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书屋 -从爵本位到官本位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45:58

从爵本位到官本位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精美图片
》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从爵本位到官本位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108030818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3
  • 页数:468
  • 价格:48.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45:58

内容简介:

《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的重心是讨论秦汉时的官僚等级制度。作者把官阶研究的对象,定义为“官职的分等分类”和“官员的分等分类”两点;基于“品位一职位”视角,提出了“品位结构”概念,用以观察各种位阶的组合、搭配和链接样式;对品秩的构成要素、品位结构变迁的主要线索、官阶研究的各个层面,进行了建构性的阐述。在此基础上,《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对早期帝国品位结构的变迁,提出了一个“爵本位”,“爵一秩体制”,“官本位”的变迁模式,并从分等分类角度对之进行了系统论证。书中还利用新出史料,对秦汉官阶史的若干要点进行了考证,使一些前所不详的暧昧史实,如“宦皇帝者”问题、“比秩”问题等,得以浮出水面,并做出了富有新意的解释。


书籍目录:

序言

上编

第一章 品位结构的研究框架

一 品位结构:分等与分类

二 品秩五要素与品位性官职

三 品位结构变迁的四线索

四 品位结构的三层面

第二章 叠压与并立:从“爵—食体制”到“爵—秩体制”

一 周朝“爵本位”体制和“等级君主制”

二 战国秦汉间禄秩序列的伸展

三 功绩制和身份制之间:二十等爵

四 秦汉“爵—秩体制”及其“二元性”

第三章 分等分类三题之一:“比秩”与“宦皇帝者”

一 “比秩”与“宦皇帝者”问题的提出

二 “宦于王”溯源:周朝的士庶子体制

三 汉代的“宦皇帝者”与“比秩”的扩张

四 “宦皇帝”制度的流衍及异族政权的类似制度

第四章 分等分类三题之二:秦汉冠服体制的特点

一 “冠服体制”概念与冠服的分等分类

二 周代冠服体制:自然分类与级别分等

三 秦汉冠服体制:自然分类与职事分类

四 汉唐间冠服体制的变化趋势:场合分等和级别分等

五 从“由服及人”到“由人及服”

六 附论《旧唐志》所见隋朝冠服“四等之制”

第五章 分等分类三题之三:品位结构中的士阶层

一 选官与资格视角中的士人

二 阶层的标志:士子免役

三 服饰等级中的士子礼遇

第六章 从爵—秩体制到官品体制:官本位与一元化

一 “一元化”与“官本位”的推进

二 从“爵—秩体制”到“官品体制”

三 一元化多序列的复式品位结构

第七章 若干礼制与王朝品位结构的一元化

一 公卿大夫士爵与品位结构一元化

二 周礼九命与品位结构一元化

三 朝位与品位结构一元化

四 一元化和连续性

下编

第一章 战国秦汉间禄秩序列的变迁

一 战国秦汉的禄秩序列变迁

二 今见《秩律》的中二千石秩级阙如问题

三 “中二千石”秩级的形成

四 “真二千石”问题

五 丞相与御史大夫的秩级

六 略谈将军的秩级与位次

第二章 禄秩的伸展与“吏”群体之上升

一 禄秩的伸展与“吏”群体之上升

二 早期采用禄秩的官、吏、令试析

三 “以吏职为公卿大夫士”与“以秩级为公卿大夫士”

第三章 西汉郡国官的秩级相对下降

一 王国官的秩级下降

二 王国丞相的秩级下降

三 王国内官的秩级下降

四 列郡秩级的相对下降附论郡县秩级简繁

五 郡县诸官属和诸县的秩级下降

第四章 《二年律令》中的“宦皇帝者”

一 “宦皇帝者”所涉官职

二 论“宦皇帝者”之无秩级

三 《二年律令》中的“吏”与“宦”:两大职类

四 《津关令》所见中大夫及相关问题

第五章 若干“比秩”官职考述

一 期门郎、羽林郎

二 文学之官:博士与掌故

三 御史之比秩

四 中央官署掾属的“比秩”问题

五 国官之“比秩”

第六章 “比秩”的性格、功能与意义

一 “比秩”诸官的性格——非吏职

二 “比秩”诸官的性格——“自辟除”

三 “比秩”诸官的性格——军吏之自成系统

四 “比秩”的扩张及其与正秩的配合


作者介绍:

阎步克,1954年生,辽宁沈阳人。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1988年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在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任职,1993年任教授至今。主要著作有《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版,1997年第2版)、《士大夫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阎步克自选集》(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译著有《官僚制》(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帝国的政治体系》(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王朝统治者不仅是在管理职位,还是在管理身份。这是传统官阶区别于现代文官制的最大特点之一。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的重心是讨论秦汉时的官僚等级制度。作者把官阶研究的对象,定义为“官职的分等分类”和“官员的分等分类”两点;基于“品位一职位”视角,提出了“品位结构”概念,用以观察各种位阶的组合、搭配和链接样式;对品秩的构成要素、品位结构变迁的主要线索、官阶研究的各个层面,进行了建构性的阐述。在此基础上,《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对早期帝国品位结构的变迁,提出了一个“爵本位”,“爵一秩体制”,“官本位”的变迁模式,并从分等分类角度对之进行了系统论证。书中还利用新出史料,对秦汉官阶史的若干要点进行了考证,使一些前所不详的暧昧史实,如“宦皇帝者”问题、“比秩”问题等,得以浮出水面,并做出了富有新意的解释。


精彩短评:

  • 作者:落葉知秋可烹茶 发布时间:2018-03-29 11:06:47

    这本书有三点让我不舒服的地方:上编和下编重复度太高,看起来这本书只是论文合集;掉书袋太严重,很多引用原文的内容完全可以用表格罗列,非得文字赘述再表格列一遍;吏就打了个擦边球,那爵位和官位的内容需要这么厚一本么,有点失望,基层分析才是这类制度史最有看头的地方。这位教授一定是乾嘉考据派穿越过来的。

  • 作者:洗净壶的壶颈细 发布时间:2010-01-19 09:05:32

    他总算把断裂性和连续性的观点往学术著作里写了

    于是政治史总算开启了一个新纪元

  • 作者:豆友46369297 发布时间:2018-06-05 13:20:44

    都在叫好,但引用的人很少。

  • 作者:ren 发布时间:2011-11-10 20:26:50

    去年读的书

  • 作者:琉璃光 发布时间:2012-08-16 09:42:15

    所谓“大家”就是忍不住吐槽掉书袋但你还不得不看一遍

  • 作者:秋里 发布时间:2021-08-07 19:54:26

    勉强能读


深度书评:

  • 博古方能通今

    作者:skywalker 发布时间:2009-08-06 11:10:36

    公务员考试热已经连续有好几个年头了,在今年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素有铁饭碗之称的公务员再次受到了追捧。根据张亚群的观点(《书屋》2005年第1期),从隋朝绵延千余年到1905年寿终正寝的科举制度,实际是选材考试和选官考试合二为一的制度。科举制度废弃后,选官和选才两大功能便告分离,然而自1977年回复高考以来(见新片《高考1977》),分别承担上述两大功能的公务员考试和高考,却相继在各自的领域内狂飙突进,着实让国人叹为观止了。在老百姓眼中考取公务员即是谋得一官半职,因此即便是大学生到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工作,也被人们按照“官本位”的模式称为所谓的“村官”。十分有趣的是,就算今人经常说的所谓“秩序”一词,其中的“秩”字在古文中还有俸禄和职级的含义,也沾了那么一星半点的“官气”。然而在中国行政制度史的概念范畴内,在“官本位”形成之前其实还有一重要的“爵本位”。

    阎步克先生是国内研究中国古代官制的大家,几年前就出版了《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2002年),用“品位分等”和“职位分等”的概念框架,梳理了中华传统官阶制度三千年的演变,提出了五阶段的分期模式。官制官阶古今中外都是行政制度中的重要问题。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无论是考任、聘任、选任还是委任,一旦成为了公务员就意味着进入了严格的等级序列中,而工资、奖金、保险、福利等经济待遇又是与紧密依附于这个等级序列的。2005年颁布的《公务员法》用整整一章来确认和规范公务员的职务与级别,仅次于总则和公务员的条件、义务与权利两章之后,然后才是录取、考核、待遇等项。倒退两千亦是如此。宗法制度是按照血缘的亲属远近来区分高低贵贱,这样势必导致贵族政治,而行政制度即便充斥着裙带关系,依旧需要以品位和职位作为外壳,方能统辖官僚集团的利益关系。阎先生又将之进一步细分为官员的分等与分类和官职的分等与分类,传统官阶制的一个重大特点就是职位结构和人员结构的不对称,而且后者远大于前者。阎先生将传统官阶称为“一元化序列的复式官阶体制”,由多种功能不同的位阶彼此搭配衔接而成。而位阶的不同功能可以通过其构成要素来表示,凡权责、俸禄、资格、特权、礼遇五种,现当代的公务员制度恐怕也还是超脱不出这些条条框框。当然在很多人看来,这些“显规则”颇多繁文缛节,且比不上“潜规则”真切生动,但它们至少构成了行政体系的必要骨架。

