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抗争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生死抗争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为什么说人是一种创造出文明或社会来压抑自己的动物?是怎样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把人变成了自我压抑的动物?为什么人宁可压抑自己的爱欲也不愿使它得到完整的满足?面对种种困惑,诺尔曼·布朗从“压抑”这一作为全部精神分析奠基石的概念出发,对人类文明史和人性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为我们解释了人类努力创造历史的原因、动力和本质等问题,并指出人类走出历史这场噩梦的唯一途径就是重建生与死的统一,让人在爱中坦然接受自己的死亡。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问题
第一章 人是一种疾病
第二章 神经症与历史
第二部分 爱欲
第三章 性欲与童年
第四章 自我与他人
第五章 艺术与爱欲
第六章 语言与爱欲
第三部分 死亡
第七章 本能的二元论与本能的辩证法
第八章 死亡、时间、永恒
第九章 死本能与童年时期
第四部分 升华
第十章 升华在概念上的含混
第十一章 治疗与文化
第十二章 日神与酒神
第五部分 肛门性研究
第十三章 排泄幻象
第十四章 新教时代
第十五章 肮脏的金钱
第六部分 出路
第十六章 肉体的复活
注释
作者介绍:
诺尔曼•布朗(1913—2002),美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曾在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罗切斯特大学、卫斯理大学和内布拉斯加州卫斯理大学任教授,著有《小偷赫尔墨斯:神话的演变》《赫西奥德的神论》《爱的身体》等。他从根本上重新审视人类的生活状况,并对弗洛伊德的理论进行修正,尝试用它来改变世界。
译者简介:
冯川,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四川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德国波恩大学特邀研究员。冯川教授主要从事文学理论、比较文论、翻译与跨文化研究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他先后开设的课程有:文学理论、文学与心理学、英语文献的阅读与翻译、荣格研究等。
伍厚恺,英国威尔士大学访问学者,曾任四川大学文学院教研室主任、重点学科负责人,现任成都文理学院文学院院长。伍厚恺教授长期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翻译“小木屋”系列,《文学理论的未来》《简·爱》等作品。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自我与一个充满爱和快乐的世界结合原初体验,为后来所有的人类之爱提供了模型,从而“当有一个对象以快乐的源泉的形象出现时,它便成为被爱的对象并被合并到自我之中。”
神经症并不是一种偶尔发生的反常和变态;它并不仅仅存在于别人身上;它就发生在我们身上,而且任何时候都伴随着我们。它同样也发生在心理分析者身上:弗洛伊德便是通过自我分析才发现俄狄浦斯情结并将它视为一切神经症的根源的。《释梦》是对苏格拉底的训诫“认识你自己”的一个了不起的运用和拓展。或者,换一种方式讲,人普遍具有神经症的教义是神学原罪教义的精神分析翻版。
[梦和神经症]是意识和无意识两种体系相互冲突的产物……同样也可以视为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相互冲突的产物。一方面,梦、神经症症状以及所有其他那些无意识的显现方式,如幻想等等,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一种不可忍受的现实的逃避或疏远。另一方面,它们又是对快乐原则的回归;它们是那些被现实否弃了的快乐的代用品。在这由两种相互冲突的体系达成的妥协中,所渴望的快乐被减少、扭曲甚至转变成了痛苦。在压抑状况下,在现实原则的支配地位下,对快乐的追求降格为一种症状。
……弗洛伊德有时把现实原则等同为“生存斗争”,仿佛压抑最终可以被解释为某些客观的工作需要和经济需要。但人是经由文化或社会的中介造成他自己的现实和各种各样的现实(以及各种各样的工作冲动)的。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说,是社会向人征收了压抑这种赋税。……后期的弗洛伊德在他关于焦虑的学说中,正在趋向这样一种立场,这就是:人是一种压抑自己的动物,是一种创造出文化或社会来压抑自己的动物。……如果是社会强行行使了压抑,而压抑又引起了普遍的人类神经症,那么,顺理成章的便是,在社会组织和神经症之间存在着一种固有的内在联系;人这种社会动物便因而是患有神经症的动物。或者,像弗洛伊德所说的那样,人优越于其他动物之处在于他能够患神经症;而他这种能够患神经症的能力,只不过是他能够创造和发展文化的另一种说法而已。
人在创造历史的同时创造了他自己,因而历史过程是靠人渴望成为他所不是的东西的欲望(desire to become other than what he is)来支撑的。人渴望成为某种不同的东西的欲望,本质上是一种无意识欲望。历史中实际的变化,既不是由造成这些变化的人的自觉愿望所导致,也不与这些自觉愿望相符合。……人类今天仍在继续创造历史,却不曾自觉意识到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以及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自己的不幸福不快乐才能终止。事实上,人类今天的所作所为,似乎正在使自己更加不幸福不快乐,并且还把这种不幸福不快乐称之为进步。
从精神分析学的观点看,撑持着历史过程的正是这些未满足、受压抑同时又永恒持久的欲望。历史是在我们的自觉意志之外形成的,形成历史的不是理性的狡计,而是欲望的狡计。
历史之谜不在理性之中而在欲望之中,不在劳动之中而在爱之中。
弗洛伊德心中的基本矛盾冲突,是他的那种渴望予人以帮助的人道主义愿望与他的那种拒绝接受欺骗、拒绝接受简便容易的解决方案的清醒的现实主义两者之间的紧张冲突。他的现实主义与他的人道主义只有在本能解放的基础上才能统一起来。所有弗洛伊德的著作都显示出:人的心灵对快乐原则的趋向是无法摧毁的,而本能放弃的道路,则是走向疾病和自我毁灭的道路。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为什么说人是一种创造出文明或社会来压抑自己的动物?是怎样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把人变成了自我压抑的动物?为什么人宁可压抑自己的爱欲也不愿使它得到完整的满足?面对种种困惑,诺尔曼·布朗从“压抑”这一作为全部精神分析奠基石的概念出发,对人类文明史和人性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为我们解释了人类努力创造历史的原因、动力和本质等问题,并指出人类走出历史这场噩梦的唯一途径就是重建生与死的统一,让人在爱中坦然接受自己的死亡。
精彩短评:
作者:音谬论 发布时间:2022-04-25 13:16:23
对弗洛伊德思想有很好的概括,作者作为哲学家给出了超越弗洛伊德的观点:用酒神精神代替日神精神,即代替升华。但作者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方式,只以辩证思维作为解释,以及推崇了怀特海的有机哲学,倒向了非理性的一边。相比于马尔库塞明确的政治哲学思想,作者的观点似乎更接近于仅仅哲学上的倾向,以及最后提出的呼吁,这个世界需要“多一点爱欲,少一点不和”,更多的还是一种哲学家自身的期望吧。
作者:潘允嫒 发布时间:2024-02-05 20:54:54
我之所以明白什么是爱,正是因为你。
众人之中,你是唯一能够让我去爱的人。
作者:Whimsicat 发布时间:2022-08-04 14:35:29
精神分析对我来说还是太难理解了…
作者:奋进的老郭 发布时间:2022-05-08 18:44:50
1959年的书,结合第二波精神分析和核恐怖的背景看
作者:叶酱 发布时间:2022-06-30 10:47:15
非常通俗易懂,很适合我这样的小白作为古代艺术的科普入门。作者用了很多当下流行语言来打比方,竹林七贤是古代第一男子偶像天团,不想当公务员的王羲之参加兰亭的露天派对,把上市公司开垮的艺术学院院长宋徽宗……图文对应的注解也很清楚,古代的青铜器、书法、绘画,如果完全不懂,就根本欣赏不到那个层面。读完勾起了我对宋徽宗的极大兴趣!
