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书屋 -OPERA & THE MORBIDITY OF MUSIC(ISBN=9781590172650)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32:41

OPERA & THE MORBIDITY OF MUSIC(ISBN=9781590172650)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OPERA & THE MORBIDITY OF MUSIC(ISBN=9781590172650)精美图片
》OPERA & THE MORBIDITY OF MUSIC(ISBN=9781590172650)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OPERA & THE MORBIDITY OF MUSIC(ISBN=9781590172650)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1590172650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8-04
  • 页数:373
  • 价格:108.5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精装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32:41

内容简介:

  The death of classical music, the distinguished critic and

musicologist Joseph Kerman declares, is “a tired, vacuous concept

that will not die.” In this wide-ranging collection of essays and

reviews, Kerman examines the ongoing vitality of the classical

music tradition, from the days of Guillaume Dufay, John Taverner,

and William Byrd to contemporary operas by Philip Glass and John

Adams.

Here are enlightening investigations of the lives and works of

the greatest composers: Bach and his Well-Tempered Clavier,

Mozart’s and Beethoven’s piano concertos, Schubert’s songs,

Wagner’s and Verdi’s operas. Kerman discusses The Magic Flute as

well as productions of the Monteverdi operas in Brooklyn and the

Ring in San Francisco and Bayreuth. He also includes remembrances

of Maria Callas and Carlos Kleiber that make clear why they were

such extraordinary musicians.

Kerman argues that predictions—let alone assumptions—of the

death of classical music are not a new development but part of a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that has long been with us. Always alert to

the significance of historical changes, from the invention of music

notation to the advent of recording, he proposes that the place to

look for renewal of the classical music tradition in America today

is in opera—in a flood of new works, the rediscovery of

long-forgotten ones, and innovative productions by companies large

and small. Written for a general audience rather than for experts,

Kerman’s essays invite readers to listen afresh and to engage with

his insights into how music works. “His gift is so uncommon as to

make one sad,” Alex Ross has said.


书籍目录:

PREFACE

Classical Music: Rise and Fall, and Rise

Opera and the Morbidity of Music

Two Cheers for Rach 3

Labyrinth Music

William Byrd and the Catholics

The Operas of Monteverdi

Bach: A Short Life

A Guide to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Wilfrid Mellers on Bach

Mozart: Four Biographies

Mozart's Last Year

Playing Mozart: The Piano Concertos

The Magic Flute

Sonata Forms

Beethoven: Works and Life

Beethoven Hero

Text and Act: Beethoven's Concertos

Three Riffs on the Ninth

The Romantic Generation

Schubert's Songs

Berlioz: A Life

Reading Opera

Verdi: A Life

Verdi: The Late Operas

Wagner and Wagnerism

A Ring for San Francisco

Bayreuth, 2001

The Art of the Program Note

Maria Callas (1923-1977)

Carlos Kleiber (1930-2004)

SOURCES

INDEX


作者介绍:

  Joseph Kerman is emeritus professor of music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He began writing music criticism for The

Hudson Review in the 1950s, and is a longtime contributor to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and many other journals. His books include

Opera as Drama (1956; new and revised edition 1988), The Beethoven

Quartets (1967), Contemplating Music (1986), Concerto Conversations

(1999), and The Art of Fugue (2005).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The death of classical music, the distinguished critic and musicologist Joseph Kerman declares, is “a tired, vacuous concept that will not die.” In this wide-ranging collection of essays and reviews, Kerman examines the ongoing vitality of the classical music tradition, from the days of Guillaume Dufay, John Taverner, and William Byrd to contemporary operas by Philip Glass and John Adams.

Here are enlightening investigations of the lives and works of the greatest composers: Bach and his Well-Tempered Clavier, Mozart’s and Beethoven’s piano concertos, Schubert’s songs, Wagner’s and Verdi’s operas. Kerman discusses The Magic Flute as well as productions of the Monteverdi operas in Brooklyn and the Ring in San Francisco and Bayreuth. He also includes remembrances of Maria Callas and Carlos Kleiber that make clear why they were such extraordinary musicians.