    近年来,阎先生对“品位分等”的研究更为精进,重点聚焦于对后世影响甚深的秦汉两代,以全新的理论推出了《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一书。也许是影视剧的功劳,人们大概对清朝的官制比较熟悉,而对两宋、隋唐甚至更早的官制就不甚了了了。虽然易中天、王立群等几位先生在百家讲坛上讲春秋、讲战国、讲秦汉,那几百年的历史对普通人来说远不如明清来得清晰,更遑论行政制度和官阶制度这样专业的题目了。施治生和徐建新主编的《古代国家的等级制度》(2001年)在论及古代中国的社会等级制度时,探讨了周代宗法等级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步瓦解的过程,并且明确到战国时期卿大夫宗法与行政系统是逐步分离的,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阎著重点着眼的历史时段。不过由于该书覆盖面过于宽广,基本上只能浅尝辄止,未及展开就匆匆收笔了。春秋战国作为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商鞅变法后秦代实行二十级军功爵制度,以“砍人头”多少这种最为简单粗暴的办法,极大地激励了秦人耕战的积极性。阎先生从秦代二十等军功爵切入,不仅对其制度内涵进行了异常深入的挖掘,还使秦汉官阶制的描述进一步完善化。

    周朝品位结构的特点就是“爵本位”,而且还分为内外两个基本序列,外者公侯伯子男,内者公卿大夫士爵,后者就是中国最早的官员等级。这套以等级君主制为政治基础的体系,其经济基础则主要系于土地,作为官吏阶层的上段公卿士大夫爵有土地,而作为官吏阶层的下段胥吏则要领取“稍食”,也就是口粮和衣装,其实是实物配给制的一种报酬形式。由于“以吏职位公卿大夫士”和“以秩级定公卿大夫士”两个变动,周代贵族官员的身份尺度到战国时已不断淡化,与此相对应的是源于稍食作为吏之定酬定等之法的禄秩,则从品位结构的下端不段向上伸展,呈现此消彼长你退我进的特征。在面对二十等军功爵这种全新的社会等级制度后,周代的“爵—食”体制就转化为了“爵—秩”体制。中国历史之所以能够传承几千年,绝对离不开制度演化中的渐进发展。像二十等军功爵既是推动社会流动的功绩制,也是一种保障权益世袭的身份制,完全是一种旧瓶装新酒的创造。更重要的是,二十等军功爵生根发芽后,有上下之分的周朝“爵—食”体制被相互平行的“爵—秩”体制所替代,一开始只是“砍人头”后赐爵和为官的二选一。在政治制度上,汉代很大程度沿袭了秦代的旧制,其中就包括“爵—秩”二元体制。但是随着帝国的不断完善,“爵—秩”二元体制及各种位阶间的散漫关系,就一点点地得到了调整改进。在汉代官僚制政治发展中,我们看到了王朝人员的同质化和等级管理的一体化,以及二十等爵的边缘化与禄秩的中心化。

