除了养育孩子,庶民还需要为生计奔波发愁。因而,真实的底层生存逻辑必然区别于卢梭乌托邦式的自然主义教育,并没有太多浪漫可言。现代人更认同的是布迪厄的阶层教育学逻辑,但那是一种只谈对立不谈融合、只谈阶级不谈教育、只谈结构不谈个体、只谈区隔不谈普遍人性的学问。那随之而来的疑问就在于,阶层教育学概念笼罩下的底层文化、平民文化,是需要改造、解放的文化吗?底层民众的教养实践是否全无可取之处?安超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在整理家谱的过程中,安超收集了很多关于家族史料,既有文字也有实物,正是在老村、老屋那些新旧文化杂糅的痕迹中,她挖掘到了庶民教育学的真义。

    其一为生计教育。

    为了讨生计,老百姓在连绵的苦难、斗争中养成了很多底线性教养,如不劳作不得食(劳动是劳动阶层的本分、基本尊严与内在骄傲)、不眼馋、莫伸手(做人处事要有分寸懂节制),感恩与回馈(在道德和经济双重范畴上互助)等底线伦理。平民家庭出身的儿童,会在劳作、苦难中自然而然地意识到,想要什么要靠自己努力去获得,直接占有和享用别人的劳动果实会有羞耻感。从古至今,这些理念一直被继承和延续。很多70后、80后也继承了这些文化基因。亚当·斯密曾说,自我克制、正义善良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品德,而贪婪、懦弱、自私是平民最为厌弃的恶习,这些道德规训恰恰是我们日用而不自知的。在做理论梳理时,安超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些生计伦理背后的教育学原理。

    其二为闲暇教育。

    乡村的闲暇包含了集体游戏、公共闲聊、赶集与庙会等等。学术传统认为底层民众没有精神意义上的贵族式闲暇(从事与生产性劳动无关的精神活动),比如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贵族才有条件拥有热烈而动人的理论沉思。但在安超看来,平民阶层也有纯粹意义上的公共性闲暇生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集体游戏。儿童在游戏中满含着相互体恤的道德,如牢记“打人不打脸”等。二是拉呱,也就是世俗交谈。比如乡里一些拥有绝活的人在农闲时,就成了带来外界信息的使者,在做剃头、补锅等活计时,很多孩子会围上去听这些手艺人闲谈。或者在小卖部或磨盘等村里的交通枢纽旁,村民在农闲时集聚在此闲聊,信息也随之中转和集散。很多道德调节、道德审判就在这样的闲谈中悄悄发生。在公共闲谈中,很多集体良知也通过谚语、民间故事的形式被儿童所接受。三是赶集和庙会。这些周期性、制度性的公共活动,是一种兼具生计和闲暇功能的交往活动,与贵族阶级将生计、闲暇严格区分不同,乡村人的生计和闲暇往往结合在一起。集市、庙会和流水席等场合充满了人情味。儿童从红白喜事中获得一些关于死亡、爱情婚姻和性的观念。这些具有公共精神的乡村仪式,能够帮助人们获得对于生命的理解,既是乡土文化和德育的根基,也是制度教育十分重要的形式。今天我们探讨现代城市教育、社区教育,实际上都是想要重新拥有传统的共同体生活,让闲暇生活再次孕育出公共精神来。

    其三是神圣性教育,也可以称之为超越性教育。

    无论是乡村中的普通人还是读书人,内在都没有把读书看作是一件完全实用性、工具性、功利主义的事,内在蕴含着一种纯粹精神。这与今天普遍认为乡村底层人民通过读书实现阶层跨越的刻板认知相悖。事实上,传统乡土社会的绝大多数普通人都认同“安身立命”、“安贫乐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观念,读书除了功利性目的之外,也是一种人生的精神寄托。文字、教育在很多乡村人看来是一种天道,教育不仅仅能够改变人的经济命运,更多的是文化意义上的命运。此外,乡村人从来认同的不是苦学,而是听天由命、顺其自然,学习是脑子灵光、兴趣兼备才行。正是基于这样的观念,老一辈的乡村人会对子女有一个分流过程,判断他们每个人是不是读书的料,而不是像今天的父母往往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一个孩子身上。对读书的神圣敬畏也表现在对教师的理解上,乡村家长对于教师有一种心灵上的托付。

