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书屋 -新阿凡提漫画(5-8)(全两册)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45:01

新阿凡提漫画(5-8)(全两册)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新阿凡提漫画(5-8)(全两册)精美图片
》新阿凡提漫画(5-8)(全两册)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新阿凡提漫画(5-8)(全两册)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05398627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4-05
  • 页数:375
  • 价格:7.5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45:01

内容简介: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瑰宝的“阿凡提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阿凡提以他善良、机智、幽默的形象,不仅带给广大的读者一股清新的西域之风,更是让所有读者从他巧妙运用智慧来惩恶扬善、为民除害的行为中得到一种美好的期待,让传统的美德在愉快的阅读中得到培养。为了使阿凡提的形象更具生命力和世界性,我们创作并改编了《审猴》、《吹牛》、《献鸡分鸡》、《买驴卖驴》、《智斗老狐狸》、《奇招判奇案》、《公鸡变凤凰》、《落后的村庄》、《智破无头案》、《与驴共舞》等故事,将“崭新”的阿凡提形象奉献给读者。


书籍目录:

5 审猴

6 吹牛

7 献鸡分鸡

8 买驴卖驴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根据我国维吾尔族地区及伊斯兰国家流传的民间故事编著的动画片剧本改编而成的动画故事书,在编剧上赋予了时代感和时代精神,增强了故事的悬念、幽默和戏剧性,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在塑造"阿凡提"的形象上则更加人性化,他将不再是概念化、公式化的人物,而是具有多面性、复杂性的人,他用智慧战胜邪恶,揭示人性中的弱点,并给人们带来了欢乐。


书籍介绍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瑰宝的“阿凡提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阿凡提以他善良、机智、幽默的形象,不仅带给广大的读者一股清新的西域之风,更是让所有读者从他巧妙运用智慧来惩恶扬善、为民除害的行为中得到一种美好的期待,让传统的美德在愉快的阅读中得到培养。为了使阿凡提的形象更具生命力和世界性,我们创作并改编了《审猴》、《吹牛》、《献鸡分鸡》、《买驴卖驴》、《智斗老狐狸》、《奇招判奇案》、《公鸡变凤凰》、《落后的村庄》、《智破无头案》、《与驴共舞》等故事,将“崭新”的阿凡提形象奉献给读者。


精彩短评:

  • 作者:Handle 发布时间:2017-07-19 20:58:38

    我的“罗马热”的科普教材,但太浅显了

  • 作者:知呼这也 发布时间:2022-05-08 23:24:37

    简洁介绍美国公司法,可以看到美国各州有各州的公司法,各个法律制度可能随地域不同而不同,也可能随时间不同而不同,除了案例法还有衡平法,因为多元,所以丰富

  • 作者:泠酷の虅 发布时间:2016-03-23 20:00:47

    很好,你成功勾起了我买下一本的兴致!!

    这个埋下的伏笔不要太大吼。

  • 作者:黑丁诃德 发布时间:2016-07-05 14:23:17

    牵机葯,你懂的。

  •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4-08 14:30:02

    金庸的武侠读出的是传统道德观 古龙的武侠才是人生

  •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5-05 19:17:09

    好啊


深度书评:

  • 拿什么面对你,我们终将来临的最后告别

    作者:松蝴蝶 发布时间:2019-01-13 23:06:17

    小学课本里有一篇著名的《巴甫洛夫正在死亡》。它介绍了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临终前,用“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正在死亡”的理由谢绝外界打扰,和助手专心记录自己身心变化,为生命科学留下更多一手材料的伟大故事。

    很多人都听过巴甫洛夫著名的“条件反射”实验,但很少人知道,他同时也是一名医师。站在救治病患的角度,巴甫洛夫明白以自己的学识,经历这场终极离别的体验有多宝贵,因此他不惜挡住所有的关心,也要尽可能为挚爱的事业贡献更多。无惧生死,专注献身,在这场终极较量中,巴甫洛夫表现出来的豁达和无私,让所有人深深折服。