作者:实现GCZY 发布时间:2022-05-20 17:11:40
心理学哲学必备
深度书评:
人是一种压抑自己的动物
作者:世图北京公司 发布时间:2023-04-12 14:11:28
文/冯川(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
诺尔曼·布朗的著作《生死抗争:关于爱欲、生死本能与永恒的精神分析》一度具有广泛的影响并震撼了世界。厄内斯特·贝克尔曾说:“如果几本至诚的书能够直接改变世界,那么刚才提及的五位作家可能就已经摇撼了整个民族的基础。”他所说的这五位作家是弗洛伊德、克尔凯郭尔、奥托·兰克、诺尔曼·布朗和R·J·利夫顿。把布朗与弗洛伊德相提并论,这可能过高地估计了布朗的影响,然而不容否认的是,布朗的某些见解确实揭示了弗洛伊德未曾揭示的问题。
布朗写作此书的基本动机,是试图以精神分析学的观点对全部人类历史或至少是西方文明史进行剖析,借以诊断当今社会究竟在什么地方出了毛病。他的诊断使他发现:人是一种普遍患有神经症的动物;全部人类文化、人类历史以及种种社会制度,统统不过是神经症的产物;普遍的神经症使文明人永远处在受压抑的状态中,而由于渴望始终得不到满足,人便像浮士德一样开始了不安宁、无休止的追求。这种追求成为历史的动力,它一方面创造出新的文明形态和社会组织来完成对人的压抑并因而加剧了人的神经症;另一方面,它作为人在被压抑状态中的一种奋斗和挣扎,又揭示出人的内在具有渴求痊愈的要求并因而为人的解放指示了一条出路。布朗出于对现代社会的失望和不满,对文明及其成果采取了否定的态度。他抱着严肃而执着的态度,致力于探索未来的出路,却最终发出一种对自由的、无压抑的生活的乌托邦式的呼唤,甚至幻想人能够倒退回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或沉醉于未受文明污染的肉体快感。这样,摆在我们面前的这部著作,便成了天才与谬误的产物,成了若干深刻思想和一种幼稚结论的奇妙结合。也正因为如此,他的这本书才得以广泛流行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本书的第一部分,布朗首先指出:压抑这一概念是全部精神分析学的奠基石,也是理解人性及其内在冲突、人类文明史的关键。“人是一种压抑自己的动物,是一种创造出文化或社会来压抑自己的动物。”“人优于其他动物之处就在于他能够患神经症,而他这种能够患神经症的能力,只不过是他能够创造和发展文化的另一种说法而已。”因此,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能够患神经症并因而能够创造文明、创造历史。所以如果要给人下一个定义,我们不妨像尼采那样说“人是一种疾病”,或直接说“人是一种神经症动物”。
在把人定义为神经症动物后,布朗进而把文化和历史理解为神经症的产物或神经症的症状。他指出,文化作为神经症的产物是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达成的妥协;由于这种妥协在基本性质上不能令人满意,受压抑的因素与行使压抑的因素便会始终处于紧张状态并继续制造出一连串症状,这些症状就是我们所说的历史。“历史学家感到有必要以精神分析学来研究历史源于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所有的动物中唯有人有历史?”他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历史过程是靠人渴望成为他所不是的东西的欲望(the desire to become other than what he is)来撑持的。这种未被意识到的欲望表现为一种永不安宁、永不停息的追求。人作为永不满足的动物证明了在人的天性中有不能从文化中得到满足的欲望。正是这种永恒的、始终不可能在历史中得到满足的欲望成为人类用来创造历史的动力,但人类并未意识到人类的这种永恒的欲望不可能从历史中得到满足。“人类今天仍在继续创造历史,却不曾自觉意识到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事实上,人类今天的所作所为,似乎正在使自己更加不幸福、不快乐,人类还把这种不幸福、不快乐称为进步。”
布朗指出,精神分析的任务就在于使人意识到这一点,从而使人能够“走出无止境的‘进步’和无止境的浮士德式的不满足”,“像从一场噩梦中醒来那样从自己的历史中醒来”。这样,人类才可能不再成为历史的奴隶,才可能自己把握自己的生活,才可能去享受生活而不是去创造历史。
在本书的第二部分,布朗进一步指出:受压抑的爱欲是人据以创造历史的动力;人的基本追求是为他的爱找到一个满意的对象,但人注定不可能在历史的进程中找到这个对象;人创造历史的动力来自一种永不满足的欲望,这欲望由于未被人意识到其真实性质而表现为不停地向前追求,但实际上它的内在趋向是要返回过去,即返回童年时代。“儿童在某种意义上是无压抑的……成人在从压抑的现实逃向梦和神经症的时候是在退回自己的童年,因为童年代表着压抑发生前的一个较为幸福的时期。”布朗曾引用弗洛伊德《超越快乐原则》中的一段话。
那种表现为……趋向更完美境界的永不疲倦的冲动,可以很容易地被理解为本能受到压抑的结果。这种本能压抑构成了人类文化中所有最宝贵的财富的基础。被压抑的本能从未停止过为求得完全的满足而进行的斗争。这种完全满足旨在重复一种原始的满足经验,任何替代机制、任何升华作用都将不足以消除这种受压抑的本能的持久不衰的紧张状态。
不断地向前追求使人愈来愈远离其原始的满足,其结果当然是进一步加剧人类的神经症症状,但是它也反映出人在内心深处始终是按快乐原则行事的。布朗说:“弗洛伊德……是在断言我们存在的终极本质在无意识中始终是秘密地忠实于快乐原则的……两千年来,一种体系化的、制度化的努力一直在把人变成一种苦行禁欲的动物,但是人始终是寻求快乐的动物。父母的管教约束、宗教对肉体快感的恫吓、哲学对理智生活的推崇,这一切仅仅在表面上使人变得驯顺,而在暗地里,在无意识中,人始终是不相信这一套的……人始终不相信这一套是因为他在童年时代尝过生命树上的果实,他知道它的美好滋味,他永远忘不了它的美好滋味。”尽管如此,渴望返回童年时代的愿望却难以付诸实现。在历史进程中,虽然人在内心深处始终渴望按快乐原则行事,但是他不得不一再向现实原则妥协,被迫放弃他对本能满足的追求而经由升华使自己的爱欲成为创造历史的动力。
布朗正确地看到,人牺牲快乐原则而屈服于现实原则,并非如某些弗洛伊德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是由于外界的强大压力,而是由于人的内在具有自我压抑的冲动。压抑作用并非外部强加给人的,相反,它是人对自己施加的。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人是自我压抑的动物。
