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抑郁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转化抑郁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戴维.罗森博士为抑郁的个体、其家人和治疗师们提供了通过创造力治愈心灵的持续一生的课程。《转化抑郁》是一本关于把抑郁转化为有意义的选择的书,对于自杀行为也有强大的对抗力。在《转化抑郁》一书中,罗森把荣格的积极想象方法应用到了抑郁和自杀倾向患者的治疗当中,清楚地阐明,当人们学会直面从痛苦挣扎中涌现的丰富意象和象征之时,他们就能把绝望转化为创造性能量之源泉。罗森详细讲述了四位患者的治愈之旅,他们的绘画、诗歌、陶艺和舞蹈等创造性工作,与心理治疗相结合,引导他们走出抑郁,过上了更加有意义的生活。
书籍目录:
目录
第一部分背景与语境
第一章理解抑郁症:对意义的追寻
第二章认识自杀及其创造性潜能
第三章识别与治疗抑郁和自杀倾向的人
第二部分治愈抑郁的创新方法
第四章自我死亡与转化: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第五章治愈意象:转化的象征
第三部分四次转化的旅程
第六章丽贝卡:穿越灵魂之暗夜
第七章加里:龙之舞
第八章莎伦:内在女巫的死亡和创造性自我的诞生
第九章保罗:自我死亡与佛
第四部分改变之螺旋:象征性死亡与新生
第十章危机点:自我死亡如何才能起作用
后记
注释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美]戴维.H.罗森,精神病学家和荣格心理分析师,美国唯一一位教授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全职教授,目前在得克萨斯农工大学工作,同时还是精神病学和行为科学方向的教授,以及医学人文方向的教授。有多本著作出版,包括《荣格之道:整合之路》(TheTaoofJung:TheWayofIntegrity)、《作为人类经验之医学》[MedicineasHumanExperience,与戴维.赖泽(DavidReiser)合著]、《心灵之演化》[EvolutionofthePsyche,与迈克尔.鲁伯特(MichaelLuebbert)合著],以及《猫王之道》(TheTaoofElvis)。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分析心理治疗提供了一个容器,或是一个神圣的空间,让患者的治愈过程得以涌现。我保持中立,尽量避免干预其中。我在治疗中的位置就是容纳和抱持患者痛苦的混乱,内心非常清楚,秩序将在适当的时候取代混乱。我把梦和积极想象的创造性产物视为心灵康复力量的展现,我在治疗中的任务就是给予患者接纳、共情、滋养、温和的面质和指导——而不是成为保证能够治愈患者的博士。
……荣格明确反对自杀,认为它是一种违抗自性的罪过。在1946年的一封信中,他写道:自杀的想法,尽管可以理解,但我却不大认可。我们活着是为了取得尽可能大的精神发展和尽可能多的自我觉察。只要生命还在继续,即便只是很短的一段时间,都应该紧紧抓住它,以发展我们的意识。在生命尚未结束之前就打断它就好像是中止一个我们尚未开始的实验。我们正处于生命进程之中,就必须将生命进行到底。
后来,在1951年……写信再谈自杀:
生命的目标就是实现我们的自性。如果你自杀了,你就放弃了引导你实现最终目标的自性的意志……你应当意识到自杀就是谋杀,因为自杀之后,就如同其他任何谋杀现场一样,都会有一具尸体。只不过那具尸体是已经被你杀死的你自己。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戴维.罗森博士为抑郁的个体、其家人和治疗师们提供了通过创造力治愈心灵的持续一生的课程。《转化抑郁》是一本关于把抑郁转化为有意义的选择的书,对于自杀行为也有强大的对抗力。在《转化抑郁》一书中,罗森把荣格的积极想象方法应用到了抑郁和自杀倾向患者的治疗当中,清楚地阐明,当人们学会直面从痛苦挣扎中涌现的丰富意象和象征之时,他们就能把绝望转化为创造性能量之源泉。罗森详细讲述了四位患者的治愈之旅,他们的绘画、诗歌、陶艺和舞蹈等创造性工作,与心理治疗相结合,引导他们走出抑郁,过上了更加有意义的生活。