Kerman argues that predictions—let alone assumptions—of the death of classical music are not a new development but part of a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that has long been with us. Always alert to the significance of historical changes, from the invention of music notation to the advent of recording, he proposes that the place to look for renewal of the classical music tradition in America today is in opera—in a flood of new works, the rediscovery of long-forgotten ones, and innovative productions by companies large and small. Written for a general audience rather than for experts, Kerman’s essays invite readers to listen afresh and to engage with his insights into how music works. “His gift is so uncommon as to make one sad,” Alex Ross has said.


精彩短评:

  • 作者:_四_ 发布时间:2022-11-10 21:28:01

    人类之所以是人类,是因为人类的大脑与其他动物的大脑非常不一样。人类各种感觉、情绪、认知、思维,根源上都是由于大脑细胞之间信息的传递,大脑不同的分区有不同的功能,各个分区不仅要各司其职还要共同协作才能让人可以为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遍布人的全身,我们每一天每时每刻每一个微小的有意识无意识的动作和感觉都是两套神经系统在大脑的宏观调控下进行的。大脑大佬!!您辛苦了!!!仔细想想真的令人难以置信哇,浩瀚宇宙中我能成为渺小的人类一员同时又能享受大脑这台精密仪器为我带来的各种体验,越想越能理解为什么有些人相信上帝的存在了。在这个墒增的宇宙,怎么会自然出现这么精密的东西,这不科学啊哈哈哈。书里作者不止一次地说到“目前科学家也不知道为什么/如何大脑会………”,科学家都不知道,那我更不知道了。

  • 作者:HH〇o● 发布时间:2022-12-28 18:24:11

    基本上全是在讲赤井秀一的事。

  • 作者:安那其的卷发 发布时间:2021-04-07 15:49:13

    “一个好的故事必须是前进的故事”

  • 作者:Miss Lucky 发布时间:2017-08-19 23:21:39

    baby甜老虎翻译的日本绘本,寄送给我,现在是我家小朋友超级喜欢的读物之一,尤其是

  • 作者:文兴 发布时间:2022-09-04 19:10:59

    只有把蛋糕做大,分起来才会更容易。

  • 作者:西西开 发布时间:2019-04-26 00:57:04

    虽说标题中带了个morbidity,但是实际读下来并没有发现什么有趣或者劲爆的内容,冷饭也不少,总体比较温吞水没什么意思。适合歌剧已入门但还没有深入的人的进阶读物。


深度书评:

  • 刘邦为什么能够获得天下?

    作者:benu 发布时间:2014-12-31 16:14:39

     

        秦朝末年,群雄逐鹿天下,陈胜,项羽,刘邦,张耳,彭越等十几股势力先后揭竿而起…..陈胜占据了先机,本来说应该最有机会争夺天下,但是半年后就兵败被杀;项羽以其战无不胜的武力所向披靡,但最终却败于垓下;张耳,彭越之类的,也不能说缺乏政治才干,政治抱负,但是始终是次要力量,等刘邦打败项羽,刘邦作为名义上的盟主,团结了最大的几股力量,任何一股力量的反叛,都是得不偿失的了。最后汉帝国成立了,被各个突破。

        与其说老天最终选择了刘邦,不如说刘邦所做的事情,最符合那个时代的要求。或者说,针对争夺天下这件事情,刘邦采取了最正确的做法,犯了最少的错误。对于一个开创帝国的创始人来说,他的个人性格最符合帝国开创者的素质。即使是对于我们当代的人来说,他的做法也值得借鉴、学习,因为人性从不改变。

        刘邦夺取天下的直接原因有两个:

        第一,确立了“以关中为根据地,进则争雄天下,退则据关而守”的战略。因为此战略,所以刘邦即使每次都是逢项羽必败,但是只要性命在,大后方都能送过来粮草士兵,从而东山再起。这也是萧何被列为汉朝建立第一功臣的原因。刘邦没有韩信,最终也还是会得到天下,只是时间的长短而已。因为环顾四方诸侯,有这样大战略,而且占据这样的地利条件的领袖的确是很少,刘邦耗得起,其他人都耗不起。当然,项羽也有大后方,也有大战略,那就是占据彭城这个四战之地,便于四面出击,谁不听话就打谁。从这个战略就可以看出,项羽的确是霸王而不是帝王的素质。彭城虽然便于出兵天下,但是却易攻难守。在兵力占优势时,可威慑天下,群雄拜服。一旦弱势,就容易被围剿。彭城战略决定了项羽出兵只能够速战速决,一旦被拖入战争泥潭,打起了消耗战,则容易后方起火,陷入被围歼的命运。后来,楚军粮草被彭越切断,彭城被韩信占领,根据地周殷被黥布策反,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项羽的失败乃是典型的战略失败。他不是战死的,而是困死的。虽是猛兽,无奈落入陷阱,利齿又有何用?!