    遗憾的是,对读书、教师的神圣性信仰已渐趋衰落。这种衰落缘起于集体劳动时期等级和特权思想的滋生和劳动形式在文化意义上的划分。有些劳动不仅获得的物质回馈比较低,在文化意义上也会受到歧视,这也是今天很多人秉持着“读书改变命运”等实用思想的制度原因。

    谈到这里,安超老师强调,我们对于时下大家普遍讨论的“教育焦虑”问题,应该报以理解。它背后包含着劳动人民对摆脱苦役的期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之常情,而不能用功利主义一概而论。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即使在这种实用目光、平庸目光之下,仍然有很多人保留了对世俗外世界纯粹的向往,保存了学以为己、成而为人的精神。这才是支撑平民子弟面对高压的学习生活,完成阶层流动和文化超越的关键力量,这种力量本身最重要的意味是——大器晚成,庶民教育学本质上就是大器晚成的教育学。

    生计教育、闲暇教育、神圣性教育对我们现代教育有哪些启示?在安超老师看来,现代家庭教育更多地依托于核心家庭比起传统社会,它更缺乏公共支持、时常处在矛盾交锋之中。牺牲式的陪伴是这种小家庭教育的一大特点。我们都强调要给孩子有质量的陪伴,成人在这一过程中付出了许多代价:其一是父母养育直觉的丧失,传统社会相信做爸爸、做妈妈是天生禀赋,但在今天,做父母似乎需要“持证上岗”,我们恨不得要去父母培训学校去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如何哺乳、如何育儿……对于这样一套“科学知识”的执迷,也再生产了性别的不平等。很多中国母亲需要同时完成照料劳动和职业劳动,因而常常处于经济依赖的不利困境,如果母亲选择当全职妈妈,整个家庭的抗风险能力会进一步降低,这就导致很多母亲在爱小孩时,实际上处于一个十分压抑的状态。伴随着可托付的公共环境的衰弱,父母和孩子除了呆在小家庭之外无处可去,这也同样令人窒息。

    当下亲情表达中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过度商品化。

    在时间、精力不够的现实情况下,很多父母只能借助消费来对子女表达关爱,通过食物、玩具“收买”来维系亲子关系,来彰显家庭幸福。其二在于文化杂食主义。很多家长在学习育儿知识时常常缺乏章法,科学的、封建迷信的、宗教的、市场的……各种内容都会吸收,布迪厄将这种文化杂食主义称为文化误判,一种迷茫的、过度补偿性的文化追逐。其三在于为子代规避风险。在计划生育的政策影响下,我们已经来到了一个少子化社会,为了尽可能地让孩子安全、健康成长,家长们在身体养育上、智识教育上以及闲暇教育上,普遍存在过度保护心理。结果就是我们一边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一边把他们禁锢在家庭、游乐场、电子产品里。家庭成为现代风险社会中的避风港,而不再是个体通往广阔世界的桥梁。

    安超十分赞同尼采关于民间道德和民间教育的论述。尼采认为,底层之爱往往是一种基于仇恨的爱,这样的爱带有奴性,但又有极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可以四处扎根。相应的,这种情感需要一个外部世界来定义和肯定自己,同时对他者加以否定。在做关于庶民教育学的反思时,为了缓解教育焦虑,安超也曾数度“离家出走”。她认为这是现代教育的出路之一,因而时常鼓励为人父母者要学会“离家出走”:现代人必须直面的现实是,作为个体的父母能力是十分有限的,父母也十分脆弱、辛苦,我们无需做一个完美的人,因而有时不妨从为人父母的角色中短暂抽离出来,获得精神上的喘息。

