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书屋 -幻想即现实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44:08

幻想即现实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幻想即现实精美图片
》幻想即现实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幻想即现实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37946018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1
  • 页数:206
  • 价格:28.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44:08

内容简介:

《幻想即现实》内容简介: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孩子,任何人都不必用对自己不好的方式来对他人好。我们是人,我们都注定要带着人的全部优点和弱点活着。人真的是这样一种动物,没有情感,会被“饿”死;情感太多,会被“撑”死;不多不少,才是最好。从这一点来说,亲情与爱情都应该向友情靠拢。


书籍目录:

序一:精神分析的俗人

序二:奇峰文集序

第一辑 缓慢地奢侈着

先站稳再迈步

缓慢地奢侈着

享乐的级别

假如别人不懂你

精神的慈善

懒惰是别样的勤快

信任是一种健康的冒险

超越“健康的咒语”

被治疗成一个人

别说太正确的话

游戏的境界

唯有温暖御风寒

信仰与心理学

希望是心灵的阳光

也算是天人合一

曾经沧海难为水

情感的品质

. 问世间钱为何物

第二辑 学习活着

弗洛伊德:直面心灵的伟人

以善意的名义恶毒

有限与无限之间的人生

爱字之前无需定语

被期望虐待

爸爸的一半是男孩

超越命运

作为诱饵的疲乏感

哀伤与坚强

被肢解的生活

飓风起于青萍之末

对成熟的迷信

对痛苦成瘾

福与祸

行动崇拜

学习活着

因为痛所以记得

这是怎样的男人和女人啊

子弹射向了谁

走出父母婚姻阴影的女儿

言如其人

父母的“逆反心理”

第三辑 花枝乱颤

守卫自己家庭的疆土

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问你伤害要多深

人与他自己制造的世界

不必要的提示

为了未来的回眸

那一阵醉人的花枝乱颤

亲情的缺憾

僵硬的自我边界

被流行语污染的语言

抱怨——自处低下的难堪

被网络阻隔的亲情

心理创伤的视角:乖学的和人文的

从心里流淌出来的安全

抑郁症相关问题

感谢女儿

“网络成瘾”心理干预的基本原则

为了离别的纠缠

我的“中德班”十年

惩罚、自我边界与抑郁

一个人的学派

《心理月刊》问答


作者介绍:

曾奇峰,1986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医疗系。精神科副主任医师。武汉中德心理医院创始人、首任院长(1998年)。首期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学员。第二期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中方教员。国际精神分析协会(IPA)在北京举办的精神分析培训项目中方教员。曾在德国精神卫生机构进修两年,卫生部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业委员会成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学组秘书长,德中心理治疗院(在德国注册的机构,著名“中德班”的主办者)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精神医学委员会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心理卫生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武汉心理治疗师协会。(待登记注册)首任会长。湖北省劳动厅心理咨询师资格评审专家组成员,曾在多种心理治疗杂志上发表多篇专业论文,多次在世界性心理治疗大会上宣读论文,在多种心理学普及读物上发表科普文章百余篇。熟练掌握英、德两门外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幻想即现实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幻想即现实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幻想即现实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从整体上说,自我边界僵硬是是一种画地为牢式的自我限定。他们会因此丧失必要的人际支持,以及失去更大的人际平台上发展自己的可能性。突破这种限定,需要做一些认知方面的调整。首先要认识到,作为一个个体,对他人的依赖是必须的,这种依赖并不意味着羞耻。而且,只要你对他人的依赖不是婴儿式的“完全依附”,而是成人式的“部分依靠”,那不管发生什么情况,你都不会受到心理创伤。其实,也许在我们未成年的时候,内心的激情的确是危险的、难以控制的,但是作为成人,控制那些激情,或者把那些激情象征化,却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所以尽可以让这些激情以某种无害的方式展现,而不必一味地将他们压制。最后,对成人来说,敌意也是可以象征化的,只要象征化了,就不会制造有严重后果的人际伤害了。


过多地被他人决定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很多父母担心孩子出错,这种担心本身,就是对孩子自信心的打压,和对孩子的能力的扼杀。在父母担心中长大的孩子,不可能成为人类的优秀一员。因为孩子会接受到来自父母的暗示,“配合”父母,使自己“配得上”父母的担心。

逆反心理总是跟控制联系在一起的。控制迟早会触及一个人的底线,所以迟早会激起这个人朝与控制反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从而是控制失效。