    爵级和禄秩在等级秩序中不再比肩并立,前者成了旁支,后者则转为主干。表面上看,经常性的赐爵卖爵使爵级越来越滥,但其根本原因却既有政治性,又有经济性,还有社会性。阎先生尖锐地指出,中国传统官阶制和现代文官等级制的差异在于,后者是一种“职位管理”的手段,而前者除了用于管理职位,更大程度上还是一种“身份管理”的手段。现代人事管理采用“为官择人”原则,而传统人事管理则经常“因人设官”,却往往面对人员结构与职位结构不对称,“官”不等于“职”,“官”多于“职”的窘况。特别是在天下初定、王朝方立的时候,由于需要论功行赏这种情况就更为普遍,一般需要数代功臣才能逐步得以消化,或者碰上铁腕的开国之君,就难免演出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惨剧,杯酒释兵权已然是客气的了。在《红楼梦》中贾演和贾源这对兄弟随皇帝出兵,遂分别封为宁国公和荣国公,其子孙却一代不如一代,基本上可以说是自然淘汰。当然,《红楼梦》里面的这些情节设定是以明清这套官场戏路为依据的。从经济性原因来看,“爵本位”依附于土地授予,但在土地频繁转移与爵位频繁升降的情况下,依爵占田之制必将成为一纸空文。再来看社会性原因,爵级同时用于维系身份和行政激励,而与官职、秩级相关的特权却是频繁转移的,结果在官僚制时代是打了折扣的。再来举个小说的有趣例子,金庸先生为笔下的韦小宝杜撰了一个鹿鼎公的爵位,但其出前入后确实一大堆罗哆嗦所的官衔。

    最终,中国的官阶制度形成了所谓的一元化序列的复式品位结构,九品官品对各种位阶的整合可以看做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在经历汉晋以来的长期摇摆之后,终于把职事官、文阶官、无阶官、勋官、封爵森罗其中而井然不紊。需要强调的是,尽管阎先生的作品是一本严肃的史学专著,但其现实感依旧非常强烈,尽管读者可能没有对号入座的癖好,如现在某些好事者把若干衙门、职衔偷换成帝国时代的名称聊以一娱,也可以非常直观地感受到官品体制的历史惯性对现代中国的潜移默化影响。阎先生将贵贱之分、士吏之分、文武之分和胡汉之分作为官阶发展的四条重要线索,在书中专设一章讨论品位结构中的士阶层。近年来广受议论的“官员学者化,学者官员化”,从某种角度看大概可以算是士吏转化制度的再次反弹,即便学校里的教授们不挂有行政职务,也会被给予更高的起家资格,而在许多地区博士入仕则立马能挂上某档行政别,而大学生缓征兵役的制度不免让人联想起士人免役的古制。文武之分就更好理解了,省军级、师局级、县团级之类对应关系几乎是定制,无需每年开一场军转安置大会大家也不会陌生。有一种流行多年的观点反复在人们耳边灌输,这就是从英国文官制度发端的现代公务员制度,实际是吸收了中国科举制度的精华。当然这样说并不十分正确,英国文官制度实际应当追溯到东印度公司的官制改革,从1813年起英籍文官任职前就必须进行长时间的课程学习并通过考试。然而更重要的是,我们对中国自己的行政制度传统了解的也不那么清楚,而只有了解自己才能明白为什么我们这样独特,才能说清西方究竟从东方学走了哪些。

    已发表在《南方都市报》,转载请保留

  • 别样的制度史研究范式

    作者:避秦者言 发布时间:2018-11-20 18:50:58

    书没有完全读完,只读了上编了解了大致内容,下编只是在上编的框架下再细化研究,涉及到很多细节,我想凭我现在的水平囫囵吞枣收获也许不大,就做罢了。因为没有完全通读,也没有读过作者的《品位与职位》等其他相关著作,便不好评判这本书的得与失。这篇文章全当是个人理解写成的读书笔记了,与作者原意产生出入,责任当然在我。

    不得不说阎步克的野心很大,他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制度史的某个层面的研究了,而是力图建立一个范式和视野,将职官制度的各个方面都纳入“品位结构”中考察。当然,他的功底和视野是足以支撑他的野心的。上编里很多考究在作者的文笔下并不艰涩,并且时刻注意着西方与东方、现代与传统的视野转换。

    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是概念和理论一定要时刻辨析。关于理论的部分,大多集中于第一章和第七章:

    第一章“品位结构的研究框架”是建立在“官”和“人”概念的辨析上的。在现代科层制下单纯的官僚政治中,官职对应的是“职位分等”与“职位分类”,如马克斯韦伯所说的那样,现代文官制度命令的权威来源于职位,而非个人的因素。但中国古代官僚政治不同,家国同构的体制下,官职不仅是“职位安排”,也是“身份安排”,制度运作时不仅要考虑人员能否称职,还要考虑官职是否符合他的社会地位。在这种制度下,不仅存在官阶这种对于官职的分等,还存在各种各样的对于人员身份的分等序列,它们都不同程度地配合“权责”“薪俸”“资格”“特权”“礼遇”这“品位五要素”。而各种不同的位阶序列,构成了阎步克所说的“品位结构”。如何考察品位结构的变化,阎步克又给出了“贵——贱”、“文——武”、“士——吏”、“胡——汉”四个线索。

