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书屋 -老年大学主题摄影教程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43:55

老年大学主题摄影教程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老年大学主题摄影教程精美图片
》老年大学主题摄影教程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老年大学主题摄影教程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51436663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暂无出版时间
  • 页数:169
  • 价格:暂无价格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43:55

内容简介:

《老年大学主题摄影教程》是浙江摄影出版社老年大学摄影教材系列之一,通过对常见主题摄影创作的分类讲解,使读者深入了解各种摄影主题创作的特点和技术要领,进而提升自己的摄影理念和技术。书中对风景摄影、肖像摄影、建筑摄影、花卉摄影、动物摄影、旅游摄影和街头摄影等七个常见主题做了深入系统的讲解,既有理论阐述,也有技术指导,既有创作案例分析,也有对中外名家名作的赏析和普通摄影者的作品点评,目的是让读者在学习摄影技术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力和领悟力。 本书由石战杰、苏家兵、赵之铭三位老师合力撰写,他们在摄影实践和摄影教育的双重视野下,对几个重要的摄影主题创作进行系统性、理论性的深入讲解,可为广大老年学员进一步提高摄影水平助一臂之力。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老年大学主题摄影教程》是浙江摄影出版社老年大学摄影教材系列之一,通过对常见主题摄影创作的分类讲解,使读者深入了解各种摄影主题创作的特点和技术要领,进而提升自己的摄影理念和技术。书中对风景摄影、肖像摄影、建筑摄影、花卉摄影、动物摄影、旅游摄影和街头摄影等七个常见主题做了深入系统的讲解,既有理论阐述,也有技术指导,既有创作案例分析,也有对中外名家名作的赏析和普通摄影者的作品点评,目的是让读者在学习摄影技术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力和领悟力。 本书由石战杰、苏家兵、赵之铭三位老师合力撰写,他们在摄影实践和摄影教育的双重视野下,对几个重要的摄影主题创作进行系统性、理论性的深入讲解,可为广大老年学员进一步提高摄影水平助一臂之力。


精彩短评:

  • 作者:比远方更远 发布时间:2022-08-12 10:34:36

    “CS=CO+CX”公式反映了由产品向客户的中心迁移趋势中,CS成为新阶的基准,而更深入的支点应是Customer Outcomes。作为价值实现主体部分的CO,考验着新时代的领导力和组织效能。如果组织的认知、视角、功能及配置等仍在低维的客管、客服空间里兀自旋转而未及时有效跟进演化,则其熵势会加速扩张,进一步吞噬日渐稀薄的组织根基……

  • 作者:沐沐同学 发布时间:2024-01-11 21:05:17

    别开生面的视角,熙宁变法与清明上河图

  • 作者:紀離容 发布时间:2022-05-22 12:31:59

    写论文用,借贵宝地标记下。我用的是四库本。虽然清晰,但是把冕服图统一挪前面去了。不过,朋友说,这图有跟没有,毫无区别→_→

  • 作者:莽撞三吉 发布时间:2017-09-26 10:52:30

    最让我感动的是作者的真诚,再多的泡妞技巧,把妹经验,也不如去真心真意向她说一句简单的“我爱你”。终于有一本恋爱书教男人把女人当做与平等的物种去追求,而不是把女人贬做猎物让男人去追捕!另外,书名从《宅人约会指南》换成《宅文化入门须知》也没毛病 ;)

  • 作者:裤兜洗衣机 发布时间:2019-02-17 22:24:25

    误人子弟

  • 作者:板樟鉴 发布时间:2021-05-15 20:27:27

    写的很不错。其中对纸的起源、目前出土古纸的实验观察分析,以及各类古纸发展辨析都做了客观、详尽和深入的介绍和研究。不过有一些小错误,比如1914年尚未有“国民政府”,度支部不是“度支那”等等。但瑕不掩瑜,个人认为是非纸史专业最合适的入门书籍。


深度书评:

