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书屋 -岂不怀归(三和青年调查)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34:42

岂不怀归(三和青年调查)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岂不怀归(三和青年调查)精美图片
》岂不怀归(三和青年调查)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岂不怀归(三和青年调查)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11052872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11
  • 页数:288
  • 价格:29.7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34:42

内容简介:

◎ 编辑推荐

★社会学学者“潜伏”三和,以白描手法还原“三和大神”真实面貌;一部罕见的真实和诚恳的作品。

深圳龙华一处城市角落里,有一群被称为“三和大神”的年轻人。他们干一天玩三天,吃廉价的食物,经常睡大街,十天半月不洗澡、不换衣服。

三和随着一部纪录片而火遍全网,一方面被妖魔化为中国版的里约贫民窟,一方面被娱乐化为颓废时代的精神乌托邦。在种种被粗暴简化的标签和符号背后,这些徘徊在边缘地带的“三和大神”们,其生存状况究竟如何?社会学者孤身融入三和,展开长达半年的艰难田野调查,拨开媒体猎奇化的迷雾,还原一个全面而真实的三和。

★深度挖掘“三和大神”背后的故事,一窥 “佛系”外表下的无奈与挣扎;

“丧文化”横行的时代,“三和大神”离我们并不遥远。

“躺尸”到死亡,颓废到绝望。看似玩世不恭的生活,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复杂经历?本书列举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讲述三和青年的“前世今生”。每一个流落街头的“大神”背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每一张故作洒脱的脸上,都藏着失落与迷茫。他们想做一个活生生的人,却成了混吃等死的躯壳。当梦被现实击碎,当希望沦为绝望,“丧”是他们对世界的无声反抗。

★探寻三和式底层社会成因,剖析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种种发展问题。

为何新一代的进城务工者不再像父辈一样选择节俭而吃苦耐劳地工作?满怀希望前来三和寻找出路的青年们,为何无可避免地走向沉沦?本书尽可能透视与理解三和青年的想法与选择,揭示三和消磨斗志、泯灭理想的特殊“魔力”,并分析其背后的经济与社会原因,为理解中国城市化问题提供独特的视角。

★凝视高楼之下的无名阴影,探索三和青年“后备军”的可能出路。

三和青年的遭遇绝非孤例,他们是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一些难以被城市容纳的群体的缩影。三和青年的“后备军”,是整整一代没有知识与技能的农村青年。本书对三和青年抱以人道主义的关怀与同情,并鼓励各界关注社会发展过程中被抛下的那一群人,共同寻找解决之道。

★李培林、李银河、梁鸿、熊培云诚挚推荐

这是一本关于中国青年农民工边缘群体的社会学著作,它以田野笔记和深描的方法,提供了类似《街角社会》的观察视角,有助于我们理解现代化过程艰难复杂的全貌。

——李培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一个社会的内在裂缝如何形成?“三和青年”如何一步步从社会秩序中游离出来,成了得过且过、没有任何生存实感的“三和大神”?当理论术语无法解释社会现象时,或许,回到经验,回到现场,我们能获得最真实也最有效的理解力。《岂不怀归》的两位写作者秉承这一信条,进入“三和”,让我们看到那些被忽略的细节——人才市场、中介、小旅馆、工厂,甚至天气,等等,它们构成强大的现实合力“剥夺”青年们的梦想和精神。在这里,“三和”就像一面魔镜,照出时代逻辑的另一面——荒凉、坚硬,以粗暴的力量侵袭着我们的灵魂。我希望大家能够阅读这本书。

——梁鸿 学者、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 内容简介

在深圳龙华三和人力资源市场,生活着一群“三和大神”。他们干一天玩三天,白天四处闲逛,晚上睡大街;吃5块钱一碗的“挂逼面”,喝2块钱一大瓶的水,抽5毛钱一根的散装红双喜,在臭气熏天的网吧里呆到天明。混吃等死,得过且过,挣扎在城市边缘,在生存的极限自我麻痹。他们是城市化浪潮中掉队的人,是被时代遗弃的“零部件”。“留城无望,回村无意”,是他们共同面临的两难困境。

社科院社会学学者“潜伏”三和,历时半年,完成了这份20多万字的研究笔记,并配有几十幅图片。采用白描式研究手法,还原三和青年生存处境,全景式展现“90后”和“00后”农民工流浪三和的生活,打破大众对这一群体的刻板印象。以点窥面,了解中国社会剧烈变革之下的城市化问题,探寻解决底层社会问题的进路。本书在突显学术价值的同时,体现人文关怀和学界对社会现实、劳动者的关照。