那么,是一种什么样的根深蒂固的需要把人变成了自我压抑的动物呢?为什么人总是宁可压抑自己的爱欲,也不愿使它得到完整的满足呢?在本书的第三、第四部分中,布朗指出:人压抑自己的爱欲并使之升华为创造历史的动力,其根本原因在于人对死亡的逃避;人是无力接受死亡的动物;在生物学水平上,生本能与死本能是统一的,快乐原则也是涅槃原则,敢于生活也意味着敢于死亡;而在人身上,生与死的统一由于人对死亡的逃避而破裂,这造成了生与死的对抗;致力于反抗死亡的人由于畏惧死亡而畏惧生存,他因此不得不压抑自己的爱欲(生本能)并使之向着虚幻满足的方向升华;这样,渴望回到过去的冲动在压抑状态下便不自觉地成为“在未来中寻找过去”的冲动,人因而成为浮士德式的永不安宁地追新求异的动物。用布朗的话说:“人身上生本能与死本能的统一一旦破裂,人就会成为历史性的动物。因为,永不安宁的快乐原则作为涅槃原则的病态体现,正是那使人成为浮士德式的人的动力,而浮士德式的人乃是创造历史的人。一旦压抑作用不复存在,浮士德式的人的永不安宁的追求便走到了尽头,此时他便会感到满足地说‘停留一下吧,你多美呀!’。”
显然,如果历史是生与死的对抗的产物,那么使人走出历史这场噩梦的唯一途径就是重建生与死的统一。事实上我们看到,布朗正是怀着结束生与死的对抗的愿望来写作本书的。用布朗的话说,“生本能与死本能的重新统一只能被设想为历史过程的终结。”“如果涅槃原则属于死本能而快乐原则属于爱欲,那么它们的重新统一便将是一种生命的安宁状态,而这将是一种完满的、无压抑的生命状态,是一种自我满足、自我肯定的生命状态,而不是一种自我改变的生命状态。这样解释的话,精神分析便重新肯定了古老的宗教向往。”布朗满怀热情地呼唤这种无压抑的生命状态,他说:“禀有浮士德性格的我们不可能正面想象‘安宁’‘涅槃’‘永恒’,而只能把它们想象为一切活动的停止,换句话说,只能把它们想象为死亡。但我们的理论探索与其说是要寻求死而毋宁说是在寻求生,只不过这种生已经把生与死统一了起来。”
可见,布朗对“无压抑的生命状态”的向往,实际上是对一种宗教神秘主义境界的向往。基于这种向往,布朗不仅主张废除历史,对历史进行末日审判,而且主张取消时间,结束时间的暴虐统治。布朗说:“压抑作用……开创了历史的时间。压抑作用把没有时间性的本能重复冲动转变成向前运动的神经症辩证法,而这就是所谓历史……相反地,那未受压抑的生命……却并不处在历史性的时间之中。”置身于历史与时间之外的生命是永恒的生命,它摆脱了时间的暴虐统治而逍遥于无所谓生死、无所谓时间的自然状态或游戏状态中。这的确不愧是一种古老的宗教向往,我们甚至可以从中辨认出庄子哲学的影响(布朗曾多次肯定道家的生命追求),而这种影响又是与基督教神秘主义(例如保罗的神秘主义思想、雅各布·波墨的神秘主义思想等)结合在一起的。布朗说:“未受压抑的生命是没有时间的或者说是永恒的。这样,精神分析学在把自己的逻辑结论贯彻到底……的时候,就再次把古老的宗教向往搜集到了自身之中。永恒的安息日——那时间不再成为时间的时刻——就正是对这一状态的描绘,而这一状态正是在无时间性的本我(Id)中,强迫性重复冲动的终极目标。”在布朗看来,时间也如历史一样,既是压抑作用的产物,又反过来作为一种压抑结构强化了对人的压抑。要摆脱压抑走向生与死的统一(无压抑的生命状态),要使人最终在时间之外获得完全的满足,就必须像废除历史一样废除时间。布朗说:“把时间予以取消的思想,对许多人包括对正统精神分析学家来说都不啻是荒唐无稽的胡言乱语……难道时间不是所有事物的本质吗?难道我们是天神,以致竟可以随意废除时间?但是,时间并不是事物之本质……(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使时间成为一个心理学问题而不是一个本体论问题,它因此成为精神分析学的研究对象。而且,正像叔本华看到的那样,它开启了人的心灵从时间的暴虐统治下解放出来的可能性,它暗示人的心灵一旦穿透现象的帷幕到达凭直观把握的实在,便会发现并不存在什么时间。
布朗废除时间的思想也像他废除历史的思想一样,是为了回到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童年时代之所以始终令人向往,就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作用还没有来得及把时间焦虑和生命的紧张追求强加给试图逃避死亡的人。在这个意义上,布朗可以说儿童生活于永恒中并享受着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布朗引用精神分析学家马里·波纳帕特的话说:“童年时代似乎在某种意义上逍遥于时间之外。童年时代……对儿童来说似乎就是永恒。”这些说法表明布朗对童年时代的向往是出于对永恒的向往,而人对永恒的向往,说穿了,不过是人借以逃避死亡的一种方式。这样,布朗便陷入自相矛盾之中:一方面,他反对逃避死亡,主张像拥抱生活一样接受死亡;另一方面,他废除历史、废除时间的主张,又恰恰是为了逃避死亡。我们完全有理由追问:如果没有对死亡的反抗和拒斥,布朗又为什么不能像接受死亡一样接受历史和时间的“暴虐统治”呢?
当然,进一步思考便会发现,布朗之所以不能接受死亡,乃是不能接受人类在仇恨中走向毁灭。他似乎更希望人在爱中坦然地接受自己的死亡,而不要在压抑和仇恨中把自己的死本能转化为毁灭他人的冲动。历史已经过多地展示了人残杀自己同胞的嗜血倾向,因此,不能接受历史,本质上是不能接受人的杀戮倾向。在自然状态中,生与死的统一意味着生命冲动同时也是死亡冲动,爱欲的满足理应导致人坦然地、无怨无悔地接受自己的死亡。而在历史进程中,生与死的对抗却在压抑死本能的同时使死本能向外转化为一种针对他人的攻击性。在布朗看来,这种攻击性既是创造历史、创造文化的动力,又是毁灭他人、毁灭世界的威胁。换句话说,人是由于不能接受自己的死亡才通过压抑死本能而把死本能转变为对他人的攻击性和杀戮倾向的。布朗在本书序言中指出:处在历史过程中的人,“由于意识不到自己的真实欲望并因而不能获得欲望的满足,已经变得仇恨生活和准备毁灭自己。”这里所说的“自己”,本来应该指他人,但由于他人反过来也可以把自己作为他人来消灭,所以消灭他人和消灭自己实际上是一回事。在本书的结尾处,布朗引用弗洛伊德《文明及其不足》中的话说:“人类制服自然的力量已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凭借这些力量,他们现在已能够轻而易举地互相消灭直到只剩下最后一个人。”而唯一能够摆脱这种可怕前景的出路,似乎是坦然地接受自己的死亡,避免将自己的死本能转变为残杀他人的举动。
但是显然,在历史的结构中,布朗的这一幻想,也像他对于无压抑的生活的呼唤一样,乃是一种注定不能实现的乌托邦幻想。或许正因为如此,布朗才错误地把爱欲的全面解放,把无压抑的肉体生活,把自由的童年游戏视为人类的未来出路,并为我们勾画出了一个“坚强得足以去生并因而坚强得足以去死”的未来超人的形象。他的这一荒谬结论无疑是本书的巨大缺陷,但另一方面,他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对人类心灵的深刻剖析,却不乏某些惊人的见解,并往往能给人以意义深远的启示。
《生与死的对抗》
作者:圣法兰西亚西西 发布时间:2021-05-08 14:02:43
第一章 人是一种疾病
P3按照新的弗洛伊德式的观点,社会的本质是压抑个人,而个人的本质是则是压抑自己。压抑的本质就是,拒斥作用或将某种东西摒弃在意识之外的功能。也就是人拒绝承认其人性现实。
P6弗洛伊德的第一个悖论--存在着受到压抑的元意识--必然包含着第二个更重要的悖论:人类普遍患有神经症,《释梦》是对苏格拉底的训诫“认识你自己”的一个了不起的运用和拓展。人普遍具有神经症的教义是神学原罪教义的精神分析学翻版。
