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书屋 -网球运动教程(体育院校通用教材)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28:14

网球运动教程(体育院校通用教材)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网球运动教程(体育院校通用教材)精美图片
》网球运动教程(体育院校通用教材)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网球运动教程(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00943945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12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41.02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28:14

内容简介:

。。。


书籍目录:

章 网球运动基本理论

节 网球运动发展历程

一、世界网球运动发展历程

二、我国网球运动发展历程

第二节 网球运动的特征

一、网球运动的基本特征

二、网球运动的赛事特征

三、网球运动的训练学特征

第三节 网球运动击球要素

一、击球的方向

二、击球的高度

三、击球的落点

四、击球的旋转

五、击球的速度

第四节 网球运动击球的预备知识

一、击球过程基本结构

二、握拍方法

三、准备姿势

第二章 网球运动基本技术和战术

节 网球打法类型的分类与特点

一、单打的打法类型分类与特点

二、双打的打法类型分类与特点

第二节 单打战术

一、发球战术

二、接发球战术

三、底线战术

四、中场战术

五、常用单打战术组合

第三节 双打战术

一、发球战术

二、接发球战术

三、中前场战术

四、一网一底战术

五、破网战术

六、常用双打战术组合

第四节 网球基本技术

一、底线击球技术

二、发球技术

三、接发球技术

四、截击球技术

五、高压球技术

六、挑高球技术

七、放小球技术

八、反弹球技术

第五节 基本步法

一、步法的种类

二、不同击球技术的步法特点

第三章 高水平网球训练指导

节 网球训练计划的制定

一、多年训练计划的制定


作者介绍:

。。。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 作者:昨夜星辰昨夜风 发布时间:2023-10-21 23:00:45

    2023.10.21复习完

    只要人类还在繁衍就有儿科病,妇产科与儿科自有特色,不学临床就容易犯错误。

  • 作者:以后还是少说话 发布时间:2024-01-07 23:55:06

    才看到图片上的标语,那这两卷应该也已经看完了…

  • 作者:文盲殿大学士 发布时间:2018-03-06 12:36:07

    读后感:不要花大价钱买国内邮票。

  • 作者:萧璞 发布时间:2020-10-20 06:29:29

    配套用书

  • 作者:文盲 发布时间:2010-08-01 19:33:13

    大动物曰:“作者因其汉宋调和立场,多引王安石、陆佃等说。其实《礼记》一书,重在阐释古代礼仪,去古愈近,其言愈信,何妨采宋人说耶?况且北宋诸公非南宋、明儒多有但求修身,不务博洽者。此书可称清儒治礼作品中最易上手之书。”

  • 作者:御宅暴君 发布时间:2021-08-24 20:52:35

    封面和装帧设计真漂亮,后面的附录是好词汇池。不过如今在 GoldenDict 上用更高效,就当花钱支持正版了。


深度书评:

  • 张鸣: 我为什么会研究起五四来?

    作者:见色起义 发布时间:2010-04-27 13:36:56

        我为什么会研究起五四来?这是的确是个需要追问的问题。虽然说,我这个人研究历史,或者说琢磨历史,没有科班出身的人那么多界限。经常在晚清和民国之间跳来跳去,东捞一把,西摸一下。如果有条件,古代史我也敢碰。像我这种野路子出来的人,没有家法,也就没有限制,也不想有限制。但是,对于五四,我却一直没有热情,相关的史料也摸过一点,但兴趣就是提不起来。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着一个成见,认为五四跟太平天国一样,下手的人太多,大鱼早都捞没了。

