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书屋 -贞观政要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27:16

贞观政要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贞观政要精美图片
》贞观政要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贞观政要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05733442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5-1
  • 页数:336
  • 价格:42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27:16

内容简介:

《贞观政要》是一部政论性著作,全书共10卷40章,按时间和门类编辑了唐太宗在位23年中,与魏徵、房玄龄等大臣在治国理政上的理念问题,以及各大臣的争议、劝谏等,起到了规范君臣道德伦理和治军理国的作用。此外还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举措。书末附录《直谏》《帝范》《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简表》3篇。本书放在当下,亦是一部当之无愧的管理学和领导学方面的经典,其中许多治国理政思想都可以转化为管理企业和团队之用,帮助管理者建立威信和领导力。


书籍目录:

第1章 论君道 003

第2章 论政体 011

第3章 论任贤 025

第4章 论求谏 038

第5章 论纳谏 046

第6章 论君臣鉴戒 059

第7章 论择官 069

第8章 论封建 080

第9章 论太子诸王定分 091

第10章 论尊敬师傅 095

第11章 论教诫太子诸王 102

第12章 论规谏太子 109

第13章 论仁义 125

第14章 论忠义 128

第15章 论孝友 138

第16章 论公平 141

第17章 论诚信 157

第18章 论俭约 165

第19章 论谦让 170

第20章 论仁恻 173

第21章 慎所好 175

第22章 慎言语 178

第23章 杜谗邪 181

第24章 论悔过 186

第25章 论奢纵 189

第26章 论贪鄙 193

第27章 论崇儒学 199

第28章 论文史 203

第29章 论礼乐 206

第30章 论务农 219

第31章 论刑法 222

第32章 论赦令 232

第33章 辨兴亡 235

第34章 论贡赋 239

第35章 议征伐 245

第36章 议安边 259

第37章 论行幸 269

第38章 论畋猎 272

第39章 论灾祥 277

第40章 论慎终 282

直谏 295

帝范 309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简表 320


作者介绍:

吴兢(670~749),字号均不详,唐代著名史学家。武周时入史馆,修国史,迁右拾遗内供奉。唐中宗时,改右补阙,累迁起居郎,水部郎中。唐玄宗时,为谏议大夫、修文馆学士等。政治上敢言直谏;在史馆任职三十余载,以叙事简练、奋笔直书见称。著述甚多,然仅《贞观政要》一书传世。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贞观政要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贞观政要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贞观政要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贞观政要》是一部政论性著作,全书共10卷40章,按时间和门类编辑了唐太宗在位23年中,与魏徵、房玄龄等大臣在治国理政上的理念问题,以及各大臣的争议、劝谏等,起到了规范君臣道德伦理和治军理国的作用。此外还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举措。书末附录《直谏》《帝范》《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简表》3篇。本书放在当下,亦是一部当之无愧的管理学和领导学方面的经典,其中许多治国理政思想都可以转化为管理企业和团队之用,帮助管理者建立威信和领导力。


精彩短评:

  • 作者:Ivy丽 发布时间:2021-06-22 17:25:57

    问世1200余年,经久不衰,历朝历代精英必读书。

  • 作者:林隱之 发布时间:2015-10-29 14:57:48

    好棒 以后厨房神器

  • 作者:无聊之人 发布时间:2021-11-13 12:57:33

    隋朝炀帝和虞世基这俩倒霉孩子,时不时就被太宗和众臣工当教材反复鞭挞

  • 作者:宫胁咲良 发布时间:2023-01-06 00:08:09

    李大帝这个人有点特殊癖好,他非常满足于与他的大臣搞一些类似“从谏如流”的君臣唱和,所以初唐的朝堂上就充满了这类政治秀。这种“劝谏”到底有没有用,见仁见智,但是至少,当李大帝打一辈子仗要享受享受的时候,当李大帝要修宫殿、要打猎的时候,是没人拦得住他的。

    李大帝和前面的嬴大帝、刘大帝,以及后面的朱大帝、康乾大帝差不多,后几位有的毛病,李大帝一个不少,甚至还多了这个喜欢作秀的毛病——尤其让我感到不寒而栗的就是他那个释放犯人回家来年处刑的故事,多么可怕的全社会监视体系,两位朱大帝的锦衣卫大概也不过如此了——但是很多人对后几位苛责甚多,对李大帝却极其宽容,那就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功劳,实在是大,把李大帝硬生生包装成儒家语境下的大圣君宋仁宗。