P7柏拉图关于爱欲的教义。正像柏拉图在《会饮篇》和《斐德若篇》中,爱欲的教义是向我们暗示,人的基本的追求是为他的爱找到一个满意的对象/·······欲望被定义为指向是获得快感逃避痛苦的能量。弗洛伊德因而可以说,“我们的全部心理活动就是一心要获得快感和逃避痛苦,它自动地受快乐原则的调节”其含义正如亚里士多德的箴言——所有人都追求快乐。所以弗洛伊德说:快乐原则的目标是快乐。
然而人追求快乐的欲望却与整个世界相冲突,现实迫使人放弃对快乐的追求,现实使人的欲望受到挫折。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相冲突,这种冲突是造成压抑的原因。梦与神经症症状表示:现实的挫折不可能摧毁我们存在的本质--欲望,无意识是人的灵魂的不可驯服、不可摧毁的要素。整个世界可以起而反对他它,然而人却仍然执着于这根深蒂固的欲望,热情地追求着快乐的正面实现。
P9 社会对人实施压抑,只不过是在为种种客观经济立法,这种天真的、理性的社会学与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的早期表述是一致的。后期的弗洛伊德趋于这样的立场:人是一种压抑自己的动物,是一种创造出文化或社会来压抑自己的动物。当然如果说社会强行行使了压抑,这也还仅只是提出了问题并没有解决问题,但它所提出的问题是个大问题,因为如果是社会强行行使了压抑,而压抑又引起了普遍的人类神经症,那么顺理成章的是,在社会组织和神经症之间,存在着一种固有的内在联系;人这种社会动物便因而是患有神经症的动物,或者正如弗洛伊德说的那样,人优越于其他动物之处在于他能够患神经症;而他这种能够患神经症的能力,只不过是他能够创造和发展文化的另一种说法而已。
P9弗洛伊德因此得出了与尼采完全一致的结论:“人是一种疾病”但弗洛伊德是通过一种科学的方法,是通过对神经症的研究达到这一结论的。神经症是文明或文化的一种基本后果。 把我们自己的文化也分析为一种神经症。
第二章 神经症与历史
P11所有人都是疯子这一学说,似乎抹煞了所有的文化差异与所有的历史变迁,它把一切多样性都吞没在黑夜中,而在黑夜中,所有的猫都是黑猫。但这种反驳却忽略了弗洛伊德神经症理论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在《文明极其不满》中“文化的多样性比伴随着神经症的多样性”
P12在《摩西与一神教》中做的类比“在种族的历史中,发生了某些类似于在个人生活中发生的事件。这就是说,人类作为一个整体也经历了那些具有性欲和攻击性质的冲突,这些冲突留下了持久的痕迹,但绝大部分却被消除和遗忘了;此后经过长期的潜伏,它们又重新出现在生活中,并创造出种种在结构和倾向上与神经症相类似的现象。”
这种类比使弗洛伊德形成了他关于“远古遗产”的思想,在同一种意义上,人是过去的囚徒,就像“癔病患者正受其记忆之苦”和神经病患者“无法逃避其过去”一样。因此一切文化戴在其文化遗产上的枷锁是一种神经症枷锁。反过来讲,弗洛伊德认识到个体的神经症的核心,就是这种“远古遗产”,这种“先前若干世纪的经验和记忆痕迹”,而这些定西“只能从种系发生学的角度去理解”。产生神经症是受到压抑的无意识,但这不是个人无意识,而是集体无意识。“无意识的内容终归是集体的”——每一个个体都重演了人类的历史:在童年的最初几年中,“我们不得不跨越从石器时代的原始人到今天的文明人这一漫长的距离”,由此便必然是,神经症理论必须包括历史理论,反过来也是,历史理论必须包含神经症理论。
P13《一个幻觉的未来》,宗教是一种“替换性满足”。类似于马克思的公式“麻醉人民的鸦片”——这一说法不仅运用于诗歌和宗教,也用在梦和神经症症状中,却包含真理:它们虽经压抑而变形,但却是人心中不朽欲望的表现。
P15詹姆斯·乔伊斯说“历史是一场噩梦,我正尝试着从中醒来。”尼采《道德的谱系》把世界历史理解为日益严重的神经症历史作出了第一次尝试。尼采和弗洛伊德在历史的神经症中发现了同样的动力机制,一种由压抑导致的不断加剧的罪感。尼采名言——“世界作为疯人院已经太久太久!”与《文明极其不满》中的阴郁论相比较:“如果文明是一个家庭群体到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群体的不可避免的发展过程,那么罪感的强化······将不可分离地与文明交织在一起,直到罪感或许增长到个体无法承受的程度”
历史学家感到必须以精神分析学来研究历史是由于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所有的动物中,唯有人有历史?因为人不同于动物并非仅仅由于他具有那被称之为文化的超生物性器官并使之代代相传,同时也由于是—如果历史和时间中的种种变化是人类文化的本质特征并因而是人的本质特征的话——他具有改变他的文化并以此改变他自己的愿望。人在创造历史的同时创造了他自己,因而历史过程是靠人渴望成为他所不是的东西的欲望来支撑的。人渴望成为某种不同的东西的欲望,本质上是无意义欲望。历史中实际的变化,既不是由造成这些变化的人的自觉愿望所导致,也不与这些自觉愿望相符合。每一个历史学家都懂得这一点·····人类今天仍在继续创造历史,却不曾自觉意识到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以及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自己的不幸福不快乐才能终止。事实上,人类今天的所作所为,似乎正在使自己更加不幸福不快乐,并且还把这种不幸福不快乐称之为进步。
基督教神学认识到人的躁动不安和永不知足是历史过程的心理根源,解脱方案是,使人脱离这个现实的世界,脱离动物王国,并向人灌输辉煌壮丽的幻想。
P17弗洛伊德在《一个幻觉的未来》中对宗教批判,认为真正的谦逊应该属于科学。他说:真正的谦逊要求我们从哥白尼那里懂得人类世界并不是宇宙的目的或宇宙的中心;从达尔文那里懂得人是动物王国的成员,从弗洛伊德那里懂得人的自我(ego)甚至在它自己的家中也并不是自己的主人。至于人为什么是躁动不安和永不知足的动物,用精神分析理论:永不知足的动物是患有神经症的动物,是天性中有不能从文化中得到满足的欲望的动物。撑持着历史过程的正是这些未满足、受压抑同时又永恒持久的欲望。历史是在我们的自觉意志之外形成的,形成历史的不是理性的狡计,而是欲望的狡计。
P17历史之谜在欲望中,马克思主义中认为,人的本质是劳动。在弗看来,工作和经济上的需要是现实原则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在现实原则中而在受压抑的无意义欲望中。不管经济上的需要多么紧迫地压在他的身上,人就其本质而言并不是经济的人,并不是劳动者,无论为面包所进行的斗争是多么痛苦,人并非仅靠面包而生。
P17因此弗提出在经济福利和征服自然之上和之外,人到底需要什么?马克思把人的本质说成是劳动,但在马克思的乌托邦就有种空白,劳动废除了历史,除非劳动像浮士德那样不断被趋向更大的成就,否则人的本质就必须有别的更真实的定义。弗洛伊德提出,在劳动之外还有爱。爱一定从历史开始的时候就始终存在,它一定作为潜在恶力为劳动和创造历史提供所需的能量。这点看,受压抑的爱欲乃是历史的能量,而劳动必须被视为升华了的爱欲。 因此不曾被马克思正事的问题靠了弗洛伊德得以被正视。