        事情的转机在2005年下半年。那年我在香港中文大学有一学期的课,每周一次,时间空得很,因此跟那里的有关人士混得很熟。包括《二十一世纪》杂志的编辑黎耀强先生。等我回大陆之后,黎先生去了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不知怎么想起要找写五四的稿子。然后就找到了我,一封信接一封信地劝诱我写五四。我说,你就是喜欢在大陆找人,大陆史学界做五四研究的人不少,而且名家也有几个,怎么会找到我的头上?他说,别的人路数我都熟悉,能写成什么样子,我现在就可以估计出来,唯独你可以写个跟别人笔下不一样的五四出来。这么一来二去,人都是喜欢被恭维的,慢慢就动了心,开始认真摸这方面的研究,摸史料。摸了一阵之后,我发现,别看五四研究者甚众,著述甚伙,但打周策纵、彭明起,大家关心的都是思想文化,然后就是文学,说人物,也就是北大那几位。即使写出五四全史的周策纵和彭明,也较少涉及这场政治运动的政治关系。好像只有台湾的吕芳上,谈到了五四跟国民党的关系。但是,跟五四关系密切的军阀和政客,比如直皖之争,官僚政客中的亲日派和亲英美派之争,全都为人忽视了,好像五四期间,这些政坛上的要角,全体失踪了一样。另外,五四运动作为一个政治事件,它的运作是怎么回事?怎么动员的,怎么宣传的?运动中的学生跟商民是怎样的关系,跟军警又是怎么回事?好像都是一笔糊涂账。

        所以,我兴趣来了,感觉还是有空子可钻,有鱼可捞的。

        等到我下决心,真刀实枪开始钻空子或者说捞鱼的时候,发现事情远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光资料收集,就把你累得半死。还好,一些喜欢历史的学生,帮了我不少的忙。但真正操练,还是得你自己,一点点做。心情时好时坏,干劲时小时大。就这样,陆陆续续做了四年,直到2009年岁末,才初步有了眉目。

        这期间,经历了五四运动90周年,出人意料,官方居然不热,好在民间还是小热了一回。大概有些热心人痛感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消亡,传统主义者要回归传统,制礼作乐,自由主义者要寻找历史资源,建构中国式的宪政理论。大家回顾历史,翻库倒货,把坏账都算在了五四头上。我正在看这方面的史料,虽然心思不在思想文化上,但也知道,现在的文化状况,其实赖不到多少在五四头上。余英时先生说过,他跟陈独秀和胡适先生是同乡,“并且在第二次中日战争期间,我在离陈独秀的出生地(怀宁)只有六七英里远的一个小村住了八年(1937——1945)。陈独秀我只听说过一次,哪是指责他——后来我发现这指责是冤枉的——把儒家的老格言篡改成“万恶孝为首,百善淫为先”。我也曾在邻县桐城住了一年(1945——1946),桐城派文学已遭五四新文学的领袖们,特别是钱玄同(1887——1939)批判,但在那里我仍被鼓励用古文写散文和诗歌。直到1946年我回到诸如南京、上海、北京和沈阳这些大城市,我才开始受到源自西方的激化论的影响。在战后的几年(1946——1949),就我的记忆所及,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还是反偶像崇拜的反传统主义都没有左右普通城市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所以,我经常困惑,在1949年前,五四运动或者马克思主义总体上在中的传播和影响有多大。”[①]其实,多少了解一点五四以后的历史的人都知道,马克思主义,或者确切地说列宁主义,或者中国化的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其实不是通过五四,而是通过后来的革命发生的作用。但这种革命能够成功,有很多原因。可以说,即使没有五四,也很可能一样有这样的结果。十月革命后,共产主义革命延伸到落后国家,是一种趋势,很多没有发生类似五四运动的国家,一样发生了革命。五四对于后来的革命,仅仅是说部分地催生出一点左倾的意向,即使这个意向,也受到另一种意向,全盘西化的平衡。最终革命闹起来,而且成功,中间有着太多的因素,五四这根火柴跟后面的燎原大火之间,不存在对应的因果关系。不管怎么说,中国化的列宁主义已经通过革命,以及革命后的一系列群众运动,彻底改变了中国,从结构上改变了。最大的变化是,知书达礼的精英,几乎被扫荡干净,剩余的也斯文扫地。让1949年前的余英时先生写古文的农村环境,如果不能说完全荡然无存,也所存无几。中国社会,读过“老书”(某些传统犹存的农村,对文言文的说法)的人,已经所剩无几,很多地方,可以说是孑孓无存。严格地讲,尽管五四后白话文的教育开始推行,但1949年之前受教育的人,还都是读过老书的。令传统真正失落的,还是革命和后来的政治运动。