  • 作者:小懒 发布时间:2023-10-14 13:11:03

    唐太宗和臣工的水平都很好,君臣之道研究的很到位,上下协作很好。心性之学也都是从孔子一脉相承。只是上书的人太多了,连续读很繁杂,可读性不是很好。

    ‘木心不正,则脉理皆邪。弓虽刚劲而遣箭不直,非良弓也。’

    “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

    “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

    求而得之,不足贵也

    《礼记》曰:“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诗》曰:“君子如怒,乱庶遄沮。”

    荀卿子曰:“君,舟也。民,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故孔子曰:“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也。”

    “君子乃能怀德”

  • 作者:roy 发布时间:2021-11-16 14:02:21

    俗,囉嗦


深度书评:

  • 唐太宗李世民——民族英雄、百世师导、千古一帝、万邦北辰

    作者:方源野(别鹤) 发布时间:2018-10-06 21:06:59

    (节选自拙作《

    贞观誓

    》(贞观志)的前言,作为书评,引用请完整注明)

    2011年 别鹤(方源野)/撰

    “弘济苍生,其益多,肇造区夏,其功大,古来英雄拨乱之主,无见及者。”这是唐太宗李世民对自己的一生评价,也是贞观之后千载以来,历朝历代的一致评价,是每一位致力于华夏复兴的伟人所公认的灯塔,概莫能外,从未超越。而若一位英雄,同时超越了犬戎灭西周后拨乱反正的汉高祖、弘济苍生的汉文帝、肇造区夏的汉武帝,则他必然解决了民生路线与民族路线的矛盾,实现了人权与主权的完美相成,必为百世之师导、千古之一帝、万邦之北辰。

    毋庸置疑,唐太宗李世民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民族英雄,没有任何一位政治家,像他一样托中国于谷底,使华夏民族登上了独步天下垂范千古的顶峰。更没有任何一个民族的领袖,像他一样

    拯危亡、登衽席、匡文教、复汉疆、树帝范、立典章

    ,将华夏民族锻造为永远屹立的六面体,在惊涛骇涌之中长风破浪、倒海移山。他以人为本,以汉为镜,不仅使数百年空前黑暗的世界,一跃为光明神州,而且

    平突厥、夷铁勒、制西域、通吐蕃、服天竺、征辽东

    ,使大唐三百年,成为了蛮荒杀伐神学桎梏的亚欧大陆的拯救者,使汉人、唐人的名字响彻人类文明,使汉官威仪、唐制衣冠定格为这个民族领袖群伦的化身。自此以后无论中外,每一颗巨星流陨,都在他开创的轨道之中运行,为各个人种闪耀他留下的焰火,照亮文明的未来。

    李世民登临的舞台,经济之残破、人种之仇杀、文明之衰落、政治之腐化、神学之窒息,都是史无前例、百国罕见的。从汉末算起,三国的交伐,十六国的肆虐,北朝胡族的残暴,南朝的萎靡与羯乱,隋炀的罄竹难书,隋末反王的率兽食人,让炎黄子孙陷入了从未有过的苦难,晋武隋文的短暂安定,不过十年,余下的都是尸山血海、千里无鸣的惨祸。

    同时,从新莽算起,国势被异族不断蚕食,终至六朝鲸吞,西域辽东的沦陷,自不必提,永嘉以后,黄河上下的呻吟煎熬,大江南北的鼎沸滔滔,更成了犬戎灭西周以来最为严重的虏祸,国耻之甚,迄于隋末,不但君主几乎再成俘虏,而且一百三十反王崩析扰攘,多为突厥傀儡,突厥之下更有四境群夷,近则瓜分豆剖、掳掠侵扰,远则窃据边疆、蔑视上邦。

    四百八十寺的楼台烟雨,佛典百倍六经的沙门占田,则使汉声呜咽,血祀沉沦,而罗马之厄,条顿蛮族、天主教权相继寻起,泰西落入茹毛饮血、十字火刑的绝境,礼失求诸野,亦成为镜花水月的幻灭。

    加上五胡北朝的游牧驱策、外族压迫,两晋南朝的门阀政治、声色犬马,尤其是隋炀专横暴虐,敲夺天下之骨髓,离散子民之妻女,以供一人淫乐,甚至酒肉丝绸,任夷狄白取,如此独夫一旦倾覆,则民怨沸腾,更陷于群寇水火,人肉充军粮的朱粲、十室九空的薛举,甘做突厥走卒的梁师都、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高开道等百余军阀,其触目惊心,真不知古道颜色,从何照起。

    这样人人自危的黑暗里,民族衰微的血泪中,一似天赐华夏,李世民以弱冠之年横空出世,救驾雁门,荡涤隋乱,扫灭群傀,从天策府到玄武门,成为了叱咤风云的唐太宗,贞观的太阳终于升起。是为拯危亡。

