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疯狂:精神病院的前世今生(从隔 、对抗到与疯狂共存:一部精神病学的艰难发展史 )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见证疯狂:精神病院的前世今生(从隔 、对抗到与疯狂共存:一部精神病学的艰难发展史 )精美图片
》见证疯狂:精神病院的前世今生(从隔 、对抗到与疯狂共存:一部精神病学的艰难发展史 )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见证疯狂:精神病院的前世今生(从隔 、对抗到与疯狂共存:一部精神病学的艰难发展史 )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73003546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3
  • 页数:256
  • 价格:123.0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43:32

内容简介:

自人类诞生之时,疯狂就已成为 每一种文明的一部分,而“精神疾病”的概念大约是从两百年前才开始深入人心的。在医疗 的大多数领域,新知识会带来新疗法。然而,精神疾病治疗的历史似乎 具周期性,“放弃、改革、忘却、忽视和再一次改革”循环往复。从18世纪的疯人院,到19世纪的收容所,再到20世纪的精神病院,恐怖与暴行的阴影从未远离——鞭子、锁链、地牢、约束衣,放血、催吐、电击、脑叶切除、药物滥用……追溯精神病院的前世今生,似乎每一阶段都是在重蹈覆辙:富有同情心和乐观精神的人道主义改革先驱建立起的新机构, 终沦为残酷虐待的邪恶渊薮而遭到遗弃。

本书通过一个机构的故事来追踪精神疾病及其治疗的历史——英国的伯利恒皇家医院,俗称“贝德莱姆”,在英语中已成为“疯狂”的代名词。作者梳理了从18世纪到21世纪以伯利恒为代表的精神疾病治疗机构在建筑设计、治疗手段、管理体制、与外界关系等方面的演变。书中收录了600余幅图片,不仅包含珍贵文献和影像资料,还有不同时期病人创作的艺术作品,展现出惊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颠覆了人们的固有认知,有力地展现出他们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非被污名化的符号,是怎样存在于世的


书籍目录:

前 言

引 言 

章 疯人院 18世纪

第二章 疯人收容所 19世纪

第三章 精神病院 20世纪

第四章 飞越“疯人院” 21世纪

 


作者介绍:

迈克·杰伊 (Mike Jay)迈克·杰伊,伦敦大学学院医学人文中心研究员,致力于科学、医学与心理学文化史研究,在这些领域著述颇丰。他还定期为《伦敦书评》《华尔街日报》撰写评论文章。

  惠康博物馆(Wellcome Collection)惠康博物馆位于英国伦敦,是惠康信托基金会旗下的收藏机构。博物馆由 药剂师、企业家亨利?惠康(Henry Wellcome,1853-1936年)爵士个人建立,目前已成为世界上 的医学与健康博物馆之一。博物馆中藏有一切有关“人”和“人体”的物件,包括与医疗、健康有关的书籍,各式医疗器械、教学模具,从古代巫术的仪式物品到现代的全套手术装备,甚至还有拿破仑的牙刷、南丁格尔的拖鞋、达尔文的随身杖。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引 言精神疾病看上去似乎一直伴随着我们,但实际上这个概念大约是从两百年前才开始深入人心的,并且是西方世界的产物。相比之下,自人类诞生之时,疯狂就已经成为 每一种文明的一部分。我们现在所说的“精神疾病”涵盖了人的诸多状态和体验,并且自古以来人们就认识到其中一些显然具有生理属性。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域,精神疾病有时会被当作恶魔附身,有时被当作体内的体液失衡或大脑的化学物质缺乏。不过,也有一些情况是没有明显生理病因的,这些状况 多地表现为社会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如人格的失控,无法与他人交流或难以应对人生境遇。与生理疾病不同,精神疾病很难通过验血或脑部扫描来诊断。现代精神疾病诊断,如精神分裂症或抑郁症,所表现的症状都 实在,但其背后的生物学机制仍不清楚。

    在现代医学的大多数领域中,医生都可以通过病原学或基因指标来清楚地确定疾病的来源。这些指标通常会指向某种药物或手术治疗。一旦对疾病达到这样的理解水平,医学史就可以忽略了,因为此时其作用充其量是满足医生的好奇心:抗生素发明以前的感染或麻醉术发明以前的手术可能富含戏剧性和具有时代特征的细节,但它们与当今的病人或医生的体验毫无关联。相比之下,精神疾病——或者用其长期以来 为人所知的说法“疯狂”——仍然与其过去紧密相关。

