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书屋 -心理调节学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33:39

心理调节学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心理调节学精美图片
》心理调节学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心理调节学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210089537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2
  • 页数:373
  • 价格:39.8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33:39

内容简介:

《心理调节学》选取了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病态心理,分别从是什么、为什么、又怎样克服的方式,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以及自我调节的方法和技巧。融全面性、可读性、实用性、操作性于一书,是献给当下为身心问题困扰的人们的心灵疗愈圣经。


书籍目录:

序篇 你的心理需要调节

第一篇 别让心理失衡害了你——学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第二篇 别让情绪失控毁了你——放下坏脾气,培养自控力

第三篇 别让心智失态误了你——生活中的心理调节学

第四篇 好心态,好人生——每天一个心理技巧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心理调节学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心理调节学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心理调节学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心理调节学》选取了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病态心理,分别从是什么、为什么、又怎样克服的方式,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以及自我调节的方法和技巧。融全面性、可读性、实用性、操作性于一书,是献给当下为身心问题困扰的人们的心灵疗愈圣经。


精彩短评:

  • 作者:kylegun 发布时间:2019-04-01 16:50:42

    石子、炸物、蛇吞蛇,被弃山林之猫,用异物替身或狠心决断保持自我,或倦怠松懈逐渐扭曲成对方;世界上唯一能对话的他借予了她一处世外之地,他有着自己的家人,她则有着可以让全人类消失的白色群狗;家和家人间歇性变得恐怖陌生,任何的独一无二都能在宇宙初始至今的问答游戏中被取代;遵循自我意志而嫁给了由秸秆做成的丈夫,失控的他在体内会不断掉落微缩乐器……低欲望社会的卡夫卡式中产婚姻/婚外寓言,有些话语还是直白过头了点

  • 作者:乘载阳光 发布时间:2018-08-25 18:29:18

    可以作为学生们的心理调节book

  • 作者:Trivisa 发布时间:2017-11-23 14:52:26

    11.20

  • 作者:Sakura 发布时间:2023-05-22 14:30:58

    休闲读物级别,写的太碎太散,除了插图更多彩页印刷之外,实在比不得书中正文中有所提及的江晓原。

  • 作者:比远方更远 发布时间:2020-08-14 15:11:33

    兼具文化性与公共性的物语系列,由浸入我们的生活进而外化成为对群居生活方式的话语规制!建筑的空间、结构、形式,建筑师的记忆、情感、梦想,原应无比丰富的多元化组合,却在产业化和职业化的道路上走向单向度的平庸。Corbusier说“建筑是一种心灵习惯,不是一种职业”(其他专业何尝不是如此),但在传统语言系统渐被比特逐步取代的演变中,“美”的渐行渐远,不仅会遗失记忆,也会模糊尊严……

  • 作者:zeal 发布时间:2020-08-21 11:06:06

    内容可以,翻译生硬


深度书评:

  • 《超级大脑的七个习惯》,我找到一份改变大脑坏习惯的行动指南

    作者:青日一馬 发布时间:2019-08-30 15:30:58

    大脑的“恶习”颇多,罪孽深重

    说起大脑,人们可能认为大脑是勤奋、智慧的结晶体,是人类身上最精明的器官。

    事实上,真相是令人大跌眼镜的。

    日本著名脑神经科学家菅原道仁,通过大量研究发现,人们一直过高的评价了大脑。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脑天生懒惰、喜欢随大流,且经不住诱惑。”

    --菅原道仁

    在职场中,我们很容易的能发现,很多缺乏干劲的人即使被委托了重要工作,也会尽量不动脑子,划水式的完成任务。

    哪怕手头有公司派出的大型项目,他们也会浑浑噩噩,抱着过关就行的心态工作,尽量不去深入思考项目的相关内容。

    “越轻松越好”,这其实不是你的心态,而是大脑在偷懒!

    大脑很偏爱固定的自动化处理模式,总是倾向于避开挑战或者未知事物,绝不想错过每一个钻空子的机会。

    而勤奋优秀的人,就在于能克服大脑的固化思维,勇于挑战。

    是否掌握让大脑高效运作的方法,变成了人生成败的“分水岭”。

    能否成绩好,能否成功,能否受人欢迎等。

    人类在生命里,时时刻刻都离不开大脑,可以说控制大脑,才能控制人生。

    最近在《超级大脑的七个习惯》一书中,我找到了一份详尽改变大脑坏习惯的行动指南。

    这本书由大脑懒惰的根源问题入手,阐述了如何运用“多巴胺控制法”训练大脑,开发自身潜力。

    《超级大脑的七个习惯》的作者菅原道仁,是日本著名脑神经科学家,有长达20年的诊疗经验,因通俗易懂的大脑结构和功能讲解而广受好评。

    主要著作有《浪费钱的习惯可以戒掉》《有本事的人,九成九都爱操烦》《保持健康直到生命终点的5个习惯》等等。

    下面,我们一起跟随作者的脚步,来学习一下我们如何改变自己“懒惰”的大脑。

    首先,大脑到底为何“懒惰”?