P18经济决定论者说出的假定,支撑着经济活动的那些具体的人类需要和动机,如功利主义者所理解的“自我保存”和“快乐”,包含“经济需要”和“人的需要”,然而人的需要并得如表现出来的那样,证明这一点的证据在于人有历史这一事实。人在历史中的那种浮士德式的躁动不安和永不知足表明:人并不由于其自觉欲望的满足而满足;人意识不到自己的真实欲望。因此,历史心理学只能是精神分析式的。
马克思转向了生物学并假定了这样一条绝对的人类生物学定律:人的种种需要的满足必 然导致产生新的需要。如果人的永不满足确实如此是由生物性所注定的,那这种不满足就不可痊愈。这样一来,马克思在其乌托邦中所设想的“历史的废除”和“经济富有”就全都不可想象。
P19精神分析学在把历史视为神经症的情况下提供一种关于“进步”的理论,通过把人视为神经症动物,精神分析不仅设定了人具有浮士德式的性格,而且还解释了何以如此的缘故。:
那种表现为······趋向更完美境界的永不疲倦的冲动,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为一种本能压抑的结果。这种本能压抑构成了人类文明中所有最宝贵的财富的基础。被压抑的本能从未停止过为求得完全的满足而进行的斗争,这种完全的满足在重复一种原始的满足经验,任何替代机制或反现作用以及任何升华作用,都将不足以消除这种受压抑的本能的持久不衰的紧张状态。
P20精神分析学还提供了一种理论框架,以探索走出无止境的“进步”和无止境的浮士德式的不满足这种噩梦的方式与可能,以探索走出人的神经症和走出历史的方式与可能。在患神经症个人,精神分析治疗的目的是使他从过去的重负下解放出来,从历史的重负下解放出来。这重负迫使他继续有一份病史。精神分析治疗所采用的方法,是深化个人的历史意识(填补记忆的空白),直到他像从一场噩梦中醒来那样从自己的历史中醒来。作为一般的人类意识的一个更高的阶段,精神分析意识同样可以成为历史意识——这种自文艺复兴以来一直蛊惑着西方思想的日益深广的寻根运动——的完成。如果历史意识最终转变为精神分析意识,已死的过去紧紧抓住方生的现在的那只手就会松开,人就有希望去生活而不是去创造历史,去尽情享受而不是去偿还旧债;人就有希望进入那本来是生成(becoming)之目标的存在(being)状态。
第二部 爱欲
P23弗洛伊德对无意识所作的探索,其结论可以概括为两条:一,我们身上受压抑的欲望,是我们在童年时有过的欲望,那时它们未受压抑;二、它们是性的欲望。在儿童身上,意识与无意识尚未彼此分离,可以推论:成人在从压抑性现实逃向梦和神经症的时候,是在退回他自己的童年。
P24弗洛伊德据以建构和扩展其基本假设的定理是:正常成人的性欲模式并非一种自然的(生物性)需要,而是一种文化现象。正常成人的性欲模式——男人和女人的互爱以及这一模式的所有变体——代表了人的机体中某些固有的可能性的一种特殊组合。(否则《圣经》中怎会说肋骨,男人与女人的结合)。作为从猿到人转变标志的社会组合,使这种性的组合成为可能,于此同时,这种性的组合也使那种社会组合成为可能。
从猿到人的转变中关键性的制度,连结人的性欲组合与社会组合的链环,是父母身份和对处在完全无能为力的依赖状态中的子女的长时间的抚养。父母身份意味着某种类型的家庭组合,而家庭组合则是社会组合的核心,这些人类学中的公理被弗洛伊德所接受并纳入其理论结构。:当成人的性欲被用来服务于喂养子女这一对社会有用的目的时,它对个人来说在某种意义上即已不再是快乐的源泉——即不再是最大的快乐。成人性欲,就其受到那些专门为维持家庭制度而设计的规则的限制而言,就其寻求性满足的愿望因要维持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制度,清楚证明了快乐原则对现实原则的服从。这种服从就是压抑,而由于这种服从和压抑受到人的无意识本质的拒斥和抵制,它便因此而导致神经症。
P25延长的幼儿期便从两个矛盾的方向上塑造人的欲望:一方面,在主观上,它使人完全沉溺于摆脱了一切现实限制的快乐之中;另一方面,在客观上,它又使人完全无能为力地依赖于他人。这两种倾向后来发生冲突是因为:对自由和专注于快乐的早期体验,此后必然要屈服于对现实原则的认识,那时父母作为权威将以否则即要撤回父母之爱相威胁而迫使你就范。(解答了上本书的可怖之处,结合周水寿的内容)
然而在无意识中,受到压抑的梦想仍完全沉溺于对快乐的向往中,这种向往是人的普遍的神经症的核心,是人的躁动不安和永不满足的核心,是圣·奥古斯丁所说的“永不安宁之心”的核心。这种由实际上的无能和幻想中的万能所产生的冲突,也是普遍的人类历史的基本主题。
P26婴儿天生专注于自己,专注于自己的身体:他们生活在对自己的眷恋中。用弗洛伊德的术语说,他们的心理取向是自恋取向。婴儿对生活的严峻(现实原则)全然无知,因此除快乐原则以外,不知道还有别的指导原则,并因而把自己身体的愉快活动作为其唯一的目标。所以,弗有这样的设想:幼儿有比成人更丰富的性生活。
P27以正常人的性行为标准来看,幼儿性行为方式是变态的性行为方式。而成人的性行为,也是经过很好组合的“专制独裁”,过分夸大了的方式集中于人体众多具有性感潜力的区域中的一个区域,而这些区域在幼儿时期全都被积极主动探索过。--各种各样的性感活动,一旦被用来取代正常的性行为,就会被称之为性变态;而如果仅仅作为正常性行为的先行准备而附属于正常性行为,就会被认为是合法的。与此不同的是,儿童往往以无政府主义的自由方式,一视同仁地探索人体所有的性感潜能。用弗的话说,儿童是多形态的性反常。而以幼儿眼光看成人,正常成人的性行为则是对人体性感潜能的一种非自然的限制。
P28人与动物的区别:即是人这种物种奇怪地延长了他的幼儿期。对人来说,幼儿期的延长和青春期的推迟。使幼儿性欲有了一个较长的走向成熟的时期,同时,父母的关心照料又使其免受于现实原则的辖制而得到庇护。在这些条件下,幼儿性欲获得了充分的繁荣而没有任何其他物种的动物可与之匹敌。 因此,人的性生活便有着内在的冲突而其他动物没有。在人身上,幼儿性欲始终受到压抑,从未获得充分的发展;压抑遂使人不同于其他动物。
P29性行为的前快感是事前准备性的对身体所有部位的抚玩,表明了幼儿性欲这种纯粹多形态的变态抚玩是多么持久永恒。后快感则存在性高潮中,纯粹是生殖器和后青春期的。从弗的观点看,性行为中的前快感对后快感乃是一种妥协,在妥协中隐藏着我们心中永恒的童年欲望与现实原则的冲突:我们心中永恒的童年欲望追求纯粹多形态的游戏,而现实原则则把生殖器结合强加给我们。
P30而这也说明,人们在神秘主义中试图推翻生殖器结合的统治。他们实行没有高潮的性交,也即纯粹的前快感。
这一段特别重要:P31弗洛伊德和布莱克是在断言:我们存在的终极本质在无意识中始终是秘密地忠实于快乐原则的。这种说法无异于对我们西方道德赖于建立的基础和心理假设提出质疑。(尼采的《道德的谱系》)两千年来,一种体系化制度化的努力一直在把人变成一种苦行禁欲的动物。然而人却始终是寻求快乐的动物。父母管教约束、宗教对肉体快感的恫吓、哲学对理智生活的推崇,所有这一切仅仅在表面上使人变得驯服,而在暗地里,在无意识中,人始终是不相信这一套的,(正因为如此人才变成了神经症动物)。人始终不相信这一套是因为他在童年时代尝过生命之树上的果实,他知道它的美好滋味,他永远忘不了它的美好滋味。
P32我们受到压抑的欲望并非空洞地追求欢乐,而是具体追求我们的肉体生命在获得实现时所产生的快乐。即不是灵魂,而是灵魂和肉体是结合于一体的。儿童他们自己便是自己的理想。(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自由,没有任何束缚的自由)(圣经的故事,被驱除乐园,是不是说明人的童年的结束,伊甸园只能是童年,当人能分辨善恶那么没有快乐,也就没有乐园。联系原文。)儿童没有获得羞耻感,根据圣经故事,正是这种羞耻感把人类驱逐出了乐园,假若他要重新回到乐园,他便需要放弃这种羞耻感。