    精神病学的故事里包含了医学上的突破性进展,但同样也包含了循环往复的过程和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人们对精神疾病中包含的社会因素给予了 多的关注:例如,精神分裂症很难通过大脑扫描和基因测序进行解释,但已被证明与儿童期虐待、缺乏家庭支持、压力和文化错位密切相关。此类研究是对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该领域过于偏重生物医学的 思想的一种纠正。那个年代被美国 心理健康研究所(US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称为“大脑年代”,当时人们预计很快就能追溯出精神分裂症的神经化学本质。而这种偏重生物医学的思想本身又是对 20 世纪中期广泛流行的社会心理理论的一种反击。该理论认为,精神分裂症是死板的社会文化规范和父母情感疏离的结果。而这类社会心理理论又是对上一代信奉的遗传生物学观念和激进物理治疗的回应:那是 代自称为“精神病学家”的人,对于那些身患“不治之症”、在维多利亚时代的收容所里苟延残喘的群体而言,他们代表着当时的科学所能提供的 的救助希望。

    医学观点的这些循环往复只会让我们徘徊于历史的浅水区。虽然在有关疯狂的辩论中,医生一直占有一席之地,但是直到 近,我们才开始主要从医学角度看待精神疾病。精神病学是在经历了与其他医学建制以及全社会的长期斗争之后,才被接纳为医学的正统分支的。定义精神疾病的专业 初不是医学,而是法学。后者在长达数个世纪的关于有罪和减刑的质询中逐渐提出了诸如“心智健全”(compos mentis)、“犯罪意图”(mens rea)和(因精神问题)减轻责任等概念。为此创造的法律术语“精神错乱”(insanity)如今仍在普遍使用。不过关于疯狂的基本问题早在现代医学和法学之前就已出现了。从根本上说,这是身体的疾患还是心智的错乱?或者,用过去 深奥的语言来表达,是一种“灵魂之疾”?是像躯体疾病那样针对单一器官进行治疗,还是需要统筹病人整体情况才能达到真正的康复?应该鼓励患者专注于内心去探索痛苦的根源,还是向外疏导以分散他们的痛苦并为他们创造新的生活?是应该将他们与社会隔离开来——毕竟社会往往是造成这类疾病的原因,还是应该让他们 充分地融入社会来找到解决方案? 一个问题对于构建我们的现代世界至关重要。由此而兴起的收容所,正是在西方世界里定义疯狂及其疗法的机构。收容所的 早形式是向“疯狂人群”提供庇护,并为饱受困扰的灵魂提供 慰藉的场所。随着现代治疗观念的出现以及 责任范围的扩大,收容所的支持者承诺将之转变为一个康复和治愈的场所。渐渐地,医学界以“精神障碍是可治疗的大脑疾病”的承诺,承担起了这一责任。

    这些承诺中的每一个都以一种新的形式重新构建了收容所,反映的是周遭不断变化的外部世界。 但是,没有一个承诺能够 终兑现。在每一套理论实施之后,疯病似乎都变得比之前 为棘手。收容所在每一个阶段都不过是在重蹈覆辙:本着乐观的人道主义改革精神建立起来,却 终被当作过去时代的耻辱象征而遭到遗弃。每一次被遗弃的原因都一样:建立收容所时所许下的自信满满的诺言 终无法兑现。没有人能够发现治愈疯病的方法,不过从事后看来,每个人又都为获取真正的治疗方法多少做出了一点贡献。他们的理念和见解,以及其中那些激励人心的革命性人物代表,构建起了当今精神卫生领域的繁荣景象。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机构来追踪整个故事的发展轨迹:位于伦敦的伯利恒皇家医院,俗称“贝德莱姆”。数个世纪以来,贝德莱姆已扎根于英语之中,成为众所周知的“疯狂”的代名词,但它同时还是一家真正的医院,时至 仍然提供精神卫生保健方面的住院服务。几个世纪以来,它先后使用了一系列建筑,这些建筑体现了收容所经历的三个时期,以及每个时期人们看待疯病的代表性观念。

    在 18 世纪,伯利恒医院是典型的疯人院:它是伦敦 的地标之一,并且是不少诗歌、戏剧、民谣和艺术作品所描绘的对象,在这些作品里它成了疯狂本身的神秘家园。在 19 世纪,伯利恒医院搬进了一座新的建筑:一座典型的维多利亚时期收容所,靠近泰晤士河南岸的贫民窟和工厂。此时,它已成为遍布欧洲与美国的数百个收容所中的一员。然而,这一番人道主义和改革运动的盛景,又因为疲于应对愈演愈烈的精神疾病问题而逐渐被 望所取代。20世纪初期,伯利恒医院的选址 加现代化:它成为 数千所精神病医院中的典型代表,隐蔽在绿荫密布的伦敦郊区,使用 的医学研究成果,将疯病视为一种精神疾病来进行治疗。

    在伯利恒医院进化到 终阶段的时候,“贝德莱姆”已成为鞭子、锁链、地牢和约束衣等所有残酷行为的代名词,这些酷刑让过去各个时代的不幸之人尝尽苦头。不过,20 世纪初期被看好的新疗法,例如未经改造的电休克疗法和脑叶切除术,现在也已被列入既往野蛮暴行的名单之中。当我们回首贝德莱姆的景象时,通常想起的是过去的黑暗,并会在潜意识中将之与我们的现代文明进行对比。但是,如果假定 21 世纪 惨淡的景象——服务使用者因服用药物而变得如同臃肿的僵尸,或推着废弃的购物车穿行于荒芜的城市景观中——在后世看来会比以前 好,那就言之过早了。贝德莱姆的黑镜依然映射着我们的世界。