    这想必是大家很关心的问题,在书中,作者菅原道仁详尽给出了大脑“懒惰”的缘由。

    我们从生物学和心理学两个角度,一起来看看。

    大脑为什么喜欢格式化的工作流程?

    原因之一就在于大脑的“高能耗”。研究表明,成年人的大脑约重1.4kg,只占了体重的2%。

    但在能耗方面,大脑一天竟能消耗身体所需20%的能量!一个人5/1的能量,都提供给了仅占地50/1的大脑。

    除了大脑以外,再无需要如此高能量的器官。由于耗能过高,大脑当然愿意时常保持“省电模式”了。

    对于生物而言,最希望避免的就是“消耗能量的状态”。

    就像万兽之王--狮子,看起来凶猛无比,其实它除了狩猎时间,80%的时候都是在睡觉。

    “如果到处活动浪费能量,遭遇天敌袭击时,便会落于下风。”

    ——美国比较心理学家和动物行为学家,赫伯特·詹宁斯

    同理,人类的大脑也希望储存更多的能量。正如冬眠的熊,冬眠钻入地洞的蛇一样,为了顺利度过粮食匮乏的日子,平日里就喜欢储存能量。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大脑保持“懒惰”,事实上也是一种良好的自我保护手段。

    而从心理学方面看,假设我们面对“失去一万元”和“获奖得到一万元”两种情况。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前一种是更令人心痛的,获奖的快乐都远远不能超过痛失一万元的打击。

    这种失去的痛苦要超过快乐的心理,在经济学上称之为“展望理论”。

    人类普遍倾向于,相比于获得,更不愿自己吃亏。

    哪怕在获利的时候,往往最优先考虑的是,能不能真正搞到手;在利益亏损的时候,便会优先考虑如何最大程度的规避风险。

    那么,我们要如何改变大脑的“懒惰”模式呢?

    《超级大脑的七个习惯》一书中提出了“多巴胺控制法”的概念:

    大脑分泌大量多巴胺,让人产生愉悦感,不断强化大脑愉悦,产生学习兴趣,便是多巴胺控制法。

    我们回想一下每次获得成就时的感觉,比如某一次获奖,听到自己的名字。那个时候,是不是会觉得大脑特别亢奋?心理激动和愉悦混杂着说不出话来?

    其实每次成功的瞬间,我们会有这种巨大的愉悦感觉,便是大脑在大量分泌多巴胺。

    《刻意练习》一书中便指出,各行各业的人只要不断进行练习,都会成为领域天才。

    而勤奋和不断练习,靠的都是大脑多巴胺的持续分泌。由于不停地感受到愉悦感,大脑便会着魔一样,不停地分泌多巴胺。

    如何运用“多巴胺控制法”,让我们的大脑一直干劲十足呢?书中提出了多巴胺循环的3个步骤:

    多巴胺控制法以3个步骤为一个周期,通过不停地反复循环,让大脑将勤奋养成习惯。

    这借鉴于PDCA循环的基础模型,Plan计划--Do执行--Check评价--Act改善,四个步骤为一个周期。

    多巴胺控制法,便以三个步骤为1个周期,进行反复循环,更有利于培养习惯:

    第1步:自我暗示

    第2步:将大目标化为小目标

    第3步:促进多巴胺分泌

    下面,我们一起具体来学习一下,多巴胺控制法的三个步骤。

    多巴胺循环第1步:自我暗示

    1、运用库埃疗法,加强心理暗示

    著名的“库埃疗法”便是由一次心理暗示启发的。

    19世纪时期,库埃原本在药店工作,一天,顾客来买药,但是店里的药品不足,只有失效药。

    该顾客不顾库埃的阻止,必须要买到药。结果吃了失效药的两天后,顾客来感激库埃当初卖给他的药,因为自己的病很快就痊愈了。

    著名心理暗示始祖库埃,由此便发现了心理暗示疗法的重大作用,深入研究便创造了“库埃”疗法。

    “当你采取行动时,请告诉自己这很简单。如此一来,事情便会真的变简单了。”--

    库埃

    2、安慰剂效应被科学证明

    无独有偶,20世纪美国哈佛大学毕彻博士,在《强大的安慰剂》一书中加以证明,书中明确指出:

    “在术后镇痛、咳嗽、头痛等各种症状中,安慰剂的效应只对21%-58%的症状有效。”

    3、在放松时刻,重复进行暗示

    由此可见,心理暗示的强大效应。

    以后我们在完成高难度的任务时,便可以大声在心理暗示自己:“我一定能做到,这个任务很简单。”

    不断的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我们真的会变更好。

    而在放松时刻,比如睡觉前,起床后,大声地在心理进行暗示,约重复20次,效果会加强一倍。

    根据脑科学研究表明:“大脑越是放松,越能够渗透语言。”

    在上文中我们提到,大脑偷懒的时候,是因为喜欢固化模式,我们只有不断暗示自己,改变大脑的思维,才能迈出第一步。

    多巴胺循环第2步:将大目标化为小目标

    1、避免“短视思维”,减少心理压力

    “具有拖延倾向的人,难以理解和判断自己的行为会对未来造成什么影响。”--英国西华教授,在英国医学杂志上指出。

    当人们认识到未来十分抽象,与自己毫无干系的时候,其实就是大脑陷入了“短视思维”。

    只能看到当下的事,看不到长远发展。

    由于对未来没有认同感,人们便会过分专注于眼前的事情,从而心理上产生巨大压力。

    简单来说,当人们被消极情绪所支配,就会陷入极度不安、焦虑的状态,大脑便会更轻易的进入“偷懒模式”。

    2、减少工作压力,进入“非注意盲视”状态

    为了避免人们被消极情绪支配,我们需要减少大脑的负担。在集中注意力同时干很多事情的时候,大脑便会疲倦消耗比平时更多的能量。

    作者菅原道仁明确的指出,不建议大家“边听歌边工作”,“边看视频,便学习”。

    大脑只喜欢处理单项任务,越多次处理多重任务,就会造成压力过大。导致人很容易患上痴呆症,或者过劳死。

    而处理单项任务,还有利于专注。“非注意盲视”状态,便是指人一旦专注于某项任务,便不容易察觉到其他刺激。

    心理学曾经有个著名实验叫“看不见的大猩猩”。

    参与者需要在视频中寻找出穿白衣服的球员,而视频中有个打扮成大猩猩的工作人员在镜头前面不停地做动作。

    视频结束后,大部分人竟然未曾发觉大猩猩的出现。

    可见,在进入专注状态后的大脑,会忽视外界妨碍事物,更加事半功倍哦。

    3、多层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

    由此看来,为了控制多巴胺的分泌,我们应该将大目标不断分解成小目标,去逐一实现。

    神经心理学家朱迪•威利斯建议道:

    “设定阶段性小目标,更有利于成功的实现。”

    目标越大,达成目标的时间便多,“望眼欲穿”的心态,很容易让懒惰的大脑,产生放弃的念头。

    并非一次性挑战大目标,将其细分为阶段性小目标,这样每次成功,都会持续品味成功的喜悦,不断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

    多巴胺循环第3步:促进多巴胺分泌

    1、设置不同奖励“去习惯化”,不断刺激大脑

    人类喜新厌旧是人之常情,每个人都不例外。人会对行为本身产生厌倦感,对于奖励本身也会产生厌倦感。

    如果总是相同的奖励,甚至缺少奖励,大脑就会一下子失去兴趣。

    脑科学家中野副教授指出,人们“习惯”后的行为,便称之为“习惯化”。

    然而当人们的习惯被打破,有新的刺激出现时,便是“去习惯化”的过程。

    向大脑不断地展示“感兴趣的对象”,比如完成任务后,每次给自己的奖励不要在短时间内重复,大脑就会一直保持兴奋状态,持续分泌多巴胺。

    2、“游戏化”,防止大脑“公式化”

    所谓“游戏化”,便是将“游戏”融入工作中去,更加调动个人积极性,让枯燥的学习和工作变得有趣,以此来促进大脑分泌多巴胺。

    “游戏化”工作,要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要保持主动完成工作的“乐观心态”,即使失败也不气馁。