    在今天,我们需要重新反思诸多科学育儿知识的适用情境。朱蒂斯在《教养的迷思》中提到,很多科学育儿知识是媒体炒作出来的,一些育儿问题上的相关联系常常被直接当成直接因果性联系。而现实是即使最完美的父母也无法控制众多偶然因素。博尔诺夫曾提出“非连续性教育”的概念,他认为,除了常规的家庭教育之外,我们还要重视影响到儿童成长的一些非连续性事件,如一些威胁生命的危机、一些我们对于更美好生活向往的召唤,它们能够让我们摆脱无所事事的工具主义,帮助儿童在专业化、科学化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获得冒险意识、英雄精神、伙伴情谊及创造力。

    另外,父母要重新回到社会公共生活中去。在全社会鼓励母亲具备牺牲式美德的大环境中,安超更愿意去当一个“有朋友,没孩子”的妈妈。在她看来,母亲过分牺牲个人生活,加上重复性的劳动,会导致社会能力退化、心理落差加剧,与配偶、孩子时常发生感情冲突,不利于家庭教育。安超建议为人父母者尤其是女性要重新寻求包括家族、朋友、社区网络的支持。当父母把目光从孩子身上拿开的时候,教育这件事和孩子本身反而是会感到如释重负的。

    最后,安超鼓励父母和孩子一起探险。她引用了伊里奇的一句话,“儿童只有在接触肮脏之物,出现错误或遭到失败后,才能体验到带有失意的意外惊喜”。阴沟里的橘子皮,街头的水坑,秩序的紊乱,计划的搁浅或机械故障……这些都能激发儿童的创造性想象。阻止儿童参与公共生活,就是剥夺儿童通过安全性游戏获得非真实暴力的机会,也就无法儿童以安全的方式、最小的代价获得关于善恶的真实体验,无法帮助儿童安全释放和理性控制天性中的攻击性冲动。

    北京大学教育学博士、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王世岳老师谈了谈自己的几点感受。首先,有别于绝大多数将研究重点放在学校教育学的学者,安超的研究另辟蹊径,为读者、学界展现了一幅特别生动的教育画卷,从童谣、家族、青春期到不劳作不得食,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王世岳老师认为,从这一点来说,安超展现出了关于教育学的想象力——不仅仅上学、补课是教育,生活中遇到的任何偶然的小事都可以成为教育。

    与民间养育相对的是学校教育。王世岳老师认为,学校教育有其自身特征,它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再生产,许多教育社会学研究都关注于学校教育学。民间养育相比起学校教育所拥有的特质,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其一是自然性。民间养育是自发的、具有创造性和某种野性。比如我们在说“打人不打脸”的同时其实也默许了打架的发生,随之而来的结果则教会了孩子们敢于冒险。在民间教养当中,教育者(长辈)实际上就成为了权威。其二是普遍性。无论年龄大小、文化程度高低,所有人都参与到了民间养育的活动之中,结果就是我们的教育会获得一个公共性的评价,这与学校教育中教师拥有绝对的权威性、评价权截然不同。也正因如此,在民间养育氛围中,所有人都可以成为家长养育行为的评价者,“你的小孩没有教好”成为了一句杀伤力很大的话。其三是保守性。学校教育具有很强的竞争性,奖励早熟。而民间养育则相对静止、期待大器晚成。

    最后,王世岳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第一,民间养育学这个概念的边界在哪里?在研究过程中,哪些素材被引进到民间养育的范畴,有没有被大家忽略的一些现象?第二,在书写自身经历时,写作者本身需要面对的一大挑战是是否愿意完全打开自己的内心,需要展示光亮、骄傲,也要书写压抑与毁灭,安超老师在书写自己家族养育史时,有没有面临类似困境?第三,我们在回顾往昔(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时,单纯和美好总是更多一些,当把目光投注到眼下时,则往往容易焦虑,这种情感的反差是不是一种因为时间差异而形成的必然状态?再过四五十年后,当未来的人回忆我们现在的状态,是不是也是更多的单纯和美好?