    伯利恒医院的真实历史是另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开始于 13 世纪,医院当时由伦敦市政官西蒙 · 菲兹玛利(Simon FitzMary)创立。传说在 的战斗中,他掉队了,晚上独自在沙漠中徘徊,在萨拉森人的防线后方迷失了方向。正当他在圣地的黑暗中无助地寻路时,忽然看见了一个固定的亮点:伯利恒上空一颗明亮的星星,他一路跟随着它抵达了安全地带。返回伦敦后,为了感谢这次拯救,他在主教门外的圣博托夫(St Botolph without Bishopsgate)自己的领地上建造了一座小修道院(差不多相当于现在利物浦街车站所在的区域),奉献给伯利恒的圣母玛利亚(St Mary of Bethlehem)。这座修道院的主要功能是募捐,不过在 1400年之前,它还被用作医院。在中世纪,“医院”(hospital)这个词的含义还停留在“好客”(hospitality)这层意思上:为有困难的陌生人提供避难所,但并不提供任何医疗护理。这里也收容了少量需要慈善救助的人,包括老人和病弱者,但逐渐地开始专门接收那些被称 为“ 心 恙 ”(distracted)、“癫乱”(madde)或“痴癫”(lunaticke)的病例。这些术语很难翻译,而我们现代的诊断术语在将来的历史学家看来可能也一样。它们被用来描述暴力或妄想的人,或失去理智、记忆、语言能力的人,其中包含了一些我们现在认为是患有躯体性疾病(例如癫痫或脑损伤)的人。疯狂可以用各种方式来解释。有些人认为患者受到了魔鬼的折磨;另一些人则把他们看作周遭环境的受害者,因苦难或悲剧而暂时失去理智;还有人认为他们是受到傲慢的 而放纵 直至自我毁灭的罪人。至于他们怎样看待自己,我们很难找到明确的答案。有据可查的 案例是住在诺福克(Norfolk)的玛格丽·坎佩(Margery Kempe),她在 1436 年至 1438 年间向一位神父口述了 本女性自传。许多研究者在其中发现了我们现在会将之诊断为精神疾病的证据。在她的 个孩子出生后,她开始深受困扰:幻听幻视,攻击周围的人并伤害自己,直到她全身被缚。然而坎佩用精神信仰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经历,将之视为对自己傲慢和虚荣的惩罚以及魔鬼的一系列 。她忏悔并祈祷,吸引了许多追随者,还前往圣地和罗马朝圣,至今受到英格兰教会的敬奉。如果说她患有产后抑郁症或精神病的话,那么她似乎已经成功地将之转化为来自上帝的礼物了。

    那些被认为是“疯子”的人的表现可谓千姿百态,他们与流浪者、乞丐、小偷和肢体残疾者等 广泛的群体之间并没有多少区别:都是处于社会边缘,没有家庭或资源以维持生计的人。自从有了法庭以后,疯狂才逐渐具有了特定的含义。根据英国的盎格鲁—撒克逊法,每个人只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诺曼底人带来的教会法规将道德罪过的观念纳入其中,后者考量的是犯罪者的意图和精神状态。13 世纪的法学家亨利·德·布拉克顿(Henry de Bracton)规范了不断发展壮大的英国法律体系,他强调了意图的重要性,并正式确立了“犯罪意图”的概念。根据此一概念,用布拉克顿的话说,“疯子不负法律责任”。从此以后,疯狂成为一个法律概念,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获得免责,但其他方面的基本权利会受到限制。人们完善了法律来区分“天生的愚人”(先天性学习困难者)和周期性或暂时性受疯狂折磨的人。例如,疯人的财产会一直被托管,直到他痊愈之时,而愚人的财产则归王室所有。“精神错乱”一词的 早记录就来源于法学领域。教会律师亨利 · 斯温伯恩(Henry Swinburne)于 1590 年写道:“疯子和 在他们发狂或精神错乱的时候是不能作证的。” 直到此时,现代概念中的理智(sanity)才作为疯狂的对立面而出现。在此之前,理智指的是人的整体健康状态,而精神错乱则赋予了它 具体的含义,使其成为与法学术语“心智健全”含义一致的名词。从这个意义上说,是疯狂定义了理智,而不是相反。