    其次,在团队中与伙伴相互认同建立信任,营造良好氛围。

    最后,为自己绘制未来的美好蓝图,融入其中,不断激励自己。

    3、在日常生活中提升多巴胺水平

    不仅学会上述方法,日常的琐碎时间,我们也要利用起来。

    享受运动;偶尔进行五分钟的冥想;专注于自己的兴趣领域;听些舒缓的音乐放松;寻找新乐趣;不断挑战新事物。

    相信掌握这三种方法,坚持每天循环,我们的大脑便会从“懒惰”的牢笼里挣扎出来,不断带领我们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

    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首先我们讲到了大脑“懒惰”对人类的危害。

    接着我们从生物学和心理学了解到大脑“懒惰”的原因,最后我们详细介绍了“多巴胺控制法”的三个步骤:

    第1步:自我暗示

    第2步:将大目标化为小目标

    第3步:促进多巴胺分泌

    关注@青日一馬,持续更新质量好文,干货。

  • 罗翔解读《论犯罪与刑罚》

    作者:钟书峰 发布时间:2023-05-30 12:01:48

    罗翔老师读书小课堂

    “人们越是尊重法外之物,就会越不尊重法本身。”——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

    《论犯罪与刑罚》,贝卡里亚著,钟书峰译,法律出版社2021年初版、2023年第2次印刷

    关于作者

    切萨雷·贝卡里亚,又译“切萨雷·贝卡利亚”,意大利经济学家、法理学家和刑罚改革者,他的著作《论犯罪与刑罚》是法学界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他呼吁以更人道的方式对待囚犯,呼吁改革法律并改善监狱环境,是近代刑法学的奠基人。

    关于本书

    本书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废除死刑的观念,拉开了死刑废止的序幕,同时贝卡里亚还归纳出刑法的一种基本观念,这些观念直到今天仍然影响着许多国家的刑法制度。

    核心内容

    贝卡里亚的《论犯罪与刑罚》提出了三个伟大观念,分别是废除死刑的观念、如何确立现代刑法基本框架的观念和刑法的目的在于预防犯罪的观念。

    前言

    本期我们解读的是《论犯罪与刑罚》,这本书的中文版虽然只有 6 万字,但是对于现代刑法产生了重要意义。我会为你讲述本书中的精髓:贝卡里亚主张废除死刑的原因,以及他搭建起的现代刑法的基本框架。

    不知道你有没有思考过关于死刑的问题,到现在,世界上已经有 100 多个国家明确废除了一切死刑,那他们到底是基于什么思想废除了死刑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追溯到意大利著名法理学家贝卡里亚这里了,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废除死刑的学者。

    在 18 世纪,也就是贝卡里亚所处的时代,刑罚非常的残酷,死刑也非常随意,很多轻微的犯罪都可以处以极刑。因此,贝卡里亚对当时的刑法制度进行了彻底的批判,竭力倡导人道主义。他在 1764 年撰写的这本《论犯罪与刑罚》,拉开了废除死刑运动的序幕。直到今天,主张废除死刑的人士所使用的论点依然没有超越贝卡里亚200 多年前所提出的思想。

    当然,贝卡里亚的思想也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他的想法是打下了当时启蒙运动的烙印。那么,什么是启蒙运动呢?用学术巨星康德的话来说:启蒙运动是人类从自己加给自己的监护状态中解放出来。启蒙运动的口号就是“要有勇气使用你自己的理性。”因此,理性主义和人道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标签,也是贝卡里亚这本著作中最重要的关键词。

    《论犯罪与刑罚》正是启蒙运动思想在刑法领域中的体现,这也是为什么贝卡里亚的这本小书得到启蒙运动领袖的热捧。当时 70 高龄的伏尔泰不惜用最高的敬意来称赞这位 20 多岁毛头小伙。伏尔泰说,“这本书的作者是我们的兄弟,他是一位仁慈的天才,他的杰出著作教育了欧洲。”

    我们接下来进入本期的主要内容。我将为你介绍贝卡里亚的三个重要观念,这三个观念直到今天仍然影响着许多国家的刑法制度,分别是废除死刑的观念、如何确立现代刑法基本框架的观念和刑法的目的在于预防犯罪的观念。

    《论犯罪与刑罚》,贝卡里亚著,钟书峰译,法律出版社2021年初版、2023年第2次印刷

    第一部分

    我首先介绍的重要观念,当然就是废除死刑了。《论犯罪与刑罚》一书在人类历史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废除死刑的观念,拉开了死刑废止的序幕。本书问世不到二十几年,也就是在 1786 年的时候,意大利托斯卡尼公国就废除了死刑,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死刑废除国。