弗洛伊德以绝对严肃的态度采纳了耶稣的说法:“除非你变成了幼小的孩童,你便不可能有希望进入天国”作为一种宗教理想,儿童时代的天真无邪已起而抵抗理想神学传统的同化。里尔克和布莱克曾确证这一理想的世俗有效性。使基督的理想成为他们自己的理想。(《秋日》)
P33这一童年概念使弗能够把握住人类活动的基本形式——具有世界范围的活动形式,它超越了听命于现实原则的经济活动和生存斗争。儿童一方面追求快乐,另一方面则十分活跃,他们的快乐即寓于人体的活跃的生命之中。那么这种从工作中解放出来,从人生中严肃的事务中解放出来,从现实原则中解放出来的活动模式究竟是什么呢?:童年时代的游戏。
弗认为,儿童抚玩自己的身体作为一种游戏,这种活动是受快乐原则而不是受现实原则所支配的,游戏是这种活动的本质特征。游戏是“无目的的,但在某种意义上又是有意义的”。游戏在生命的欢乐中把人与其所爱对象结为一体,就像在正常成人的生殖器性行为中游戏所发挥的作用一样。按弗的说法,我们存在的终极本质是具有爱欲性质的,它需要按照快乐原则来行动。
弗就把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所得出的著名结论放进了他的科学中。:“人只有在他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时候才游戏;而只有当他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完全全是一个人” 思考: (艺术家的幻想,在体验童年活动,成为人,我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融入艺术品,有幻想,使得自己从现实中解脱出来,体会到童年的快乐)萨特从另一角度说“人一旦领悟到自己是自由的并希望运用自己的自由······此时他的活动便是游戏”,存在的自由;审美的天性。
P34布林顿的话:”······意志的本质是有目的的行动,然而这一行动却是由匮乏和需要发动的,这样我们又怎么可能使行动成为最后的目标呢?波墨的回答是把完美的状态称之为‘游戏’。生命在游戏中充分而完美地表现着自己,从而游戏作为最后的目标意味着生命本身有其内在的价值。······当这种游戏变成了严肃认真的事情时,亚当便堕落了。“——换句话说,波墨既不是把人的完美和幸福放在新教所说的来生中,也不是把它放在天主教的圣事中,而是把它放在使肉体生命成为欢乐游戏这样一种转换中。(——联系《心灵奇旅》,一定要说明白:spark ,purpose)
P 35哲学家柏拉图和笛卡尔陷入一种疯狂的妄念:即认为人的真正本质就在于肉体分离的精神活动,克服精神与肉体的二元对立,但由于自己的实际作为是在追求纯粹的精神生活,就背叛了自己的理论初衷。···而神秘主义的非理性倾向却使得他们在时机尚未成熟时候牢牢把握住真理。神秘主义打破暧昧的偏见,理性主义打破过分清晰的偏见,共同进入到心理现实这一王国之中。
今天,最富现实主义精神的社会批评家正强调指出:人正越来越与自己的工作相疏远,现代技术正使人面临大规模失业(从工作中解放出来)的可能性;人类天性正越来越无力自由地运用人的闲暇,越来越无力于从事游戏。
P36凯恩斯的思考:我们正面临一场“神经崩溃”,我们对此已经有了领教——在英国和美国的中产阶级妇女身上,这种神经崩溃已经司空见惯,这些女人他们中许多人都被自己的财产剥夺了其传统的工作和职业——当不再有经济需要作为一种刺激的时候,她们便不再能够从做饭、洗衣、缝补等工作中找到足够的乐趣,同时又安全不可能找到更有乐趣的工作。
P37一位年老女佣的墓志铭:朋友们,别为我悲伤,别为我哭泣,因为我从此不用再做任何事。(——《悲剧的诞生》里,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出生。)另外两行:天堂将响起赞美诗和甜蜜的音乐,但我将不再必须唱歌。但这是对那些必须唱歌才能使人生变得可以忍受的人而言——而我们中这样的人微乎其微。——(思考:那些唱着反叛乐曲的乐队如beyond,leon,甲壳虫乐队深受年轻人喜欢,但其实我们本该是自由的,本该不用这些乐队唱出反叛的声音,我们沉迷于反叛乐队,其实就是我们深感不自由)
在凯恩斯看来,生活的艺术是一门困难的艺术,它需要优雅的感觉,就像维吉尼娅·伍尔夫的作品中变得不朽的那种感觉。 在弗看来,每一个普通人,早在其童年时代便品尝过游戏的天堂般的滋味。
P38原始经济行为于文明化的经济行为:游戏成分和快乐原则优先于追求最大利益的理性算计,优先于现实原则。原始的游戏成分明显。
P39精神分析学的升华理论把“较高的”文化活动视为对失去的童年乐趣的替换和补偿。
P40儿童的快乐世界和游戏世界是靠愿望建立起来的,这些未受现实原则禁止的愿望只能通过非现实的、幻觉式的实现来获得满足。这种思维也存在于成人的白日梦和幻想中。···儿童的性欲是自恋式的。
第四章 自我与他人
P45在弗的后期著作中,对母亲的早期依赖阶段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强调。:对母亲的爱,其本杂志上便是自恋式的。“被爱乃是自恋式的对象选择的目的所在和满足所在。”
P47在童年时代那种不现实的、受保护的境遇中,儿童养成了一种不现实的现实感,现实就是他的母亲,就是爱和快乐。童年性欲确证的是自我与整个充满爱和快乐的世界的结合。
P 48弗对爱的总结:“爱起源于自我所具有的经由感官快乐的获得而自体性欲式地满足其某些本能的能力。这种能力最初是自恋的,后来却转向那些被合并和结合到自我之中的对象上。”,即人的力比多是自恋的,但它在爱自己的同时也希望获得它所爱的世界。
正是人的自我在执行着这种寻找一个所爱的世界的任务;或者说,正是这种投射作用在自我的无意识层面上指引着人的自觉意识,使人躁动不安地寻找着一个能够满足自己的爱的对象。正像圣·奥古斯丁所说的那样:“我未曾爱,我希望爱;我寻找我可能爱的对象,我爱上了我的爱”(“爱是对心爱的人想象,”,理解露易丝·格丽克的诗歌。)作为存在于人的自我中的一种力量,爱欲寻求的是肯定一个充满爱与快乐的世界,肯定,作为一种对结合的一种替换,属于爱欲。
P52柏拉图的爱欲和基督徒的博爱又超越了自身的局限和彼此的差异,向弗的自恋学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在《会饮篇》中,爱欲在通过最后占有美的本质而满足了自身的匮乏后,便进入到更高的阶段。柏拉图把这称之为“从美中诞生”——仿佛获得了满足的爱欲必然满溢,必然从自身的丰盈中涌出创造性来。(思考:联系诗歌。)
P53弗把自我和他人视为互相排斥的两极的限制。但是神话和诗歌中的纳西索斯形象却为我们指出了另一个方向:纳西索斯需要一个水池,一面镜子,以便从中看见自己。在波墨的神秘主义思想中,创造的心理发生过程来自上帝对“自我反思”的需要和对可以才从中看见自己的镜子的需要。沿着这些思路,弗的自恋就应该有更为深邃的自己对于他人的需要。自恋倾向就像神话中的纳西索斯一样,就会成为游戏的泉源和爱欲丰盈的泉源。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说:“我爱那灵魂丰盈的人,这种丰盈使他忘却了自己并使万物有备于他”“他的话是自私的,这种完整的,健康的自私是从一个强有力的灵魂中涌流出来,那美丽的、凯旋的