    唐太宗以道为重、儒为轻、释为客,解戎衣而开学校,蔚成了路不拾遗、商旅野宿、无敢侵欺细人的贞观之治,使贪污率和犯罪率降到历史的最低点,并且收复和开拓了约七百万平方公里的疆土,其惯性扩向一千四百万平方公里,为华夏民族留下了一个东综日本海、北逾西伯利亚、西被底格里斯河、南极印度及海洋洲的生存空间,成为后世追慕的汉疆唐土。是为登衽席。

    唐太宗诏令《群书治要》,主导了上起三皇五帝、下迄五胡乱华的文化工程,同时大修《姓氏志》及多朝官史,澄清胡膻,重焕华风,使文物仪章,莫备于唐,并且纳谏如流,倡导口语,使百体争开,返璞归真,沉淀下独一无二的大唐精神,培育出无比绚烂的艺术之花。是为匡文教。

    “雪耻酬百王,除凶报千古”,唐太宗无时不以发扬国威为念,既平四百年乱,又横扫亚洲,北伐突厥铁勒车鼻,西讨吐谷高昌焉耆龟兹西突厥,东征高丽靺鞨,南败吐蕃印度,全胜,复扩版图至三倍,实现了迄今为止唯一一次彻底的驱除胡虏恢复中华。在群虏围剿之下,国势强韧,超大汉而上之,终唐三百年,北伐东突厥、薛延陀、车鼻、铁勒诸部、后突厥、回鹘、党项,西讨吐谷浑、高昌、焉耆、龟兹、西突厥、拔汗那、突骑施、小勃律、大勃律、石国、大食,南下吐蕃、松外诸蛮、天竺、蛮僚、南诏、林邑、交趾,东征高句丽、靺鞨、百济、日本、新罗、渤海、奚、契丹,又以天可汗为前驱,欲置环球同沐大汉风,遂使唐人威声,远播域外,汉族势力,震烁古今。是为复汉疆。

    唐太宗竭诚以尽天下,推赤心入腹中,“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为全民族的公利,继五帝之后第一次实现了耕者有其田,遂使村乡自治,工商并盛,洗刷了三王封建、嬴秦专制和七朝部曲门阀的黑子;又重建相权,相防过误,集众之善,使凌烟阁群星璀璨,同时抚民以静,官吏清谨,囹圄常空,几致刑措,留下《贞观政要》《帝范》,落实并输出科举制、府兵制、三省六部制、均田租庸调制,宽简为本的贞观律形成《唐律疏议》,发出中华法系的光芒,为世界五大法系之首,千年袭用,沿及东亚各国,奠定民权之基础,规范着一个重生的东方。是为树帝范、立典章。

    高霞孤映,明月独举,青松落阴,白云谁侣?总有一天,总有一天,在满目疮痍的华夏大地上,贞观,这曾经的世界中心,这块坚强的岩石,这个伟大民族的光荣与梦想,将冲破层层浊浪和枷锁,再次矗立起东方的凯旋门,重新屹立起我们被焚毁的大明宫——每一位炎黄子孙心灵深处的神殿。而那时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将生活在一个“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世界,共同拥有一个“剪长鲸而清四海,扫欃枪而廓八纮,乘庆天潢,登晖璇极,袭重光之永业”的壮丽山川。为了这一天的使命,我们全力以赴,生死以之,以此明誓,代代前行吧!

    君不见,九嵕山,秋日登临云海散?

    君不闻,六骏声,秋风礼泉动人间?

    铜驼荆棘生皓雪,几多鼎沸覆河川,

    群雄卷起千层浪,旌旆百舸望贞观。

    弱冠青龙抚长剑,绝域呻吟三百年,

    永嘉雁门腥不绝,五竺迷烟忘轩聃,

    黎庶喘息啻十载,雄霸外纵与内残,

    万邦谁托沟渠月,茹毛饮血丝路垣。

    寒门神裔遍辗转,百傀俯首敕勒毡,

    天策虽扫薛刘窦,虏骑渭水黑云寒,

    铁蹄欲践陇祖墓,四郡岛夷辱弹丸,

    誓领英豪起沉疴,北伐东征西璧全!

