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书屋 -电子产品制作与调试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44:58

电子产品制作与调试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电子产品制作与调试精美图片
》电子产品制作与调试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电子产品制作与调试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122146052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9
  • 页数:147
  • 价格:24.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44:58

内容简介:

《电子产品制作与调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电子产品制作与调试工作任务为载体,共设计十二个学习情境与五个附录,内容包括声光音乐门铃、电子门铃、循环音乐流水彩灯、助听器、语音放大器、智能机器猫、直流稳压电源、红外通信收发系统等的制作与调试。

《电子产品制作与调试》中涉及的电子产品实用性强、通俗易学、便于操作,且制作成本低,适合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理工科学生电子技能实训的教材,尤其适合作为医疗器械专业电子实训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电子产品制作爱好者参考。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电子产品制作与调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电子产品制作与调试工作任务为载体,共设计十二个学习情境与五个附录,内容包括声光音乐门铃、电子门铃、循环音乐流水彩灯、助听器、语音放大器、智能机器猫、直流稳压电源、红外通信收发系统等的制作与调试。

《电子产品制作与调试》中涉及的电子产品实用性强、通俗易学、便于操作,且制作成本低,适合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理工科学生电子技能实训的教材,尤其适合作为医疗器械专业电子实训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电子产品制作爱好者参考。


精彩短评:

  •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0-19 11:28:59

  • 作者:Mr. L 发布时间:2021-04-07 09:14:26

    很有意思的一点: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提出,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最好通过启蒙运动引发的理性主义发展为背景来理解,可以从理性主义应用于解决生活基本问题的角度推到。他说资本主义可能与克制,或至少是理性控制非理性冲动等价。从一方面这是对的,因为保险,精算都是建立在那个时代的巨人们(如牛顿和Pepys及一大批数学家们)的理论基石上,而正因为有了以理性为基础的概率论作为铺垫,保险行业的兴起才让国家/富人资助的大航海冒险变成可能,从而催生了新大陆的发现和现代化的发展。然而除了资本主义中极端的非理性泡沫外,即便是“理性”基于过去数据的定价模型的高杠杆应用,依然远糟于最坏的融资股权杠杆投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LTCM。因此资本主义或是理性和非理性两极间摇摆的球,非黑即白是无从谈起的。

  • 作者:阿契亚 发布时间:2015-06-12 15:20:01

    “捷克斯洛伐克在我的婚姻奔溃之前先瓦解了。我为之哭泣,但我无能为力。我连自己都帮不了。”总体上有让人讨厌的地方,也有诗歌的地方。

  • 作者:Little Miss 发布时间:2010-12-31 09:13:15

    作为早一代的畅销书,比如今的畅销书还是诚恳许多~

  • 作者:#暗蓝# 发布时间:2019-05-22 00:22:49

    这书名一改,意思也就没了。人是人,枪是枪,人被当做枪,才会被出卖。人是不该成为枪的,但人总有些时候会自愿成为枪,跨出那一步,不假思索地接受早已安排好的命运。太多人成为了枪,于是枪声不断,出卖不断,世界永无安宁。

  • 作者:hu2391 发布时间:2024-01-02 00:41:08

    西方生物学家小故事集。挺好读的。就是现在2024年了,不知道作者再回头看自己关于犹太人的文字会不会尴尬(狗头)


深度书评:

  • 万字深度详细解读《1Q84》

    作者:大耳蟹 发布时间:2023-09-26 17:35:19

    2010年5月,村上春树在接受新潮社总编松家仁之采访时说:

    故事设定在1984年,当然是因为乔治·奥威尔的《1984》,起初是打算写一部名为《1985》的小说,是《1984》第二年的故事……不过《1984》电影版的导演迈克尔·莱德福来日本时,我把这件事告诉了他,他说:这有点不妥,安东尼·伯吉斯已经写过了……我想着可不妙,左思右想,结果想到了1Q84这个题目。我写小说时,有先从题目开始的情况,也有后来为题目煞费苦心的情况,而这部小说完全是从题目开始的,一开始的想法是这样的:“1Q84”为题,会写出一部什么样的小说呢?

    这就是《1Q84》书名的由来,在日语中,Q和9同音,村上最终以如此巧妙的方式完成了对奥威尔的致敬,另外Q还有Question的意思,代表着一种怀疑的态度,这本小说的主人公青豆身处的正是这样一个充满疑问的新世界,因此从书名来看,真的可以说是一语双关。

    不仅仅只是书名上与《1984》相似,在主题上也有共同之处,《1984》描写了发生在未来,极权主义全面笼罩下的恐怖社会,独裁者采用暴力与思想控制,将人们禁锢在封闭窒息的社会之中,那些想要逃离寻找出口的人,最终面对的只有死亡。

    这种有组织有结构的极权体制是极其暴力与恐怖的,关于体制,村上春树曾在《高墙与鸡蛋》这篇演讲中提到:

    我们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分别是一个鸡蛋,是具有无可替代的灵魂和包拢它的脆弱外壳的鸡蛋。我是,你们也是。再假如我们或多或少面对之于每一个人的坚硬的高墙。高墙有个名称,叫作体制(System)。体制本应是保护我们的,而它有时候却自行其是地杀害我们和让我们杀人,冷酷地、高效地、而且系统性地(Systematiclly)。

    个人与体制的对立、相克,始终是村上春树文学的重要议题,体制不能没有,但在很多层面上它将人变成非人。《1Q84》也是一部关于体制的小说,在这本书中,村上春树从

    家庭、公司与宗教

    三个维度,诠释了这种封闭结构的暴力性与破坏性。

    首先,从家庭开始。我们常说家是温暖的港湾,在成长过程中,父母给予了我们无法衡量的爱与幸福,在他们的庇护下,我们不受伤害无忧无虑地长大,大多数人都会将这点视为共识。但村上却有另外的看法,一个人无论是谁,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在成长过程中都受到过家庭的伤害,只是我们未曾意识到这一点。

    这里所说的伤害,并不是指父母离异、虐待与抛弃这种明显可感知的东西,而是指潜藏在“爱”的阴影下无法分辨与判断的部分,它让我们在无意识中经历丧失和受损,其中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知识的传授,村上曾说:

    人类和其它动物不同,营造着非常复杂的社会生活,因此知识也变得更为复杂。但是,知识的传授,从某种意义来说就是将回路封闭起来。

    这句话该怎么理解呢?先看看《1Q84》中出场的所有人物吧,其童年大都遭遇过暴力与伤害,而造成这一点的恰恰是因为家庭。

    青豆的父母是基督教分支“证人会”的狂热信徒,热衷宣扬末世理论,积极进行传教活动,对《圣经》上所写的,忠实地按照字面意思实行,比如说完全不赞成输血。青豆的父母将自己所掌握的宗教知识一股脑的全部传授给了青豆,当时的青豆还是小孩,完全没有分辨判断的能力与自由,只能无条件选择接受。但任何理论与观念都应该经得起质疑和讨论,这才是一个开放的状态,而青豆的父母却没有这么做,他们不会尊重小青豆的看法,只会将自己相信的粗暴地告诉青豆,他们这种知识传授的行为,正是将回路完全封闭起来,没有给予青豆任何出口。青豆说:

    拒绝输血这一法则,是“证人会”的孩子们最先被牢牢灌输进大脑的东西。与其违背上帝的教诲,接受输血堕入地狱,不如保持着干净的躯体和灵魂死去,进入天堂乐园,这样要远为幸福。孩子们受的就是这种教导。没有妥协的余地,不是下地狱就是上天堂,可以选择的路只有一条。孩子们还不具备判断能力,不知道这种法则从一般的社会观念或科学认识来看是否正确。小孩子对父母传授的知识只能全部相信。假如我小时候落到必须输血的境地,肯定会听从父母之命拒绝输血,并且一命呜呼,结果被送到天知道是乐园还是什么,总之是莫名其妙的地方吧。

    天吾的父亲同样如此,作为NHK的视听费收款员,一到星期天就带着小天吾出去收款,从幼儿园一直持续到小学五年级,除了星期天学校有特别活动,天吾与父亲风雨无阻从不间断。站在天吾父亲的角度看,他将自己对工作的态度,精致的算计,学到的体制规则,作为资产与知识传给了天吾:

    知识是宝贵的社会资产……这些资产必须丰富积累、谨慎运用,还必须硕果累累地传给下一代。哪怕是为了这个目的,NHK也需要诸位缴纳视听费……

    但这对天吾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尤其当天吾学会独立思考之后,对于父亲所在的封闭世界,坚信的狭隘规则以及顽强狭隘的灵魂越来越反感,他渴望自立与自由,因此在小学五年级,天吾向父亲发表了抗议宣言,他想和其他小朋友一样,过正常的生活,最后在班主任的帮助下,赢得了谈判胜利,之后天吾也迈出了自由的第一步。

    亚由美同样如此,在她很小的时候,就被哥哥和叔叔干了很多怪事,能够想象的出,她的哥哥与叔叔在说服亚由美的过程中,肯定也采用了类似亲人之间就该这样或者这样对你有好处之类的知识与教育,而当时的亚由美是无法分辨大人口中所说的这些东西的,于是只能全盘接受,但这对她造成的伤害是很深的,不仅导致了她对男人的恐惧,也造成了她的受虐倾向,潜意识中渴望受到伤害,而小小人也利用了这个弱点,最终她也惨遭虐杀。

    因此,当父母或者大人们将他们学习到的真理、道理或者规则传授给子女的过程中,尽管是无意识的,但却也不可避免的对孩子们造成了伤害,也就是知识传授也是一种封闭性回路的内在含义,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种无形的暴力,不仅对天吾青豆造成了心灵上的创伤,对众多成长中的孩子们来说,也是如此,但我们并不能借此来批判父母,村上在采访中说:

    我并不是在指责父母。父母不过是在做他们能做的事。无论思考方式还是生活方式,我们都完全不一样,这毫无办法。

    第二点,公司这种社会体制同样充满着封闭性与暴力性。村上曾在访谈中提到自己在写这本书时,到处查找NHK收费人的资料,但却什么也没找到,他说:

    那么庞大的组织,有那么多人在工作,但是实体却没有被曝光过,虽然算不上秘密主义,但也许有一种不希望把这个实体公么于众的力量在发挥作用吧。不过,这神秘的面纱裹得越紧,对我来说就越具有神话色彩。

    能够看出现实中的NHK就是这样一个存在着封闭性的组织,天吾的父亲就是被公司这种体制框死的人。据他回忆,在前往中国之前,他就已经饥寒交迫快要饿死了,为了生计只能听从日本政府的宣传,加入满蒙开拓团,在蒙古边境的冰天雪地中艰难生活,后来日本战败,他从满洲逃回日本,后来之后身无分文,只能做一些杂活勉强养活自己,当时有一位官员知道天吾父亲是个吃苦耐劳的人,于是做保,推荐他成为NHK的临时收费员,于是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工作,由于业绩优秀、工作态度认真,便被录用为正式员工,之后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收款,用天吾话说就是:“

    成为NHK收款员是最终的完美结局。

    ”一个曾经生活在最底层的人,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在社会这个金子塔结构中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书中说:

    他为自己隶属于一个巨大的组织而满足……无论如何,他终于在图腾柱的最底端确定了自己的位置。

    作为NHK的收款员让他找到了社会归属感,但也让他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因为体制注定要将人性中的某些部分打碎与磨平,身处组织之中,会逐渐丧失自由与主体性,最终变为失去色彩的人。天吾反复提及在成为NHK收费员之前,父亲的人生丰富多彩,他自己在讲述这段经历时,既有欢快的故事,也有悲伤的情节,还有粗暴的场面,细节栩栩如生,叙述富有色彩:

    如果人生可以用轶事和奇遇的多彩程度来计量,他的人生也许称得上相当丰富。但一说到被录用为NHK正式职员后的情形,不知为何,父亲的故事就陡然失去了色彩和现实感。他的讲述缺少细节,支离破碎,仿佛这对他来说是不值一提的事后余谈。

    对于天吾父亲来说,按时工作每天收款成为了他生活的全部意义。他不看书,不订报纸,对音乐和电影也不感兴趣,甚至从未出去旅行过,天吾在他身上找不到任何求知欲,他唯一感兴趣的只有自己负责的那条收款线路,天吾父亲蜷缩在这个狭窄的世界里,严守狭隘的规则辛苦度日,至死不休。即使他在疗养院昏睡时,依旧无法改变自己的行为,他的灵魂脱壳而出,频繁地敲响青豆、天吾和牛河三个人的房门,并在走廊里大声喊叫,试图逼迫他们缴费,总是昏迷不醒,还在固执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而当护士告诉天吾,昏睡时她的父亲手臂耷拉在床边,经常敲打床框,嗒嗒,嗒嗒嗒,像发送莫尔斯电码时的,天吾立刻意识到他是在收款敲门,于是说:

    我只有一个要求:请你不要再去敲门了。我家里没有电视。而且我们一起去收收视费的日子早在许久以前就结束了……所以请你不要再敲门了。不只是我家,不管是谁家,请你都不要再敲了。你已经不再是NHK的收款员,没有权利再做这种事吓唬别人。

    甚至他在临终时留下遗言,说要穿着NHK的制服火花,由此可见社会体制对天吾父亲的影响之深,而NHK这种体制本质上是国家体制的集中体现,小说中曾提到这样一件事:

    在这一年年初,发生了自民党横加指责NHK的洛克希德贿赂事件报道特辑,逼迫其更改内容的事件。NHK在播放前向几位执政党的政治家详细说明了节目内容,毕恭毕敬地请示:“内容即是这样,是否可以播放?”令人震惊的是,这居然是习以为常的例行公事。NHK的预算必须经国会批准,上层害怕得罪执政党和政府而遭到报复。执政党内也存在认为NHK不过是自己的宣传机关的想法。这样的内幕被揭露出来,众多国民当然开始对NHK节目的独立性与政治公正性失去信任,拒付收视费的运动也势头大增。

    NHK本质上就是国家体制的宣传工具,而天吾父亲在昏睡时,不断敲打青豆、天吾和牛河三个人的房门,其实也隐喻着任何人都无法摆脱体制的影响,即使你想要逃离社会体制,藏在无人知晓的角落,体制的触手却总能触及并强迫我们加入,将我们纳入到可控制的范围内,

    体制不允许特立独行,不认可个人的思想与决断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国家体制不只影响普通人,甚至也给了邪教组织灵感,比如麻原彰晃的奥姆真理教,其内部的结构与体系正是仿照日本政府来创办的,比如科学技术省、邮政省、商务省、防卫厅等等。

    第三点,宗教组织的封闭性。村上认为体制还应包括原教旨主义:

    人一旦卷入原教旨主义,就会失去灵魂柔软的部分,放弃以自身力量感受和思考的努力,而盲目听命于教旨及其原则。 因为这样活得轻松。 不会困惑,也不会受损。他们把灵魂交给了体制。

    奥姆真理教就属于这种情况,其策划的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就是力证,如果大家想要深入理解这起暴力事件,建议读下村上所写的两部纪实文学作品《地下1》以及《地下2:应许之地》,这两本书从毒气受害者与奥姆真理教成员两个角度,讲述了事件对人们的不同影响。

    之后村上也一直关注该起事件的发展与走向,自己还亲自到东京地方法院和高等法院旁听对奥姆真理教头目的审判,并记下了好几本审判记录。在旁听了对林泰男的公审之后,村上觉得这些主要案犯也是邪教教义的受害者,他说:

    案犯当然是施害者,尽管如此,我在心底还是觉得他们也是鸡蛋,也是原教旨主义的牺牲者。我感到怒不可遏的,较之个人,针对的更是体制。

    宗教这种封闭体制,是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呢,村上春树在与松家仁之的访谈中深入谈到了这一点,我全文摘录在这里,这段话有点长,但我觉得很重要,大家耐心看完,相信对宗教的封闭式线路有更深的理解,村上说:

    无论什么样的体制,对个体所作的决断几乎都不认可。比如麻原,当他要将某种东西强加于教团成员时,首先得把他们训练得不会自己作判断。他们称之为“绝对皈依”,我称其为“封闭式线路”。把回路封闭起来不允许出轨,只能按照上面决定的方向,像老鼠一样仓皇奔跑。于是人们被剥夺了方向感,被赶入了连强迫他们的力量是善是恶都判断不了的境地。

    如果是开放式的回路,在一定程度上做出个人的判断是可能的。但在封闭的回路中便不可能了。有人说,命令你散布沙林毒气的时候,你就不能说不吗?你拿着毒气的口袋逃跑不就得了?但是,一旦进入了这封闭式线路,这种事就基本不可能发生。而在法律上,这种行为必须被裁定为犯罪,从量刑角度必须被判处死刑。这种恐惧感,我在法庭上深有体会。

    要说麻原是从哪里学到这一体制的,那便是国家权力。纳粹通过彻底的思想灌输,封闭了回路,将虐杀犹太人的命令自上而下强加于人。艾希曼这个人本身无所谓善恶吧。他只是个能干的官僚,非常有效而巧妙地完成了上面交代的任务。对他来说,没有标准也不曾打算判断命令本身是善是恶。所以,战后被捕,在以色列被判处死刑的时候,他根本无法理解这一判决的意义。我看了好几部纪录片,发现他完全理解不了自己为什么会被判死刑。

    这样一种思想的封闭性,试想一下的确很恐怖,尤其是在现今信息泛滥的网络社会里,甚至连强加给自己的是什么,也渐渐变得毫不知情了。以为是自发行为,而实际上很可能是无意识地受到了信息的强制。

    为了将这种内在的,精神性的危险与恐怖展现出来,村上在《1Q84》中提到了两个宗教,一个是证人会,一个是先驱。

    证人会就是前面提到的青豆父母所信仰的那个,青豆不愿意接受这份强加的信仰,因为这会让自己周围的世界彻底被封闭起来,当时她已经明显感受到了这一点,在学校里她就像隐形人一样,谁也不跟她说话,甚至看都不看她一眼,她当然不想要这样的生活,始终抱着破门而出的迫切意识,直到十岁时天吾拉了她的手,这让她下定决心逃离,最终与父母家庭彻底决裂,打开门走到了外面的世界,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与判断事物,她彻底重塑了自己,相信用自己的逻辑构建起来的世界,青豆的故事,就是从封闭式线路走向开放式线路的过程。这里边有一个关键契机,就是与天吾手牵手,或许小伙伴会疑问,只是简单握一下手,就能产生这么大的能量?村上则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我们骨子里有确凿的、不会轻易冷却的温暖,具有物理性的质感,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牵手这一举动,登场人物可能在相互确认这一质感,在试探重心之所在……这种质感缔造了一个人的人格。不管是否肯定这一人格,不管喜欢还是讨厌,它都确实存在。天吾和青豆因为在十岁的时候紧紧手拉手,从而获得了内心深处的温暖。这是非常物理性的记忆。这一温暖的记忆最终拯救了两人。

    说完证人会,再看先驱公社,这个宗教组织也是《1Q84》着力描写的,它将宗教这种封闭性体制的危险和恐怖展现的淋漓尽致。

    先驱公社原本是一个开放性的团体,他们从农民手中购得土地从事农业生产,承认私有财产,出入自由,同外界保持着正常的联系。但自从教主女儿深绘里领来小小人之后,这个组织迎来了拐点,转而实行彻头彻尾的“秘密主义“,修筑围墙,中断同外界的所有往来,不允许成员离开,至此先驱公社沦为只有入口没有出口的封闭性组织,公社成员也将 “自我” 整个托付给了教主编造的封闭性物语。