水平不高不是一定要被攻击的理由。有人面对水平不高的人,恰好会以挖掘其潜在能力为己任。这样的人带给别人自信与快乐,他自己抑郁的可能性也就极小。


对易疲乏者的心理分析显示,他们内心希望跟他人发展关系,但是却缺乏以成人的方式发展正常关系的能力,所以就不自觉地显示自己被动的、弱小的。孩子气的那一面,以建立他习惯了疲乏者—照顾者的关系模式,这种关系的原始形态,其实就是婴儿—母亲的关系。

有时候,疲乏者给人的感觉,是在打着疲乏的名义,拒绝跟他人发生关系。但是,从本质上来说,他们拒绝的仅仅是富有责任的、需要付出的成人对成人的关系,而不会拒绝他人以照顾者的身份接近他或者她。


在抑郁症患者的人格结构中,有一个严厉的惩罚者,这个惩罚者会时时监控他或者她的言行,一旦出现哪怕一点点过错或失误,这个惩罚者就会以及其严厉的方式实施制裁和谴责。抑郁症患者的自责自罪、自我价值感低下、活力降低,都来自这样的自我攻击。

还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说法,抑郁来自于自己跟别人的边界不清楚。


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孩子,

任何人都不必用对自己不好的方式来对他人好。

我们是人,

我们都注定要带着人的全部优点和弱点活着。

人真的是这样一种动物,

没有情感,会被“饿”死;

情感太多,会被“撑”死;

不多不少,才是最好。

从这一点来说,

亲情与爱情都应该向友情靠拢。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幻想即现实》内容简介: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孩子,任何人都不必用对自己不好的方式来对他人好。我们是人,我们都注定要带着人的全部优点和弱点活着。人真的是这样一种动物,没有情感,会被“饿”死;情感太多,会被“撑”死;不多不少,才是最好。从这一点来说,亲情与爱情都应该向友情靠拢。


精彩短评:

  • 作者:丹AI 发布时间:2015-05-28 17:46:44

    看曾老师讲故事。

  • 作者:了事花 发布时间:2019-10-14 16:36:47

    干货满满,夏总监讲的心态部分特别同意。

  • 作者:慕容素衣 发布时间:2018-05-15 12:38:03

    还挺有启发的,没武志红那么偏执

  • 作者:Elact 发布时间:2013-01-07 16:25:27

    不知道作者是什么流派的,看看这书可以得到少量启发,大部分只能看个热闹。

  • 作者:anymore 发布时间:2011-01-20 16:35:16

    不了解作者如何完成此书,不理解编辑如何审稿。读起来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篇篇不相干心理短文的重新组合,组合的形式也较缺乏逻辑。尤其是书的内容,被发现了硬伤。

    花了冤枉钱。

  • 作者:Brenda 发布时间:2012-04-06 19:59:44

    心理通俗书,仅推荐给对心理学无所知的人


深度书评:

  • 案例少了一点

    作者:UM 发布时间:2012-03-21 19:37:50

         今天继续补充:曾奇峰经常谈到的几大主题,是“自我意识的边界,暗示,语词的构建,投射”。投射这个话题,他谈的极多,但是并没有谈清楚。比如投射能够得出的结论之一是,攻击他人是对自我的攻击,但是攻击他人是“虐待”,攻击自我是“抑郁”。

    问题一,攻击本身能够被避免么?问题二,化解攻击性,是否依赖于完美的投射角度?

    我的观点是:攻击本身是一种自我防御,因此它不可能通过改变投射角度来消除。我们每个人对外部世界的投射只是一种态度的呈现,并没有好或者坏之分。

    因此,文中经常出现的那些温暖的段落,纯属作者的主观意淫。他从现象学感叹了“列车乘务员职业态度,让乘客、自己、家人感到舒适”,这一点他自己可能也并未发现。

    要解决“虐待和抑郁”,通过调整内归因和外归因的比例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实际上,要跳出投射(归因)这个圈子,你才会发现任何归因都不能让你的感受变的更好。这里,我觉得NLP的很多观点中性且务实。比如“有效用比有道理更重要 ,讲道理往往是把焦点放在过去的事上,注重效果则容易把注意力放在未来。效果是计划的基础,也是所有行动的指针。 ”然而,放弃对归因的偏好,是很多人难以适应和接受的,我们的大脑偏爱做出原因的分析和判断,并且仅仅做出关于原因的分析和判断,似乎就已经克服了问题。