书籍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第一章 三和人力市场

第二章 住宿与“住宿”

第三章 三和青年活动及地点

第四章 三和商品

第五章 三和青年群体

第六章 三和“事件”

第七章 探讨三和青年的出路

后记


作者介绍:

田丰,1979年出生于安徽蚌埠,社会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长期致力于人口与家庭社会学、互联网与青少年、社会分层与社会问题、志愿服务与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先后出版《当代中国家庭生命周期》《生活在此处》(合著)等社会学著作。

林凯玄,1993年出生于河南商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9届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为社会工作、社会政策。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三和青年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形成离不开深圳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按照深圳气象局的介绍:“深圳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长夏短冬,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3。0℃,历史极端最高气温38。7℃,历史极端最低气温0。2℃;一年中1月平均气温最低,平均为15。4℃,7月平均气温最高,平均为28。9℃。”这种气候条件对三和青年再适合不过,试想在北方城市露宿街头,可能就要“路有冻死骨”了。气候还给三和青年带来诸多便利:不需要沉重的行囊,无须在衣着上过多花费,还可以在露天环境下解决洗澡、洗衣等个人卫生间题。换言之除了特定的社会环境之外,在中国大城市底层社会的产生过程中,自然环境也是重要条件。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解释一下这个三和青年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挂逼。挂逼的意涵非常丰富,可以用来描述自身和他人的状态,以及用来形容任何事物。挂逼程度最高的就是死亡,如某某“大神”挂逼了;程度低一点的,就是有些人因为犯事被公安带走;最基本的需求满足不了,没钱吃饭、住宿,也是挂逼,有时可能是短暂的,一旦有了一点钱,挂逼状态就会消失。最末一种情况是三和青年最常使用的。

挂逼有时还包含自嘲和自我保护的意味,三和青年见面说的第一句话是“我挂逼了”,这意味着已经没钱吃饭、睡觉;即使赚到了钱也会这样说,其目的是掩饰和伪装自己,既可避免钱财被他人所借,又可以在某些情况下得到他人的帮助。三和青年还会在比较便宜的事物前加上“挂逼”二字,像挂逼水(2 元一大瓶)、挂逼面(最简单的面,有几片青菜,5 元一碗)、挂逼床位(15 元一晚)、挂逼手机(几十元甚至几元一部)、挂逼女(即站街女,现在因为政府严格治理,已经转移到其他地方)等。还有在工作前边加上“挂逼”的,如挂逼保安、挂逼快递等,因为是三和青年(他们属于第三种状况,一种挂逼的生活状态)所做,所以有了这样的称呼。特殊的时候,挂逼在某种程度上还等于一种消遣娱乐方式,是中性的意思,例如有人会说去附近的龙华公园闲逛、玩乐为去公园挂逼。


日结是理解三和青年及三和社会生态的关键环节,是三和人力市场参与各方博弈的利益平衡点。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日结是各方获取预期收益的规则设计。就招工企业而言,日结降低了管理、

薪酬、社保等用工成本,尤其是对于一些有阶段性用工需求的企业,日结更是为其创设了灵活的用工机制;就中介而言,日结保证了一支有着经常性求职需求的劳动力队伍的存在,为其创利提供了无尽的来源;就三和青年而言,日结既为其生存提供了基本保障,也为其在时间分配岗位选择上提供了更大的自由空间。第二,日结也是各方破坏规则以实现利益最大化的途径。追求利益最大化是经济学对于经济行为主体的行动目标的基本假设。良性的对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应当是行为个体在符合法律、道德且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基础上,通过自身资源优勢获得自己所能得到的最大利益的行为。但在三和人力市场各方的博弈中,我们看到,对规则的破坏成为其各自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途径。就招工企业而言,巧立名目克扣工资的行为时有发生;就中介而言,夸大招工岗位优势淡化其劣势成为常态;就三和青年而言,拈轻怕重、消极怠工,甚至拿钱跑路并不鲜见。

因此,日结在提供给参与各方灵活、便捷、自由的获利规则的同时,也埋下了一次性交易下的责任缺失、信任缺失的隐患。而这种缺失反过来更强化了日结这一用工形式的存在。尤其在对人力市场有着较大依赖的三和青年看来,日结成为中介和招工企业规避和降低权利侵害风险的最有效的手段。


第二个疑间是,为什么中国缺少对社会事实的白描研究,尤其是中国社会处在剧烈变革之下,很多社会现象转瞬即逝,在深入的系统性研究尚未完成之前,某个现象背后的社会事实可能就已经消逝了。基于社会事实的白描研究则有助于研究者抓住转瞬发光的一刻,带来不错的研究成果或者对社会事实的记录。