    那么,贝卡里亚为什么要呼吁废除死刑呢?他提出了四点原因,我们来一一说明。

    首先,贝卡里亚认为国家根本没有权力使用死刑,死刑就是一种权力的滥用。要想明白这个观点,我们要先了解国家是怎么形成的。在贝卡里亚的时代,流行的观点认为:最初,单独的个体生活在这世界是很不安全的,在这种情况下,大家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就有了联合起来的必要。为了联合起来共同生活,所以每个人都放弃了一部分权利,最终形成了国家。这就是当时盛行的社会契约理论的思想。

    所以贝卡里亚认为,国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来源于民众所放弃的权利。但关键是人们所放弃的权利是有限的,而生命是一种特殊的权利。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自己都无权进行自我了断,那么国家就更不可能有这种剥夺生命的大权。因此,贝卡里亚首先认为,死刑的存在违反了社会契约理论,这是一种典型的权力滥用。

    接着,贝卡里亚说:死刑没有达到想要效果,根本毫无意义。那么,死刑想达到什么效果呢?按理来说,死刑是为了威吓民众,起到预防犯罪的作用,也就是杀鸡给猴看,杀一儆百。但是,贝卡里亚认为死刑根本无法预防犯罪。因为他认为能够对人心产生作用的不是刑罚的强烈性,而是刑罚的延续性。这是什么意思呢?虽然死刑看起来很残酷,但执行时间很短,所以死刑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很快就被淡忘了。贝卡里亚认为,相比之下,终身苦役对于预防犯罪的效果要比死刑好的多,因为人们往往能够承受极端而短暂的痛苦,但很难忍受长期持续的煎熬。

    贝卡里亚沿着这个思路进一步阐述,他认为,死刑不仅起不到积极作用,反而会产生反作用。这是他反对死刑的第三点原因。由于人的天性都是同情弱者的,刑场上展现出来的国家和受刑人的力量对比很悬殊,国家非常的强势,受刑人非常的弱小,人们就会产生一种忿忿不平的怜悯感,使得死刑的威吓作用大打折扣。所以,贝卡里亚说,在很多人看来,死刑就相当于一场表演,刑场与其说是为罪犯开设的,不如说是为观众开设的,如果观众心中的怜悯心超过了其他情感,那么这个表演就根本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最后,更为可怕的是,死刑还会让人们变得越来越残忍,以暴易暴容易导致暴行的恶性循环。贝卡里亚认为死刑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残暴的榜样,会毒化人们的心灵。法律明明禁止谋杀,但自己却在公开的谋杀。法律阻止公民去做杀人犯,却安排了一个公共的杀人犯。这样的做法不仅在逻辑上是荒谬的,而且还彻底丧失了法律的公正性。死刑的存在就是告诉人们,只要有正当理由,杀人就是被允许的。这就是为什么死刑越多的国家,犯罪反而越残暴的原因。

    讲述完这四点废除死刑的理由之后,贝卡里亚其实还留了一个小尾巴,也就是他认为在极为特殊的情况下可以保留死刑。比如某人的存在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安全,有引起动乱的危险。或者是当一个国家陷入无政府状态,混乱取代法律的时候,死刑就变得必要了。

    我们稍微总结一下贝卡里亚的第一个观念,在正常的社会死刑应当被废止。被废止的原因有四点,首先贝卡里亚认为国家没有权利适用死刑,这是一种典型的滥用权力。其次,死刑起不到预防犯罪的效果,毫无意义不说,而且还产生了反作用,死刑会引起人们对受刑人的怜悯。最后,他还认为死刑容易将社会带入一个以暴易暴的恶性循环。

    第二部分

    除了废除死刑的观念,贝卡里亚的第二个观念就是确定了现代刑法基本原则的框架。罪刑法定和罪刑均衡,这两个原则几乎是所有现代国家刑法中通行的原则,我国直到 1997 年刑法才正式规定这两个原则。但在 200 多年前,贝卡里亚就已经为这两个原则确定了框架。

    首先,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罪刑法定是法治国最重要的刑法原则。贝卡里亚告诉人们,只有法律才能规定犯罪与刑罚。贝卡里亚深受社会契约理论的影响,他认为根据社会契约,只有社会的立法者才能够制定这样的法律。其他任何人,无论是司法官员,还是自以为道德高尚或自命公正的人,都不能以任何理由来超越法律的限度对人们施加刑罚。

    贝卡里亚说:立法者不能既是立法者,又是司法者。适用法律的必须是独立的司法官员。法官不能随意解释法律,否则法官就会成为事实上的立法者。同时,立法者本身也不能超越社会契约任意立法。还记得我们刚才说的吗?贝卡里亚认为死刑就超过了社会契约的限制。