    全书的观点,着眼点仍旧是关系学,既然是关系学,也必定是个局限。过多的依赖于关系本身,则势必会牵连出“内归因、外归因”,“父母与孩子这种角色之分”。因此,局限于某一点来嘲讽“焦虑的家长”、“成功学的追随者”,让我确信了他自己所说的自恋。哪怕是孩子,也不仅仅是观众,看到父母表演的很差,就有理由扔臭鸡蛋。孩子不是观众,同样也不是配合表演者。能偶尔抽离出关系,才不会被关系牵着鼻子走。文中一个案例是说孩子网络成瘾,放弃学业,曾奇峰给出的建议是修复家长和子女的关系,最后得到的反馈是,孩子说“别说让我去学习,让我跳火坑也愿意”,关系好到这种程度也让人担忧吧。

    点睛之笔的句子很多,但是案例少了一点。这类书散发出很多活泼宽松的气氛,趣味。可是对于无聊、沉闷的生活几乎不曾提到。对趣味性人生的追求到了极致,让身体不适的我不能笑得很放肆。

  • 精神分析领域的脱口秀——书摘145句

    作者:卡姆触 发布时间:2011-07-17 01:22:00

    曾奇峰《幻想即现实》——145句

    1、酒精这种精神活性物质可以解除顽固的防御,使灵魂柔软通透,可以融化突出的自我,使个性酥软滑嫩。

    2、如今做人难,做俗人难,做个精神分析的俗人就相当的难。

    3、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与这个世界无关,而与你愿意把它制造成什么样子有关。

    4、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孩子,任何人都不必用对自己不好的方式来对他人好。

    5、我们是人,我们都注定要带着人的全部优点和弱点活着。

    6、父母打孩子,只是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而不是为了孩子好。明显地是为了掩盖自己潜意识里的恶毒。

    7、我们与其问有多少人需要心理医生,还不如看看每一天烟和酒的消耗量有多大,就知道这个需求有多大了。

    8、精神科的诊断应该是供同行之间交流的,而不应该是用来吓唬患者的。一个受过良好训练的医生是不会随便给病人一个诊断的。我宁可冒着被认为基本诊断都弄不清楚的风险,也决不给人下诊断。

    9、在有钱、有闲的情形下,找个人做做精神分析,实在是一种明智而高雅的选择。因为它可以使你了解自己,因为它可以使你活得缓慢而从容。

    10、人的最大的消耗,不是来自智力或者体力的透支,也不是来自跟大自然或者同类的争斗,而是来自自己对自己的战争。因为在这场战争中,“敌我双方”的战士、枪支、弹药甚至战术,都是这个人自己提供的,所以没有任何人可以支撑下去。

    11、人有两种:一种是在出门之前把自己“暴揍”一顿的人,一种是在出门之前对着镜子把自己猛吹一顿的人。

    12、那些出门前和出门后疯了的人,恰恰是那种在出门前“揍”自己的人。这个世界上没有被吹疯的人,只有自我攻击才会让人发疯。

    13、丰衣足食之后,一个人的精神追求大约可以分成三个类别:①艺术类的喜好;②科学上的探寻;③自我探索,以了解自己为目标,更好地活着,是这些人的最高理想。

    14、现在社会的生活,简直在制造“抢劫犯”,似乎每个人都在“抢劫”着一切可抢之物,不可有丝毫的停歇,因为停歇就意味着放弃和失败。

    15、名人们购豪宅、找情人或者剃发出家,其共同点就是追求“享乐”。

    16、沉溺声色的人和出家的人相互看着对方时,都会觉得对方可怜。前者认为后者受了过度的刺激疯了,放下那么多好玩的享乐的事情不玩了;后者却觉得前者还没发现以及还不能欣赏更加好玩的享乐的东西。流浪汉与工作狂相互看着对方时,都会觉得对方可怜。

    17、别人不理解自己的四大原因:

    ①你没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或者你告诉了却没有说清楚;

    ②你想让别人理解自己,自己的行为与自己的想法相反;

    ③你自己不理解自己的原因是你自己都不理解自己;

    ④别人已理解了你或你的一些东西,但你认为别人不理解自己,还在为别人不理解自己而伤心。

    18、没有人会自愿地和愉快地处于被他人帮助的地位,因为被帮助意味着自己的无能、弱小和卑微。人的内心里,有一种天然的追求平等、甚至追求卓越的力量,在被帮助的时候,这种力量就被隐藏在内心深处,并变成一种对助人者的敌意。