    人从一出生开始,就在走向死亡。但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没有掌握成熟的处理死亡的态度和能力。不少人以为,长期经历生死考验的外科医生,在面对死亡时会更有经验、更从容。美国著名外科医师陈葆琳,在记录自己医师生涯的《最后的期末考》中认为,

    除了掌握职业上的技能,大多数医生和普通人一样,面对死亡时无所适从:他们不懂得如何关怀临终病人,不懂得怎样和病人家属沟通悲观结果,更甚至,很多医生们对自己要面对死亡的现实也保持抗拒。

    从哈佛大学毕业后,陈葆琳在耶鲁大学、美国国家癌症医院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完成了外科训练,后长期任职于UCLA,曾荣膺UCLA 最杰出医师奖。外科医生往往需要保持极端理性才能维持工作的正常运转,天性敏感的陈葆琳因此常常受到情感与理性的对撞折磨。

    35岁那年,陈葆琳给一个同龄的亚裔少妇做肝脏移植手术,突然间,一股无形的自体撕离感,让她置身于给自己做手术的错觉。强烈的悲悯之心让陈葆琳开始记录自己面对死亡的所有经历,在《最后的期末考》一书中,她总结了自己15年来临床工作的心得体会,并反思当代医学在临终关怀领域的不足,给所有人上了一堂直击心灵而又温暖的人生课。

    一、学习解剖时,医学生克制共情来接受死亡启蒙

    想治病,首先要全面了解治疗的对象,也就是人体。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生命,医学生们首先要记忆浩如烟海的理论知识,对人体框架有一个大致概念,接着要对人体模型进行演练,最后学习尸体解剖,将书本信息化为具象,从而如庖丁解牛般,融会贯通所有知识,强化技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想要最终拯救生命,就必须在最初要了解死亡。

    人体解剖课,就是医学从业者们的第一堂死亡学习课。

    回忆起求学时期的解剖经历,陈葆琳依然印象深刻:课程开始前,他们四处请教有经验的前辈,打听解剖细节;课程初期,他们要记忆大量的解剖构造术语;接着还要学习解剖技巧,以及如何更精确地持握解剖器具。这些前期体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焦虑和好奇心,但后来,陈葆琳认识到

    没人会说破的难关,是接受死亡以及自己要对人体进行操作的事实。在人体解剖课上,尸体摆在经验不足的医生们面前,这些熟悉的形态提醒我们:他们也曾经与我们没有什么不同。有些人不小心被纸划破了手指都会疼得直皱眉,对他们来说,用外科手术刀划开皮肤,干脆利索地分割出那些曾经为人类供给能量的器官,需要极大的勇气。

    死亡以尸体的形式直面冲击着医学生们的承受能力和价值观:强烈的共情心理,让他们解剖初期迟迟无从下手,从而影响了解剖进度和技能掌握;很多医学生会长期做和尸体有关的梦,有些平和有些惊悚;医学院开始流传着许多黑色幽默的笑话,一个个恐怖的无法辨别真假的经历,不断刷新着医学生们的认知极限;在解剖皮肤和皮下组织时,看到的淡红褐色肌肉纤维,让很多医学生在课程结束后选择了素食生活,不再吃红肉,因为“味道不一样了”。

    鲁思·理查森在《死亡、解剖和赤贫》中曾写道,

    “解剖要求操作者能够有效地忽略或者压抑自己在主动破坏另一具人类身体时所感到的许多正常生理反应和情绪”

    。在前辈们的指引下,医学生们开始将关注点放在解剖知识的学习上,也慢慢学着封闭情绪来看待解剖:他们将尸体物化,认为自己解剖的不是另一个人,就是单独的“腿”或者“胳膊”。

    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医学生们逐渐学会了“自我疏离”,他们不再恐惧解剖,反而想要探索更多生命的奥秘。