    我们回到原书上来,贝卡里亚还说:法律条文应当尽量地明确和公开,了解法典的人越多,犯罪就越少。条文如果含糊不清,那是一个非常大的弊端。如果法律用人们所不了解的语言写成,那么人们就处于对少数法律解释者的依赖地位,而无从掌握自己的自由。

    贝卡里亚的罪刑法定思想很明显是在向孟德斯鸠致敬。贝卡里亚的写这本书的时候,孟德斯鸠已经去世快十年。但孟德斯鸠所提出的三权分立原则几乎折服了当时欧洲所有伟大的头脑。孟德斯鸠认为,“自古以来的经验皆证明:一切拥有权力者,皆会滥权,皆会滥权至无以复加地步。”后来著名的自由主义大师阿克顿给了一个更简洁的表述,那就是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

    因此,对权力一定要进行限制,一个有效的限制方法,就是把国家权力的切割成三块,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由三个不同的机构来掌握,保持一种制约与平衡,避免权力走向专断与腐败。显然,贝卡里亚正是在刑法领域中贯彻孟德斯鸠的思想。

    到这里,我们讲完了罪刑法定这个原则,下面来看一下另外一个原则是罪刑均衡,也就是重罪重刑,轻罪轻刑。这看起来很简单,其实里面的水很深。贝卡里亚认为只要刑罚的恶果大于犯罪所带来的好处,刑罚就可以起到效果。所以刑法一方面要坚定,有罪必罚,另一方面不能过度。犯罪是一种恶,刑罚也是一种恶,以恶制恶,相当于以毒攻毒。但是毒药不能太猛,他只是解毒所必须的,不能把人给治死了。

    贝卡里亚深受理性主义的影响,认为最好像几何学那样来设计犯罪和刑罚之间的关系,搞一个精妙的罪刑阶梯。从最严重的犯罪到最轻微的犯罪,从高到低,刑罚也应由重到轻作相应阶梯排序。无论是过轻,还是过重的刑罚,都无法实现刑罚的目的。重罪轻刑肯定不行,这明显在鼓励犯罪。但轻罪重刑,也可能会导致更多的犯罪。

    我们稍微总结一下作者的第二个观点,提出了现代刑法的两大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和罪刑均衡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的意思是只有法律才能规定犯罪与刑罚,而且他认为立法者和司法者必须分开,立法者不能超越社会契约任意立法。另外,贝卡里亚还指出,法律条文应当尽量明确和公开。另一个原则是罪行均衡原则,他主张最好像几何学那样来设计犯罪和刑罚之间的关系,重罪重刑,轻罪轻刑。

    《论犯罪与刑罚》,贝卡里亚著,钟书峰译,法律出版社2021年初版、2023年第2次印刷

    第三部分

    我们可以看出来,贝卡里亚提出废除死刑和刑法的基本原则,都指出了他关于刑罚的目的,也就是本书的第三个重要观念。贝卡里亚认为刑罚目的在于预防犯罪。

    在人类历史上,关于为什么要有刑罚一直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因为有了犯罪,所以需要刑罚;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为了没有犯罪,所以需要刑罚。这两种观点的区别在于,前者关注过去,可以称之为报应主义,也就是对犯罪的报复,就像人们常说的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就是报应主义的体现;但是后者关注将来,通过刑罚的适用减少将来会出现的犯罪,这可以称之为预防主义。

    贝卡里亚对报应主义非常的反感,他说刑罚的目的不是摧残折磨,也不是消除一个已经犯下的罪行,而仅仅在于阻止罪犯重新犯罪,并规劝其他人不要重蹈覆辙。后来的法理学家边沁给了更为精准的名称,叫做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一般预防的就是杀鸡给猴看,针对普罗大众,告诉大家不要去犯罪。而特殊预防针对犯罪人本身,剥夺他们再犯罪的能力。比如对性侵儿童的罪犯实施现代宫刑,用化学药品让他丧失性能力,就是预防主义的体现。贝卡里亚认为,预防犯罪比惩罚犯罪更高明,这是一切优秀立法的主要目的。他之所以反对死刑,也正是因为他认为死刑无法预防犯罪。

    贝卡里亚认为刑罚的惩罚只是预防犯罪一个很小的方面,除了惩罚,还有很多方法可以综合起来,共同的预防犯罪。比如应该把法律的制定得更加明确和通俗,树立法律的权威,让法律值得人去尊重,让人们出于健康的,而不是出于奴役的心去尊重法律。同时,法律的执行机构更要注重遵守法律,不能走向腐败,这样才能使法律获得民众的尊重。另外,能预防犯罪最可靠也最艰难的措施,就是完善教育。教育能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它可以把年轻的心灵引向道德,避免他们误入歧途。