    伯利恒医院是整个中世纪欧洲出现的少数避难所之一。另一个保存下来的地方是佛兰德斯的海尔。它和伯利恒医院一样始建于 13 世纪,并且关于它的起源已成为传说而一直流传了下来,也就是圣丁夫娜的故事。丁夫娜是一位 7 世纪的爱尔兰公主。她的母亲去世后,她的父亲悲痛欲 ,并试图与女儿结婚。为了躲避他的 冲动,丁夫娜逃往欧洲,躲藏在佛兰德斯的遍布沼泽的平原地区。 终她的父亲在海尔找到了她,当他再次被拒 时,便将她斩首。岁月变迁,丁夫娜逐渐成为精神受折磨者的代祷圣人,她的圣祠传出了许多奇迹般的治愈传说。海尔成了朝圣之地,就如同伯利恒医院一样,人们可以带着他们失心疯的家人来寻求庇护和 慰藉。不过,当伯利恒逐渐发展成收容所时,海尔则走上了一条相反的道路。那些被带到海尔来向圣丁夫娜朝圣的疯人,如果未见好转,常常就会被遗弃在她的圣祠里。到 1480 年,人们不得不新建了一个回廊来容纳他们,但很快就人满为患。当地农民开始接纳这些朝圣者,为他们提供食宿,并让他们与家人一起工作。几百年来,海尔逐渐成为广为人知的“疯人聚居地”:这是收容所以外的另一种选择,在这种模式下,精神错乱的人融入了正常生活,而不是与之隔 。和伯利恒医院一样,海尔至今仍然履行着其古老的职责。它们的故事为我们展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到了莎士比亚时代,伯利恒已不再是一座宁静的修道院。它的辖区到处都是牢房、看守人的住所和出租屋;它拥挤而喧闹,是附近贫民窟一带的 地标。 长久以来,这里的疯人对伦敦人来说可算是家喻户晓,特别是在巡游歌手演唱的悲伤的“贝德莱姆小调”中广为流传。不过,使收容所成为流行文化永恒主题的还是戏剧。在詹姆斯一世时代的复仇悲剧和喧闹的讽刺剧中,我们可以看到伯利恒已经成为一种典型象征:任何疯人院都可以被称为“贝德莱姆”。 不过,它也因此获得了 广泛的含义, 了疯人院的界限。

    到了 17 世纪初期,“贝德莱姆场景”从新奇事物迅速转变成了陈词滥调。在托马斯·德克(Thomas Dekker)和托马斯 · 米德尔顿(Thomas Middleton)的《诚实的 · 部》(The Honest Whore,Part 1,1604 年),以及德克和约翰 · 韦伯斯特(John Webster) 的《向北方》(Northward Ho,1607 年)中,都有剧中人物访问贝德莱姆的情节。韦伯斯特还在《马尔菲公爵夫人》(The Duchess of Malfi,1613/1614 年)中让疯人院里的居民列队游行。而在托马斯 · 米德尔顿和威廉 · 罗利(William Rowley) 的《偷梁换柱》(The Changeling,1622 年)中,两个角色冒充疯人,企图勾引疯人院管理员的妻子。贝德莱姆的场景经常以假面舞会、梦幻盛装表演的热闹形式呈现,精神病院的囚徒们在其中展现出各种形式的疯狂。在这些场景中,人们表演出过度夸张的疯狂行为是为了娱乐,不过它们同样也是折射现代社会之疯狂的一面镜子,在这个镜中世界里,所有的现实规则都被悬置了。

    贝德莱姆走上了自己特有的神秘发展轨迹,渐渐脱离了它的起源——那座真实存在的医院,却反映出了一个特殊的时代,此时疯狂已成为吸引大众眼球的手段。用以区分疯狂的各种形式的词汇,在医生的著作和大众的言谈中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少数以狂暴状态为主要表现的人通常被称为“十足的贝德莱姆疯”:他们被狂暴或狂躁缠身,这使他们实施了通常会被认为是犯罪的行为,但这些行为在他们的疯狂状态下却被认为是无意的或自毁性的。这些人 可能因危害自身安全和公共利益而被关押。其次是那些“失心疯”或“头脑混乱”的人,他们言语荒谬,或者着魔于某种 幻象:这种情况 多时候被认为是一种躯体疾病,类似于发烧时的谵妄。另外还有一类“消沉”之人,这些人自我隔 ,无法与周围的人交往:他们被视为心怀忧愁或“智力不逮”。

    然而, 能引发时代精神共鸣的情况还是忧郁症。这是一种复杂且麻烦不断的疾病,被认为存在躯体上的根源(过量的黑胆汁),但同时也属于心灵疾患。现代世界简直就是为了培育它而设计的,或者说它的风行使得旧形式的精神困扰以新的戏剧性方式表现出来。从占星术角度说,忧郁症患者受到土星的影响;从政治上说,他们可能会成为那种危险人群,即不满分子。忧郁症的症状在某种程度上与 会被诊断为抑郁症的症状有所重叠,但前者还包含暴力发作和妄想:着魔、执念、偏执的幻想和撒旦的幻象。忧郁症的温和形式倒是一种时兴的培养知识分子的情感状态,是对世俗生活的存在主义式疏离,或是性格严肃和深刻的标志。但是,若想因此玩弄利用它则无异于玩火:多愁善感和疯狂之间的界限是很容易跨越的。