    19、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不被察觉的仇恨更具有毁灭性了。

    20、理解人性的最好途径之一,就是观察幼小的孩子。只要没睡着,孩子总是需要看点什么、听点什么、问点什么或者做点什么的。

    21、即使从表面看,也看得出那些所谓懒惰者仅仅是在某些方面懒惰,而在另外一些方面勤快,从能耗的总量来说,他们并不低于勤快者。这就是“选择性的局部懒惰”,跟“选择性的局部勤快”一个意思。没有一个人会是“非选择性的全面的懒惰者或者勤快者”。

    22、关禁闭之所以是一种惩罚,是因为它剥夺了人的勤快的可能性。

    23、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值得信任的人和事,只要有信任就一定伴随着一定程度的风险。心理健康的人,会模糊处理这一问题,只要有大部分的把握,就选择完全的信任,并在这种信任的基础上做该做的事情。

    24、信任不是一种态度,而是一种能力。一个人对外界的人和事的信任,是其对自己的信任向外投射的结果。

    25、人是大自然这个实验室制造的最精致的产品。

    26、从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看,没有一个人真正地变成了神,变成了怪物的却无以数计。

    27、人以为“变成神”的思想可以让他们更好地活着,但实际情况是,这些思想让他们已经提前死了——因为人活着的最大特点是具有人的情感和人的关系,而这些思想,几乎从任何意义来说,都是隔离情感和隔离关系的。

    28、心理治疗的目标是使来访者接受作为一个人的现状,具有人的情感和人的关系。

    29、说太正确的话,就是他们虐待他人的方式。说太正确的话的人,说那些话不是他们的目的,让人难受才是他们的目的。说什么已经不是太重要,关键是要说,于是就把那些正确的废话反复地说了出来。仔细想想,这样的人也是很可怜的。那些总是说太正确的话的人,就是显得没毛病的人,跟他们打交道除了把自己累死、气死,估计不会有别的结果。

    30、从最低的限度来说,情感交流之后的最坏的结果,都比虚伪的理性层面的施虐与受虐的关系要好。

    31、若在游戏中投入了自己全部的智力、精力和爱恨情仇,游戏的结果,不管是输是赢,都牵动着他们的全部神经。

    32、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游戏可是天地下最严肃的事情。把游戏看得不再严肃,是成年人的疾病。

    33、如果人生如游戏,那这场游戏也有境界之分:

    ①最低境界,把人生一切都看成是严肃的、不可游戏的;

    ②稍高境界,把学习工作之类严格跟游戏分开,一时拼命学习工作,一时尽情玩乐。

    ③最高境界,内心不再有游戏和非游戏之分。以游戏之心做养家糊口或者为人民服务的大事,也以做大事之心游戏,心神不再因事而分离。

    34、“正确的废话”的特点:①绝对没错;②说的人越说越高兴,听的人越听越难受。

    35、心理咨询不涉及到信仰的问题,除非这个人信仰的是举世公认的邪教。

    36、判断一个人是有着正常的信仰还是已经走向偏执,关键是看他的现实功能。如果他有信仰的同时能够甚至能够更好地处理日常生活事件、和谐地与他人相处、言行与现实环境协调,那就是信仰得比较健康。

    37、有希望就可能拥有一切。或者说,即使我们什么都没有,只要我们有希望,那我们就不是真正的穷人。

    38、珍稀动物在营养学上是否就有特殊价值,已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想象层面,将因稀而贵的动物吃进肚子里,会使自己也沾染些独特和珍贵的特质。

    39、男欢女爱的顶峰,就是一种吃与被吃的状态。

    40、几个人一起吃饭,实际上是相互看着对方满足本能需要,也是一种相互“示弱”的状态。这相当于对他人说我也是人,我也有人的基本需要。因此吃饭的气氛经常会是轻松安全的。

    41、恋母情结指的是一个人的人格成长得不好,以至于把自己的现实和想象的人际关系,都局限在父母和自己组成的狭小三角形内。

    42、要拒绝成长,最好的办法是永远使自己处在过去的经历中。

    43、在友情中,你可以说“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你的朋友不会有丝毫不满,他该去就去,该来就会再来。但如果这话是对亲人或者情人说的,那你就需要事先准备好应付铺天盖地的道德谴责,或者不知来自何处得掏心拳与封喉掌。

    44、弗洛伊德发明的心理治疗,每次五十分钟,总次数事先约好。这是一种可以终止的关系,可以恰当地“压迫”身处其中的人遵守基本的人际规则,并且有成长的紧迫感。

    45、人真的是这样一种动物,没有情感,会被“饿”死;情感太多,会被“撑”死;不多不少,才是最好。从这一点来说,亲情与爱情都应该向友情靠拢。

    46、在对人进行分类的多种标准中,钱的多少,甚至比国籍、肤色、男女、美丑等更重要。在说到一个富人的时候,他有钱这个特点,往往会使人忽略他的钱之外的一切个人的特点。