    这个封闭性物语,也可以理解为思想的封闭性,宗教领袖会反复对成员进行洗脑,让他们完全接受宗教思想,丧失自我判断力与主体性,再也无法接受其他的思想与可能。比如教主强暴教团内所有不到十岁的幼女,其理由是为了赋予她们“灵魂的觉醒”,这个仪式必须在女孩迎来初潮前完成,只有这样尚无污垢的少女,才可能被赋予最纯粹的灵魂觉醒,而伴随性交产生的剧烈疼痛,则是女孩们升华与超脱必须要通过的关口,也就是越疼痛越纯粹越接近神。而少女的父母们不仅对此深信不疑,反而主动将自己的女儿献祭给了教主,这也导致这些少女们子宫破损终生不育。

    小说中特别提到了一个叫“翼“的女孩,她逃出先驱社之后,完全就是一个空壳人,表情呆滞无法说话,只能偶尔说出”小小人“这个字,当柳夫人决定好好照顾她的时候,阿翼却莫名其妙地从监视森严的庇护所中消失了,没有人知道她去了哪里,后来青豆在准备杀害教主时,教主给出了回答,说阿翼被回收到母体里了,这其实就隐喻了阿翼逃离的失败,她最终也没有从这个封闭的宗教体制中走出来,宗教营造的是一个不可逾越的精神或者思想囚笼,一旦身处其中,想要逃离是无比困难的。

    对于阿翼所遭遇的一切,相信每个人都会气愤不已,我们会对先驱社及其教主所代表的恶恨之入骨,恨不能亲自走进小说中的世界,将所有坏人开膛破肚。无意识中,我们将阿翼=受害者=无辜=正义,我们是站在阿翼这一边的,也就是善之此侧,而教主=施害者=污秽=邪恶,他是属于恶之彼侧的人。我们从善之此侧出发,将它作为杠杆的支点,而将恶之彼侧的行为和逻辑的扭曲进行彻底细化的分析。认为彼侧的恶,与我们是完全无关的,因为我们没有干这件事,也不会干这件事,但村上春树觉得这种思考方式极其简单粗暴,是一种模式化僵化的思考,是传承许久的麻木不仁。

    那么村上春树是如何认识善与恶呢?村上春树曾说:

    所谓善恶不是绝对的观念,归根结底是相对的观念,有时还会忽然发生角色互换。所以,在分辨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之前,每个人不得不在各自的情形下辨明“强加于”我们的东西究竟是善还是恶。

    善与恶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并不是非此即彼、敬畏分明,而是一体两面的东西,这是村上所认识的善恶之间的关系,这种认知也明确通过教主的嘴说了出来,当青豆准备暗杀教主时,教主说: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绝对的恶。善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不断改变所处的场所和立场。一个善,在下一瞬间也许就转换成了恶,反之亦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描写的,正是这样一个世界。重要的是,要维持转换不停的善与恶的平衡。一旦向某一方过度倾斜,就会难以维持现实中的道德。对了,平衡本身就是善。我为了保持平衡必须死去,便是基于这样的意义。

    教主非常坦诚地承认自己强暴了包括女儿深绘里在内的多名年仅十岁的幼女,但这并不是出于自愿,而是在没有知觉的情况下发生的,自己只不过是 “小小人”的傀儡或者 “代理人”。小小人是深绘里带来的,教主为了培育反小小人的力量,还帮助女儿逃出教团,并使其同天吾合作,通过合写的小说《空气蛹》将小小人的真相公布于世,他说:

    不妨说他们俩制作出了对抗病毒的抗体。如果把小小人的作用比作病毒,他们就是制作了相应的抗体散布出去。当然这是站在一方的角度进行的类比,如果是站在小小人的角度去看,恰恰相反,他们俩就是病毒携带者了。一切事物都像两面对照的镜子。

    最终教主为了维持善恶平衡,请求青豆杀死自己这个代理人。不过青豆在听完教主的这番慷慨激昂真诚坦率的话语后,变得犹豫不定,不仅青豆,包括读者在内对教主的厌恶之情都大大减弱,甚至有点敬佩这个为了维持世界和平而牺牲自己的人了,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觉?林少华先生说:

    一个奸淫幼女的邪教教主最后成为了为保持善恶平衡而主动请死的英雄末路式的人物。

    对待英雄,我们总会惺惺相惜,但总感觉怪怪的,这里我插播一下我个人的想法,只代表我个人哦,因为这种不适感,必须要讲清楚。在我们普罗大众的认知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共识,必须有人为女孩子们所遭遇的事情负责,正义必须得到伸张。但村上是认为善恶一体的,教主同样不例外,其行为从出发点上看是无意识的,甚至是善良的,但是这种安排却消解了体制之恶,模糊了善恶之间的界限,没有恶之主体,没有人为女孩子们遭遇的事情负责,最终所有人的愤怒无处发泄,我们找不到发泄的对象,我想这是很多人读到这里感到异常纠结的原因。村上想表达的我明白,但大善与大恶之间还是有界限的,如果没有界限,那么大屠杀该怎么定性。

    或许有小伙伴会认为,小小人是导致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小小人就是绝对的恶,我们应当将目标对准它。但事实不是这样,这本书里对小小人的描述模糊而神秘,它们最初是从瞎眼的山羊嘴里钻出来的,为什么村上要安排从山羊的嘴里钻出来?