    破坏了皮肤张力后,把表皮与真皮组织和肌肉分开。然后我们沿着血管和神经的方向,用精致的剪刀和手术钳仔细地将组织剥开并分类出来……移动手臂,我们可以看到每个动作下的肌肉形态,想象着它们在生命中曾经具有的活力。

    探究之前仅仅存在于书本或模型里的骨骼、神经、血管,从未知到具象,从被动了解到主动拓展,陈葆琳回忆,“在详尽了解尸体的过程中,我们深信自己正在汲取战胜死亡的知识。”

    《最后的期末考》中陈葆琳自评,“我们一生都将从反常、异常、奇怪的现象中获得知识,而不是关注正常的人体生理。”正因如此,解剖工作被当作培养未来医生的“自我疏离”的本领而大有裨益,它让医学生们最终学会将感性和科学性分开,控制自己的情绪,将操作物当作“他们(或它们)中的一员”,而不是“我们中的一员”,看成“需要了解,但不必从情感上接纳的医疗案例”,从而尽可能扩充医学知识,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

    经过解剖,医学生们对尸体的熟悉程度会超过未来照顾的任何一位患者。而这场解剖之旅中的所有经验和情绪,都为他们日后的医学事业奠定了不可磨灭的基调:从“后记”开始,他们了解了一位陌生人的生命全书,借由这个桥梁,他们踏上了拯救无数生命的旅程。

    二、临床工作后,医师借由成规来量化死亡认知

    所谓成规,就是行业中现成的或者久已通行的规则或方法。对于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初学者,医界成规是医学生们理解行业文化,从一个门外汉迅速成长为专业医疗人员的最佳学习途径。成规体系庞大,包含面广,这种一切尽在掌握的安全感,让身处其中的医护人员感到安定和踏实,他们由此更加坚定自己的价值观,并且促使自己持续学习技艺来提高能力和规避缺点。

    《最后的期末考》中介绍,“医学院学生和住院医生花费大部分的训练时间用来练习‘程序’、‘计划’和‘流程’等名目繁多的临床成规。”陈葆琳自己从医学院毕业后,“接受了为期五年的普通外科实习医生和住院医生训练,期间还穿插了两年与癌症相关的研究和训练,最后再加上两年移植和肝脏手术附属专科训练”。

    经过多年的训练之后,你会发现,看着闪亮锋利的刀片把皮肤划出血时,你不会再畏缩。当散发着血肉焦臭气味的烧伤患者被推进急诊室时,你不再感到揪心的难受。只要尚未失去治愈别人的魔力,专注于手术或抢救,或者甚至是最简单的检查时,你会发现自己已经忘掉了患者。眼前的患者也会变成你临床经验中的另一个案例,你集中所有注意力去做的,只有不差分毫地完成工作。病情越复杂,你就越深入地搜寻记忆,从之前做过数十次的相同案例中获得帮助。你只想完美地完成所有步骤,凭借自己对成规一丝不苟的关注,让自己的患者完好无损地恢复活力。

    对医生来说,只有不断重复成规,将“正确的做法”执行成“习惯的做法”,甚至是紧急情况“下意识的做法”,才能保证工作质量,为病患争取多一分的生还机会,才能更快成长为一名好医生。

    成规强大的保护性和内在逻辑,可以帮助医生克服自身的不完善,从而最大程度保证医生不犯错。正因如此,医护人员会由一开始的“不得不执行”成规,逐渐变得“习惯于依赖”成规。因为恪守成规能够帮助医生免除责任,因为“按照正确方式操作,不可能犯错”。

    也因此,对于医生而言,死亡不再是单纯的自然现象,更多情况下,它被定义为“成规偶尔出现的偏差”——过错、技巧不成熟或诊断错误而导致的结果。

    当发生死亡病例时,外科医生将通过发病率和死亡率讨论会(俗称“双率讨论会”)进行死亡的相关讨论。会上,医生们“对损失进行公开清算,将死亡重构成确认专业认同感的核心价值观的事件: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保持毫无过失……