        当然,尽管在有些人后来看来,五四运动尽管作为政治事件,对新文化运动实际上是一种干扰。但这场政治运动,对于教育和文化的改变,其实相当的大。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尽管反对者寥寥,也有一些青年学生喜欢,但毕竟是一场没有多少人理睬的文明戏。只是到了运动之后,这场文化运动声音才被放大出来。政治运动过后,中国的新文化,新文学,才成了气候。教育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造,白话文被学校接受。中国的大学,也就是在五四之后,才真正像个样子。西式的学科分类体系,五四之后,才算真正在中国扎根。五四运动过后,当时中国的教育家蔡元培、蒋梦麟,都曾担心获得胜利的学生,会因此而心浮气躁,荒废了学业,转而投身政治。[②]但是,后来的历史证明,这样的学生是有的,而且数量不小,20世纪中国的革命家,无论左和右,基本上都是五四青年。但是,大部分参加运动的学生还是回到了书斋,或者回到的正常生活的轨道(曹汝霖后来的续弦夫人,也是五四青年)。中国的大学,因为这些追求学问的人,沿着蔡元培开创改革的道路,越走越远,蔡元培之后的教育家,无论梅贻琦还是蒋梦麟还是张伯苓,甚至黄炎培、陶行知和梁漱溟,其实论教育的创新和实践,贡献都比蔡元培的贡献要大得多。

        说也奇怪,五四运动爆发之后,此前在新文化运动中追求个性自由和解放的学生,就会自动放弃原先的追求,在民族主义的大帽子下面,抵制日货,将不肯服从的商人的自由剥夺,逼他们交出货物,不服从则抓起来戴高帽子游街。对他们来说,这样做,并没有心理上的障碍。因为一个是小我,一个是大我,后者事关民族大义。运动过后,一部分从此走向政治的青年,同样是为了国家和民族解放,放弃了自己的自由,投身革命。实际上是基于新文化运动同样的理由,全盘接受另一种西化——革命的西化。

        五四之后的中国政局,西化和激进,成了主基调。即使国民党上台,一个不喜欢五四的半传统主义者蒋介石当家,这个趋势也没有停止。袭承打到孔家店传统的学生,在孔府门前大言孔子的糗事《子见南子》,孔家人告状告到蒋家政府,即使得到孔祥熙的支持,也没有把支持演戏的曲阜师范的校长怎么样了。受到行政院长汪精卫支持的卫生部长,居然下令废止中医,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呼吁落在实处。逼得全国的中医团结一致,闹起来一场大的群众运动,才算让卫生部收回一半的成命。实际上,民国时期中医一直处于妾身未明的状况。学界的传统主义者,陈寅恪、钱穆、马一浮等人,靠着自身的学问,和国府中蒋介石的支持,才在国学的名目下挣得了一席之地。但就总体而言,学界的天下,依然西风猎猎,包括史学界的马克思主义化。只是,即使最激进的西化论者,也没法在学术和教学过程中,真的把传统抛弃。

        这样的五四新传统,在革命中和革命后的中国,其实荡然无存。吊诡的是,革命后的大陆,年年都纪念五四,把五四捧得很高,但五四精神其实根本就没有踪影。不仅德先生、赛先生不见了,连新文化新文学也没剩下什么。当年新文学的健将,不是三缄其口,就是想说也说不出什么来。而在国民党的台湾,五四的地位很低,没什么纪念,但那里五四的新传统却还在。当然,五四之前的老传统,也在。现在的人们动辄谈论台湾的雷震的遭遇,唏嘘不已。但是试想一下,这个雷震如果生活在大陆,命运将会怎样?

        五四运动的发生,国人委实有点身不由己。如果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不会有日本的趁虚而入,后来也不至于有山东问题。当然,也正是因为一战,中国才有了参战之争,段祺瑞使得北京政府加入到了协约国一边,最终为中国赢得了战胜国的名义,也为自己赢得了一块大勋章,但是,恰因为这空头的胜利,让国人兴奋不已,结果到了巴黎开会,才发现自己原来还是原来的那块砧板上的肉。所谓战胜国,无非担了空名。由热及冷的落差,引起国人的大愤怒。自我检讨的结果,段祺瑞集团此前所做的一切,都成了罪过——当然,的确也有可罪之处。五四运动在民族主义的大旗下面,弄臭了皖系,却给了直系一个机会,因此他们加入运动的合唱,最终导致你未唱罢我登场。北洋军阀分裂,直皖开战,皖系倒台。