    品位结构在周代最初是“一元叠压式”的,即贵族的“爵”叠压在胥吏的“稍食”上,他们高低分明而并不互通;经过战国社会大变动,贵族被排除在政府运作之外,文法吏成为官僚政府中行政的主体人员,周代贵族的爵制已不作为政治实体存在,而原本只是给胥吏发放报酬的“稍食”成为与职官等级配套的“禄秩”体系。同时,对军功的奖励产生了用以彰显身份地位的二十等爵制。此时的二十等爵与禄秩之间的关系相当疏离,这样,作为职位分等的“禄秩”与作为品位分等的二十等爵共同构建了秦汉“”二元单序列”的品位结构。这便是第二章的内容。

    魏晋时期,秦汉的二元单序列的品位结构演变成“一元多序列复合式”的官品体制。关于官品体制是如何把各种品位要素整合的,三、四、五章分别从“比秩”的兴起和“宦皇帝者”的被纳入禄秩体系、冠服体制的品位化、士与吏的分途三个角度做具体论述。

    最后一章从古礼复兴角度对品位结构一元化的过程进行考察,即经学文献中的公卿大夫士四等内爵和周礼九命是如何比附禄秩序列,对各种身份要素进行整合的。同时,在九品官品的起源问题上,否定了来源于中正品的说法(如陈长琦《官品的起源》一书认为,官品最初并非官阶,而是资品在职官分等的体现,即某官需要二品资品的人才担任,此官便定为官品二品),认为是朝位制度将各种各样的人员集合起来,在考虑各种不同品位序列的等级因素后,制定朝位班次,将各种序列都整合到一起了。当原有的品位结构中的各种序列的等级功能出现失调时,朝位便将它们整合成一元,这种情况在北宋时以“杂压”的形式复现了。

    最后,阎步克提出了“断裂——升级”这样一个概念。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品位结构总体上是一元化的,在周代,一元化的品位结构是十分简单的,而到了魏晋以后,这种一元化的品位结构中还包含了各种其他的等级序列。这样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升级,中间经历了秦汉时期这样的断裂,在这个断裂的过程中,古礼作为一个媒介讲身份要素与禄秩体系整合,才产生了后代所见的“一元多序列的复式品位结构”。同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古礼传统也正是经过这样一个在战国时代贵族爵制一同没落的“断裂”后,在汉魏的古礼复兴运动中融入品位结构中,“升级”成为帝国礼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那一部分。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3分

  • 主题深度:5分

  • 文字风格:9分

  • 语言运用:5分

  • 文笔流畅:6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9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5分

  • 章节划分:8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7分

  • 现实相关:8分

  • 沉浸感:5分

  • 事实准确性:5分

  • 文化贡献:9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4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5分

  • 书籍清晰度:5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 是否包含广告:9分

  • 加载速度:3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7分

  • 搜索功能:5分

  •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无多页(177+)
  • 已买(505+)
  • 少量广告(289+)
  • 超值(642+)
  • 博大精深(673+)
  • 四星好评(408+)
  • 微信读书(273+)

下载评价

  • 网友 游***钰: ( 2024-12-13 12:50:11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詹***萍: ( 2024-12-16 07:29:33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冯***卉: ( 2024-12-22 04:01:10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曹***雯: ( 2024-12-27 06:34:41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相***儿: ( 2024-12-10 11:32:30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国***芳: ( 2025-01-01 07:18:00 )

    五星好评

  • 网友 饶***丽: ( 2024-12-25 07:55:41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寇***音: ( 2025-01-09 12:26:44 )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国***舒: ( 2024-12-11 22:33:53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通***蕊: ( 2025-01-02 14:01:40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林***艳: ( 2024-12-15 21:48:37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石***烟: ( 2025-01-04 08:31:37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曾***玉: ( 2024-12-14 22:39:34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曾***文: ( 2024-12-29 12:58:22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辛***玮: ( 2024-12-30 00:25:56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习***蓉: ( 2024-12-21 05:37:30 )

    品相完美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