、
新鲜而富有活力的身体便属于这强有力的灵魂。围绕着这个灵魂,所有的一切都成了一面镜子——那柔软的、可塑的身体,那个被比喻成自我欣赏的灵魂的舞蹈者。
”
P54“吸允的欲望自身便包含着对母亲乳房的渴望,母亲的乳房乃是性欲的第一个目标和对象”弗再次看到了宗教神秘主义和诗性神秘主义对圣母和圣婴的崇拜中隐晦地预言过和象征地表达过的东西。————浮士德,我们内在的躁动不宁和永不满足的化身,其最后获得的拯救,就是正在一片母亲形状的云彩中与永恒女性重新结合为一体。“爱欲可以统治一切,因为一切皆由它而创生。”
P57弗在后期著作中认为人的自我的一个基本倾向,就是“调和”、“综合”和“统一”困扰着个人存在的种种矛盾冲突和二元对立。
第五章 艺术与爱欲
P58特里林曾正确地说到:“弗洛伊德在心理组织之中发现了那些艺术用来发挥其效果的机制,发现了诸如意义的浓缩和重心的转移这样一些手法。”
P61-62在弗洛伊德后期著作中,人们发现他仍在试图找到一条走出牢笼的道路,人对快乐原则的信仰是不可摧毁的:
······尽管有沮丧、匮乏、种种高贵的天性,阴霾的日子,所有那些病态的和过于黑暗的我们用来探索的方式:是的,尽管有所有这一切,某些美的形式,还是会从我们黑暗的心灵中,驱走笼罩在那里的阴影。
这就包含在弗洛伊德艺术是一种替换性满足这一公式之中的真理。这和尼采关于痛苦和艺术之间存有必然联系:“这些人必定经受过什么样的痛苦,以致他们竟变得如此美丽。”
如果人注定了就是要为本能的解放而战斗,那么艺术便似乎是诗人里尔克所说的有关最终目的的,它与现实原则的冲突就是它的社会功能,即不断强化争取本能解放的斗争。
P 63弗洛伊德说,我们努力要获得的,乃是一种幸福感,是返回到过去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我们习惯于以较少的努力来满足我们的种种心理需要。这种状态正是童年时代的状态,那时候我们既不需要诙谐也不需要幽默来使我们的感到幸福。的确,那时候我们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些东西。艺术的功能就是帮助我们找到返回快乐源泉的道路,这一源泉由于我们屈服于现实原则而变得遥不可及(这种屈服可称之为受教育或成熟)。换句话说,艺术的功能就是要重新获得那失去了的童年时代的笑声。
P64柏拉图在《斐德若篇》审美心理学中,不仅充分肯定了爱美与疯狂之间存在着相似之处,而且在对美的狂热追求中,看到了一种竭力要恢复那失去了的对于尽善尽美的幻觉的努力。“神是我们的家园,我们身披绚丽的云彩来到人间”
P65当我们任凭思想沉落到无意识之中去的时候,语言游戏作为诙谐的技巧便重新恢复了。在返回无意识去寻找诙谐的材料的时候,我们的思想不过是重新回到昔日的家园,而这个家园在童年时代是被语言游戏统治着的。人们只需想到,隐喻作为诗歌的基本构成单位其实不过是一种语言游戏
P66弗洛伊德在他70诞辰上,放弃了“发现无意识”这一称号,说”在我之前,诗人和哲学家便发现了无意识;我所发现的,乃是用来研究无意识的科学方法。“用弗的话说,艺术的目的是把更为深邃的真理加以有掩饰的显现,这样艺术便戴上了一个面具,披上了一层伪装;而这便既使我们的理性为之困惑,又使我们的理性为之神往。那诱惑着我们的面具乃是从原初过程的游戏中获得的。
P67艺术奋力反抗那行使压抑作用的理性和现实原则,以便获得失去的自由。——如果文明本质上具有压抑性而艺术的目的则在于解除压抑,那么我们可以说艺术在这一意义上乃是文明的颠覆者。
P69把艺术视为本能解放的一种方式的看法,进一步揭示出艺术与梦和神经症的不同之处。梦和神经症使被压抑的无意义获得了表现,但却没有使它获得解放。---神经症和梦是无意识的最后结果;而艺术则是无意识的自觉意识到的有条理的表达。(联系《悲剧的诞生》中,尼采说的无意识,舟子的比喻)
P70艺术是快乐的,艺术是游戏,艺术是童年时代的回复,艺术是使无意识成为意识,艺术是本能解放的一种方式,艺术是共同争取本能解放的人们的精神纽带和亲密关系——所有这些思想都完全符合并能够被纳入精神分析学体系。:去掉精神分析学的框架,我们发现这些思想并不新颖:它们佩带着浪漫运动——或马里奥·普拉日所说的浪漫主义斗争的标记。如果我们把弗洛伊德放在19世纪的科学和怀特海所说的浪漫主义反应这两大潮流的碰撞点上,弗洛伊德便在欧洲思想史上取得了他的合适位置。(联系文学史的浪漫主义运动 )
里尔克的论文《论艺术》,是艺术为一种生活方式,艺术作品总是“响应着当前的时代”,然而”过去的时代却在对之加以抵抗“;”正是从当代潮流和艺术家那种不合时宜的人生观之间的紧张冲突之中,产生出一连串小规模的迸发,而这就是艺术品“
艺术家:
P71,艺术家是那种“一次又一次地从人群中觉醒的人”“他在人群中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他的出现是遵循着种种宽广得多的法则。他带来奇怪陌生的习惯和大胆无礼的要求。未来残酷无情地经由他来说话。”艺术家是当前被压抑了的那些要求的代言人,“他们能够飞翔的心灵到处撞击着他们时代的大墙;他们的作品乃是他们生活于其中的生活未能解决的问题。”
里尔克把艺术比喻为一位舞蹈者,“他的动作因狭小空间的限制而中断,那些不能在他的脚步与他挥舞的手臂中得到表现的东西,疲惫地从他的唇间挣扎出来。如果不是这样,他就必定会用受伤的手指把他身体的线条和轮廓刻画在周围的墙壁上”(《早春》中那个芭蕾舞艺术家)
”艺术与其说是小心谨慎,毋宁说是一种富于智慧的盲目;与其说是努力工作以获得默默地、缓慢地增长的财富,毋宁说是持续不断地消耗所有那些终将竭耗的价值。“
艺术回到了童年时代的时期,儿童没有“失掉什么东西的焦虑”。艺术家就是拒绝经由教育进入现存秩序中生活的人,他始终忠实于他自己的童年时代,并因而成为“一个生活在所有一切时代的精神中的人——一位艺术家。”
P73精神分析学家应该像弗那样羡慕诗人的才能;“他们几乎不需要什么努力,就能从自己情绪的漩涡中捕捞出最深刻的真理;而我们这些则不得不披荆斩棘,在令人痛苦的种种不确定性中不断地摸索,才能到达这些真理。”
第八章:死亡 时间 永恒
P96爱欲和快乐原则不是在消极地寻求消除不愉快,而是代表了一种“对积极地实现快乐和幸福根深蒂固的热烈追求”,“涅槃原则表达了死亡本能固有的倾向,而快乐原则则代表着力比多的要求。”
P97患有神经症的动物是永不满足的动物;人的永不满足意味着制约动物行为的在紧张与消除紧张的原状稳定状态已经破裂。本能的压抑使动物身上静态的原状稳定转变成人身上动态的快乐原则,而原状稳定原则只能存在于本能满足的种种条件下。永不安宁的快乐原则是在心理疾病的条件下寻求心理的健康,因此它本身就是疾病的一种症状,正像弗说心理疾病的进程也可以视为一种获得痊愈的努力一样。
精神分析学肯定了宗教的向往:涅槃原则属于死亡本能,而快乐原则则属于爱欲的话,它们的重新统一便会是一种生命的安宁状态——这是一种完满的、无压抑的生命状态,是一种自我满足、自我肯定的生命状态而不是一种自我改变的生命状态。表现了佛教的最高向往。
P98人身上生本能与死本能的统一一旦破裂,其结果就是使人成为历史性的动物。因此永不安宁的快乐原则作为涅槃原则的病态体现,正是那使人变成浮士德式的人的动力,而浮士德式的人的永不安宁的追求便走到了尽头,此时他便感到满足地说:“停留一下吧,你多美呀!”