        战略的背后是政治意图。刘邦的战略部署,反应出其欲一统天下的构想,这个构想应该是在第一次“破武关,入关中”时成型,不然又如何会有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的气魄。因为有了更长远的计划,所以才能克己以争取天下民心。相对而言,项羽则短视的多。一进入关中,就让士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依然是十足的流寇作风。至于后来建都彭城,更可看出,他并没有更进一步的政治方针,只是想做个天下诸侯的霸主而已,谁不服就打谁。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项羽只是个战无不胜的战神而已,身上的政治细胞少的可怜。如果项梁未死,他叔父二人应该可以荡平天下吧。

        第二,注重外交,善于结盟,孤立了项羽。不得不说,刘邦十分善于结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去对付最主要的敌人。TG后来在这个方面,的确是进行了发扬光大。原来属于项羽的力量,比如黥布、张耳等最后都加入了刘邦的阵营。与其说刘邦做得好,不如说项羽做得太差,老是被刘邦挖墙脚。项羽过于笃信武力,刚愎自用,他所需要的,只是别人臣服于他,畏惧他。所以诸侯对他只能是敢怒不敢言吧,虽然怕,却是心怀怨恨的怕。在自己威势重时,其他诸侯还不敢轻举妄动,一旦虎落平阳,新怨旧恨一起爆发,恐怕诸侯就是欲除之而后快了。他既缺乏从根本上让各路诸侯依附自己的意愿,又怎么会花费心思浪费在这些势力上呢?用武力压制他们好了,谁反叛就灭了谁!只是想不到,压制的越狠,反噬的力量就越强!刘邦则相反,不是靠武力压制,而是以“利”诱之。靠着利害分析,得失计算来说服诸侯,以划分天下,裂土封王的承诺诱惑诸侯,从而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团结了共同对付项羽的系统力量。个人的力量再强大,也是敌不过系统的力量的。项羽的“大棒”外交最终难敌刘邦的“胡萝卜”外交了。这一推一拉的力量最终使项羽成了孤家寡人。

         以上两点应该是主要原因,当然还有许多次要的因素,包括一些偶然性的机会等等。项羽由于自己的一些弱点没能抓住,从根本上源于其性格上的缺陷。

         刘邦与项羽作为两大集团的核心人物,他们自身的性格是形成最终结果的根本因素。要说这两个人的性格,还要从他们各自的发迹轨迹来说。公元前209年,刘邦举兵,时年48岁,之前一直混迹于社会的基层。经常看到评论说刘邦本是无赖流氓,我只能笑而不语了。公元前的历史,比耶稣还早,所以评价一定基于客观事实,而不是建立在他人的看法之上。

        第一个事实,刘邦不事生产,反而经常带小兄弟们回家吃饭。这个事实说明了刘邦并不是安分守己的性格,反而具有游侠的气质,并且是个慷慨大度的人,有饭大家一起吃,朋友多,重义气。

        第二个事实,刘邦当上了亭长。相遇于现在一个镇的派出所所长。那个时候,亭长也算是吏了,必须能读书识字,还需要通过考试,所以刘邦是读过书的,从后来其咏诵《大风歌》也看得出来。亭长专门负责治安,抓捕犯人。所以,其身体素质应该比较好,按其想成为游侠的个性,应该是习过武的。