如果说“日结”为三和各方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那么廉价的居住方式则从根本上固化了三和的空间特征。这一空间特征在以往研究中,若以居住者经济状況共性描述,有人称之为“贫民窟”;若以其城市化发展进程所处阶段描述,有人称之为“城中村”;若以其与中心城区的空间隔离、社会隔离、心理隔离状态描述,有人称之为“城市飞地”。近来,有研究者开始正视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如道格·桑徳斯就将其称为“落脚城市”,认为这是外来人口融入城市的跳板,这些人也促进了下一拨乡村人口的迁移;更为重要的是,“落脚城市”揭示了这类地区(包括空间及居住其中的人)的动态与过渡性的角色,而非简单的固定实体。“落脚”既为所在城市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和消费者,同时也为务工群体创造了阶层流动的可能性。它体现了城市包容性与社会阶层弹性的有机统一,是城市活力的来源之一。


还有一位大叔,在三和卖手机也已经有五六年,每次过来都是提着一个书包和一条裹着商品的床单。大叔一到电子一条街,就脱掉上衣搭在肩膀上,手上拿着一条湿毛巾前胸后背地擦拭着,再拿出手机播放一部喜欢的电视剧,开着外音摆在摊位上,青年可以待在推前一起看。大叔的推位上通常摆放着几张交通卡(深圳通),还有充电宝、数据线等,但与其他推主相比,他所卖商品较少,又是在市场最边缘,生意并不太好。除了买卖商品之外,大叔的另外一项业务是虚拟服务交易,虚拟服务交易就是给三和青年提供支付宝扫码领红包、微信或者支付宝转账等服务,然后把转入账户的钱提现,收取一定的手续费。毕竟一些三和青年进入挂逼状态之后,可能卖掉了手机,也可能连身份证都没有了,却有可能从外部获得一定的经济支持,而在没有手机和身份证的情况下,自己用微信或支付宝收钱就不太现实了,此时大叔承担了中介的角色,也从中获得一定好处。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 编辑推荐

★社会学学者“潜伏”三和,以白描手法还原“三和大神”真实面貌;一部罕见的真实和诚恳的作品。

深圳龙华一处城市角落里,有一群被称为“三和大神”的年轻人。他们干一天玩三天,吃廉价的食物,经常睡大街,十天半月不洗澡、不换衣服。

三和随着一部纪录片而火遍全网,一方面被妖魔化为中国版的里约贫民窟,一方面被娱乐化为颓废时代的精神乌托邦。在种种被粗暴简化的标签和符号背后,这些徘徊在边缘地带的“三和大神”们,其生存状况究竟如何?社会学者孤身融入三和,展开长达半年的艰难田野调查,拨开媒体猎奇化的迷雾,还原一个全面而真实的三和。

★深度挖掘“三和大神”背后的故事,一窥 “佛系”外表下的无奈与挣扎;

“丧文化”横行的时代,“三和大神”离我们并不遥远。

“躺尸”到死亡,颓废到绝望。看似玩世不恭的生活,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复杂经历?本书列举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讲述三和青年的“前世今生”。每一个流落街头的“大神”背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每一张故作洒脱的脸上,都藏着失落与迷茫。他们想做一个活生生的人,却成了混吃等死的躯壳。当梦被现实击碎,当希望沦为绝望,“丧”是他们对世界的无声反抗。

★探寻三和式底层社会成因,剖析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种种发展问题。

为何新一代的进城务工者不再像父辈一样选择节俭而吃苦耐劳地工作?满怀希望前来三和寻找出路的青年们,为何无可避免地走向沉沦?本书尽可能透视与理解三和青年的想法与选择,揭示三和消磨斗志、泯灭理想的特殊“魔力”,并分析其背后的经济与社会原因,为理解中国城市化问题提供独特的视角。

★凝视高楼之下的无名阴影,探索三和青年“后备军”的可能出路。

三和青年的遭遇绝非孤例,他们是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一些难以被城市容纳的群体的缩影。三和青年的“后备军”,是整整一代没有知识与技能的农村青年。本书对三和青年抱以人道主义的关怀与同情,并鼓励各界关注社会发展过程中被抛下的那一群人,共同寻找解决之道。