        在民族主义的喧嚣面前,运动走向胜利,为此付出代价的,不仅仅是几位留学日本的文官。同样是民族主义的喧嚣,也导致了舆论和青年向左转。就那么巧,运动的温度还没有降下来,这边苏维埃俄国站稳了脚跟,想要寻求突破,打破孤立,于是接连发表两次对华宣言,宣称要放弃一切在华特权,而且要把沙俄时代从中国掠去的一切还给中国(掠去的实在太多了)。这样令国人喜出望外的宣言,跟巴黎和会上的屈辱,恰好形成过于鲜明的对照。连老谋深算的政治家孙中山、陈炯明甚至吴佩孚都一时难以抵挡诱惑,更何况一腔委屈的青年学生?五四过后,新文化运动并没有停下脚步,由于群众运动的缘故,转向了社会改造。我们看到,无论教授还是学生,大家都在面向下层。教授做俗文化、底层文化的研究。而学生则从平民演讲,走到平民夜校。进而进行社会改造的实验,引进新村主义,办工读互助团,甚至给自己设计一个乌托邦的菜园子。这样的尝试,不仅得到北大教授如周作人辈的引导,而且连北大校长蔡元培也给予支持。

        就这样,五四对于中国政治的走向,不仅在直皖之争上扳了道岔,在走向激进的大方向上,也推了一把。但是,中国最终走到今天,原因其实很多,五四绝非根本性的推动力。也可以说,即便如此,五四本身,却没什么过错,说到底,自古以来,只要国家有了这样危难(至少当时人认为,山东丢给了日本,中国也就亡了。他们当时忘记了,山东在日本人手里,已经有好几年了),学生都会这样做的。五四人的榜样,就是北宋末年起来抗争的太学生,这些太学生的领袖陈东,经常被五四青年在游行的时候抬出来自况。他们的精神,古代时称之为什么,实在不好说,而在五四时期和现在,人们称之为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是个有魅力的东西,不仅军阀的政争,谁占了民族主义的制高点谁就胜利,就连后来一部分五四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推行共产主义革命,民族主义也是契机和动力。尽管在欧洲,共产主义者是没有祖国的。可是在中国,一切都不一样了。最终,民族主义和社会改造的结合,生出的,居然是中国的共产主义红色革命。

        当然,我的五四研究,也有很大的遗憾。五四期间上海十几万工人的罢工,我明知道不是由于学生鼓动的结果。而且,我还看到许多学生劝说工人不要罢工的史料,尤其是涉及影响在沪的西方人生活的电车、电话电报以及铁路工人的罢工,是学生特别不希望的。[③]虽然,五四运动发生的时候,上海的帮会正在分化整合过程中,但是上海的工人,却基本上很少有不在帮的。上海的工人有地域之分,有层次之分,但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在帮,虽然分属各个不同的帮伙,但不在帮就很难立足。事实上,五四之后,中共开展工人运动,还是得借助帮会的帮助,否则工作就难以开展。我也在五四期间筹备工会的露脸名单上,看到了诸如闻兰亭、卢达夫、刘聘卿这样的知名帮会中人的名字。也在后来的中华工业协会、中华工会这些“工人团体”中发现后来露脸的何长发、王小福以及陆兰亭、杨金荣、汪根生、李桂标这样一些帮会中人的名字。但是,我没有证据证明,这些名字相同的人就是帮会里同姓名的人。尽管看上去近在咫尺,但就是差那么一点。五四运动的健将之一,当时的北大学生张国焘,后来回忆说,当年五四运动的时候,他在上海,跟这些工人团体有过接触。其中我提到的中华工业协会,他还在里面做过短时间的总干事。他说,这个协会号称有万多会员。“可是经我实地调查,所谓会员也不过时仅仅见诸名册而已。实际上只是这个工厂有几个人,那个工厂有几个人,多数的会员甚至不知道是属于哪个工厂的;也有很多会员根本就不是工人,大概是由一些工头因同帮的关系介绍参加进来的。”[④]如果这些大名头的工人组织,是帮会办的,那么,这些组织应该只是些招幌,真正组织动员工人机制是什么?帮会在罢工中是怎样工作的?魏斐德先生在他的著作《上海的罢工》中,提到国民党统治时期,上海好些罢工,都得到杜月笙的支持,背后的组织者,也是杜月笙。那么,当初五四的罢工,是不是就是此后一系列罢工的预演?