精彩短评:
作者:砚栖白 发布时间:2016-01-29 09:43:15
没啥意思,其实就是延续了荣格的意象分析法,挺玄学的
作者:Micheal 发布时间:2020-05-30 12:23:19
很好很喜欢很好看
作者:土拨鼠jerry 发布时间:2022-08-09 16:05:12
对抑郁的理解,对自杀的另一个视角,以及绘画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都让我很受启发,并且在自己的工作中进行了实践,但坦率地说,效果不明显,我想,问题在于,还是不能照搬别人的套路,而是要把别人的思想与自身的经验相整合,再形成自己的风格吧。
作者:BM 发布时间:2019-01-02 23:12:42
有声书,听得较粗略。抑郁的去污名视角(非病理),如严寒中躲藏山洞等待春天,有自我保存意味;自杀命题的象征解读,“自我死亡”——杀死自我中有害的部分,而非错误地非杀死自己的肉体;案例中的荣格象征解读,梦境中的阿尼玛/阿尼姆斯、自性、阴影原型、象征物、治疗关系......;终章结合埃里克森终身发展论解释有意思;另,假设我们生存在不那么友好(有自我毁灭倾向)的世界中,抑郁(意义丧失)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交互结果,一种外投内射的心解派之悟。
作者:庄小小 发布时间:2016-04-19 21:49:07
简单的事情认真地说,感恩作者。非常清晰明确。
作者:盛开了 发布时间:2022-01-26 21:02:24
道理不新鲜但细思极恐,“牺牲自我,成全自性这一更高的原则”vs高山寺梦僧的割耳……就,类献祭吧
深度书评:
世界悬于一线,那根线就是人的心灵
作者:云朵 发布时间:2019-01-15 16:48:28
心灵花园的系列丛书,很庆幸把此书放在了最后才阅读。因为如果放在前面的话我可能就要无限期的拖延阅读计划了,因为这本书对于我来说阅读体验并不良好,第一二部分很玄学,第三部分的案例各种乱伦、暴力、阴茎、自杀、自残、离婚、婚外情。恩,看完脑壳痛!
在阅读过程中还是想到了一些人一些事:
停留在房间的大象
大概六七年前,我的一个远方亲戚的女儿自杀了。
我记得童年的时候跟他们家的小孩有过接触和玩耍,他们家小孩太多我已经不能分辨出哪个是她了。她年龄跟我相仿,听长辈的表达大概是父母阻止她外嫁,强迫与男生分手,出现了一些创伤应激反应。后续被送进了芳村精神病医院,很快就通过药物自杀了。
这是我身边第一个了解到的自杀的事情,当时听到的只是因为父母阻止婚恋选择而选择了自杀。后来了解到越多的时候才发现,有些人活的真是很艰难的。比如她的爸爸从小就家暴她的妈妈,有时候是互相打,有时候是妈妈被按住打,他们兄妹五个从小在这样的环境长大。家里重男轻女的思想等等。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会给一个人的心灵带来多少的创伤啊,简直无法想象。
往后,这个人好像成了禁忌,从不被提及,也不能被提及,成为了停留在房间的大象。
海珠桥上绝望的人
我毕业刚刚实习的公司,每天上下班要经过海珠桥。
那里时常就会发生交通拥挤,只要一拥堵大家就会猜测又有人跳桥。以前的我会觉得这些人很奇怪,如果真是要自杀的话有那么多种方式为什么要选择海珠桥,而且经常都是在上面一直坐着。还有海珠桥并不是很高,自杀的可能性很低的。后来看新闻会了解到大多数选择跳海珠桥的人并不是真的想要自杀,而是因为有些诉求没有渠道和办法表达,比如讨债的、拖欠工资的。。。
如今想想那些站在海珠桥上的人内心是有多少绝望呢?如果不是走投无路谁会用这种最极端的方式,以自己生命为代价的方式去呐喊和呼唤呢?
成长的礼物之一,是会让人变得更加的悲悯,更加的宽厚啊。
彩云易散琉璃脆
在羽毛球姐妹群里定期就会怀念一下古诗。
她和老大是十几年的朋友,跟我们都认识。打球很霸气,性格很爽朗,我们这群人在一起的时候总有一股江湖的匪气+侠义情怀在。听说她是一个很酷的人,大概道听途说她离婚了,后来跟一个德国的男士谈恋爱,会几国语言,会写字画画。
我更年轻一些的时候,喜欢生日的时候让大家写字祝福我。她也曾给我写过生日的祝福,字迹清秀,刚劲有力,很洒脱的样子。
后期我们很少有她的消息,是最后的最后她的妹妹发朋友圈公布她因为癌症去世了,很平静。我们才知道如此噩耗。就在当下的这一刻,想起她,想起这个消息依旧会红了眼眶。
在生命的倒计时,她是如何度过她的每一个当下呢?