★李培林、李银河、梁鸿、熊培云诚挚推荐

这是一本关于中国青年农民工边缘群体的社会学著作,它以田野笔记和深描的方法,提供了类似《街角社会》的观察视角,有助于我们理解现代化过程艰难复杂的全貌。

——李培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一个社会的内在裂缝如何形成?“三和青年”如何一步步从社会秩序中游离出来,成了得过且过、没有任何生存实感的“三和大神”?当理论术语无法解释社会现象时,或许,回到经验,回到现场,我们能获得最真实也最有效的理解力。《岂不怀归》的两位写作者秉承这一信条,进入“三和”,让我们看到那些被忽略的细节——人才市场、中介、小旅馆、工厂,甚至天气,等等,它们构成强大的现实合力“剥夺”青年们的梦想和精神。在这里,“三和”就像一面魔镜,照出时代逻辑的另一面——荒凉、坚硬,以粗暴的力量侵袭着我们的灵魂。我希望大家能够阅读这本书。

——梁鸿 学者、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 内容简介

在深圳龙华三和人力资源市场,生活着一群“三和大神”。他们干一天玩三天,白天四处闲逛,晚上睡大街;吃5块钱一碗的“挂逼面”,喝2块钱一大瓶的水,抽5毛钱一根的散装红双喜,在臭气熏天的网吧里呆到天明。混吃等死,得过且过,挣扎在城市边缘,在生存的极限自我麻痹。他们是城市化浪潮中掉队的人,是被时代遗弃的“零部件”。“留城无望,回村无意”,是他们共同面临的两难困境。

社科院社会学学者“潜伏”三和,历时半年,完成了这份20多万字的研究笔记,并配有几十幅图片。采用白描式研究手法,还原三和青年生存处境,全景式展现“90后”和“00后”农民工流浪三和的生活,打破大众对这一群体的刻板印象。以点窥面,了解中国社会剧烈变革之下的城市化问题,探寻解决底层社会问题的进路。本书在突显学术价值的同时,体现人文关怀和学界对社会现实、劳动者的关照。


精彩短评:

  • 作者:赫恩曼尼 发布时间:2020-08-09 13:28:38

    有这样一群人,无法融入城市却又回不去乡村,渴望落脚却又没有技术和能力做工,不甘心做工厂流水线上的螺丝钉、被克扣和压榨,又没有更好的生存方案。他们或出于无奈、或出于所谓的“自由”终日挣扎在生存边缘,看不到外界,也不被外界看见。他们组成了一个高流动的小社会,不安感、追求短期回报、鄙视劳动、相互利用、自我麻痹。他们是被发展落下的群体,被主流话语嘲讽、忽视、屏蔽。这本“白描式”的研究报告展现出了“三和青年”生活的样貌,不牵涉太多理论,也不做道德评判。难能可贵。

  • 作者:danyboy 发布时间:2020-08-21 08:40:46

    前几天出差来回路上读的。1、诚如作者在后记所说,这是一个工作笔记,流水账式的叙事,简单的归纳总结,深度和高度明显不足。而且,不知道是没写还是被删,完全没有涉及性问题,你去三和贴吧看看,性是很重要的一块内容。2、但还是读的津津有味,与最初知道三和大神,看过一些视频的感受不同,没有猎奇的眼光,也克制着自己用何种或左或右的视角的评判。不知不觉间竟然与三和青年产生了某种共情:如果时代动荡,我能不能坦然的扯一张硬纸壳席地而眠?他们厌恶流水线打卡,我又何尝不厌恶?3、还是要说,这些青年并不是左派话语里潜在的反抗者,也不是追求个人自由,他们的自甘懒散也不能用勤劳自尊进行道德评判,如今什么价值都在解体,多说无益。打个比方,这个时代犹如一个运行的车床,他们是制造零件时被抛出的碎屑,而我等工薪者就是零件。

  • 作者:伊夏 发布时间:2020-08-11 21:38:04

    先提醒一下:这本书的分类是“纪实文学”。这个分类是恰切的,这不是严格的社会学著作不要带着读浙江村的期待。开篇对“大神”定义的搁置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后半本叙述上的轻微混乱及现象罗列等简单化倾向。另一面:这样稚嫩的田野调查叙述这样的“白描”(我理解多数内容的写作者应是93年的林凯玄同学)对多数拿着课题费的高校研究者是一种“耳光响亮”。近切的话题和人群,以这样“自费倒贴”的方式交出了第一份回应,如果后续有批评者要聊本书深度不足,请优先考量作者们的觉知和勇气。三和的明天,需要更多相关学者“进场”。