    羊这个意象第一次出现是在《寻羊冒险记》中,村上将羊作为日本政府不顾一切推进现代化进程的一种象征,作为幕后大BOSS,这头羊控制着日本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这里的羊有着明显的政治家的的意味,但它为什么要这么做,它的动力来自何处?《寻羊冒险记》没有给我们答案,也没有深入谈到这一点,当我们追根溯源,发现一无所有,而在《1Q84》中安排小小人从羊的嘴里钻出来,正是回答了上面这个疑问,政治家或者体制本身并不是根本原因,根源或者一切的出发点都是小小人,小小人到底是什么,书中明确说到了:

    被叫作小小人的存在究竟是善是恶,我不知道。这在某种意义上是超越了我们的理解和定义的事物。我们从远古时代开始,就一直与他们生活在一起。早在善恶之类还不存在的时候,早在人类的意识还处于黎明期的时候。重要的是,不管他们是善还是恶,是光明还是阴影,每当他们的力量肆虐,就一定会有补偿作用产生。

    村上春说在采访中也说过相似的话:

    “1Q84”的世界,换句话说,就是小小人从地下爬出来的世界。要说小小人是什么,我自己也无法解释清楚,如果朦胧地把它看作来自原始世界、来自地下地信使,或许更容易理解。

    “未分善恶的时候”其实就是指人类文明之前的时代,村上春树借用原始社会人们对混沌状态的认识,虚构出小小人与反小人这两种不同的力量,而这两种力量极具原始色彩,也导致村上在设定意象,组织情节的时候,充满了原始意味,比如天上两个月亮,预知能力,空气蛹,子体与母体,青豆无性怀孕等等,中国上古神话中就有很多这样的故事,以感生为例,有姜嫄履迹受孕,有感龙或者蛇而怀孕;印度神话中,有摩耶夫人梦见六牙白象生的释迦牟尼,还有《新约》中玛利亚还是处女时受圣神感召而怀孕等等。

    小小人是超越善恶标准的,村上这样做的目的是当然是不想将善恶的标准固定下来,这样会导致僵化与模式化,前面也说了,村上认为善与恶是相对的,可以互换的,是一个开放性的议题,只有开放性的议题才能够对抗各种体制封闭性思想,村上说:

    上面提到的这个广义上的物语,扩大物语的外围,就是上面所说的不要明确善与恶的界限,宗教思想是明确善与恶的,这导致了思想的封闭,而村上自己的小说中,则将之变为开放性议题,打开了思维的回路。虽然这样的安排改变了非善即恶非恶即善的简单粗暴的二元论,让我们更深一步的理解善恶的关系,但我们也应该保持警惕,还是我前面说的,大善大恶大是大非是有一定的界限的,如果没有,很多问题将会沦为诡辩,变得无法讨论。善与恶也是个古老的哲学问题了,各种说法都有,我理解的其实也不深入,欢迎各位大佬说说自己的看法。

    总结一下,在《1Q84》这本小说中,村上从家庭、公司、宗教三个维度,诠释了体制的封闭性,这种封闭性对人的影响是精神或者思想层次的,其暴力性导致人受到无可挽回的伤害,最终走向死亡与黑暗。青豆与天吾是觉醒者,他们不愿意自己的世界被封闭起来,于是逃离绝境,在孤独之中重塑自我,最终靠着温暖的记忆与爱找到了出口,完成了救赎。

    最后我简单再说一下《空气蛹》《猫城》,还有天吾自己的小说吧,它们嵌套在《1Q84》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空气蛹》其实就是《1Q84》的前传,它讲了小小人是怎么出现的,如何通过制作空气蛹来控制人类,拥有的超自然力量等等,这个故事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对《1Q84》起着补充说明的作用。

    《猫城》则是《1Q84》这个世界的化身,故事中的主人公、情节故事以及结局,你可以理解成天吾现实中所遭遇的困境,猫咪所在的小镇对应着小小人掌控的1Q84,天吾跟猫城中的主人公一样,是这个世界的异类,他不属于这里,所以猫儿们组织起来,寻找他的身影,危险步步逼近,书中说:

    猫儿们似乎因为人的气味极度兴奋,怒火中烧。它们个头很大,拥有锋锐的大爪子和尖利的白牙。而且这座小镇是人类不可涉足的场所。如果被抓住,不知会受到怎样的对待,不过,很难认为知道了它们的秘密,它们还会让他安然无恙地离开。

    这也可以理解成小小人与追随者急切寻找天吾,不想让他离开这个世界。但天吾与积极战斗富有攻击型的青豆不同,他自己不是那种诉诸暴力,摧毁既有体制那种类型的人,他在逃离家庭重塑自己的过程中,曾求助于自己的老师,也曾沉浸在与年长女友安稳的二人世界里,因此他无论进行什么样的行动,总有一定的限度,靠他自己的力量根本没法逃离猫城,《猫城》最后说:

    他明白他丧失了自己。他终于醒悟了:这里根本不是什么猫城。这里是他注定该消失的地方,是为他准备的、不在这个世界上的地方。

    对应到《1Q84》中的世界,天吾觉得自己是没办法逃离这个有着小小人存在的世界的,事实也是如此,最终他还是在青豆的带领下,才逃离这个世界的。

    第三个故事,天吾自己写的小说,天吾所写的小说是有两个月亮的世界,因此有一种解读就是青豆的故事其实是天吾所写的,如果从这个角度看的话,那么《猫城》中天吾的结局,也就是现实中天吾的真正命运了,他根本没有与青豆相遇,没能逃离小小人所在的世界,一切都是自己的美好幻想,一切都在他的小说中发生。这种说法无比残酷,但却也无比真实,真实的生活就是这样,没有那么多奇迹可说,书中有这么一段:

    假如你待在1984年,肯定不必被迫做这样的选择。但同时,你大概也无法知道天吾君始终在思念你。别的先不管,正因为你被带到了1Q84年,才可能知道这个事实:你们的心在某种意义上被联结在一起。……在1984年,你和天吾君走的路都没有交叉的可能。

    真实的1984,天吾与青豆根本没有交叉的可能,只有在虚构的1Q84,他们因为小小人,才被联结在一起。当然这也仅仅是一种猜测了,并不影响小说的主题。

    还有一点需要强调,大家不要将小小人所在世界只是看做小说家虚构的平行世界,认为它离现实很远,我们一辈子都不会遇到,《1Q84》所在的世界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周围早已存在着这活生生的恐怖现实,大家可以再去看看《地下2》中所描写的奥姆真理教成员眼中的世界,他们对世俗的一切都有一种虚幻感,在他们眼中,宗教组织内的生活才是真实的有意义有价值的,即使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地,他们体验与认识的世界与我们所认为的世界完全不同,甚至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他们切切实实在存在于我们身边,我们身处的正是拥有两个月亮的世界,这就是我们所在世界的真实模样。

  • 风雅中的沉思——谈《风雅钱塘·第一辑》

    作者:Y.葉 发布时间:2006-07-09 12:44:19

    听说《风雅钱塘》栏目要出书了,寻觅良久,终获此宝。似乎,做风景的节目也看了不少,但还是最欣赏《风雅钱塘》,虽然她只是一种重述,重述钱塘的山水,却因融入了诗意与新意,而使那充满了灵气的智慧的光芒隐隐闪现。应该感谢电视的,却又不免叹惋起来,毕竟她只是直观的影象,对于那些精致的文字,总有些转瞬即逝的遗憾。不过现在有书了,这值得细品与玩味的读物以静静的方式传达着那方山水的灵秀。

    书传承了栏目的风格,但不同的是幽深的画面变成了白白的书页,显得亲近了许多,但承载的依然是叙述久远的诗意而深沉的文字。

    “爱的深沉的述说”是本书的序,引一句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睛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正是这样一群对这土地爱的深沉的人聚到了一起,用他们的智慧编织出了这些深邃隽永的文字。

    记者手记是本书的一大特色,比起正文,它更为随意也更为白话,全然以游者的心态来叙述途中的景致与故事。不论是在熟悉的西子湖畔,还是悠悠的水乡小镇,乃至瑰丽而神秘的天台之巅都留下了记者们匆匆的步履。当然这些清秀壮丽的山水也深深印在了记者们的脑海之中,而当这些印迹变成文字汇涌出来时,纵然只在“手记”这小小一栏,却使景观的解说变得更为全面,因为这是一种沉思,一种心底的感悟,一种使风雅的钱塘更具魅力的诉说。印象最深的一篇手记是写乌镇的,虽然自己也曾去过那个似梦境般的纯正水乡,但竟未想过外地游客的“大肆进军”居然给乌镇人犯下了一个巨大的罪过。手记中有这么一段:“以前乌镇的茶客们是很喜欢有人来拍电视、拍照片的,想不到人来得多了,紧接着拆迁的规划的也来了。茶客们把以前喝茶的地方都留给了外地的游人,现在就怕是游人越来越多,乌镇人喝茶的地方却是越来越少了。给乌镇人留几个茶馆吧,老板慢条斯理地说。”……

    书中,浙地的景致被归了类,共分六章。从杭城到越国小镇,从古村落到河姆渡口……每个章节都被赋予了一个诗意的名字,亦可谓是此书的一个亮点。即使是三个同处浙地的水乡古镇也都被寻出了不同的意味,不信的话,听一听名字便可略知一二了:月上西塘、南浔旧事、水边的乌镇……一章一章,一节一节,浙江的山水,浙江的村落,浙江的文化被一一淋漓的展现出来。