一晃眼,这已经是五年前的事了。
抑郁是一条黑狗
这本书大抵有一定程度是在帮抑郁正名,如果说抑郁症最大的风险是死亡,除了肉体的死亡还有一种是自我的内在某一部分的死亡。
“你不是失败者,你只是婚姻失败了。”书中的某个咨询师对来访者说的话,这很有意思。
在四个案例中都看到了不幸的童年,这让我想到最近看过的一篇朋友圈推文《这位心理学家的3个孩子全得了抑郁症:母爱的本质是什么?》说的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华生。
文末给出了答案,母爱的本质是:
触摸-细心呵护,温柔拥抱,及时回应。
运动-轻微晃动,多与孩子运动。
玩耍-经常跟孩子一起游戏玩耍。
大概所有的想要成为父母的人都应该了解一下心理学,了解一下母婴关系。
如果你的朋友,或者你正处于抑郁情绪、抑郁症患者,可能会长期生活在“变好“和”治愈“之间的状态。当无法驱散内心的那只黑狗时,不妨释然,微笑着对那只黑狗说:hey,我知道你在这里。
可选择的死亡 象征化的重生
作者:社会泥瓦匠呆代 发布时间:2023-02-04 13:53:09
——读《转化抑郁》有感
消极的心理状态不一定会导致彻底结束生命的自杀;相反,它会导致象征性的死亡,而象征性的死亡则为后来的新生扫除了障碍。从这样一种积极观点来说,抑郁是获得希望、成长和蜕变的机会,而自杀是一个悲剧性的错误。
——David H.Rosen《转化抑郁》P183
第一次读此书,是我在参加《失落与悲伤》的培训后,再读此书是在参与一项危机干预讨论前。此刻,在这癸卯立春之时,窗外,细雨朦胧,热闹非凡;窗内,悄无声息,独自一人。孤独的个体,看着别人的热闹,听着别人说着孤独的意义和独处的创造,而那些都是他人的,唯有自己的感受属于自己。既然下雨无法融入人群的热闹,而向内也融入不了他人意义的创造。那生存的问题,再次伴随着个体的孤独和存在焦虑而不断发问。一眼瞟见了桌面的《转化抑郁》,虽然不知道是读过多少次,但总有几次是刻骨铭心的。
第一次的阅读,是我对已经失去的追溯。大概已经过了十多年,我还是很很难理解别人自杀的意义(如果说有一个具体的例子,那是我自己的姨奶奶在躯体疾病基本康复后的自杀)以及为何会自杀的原因,那时我带着对自己看待他者离去的可惜之情,与自己对姨奶奶的不解与怀念而去阅读。希望找到一个答案,或者一个解决问题的方式。那时,让我释怀的地方,是书中的最后一章,在173页的最后一段说道:“人类的生命周期及其危机点为我们的一生提供了至少体验三次象征性死亡和新生的机会。这个三个定期出现的时间点是:(1)早年危机;(2)中年危机;(3)晚年危机。”当时的姨奶奶或许正处于晚年危机,而处于困惑的我处于早年危机,两个危机错时相应,那时的姨奶奶选择了离开,如果向作者所说,是一个错误的话,我是不同意的,因为晚年的她已经基本无所遗憾,而且她的病情也难以让她保持一个很好的生活质量。正如我自己在一个思念她的文本《中元思古》中写道的:“您用生命告诉了我要博爱,您用不怕死的方式,让我学会了勇敢的活着,一路的历程,我也有些许艰辛,但一旦想到你,我就不会那么害怕。”那时的我,处在早年危机,为机械的工作而头痛,如果我自己选择死亡,或许不太合适,毕竟,这是我第一遇见危机,我还从来没体验过战胜危机后的幸福,我还没有完整体验这场生命的痛苦。第二个让我释怀的地方是作者阐述了人类集体的问题,让我从个体中抽离出来进入集体,也让我从集体中剥离出来进入个体。那时,我认为痛苦是个体的,是我与集体间出现了问题。但看到作者说:“个人自杀问题与集体的或全球的死亡密切相关。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末的原子弹爆炸以来,集体或世界自杀——我称之为人类灭绝。成为一个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发生的现实。”那就意味着,我不需要责备自己,也不需要将责任全部承担起来,我的痛苦和我个人对存在无意义的思考,不是我个体的无能,我也无需为此承担所有的代价,我由此理解了我的局限和可做的。这样的看法不是一个自我安慰,也不是一个责任的推卸,而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涂尔干在他《自杀论》的序言里也提及了他的研究结论:“每个民族都有一定比例的人自杀,自杀率比其人口死亡率更具有恒定性,并且随着每个社会特有的加速系数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我,即使选择自杀也可能是这个社会的牺牲品之一,而不是我个体的全部责任。当然,我不能只甩锅于问题,而把自己交给统计学的数据,我也需要重新去思考作为个体如何担负起改变社会的责任,不过这一命题过于宏大和困难,我也就是说说而已。但我仍然可以做点什么,比如,用这样一个象征层面的死亡替代身体的死亡,让自己重生,转化我自己的痛苦,找到自己生命存在的价值并协助身边的人更好的应对当下的痛苦,或许是我的能力范围内。