  • 作者:荒野 发布时间:2022-10-07 12:16:50

    边打盹,边读。痴迷巧克力竟到这程度,自己也需要警惕一下糖果。

  • 作者:yan 发布时间:2020-08-23 14:04:35

    一星给选题,一星给田野,但作为一个实证研究成果出版,实在不够格。写作太差,分析太弱。

  • 作者:琥珀工作室 发布时间:2020-08-04 17:21:26

    同为“90后”,有人在宿舍的床板上躺尸,有人在三和的大街上挂逼。抛开生活条件不谈,二者又差在哪里?三和大神不止在三和。


深度书评:

  • 三和大神,中国都市隐秘角落里的传说

    作者:新经典 发布时间:2020-08-11 13:11:48

    作为一个“奔五”的70后中年大叔,出一本书本不应该那么激动,但《岂不怀归:三和青年调查》得以付梓真的按捺不住内心的狂喜,我几乎对所有曾经了解过这本书的朋友们奔走相告,

    “书要出了!”

    如此激动并不是说书有多好,而是感慨这项研究成果从构思到出版期间的艰难,2017年构思,2018年调研,2019年初完稿,之后书稿所经历的颠沛流离,辗转于多个出版社和版署,一次次的铩羽而归,而电脑里的书稿是始终停留在“三和汇总——20190215”。

    是的,连修改的机会都没有,就被关上了可以刊行的大门。

    一直到凯玄毕业,书还在送审的路上,乃至于在谢师宴上,不得不无奈地和凯玄说,不是不想出,是真的出不来。

    还好,在一连串的机缘和巧合之下,终于不需要做这一道选择题了,如果不是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就不会和晓冰姐聊及此书出版的艰难,也不会由此认识资深的媒体人张英老师,更不会将书稿交到新经典杨晓燕老师的手中,最后在海豚出版社遇见了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的嫡系师妹王水。

    在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下,书终于进了印厂、上了书架、变成了白纸黑字,此刻向他曾经帮助过本书出版的朋友们道一句:

    感谢!

    虽然一些内容已经不在了,但这本按旅程算几乎可以拿一张国航金卡的书并未失色过多,而且这种出书的经历应该可以回味一生。

    ▍三和青年调查缘起

    第一次听说“三和大神”,是在朋友小聚的饭局上。一个朋友问我:“你知道最近深圳有一群‘三和大神’吗?”我一脸茫然,疑惑地看着他,因为在此之前根本没听说过这回事。

    回到家打开电脑,在网络上搜索“三和大神”,才发现原来这是存在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人群”。之所以称其为“人群”,是因为在我当时的理解范围内,实在无法接受处于这种生活状态的一群人存在,甚至有时会觉得“三和大神”仿佛和我们生活在不同的世界。

    身为研究者,我显然不能接受这种主观臆断的想法。我会时不时地在网上搜索关于“三和大神”的消息,每次看到相关报道,也会保存或收藏起来,总想着有一天会去做三和的研究。等待的时间似乎很漫长,直到凯玄的到来。

    有一次与凯玄聊天时说起“三和大神”是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负面典型,却一直没有真正的研究介入,而他恰恰对此感兴趣,更难能可贵的是,凯玄也愿意去三和做田野。由

    此,我们师生组成了一个非正式的研究团队,凯玄转化为局内人,融入和体验三和生活,我则是作为局外人,观察和了解三和青年。

    我们从网络得知,那里的生活环境异常恶劣,非一般人所能忍受,还可能存在一定的人身安全问题。在开始三和青年田野研究之前,我跟凯玄确认过多次,问他怕不怕,甚至到他临走前,我还在说“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凯玄则毅然踏上了他的三和之旅,对三和青年长达半年的研究就此展开。

    《岂不怀归:三和青年调查》实拍图

    ▍艰难的过程

    这项研究开展得非常困难。第一个困难在于我以定量研究为主,在定性研究和人类学的田野方法上,并无特别好的研究基础。

    在做三和青年研究之前,内心是忐忑的,因为不知道最终能够通过这项研究获得什么发现,能够得出什么样的研究结果。换言之,与以往所做的研究不同,这项研究是带着美好的愿望和憧憬上路,却对可能产出的成果没有任何预期和奢望。

    时至今日,我依然认为,三和青年的研究最突出之处就是研究本身不带有任何的预设、假定和理论束缚,而是竭尽所能地描述一个真实的三和青年群体的状态。

    第二个困难是缺乏支持的研究条件,极为考验研究者的执着和坚持。

    三和青年的选题决定了我们基本上拿不到任何科研基金的资助,只有白手起家、贴钱科研,通过各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方法筹集经费。

    没有科研基金资助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不需要受任何条条框框的限制,也不需要拿出一个八股文式的研究报告或论文,能够深切体会研究的自由、放手去干也是研究过程中的一个意外收获。