    《风雅钱塘》绝不是一般做风景的书。既然提名“风雅”,那就得做得精细做得典雅做得别致。决然,它不会把某地的景点、历史、人文像流水帐般报予你,而是通过编者精心的文字向你传达某一景致所具的深深的意韵。即便是短短几行字,你都会惊奇地发现:原来我们熟悉的地方还藏着那么多陌生的角落,原来我们熟识的地方还有那么多微言大义啊。这也许就如同浙江的山水吧,在一滴水中见出阳光的精神。《风雅钱塘》用回忆、诠释与沉思这么多层次的内容向你展现了一个真正厚实的钱塘。

    采访实记是此书不可或缺也是我极为欣赏的一部分。它通过一个个钱塘人,不论是学者专家或是街巷百姓的叙述,展现出一个最为真实也最为生动的钱塘。记得书中有这么两位被访者:一位是已81岁高龄的朱菊英老太太,她回忆着雷峰塔倒掉的故事,还有去那儿捉蛐蛐以及演《白蛇传》时的情形;而另一位是70岁的何胜云老先生,他讲述着郭洞古村建村以及世代耕读的故事。老人们用他们最质朴的语言,记录着那些钱塘曾经鲜活的情景。也许从某个角度来看,这些老人也恰是风雅钱塘的又一风景。

    《风雅钱塘》依然做着风景,却从那字里行间读出一种新的意味,是一种寻觅,可又隐着丝丝惶恐。书中有这么一句话“我们再也不能丢失任何可以表明与过去文明密切联系的一切了。”是的,触手可及的记忆中的风景,永远无法复原的逝去的影象……当读到传奇雷峰的时候,真的被震惊了,只在一瞬间,雷峰塔便倏忽不存了,随一阵烟尘而去,成了永远的残影。虽然塔可以重建,但建不起已逝历史所留的传奇。所以《风雅钱塘》的编者开始奔忙,为风物景致为人文遗存开始忙碌,找寻已逝或将逝的钱塘的风雅,用他们的文字唤醒人们记忆中的风景,唤醒人们对山水丰美、人文锦绣的家园的热爱。《风雅钱塘》做风景,却也做着比那片山水更为壮丽的事业。

    “风雅”一词装点了“钱塘”,那用什么词来配《风雅钱塘》呢?思索良久,还是用三个词吧,“逝去”“风景”还有“发现”,想为他们划个段落,却不禁感到只有三者的穿插,才使此书显得更为丰富而意远:逝去的风景因发现而越发美丽,越发风雅,而未逝的也因此珍贵起来。书终被翻到了最后一页,忽觉品出了一些风雅的意味,风:风俗,风物,风情……雅:文雅,儒雅,典雅……从“寻风觅雅”到“收风获雅”直至“珍风重雅”,《风雅钱塘》用这三个过程诠释了一个深厚的钱塘。

    合上书页,又见那黑底红字的封面,才发现编者的巧思妙想:雕刻精美的屋瓦配上汹涌的钱江大潮。也许有两层含义吧:一是浙地的景,有秀美的水乡,精致得很,当然也不乏澎湃的浪潮还有雄奇的山川;而另一层便是此书的意味吧,那一行行默默的铅字折射出的是细微之处的感动还有万丈的豪情。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3分

  • 主题深度:6分

  • 文字风格:8分

  • 语言运用:6分

  • 文笔流畅:3分

  • 思想传递:9分

  • 知识深度:6分

  • 知识广度:6分

  • 实用性:7分

  • 章节划分:5分

  • 结构布局:6分

  • 新颖与独特:9分

  • 情感共鸣:5分

  • 引人入胜:4分

  • 现实相关:4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9分

  • 文化贡献:3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7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 网站更新速度:4分

  • 使用便利性:3分

  • 书籍清晰度:3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 是否包含广告:8分

  • 加载速度:8分

  • 安全性:9分

  • 稳定性:6分

  • 搜索功能:3分

  •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一星好评(538+)
  • 推荐购买(220+)
  • 服务好(610+)
  • 赚了(546+)
  • 超值(359+)
  • 图书多(676+)
  • 无多页(352+)
  • 可以购买(374+)

下载评价

  • 网友 菱***兰: ( 2025-01-08 20:56:56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益***琴: ( 2024-12-23 07:45:56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堵***洁: ( 2024-12-21 11:49:21 )

    好用,支持

  • 网友 家***丝: ( 2024-12-25 09:52:39 )

    好6666666

  • 网友 曹***雯: ( 2024-12-31 17:07:21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寇***音: ( 2025-01-09 19:14:38 )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游***钰: ( 2024-12-14 18:17:07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谭***然: ( 2025-01-06 20:05:38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习***蓉: ( 2024-12-26 02:52:58 )

    品相完美

  • 网友 索***宸: ( 2024-12-15 19:21:05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詹***萍: ( 2025-01-03 09:50:09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温***欣: ( 2024-12-29 10:40:01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敖***菡: ( 2025-01-07 05:00:33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宫***玉: ( 2024-12-11 17:12:34 )

    我说完了。

  • 网友 印***文: ( 2024-12-18 12:38:42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陈***秋: ( 2024-12-19 12:54:02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