        第三,萧何、曹参等推荐刘邦为沛公,举事反秦。为什么推荐刘邦为老大?原来看到一个观念,说因为萧何、曹参他们不愿意冒风险,所以推荐无产阶级刘邦为党首?听起来有道理,其实不然。因为按照秦的法律,谋反是要诛九族的,哪里分什么主从呢?萧何,曹参都参与了杀害当地县令,绝对的核心人员,如果失败了,一样的诛九族。所以说他们为规避风险不愿当老大是不成立的。只有一个原因,因为刘邦最合适。具体表现在:(1)虽然职位没有萧何,曹参高,但是一直做得是派出所所长,负的是保一方平安的职责,相对而言,对领兵打仗更有经验;(2)刘邦当时已经有十几名追随者了,当时刘邦放走修建陵墓的罪犯,有十几名罪犯愿意跟着他。他已经具有自己的势力了;(3)最重要的,大家相信他。刘邦是本地人,萧何,曹参也是本地人,应该彼此都十分熟悉。刘邦的慷慨,侠义的个性让大家都信服他。

        活到48岁谋反的刘邦,经过了生活的历练,充分了解基层群众的想法,成为了首领。应该说,是他本身慷慨侠义的个性,使大家都团结在他的周围。如果一个老男人,如同兄弟一样对你,自己有好吃的,就邀你一起吃,没事就跟你谈天说地,赌博玩牌,有困难就替你解决,大概你也会选择跟随他吧!

        所以说,刘邦成为核心,一方面是他刚开始具有的“武”的条件,相对能守卫沛县,最主要的是其慷慨大度,能够凝聚人心,团结众人的个性。

        项羽则太年轻了。项羽出身于楚国贵族豪门,一直跟随着叔父项梁游历天下。刚开始谋反时,一直是项梁主持大局,他是听命行事。因为年轻,所以缺乏阅历,缺乏对人性的洞察。同时,血气方刚,笃信武力;因为出身豪门,所以缺乏对劳动者的理解,也缺乏同情。所以后来,动不动就烧杀抢掠,坑杀士兵;因为是项梁主持大局,所以缺乏宏观的战略性思维,没有政治头脑。历史书上说,项梁死,所以项羽才有机会出来。在我看来,这是项羽的悲剧。从项梁谋反的政治布局,遵楚怀王熊心为王的举动可以看出,项梁的确是个非常有政治谋略的人才。他是项羽的大脑,他一死,项羽就失去了更高的视野了。

        在楚汉争霸的过程中,刘邦以其“自知知人、宽容慷慨、从谏如流”的气魄加强了自己的力量。项羽则由于“刚愎自用、外宽而内忌”的个性不断削弱自己的力量。刘邦在“织网”,他打造了一个刘邦系统,使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着最大的力量,宽容他们的错误,发挥他们的长处,所以大家也乐于为其效力。关键是,刘邦做得一切并不是无意识的,而是有意识的,他很清楚自己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才是最可怕的,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反映出其大智若愚的智慧。从其后面“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这段经典论断中,可以看出刘邦是很清楚如何做一个领导者的。为了发挥出系统最大的功效,他很好的扮演了一个遇事无主张的“如之奈何”先生,同时以共同的利益、容人过失的大度将大家都凝聚在自己周围,以系统的力量来补充个人的不足,用人之长而容人之短。帝王的素养也不过如此了。

        项羽的则是典型的刚愎自用。因为个人本身是个战神,所以更强化了这种倾向。但是,个人的光芒太胜,则发挥不出系统的作用。由于他本人笃信武力,战无不胜的霸气,所以一切的谋略在他看来都是多余的吧。他是试图以武力来奴役天下的人,相信武力可以无所不能,任何人胆敢反叛,即灭其家族。所以,烧杀掳虐,不重视民心;用不了范增、陈平、韩信。他的盲点无人来补,最终也败于其盲点。他的悲剧在于其性格的悲剧。至于说他“外宽而内忌”则是对谋士外表十分尊敬,却不用其谋略,将士有功劳,却舍不得封赏官爵土地,只相信项氏家族的人,身边的优秀人才一个一个离去,剩下一群平庸之徒。他的胸怀恐怕装不下天下吧。