    47、钱只不过是人所制造的所有的金属品或纸品中间的一种而已,却被赋予了太多的负面形象,只要有它存在的地方,似乎都让人联想到贪婪、肮脏、黑暗甚至淫秽。很多人在摸了钱之后一定会洗手,从潜意识角度说,更因为那些与钱有关的不干净的事件或者人物。

    48、如果要为一个公正的世界选择一个公正的标准,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钱。

    49、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污染了钱,而不是钱污染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50、“无钱型人格障碍”的特点,首先是没钱,然后就是偏执、尖刻与懒惰。这类人穷酸,跟他们打交道,你可以直接感觉到他们人格上的巨大的变异或者空洞。

    51、物质生活水平高,不一定就精神生活水平高;但是,如果物质生活水平不高,那精神生活的水平也高不到哪里去。

    52、考察一个人的能力和人格,没有比看他如何赚钱和如何花钱更好的方式了。如何赚钱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能力、见识与气魄;而如何花钱,甚至比如何赚钱能更精确地呈现其人格深处的“气味”。

    53、一个人如果真的把金钱视为粪土,那他也会轻视其他珍贵的东西,如友谊、爱情甚至生命。金钱既然是生活的一部分,它就应该获得相应的尊重,而不应该被无辜地贬低。一些人把钱看成高于一切的事物,不惜一切代价地追逐它。从深层心理学上说,他们追逐的就不是钱了,而是某种精神层面的东西,比如曾经缺失的爱与关注。这是一个危险的游戏,因为替代物不过是替代物而已,如果不去追求原物,一切努力都可能只有饮鸩止渴的后果。

    54、凡是钱能搞定的事情,都是小事情。不管有钱人还是缺钱人,都应该学会尽量不用钱去把大大小小的事情搞定。当钱归钱、事归事,两者之间有更清楚的界限时,人生也会变得简单清爽一些。

    55、在生与死之间,每个个体的任务,也许就是学习怎么好好活着,学习怎么好好死去。

    56、人类的情绪和行为,并不是完全受理性支配的;我们更多地被我们不知道的那些非理性的东西支配着和控制着。

    57、弗洛伊德揭示人的非理性本质,是为了使人变得更加理性一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精神分析是最彻底的理性主义。

    58、从精神分析诞生之后,父母打孩子就不再有理由。父母打孩子还声称这是为孩子好,明显地是在掩饰潜意识里的恶毒。比如父母情绪好一点的时候,孩子调皮一点,父母能忍得住;但是父母如果本来就情绪不好,孩子稍微一点的调皮,就可能遭到打骂。所以父母打孩子,只是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而不是为了孩子好。

    59、为了确保人类的未来是健康的和美好的,我们需要精神分析告诉父母怎样跟孩子打交道。

    60、人人都有攻击性,孩子小时候的攻击性是直接通过“动手动脚”来满足的,稍大以后,攻击性就会通过在学习成绩上超过别人来满足。

    61、我们是人,我们都注定要带着人的全部的优点和弱点活着,可以不必为自己的优缺点过分地喜悦或者悲伤。

    62、一个内心充满焦虑、全无幽默感的父母,一跟孩子说话就挑孩子的毛病,似乎不这样就显示不出自己爱孩子似的。最后逆耳的忠言就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缺乏自信的孩子。

    63、同样内容的话,一个人可能会说得温和委婉,另一个人却说得声色俱厉,后者的话里多出来的情绪内容,实际上是他自己内心深处积淀下来的,与他此时此刻所说的事件和针对的人物无关。

    64、温和的语言不会激活人的保护本能能够更好地渗透到他人心中,并产生所希望的影响。

    65、“逆言”,其本质是对他人实施情感上的殴打,这比肉体上的殴打更恶劣。

    66、一个人如果总是生活在恶言恶语中,他就会潜移默化地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的和有价值的人,所以他需要通过虐待自己来惩罚自己。

    67、想想那些英年早逝的人们,你就知道原来自杀也可以如此隐蔽和“光荣”,隐蔽到了连自己都不知道的程度,“光荣”到千万个人为他们的“自杀”叹息和喝彩。

    68、“忠言逆耳”的反义词应该是“重话轻说”,能够把重话轻说,至少需要两个条件:智慧和勤快。

    69、一个人的人际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是他的语言制造的。一个人如果总能重话轻说,那就意味着他时刻在呵护他人,作为回报,他也会得到很多的温暖的呵护。