  • 伯恩,远比电影精彩

    作者:jojoyu 发布时间:2011-08-15 10:23:10

    我是看了电影三部曲,再回过头来欣赏原著三部曲的。先看了第一本,大陆版的伯恩的身份。第二本大陆没有出版,可能涉及到有些敏感题材。第三本买了还没看。

    读完第一部,发现电影只是借用了书的外壳,除了伯恩是个失忆的特工,她的女朋友叫玛丽,故事发生在欧洲,被中情局追杀等一些要素之外,其他情节根本是八竿子打不着边。书洋洋洒洒大部头,五六百页,压缩成一个半小时的电影确实难度很大,所以电影另起炉灶,吸收了原著的一些要素后重新写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原著情节架构更复杂,过程更曲折,人物刻画更丰满,而电影紧凑写实的风格和原著如出一辙,再加上干脆利落的动作场面,不失为一本好片。而且没有电影的热映,也就没有原著的译本,所以还是要感谢电影。

    两者不同之处很多,下面列举部分:

    1、敌人:电影是中情局的特工,原著里的敌人是世界第一杀手-“豺狼“卡洛斯和他的爪牙,这也是原著与电影最大的不同。电影里根本就没有卡洛斯集团,戏份较多的是克里夫欧文和中情局两头目,其他龙套包括一个耍机关枪的家伙,还有最后几个被秒杀的粗壮特工。电影最终是与中情局庸众对决。原著刻画了一个行踪神秘、势力无处不在、杀人技巧冷血精密无懈可击的杀手卡洛斯,他的手下人多势众,各有特色,有几个实力也很强,化妆易容的本事很好,但全都被伯恩给灭了。中情局在原著算是正面一方,确实安排过追杀伯恩,但是在知道伯恩确实失忆而非背叛后,最终救了伯恩并还他清白。原著最终是与卡洛斯单挑,不分胜负。双雄对决总是让人血脉膨胀。

    2、女人:唯一的共同点是都叫玛丽,但是身份背景完全不同。电影里是个混得不咋的普通妇女,长的也般般,是为了让观众更有认同感?原著里就厉害了,大美女,差点被人先X后杀,是加拿大政府的高级经济顾问,金融分析能力极强,智商不低于伯恩,帮伯恩解决了很多麻烦,是伯恩的得力助手,最后还是靠她伯恩才得以沉冤昭雪。

    3、故事:这个也是原著的优势,毕竟篇幅摆在那儿。伯恩突破重重危机,运用高智商头脑与过人身手,顺藤摸瓜,找到真相的过程一波三折,运用的技巧、资源、帮手都很多,与卡洛斯的斗智斗力相当精彩。这些电影里都没有。

    4、猪脚:在原著里主角的来历已经交代的差不多了,踏脚石、美杜莎、伯恩与大卫,来龙去脉都基本上说明白了。而电影第一部里只是说伯恩是中情局的杀手,欧文临终前说了美杜莎,没涉及到其他,到了二、三部才慢慢揭开伯恩身份的面纱。

    5、疑问:可能是老衲老眼昏花,原著里伯恩开头为什么掉水里好像没交代清楚,只是说伯恩去阻止卡洛斯杀某人失败了。电影里伯恩是去杀个黑人,后来看到黑人的小孩良心发现不杀了,反被黑人打了两枪落水失忆。

  • 影響世界的經濟學家

    作者:九牛二鼠 发布时间:2014-02-15 16:55:49

        本書不僅介紹了經濟學思想的發展史,也介紹了這些偉大經濟學家的生平趣事,讓理論顯得有血有肉。這不過這種時而經濟學時而傳記的寫作方式讓我總是在意猶未盡之際切換思維,頗感不快。

    什麼是WORLDLY PHILOSOPHERS?

        從書名上來看,WORLDLY意味著這些人是屬於世界的、影響世界的、值得世界人民銘記的偉人,PHILOSOPHERS表明這些偉人都是思想家,但他們並非研究形而上的哲學,而是研究資產階級誕生以後的社會學,更準確的說是經濟學。

        有趣的是,由於這兩個詞讀起來特別拗口,有人戲稱其為“A WORLD FULL OF LOBSTERS"。

    近現代經濟學的誕生

        近現代經濟學一般奉亞當·斯密為鼻祖。亞當·斯密生活在18世紀,這個時代的最大特點是市場機制的出現。市場機制有兩大特點,一是生產要素(勞動力、資本、土地)的自由流動,二是以市場為基礎分配生產資料。

        市場機制率先出現在歐洲的歷史背景:

        一、民族國家的形成。國家之間的競爭迫使以國王為首的貴族階級發展本國優勢產業,另外國家支持的大航海運動開啟了海外殖民時代的資本原始積累活動。

        二、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個人權利意識覺醒,人們可以根據自己意願選擇最符合自己利益的行動。

        三、資本原始積累。商人地位和實力上升,傳統貴族地位和實力下降。

        四、工業革命。大規模工業生產出現,部分商業資本和貴族階層的財富在工業革命後轉變為工業資本。

        1776年,美國革命在大洋彼岸創建了一個現代民主國家,開創了美國歷史。同年,亞當·斯密發表了宏篇巨制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簡稱《國富論》),這部巨作影響了當時的整個歐洲,翻開了近現代經濟學的篇章。

    亞當·斯密

        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首次提出了資本主義社會運行的基本規律,即儘管社會中的個人都由利己動機驅動,但市場作為“看不見的手”將個人利益與社會整體利益聯繫起來。

        Market System: each should do what was to his best monetary advantage. In the market system the lure of gain, not the pull of tradition or the whip of authority, steered the great majority to his or her ask. Market system is a mechanism for sustaining and maintaining an entire society.

        市場引入競爭,商品與服務在競爭中形成的價格可以作為引導資源分配的信號,這有利於資源的優化配置,最大化社會產出。

        亞當·斯密的時代還鮮有跨國公司和工會,市場在很大程度上是充分競爭的,競爭壓力和價格信號的指導作用比較明顯。

        亞當·斯密認為在市場機制下生產力會不斷提升,原因有二:一是資本積累,不斷擴大再生產;二是人口彈性,勞動力供給會隨著工資高低的價格信號而做出相應調整。

        顯然,這兩點原因是有時代局限性的。首先,當時處於資本主義發展初期,勞動力、土地、資本還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其次,當時嬰兒死亡率很高,人口具有一定可調節性;當時人口規模也不大,勞動力過剩或失業問題還不明顯。

        亞當·斯密認為經濟發展在長期會遇到瓶頸,因為內生動力在於生產要素的投入和勞動分工這種一次性的生產組織形式變革。

        亞當·斯密並不是自由放任經濟的宣導者,他強調的是市場這種指導資本主義社會運行的機制,反對政府干擾市場定價,反對壟斷干擾競爭,但並不反對政府發展學校、醫院等公共事業的行為,也不反對政府提高社會福利的措施。

        亞當·斯密認為政府應履行三大職能:一是保護本國不受外國侵略;二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三是發展對整個社會有益但利潤不多的公共事業。

        亞當·斯密認為消費是所有生產的唯一目的。Consumption is the sole end and purpose of all production.

    馬爾薩斯與大衛·李嘉圖

        《國富論》誕生40年後,資本主義發展思潮從樂觀轉入悲觀,代表人物是馬爾薩斯與大衛·李嘉圖。

        在亞當·斯密時代,人被視為生產要素,由於土地是一定的,人口增長與資本積累是粗放型增長的兩大條件。

        馬爾薩斯指出,人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人口數量終有一天會超過自然承受能力。

        至今馬爾薩斯的預言並沒有實現,雖然人口仍在增長,但農業生產力也在提升,人口調控政策和城市化也減緩了人口增長速度。不過,馬爾薩斯的人口威脅論至今也沒有消亡。

        大衛·李嘉圖認為地主階級是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唯一獲利者,地主依靠土地租金,不勞而獲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的勞動成果,因為這些勞動會讓土地升值。

        大衛·李嘉圖解釋說,資產階級有擴大再生產的動機,對土地和人力的需求會逐漸增加,人力成本基本可以控制在維持勞動者基本生活的水準,因為按照馬爾薩斯理論,人口增長快於人力需求,勞動力之間有充分競爭。但即便如此,維持基本生活的成本也會逐漸上升,因為土地供給增長慢於土地需求,土地價格會一直上升。

        由此,大衛·李嘉圖得出,雖然資產階級是社會經濟生活的推動力,但由於人力成本和地價不斷提升,資產階級的利潤會不斷縮窄,只會獲得經營管理勞動所應得的報酬,地主階級才是最後的贏家。