        我也知道,帮会尽管属于第三社会,但却一直热衷于洗白自己。不仅在经营产业方面洗,在政治上也洗。在历次涉及民族大义的场合,一向都有不错的表现。五四之后的五卅运动,一、二八抗战,以及抗战爆发后的淞沪抗战,无役不从。曹汝霖自己回忆,在五四之后,他去上海,黄金荣、杜月笙和张啸林这青帮三巨头见了他,但却把他带来的警卫的四支好枪给吞了。[⑤]可见有意刁难。在帮会请人写的《中国帮会三百年革命史》中,开首就是“洪门发扬民族精神歌”。[⑥]帮会这样做,肯定有他们的强大的动机。毕竟,在中国的历史上,唯有民国时期,帮会是具有合法地位的,而且也凭借自身的努力,登上了政治舞台。只是登上政治舞台的帮会,还是有黑社会的背景,干点露脸的好事,尤其是争民族大义的好事,对他们有极大的加持作用。

        不管怎么说,帮会跟五四上海罢工的关系,我没有弄清楚,很遗憾。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魅力的问题,希望以后的年轻学人们,会有兴趣做这个题目。

        写五四跟我此前若干所谓的学术专著一样,我都是希望写成一个散文体的东西。历史研究不比别的,要更多的人能看,研究才有价值。即使没有这样的追求,让现在的我板起面孔,正襟危坐,写一些特别学术的文字,如果没有人拿枪逼着,我肯定是不干的。因此,我一如既往地没有按学界的惯例,先来学术史爬梳,再写研究思路,然后再理论预设。我就是一个事一个事地写下来了,说完这个说那个,虽然里面有个线索和脉络,但外表看,就是一个一个的事。为了跟我以往的历史文化随笔相区别,我加了注释,以示言有所本。其实,我的随笔也一样言有所本,断没有这个胆量胡说乱道。但是,我只是个学界的小人物,写随笔,随便一点也就罢了,这本书从开始我就是按学术书来写的,所以,非加注释不可。说白了,就是让注释给我做个证明,说明我没有乱说。我也知道,这样写,也许两面不讨好,学界认为我胡闹,而一般的阅读界又觉得过于罗嗦。但以我现在的心境,也只能这样了。知我罪我,大家自便。

        只是,写完这本小书之后,我得到了一个教训,或者说经验,千万不要认为什么领域已经被人研究完了,晚近的历史更是如此。我们赶上这样一个时代,即使是学者,大家都喜欢做前人做过的事情,在前人的题目下,添加一点东西。因此,留下的大块空地,在哪个事件上都很多。只要有水,大鱼没有小鱼还是会有的。下功夫捞,总能捞到点什么。

  • 我们与恶的距离

    作者:刘刘 发布时间:2019-06-01 19:23:21

    在“圆桌派”节目中入了李玫瑾老师的坑,被她睿智的谈吐和冷静却不失悲悯的哲思折服。这本《幽微的人性》一出便入手了,此书收集了李老师的电视谈话和相关研究,可以更好地帮助理解心理画像在恶性犯罪动机形成中的作用。“心理画像是抽象系统的心理特征描述,不负责给出具体信息,不直接给出证据,有点像是提供一个不知名犯罪嫌疑人的人物传纪式的描述。”从已有的人物特征反推背景信息,在跨时间维度分析犯罪成因,为断案提供帮助,这还真有点像柯南的推理。

    李老师02年开始关注借鉴西方研究思路,加之碰上国内公安“命案必破”要求,在物证缺乏的情况下从心理口突破,参与破获多次重大恶性案件。书中有一个例子印象深刻,当年轰动一时的马某某杀室友案,几个室友差不多背景,同窗四年,照理说平时的过节是非常微小的,因为打牌口角而连续杀四个人的动机成因有些勉强,李老师分析一定是有什么特别伤自尊的事情被外人发现,才起的杀心,后来果然被证实(具体原因请看书)。