    70、有为数不少的疾病造成的损害是到目前为止任何先进仪器都无法检测到的,但是它们所制造的痛苦、恐惧和哀伤等等,却能够被当事人清晰地感觉到。

    71、疾病的真相或许的确有那么一部分在那里,但是还有一部分,却并非是真相,而是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建构出来的虚幻。

    72、年轻的时候,觉得自己可以做很多事,不再年轻的时候就会感到,人一辈子做成一两件事就已经很不错了。

    73、给予他人过度期待,实际上是向他人传递自己的焦虑的一种方式,简单地说就是推卸责任。

    74、一个愿意自己承担责任的人,不会对他人有过度期望,也就自然不会用期望虐待他人。而一个人能够承担责任的基本前提,就是他有充分的自由;奴隶不必承担责任,因为奴隶没有人身自由。

    75、我也许永远不会像你期望的那么好,但我希望我能够做到像自己期望的那么好,而这就足够了。

    76、“我就像是他们之间的第三者,这个家没有我一样地很完整,或者说会更加完整。”

    77、要别人忽略或忘记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别人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让自己无声、无息、无色、无味、无影、无形。

    78、这个人的性格上也有一种能力或者“程序”——当然是坏的能力和“程序”——就是“教会”别人忽略他、忘记他。

    79、经常跟易疲劳者打交道,容易被激起两种相反的情感:一是怜惜,表明易疲劳者具有强大的“勾引照顾”的能力;二是愤怒,这显示照顾者已经隐隐觉察到自己“上当受骗”。

    80、富于活力的、有创造性的外在活动之后的真正的疲乏,可以直接导致健康的体魄,还可以提升一个人的自我价值与尊严。

    81、哀伤会使我们暂时软弱,但却可以使我们在将来真正变得坚强和乐观。

    82、让你最快地从最哀伤状态走出来的最好办法,也许是别逼着自己太快从这种状态下出来。

    83、解决经期不适问题可分两步,首先是调整认知,把经期是疾病的观点,换成经期是完全健康状态的观点;然后就是制造一个跟没来月经时一样的生活环境、想吃什么吃什么、想做什么做什么。这一正常的生活环境包含了极其强有力的宣言:你并没有生病。

    84、跟从容淡定的人做朋友,你会被“感染”上静气;有这样的人散布在人群之中,我们就可以不再害怕山崩地裂。

    85、有激情却不失稳重、才华横溢却又从容淡定,不仅学问渊博,而且人格几近完美,那难以企及的作为人的境界实在令人心驰神往。

    86、成熟是一种整合的、几乎没有冲突的和谐状态。

    87、在连续不断的新的知识和经验的冲击下,和谐是不正常的,不和谐才是正常的。

    88、重复痛苦的两种倾向:①把生活弄得很糟糕;②拼命工作,获得社会赞美。

    89、越是年轻时候经受的痛苦,越容易在将来的日子里被重复。

    90、要改变对痛苦成瘾的状态,最好的办法是增加幸福的经验,这些经验可以来自生活的一切方面。

    91、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有“对痛苦成瘾”的倾向。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习惯于给自己制造失败和痛苦,就可以有更多的成功与幸福的能力。

    92、太快地用行动来缓解焦虑,可以起到头痛医头的作用,但却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93、为获取衣食的搏杀的准备工作竟然要耗费如此之长的时间,而且是生命最壮丽的时间,生命被异化的景象真的有点惨不忍睹。

    94、如果你碰巧在周围的人帮助下,变成了把学习当成享受的人,那你也许就是最幸福的人。

    95、做家务不仅仅是做家务,还往往反映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力和地位的不同。强势的那一边,如果不主动限制自己的权力,就有可能借学习这个堂而皇之的理由,侵入弱势那一边的人格的领地,从而导致各种各样的人格的缺陷。

    96、在他人犯了错误,并对自己造成伤害的时候,一般人的做法就是把自己的难受通过指责犯错的人转嫁出去。

    97、自从我得了精神病以后,就精神多了。

    98、对乡音的坚守,实际上显示了一个人对他早年成长环境的记忆与忠诚。

    99、改变一下快速说话的模式,学会慢慢说话,也是改变自己的内心和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之一。

    100、好的父母的条件就是:能够忍受孩子长大所导致的自己被抛弃的感觉。孩子的长大,意味着离父母越来越远。

    101、控制迟早会触及一个人的底线,所以迟早会激起这个人朝与控制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从而使控制失效。