        大衛·李嘉圖預言的悲觀結果至今也沒有出現。因為經濟可以跨越國界,土地供給有巨大潛力,除人力、土地和資本外,技術創新也可以作為經濟內生動力。

        但這並不意味大衛·李嘉圖的判斷是錯誤的,地球只有一個,土地供給早晚會遇到瓶頸,當今世界出現全球性通脹,全球範圍內食品價格上漲,維持基本生活的開支上升,勞動力成本上升,土地價格上漲,滯漲情況理論上終會發生。

        馬爾薩斯是個悲觀的人,除了人口威脅論,他還最先預言了生產過剩。但大衛·李嘉圖認為生產過剩在邏輯上說不通,因為生產任何商品和服務都需要支付成本,同時也就產生了收入,這些收入恰好是這些商品和服務的價值。即便有暫時不消費(即儲蓄)的狀況存在,但儲蓄的目的還是為了消費。

    烏托邦經濟學家

        隨著資本主義經濟飛速發展,人性罪惡在資本家身上集中體現,最顯著的就是資本家與工人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血汗工廠與虐待童工就是典型事例。在此階段,無產階級規模也逐漸壯大,誕生了以羅伯特·歐文、聖西蒙和傅裏葉為代表的烏托邦思想家,提出一個可以調和資本家與無產階級矛盾的烏托邦模式。

        羅伯特·歐文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提出共產主義思想並將其付諸實踐的人,他在英國建設的小烏托邦實際上是盈利的,但他在美國印第安納州建設的大烏托邦則失敗了。

        聖西蒙的貢獻在於強調勞動力要素在生產中的重要性,提出按勞分配的原則。傅裏葉則將注意力重點放在分配上,提出共產共分與消除貧富差距。

        烏托邦之所以無法成功,其根本原因在與篤信人性本善,忽略利己動機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沒有認識到資本、土地與技術等其他生產要素的重要性,甚至實行消除私有制、取締貨幣等過分做法。烏托邦經濟學家的思想與實踐可謂一次對資本主義制度缺陷矯枉過正的嘗試。

    馬克思

        1848年是近現代經濟學發展史上的第二個標誌性年份,這一年《共產主義宣言》面世,歐洲許多國家爆發無產階級革命。在此階段,革命教父馬克思提出資本主義必將走向滅亡,無產階級在革命中失去的是鎖鏈,得到的是整個世界。

        然而,資本主義經濟不僅在1848年革命中沒有消亡,時至今日仍是全球占統治地位的經濟組織形式。現實情況是,任何沒有消滅資本主義的威脅都讓資本主義變得更加強大。實踐經驗顯示,資本家與無產階級之間的矛盾也並非無法調和,無產階級在合理的分配體制下成長為小資產階級,革命性徹底喪失。

        實際上,與其說馬克思是一位經濟學家,不如說是一位哲學家和社會活動家。馬克思主義中的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是社會學與歷史學研究中重要的方法論。馬克思倡導的工人運動不僅在歐洲社會催生了一批具有社會主義性質的政黨,對前蘇聯和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更有著深遠影響。

        在經濟學上,馬克思也有貢獻,只不過沒有其他領域那麼耀眼。馬克思指出工業生產與私有產權之間的矛盾。The base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the actual making of goods, was an ever more organized, integrated, interdependent process, whereas the superstructure of private property was the most individualistic of social systems.

        Factories necessitated social planning, and private property abhorred it; capitalism had become so complex that it needed direction, but capitalists insisted on a ruinous freedom.

        不過,無論是市場還是規劃者都會犯錯,如今的主流中庸思想是發揮市場的基礎調節作用,規劃者主要是通過經驗消除市場調節的滯後性和週期性等缺點。

        馬克思的鴻篇巨製《資本論》是一部包羅萬象的書,但其中有關純粹經濟學探討的部分並不多,特別是剩餘價值理論只是看到了資本家剝奪工人階級的剩餘勞動力價值,實際上沒有看到在一個充分競爭的自由市場中,工人階級並非被迫為資本家工作,工人階級也並非註定一輩子是工人階級,“美國夢”的諸多實例講述的就是很多人白手起家通過聰明與勤奮成為資本家的故事。

        儘管馬克思關於資本主義毀滅的預言沒有實現,但這並不意味著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批判毫無價值。與馬爾薩斯的人口理論相同,威脅一直存在,只不過風險至今仍處於可控水準。