  • 一位建筑师的自白

    作者:叶扬 | 独眼 发布时间:2015-04-02 01:02:16

    独眼

    1956年6月,CBS电视台的节目What’s My Line? ,请来了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他在一个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被蒙着眼睛的社会名流依次问他问题,他只做简单的回答,有时只是说Yes或No,他们问他,“人们是不是常去找您”,“您的声音那么好听跟您的职业有没有关系”,“您的工作是不是涉及法律”,“您会不会画画”,“既然会画画您是不是设计师或者是个建筑师,就像弗兰克·劳埃德·赖特那样”,当赖特的名字从蒙着眼的女嘉宾嘴里说出来,离他走进现场不过7分钟,全场观众爆发猛烈的掌声。

    即使在世界范围内,能在这种节目中被蒙眼的观众猜出名字的建筑师都不多,可见赖特当时在美国知名的程度。他在1937年,美国刚经历过大萧条的低谷时设计了流水别墅;在1941年,正经历二战的英国授予他皇家建筑师协会金奖,战争结束不久的1949年,被他从未加入过的美国建筑师协会授予金奖。他一生设计了1100多座建筑,建成了530座,除了流水别墅,其中还有美国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银翼杀手》里哈里森·福特住的那栋来自未来的房子——恩尼斯住宅,和许多被建筑史书反复提及的建筑。他一生看不上现代主义建筑,也拒绝承认他属于这种“主义”,可他仍然被列为和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同样重要的开创了现代先河的建筑大师。

    在1926年之后,已经年近60岁的赖特一度进入了人生的低谷,美国的经济大萧条,加上人们对他私生活——他在尚未离婚的情况下与未来的第三任妻子奥格瓦娜同居——的看法,使他到了无建筑可设计的地步。在同一年,赖特和奥格瓦娜还被她的丈夫控告,说他们拐带了他和奥格瓦娜的女儿。在这一年,他接受了奥格瓦娜的建议,开始为自己写一部自传,它就叫《一部自传》。

    这本书,弥漫着开诚布公的坦率与闪烁其词的狡猾,他意志坚定地在这两者之间走出了一条歪歪斜斜的小径。他证明了自己在建筑上有着很多坚定而独到的想法,否定了倾向古典的折衷式美学,又表达了对后来大行其道的现代主义建筑的失望,可被他称为“有机建筑”的自己的“建筑理论”并没有在自传里显露出足够明确的体系支撑。他叙述着设计建筑的过程,可又带着一种散漫,比如,对于流水别墅,他几乎一带而过,也许这对他来说是不言自明的杰作,反而对一些现在已经消失的建筑,他却着墨许多;另外一方面,他时不时非常详细地叙述了自己的生活和生活方式。

    真实的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很难用好与坏来判定:他没有好好念完书,他的荣誉学位是在成名之后获得的;他也不能算是个好员工,曾经背弃了扶持他、看重他的老板,直到许多许多年后,他们才和好;他不算愤世嫉俗,却总是特立独行,他在典型的保守社区“橡树园”里在自己已婚的情况下和他业主的妻子出双入对,乘着豪华轿车招摇过市;他强忍着悲痛,展露他最痛彻心扉的难过——他的爱人和她的孩子死于一场疯狂的凶杀,可有时又令人疑惑的是,他似乎并没有将特别强烈的情感放在心上,他依然可以工作、社交,交往新的女性朋友,即使他描述心痛,他的行为也暴露了他的一点儿冷漠;他好像可以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他毫不犹豫地说自己,“自我?”“当然。”可他又创立了“学徒会”,学徒们要向他交纳一定的费用,跟着他学画图、做设计,但也要为整个学徒会和赖特一家做家务和劳动,这种方式往险恶说,就是利用年轻人热情满满的免费劳力,可往善意讲,他在美国和他自己都不富裕的情况下,让这些年轻人学到了不少东西,这对他来说,也是继承了自己家族中两个姨妈的办学理想;想要在建筑圈排挤他的人很多,他们诋毁他、贬低他、嘲笑他,他时不时尽可能远离这些圈子,豁达地对这些笨蛋表示理解,时不时又发表一些言论激怒更多人,他在搜集许多证据证明自己的不可或缺和伟大,他的敌人们愚蠢、不值一提,可正是这些人,也会对他造成了实质性的困扰,使他像许多俗人一样陷入束手束脚的困境,在穷尽积蓄改建他和学徒们名为“塔里埃森”的驻地时,他还曾经被索要工资的工人袭击。