    雪耻除凶从今醒,夜无闭户廷直谏,

    群书治要追坟典,唐律疏议大同篇,

    垂攘遐荒涿鹿影,峨岳弭刃安史乱,

    梦去兰亭遗帝范,弩末玄甲热依然,

    曾俱往?他日崖煤孤舟绫,离离宿草吁唐汉:

    此是药师懋功剑,颉利系颈大漠展,

    此是定方议潮鞭,昆仑葱岭紫宸殿,

    此是白袍仁轨船,横弋平壤扶桑贯,

    此是玄策诗高骈,子孙可忆潭蓬湾,

    亦勿忘铁砺飞沙千万里,象主穹庐仰长安。

    孰人叹,凌阁相依翠微缈,红巾寂寥黄岗绽。

    延伸阅读:

    华夏千古民族英雄—古今中外对唐太宗李世民的评价160条

    借用腾讯视频:贞观之治大唐开国1400年祭

  • 靡不有初,慎终&大唐公司文化手册&小议汉唐宋明四朝早期创业

    作者:苏霍壹 发布时间:2019-04-13 12:11:25

    对比汉唐宋明四朝早期创业发展史与创始人背景

    1.北魏隋唐以来,文化民族大融合背景,风格刚健;汉初几百年大乱初统,思大治,刘邦宽厚,拨乱反正,引领汉风;宋之前五代十国上层凶杀诡诈太多;元末压榨太过,遍地起义,民心偏激。

    2.得国正,且不过分血腥艰难。刘邦约法三章得天下,纳世间人杰为所用,与千年一将的项羽争霸天下,格局大;宋赵匡胤得国不正,重文抑武;朱元璋元末受压迫太过,起身寒微,明教起义血腥背叛太多,对其思维有影响;

    3.李世民军阵得天下,一手打造团队,又年轻积极,自信英明,能广纳人才和意见。刘邦亲征得天下,吸收汉初人杰,代王刘恒平乱也凸显汉初组织适应性和厚度,文景之治两代韬光养晦;宋事变起家,杯酒释兵权,加上赵光义斧声烛影,诸多隐晦;朱元璋崛起过快,并购多个集团未能很好消纳,牵扯明教是非,又血腥整顿官僚,去世早,朱棣造反迁都,均倾向压抑各方议论。

    总之,李唐统治阶级吸取隋灭国教训,贞观初年,轻徭薄役,广纳谏,且李世民创业并得皇位早,年轻有为,欲为长久,所以凡事思考均从制度、长久而来,贞观政要,就是一种组织文化手册的所在。

    贞观初,太宗从容谓侍臣曰:“周武平纣之乱,以有天下;秦皇因周之衰,遂吞六国。其得天下不殊,祚运长短若此之相悬也?”尚书右仆射萧瑀进曰:“纣为无道,天下苦之,故八百诸侯不期而会。周室微,六国无罪,秦氏专任智力,蚕食诸侯。平定虽同,人情则异。”太宗曰:“不然,周既克殷,务弘仁义;秦既得志,专行诈力。非但取之有异,抑亦守之不同。祚之修短,意在兹乎!”

    ******书摘

    贞观治要:

    1.靡不有初,慎终。

    毛主席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得的是做一辈子好事。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李世民得位年轻,积极有为,君开明臣直谏真是楷模,而贞观后期,李世民渐渐松懈,这从一些类似这样的谏言中陆续可以看出来:(1)“若以陛下之圣明,诚欲励精为政,不烦远求上古之术,但及贞观之初,则天下幸甚。”(2)(陛下)顷者责罚稍多,威怒微厉,或以供帐不赡,或以营作差违,或以物不称心,或以人不从命,皆非致治之所急,实恐骄奢之攸渐。是知“贵不与骄期而骄自至,富不与侈期而侈自来”,非徒语也。(3)伏惟陛下欲善之志不减于昔时,闻过必改少亏于曩日。

    贞观政要专门有一章是《慎终》,君臣们有很多很好的讨论,摘抄如下:

    李世民评刘邦不能慎终:

    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自古人君为善者,多不能坚守其事。汉高祖,沤上一亭长耳,初能拯危诛暴,以成帝业,然更延十数年,纵逸之败,亦不可保。何以知之?孝惠为嫡嗣之重,温恭仁孝,而高帝惑于爱姬之子,欲行废立,萧何、韩信功业既高,萧既妄系,韩亦滥黜,自余功臣黥布之辈惧而不安,至于反逆。君臣父子之间悖谬若此,岂非难保之明验也?朕所以不敢恃天下之安,每思危亡以自戒惧,用保其终。”

    太宗又曰:“朕观古先拨乱之主皆年逾四十,惟光武年三十三。但朕年十八便举兵,年二十四定天下,年二十九升为天子,此则武胜于古也。少从戎旅,不暇读书,贞观以来,手不释卷,知风化之本,见政理之源。行之数年,天下大治而风移俗变,子孝臣忠,此又文过于古也。昔周、秦以降,戎狄内侵,今戎狄稽颡,咨为臣妾,此又怀远胜古也。此三者,朕何德以堪之?既有此功业,何得不善始慎终耶!”