    没有经费诚然是不小的问题,但更大的问题是,在不可能展开大规模调研的情况下,极少数研究者在一个复杂社会环境中调研是需要耐心和决心的,是需要执着和坚持的。在研究过程中要忍受孤独几乎是所有研究者的必修课,但对于一个刚刚入门的学生而言,孤独也可能意味着迷失,调研过程中凯玄多次提到不知道观察什么、记录什么。现在想来,如果能有足够的经费支撑,有一个小团队相互配合,三和青年的研究或许会更加深入和透彻。

    第三个困难是这项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得不到政府部门及三和青年的必要帮助和支持。以往很多研究都是在政府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打开调研的通道,但从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的角度来看,显然不希望此类情况被广而告之。

    内封实拍图

    对于三和青年而言,他们虽然多处于落魄的生活境地,但对外来研究者仍带有强烈的戒备和警觉心理,对任何外来者的接触、对话或访谈都非常抵触,毕竟他们也不想让三和之外的人知道自己的窘境,尤其是这些信息有可能传播到熟悉自己的家人、朋友那里。

    所以,研究三和青年只能通过长期不断的观察,才能获得想要的结果。而在此之前,研究所投入的时间、精力、经费都像是在赌博,不知道会不会收获有价值的结果。

    上述困难也让我们把研究直接定位于对三和及三和青年最真实、客观和准确描述的基础上,尽可能深入三和青年群体中去透视和理解他们对生活、工作的选择,以及通过这一选择而聚集在三和背后的逻辑和意义。

    这一研究定位并非退而求其次地躲避社会学研究中更普遍使用的、从宏大理论到社会现实的叙事模式,

    而是试图在以往社会学研究的套路之外,寻找一种看似浅层却更具坚实基础的叙事模式,让社会学研究更加多元化,形成以描述基本事实为基础的社会学研究方式。

    ▍为什么会选择白描?

    很多研究者可能认为把事实说清楚的白描方式并不是真正的社会学研究。这或许不是最好的研究,却是中国社会剧烈变革过程中最缺乏的研究。可以说,

    此次研究的设想很大程度上也来自现有社会学对社会事实白描的忽略。

    一个研究者的视角和方法,决定了他的研究成果、研究取向和论述方式。

    2012年,我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做访问学者时,读了威尔逊的《真正的穷人:内城区、底层阶级和公共政策》一书。威尔逊在谈到研究底层阶级的方法时指出:

    对底层阶级近来问题剧增现象的富有创见的解释,有赖于耐心细致的经验研究。单凭人口普查数据和其他二手资料,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以经验数据来扩充这种信息,以更好地反映聚居区底层阶级的体验,以及塑造了而且还将继续塑造这种体验的一般社会状况。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采用不同的研究策略,从调查到民族志乃至历史的方法,都可派上用场。

    与此同时,在读《真正的穷人:内城区、底层阶级和公共政策》这本书时,我也产生了两个疑问。

    第一个疑问是,

    为什么中国始终没有出现类似于美国黑人社区和巴西贫民窟的底层社会。

    当然,我们可以猜测是中国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制度使得底层社会难以出现,比方说,中国的土地集体所有制的特点,中国有强大的中央政府以及非常有执行力的地方政府。或许还有我们以前所看重的乡土情结,当人们在城市无法生活下去的时候,更可能会选择回到农村,而不是混迹于城市的底层社会。

    但是,这些是真的吗?中国以前出现过很多城中村,城中村中外来农民工的生活、工作及生存处境,跟底层社会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只不过没有像黑人社区和巴西贫民窟那样持续走向极端而已。

    三和的出现会令研究者眼前一亮,这并不是说我们发现了研究的曙光,而是找到了更接近于极端的典型案例。

    必须承认,中国目前仍处于城市化的时代,在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人才、资源、资本向大城市集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大城市都是城市化的典型代表。深圳出现了三和青年这一群体,北京、上海、广州会不会出现类似的典型案例?至少目前三和可能是我们能观察到的最接近美国黑人社区和巴西贫民窟的底层社会。而发现和研究底层社会的最终目的是要更多地思考底层社会形成的原因,了解底层社会人群的生活状况,以及探寻将来如何面对和解决底层社会问题。

    第二个疑问是,

    为什么中国缺少对社会事实的白描研究,尤其是中国社会处在剧烈变革之下,很多社会现象转瞬即逝,在深入的系统性研究尚未完成之前,某个现象背后的社会事实可能就已经消逝了。

    基于社会事实的白描研究则有助于研究者抓住转瞬发光的一刻,带来不错的研究成果或者对社会事实的记录。还有一些社会现象是短期内难以加以清晰透彻研判,且在经典社会学理论中难以找到准确参照体系的,比如互联网和青少年研究中的诸多现象。

    对于上述情况,拄着理论的拐杖去寻找理想中因果关系的研究模式都不太适合,不如抛开种种桎梏,使用白描研究的分析方式打开局面。当前,寻找社会学研究的空白地带与挖掘现有理论的潜力是同等重要的,即便空白地带的白描研究可能很浅。

    ▍三和青年:为什么不想工作?