    維多利亞時代經濟學家

        維多利亞時代從1837年至1901年,是英國工業革命和大英帝國的鼎盛時期。1848年歐洲社會革命後,資本主義制度進化到另一個階段,許多老牌資本主義強國發展為帝國主義國家,經濟學研究也開始從政治經濟學轉向狹義經濟學的研究,也就是經濟分析開始引入數理模型,探討領域開始局限於經濟範圍。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包括霍布斯和阿爾弗雷德·馬歇爾。

        霍布森認為儲蓄有損經濟繁榮。這個觀點表面上似乎離經叛道,但其實不然。儘管財富分配不均導致的貧富差距一直被世人詬病,但主要局限於政治領域,而霍布森率先給出了財富分配不均所導致的經濟後果。

        霍布森認為富人收入遠超過消費而被動儲蓄,窮人收入過少沒有能力充分消費,產生了馬爾薩斯曾提到的“一般過剩”,而過剩資金只能流向海外,尋找市場和掠奪原材料,逐漸形成擴張性的帝國主義。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最終會走向自我毀滅,而霍布森認為資本主義會演變為帝國主義,帝國主義擴張本性導致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爭奪,繼而引發世界大戰,最終毀滅整個世界。

        從1776年至維多利亞時代,資本主義的發展經歷了多次週期性衰退,衰退也確實沒有打垮資本主義經濟,反而在這一時期誕生了許多跨國企業,讓資本主義強國開始向帝國主義發展。需要注意的是,第一,週期並非宿命,隨著經濟學家對資本主義經濟運行規律的認識不斷加深,週期不斷在延長,每次爆發的問題也多是由新問題引起。第二,恃強淩弱並非資本主義的特性,人類社會在各個階段都是弱肉強食,帝國主義國家對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掠奪並不能證明資本主義的罪惡,而是人性罪惡在新時期的體現。

        霍布森的觀點很快被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吸收,比如列寧據此指出帝國主義內部腐敗墮落、對外擴張掠奪的性質。

        但列寧無疑又將經濟問題政治化,並且走入極端。的確,世界像霍布斯預言的那樣發生了兩次大戰,確實帝國主義在某一歷史階段進行了政治干預、資源掠奪、軍事打擊和無視其他國家與民族的利益,但同時也傳播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將整個世界推入近代,而且這些惡行也不僅僅是資本主義的罪惡,後來出現的社會主義國家前蘇聯也同樣對阿富汗、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實施侵略,要怪也只能怪人性的罪惡,而不能將矛頭全部指向尊重利己動機的資本主義。

        帝國主義擴張的內在動力是資本國際化,這種歷史潮流在當今仍在繼續,只不過不是以簡單粗暴的戰爭方式,而是以跨國公司為媒介的貿易投資方式。

        阿爾弗雷德·馬歇爾最大的貢獻是提出“均衡”概念,主要關注經濟社會自我調整、自我修正的性質。

        理解“均衡”首先要理解“時間”的重要性。供給和需求、效用和成本是決定價格的兩對矛盾,就像剪刀的雙刃。短期均衡中,效用、需求是市場定價機制的主動方,而長期均衡中,成本和供給是主動方。

    凡勃倫

        《國富論》誕生125年後,資本主義經濟又有了新發展。過去宣揚的創業與實幹精神淪落為惟利是圖的野蠻掠奪。比起產業的長遠發展,資本家更關心的是當前利潤。

        在此背景下,並沒有出現馬克思預言的無產階級革命,凡勃倫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凡勃倫提出“有閑階級”的概念,認為位於社會頂層的“有閑階級”厭惡工作,以“炫耀性消費”宣示自己高人一等的社會地位。與馬克思的觀點不同,凡勃倫認為底層勞動階級並不想推翻而是更願意效仿“有閑階級”。

        凡勃倫指出金融資本與實業資本的矛盾,為了牟利,金融資本通過擾動市場,人為製造價格波動,干擾實體經濟發展。

        凡勃倫認為人並非理性的經濟人,而是具有很強非理性動機、易受騙、受教育程度有限和因循守舊的社會人。

    凱恩斯

        凱恩斯所處的時代爆發了資本主義發展史上最嚴峻的危機,也間接引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從1929年至1933年,歷史4年的經濟危機讓全世界陷入悲觀。在此背景下,凱恩斯撰寫了《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簡稱《通論》)。