再读《转化抑郁》是我在前往了一个震后的地区,承担社会心理服务的实践,主要负责一个区的心理健康服务管理,自己也需要从事相关工作。工作中遇到了一些自残和自杀的个体,遂组织了在地的心理工作者,展开了一次关于危机干预以及相关工作后续处理的讨论,我作为主持者,需要做一个开篇的发言。我为此焦虑了很久,后来想起了此书,便以此书为基础做了一个课件,声明了我对于自残、自杀的态度,以及可借鉴的方式。在此之前,其实我也参照书中的理念,利用自己受训时所学的方法,做过一些实践,还是对一些个体的痛苦缓解有明显的效果。说中综述了很多关于抑郁的观点以及对自杀的态度等,这里仅摘要一个作者的观点。即自我死亡与转化的常识模式:1)坏消息:在失败、坠落和迷失这些阶段,抑郁的个体体验到如此深重的悲伤、绝望,以至于想要死去,即自杀; 2)好消息:抑郁的个体不需要完全死去,只有其心灵中的某个部分必须死亡,或象征性地被杀死; 3)象征性死亡:通过自我死亡,放弃或杀死心灵中破坏性的部分,即占主导地位的自我意象或消极的自我同一性; 4)新生命:自我死亡使心灵的转化成为可能,由此产生新的自我自我-自性轴,能够发展个体全部的潜能,使个体的个人神话得到证实。作者在此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治疗模型,也体现了作者的态度。我与其他心理工作者一同讨论了这个观点,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赞同,并且一同在思考,如何将这样的观点去运用,并做一些活动,让儿童用其他表达形式替代自残等等。但后来我将这样的观点带到了某些学校,受到了极大的挫折,犹如我偶尔发表一些言论,被屏蔽一样。部分老师尝试拿着自己班上孩子的现象与我们讨论;部分老师讳莫如深,认为自杀、抑郁等是消极的状态,是不可被讨论的,是不需要被讨论,需要的是如何传递正能量,现在的社会都这么好了,还有什么不好的呀!一上来就给我盖大帽子,我能说社会不好吗?不管好坏,社会作为一个集体不是问题,问题是集体下的个体感受到哪里去了呢?如果个体的情绪都无法被承认,被表达,个体只为集体而存在,那么个体的意义也就是只在他者,或许可以获得短暂的社会成功,但仍旧无法获得个体自身存在的恒久价值,这也就是作者书中的第二阶段的危机,荣格提出的中年危机。在社会成功满足后,对生命的存在、活着、价值以及意义等问题就接踵而来。或许,这样的危机,我们在学校教育无法化解,但并不代表,我们要在学生出现此类困惑的时候去回避,我们要去拒绝正视其他同学的自残、自杀等情况,或许我们可以进一步去讨论,甚至用其他内容来替代。毕竟死亡或对待死亡,从来不是一件被动的事情,是可以被选择的,即使不可逆的死亡,如萨特所言:“死亡不可选择,但对待死亡的态度可以选择!”这就是说,即使注定的死亡,我们也有选择的余地,那么将萨特的话,稍微转换一下:“现实的心灵痛苦,让人想起死亡,死亡,不可避免,但死亡的方式可以选择!”(注:这里的死亡方式,不指现实死亡行为,而指现实死亡,象征死亡以及个体其他的可代表重新开始的行为,日常经典的例子,削发明志等。)
今天,又翻开此书,稍微吐槽一句,除了作者说,自杀是一个错误,我对作者的内容几乎全部认同,对于自杀的看法,我更欣赏涂尔干说的:“自杀是任何受害人自身执行的积极或消极的行为,这种行为直接或间接导致其死亡。”还有他说的“当一个人放弃世界选择死亡的时候,往往充满留恋,而他们放弃的往往是其至爱。”因此,我开始了对自杀的重新理解和认识,自杀的选择需要勇气,是他们选择的一个方式,他们自主的选择或者是被迫的选择,如果视之为错误,其实没有从个体自己的角度再看。又想到最近胡某案后,有些人写了些东西,说他的意义还有他家人的微笑。那他自己呢?或许可以说自杀是一个自私的行为,但未必完全错误。当然,我的态度是不反对自杀,也不支持自杀,当自杀尚未来临时,我们应该竭尽全力去了解对方的困境和痛苦,是否真的不可逆转。比如2006年纪慈恩远赴荷兰,帮助她的闺蜜签订了安乐死的同意书,她闺蜜身处肿瘤晚期,处于不可救,且身心受到极大的折磨,从法律意义上也符合荷兰安乐死的条件。但后来纪慈恩被指责为凶手等等,其实我觉得她做得挺好的,我支持她,如果未来我也有这样一天,我也期待有个这么好的好友。但是,如果身心没有受到极大的折磨且不可逆转,我们也应该极力去协助对方重返生活。
最后写上几句话作为结语吧!
第一句,给我自己作为自杀旁观者的话:
如果,他尝试离开,请为他伸出援手,竭尽所能,陪他共寻前路。
如果,他已经离开,请为他献上祝福,竭尽所能,为他成其遗愿。
第二句,给自己作为自杀者的话:
请不要向我诉说人间值得;请不要向我诉说你理解我;请不要向我诉说诸多美好;我若无心灵的痛楚,怎会有如此勇气去选择?请你理解我的勇气,请你理解我对痛苦的回避,如果你真的在乎我,请你陪我准备死亡,完成遗愿,而非让我带着对世界的憎恨而走!
第三句,愿所有人不带遗憾的离开,也愿所有带着或不带着遗憾的离开人,都受到生者的祝福,直到永远、永远……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7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网站更新速度:7分
使用便利性:9分
书籍清晰度:6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是否包含广告:6分