    她与犯罪嫌疑人的对话分析与研究,也为预防恶性案件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依据。李老师在研究中发现,一个人的童年成长,压力的自我调节都会对形成恶性事件产生重大影响。

    在她看来“社会的问题是人的问题,而人的问题是早年的问题”。童年时期是一个孩子获得安全感和快乐的起源。“这个过程需要一个稳定的抚养人,还要有一种身体上的接触.......在研究中发现最变态的人,都是没有跟人的那种身体亲密感”。这让我想起 著名的恒河幼猴实验,小猴尚且愿意类似母亲般的温暖怀抱,人一样最初的依恋来自父母。“ 在做父母前,需要好好想想是否有足够时间来陪伴孩子成长,是否有足够耐心来陪伴孩子,是否知道孩子心理发展的几个基本阶段”。

    李老师对近十年的滥杀案(杀害超过3人)统计发现,有六成是初犯,在没有任何犯罪前科的前提下一下子爆发出来,与负面情绪累积得不到宣泄而引发有关。这个结论,初看时非常震惊,一是初犯占比大,二是似乎没有很好的办法做到提前预防。除了在社会中的众人彼此多一份理解包容之外,可能更多的是需要靠心理调节,去释放不良情绪。有不良情绪是很正常的事情,目前看来比较好的方式是宣泄,而不是回避或者压制。不过这个问题的有效解决,可能还需要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共同努力。

    在儿童节这么个日子翻完这本书还是略略有点沉重的,以前更多的愿意相信人性美好的一面,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最近频频曝光的“北大 弑母案”、“红谷滩 事件”、“日本 无差别伤童案”,还有恶性犯罪年龄呈现未成年化低龄化趋势,给我们警示,恶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有的时候也蛮感慨,幸而我们还是在一个相对文明的社会,不是处于权游中那样充满杀戮的环境。还有如李老师在努力推动呼吁关注儿童教育和法制的日益完善,正视人性的弱点、社会的不足,才能找到对路,继续前行。

    ps: 除了心理画像,犯罪成因,李老师和主持、嘉宾一道对许多变迁过程中的社会现象也发表了独到见解,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如国内挫折教育、生存教育缺失,身病与心病的互相关联,医患关系紧张的现实原因,城市化进程带来的人情冷漠,等等。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7分

  • 主题深度:7分

  • 文字风格:8分

  • 语言运用:6分

  • 文笔流畅:4分

  • 思想传递:4分

  • 知识深度:6分

  • 知识广度:7分

  • 实用性:6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6分

  • 新颖与独特:4分

  • 情感共鸣:9分

  • 引人入胜:5分

  • 现实相关:6分

  • 沉浸感:7分

  • 事实准确性:5分

  • 文化贡献:9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7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3分

  • 书籍清晰度:8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 是否包含广告:7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6分

  • 搜索功能:4分

  •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azw3(176+)
  • 一般般(188+)
  • pdf(59+)
  • 赞(334+)
  • 章节完整(410+)
  • 书籍完整(224+)
  • 方便(94+)
  • 速度快(160+)
  • 收费(540+)
  • 超值(518+)
  • 三星好评(274+)

下载评价

  • 网友 薛***玉: ( 2024-12-15 04:26:45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邱***洋: ( 2024-12-16 09:20:09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潘***丽: ( 2024-12-13 23:39:48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步***青: ( 2024-12-19 22:39:16 )

    。。。。。好

  • 网友 师***怡: ( 2024-12-13 05:09:37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隗***杉: ( 2025-01-08 13:31:02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林***艳: ( 2025-01-08 07:01:41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訾***雰: ( 2024-12-26 21:37:44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融***华: ( 2024-12-31 19:52:23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曹***雯: ( 2025-01-06 19:37:37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冉***兮: ( 2024-12-20 08:07:14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宫***玉: ( 2024-12-21 03:21:16 )

    我说完了。

  • 网友 家***丝: ( 2024-12-24 14:43:53 )

    好6666666

  • 网友 寇***音: ( 2025-01-09 08:10:46 )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丁***菱: ( 2024-12-16 20:51:43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