        凱恩斯建議利用政府支出拉動投資刺激經濟。在危機期間,企業家不願意投資,結果儲蓄資金沒有成為商業擴張所需的投資資金,經濟就會萎縮,收入就會下降。凱恩斯認為,這個時候就要動用政府的力量,彌補投資不足。

        不過,危機過後不久凱恩斯主義就不再那麼受歡迎,在美國尤為如此,因為政府參與經濟面臨兩大窘境。一是自然失業率的存在讓政府支出往往過多造成通貨膨脹,二是政府在經濟中的力量增強會影響私人部門公平競爭。

        In part it was a failure to find a satisfactory way of reconciling Keynes’s “macro” view of the economy, dominated by massive flows of expenditure often determined by the unpredictable “animal spirits” of investors, with the Marshallian “micro” view that emphasized the centrality of individual markets ruled by the rational considerations of buyers and sellers.

        不過,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國家、德國、荷蘭和法國將凱恩斯主義延續下來,儘管這些國家認為資本主義制度是目前最可行的制度,但沒有強勢的政府干預,運行效果則會不令人滿意,因為這些經濟體需要在日益全球化的世界參與競爭,需要培植龍頭企業,也需要提供寬厚的福利與教育項目,特別是為全球化的受害者。

        在凱恩斯眼裡,經濟學家必須同時是數學家、歷史學家、政治家和哲學家,這也反映了經濟學的發展更深入、更科學。

    熊彼得

        熊彼得是本書介紹的最後一位經濟學家,也是凱恩斯時代以後的第一位經濟學家。我個人傾向於將亞當·斯密時代到凱恩斯時代視為近代經濟學時代,而凱恩斯時代以來視為現代經濟學時代。

        熊彼得最大的貢獻在於指出利潤的來源是創新,既包括技術創新,也包括生產方式創新,這會轉化為新生產方法或成本更低的方法,或者生產新產品的方法。創新的主體是企業家,不過這種利潤會隨著技術普及而逐漸消失。

        熊彼得的時代是資本主義渡過危機再度煥發活力的時代,而社會主義建設遭遇挫折。計劃經濟在初期往往會快速發展,但一段時間之後就會陷入通脹,最後逐漸對計劃體制喪失信心。而資本主義之所以活力不斷,就在於個人企業家創新不斷,生產力進步生生不息。

        熊彼得也認為社會應該是精英統治,而無產階級專政是空談。某一個來自無產階級的人可能具有領導才能,但領導層永遠是一小撮人。當然,不同時代需要的領導力也不一樣,奴隸社會與封建社會開國領袖往往是軍事人才,而資本主義時代需要具有企業家精神的人成為領袖。

    The End of the Worldly Philosophy?

        這裏的“End”有兩個含義,一個是“termination”(終結),一個是“purpose”(目的)。

        資本主義誕生以來,人類社會已經發生了三大變化:

        一、利己是社會財富生產與分配的主要動機。

        二、在市場中形成的價格是調控生產與分配的信號。

        三、社會形成公共與個人兩股力量、兩個舞臺。

        這些變化在當今世界早已成為想當然的事情,但在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是沒有市場機制的,沒有上述三大變化,社會運行模式與現在大相徑庭,也不適用近現代經濟學理論,因為理論的基礎前提發生了變化。

        經濟學是社會人類學,研究對像是人。這點與自然科學有著本質不同,自然科學研究的是客體,比如原子性質在相同前提下都是一樣的,而每個人的想法都各不相同。經濟學研究再深入也沒法準確預測每一個人的行為。

        Individuals’ behaviors are obviously more complex than that of objects moving through space.

        When the price of clothing goes up, the quantity of clothing we buy is likely to go down; but it may not, if our fancy is caught by an advertising campaign. Nonetheless, no more would deny there is a gener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ices of goods and the quantities bought by buyers, as prices change, quantities bought usually change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Economics deals with the ever-changing and subtle forces of human nature.