    死亡被视作可控制的,死亡率变成了一个可量化、可纠正的过失。

    通过成规,医生们将死亡的损失转变为积极的经验存档,并像和学习解剖时一样,再一次否认了自己的痛苦——他们认为死亡是“过失造成的结果”,是成规需要完善的地方。在否认了自身的易错性后,医生又充满动力,重新投入到了下一次治病疗程中。

    三、提升幸福感知力,从正视死亡开始

    我们从事日常活动时,几乎不可能意识到自己的生命是有限的。然而只有通过讨论这个问题,我们才能确保患者和我们所爱的人以最好的方式离开,无论每个人如何定义最好的方式……为死亡做好准备,可能是所有考试中最难的一场,不过这场考试最终会帮助我们得以从容地活下去。

    医界开始重视临终关怀

    从某个方面说,成规只考虑客观情况,无视了感性和人性等情感因素。当机械而冷漠的行事规则遇到临终患者时,对撞出来的理与情的摩擦与火花,往往让医生本末倒置:他们很少在患者身上投注情感,相反却非常重视客观指标,因为要“为病人的病程设计治疗方案”,但实际上更应该引起重视的,是患者自身的意愿,以及病患家属需要的陪伴和安慰。

    这些沟通和关怀的方法,医学守则和医疗环境中并不会存在已有的明文指导。因此医生容易忽略病人的感受,并且不自觉避免和家属沟通谈论不乐观的病情。

    随着患者权益的日渐被重视,医疗界开始逐渐改善对临终患者的照顾方式。2002年,美国外科医师学会签发了一项新的授权,目的是增强外科医生的临终关怀训练。美国内科医学委员会也开始要求住院医生参加与姑息治疗相关的课程训练。2006年,美国医学专科委员会通过表决,将宁养与姑息治疗正式认定为附属专科,并将为接受培训者颁发资格证书。

    而长期奋战在生死第一线的医生们也开始认识到,除了治病,还有其他方法来和患者共同抗争病痛,那就是

    重视病患感受,在生命存续期间提供真诚的关怀与支持,陪伴、鼓励病患及家属,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

    医生开始重新审视死亡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

    “在战争期间,陌生人的死不仅是政治上的终结,也是心理上的终结。目睹其他人的死亡,是我们将自己看作幸存者,这更能让我们认为自己轻易不会死。”

    因此对于目睹死亡已成平常的外科医生来说,他们往往会有一种“永生的错觉”,即认为自己永远健康、精力旺盛。

    这类错觉让医生们无所畏惧,他们会逼迫自己不知疲倦地工作,在临终病人的处理方案上坚持医治,拒绝讨论死亡。这种原则上正确的逃避,实际上加重了医生的死亡焦虑,并且往往会让医生们忘记这个行业的终极追求——帮助他人,它不仅仅意味着治愈疾病,同样可以意味着帮助患者优雅离开。

    陈葆琳认为,“

    对处于生命末期的人来说,失去生存的意义和目的才是更大的痛苦。

    这种痛苦十分深刻,但是并不是无药可救。如果我们能够成为自己曾经梦想的那种医生,能够陪伴患者、尊重他们的感受,便可以纾解这种痛苦。但我们必须首先能够承认我们自己也会死亡这个事实。”

    当医生开始正视死亡,明白自己也终将面临这场告别时,正如《最终的期末考》中所说,一种新型的伦理范式——“客观的关切,确定的未知以及人性化的技术”将被创造并且最终达到平衡:医生对自己的工作产生全新的感知,他们会认清治疗的意义(更多的治疗,并不代表更多的爱),自发站在病患角度考虑更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不用那么“拼尽全力”的日程安排,从而在有限的生命里学会掌控人生,感受幸福。与其说医生在学习临终关怀,正视死亡,不如说他们在拯救自己。

    曾有人说,“机场比婚礼的殿堂见证了更多真诚的吻,医院的墙比教堂听到了更多的祈祷。”在今天这个超过90% 的人都将死于慢性疾病的社会,医生将是大多数生命最终阶段的守卫者。