    安超老师对这些问题一一作了解答。首先,民间养育学是有别于专业教育学,自有一套我们日用而不自知、基于天性和经验判断的逻辑体系,父母往往通过他们的实践性知识来生活与教养。在相关资料的收集过程中,安超尝试对理论理解进行突破,把庶民养育学分为生计教育、闲暇教育、神圣性教育三个类型。其次,在书写自己家族养育史时,安超做了三点处理:一是匿名化处理;二是在故事叙述中会对原始材料进行重构;三是跟随被研究对象一起成长,恪守研究伦理。最后,关于记忆美化的问题,安超老师认为,人在回忆过去时总会有美化,但人的经验是多元的,不同人的经验拼凑起来,最终会得到一个比较完整、真实的面目与理解。

    提问环节

    1. 面对现代情境下权威的瓦解和反叛者的否定,传统的乡土教育理念是否已经无力承担它原有的作用?

    安超

    :我们今天提倡乡村教育、乡村振兴,并不是要恢复一个传统的乡村生活,因为传统、真实的乡村生活其实充满苦难,也有许多文化局限性。我们在现代城市里讨论民间养育,是要把其中一些有价值的内容回忆起来,然后成为现代教育的补充、参考。

    王世岳

    :康德说过一句话:哲学的作用就是赋予一些价值。安超老师研究的一大重要背景在于,我们过去认为农村文化和学校文化是相冲突的,但是安超老师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重新发现农村文化对于个人成长的积极影响。

    安超:赞同。农村文化和农村教育虽然不能在学校教育中出现了,但可以在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中重新找回或者赋予新的形式。

    2.当下很多教师期待的教养方式与底层父母“自然成长”式的教养逻辑实际上是完全对立的。教师作为学生的重要他者,如何去调整这种教养方式认知上的冲突?

    安超

    :这个问题与家校合作有关。教师和家长之间常处于互相攻击、不满的状态,如何去缓和学校教育的冲突,我认为不是依靠教师、家长个体去改变,而是要双重减负——减轻家长负担、减轻教师负担,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有一个相对平和的心态去看对方,而不是推卸责任。

    王世岳

    :这种冲突其实不但在中国有,在世界范围内都有。我想这可能是在现代城市中必然会产生的、一种职业化的结果,过去农村、小城市中的教师除了是一份职业之外,还是村民、亲戚,和家长之间有多重关系,但今天这种社会属性已经不复存在。

    安超

    :虽然如此,我仍然保持着一点乐观,我认为一旦制度上有所放松,家长和教师的负担都减轻之后,人的天性就会出来。同时,我们要重建社区力量共同体,把更多的人拉到家庭教育中来,同时借助市场化的力量,在规范的基础上让社区养育更加普惠。

    3.我是一个通过升学离开家乡的女孩,现在我在故乡已经没有位置,也没有兄弟姐妹,我很迷茫、失落,乡愁无处寄托,请问安老师如何看待在农村升学的女孩?我又该如何处理这份情绪?

    安超

    :我自己就是一个乡村女孩,我选择的方式是写一本书以寄乡愁。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书写”乡愁,而并非一定要回到原有的乡村。事实上,很多刚刚从原有文化中脱离出来的人,一开始是会鄙视原生家庭文化的,但又没有办法真正融入贵族文化。在这个痛苦期中,我们可以通过回望来为原生家庭文化重新赋予价值,看到它的美好性、局限性,这就是对乡愁的寄托。首先,不用通过实体来寄托,其次,需要行动。女性的发展空间非常广阔,需要在更大的公共世界里有所贡献,才能摆脱情绪上的沉湎与心理上的怯懦。

    4.如何看待农村之外其他地方的庶民教育与民间养育?