        即便說經濟學屬於自然科學,可以用公式進行量化,它也處於初級階段,是一個很多變量還有待發現的殘缺公式。因此,量化分析無法精確,這也決定了數據分析的輔助地位。相反,變量的選擇與發現比計算本身更為關鍵,而變量的權重也隨著社會和時代的發展而變化。

        經濟學的目的呢?經濟學關注經濟發展,經濟發展有兩種模式,一種是靠加大人力(體力、智力)、資本、土地的投入——粗放型,一種是人力(體力、智力)、資本、土地結合方式的變革——集約型。顯然,前者的潛力越來越小,後者才是未來可以倚靠的可持續發展。

        兩種模式都是強調生產力的提升,但物質豐富只是生活幸福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資本主義兩百多年的發展已經顯現出單獨強調生產力進步的缺陷,即貧富分化、貪婪和冷漠。這更像是社會學領域的問題,但這個問題源自經濟領域,正因如此,解決之道也應在經濟領域。

    結語

        這些偉大的經濟學家無疑影響了當時的世界,甚至如今依然具有強大的影響力。亞當·斯密闡述的市場機制仍是資本主義運行的基本準則,馬爾薩斯的人口威脅論的陰魂依然未散,大衛·李嘉圖對地租上漲阻礙經濟發展的判斷成為許多發達城市地區遭遇瓶頸的主要原因,烏托邦雖然沒有成功,但北歐高福利社會證明理想社會在小範圍內還是可以實現,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批判至今仍不失為關注體制缺陷的警鐘,維多利亞時代的經濟學家可謂現代經濟學鼻祖,引入數理模型後經濟學顯得更像科學,凡勃倫的“有閒階級”更像俗語“勞心者制人,勞力者制於人”,凱恩斯主義可謂現代經濟學的基礎,很多思想本質都是發現凱恩斯主義的局限和完善凱恩斯主義,熊彼得對利潤本質的分析顯然要比馬克思的剩餘價值更有說服力,關鍵是肯定了企業家對社會進步的核心貢獻。

        其實,每一位偉大經濟學家的思想詳細展開都是一個大部頭,這本書也只是帶領讀者浮光掠影。如果真正感興趣想深入研究經濟學,這本書後面還為讀者推薦了許多好書,可謂經濟學啟蒙的入門讀物。

    梓香齋

    2014年2月15日(完)

    附1:經濟分析小案例

        在一個熱天午後的小鎮上,每個人都債臺高築,無精打彩。一位遊人在鎮上一家汽車旅館停車,拿出一疊1000元鈔票放在櫃檯,想挑一間合適的房間過夜。在該先生上樓看房時,店主抓起這疊1000元鈔,跑到隔壁屠戶那支付了他欠的肉錢。屠夫拿1000元錢橫過馬路付清了欠豬農的的豬錢。豬農拿了1000元奔向飼料和燃料供應商。分別付清了欠款。供應商拿到1000元趕忙付清了他召妓的錢。有了1000元,這名妓女到旅館付了她所欠的房錢。店主把這1000元又放回櫃檯時,恰巧那遊客慢慢走下樓來收起那1000元鈔票塞進口袋,聲稱沒一間房滿意,駕車走了。這一會兒看起來,沒有人生產什麼,也沒有人消費什麼,但全鎮債務都清了,人們以更樂觀的態度面對未來!

        這段文字清晰地解釋了資金流動的重要性。

        但是,人們是否更樂觀了呢?未必。因為現在店主還是沒錢買肉,屠夫還是沒錢買豬,豬農還是沒錢買飼料,供應商還是沒錢招妓,妓女還是沒錢開房,經濟前景依然慘澹。

        錢究竟去了哪里?整個村子為什麼沒有人先拿出1000元錢清償債務。

        原因一:這個小鎮沒有任何貨幣。

        解決方案:小鎮政府設立一家銀行,以政府信用發行紙幣,這樣無需遊人1000元的短期無息貸款,小鎮的經濟生活依然可以正常維持下去,一次經濟迴圈的產出是5000元。

        原因二:這個小鎮沒有流動貨幣

        情景一:小鎮貿易失衡,貨幣淨流出。假設妓女是外村人,拿著賺到的1000元回家鄉,沒有在旅館開房,小鎮失去了可以流動的1000元資金,經濟再次陷入停滯。

        解決方案:與原因一的解決方案類似。銀行再發行1000元紙幣。經濟繼續迴圈。這種做法類似與美聯儲量化寬鬆政策。

        情景二:小鎮曾經發行過1000元,但由於豬農喜歡存錢,所以把1000元買飼料的錢存回銀行。

        解決方案1.0:供應商從銀行貸款1000元繼續招妓,然後隨著貨幣流動完成一次經濟迴圈。但問題是一次迴圈後,豬農又把錢存入銀行,經濟再次陷入停滯。

        解決方案2.0:小鎮政府出面干預,從銀行借款1000元購買飼料。供應商繼續招妓,完成一次經濟迴圈。小鎮政府再次干預,在完成一次迴圈,幾次迴圈之後,小鎮政府赤字高達5000元,相當於小鎮一次完整經濟迴圈的全部產出,政府覺得自己也有破產風險,因為面臨貸款到期後無法償還的窘境,因此決定不再干預,經濟再次陷入停滯。