P99人与动物不同之处便是,本能的压抑。在压抑的状态下,使他不自觉地在未来之中去寻找过去。——神经症的外在表现是追去新鲜事物,却不过是一种想要重演过去的强迫冲动。这种追新求异的行为,其不自觉的目标不过是重复过去。
强迫性重复既可以是快乐原则又可以是一种创伤性地执着于过去的冲动原则。“儿童对他们感到愉快的事总是永远重复不够”
P100 人这种永不满足的动物身上,它却转变为一种退行性的执着即对于过去的执着,与之相伴随的效果则是逼使自己不断地改变自己去成为什么和去寻找适合他这种物种的生活。一旦压抑不复存在,人便能够欣赏和享受适合他这种物种的生活。想要成为什么的欲望就会消融到想要时什么的欲望之中。(the desire to become -the desire to be)
P101 强迫性重复冲动把我们卷入关于时间的理论之中。时间并不是事物之本质,精神分析学说必须以康德的时间学说为自己的出发点。康德认为时间并不从属于外在事物本身,不过是人类心智的一种知觉形式。这一哥白尼式的革命使时间成为一个心理学问题而不是一个本体问题。正像叔本华看到的那样,它开启了人的心灵从时间的暴虐统治下解放出来的可能性。它暗示人的心灵一旦穿透现象的帷幕到达凭直觉直观把握到的实在,便会发现并不存在什么时间。
P102弗断言,在那个“凭直观把握的”现实中,时间是根本不存在的的“无意识心理过程本身是处在时间之外的””在本我中没有任何与时间观念相吻合的东西“我们可做这样一种推断,有可能存在这种的自觉意识,这种自觉意识不是建立在压抑的作用上的,它已经意识到了那迄今已知未曾意识到的东西。顺理成章的是,这样一种自觉意识将不再处在时间之中,而是处在永恒之中;事实上,永恒似乎不过是儿童生活于其中的时间。
精神分析学家马里·波纳帕特这样表达”童年时代似乎在某种意义上逍遥于时间之外。·····大人总是把时间观念灌输给孩子,就像一种外来的入侵,而孩子自己的时间本质上却是一种无限的时间“
P103,活动或生命同时又是静止的思想朴素地存在于基督教的天堂思想中。
亚里士多德:完美的活动是一种没有运动没有变化没有被动性的活动。”神总是欣赏一种单纯的快乐,因为不仅存在着一种运动的活动,而且也存在着一种无运动性的活动,而快乐,与其说是存在于运动中,不如说是处在精致和安宁之中“
P107弗考虑生与死的关系:有机体是由于内在的原因而死,死是生命内在的一个组成部分。“一切生命的目标乃是死,”转向“施虐和受虐情结”攻击性既可以转向外部又可以转向内部(受虐),但是,以自我毁灭的方式转向自我的攻击性只能是一种死亡本能,断言,外向性的攻击倾向来源一种“原初的受虐倾向。”这种受虐倾向等同于死亡本能。
P109人与动物的区别是,对死的逃避。金字塔和摩天大楼这类比青铜器保存更久的文物使我们意识到人类的“经济”活动在很大程度是对死亡的逃避。如果死是生的一个固有部分,死本能和生本能(性本能)是并存的,那么人逃避他的死就像逃避他的性欲一样。如果死是生固有的一部分,那么人压抑他的死正像压抑他的生一样,
弗认为,攻击性代表生本能与死本能的一种融合,这种融合通过使死亡本能固有的自毁倾向向外转化,把死的愿望转为杀的愿望,而使有机体得以从自毁倾向中中获得拯救。——但作者认为,死本能向外转化是人对自己一种独特难题的一种独特解放方式。动物把死作为生的一部分,并运用其死亡本能走向死亡;人类则攻击性地建立起不朽的文化通过创造历史来反抗历史。
P110黑格尔和弗一样认为:人性中的攻击性——主宰自然的冲动和他人的冲动是死亡本能向外转化的结果。死的欲望转化为杀戮的、毁灭的和统治的欲望。黑格尔,人的劳动和工作,也是从死的否定和虚无性中转变为一种外向性的否定和改变自然。——时间是人从死亡中制造出来的。
P112,涅槃原则,强迫性重复冲动、施虐-受虐情结,的深刻启示:
涅槃原则被转化为快乐原则强迫性重复冲动被转化为对童年过去的执着,死亡本能被转化为具有否定性的攻击原则。而这都是人这种特殊的、处以历史时间中的存在物的存在方式的不同侧面。
P114,压抑使人本能驱迫要去改造人的内部自然和他生活于其中的外部世界,并因此使人拥有了一种历史和把个人的生命附属于物种的历史性追求。历史不是由个人而是由群体创造的。
社会不是如亚里士多德说的为了生命的目的而组建起来,而是由缺陷,由于死亡和对死亡的逃避,由于对孤独的恐惧和对个体性的恐惧而建构起来的。所谓创造历史,不过是群体不朽的追求罢了。只有一种未受压抑的、坚强得足以生足以死的人性才能任凭爱欲去追求融合,任凭死本能走向分离。 ——而使人的意识结构坚强得足以接受死亡,这是哲学、精神分析学和艺术共同为之奋斗一项任务。
P118压抑与神经症的根本原因是焦虑,而焦虑则是“与保护自己的母亲相分离的焦虑”神经症人格的一个重要标志便是终生执着和停滞于依赖于他人的这样一种童年模式中。
克尔凯郭尔指出:“没有内在的不安,时间便并不真正存在;时间对完全没有焦虑的动物是根本不存在的”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8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网站更新速度:3分
使用便利性:9分
书籍清晰度:9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是否包含广告:9分
加载速度:9分
安全性:5分
稳定性:9分
搜索功能:6分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小说多(441+)
- 五星好评(659+)
- 收费(92+)
- 种类多(92+)
- 下载快(248+)
- 还行吧(355+)
- 无广告(275+)
- 傻瓜式服务(163+)
- 方便(131+)
- 情节曲折(468+)
下载评价
- 网友 焦***山: ( 2024-12-30 22:35:01 )
不错。。。。。
- 网友 戈***玉: ( 2024-12-24 08:39:07 )
特别棒
- 网友 融***华: ( 2024-12-31 03:07:49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田***珊: ( 2024-12-28 17:50:57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孙***夏: ( 2024-12-13 19:12:29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蓬***之: ( 2024-12-23 19:47:45 )
好棒good
- 网友 居***南: ( 2024-12-28 11:43:00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丁***菱: ( 2024-12-29 04:49:46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林***艳: ( 2024-12-31 00:09:22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瞿***香: ( 2024-12-17 16:47:51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濮***彤: ( 2024-12-20 02:06:49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冉***兮: ( 2025-01-03 15:42:20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汪***豪: ( 2025-01-03 09:30:20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訾***晴: ( 2024-12-21 18:34:32 )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邱***洋: ( 2025-01-09 03:51:53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人格障碍的认知行为疗法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工程地质手册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9787561185988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幼儿学习与发展童话系列·培养家庭关系和情感的童话(套装全10册)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西蒙娜·韦伊(上下册)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越音易通越剧音韵字汇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幼儿园,我来了(全8册)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双语绘本:我想和你交朋友(平) 约翰尼·兰伯特,海豚传媒出品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圣才教育:2019年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英语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历年真题及模拟试题详解(第3版)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叶雨书衣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7分
人物塑造:6分
主题深度:5分
文字风格:7分
语言运用:9分
文笔流畅:9分
思想传递:8分
知识深度:4分
知识广度:5分
实用性:9分
章节划分:6分
结构布局:5分
新颖与独特:8分
情感共鸣:3分
引人入胜:3分
现实相关:9分
沉浸感:4分
事实准确性:3分
文化贡献: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