    安超

    :我在书中除了讲到农村生活里的养育之外,也提到了半农半城家庭、边缘中产家庭的养育问题。中国的国情是“三代不离农”,很多城市底层家庭没有土地作为退路,在经济上更为贫困,在文化上更为焦虑,他们也是庶民。

    5.费孝通说过,在社会学、人类学研究上要能够“进得去”、“出得来”,能否谈谈您在研究过程中在这两方面的探索与平衡?

    安超

    :我在书中方法论部分提到过,自我研究最大的一个挑战在于,有时我们是当不了局外人的,我们自己就是局中人。研究者需要不断走出来、回头看。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不断和他者做互动,需要破茧而出、去行动的勇气。同时,在不断与局外人交流的过程中,也要回归到理论、回到与古人的对话中,不断去进行理论的反思。

    6.我是文学专业出身的语文老师,从乡村出来又执教于乡村,我时常会思考为什么要受教育,同学中绝大多数的人最后都进了体制,我们都不敢冒险。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王世岳

    :对你来说,很重要的一个身份是农村学校的老师,我们以前招收在职硕士时发现,很多来自农村的教师身上有一个共同面临的问题在于认为自己的工作是日复一日的重复,但教师本身又是一个需要不断付出爱的工作,所以就需要不断学习。我的建议是,要找到自己个人的发展,不断地提升。其次,教师一定要神圣化,这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信念。最后,要善于借助身边人的力量,要尊重依靠你身边的人。

    最后,小组创始人许金晶老师对本次沙龙做了简单的小结。他先对此次参加线上沙龙的三百多名书友表达了谢意,并简要谈了谈自己对于安超老师新著的看法。许老师表示,随着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慢慢进入一个稳定的社会状态、阶层不断固化,无论是家长、社会还是整个公众都对教育给予了强烈的关注,中文出版界中也出现了很多佳作,如黄灯《我的二本学生》、程猛《“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等。除了安超的书之外,近年来也有许多在社会史转向或微观史转向背景下诞生、以自身家族和经历作为材料写就的书,而无论是狭义的文学领域,还是广义的人文社科写作出版领域,非虚构写作也越发引人注目,感兴趣的书友可以广泛涉猎,期待今后与更多书友交流、共读好书。

    (本纪要由梅园经典共读小组深度合作方——群学书院编排设计,并在其公号首发。)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4分

  • 人物塑造:6分

  • 主题深度:3分

  • 文字风格:3分

  • 语言运用:7分

  • 文笔流畅:4分

  • 思想传递:5分

  • 知识深度:5分

  • 知识广度:4分

  • 实用性:8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9分

  • 情感共鸣:6分

  • 引人入胜:4分

  • 现实相关:8分

  • 沉浸感:5分

  • 事实准确性:8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 网站更新速度:8分

  • 使用便利性:4分

  • 书籍清晰度:9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8分

  • 加载速度:9分

  • 安全性:6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3分

  •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内容完整(239+)
  • 少量广告(446+)
  • 无漏页(223+)
  • 速度快(418+)
  • 经典(412+)
  • 四星好评(258+)
  • 微信读书(433+)

下载评价

  • 网友 马***偲: ( 2024-12-10 13:53:00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冯***卉: ( 2024-12-21 08:39:31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师***怀: ( 2024-12-12 20:42:08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訾***雰: ( 2024-12-14 14:24:16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堵***格: ( 2024-12-13 23:51:40 )

    OK,还可以

  • 网友 国***芳: ( 2025-01-08 19:20:40 )

    五星好评

  • 网友 饶***丽: ( 2025-01-04 14:08:28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田***珊: ( 2024-12-28 04:53:46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常***翠: ( 2024-12-15 01:05:42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索***宸: ( 2024-12-20 10:13:13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谢***灵: ( 2024-12-12 12:44:08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冯***丽: ( 2024-12-22 08:58:28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居***南: ( 2024-12-19 03:00:59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孔***旋: ( 2024-12-10 03:27:33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谭***然: ( 2024-12-20 05:56:02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