    贞观十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读书见前王善事,皆力行而不倦,其所任用公辈数人,诚以为贤。然致理比于三、五之代,犹为不逮,何也?”魏徵对曰:“今四夷宾服,天下无事,诚旷古所未有。然自古帝王初即位者,皆欲励精为政,比迹于尧、舜;及其安乐也,则骄奢放逸,莫能终其善。人臣初见任用者,皆欲匡主济时,追纵于稷、契;及其富贵也,则思苟全官爵,莫能尽其忠节。若使君臣常无懈怠,各保其终,则天下无忧不理,自可超迈前古也。”太宗曰:“诚如卿言。”

    贞观十三年,魏徵恐太宗不能克终俭约,近岁颇好奢纵,上疏谏曰:

    臣观自古帝王受图定鼎,皆欲传之万代,贻厥孙谋。故其垂拱岩廊,布政天下。其语道也,必先淳朴而抑浮华;其论人也,必贵忠良而鄙邪佞;言制度也,则绝奢靡而崇俭约;谈物产也,则重谷帛而贱珍奇。然受命之初,皆遵之以成治;稍安之后,多反之而败俗。其故何哉?岂不以居万乘之尊,有四海之富,出言而莫己逆,所为而人必从,公道溺于私情,礼节亏于嗜欲故也?语曰:“非知之难,行之为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所言信矣。

    魏征:陛下贞观之初,导人使谏;三年以后,见谏者悦而从之;比一二年,勉强受谏,而终不平也。

    魏征大论《十渐不克终疏》这是李世民写在屏风上号称要日日观看的文章。

    《贞观政要》可谓中国文化靡不有初超经典案例了。人治终究有问题,可法制毕竟是跟人不是绝对切割。大权独掌,生杀予夺,处于万心攻一心的位置,邹忌之美,谁人道哉?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地导致腐败。——阿克顿

    2.劳谦,虚怀若谷。

    圣人设教,欲人谦光,不自矜大,已之虽实,其容若虚。故《易》称,以蒙养正,以明夷莅众。若其位居尊极,炫耀聪明,以才陵人,饰非拒谏,则上下情隔,君臣道乖。太宗曰:易云,劳谦,君子有终,吉。

    3.组织文化的塑造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人云,君犹器也,人犹水也,方圆在于器,不在于水。

    4.慎言

    - 杜正伦:若一言乖于道理,则千载累于圣德,非止当今损于百姓。魏征:人君居四海之尊,若有亏失,如日月之蚀,人皆见之。

    君主慎言有另外的意义,谨防压制民主和意见,是工作方法、民主集中制、公司文化层面的问题。

    贞观十六年,太宗每与公卿言及古道,必诘难往复。散骑常侍刘洎上书谏曰: “帝王之与凡庶,圣哲之与庸愚,上下相悬,拟伦斯绝。是知以至愚而对至圣, 以极卑而对极尊,徒思自强,不可得也。陛下降恩旨,假慈颜,凝旒以听其言, 虚襟以纳其说,犹恐群下未敢对扬。况动神机,纵天辩,饰辞以折其理,援古以 排其议,欲令凡蔽何阶应答?臣闻皇天以无言为贵,圣人以不言为德,老子称 ‘大辩若讷’,庄子称‘至道无文’,此皆不欲烦也。是以齐侯读书,轮扁窃议, 汉皇慕古,张孺陈讥,此亦不欲劳也。且多记则损心,多语则损气,心气内损, 形神外劳,初虽不觉,后必为累。须为社稷自爱,岂为性好自伤乎?窃以今日升平,皆陛下力行所至,欲其长久,匪由辩博,但当忘彼爱憎,慎兹取舍,每事敦朴,无非至公,若贞观之初则可矣。至如秦政强辩,失人心於自矜;魏文宏材, 亏众望於虚说。此才辩之累,皎然可知。”太宗手诏 答曰:“非虑无以临下,非言无以述虑。比有谈论,遂至烦多,轻物骄人,恐由 兹道,形神心气,非此为劳。今闻谠言,虚怀以改。”

    5.杜谗邪

    谗言罔极,交乱四国。

    贞观十八年,太宗谓侍臣曰:“夫人臣之对帝王,多承意顺旨,甘言取容.朕今欲闻己过,卿等皆可直言.”散骑常侍刘洎对曰:“陛下每与公卿论事,及有上书者,以其不称旨,或面加诘难,无不惭退.恐非诱进直言之道.”太宗曰:“朕亦悔有此问难,当即改之.”