    在处理这一主题的文学作品之中,牧师罗伯特 · 伯 顿(Robert Burton) 穷极一生撰写的著作《忧郁的解剖》(The Anatomy of Melancholy)堪称经典。该书于 1621 年 出版。这是一部鸿篇巨制,汇集了从古典时代到当时关于忧郁症主题的所有论述,包括忧郁症的原因、症状和治疗措施。伯顿写道:“整个世界都是忧郁的,我忙于书写忧郁,以此来躲避忧郁。”他认为忧郁症的根源是体液的( 可以说是化学的)失衡,从而导致了精神、心理和心灵等各方面的症状。忧郁症可能有躯体的原因,例如疾病或遗传,但它常常是被生活的压力(例如爱、过劳、分娩)或忌妒、傲慢等激烈情绪的侵蚀所激发的。这不仅仅是一种疾病—伯顿认为忧郁症与艺术和智力天赋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生命中无法摆脱的一部分。

    由于法律的变化,疯狂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1601年济贫法案》(Poor Relief Act of 1601)将身体健全的贫民送到了济贫院(workhouse),同时要求教区照顾疯人。结果,一些乞丐开始装疯:衣衫褴褛的“疯汤姆”或“亚伯拉罕人”(Abraham-men) 成了当时的常见景象,而伯利恒不得不发表免责声明,称医院从未授权疯人去进行乞讨。疯狂成为一种表演,其典型表现形式是由双关语、谜语、小调和脏话构成的一套固定节目,通过戏剧中的丑角和交换身份的剧情来精心打造,由街上的滑头和乞丐回收利用, 竟以戏剧性的形式被疯人自己采用。

    如何将真正的疯人和假冒者区分开来的问题汇入了 广阔的时代主旋律:间谍和双重间谍的大量出现,变换 信仰时进行掩饰的需求,以及公共自我和个体自我之间的微妙界限。那个时代的许多伟大戏剧都提出了关于疯狂的问题,包括莎士比亚的所有主要悲剧。在《奥赛罗》中它是忌妒的果实,在《麦克白》中是无情追求权力的结果,在《李尔王》中则是傲慢行为所致。哈姆雷特尖锐地讽刺了疯狂的时代风气,点明了试图将假扮的疯狂和真实的疯狂区别开来所导致的悖论。哈姆雷特在开场白中就向观众宣布了自己的欺骗手段:他将“故意装出一副疯疯癫癫的样子”。他不断说服他人相信自己的疯癫,并且 终说服了自己:在与雷欧提斯进行 对决之前,他做出了看似发自内心的忏悔,“可怜的哈姆雷特,他的疯狂是他的敌人”。这 是他的表演,抑或他自以为精神正常才是一种自我欺骗?波洛涅斯的怀疑“这些虽然看似疯话,却有深意在内”是对的吗?疯狂可以 地揭露出大脑对自己所耍的把戏:正如西格蒙德 · 弗洛伊德所承认的那样,“在我之前的诗人和哲学家就发现了无意识”。在《堂吉诃德》中,塞万提斯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无意中的作假:一个人可以在自己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将演戏转变为真正的疯狂。用传统的道德话语来说,堂吉诃德是被傲慢之罪毁了的:他对骑士精神幻想的沉迷以及他对复活骑士荣耀的执着,使他进入了一个妄想世界,一个挂满镜子的大厅,无休止地反映出他的自负。他变得浮夸而偏执,误读环境,到处都看到荣耀和迫害,从而制造了一出荒唐的闹剧。虽然他摒除犹豫和追求梦想的方式是高尚的,甚至是英勇的,但他 的忏悔和恢复理智的方式却是悲剧性的——是对整个世界的幻灭。

    这些充满矛盾和讽刺的戏剧,把握住了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的时代精神。这个时代试图 严格地定义疯狂,却发现它与理智之间的界限根本无法确定。玩笑、歌谣和谜语让律师和医师们本来就脆弱不堪的确定性雪上加霜;戏剧和小说 是创造了一个迥然不同的世界,让疯狂和理智能够随意地互换位置。用一句经常出现在 17 世纪流行小册子和诗集里的话来说,整个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贝德莱姆”。借用米德尔顿在 1605年首演的反映伦敦生活的无政府主义喜剧的标题,这是“一个疯狂的世界,大人们”(A Mad World, My Masters)。任何一个想要在这个世界里获得成功的人,都会同意约翰 · 福特(John Ford)戏剧《情人的忧郁》(The Lover’s Melancholy,1628 年)中一个角色所说的,“必须学会当一个疯子或傻瓜”。至于那些被关在贝德莱姆的人,谁能说得清他们是真的疯了还是在装疯——或者,他们也许比我们其他人还要正常?正如米德尔顿《复仇者的悲剧》(The Revenger’s Tragedy,1606 年)中装疯的复仇者文迪斯(Vindice)所说的:“当然,我们都是疯子 ;而我们以为是疯子的那些人,却不是。” 至此,时代已经为一种新的机构搭建好了舞台,在这里,关于疯狂和现代世界的戏剧将分为三幕来上演。