    三和青年的研究也是在回答我多年前的这两个疑问。我相信三和青年的出现并不是偶发的孤立现象,而是和经济社会发展变迁以及青年人群特点的变化紧密相连。

    在“90 后”和“00 后”人群身上有很多新时代烙印,他们负担的家庭压力小了很多,至少不需要承担家庭支柱的压力,能够自己养活自己对他们的父母而言已经是极大的满足

    。更重要的是,“90 后”和“00 后”身上带有强烈的权利意识和抗争意识。权利意识方面,当他们遭遇不公平的对待,比如克扣工资、工作环境差等情况时,会主动维权。

    但他们也面临与上一代人同样的困境—缺乏有效的自我保护手段。在缺乏手段的情况下,“90 后”和“00 后”农民工选择了一种新的抗争模式——在大都市里“混吃等死”。

    在访谈中,三和青年经常说的一个道理就是:

    不想工作的原因是不愿意被剥削、被克扣、被歧视。

    这正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过程中把农民工“非人化”对待的结果。用马克思的话说或许是异化,“非人化”却又不同于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异化,因为“非人化”背后更多是制度因素和资本因素的有意为之,而非市场因素和资本因素自发形成,故此,其复杂性应该远胜马克思所讨论的异化。

    三和青年聚居的城中村的复杂性与以往相比也丝毫没有减少。城中村始终是社会学家研究中的重点议题。我的导师李培林研究员多年前就专门写过《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一书,对城中村的剖析拓展了人们对城市化进程中本地农民和外来农民工生活变迁和生涯转变的理解。

    我们的研究在某种意义上也承接了老一辈社会学家对广深地区城中村研究的传统,有所不同的是三和聚集的外来农民工更多,本地农民基本上已经脱胎换骨,融入了大都市。让人汗颜的是,三和的研究和羊城村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水平上,还是在人物、事件的剖析上都有明显差距。这也是要特别指出的一点,我们近乎浅显的研究尚不足以向老一辈社会学家致敬,只是尝试做一些探索性的研究。

    对于生活在三和的“90 后”和“00 后”,还有一个不能不提的话题:

    期望

    从三和青年的经历可以看到,他们最初对社会、对工作、对生活都有一些期望,如果大城市没有排斥这群人,他们可能不会聚在高楼林立的深圳边缘的城中村里。甚至可以认为对三和青年而言,没有排斥,就没有抵制。

    他们试图抵制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背后不合理的制度逻辑,他们不愿意做生产线上一个可替换的零部件,而想去做一个活生生的人,或者说他们试图活出理想中的模样。

    在缺少技能、没有收入并且被排斥的情况下,抵制进工厂、抵制工作的结果只能是成为在生存线上挣扎、混吃等死的躯壳。之所以成为躯壳,最重要的原因恐怕还是期望难以实现。他们最大的期望可能也就是成为大城市里被公平对待的普通人,这对绝大多数农民工而言都相当难以实现。

    毕竟,中国的经济城市化、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之间是脱节的,尤其是本应伴随着城市化的市民化进程更是极其缓慢,并非是今日的中国没有经济能力解决市民化问题,而是因为中国始终把经济发展摆在优先于社会发展的位置,其后果则可能是遭到社会发展滞后的报复。

    可以预言,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发展滞后对经济增长、城市发展的负面作用必然难以消除,其中典型的影响就是当下农民工职业化的严重滞后。

    农民工职业化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一方面,政府针对农民工开展的培训工作不可谓不多,却收效甚微,大部分地方政府的农民工培训都流于形式;另一方面,相当部分外出务工的“90 后”和“00 后”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水平与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出现脱节的状况。