    6.轻徭役,不奢纵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 :隋炀帝广造宫室,以肆行幸。 人力不堪,相聚为贼。逮至末年,尺土一人,非复己有。此皆朕耳所闻,目所见,深以自诫。故不敢轻用人力,惟令百姓安静,不有怨叛而已。”

    以下这段是毛主席表扬的:在《新唐书·马周传》上批注:贾生《治安策》以后第一奇文,宋人万言书,如苏轼之流所为者,纸上空谈耳

    今百姓承丧乱之后,比于隋时才十分之一,而供官徭役,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远者往来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时。陛下虽每有恩诏,令其减省,而有司作既不废,自然须人,徒行文书,役之如故。臣每访问,四五年来,百姓颇有怨嗟之言,以陛下不存养之。昔唐尧茅茨土阶,夏禹恶衣菲食。如此之事,臣知不复可行于今。

    汉文帝惜百金之费,辍露台之役,集上书囊以为殿帷,所幸夫人衣不曳地。至景帝以锦绣綦组妨害女工,特诏除之,所以百姓安乐。至孝武帝,虽穷奢极侈,而承文、景遗德,故人心不动。向使高祖之后即有武帝,天下必不能全。

    此于时代差近,事迹可见。今京师及益州诸处营造供奉器物,并诸王妃主服饰,议者皆不以为俭。臣闻昧旦丕显,后世犹怠,作法于理,其弊犹乱。陛下少处民间,知百姓辛苦,前代成败,目所亲见,尚犹如此,而皇太子生长深宫,不更外事,即万岁之后,固圣虑所当忧也。

    臣窃寻往代以来成败之事,但有黎庶怨叛,聚为盗贼,其国无不即灭,人主虽欲改悔,未有重能安全者。凡修政教,当修之于可修之时,若事变一起,而后悔之,则无益也。故人主每见前代之亡,则知其政教之所由丧,而皆不知其身之有失。是以殷纣笑夏桀之亡,而幽、厉亦笑殷纣之灭。隋帝大业之初,又笑周、齐之失国,然今之视炀帝,亦犹炀帝之视周、齐也。故京房谓汉元帝云:“臣恐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古。”此言不可不戒也。

    往者贞观之初,率土霜俭,一匹绢才得粟一斗,而天下帖然。百姓知陛下甚忧怜之,故人人自安,曾无谤。自五六年来,频岁丰稔,一匹绢得十余石粟,而百姓皆以陛下不忧怜之,咸有怨言。又今所营为者,颇多不急之务故也。自古以来,国之兴亡不由蓄积多少,惟在百姓苦乐。

    且以近事验之,隋家贮洛口仓,而李密因之;东京积布帛,王世充据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向使洛口、东都无粟帛,即世充、李密未必能聚大众。但贮积者固是国之常事,要当人有余力而后收之。若人劳而强敛之,竟以资寇,积之无益也。

    然俭以息人,贞观之初,陛下已躬为之,故今行之不难也。为之一日,则天下知之,式歌且舞矣。若人既劳矣,而用之不息,倘中国被水旱之灾,边方有风尘之警,狂狡因之窃发,则有不可测之事,非徒圣躬旰食晏寝而已。若以陛下之圣明,诚欲励精为政,不烦远求上古之术,但及贞观之初,则天下幸甚。

    太宗曰:近令造小随身器物,不意百姓皆有嗟怨,此则朕之过误。乃命停之。

    7.实事求是行正道,不忌阴阳,不惧凶兆,不要祥瑞

    贞观五年,有司上书言:“皇太子将行冠礼,宜用二月为吉,请追兵以备仪注。”太宗曰:“今东作方兴,恐妨农事。”令改用十月。太子少保萧瑀奏言:“准阴阳家,用二月为胜。”太宗曰:“阴阳拘忌,朕所不行。若动静必依阴阳,不顾理义,欲求福祐,其可得乎?若所行皆遵正道,自然常与吉会。且吉凶在人,岂假阴阳拘忌?农时甚要,不可暂失。”

    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比见众议以祥瑞为美事,频有表贺庆。如朕本心,但使天下太平,家给人足,虽无祥瑞,亦可比德於尧、舜。若百姓不足,夷狄内侵,纵有芝草遍街衢,凤凰巢苑囿,亦何异於桀、纣?尝闻石勒时,有郡吏燃连理木,煮白雉肉吃,岂得称为明主耶?又隋文帝深爱祥瑞,遣秘书监王劭著衣冠,在朝堂对考使焚香,读《皇隋感瑞经》。旧尝见传说此事,实以为可笑。夫为人君,当须至公理天下,以得万姓之懽心。若尧、舜在上,百姓敬之如天地,爱之如父母,动作兴事,人皆乐之;发号施令,人皆悦之;此是大祥瑞也。自此后诸州所有祥瑞,并不用申奏。"