原文赏析:

普林茨霍恩认为,他所收集的艺术品对教授精神病学很有帮助。他将精神病患者的创造力以及他们常常无法抑制的绘画冲动,视为进入他们封闭的内心世界的窗口。这是常规手段无法做到的事情,并且为治疗开辟了新的可能性,因为艺术表达的内驱力有助于“将心理活动具象化,从而架起自我通向他人的桥梁。”艺术是一种通用语言,患者和医生可以试着通过这种语言进行交流。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从隔绝、对抗到与疯狂共存:一部精神病学的艰难发展史

艺术、建筑与医学的跨界之作,多重视角呈现“精神病院”的演变历程

“人们不能用禁闭自己的邻人,来确认自己神志健全”

◎编辑推荐(作品看点)

★从精神病院的演变史,看“疯狂”如何被定义与治疗。疯狂是身体的疾患、心智的错乱还是“灵魂之疾”?不同时代人们对精神疾病的不同认知,也体现在精神病院的发展历程中。18世纪的疯人院,是为了把“精神异常者”隔绝于社会之外;19世纪的收容所强调人道关怀与宗教慰藉,期望以此帮助“疯人”重拾理性;20世纪的精神病院,以生物医学为基础的疗法成为主流;21世纪的“后收容所”时代,各种疗法、药物带来巨大商机,却也成为精神疾病大爆发的时代。本书以英国伯利恒皇家医院为代表来梳理这段历史,该院的俗称“贝德莱姆”在英语中已成为“疯狂”的代名词。

★作为特殊建筑类型的“精神病院”,在不同时代的化身。精神病院是医疗实践的场域,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建筑,其设计、结构与功能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着对精神疾病的态度和观念的变迁。书中以伯利恒医院为例描述了不同时代精神病院的建筑特点,并收录了多幅精神病院的建筑设计手稿。本书封面所采用的图片,即是“原发性精神错乱”患者弗朗兹·约瑟夫·克莱伯为雷根斯堡收容所所作的设计方案。

★600余幅珍贵图片,呈现关于疯狂的“全景视图”。书中收录了600余幅珍贵的照片、绘画、插图、手稿,综合了医生、病人、艺术家、社会评论家、改革家的不同视角。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不同时代的病人创作的艺术作品,构成一部由精神疾病串联起的独特艺术史。

◎内容简介

自人类诞生之时,疯狂就已成为全球每一种文明的一部分,而“精神疾病”的概念大约是从两百年前才开始深入人心的。在医疗史上的大多数领域,新知识会带来新疗法。然而,精神疾病治疗的历史似乎更具周期性,“放弃、改革、忘却、忽视和再一次改革”循环往复。从18世纪的疯人院,到19世纪的收容所,再到20世纪的精神病院,恐怖与暴行的阴影从未远离——鞭子、锁链、地牢、约束衣,放血、催吐、电击、脑叶切除、药物滥用……追溯精神病院的前世今生,似乎每一阶段都是在重蹈覆辙:富有同情心和乐观精神的人道主义改革先驱建立起的新机构,最终沦为残酷虐待的邪恶渊薮而遭到遗弃。

本书通过一个机构的故事来追踪精神疾病及其治疗的历史——英国的伯利恒皇家医院,俗称“贝德莱姆”,在英语中已成为“疯狂”的代名词。作者梳理了从18世纪到21世纪以伯利恒为代表的精神疾病治疗机构在建筑设计、治疗手段、管理体制、与外界关系等方面的演变。书中收录了600余幅图片,不仅包含珍贵文献和影像资料,还有不同时期病人创作的艺术作品,展现出惊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颠覆了人们的固有认知,有力地展现出他们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非被污名化的符号,是怎样存在于世的。

◎图书推荐

《见证疯狂》讲述了一部丰富多彩的历史,其中充满各种戏剧性的事件……书中包含的大量艺术作品得到了完美呈现。

——《纽约时报》书评副刊(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图文并茂,引人入胜……生动地讲述了过去三个世纪以来精神病患者的命运轨迹。杰伊先生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力图还原过去每个时代的收容所中的病人如何生存。书中还收录了许多由病人创作的艺术作品,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这些人对于囚徒生活的所思所想,以及深陷其中的情感与理智的混乱。

——《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

一部杰作……当你试图理解“精神疾病”这个令人颇为不安和困惑的问题时,本书提供了最为透彻明晰的阐述。

——《伦敦书评》(The London Review of Books)

无懈可击的研究……必读之书。

——《心理学家》杂志(The Psychologist)


精彩短评:

  • 作者:小米=qdmimi 发布时间:2024-02-05 16:16:14

    精神疾病治疗史

  • 作者:神魔无用 发布时间:2023-05-27 21:52:39

    版面设计太差,我前面都买了纸张大小相同的5本了,结果这本要比其它5本要大一圈,封面和书脊都没有书名,必须要保留腰页才能知道是什么书!