    美国著名外科医师陈葆琳,借由《最后的期末考》回顾了自己十余年的临床经历,为大众揭开了外科医生学习和工作的神秘面纱:

    他们似永动机般学习技能,救治病患,却鲜有时间关怀病人,正视死亡。

    死亡是终将到来的事实,它并不会因为我们拒绝或逃避谈论就多延迟一阵。越早思考和为之做准备,我们就会越从容应对自己的生活,并且造福他人。而这段理解并接受它“总会到来”的心路历程,最终会帮助我们理解生命,珍惜当下,充满感恩。也唯有如此,医生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疗愈者”,作为芸芸众生的我们才可能过上更有质感,更幸福的人生。

  • '浮士德精神"漫谈

    作者:君莫思归 发布时间:2014-02-13 21:36:53

    《浮士德》这部诗剧是歌德耗费60年写就的,在这本书中,歌德通过对浮士德的思想进行描写,塑造了浮士德在不同时期的形象,“浮士德精神”也是后世借此而产生的一个对浮士德思想的描述的代名词。

    然而,“浮士德精神”经过了长时间的传承和各种因素的影响,被渐渐脸谱化了,渐渐只有“永不满足,乐观进取”这类大而化之的词语象征浮士德精神了,而我理解的浮士德精神,却远不止于此。

    首先,需要指出一点,浮士德精神不是永恒不变的,不同时代的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其含义也不尽相同。再者,书中的浮士德经历了不同人生阶段,其思想也非一成不变,所以在分析一个人的精神思想时,不能脱离现实的时代背景以及书中人所处环境。

    浮士德的人生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则是书斋生活,在靡菲斯特找到浮士德前,浮士德只是每日埋首于书卷中。而在这之后,浮士德则毅然决定外出闯荡,这实际象征着由纯粹理性到实践的转变。浮士德在将希伯来文的《圣经》翻译成德文时,其中有一句“太初有道”,浮士德再三斟酌,最终改为了“太初有行”。显而易见的,“道”非真实存在之物,而是一种思想或是冥冥之中的一种规律,而“行”则代表了实际的作为,是由我们自身所决定的。歌德借此告诉人们要突破旧知识的枷锁,要将自己投身于更大的世界中,要行动,不要空谈。《浮士德》作为启蒙文学的代表作,所蕴含的便是这种对教条的旧知识与旧理性的反抗。另外,这种精神在萨特的存在主义学说中也传承了下来,萨特一直强调人自我选择的重要性,这一点与这一阶段的浮士德精神是吻合的。

    浮士德的爱情阶段始于他冲出书斋后,爱上了市民格里卿。与格里卿的爱情象征了浮士德的欲望,而这种欲望不但遭受了世俗的批判,还有理性的冲击,最终使浮士德丧失理智,甚至丧失道德。在这里,歌德有意提醒我们伪装后的欲望所能带来的后果。在这里,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康德式的伦理学仍对歌德有深远的影响。康德视道德为义务问题,乃是绝对命令,即普遍法则。另外,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特别强调了所谓的“实践理性”,简而言之即该怎么做。这里,比起浮士德精神,歌德所要表达的更多是这种康德式的伦理观。那么,关于这一阶段的浮士德精神又有什么体现呢?我想,还是“存在”,浮士德在这场爱情中十分重视当下,希望用一切来换取当下的满足,当然,这种“活在当下”的极端就是丧失理智。