    在三和青年中,这一点尤为突出,真正接受过职业培训,拥有职业技能的青年所占比例微乎其微。当然,有职业技能的年轻农民工沦为三和青年的可能性也比较低。可是,对于没有职业技能的“90 后”和“00 后”农民工而言,一旦他们出现懈怠和厌倦情绪,就更容易陷入困境。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对三和青年职业变化以及在工厂内表现的观察不足也是一个令人遗憾的地方,对于三和青年来说,他们来到三和之前的经历与所受影响是不可忽视却又无法直接观察的。研究者所能观察到的只是少数三和青年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而大部分三和青年只能从事体力劳动——这与他们的父辈是相似的。可惜的是,时代发生了变化,纯粹的体力劳动已经不能给三和青年带来理想的生活,深圳产业结构升级与农民工职业化落后之间的矛盾不能不说是一代人乃至几代人之痛。

    抛却长达几代人的痛点不谈,三和青年的聚集更是这个时代物质充沛、物流发达催生的产物。

    试想,如果在一个物质紧缺的时代,三和青年不可能在大城市中获得成本低廉且足以维持生存的生活资料。物质充沛是前提,而物流产业的发展则从两个方面给他们提供了“活路”:一是三和青年从事的日结工作很多来自物流行业,物流行业需要大量临时工,而三和青年恰恰是最廉价的劳动力;二是只有在物流发达、成本较低的时代,三和青年所需要的各类低价产品才能够被配送过来,否则仅仅是物流成本,他们都难以承受。

    可以说,物质充沛和物流发达为三和青年提供了必要的生存条件,或许这是万物互联时代意想不到的效应之一,而万物互联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则来源于手机。

    即便收入很低,三和青年使用手机购物和支付也是普遍现象,

    但手机并没有帮助他们联入世界,反而更像是帮助他们脱离了这个世界和时代。

    他们在手机上自娱自乐,在手机上消磨时间,在手机上完成工资结算等。手机的存在让三和青年对外部世界的依赖程度下降了很多,工作以及吃穿住行的大部分行为都可以用手机实现。

    而手机最初的功能——联通世界、联系家人、联络感情,反而被忽略了,大概是因为三和青年连接外部世界的需求已经下降。他们有时主动逃避外面的世界,甚至躲避家人,其原因可能是感到羞愧,或害怕家人担心。

    以上对三和及三和青年林林总总的描述并非想要面面俱到,而是想表达可以用来解读三和及三和青年的视角实在是太多了,任何一个解释路径或许都能写成一本专著,

    而我们只是用能够想到的解释路径浅尝辄止地阐释,试图以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关心三和青年现象,关注底层青年的命运。

    中国的影视剧特别喜欢的一个叙事逻辑就是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互相融入,在三和青年身上似乎还可以加上城市命运,三者之间有融合的部分,也有背离的部分。三和青年看起来与深圳经济社会发展脱节,却真实地融入了整个城市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

    残存在城市角落里的底层社会的这群人,需要政府和社会的保护和关爱,而社会学研究者应该做的是关注现实的社会问题,并描述和分析问题背后的故事。

  • 岂不怀归?反正我是很想回到校园去

    作者:Abel Hsiao 发布时间:2021-01-14 01:23:50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3分

  • 文字风格:3分

  • 语言运用:3分

  • 文笔流畅:5分

  • 思想传递:4分

  • 知识深度:8分

  • 知识广度:7分

  • 实用性:9分

  • 章节划分:5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6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6分

  • 现实相关:3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9分

  • 文化贡献:4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6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 网站更新速度:8分

  • 使用便利性:8分

  • 书籍清晰度:9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6分

  • 加载速度:3分

  • 安全性:4分

  • 稳定性:6分

  • 搜索功能:9分

  •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一般般(165+)
  • 三星好评(110+)
  • 目录完整(244+)
  • 书籍完整(60+)
  • 好评多(436+)
  • 书籍多(141+)
  • 无多页(419+)
  • 内容齐全(358+)
  • 值得下载(363+)

下载评价

  • 网友 邱***洋: ( 2024-12-30 04:58:56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冉***兮: ( 2024-12-10 12:57:02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宫***玉: ( 2024-12-22 12:36:09 )

    我说完了。

  • 网友 隗***杉: ( 2024-12-23 21:45:16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利***巧: ( 2024-12-30 21:25:39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濮***彤: ( 2024-12-27 11:42:12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游***钰: ( 2024-12-13 08:44:38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通***蕊: ( 2024-12-16 17:58:33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常***翠: ( 2024-12-10 15:39:13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师***怀: ( 2025-01-03 04:41:41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康***溪: ( 2025-01-09 05:04:58 )

    强烈推荐!!!

  • 网友 辛***玮: ( 2025-01-06 03:14:12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瞿***香: ( 2025-01-09 13:46:34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堵***洁: ( 2024-12-28 05:17:25 )

    好用,支持

  • 网友 饶***丽: ( 2025-01-09 13:59:46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