  • 作者:danyboy 发布时间:2023-06-19 23:47:32

    以一家伦敦的精神病院近三百年变迁史和收藏的档案,来展现一部“现当代疯狂史”,也似乎是一部英国近现代文学艺术史,18世纪的传奇故事,19世纪的长篇小说,20世纪的幻想与理性,很有看头。关于二战后至今,部分赞同也部分反思了福柯的巨大影响,当普通人都觉得把病人关起来是一种暴政,导致了精神病院的减少,很多病人不得不住在家里,这一方面演进出将病人留在社会的进步主义思潮,同时也刺激了精神药物成为主流。作者不无疑惑或感慨:这些药物显然是有用的,但为什么现在的精神病人越来越多。。最后,这本书毕竟是图册,收录的精神病院老照片、精神病题材的版画和漫画、病人天才般的艺术品选等,都很值得一看。

  • 作者:刀叢中的小詩 发布时间:2023-06-19 07:49:35

    《见证疯狂》——疯狂文化史之一种:精神病院的前世今生。记得有年夏天,想搞点写小说的素材,搭了同学的顺风车,钻到歌乐山上重庆精神卫生中心去了。瞧瞧这个世界,如此充满激情、疯狂地拥抱生命。有一类人,年轻的时候,就已衰老,而且在中年以前就死去了。虽然未曾遭受到凶死的迫害;有的是因享乐而死亡,有的只是缘于苦学,有的因劳动而陨灭——有的缘于疲劳,有的缘于疾病——有的缘于疯狂——有的缘于枯萎了的或者悲伤的心灵。

  • 作者:大梦想家 发布时间:2024-02-02 11:53:59

    微型博物馆

  • 作者:果媛子 发布时间:2020-06-28 22:56:14

    已售


深度书评:

  • 精神疾病或许将成为现代人的身份标签之一

    作者:Icarus 发布时间:2023-09-17 12:41:52

    文中引号观点摘自于《见证疯狂:精神病院的前世今生》,无引号为个人观点。

    “不过,也有一些情况是没有明显生理病因的,这些状况更多地表现为社会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如人格的失控,无法与他人交流或难以应对人生境遇。与生理疾病不同,精神疾病很难通过验血或脑部扫描来诊断。现代精神疾病诊断,如精神分裂症或抑郁症,所表现的症状都非常实在,但其背后的生物学机制仍不清楚。”

    在信息高速流动和追求效率化的今天,当我们发现自己的身心无法追赶匹配这个社会——或许只是你在刷碎片信息时获取到的认知社会——我们倾向于去“克服”自己的“缺点”,去追寻正确的道路。在密集的信息漩涡里,你的不适的症状被放大,那些精神和身体的崩塌都变成了现实,而高效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代医学就像是你的人生计划里面的最佳方案。

    “在现代医学的大多数领域中,医生都可以通过病原学或基因指标来清楚地确定疾病的来源。这些指标通常会指向某种药物或手术治疗。一旦对疾病达到这样的理解水平,医学史就可以忽略了,因为此时其作用充其量是满足医生的好奇心。”

    事实上,如果你去过一些精神疾病专科门诊,会发现只需要10分钟的面诊和做昂贵的让人头晕目眩的几百道题,(当然是诚实地回答的前提下),你可能会被确诊,甚至当你去的时候你也是期望得到一个解决方案的。你期望几颗小小的药片将你从泥沼里拉起来,让你可以重新回到这个赛道里。如果这种药没有效,就换一种药。在这个过程中,医生对照指标开出药物,病人寻求吻合指标。这是多么讽刺的一个过程,然而这已变成最真实的社会写照。

    “不过关于疯狂的基本问题早在现代医学和法学之前就已出现了。从根本上说,这是身体的疾患还是心智的错乱?或者,用过去更深奥的语言来表达,是一种“灵魂之疾”?是像躯体疾病那样针对单一器官进行治疗,还是需要统筹病人整体情况才能达到真正的康复?应该鼓励患者专注于内心去探索痛苦的根源,还是向外疏导以分散他们的痛苦并为他们创造新的生活?是应该将他们与社会隔离开来一毕竟社会往往是造成这类疾病的原因,还是应该让他们更充分地融入社会来找到解决方案?