    浮士德的第三个阶段——政治经历让我想到中国古代的文人,浮士德最初希望建功立业,却受到挫折,也看到了政治的阴暗面,于是转入第四阶段,开始逃避现实,沉浸在古典美中。然而不幸的是,用艺术教育来改造世界是不可能的,最终浮士德所追求的古典美也随海伦的魂魄幻灭了。浮士德的经历引起我们对艺术的反思,是否艺术必须以现实为基础?如空中楼阁的古典美又该何去何从?浮士德的故事是虚构的,然而这个问题却横贯东西方。在当今,许多人向往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于是便开始数落城市的弊端,然则在今天,我们可能脱离社会而成为一个孤立的人吗?且不说日常生活的诸多不便,还有就是天下哪里有那么多的乐土供隐士们陶醉其中,于是就成了“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的局面。我们的城市有许多不足,但远不是我们可以随便弃之而去的,即使远处是青山绿水,但我们注定要与平庸一同栖宿。

    经历这一切后,浮士德的性格也由最初的刚强激烈改变为深沉、和蔼,于是带着他的哲思与感悟,他进入了一个社会追求阶段,他开始注重自然与物质,注重于现世的幸福。我们可以将其视为歌德对时间重要性的再一次强调,以及对一切华而不实的哲学和艺术的批判。也许在歌德看来,只有自然哲学才能真正造福人类。

    最后,浮士德所构想的乌托邦也陨落了,然而浮士德的灵魂却回到了主的怀抱之中, 歌德给了这个悲剧一个带有希望的结尾。这是为什么?因为进步,哲学是永不止步的,哲学不会消亡,浮士德精神亦是永恒的。

    到了今天,浮士德精神在于其包含的各种各样的对立:理性与实践,欲望和道德,艺术和政治,理想和现实……在我们的身边,永远充满了这样的选择,然而人们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可曾流露出像歌德那样的悲观气息,抑或是为难?这是一个人们都有着极度“健康”的精神的时代,“健康”到没有任何问题在人们心中。是什么赋予了我们这样一种荒芜的“健康”?

    由此可见,浮士德精神所包含的绝非简单几个字所能概括的,它是会改变的,也不一定永远是正面的。浮士德精神在当今仍有着深远的影响,歌德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能够站在高处,以悲悯的眼光俯视众生,又可以超越时代,写下他清晰痛苦的哲思。正因如此,《浮士德》才作为世俗的《圣经》,得以传唱不衰。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4分

  • 人物塑造:6分

  • 主题深度:4分

  • 文字风格:6分

  • 语言运用:9分

  • 文笔流畅:3分

  • 思想传递:9分

  • 知识深度:9分

  • 知识广度:7分

  • 实用性:8分

  • 章节划分:9分

  • 结构布局:9分

  • 新颖与独特:8分

  • 情感共鸣:9分

  • 引人入胜:9分

  • 现实相关:4分

  • 沉浸感:8分

  • 事实准确性:5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9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 网站更新速度:7分

  • 使用便利性:4分

  • 书籍清晰度:8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 是否包含广告:4分

  • 加载速度:9分

  • 安全性:9分

  • 稳定性:5分

  • 搜索功能:3分

  •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字体合适(116+)
  • 实惠(131+)
  • 小说多(277+)
  • 图文清晰(297+)
  • 无盗版(98+)
  • 服务好(341+)
  • 差评(85+)
  • 速度慢(390+)
  • 内涵好书(301+)
  • 方便(261+)
  • 少量广告(67+)
  • 格式多(339+)
  • 一星好评(69+)

下载评价

  • 网友 孔***旋: ( 2024-12-21 18:41:36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温***欣: ( 2025-01-03 13:45:18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焦***山: ( 2024-12-31 23:40:13 )

    不错。。。。。

  • 网友 陈***秋: ( 2024-12-31 14:35:30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苍***如: ( 2024-12-21 09:51:01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堵***洁: ( 2024-12-13 05:06:45 )

    好用,支持

  • 网友 谢***灵: ( 2024-12-29 01:20:42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权***波: ( 2025-01-07 03:28:40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康***溪: ( 2024-12-22 01:11:33 )

    强烈推荐!!!

  • 网友 林***艳: ( 2024-12-31 14:43:11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冯***卉: ( 2024-12-23 05:43:31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冷***洁: ( 2024-12-21 20:12:34 )

    不错,用着很方便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