    102、太把自己当回事的人,有时候表现出来的往往是他把别人当回事。

    103、任何心理创伤,都必须有所谓受伤害者的“配合”,才能够完成。

    104、每一个人,首先都是生活在一个自己制造的世界里,这个世界我们称之为投射的世界,这个世界隔离了人与真实世界的关系。

    105、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于这个世界无关,而与你愿意把它制造成什么样子有关。

    106、一切浓烈的感情,都包含着爱与恨两个部分,只不过经常地情况是,在同一时间,一个人只能感觉到其中的一种,而另一种往往躲在了不被察觉的地方。

    107、内心不宁静的人,多半会跟自己的嘴巴过不去。这些人要么吃得过多或者过少,要么会极其啰嗦,老是用嘴巴虐待他人。

    108、看一个人的外表,看一个人的行动的样式,就基本上可以知道他或者她的内心风景是什么样的。

    109、由于亲情提供的是一种距离太近的关系,所以她也可以是最有杀伤力的一种感情。

    110、作为心理医生,目睹了太多的亲情框架内的迫害与被害、施虐与受虐,而最令人难过的是,在这样相互拼杀的关系中的当事人,还误以为他们是在相互爱着。

    111、曾奇峰:你能不能告诉我,在你一门又一门课不及格之后,爸爸妈妈所做的所有事情,所说的所有的话,对你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小乾依然低着头,不说话,眼泪一滴一滴掉在了裤子上。

    曾奇峰:有三个答案,你可以选择一个,第一,有帮助;第二,没有帮上忙但也没有让你更难受;第三,不仅没帮上忙,反而让你更难受。

    过了好一会儿,小乾几乎用哭声回答:第三个。

    112、亲情是这个世界上最紧密最珍贵的感情,但因其基于血缘的和婚姻的坚固基础,所以有时会使处于其中的人过于有恃无恐而为所欲为,后果就是带给亲人和自己以伤害。

    113、在亲情中引入“讲义气”之类的判断友情的标准或者词语,就会使亲情稍微淡一点,使身处其中的人在言行上更谨慎一点。

    114、抱怨者是在人格上把自己置于一个低人一等的境地。在他或者她的想象中,认定有一个高于自己很多的人在安排着与自己有关的一切人和事,但却安排得不好。

    115、不幸学会了抱怨的人也很可怜,因为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几乎一定被别人的“嘴上功夫”欺凌过,要不他们也学不会这么落后的“技术”。

    116、成为心理医生,我们要治疗的不是孩子,而是他周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他和父母的关系。

    117、心理医生的绝招是,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避免最坏的结果。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让孩子不一定有什么惊人的成就,但却可以让他过健康的日子。

    118、人生就是一个创伤的连续体:生命始于创伤,然后终于创伤。在这两个最大的创伤之间,又有无数个小的创伤。

    119、关于心理的创伤,我们目前唯一清楚的是,自然科学在试图解释它,而人文科学一直在欣赏它。

    120、一个人的安全感,实际上跟外界事实上是不是真正安全没关系,而与她内心有没有安全感有关。

    121、这个世界上,最为“边界不清”的关系,就是恋爱中的男人和女人的关系,他们不论在身体上还是在精神上都是融为一体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爱情最容易导致抑郁。为什么大多数爱情诗句和歌曲都弥漫着抑郁的情绪,就是这个原因。

    122、假如另一个人不在你身边,你在想他或者她的时候仅仅是感到温暖和快乐,那表示你只不过是喜欢那个人而已。而当你思念他或者她的时候,出了感到温暖快乐以外,还有着浓浓的抑郁情绪的时候,那就强烈地说明,你已经不可救药地爱上他或者她了。

    123、神经衰弱是十几年前的一个“时髦”疾病,1/3的脑力劳动者曾经患过这样的疾病。现已取消神经衰弱的诊断,曾被诊断为神经衰弱的80%的病人,现在看来应该是患了抑郁症,其他20%则属于焦虑症、强迫症之类。

    124、抑郁症的危害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是可能危害生命,意即有自杀的危险;第二,患上抑郁症会极大地影响到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质量,使人生不再是美好的旅程,而变成了痛苦的炼狱。

    125、精神科诊断应该是供同行之间交流用的,而不应该是用来吓唬患者的。一个受过良好训练的医生是不会随便给病人一个诊断的。

    126、曾奇峰的习惯是,宁可冒着被认为基本诊断都弄不清楚的风险,绝不给人下诊断。他会对他的患者说:你现在的情绪有点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点措施,或者吃点药,或者做心理治疗,就会好起来的。这并不是安慰,而是事实。