    最后一个问题对于构建我们的现代世界至关重要。由此而兴起的收容所,正是在西方世界里定义疯狂及其疗法的机构。收容所的最早形式是向“疯狂人群”提供庇护,并为饱受困扰的灵魂提供宗教慰藉的场所。随着现代治疗观念的出现以及国家责任范围的扩大,收容所的支持者承诺将之转变为一个康复和治愈的场所。渐渐地,医学界以“精神障碍是可治疗的大脑疾病”的承诺,承担起了这一责任。

    这些承诺中的每一个都以一种新的形式重新构建了收容所,反映的是周遭不断变化的外部世界。但是,没有一个承诺能够最终兑现。在每一套理论实施之后,疯病似乎都变得比之前更为棘手。收容所在每一个阶段都不过是在重蹈覆辙:本着乐观的人道主义改革精神建立起来,却最终被当作过去时代的耻辱象征而遭到遗弃。每一次被遗弃的原因都一样:建立收容所时所许下的自信满满的诺言最终无法兑现。没有人能够发现治愈疯病的方法,不过从事后看来,每个人又都为获取真正的治疗方法多少做出了一点贡献。他们的理念和见解,以及其中那些激励人心的革命性人物代表,构建起了当今精神卫生领域的繁荣景象。”

    To be ill or not ill, it is a question.

  • 图文天花板 理想国“病玫瑰”新书两册

    作者:ly的读享生活 发布时间:2023-06-10 09:47:51

    -

    “病玫瑰”系列,图片质量之高,令人倾倒,文字简洁明快,相得益彰。

    -

    福柯《疯癫与文明》说过,在欧洲文明里,疯人的声音长期被视为寓言、机智和智慧的源泉,而十七世纪收.容.所的出现,体现了历史的断裂,理性成为文化垄断。

    -

    对付桀骜不驯的灵魂,与其毁灭他的肉体,不如消灭他的个体意志。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凯西的《飞越疯人院》,以及近期读过的社会人类学作品《维塔》里,一再体会到这种意象的力量。同时,我感到疑惑:精神病院的存在,是否就是这些作品所呈现的如此负面呢?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帮助精神病人?

    -

    《见证疯狂》呈现了医学的进展。它从伦敦的“贝德莱姆”说起,用直观的图像配合文字介绍了“精神病院的前世今生”。作为康复和愈治的场所,它表现了现代治.疗观念的出现以及国家责任范围的扩大,但是,各种纠缠不清的动机、怠忽职守与实用主义的应对策略等等,让它沦落成为臭名昭著的羁狱。许多图像展现了阴郁的表情、扭曲的五官、让人悚然的装置和压抑的氛围感。

    -

    随后,谈及了“海尔的家庭护理体系”,医学在探索疯病的生物学原因时,重新定义了疯病,正在建立一种共识,即大多数人在生命中的某个阶段都可能出现精神疾患的发作,根源在于现代人的生活压力,精神病不是宿命般的无法愈治,而是可以改变的。现在,精神卫生康健工作的承担者主要是综合医院,以及尽可能推行地方社区护理,让病人集中生活在敞开的空间里。

    -

    《见证疯狂》并不只是谈论精神病,而是谈论与我们每个人相关的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

    《以眼还眼:魔术、幻术与骗术》也不是猎奇的古怪话题,这些看上去奇特的表演或现象的背后,深藏的是我们人类的好奇、恐惧、敬畏与模仿。这些行为甚至包涵着科学的因子,对超自然现象的探究之心,对人类大脑运作方式和心理机制的直觉理解。以及,在历史的某些时刻,比如,法国大G命时期,它们曾经以通俗科学的形式迅速传播,催生了新的世界观的诞生。随着思想史的挖掘,随着历史的回望,去修正我们的结论,认识到通俗科学对人们理解科学与社会的关系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以下图片供参考:

    以下是《以眼还眼》图片: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7分

  • 主题深度:8分

  • 文字风格:8分

  • 语言运用:7分

  • 文笔流畅:4分

  • 思想传递:9分

  • 知识深度:8分

  • 知识广度:7分

  • 实用性:9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5分

  • 新颖与独特:9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8分

  • 现实相关:3分

  • 沉浸感:9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9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8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 是否包含广告:7分

  • 加载速度:6分

  • 安全性:4分

  • 稳定性:8分

  • 搜索功能:5分

  •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二星好评(650+)
  • 体验还行(593+)
  • 一般般(612+)
  • 无漏页(629+)
  • 少量广告(392+)
  • 傻瓜式服务(644+)
  • 推荐购买(376+)
  • epub(241+)
  • 格式多(323+)
  • 体验好(319+)
  • azw3(111+)

下载评价

  • 网友 訾***晴: ( 2025-01-03 06:09:09 )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屠***好: ( 2024-12-20 15:33:58 )

    还行吧。

  • 网友 邱***洋: ( 2025-01-03 21:32:21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师***怀: ( 2024-12-29 12:01:23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冯***卉: ( 2024-12-28 12:53:37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丁***菱: ( 2024-12-19 00:53:05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益***琴: ( 2024-12-16 19:21:20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车***波: ( 2024-12-30 16:16:17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冷***洁: ( 2024-12-15 07:06:19 )

    不错,用着很方便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