        情節設置是對現實世界的極大簡化,有一定道理,但未必準確。

        首先,貨幣存量與經濟總產值不同,不能因為貨幣存量是1000元就認為總財富量是1000元。即便沒有紙幣,小鎮居民肯定會創造出其他貨幣進行交易,比如白條。

        其次,如果實行尊重利己、自由的市場機制,市場主體對投資與消費的信心強弱會引起經濟波動。

        第三,道德上一貫奉行的節儉原則在市場機制下有消極結果。如果豬農不是把錢存入銀行,而是塞在自家床底下,長時間內不使用對經濟的負面效果更明顯。

        最後,個人收入的來源是他人的消費(包括政府的支出),如果沒有擴大再生產對儲蓄資金的貸款需求和對債券市場的融資需求,如果沒有創新提高生產力和創造新需求,經濟發展就會陷入停滯和衰退。

        政府本身是非營利的,稅收來自公民的財產讓渡,其在經濟中扮演的角色是調節公民非理性行為造成的經濟波動。

        政府作為市場主體參與經濟的行為在市場機制下麵臨四大風險:

        一是政府支出過大會給公共財政造成巨大壓力,面臨違約風險;

        二是政府巨額救市支出會引發通貨膨脹預期;

        三是政府在經濟中參與過多會影響市場機制的私有產權基礎,公權與私權界限模糊;

        四是政府救市有可能矯枉過正,加劇市場波動。

    附2:區分Want、Need和Demand

    Want: I want an iPhone5s.

    Need: I need a Sony Z1.

    Demand: I can merely afford Xiaomi.

        從微觀經濟學角度,對於理性消費者(比如我)來說,索尼是需求,但對於資金有限的理性消費者(還是我)來說,國產機才是有效需求,iPhone5s是潛在需求。潛在需求轉換為理性需求的條件是工作生活方式進步導致的對手機功能要求的提升。理性需求和潛在需求轉換為有效需求的短期條件是消費者喪失理性,陷入對吉芬商品崇拜的狂熱,長期條件是消費者購買力上升。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7分

  • 主题深度:4分

  • 文字风格:3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8分

  • 思想传递:4分

  • 知识深度:4分

  • 知识广度:3分

  • 实用性:7分

  • 章节划分:9分

  • 结构布局:9分

  • 新颖与独特:9分

  • 情感共鸣:3分

  • 引人入胜:7分

  • 现实相关:6分

  • 沉浸感:9分

  • 事实准确性:8分

  • 文化贡献:7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5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4分

  • 书籍清晰度:3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 是否包含广告:4分

  • 加载速度:6分

  • 安全性:9分

  • 稳定性:7分

  • 搜索功能:6分

  •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方便(365+)
  • 格式多(205+)
  • 赚了(372+)
  • 实惠(224+)
  • 推荐购买(558+)
  • 还行吧(82+)
  • 赞(377+)
  • 目录完整(409+)
  • 博大精深(185+)
  • 藏书馆(313+)

下载评价

  • 网友 林***艳: ( 2024-12-21 14:45:26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冷***洁: ( 2024-12-13 07:48:06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家***丝: ( 2024-12-10 19:52:06 )

    好6666666

  • 网友 温***欣: ( 2024-12-31 05:17:06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益***琴: ( 2024-12-25 02:28:26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蓬***之: ( 2024-12-23 07:29:30 )

    好棒good

  • 网友 步***青: ( 2024-12-26 08:49:09 )

    。。。。。好

  • 网友 宫***玉: ( 2024-12-21 11:47:40 )

    我说完了。

  • 网友 相***儿: ( 2024-12-28 08:07:58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印***文: ( 2024-12-11 22:49:37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