加载速度:9分
安全性:9分
稳定性:5分
搜索功能:6分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无水印(442+)
- 体验差(590+)
- 不亏(496+)
- 无颠倒(652+)
- pdf(562+)
- 愉快的找书体验(443+)
- 好评多(506+)
- 无多页(373+)
- 三星好评(528+)
- 二星好评(516+)
- epub(473+)
- 好评(398+)
下载评价
- 网友 孙***美: ( 2025-01-05 00:28:02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晏***媛: ( 2024-12-31 10:30:32 )
够人性化!
- 网友 养***秋: ( 2024-12-15 12:12:18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芮***枫: ( 2024-12-14 10:37:54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潘***丽: ( 2024-12-10 23:11:13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方***旋: ( 2024-12-21 04:02:49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利***巧: ( 2024-12-16 09:03:33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游***钰: ( 2024-12-28 01:39:45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冉***兮: ( 2024-12-18 19:05:51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訾***晴: ( 2024-12-22 02:24:29 )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车***波: ( 2024-12-28 23:52:12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沈***松: ( 2024-12-27 19:18:02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屠***好: ( 2024-12-25 11:53:52 )
还行吧。
- 网友 石***致: ( 2024-12-29 15:19:49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邱***洋: ( 2024-12-12 12:02:45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民商事法综合实训模拟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逻辑真题精讲(MBA大师2019年MBAMPAMPAcc管理类联考专用辅导教材)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破解考研英语2500障碍词汇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章太炎自述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国学大师丛书:梁启超评传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我在幼儿园的一天 幼儿早教启蒙机关书推拉书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其配套规定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义务教育教科书 语文 九年级 下册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旅游实用礼貌礼仪(第二版)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6分
人物塑造:8分
主题深度:4分
文字风格:7分
语言运用:3分
文笔流畅:7分
思想传递:4分
知识深度:8分
知识广度:4分
实用性:5分
章节划分:9分
结构布局:9分
新颖与独特:6分
情感共鸣:8分
引人入胜:3分
现实相关:8分
沉浸感:9分
事实准确性:3分
文化贡献: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