    127、人生有很多自己做不了主的事情,出生就是最开始的那一件,死亡是最后的那一件。

    128、学习爱和被爱,是人生最重要的功课。

    129、一个孩子如果在小时候没有得到父母高品质的爱,那他或者她也没有爱的能力,所以就对父母也没有爱了。

    130、人生的真正快乐,多半来自于一些具有较大反差的情感体验,任何单一的情感体验,都会使人生这场筵席变得低廉和乏味。

    131、一个人一辈子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做一件自己爱做的事情,并且还可以通过这件事养活自己和获得荣誉了。

    132、很多人的父母,代替孩子决定婚姻对象,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人生的快乐,这样的父母很自私。一个人活着的价值,就在于自己可以做出选择。

    133、一切“综合征”之类的诊断都是现象学的诊断,不是病因的诊断,因而也就不是真正科学的诊断。要警惕只会下诊断的医生,在很多情形下,下诊断是一些医生自恋的表现之一。

    134、干预的目标首先应该是避免最坏结果,而不是追求最好目标。

    135、要求一个人过快改变,无异于对其使用暴力。快速的改变是虚幻的,甚至会隐藏更大的危险。

    136、童年的经历,即使穷尽一生的时间与精力,都永远无法将这些印记抹去。而最不愿意抹去它们的,恰恰又是这个人自己。从这个意义来说,人实在是最忠诚的动物。人的忠诚,则是对先天之后的、人为环境的忠诚,这显然是一种更高级别的忠诚。

    137、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跟抚养者的矛盾的关系。

    138、心理医生的任务,就是帮助一个人和他的家人共同对待成长与分离的烦恼;心理治疗的过程,就是在一个人造的环境中重现童年的成长现场,帮助来访者重新过一个健康的童年。

    139、抚养者越是能够给予孩子高品质的亲密关系,孩子就越有能力跟抚养者分离。换句话说,抚养者做的越好,就越会被“抛弃”,越会变得不再被孩子需要。抚养者经常会用各种连自己都不知道的方式,来改变自己被抛弃的宿命。

    140、教学设涉及的是智力和能力,而心理治疗涉及的是人格。

    141、精神分析视野下的人类精神世界,跟所谓常识下的人类精神世界相比,完全是另有一种景象。这样的新视野下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

    142、任何功夫要达到最高境界,都不是靠练技术,而是靠自己的气度和胸襟。

    143、有些人将心理书籍作为一种冠冕堂皇的自我封闭的工具。他们以为自己在通过阅读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其实却在书中自己想吸收的那一部分内容,滤掉了书中不想吸收的那一部分。对这些人,心理书籍是陷害他们的毒药,书读得越多,人变得越来越偏执,越来越远离人群。

    144、心理医生就是这样一面镜子,可以照见你的手摸不着的心灵上的一切。

    145、有一种说法,说看多了心理类书籍会越陷越深,因为想得越深越细,反而会有更多的毛病。——深思细想之后,可以获得真正的心灵的自由。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7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4分

  • 文字风格:6分

  • 语言运用:7分

  • 文笔流畅:9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6分

  • 知识广度:3分

  • 实用性:4分

  • 章节划分:9分

  • 结构布局:9分

  • 新颖与独特:8分

  • 情感共鸣:5分

  • 引人入胜:5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3分

  • 事实准确性:4分

  • 文化贡献:7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7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 网站更新速度:9分

  • 使用便利性:7分

  • 书籍清晰度:7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7分

  • 加载速度:9分

  • 安全性:5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5分

  •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无水印(268+)
  • 三星好评(170+)
  • 体验好(411+)
  • 五星好评(184+)
  • 小说多(306+)
  • 无漏页(559+)

下载评价

  • 网友 孙***美: ( 2025-01-06 12:21:42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冉***兮: ( 2024-12-28 10:37:28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宫***凡: ( 2024-12-29 00:52:14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戈***玉: ( 2024-12-12 18:17:59 )

    特别棒

  • 网友 焦***山: ( 2024-12-26 21:34:13 )

    不错。。。。。

  • 网友 师***怀: ( 2024-12-21 01:01:08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常***翠: ( 2024-12-11 01:50:21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通***蕊: ( 2024-12-13 14:24:15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苍***如: ( 2024-12-29 16:30:58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后***之: ( 2024-12-19 16:30:19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邱***洋: ( 2024-12-14 01:24:30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