    我们稍微总结一下作者的第三个观点,刑罚的目的不在于对犯罪的报复,而在于预防犯罪。除了惩罚,他主张用很多种方法,共同预防犯罪。比如把法律制定得更加明确和通俗,同时法律执行机构应更注重遵守法律。最后,最可靠也是最艰难的措施是完善教育。

    《论犯罪与刑罚》,贝卡里亚著,钟书峰译,法律出版社2021年初版、2023年第2次印刷

    第四部分

    以上是《论犯罪与刑罚》这本小书最重要的三个观念,那么,如何来评价这本书呢?首先,这本书的确是一本伟大的作品。无论用多么强烈的词语来夸赞这本书籍都不为过。贝卡里亚的这三个观念极大地影响了后来的刑事立法,也深刻地塑造着人类的思想。

    当时许多国家都邀请贝卡里亚去改革他们的刑法,俄国女皇叶卡特琳二世在读过《论犯罪与刑罚》之后就非常激动,盛邀贝卡里亚去俄国帮她改革刑法。贝卡里亚所在的奥地利,一看俄国人要把贝卡里亚挖走,立马开出最好的筹码,要把贝卡里亚留下来。贝卡里亚后来参与奥地利刑法典的制定,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规定罪刑法定原则的国家。至于贝卡里亚所提出的废除死刑的观念,更是直到今天依然影响着各国的法律。

    贝卡里亚也极大的影响了后世的思想家。比如英国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边沁。提起边沁,你最熟悉什么?当然是他所说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但这句话其实是贝卡里亚说的,在《论犯罪与刑罚》的导言中,贝卡里亚就说:如果理性地思考,人们制定法律,只应该考虑一个目的:那就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可以被当作边沁终生工作的座右铭,边沁正是在贝卡里亚所开辟的道路上继续前行。贝卡里亚仅限于讨论刑法,而边沁的改革计划则包括法律的全部领域。

    不过《论犯罪与刑罚》这本书也有它的局限性。比如贝卡里亚试图用几何学的精准来设计罪刑的关系,并认为一切立法的目的在于最大多数的最大幸福。后来的边沁也用最大多数的最大幸福来评估一切法律的合理性。然而,这种思想无法避免多数对少数欺凌,多数的暴政具有了天然的合理性。更可怕的是,理性无法给出“最大幸福”的精准定义,这种无比抽象的概念在现实中也成为少数人谋取私利的托词,最大多数往往是被少数人所代表的。我们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按照纳粹的思想,纳粹对犹太人的整体灭绝,不就是为了德国民众最大多数的最大利益吗?

    至于贝卡里亚所提出的废除死刑的观念,当然体现着人道主义的伟大光辉,但是它也很可能走向反面。老话说,杀人偿命天经地义,但理性主义认为没有什么是天经地义的,一切都应该接受理性的评估。这种狂妄的理性主义认为人的理性是无所不能的,这就为后来的灾难埋下了伏笔。

    比如贝卡里亚倡导用刑罚来改造犯罪人,这也就是我们之前说到的特殊预防。沿着这种思路,后来的人们认为罪犯只是一种病态,需要的是治疗。所以惩罚变成了治疗,服刑于是变成了看病。你感觉到问题了吗?对于一个行为是否应该受到惩罚,这有道德含义,所以老百姓可以发言。但是,当我们以“预防”和“矫正”来取代“惩罚”这个概念的时候。那么,只有专家可以作出判断。换句话说,一个杀人犯、一个猥亵幼女者有罪无罪,老百姓有发言权。但是一个人有没有生病,那就只能是专家说了算了。于是,人道主义将审判从法官转移至专家之手。老百姓朴素的正义感有权对法官进行批评,但对这些专家却无能为力。

    那么,最后出现的情况是什么呢?如果出现了一种主流社会无法接受的行为,即便这种行为和道德罪性无关,本不应该被剥夺自由,但国家依然可以对他进行“治疗”,而其他人却无法辩解。因为专家们没有说这些人犯罪,只是说这些人病了。他们不是被抓去监狱,而是被带去医院,接受治疗。比如在纳粹时期,就有许多刑法学者打着人道主义的名义,将任何让政府不满的行为冠以“疾病”的名义,对他们实施强制性的“治疗”。