    魏徵进曰:"臣闻自古帝王未有无灾变者,但能修德,灾变自销。陛下因有天变,遂能戒惧,反覆思量,深自克责,虽有此变,必不为灾也。"

    8.官吏

    朕常问法官刑罚轻重,每称法网宽于往代。仍恐主狱之司,利在杀人,危人自达,以钓声价,今之所忧,正在此耳!深宜禁止,务在宽平。

    贞观十二年,太宗东巡狩,将入洛,次于显仁宫,宫苑官司多被责罚。侍中魏徵进言曰:“陛下今幸洛州,为是旧征行处,庶其安定,故欲加恩故老。城郭之民未蒙德惠,官司苑监多及罪辜,或以供奉之物不精,又以不为献食。此则不思止足,志在奢靡,既乖行幸本心,何以副百姓所望?隋主先命在下多作献食,献食不多,则有威罚。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竞为无限,遂至灭亡。此非载籍所闻,陛下目所亲见。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当战战栗栗,每事省约,参踪前列,昭训子孙,奈何今日欲在人之下?陛下若以为足,今日不啻足矣;若以为不足,万倍于此,亦不足也。”太宗大惊曰:“非公,朕不闻此言。自今已后,庶几无如此事。”

    9.外交 《征伐》篇实在精彩,值得细读

    李世民常讲好战必亡,忘战必危,慎于征伐,主张和亲,对外战争,劳民伤财,一旦失败,大伤元气,爱惜民力,突厥和亲。但晚年处理高丽问题,刚愎自用,好大喜功,一意孤行,不听房玄龄等劝谏,执意讨伐,惨败。

    武德九年冬,突厥颉利、突利二可汗以其众二十万,至渭水便桥之北,遣酋帅执矢思力入朝为觇①,自张声势云:“二可汗总兵百万,今已至矣。”乃请返命。太宗谓曰:“我与突厥面自和亲,汝则背之,我无所愧,何辄将兵入我畿县,自夸强盛?我当先戮尔矣!”思力惧而请命。萧瑀、封德彝等请礼而遣之,太宗曰:“不然。今若放还,必谓我惧。”乃遣囚之。太宗曰:“颉利闻我国家新有内难,又闻朕初即位,所以率其兵众直至于此,谓我不敢拒之。朕若闭门自守,虏必纵兵大掠。强弱之势,在今一策。朕将独出,以示轻之,且耀军容,使知必战。事出不意,乖其本图,制伏匈奴,在兹举矣。”遂单马而进,隔津与语,颉利莫能测。俄而六军继至,颉利见军容大盛,又知思力就拘,由是大惧,请盟而退。——着实睿智威武

    贞观初,岭南诸州奏言高州酋帅冯盎、谈殿①阻兵反叛。诏将军蔺謩发江、岭数十州兵讨之。秘书监魏徵谏曰:“中国初定,疮痍未复,岭南瘴疠,山川阻深,兵运难继,疾疫或起,若不如意,悔不可追。且冯盎若反,即须及中国未宁,交结远人,分兵断险,破掠州县,署置官司。何因告来数年,兵不出境?此则反形未成,无容动众。陛下既未遣使人就彼观察,即来朝谒,恐不见明。今若遣使,分明晓谕②,必不劳师旅,自致阙庭③。”太宗从之,岭表悉定。侍臣奏言:“冯盎、谈殿往年恒相征伐,陛下发一单使,今岭外帖然。”太宗曰:“初,岭南诸州盛言盎反,朕必欲讨之,魏徵频谏,以为但怀之以德,必不讨自来。既从其计,遂得岭表无事,不劳而定,胜于十万之师。”乃赐徵绢五百匹。

    贞观四年,有司上言:“林邑蛮国,表疏不顺,请发兵讨击之。”太宗曰:“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故汉光武云:‘每一发兵,不觉头须为白。’自古以来穷兵极武,未有不亡者也。苻坚①自恃兵强,欲必吞晋室,兴兵百万,一举而亡。隋主亦必欲取高丽,频年劳役,人不胜怨,遂死于匹夫之手。至如颉利,往岁数来侵我国家,部落疲于征役,遂至灭亡。朕今见此,岂得辄即发兵?但经历山险,土多瘴疠,若我兵士疾疫,虽克剪此蛮,亦何所补?言语之间,何足介意!”竟不讨之。