    在《一部自传》里,有着一个家庭关系紧密、私生活复杂,同时也非常敬业——或者这么说都削弱了他本身的建筑才华,——的建筑师,他像一切建筑师那样偏执、自以为是,又独有敏锐、善于蛊惑人心的特殊能耐,以及视角广阔的高瞻远瞩,看得到一个建筑师的整个职业生涯会充满多少起伏和不定,你会遇到欣赏你的金主、固执的业主、捣乱的“热心人”、无法按你想法实施的承建者、给工程添乱的学徒、让一切计划出问题的时间安排。你可以设想最完美的住宅、大楼,最终的结果却可能与预期相差甚远,而你已无力挽回。最难熬的是,前几年你还客户满门,应接不暇,接下来,却遭遇到漫长的冰封期,不知何时才能结束,越是爱建筑设计,越是痛苦难熬。最终机会送到眼前时,又充满压力。

    不过,没有什么能真正打垮他,他也当然是自负的,在这本自传里,他埋下了许多小小的后门来让他“著名建筑师”的身份不言自明,比如,他说到伦敦还在遭受空袭轰炸的时期,那里的出版社仍然给他出了制作精良的作品集,他感激他业主们对他想法的坚持,歌颂他们的品位多么卓著。

    赖特的形象在书里立体、鲜活,经历了看起来像是小说或者电影里才有人生起伏,过于像在坐过山车了,可这种上下却倒是真的。说这本自传像一部电影剧本并不为过。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说,“丰盛即美”。赖特在用一生来实现人生最大程度的“丰盛”,除了生活中的那些人、与他建筑生涯相关的著名与不著名的建筑师们、美国各个时期的风流人物时不时出现之外,他的自传里还出现了像辜鸿铭这样的人物,如果不是赖特自己写下来,很难让人相信他们之间有交集,又很难相信,代表了美国的一种时代精神的赖特会在经过苏联建筑师大会之后为苏联的建设速度和成就大唱赞歌,借以批判美国的固步自封,而这不仅引起了人们对他政治立场的猜疑,甚至引起了美国本地共产党人的不满。这本书里记下了这些偶遇、交集和强烈的对立,他本人就是一种美国史的脚注。他像是不曾惧怕任何事一样,没有为自己做的任何事感到迟疑、悔恨,这使这本书带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一个人有着坚硬强悍的内心,你会单单为了这一点而产生敬仰甚至依赖。

    唯一可惜的是,这本书没有太多插图,仅仅是在最后有一张赖特置于他学徒环绕之中的照片,他手里拿笔,在思考设计,这是一张虽然没有人看镜头却让摆拍的事实更加明显的照片。但配这本书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6分

  • 人物塑造:5分

  • 主题深度:5分

  • 文字风格:4分

  • 语言运用:4分

  • 文笔流畅:3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8分

  • 知识广度:4分

  • 实用性:4分

  • 章节划分:9分

  • 结构布局:9分

  • 新颖与独特:3分

  • 情感共鸣:3分

  • 引人入胜:9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3分

  • 事实准确性:5分

  • 文化贡献:9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 是否包含广告:8分

  • 加载速度:9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7分

  • 搜索功能:4分

  •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可以购买(146+)
  • 推荐购买(441+)
  • 经典(109+)
  • 速度快(133+)
  • 无多页(601+)
  • 中评(396+)
  • 微信读书(383+)
  • 不亏(444+)
  • 章节完整(541+)
  • 赚了(491+)
  • 排版满分(492+)

下载评价

  • 网友 谭***然: ( 2025-01-06 03:15:59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益***琴: ( 2025-01-04 00:30:06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堵***格: ( 2024-12-30 06:17:38 )

    OK,还可以

  • 网友 訾***雰: ( 2024-12-10 18:12:54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游***钰: ( 2024-12-16 11:47:18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权***颜: ( 2024-12-29 01:27:32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饶***丽: ( 2025-01-04 20:30:14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养***秋: ( 2024-12-10 08:33:29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师***怡: ( 2024-12-13 16:50:31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