    讲完了特殊预防,我们再说说一般预防,也就是用刑罚威慑普罗大众。对于这个观点,我们也需要有所警惕。如果刑罚的正当根据不是一个人曾经犯下的罪,而是有效的预防,那么惩罚罪犯也就没有必要看他是不是真的实施了犯罪。为了威慑民众,随便抓一个替罪羊也就是符合一般预防的逻辑的。

    论犯罪与刑罚

    9.1

    [意] 切萨雷·贝卡里亚 / 2021 / 法律出版社

    《论犯罪与刑罚》,是人文主义经典名著,是法学必读书目。

    总结

    我们来总结一下。贝卡里亚的《论犯罪与刑罚》提出了三个伟大观念:最重要的观念当然是废除死刑。因为国家没有权力适用死刑,死刑没有意义,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相反,死刑还会起反作用,它会让人们怜悯受刑人,让刑罚的效果大打折扣,更为可怕的是,死刑还会毒化人的心灵,让人变得残忍,导致犯罪的增多。

    其次是贝卡里亚确定了现代刑法基本原则的框架,罪刑法定和罪刑相当原则。只有法律才能规定犯罪与刑罚,法律的规定应当尽可能的明确,最大限度地降低法官解释法律的可能。无论是立法权还是司法权都应该受到严格的限制。

    最后,我们讲述了贝卡里亚关于刑罚目的在于预防犯罪的这个观点。他认为刑罚的目的不是摧残折磨,也不是消除一个已经犯下的罪行,而仅仅在于阻止罪犯重新犯罪,并规劝其他人不要重蹈覆辙。

    在《论犯罪与刑罚》的最后,贝卡里亚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为这三个重要观念做了一总结:本质上,刑罚,为免沦为某个人或者多数人针对个别人的暴行,应当是法定的、公开的、及时的和必然的,应当是与罪行相称的,应当是在一定条件下尽可能轻缓的。

    《论犯罪与刑罚》,贝卡里亚著,钟书峰译,法律出版社2021年初版、2023年第2次印刷

    《论犯罪与刑罚》电子书下载地址:

    https://www.ilawpress.com/book/detail?id=763542947827288576&k=%E8%AE%BA%E7%8A%AF%E7%BD%AA%E4%B8%8E%E5%88%91%E7%BD%9A&t=book

    译者简介:钟书峰,法学博士,代表译著《

    论法律

    》《

    论法的精神

    》《

    社会契约论

    》《

    论犯罪与刑罚

    》《

    旧制度与大革命

    》《

    修行:生命的证悟

    》等经典名著,一版再版、一印再印。

    《社会契约论》微信读书版电子书

    https://weread.qq.com/web/bookDetail/50932ea0813ab819ag0154cc

    《修行:生命的证悟》微信读书版电子书

    https://weread.qq.com/web/bookDetail/dde32200813ab819ag01435a

    本篇内容资源来自得到,摘自“刑法问题研究”微信公众号。

    延伸阅读:

    1、

    《社会契约论》那么多译本,你最喜欢哪个?

    2、

    历史大事,近看不如远观——摘自《旧制度与大革命》译者前言

    欢迎大家转载,注明出处即可。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3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7分

  • 文字风格:5分

  • 语言运用:7分

  • 文笔流畅:7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5分

  • 知识广度:3分

  • 实用性:3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6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3分

  • 现实相关:6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8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4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5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8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 是否包含广告:8分

  • 加载速度:6分

  • 安全性:8分

  • 稳定性:7分

  • 搜索功能:7分

  •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无颠倒(378+)
  • 赚了(494+)
  • 赞(374+)
  • 无广告(481+)
  • 差评(205+)
  • 情节曲折(538+)
  • 愉快的找书体验(259+)
  • 博大精深(582+)
  • 方便(235+)
  • 微信读书(590+)
  • mobi(112+)
  • 收费(614+)
  • 少量广告(206+)

下载评价

  • 网友 芮***枫: ( 2024-12-26 10:10:12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家***丝: ( 2025-01-01 04:38:58 )

    好6666666

  • 网友 步***青: ( 2024-12-20 05:43:28 )

    。。。。。好

  • 网友 居***南: ( 2024-12-11 14:18:19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谢***灵: ( 2025-01-07 23:58:15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瞿***香: ( 2025-01-01 09:34:59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方***旋: ( 2025-01-01 23:43:19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相***儿: ( 2024-12-27 04:05:57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林***艳: ( 2024-12-22 19:44:19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饶***丽: ( 2024-12-26 02:07:27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汪***豪: ( 2024-12-22 23:23:51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