    贞观五年,康国请归附。时太宗谓侍臣曰:“前代帝王,大有务广土地,以求身后之虚名,无益于身,其民甚困。假令于身有益,于百姓有损,朕必有为,况求虚名而损百姓乎?康国既来归朝,有急难不得不救;兵行万里,岂得无劳于民?若劳民求名,非朕所欲。所请归附,不须纳也。”

    贞观四年,有司上言:“林邑蛮国,表疏不顺,请发兵讨击之。”太宗曰:“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故汉光武云:‘每一发兵,不觉头须为白。’自古以来穷兵极武,未有不亡者也。苻坚①自恃兵强,欲必吞晋室,兴兵百万,一举而亡。隋主亦必欲取高丽,频年劳役,人不胜怨,遂死于匹夫之手。至如颉利,往岁数来侵我国家,部落疲于征役,遂至灭亡。朕今见此,岂得辄即发兵?但经历山险,土多瘴疠,若我兵士疾疫,虽克剪此蛮,亦何所补?言语之间,何足介意!”竟不讨之。

    贞观十九年,太宗将亲征高丽,开府仪同三司尉迟敬德奏言:“车驾若自往辽左,皇太子又监国定州,东西二京,府库所在,虽有镇守,终是空虚,辽东路遥,恐有玄感之变。且边隅小国,不足亲劳万乘。若克胜,不足为武,倘不胜,恐为所笑。伏请委之良将,自可应时摧灭。”太宗虽不从其谏,而识者是之。

    房玄龄晚年病中劝谏:

    《周易》曰:“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又曰:“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惟圣人乎!”由此言之,进有退之义,存有亡之机,得有丧之理,老臣所以为陛下惜之者,盖谓此也。《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臣谓陛下威名功德,亦可足矣;拓地开疆,亦可止矣。彼高丽者,边夷贱类,不足侍以仁义,不可责以常理。古来以鱼鳖畜之,宜从阔略。必欲绝其种类,深恐兽穷则搏。且陛下每决死囚,必令三覆五奏,进素食,停音乐者,盖以人命所重,感动圣慈也。况今兵士之徒,无一罪庆,无故驱之于战阵之间,委之于锋刃之下,使肝脑涂地,魂魄无归,令其老父孤儿、寡妻慈母,望车①而掩泣,抱枯骨而摧心,足变动阴阳,感伤和气,实天下之冤痛也。且兵,凶器;战,危事,不得已而用之。向使高丽违失臣节,而陛下诛之可也;侵扰百姓,而陛下灭之可也;久长能为中国患,而陛下除之可也。有一于此,虽日杀万夫,不足为愧。今无此三条,坐烦中国,内为旧主雪怨,外为新罗报仇,岂非所存者小,所损者大?

    10.纳谏

    至十六年,西突厥遣兵寇西州,太宗谓侍臣曰:“朕闻西州有警急,虽不足为害,然岂能无忧乎?往者初平高昌,魏征、褚遂良劝朕立麴文泰子弟,依旧为国,朕竟不用其计,今日方自悔责。昔汉高祖遭平城之围而赏娄敬,袁绍败于官渡而诛田丰,朕恒以此二事为诫,宁得忘所言者乎!”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3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7分

  • 文字风格:5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4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4分

  • 知识广度:5分

  • 实用性:8分

  • 章节划分:9分

  • 结构布局:8分

  • 新颖与独特:4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3分

  • 现实相关:3分

  • 沉浸感:3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7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5分

  • 书籍清晰度:4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 是否包含广告:7分

  • 加载速度:6分

  • 安全性:7分

  • 稳定性:8分

  • 搜索功能:4分

  •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盗版少(296+)
  • 内涵好书(410+)
  • 差评(86+)
  • epub(359+)
  • 情节曲折(179+)
  • 微信读书(299+)

下载评价

  • 网友 冯***丽: ( 2024-12-18 23:24:44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康***溪: ( 2025-01-04 17:11:01 )

    强烈推荐!!!

  • 网友 谢***灵: ( 2024-12-13 21:10:03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车***波: ( 2024-12-16 01:34:42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瞿***香: ( 2024-12-24 03:37:28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饶***丽: ( 2024-12-25 10:19:37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曾***玉: ( 2024-12-15 23:01:55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国***芳: ( 2024-12-13 08:12:18 )

    五星好评

  • 网友 堵***格: ( 2024-12-20 04:29:50 )

    OK,还可以

  • 网友 孔***旋: ( 2024-12-29 17:18:30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邱***洋: ( 2024-12-21 09:04:03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芮***枫: ( 2025-01-08 02:55:18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