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书屋 -家有宝宝要入园 我能适应幼儿园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43:08

家有宝宝要入园 我能适应幼儿园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家有宝宝要入园 我能适应幼儿园精美图片
》家有宝宝要入园 我能适应幼儿园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家有宝宝要入园 我能适应幼儿园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57533670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暂无出版时间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6.00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43:08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 作者:科兹莫 发布时间:2019-07-31 16:03:31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 作者:Wing 发布时间:2012-10-25 07:51:13

    伊利莎白常有 达西先生不常有

  • 作者:Yuelie|PKU 发布时间:2009-01-21 11:07:43

    不错的书

  • 作者:邻家大爷 发布时间:2020-03-29 10:56:20

    很薄,一般拓扑才占一章不太完整,没有Uryshon引理Tietze扩张定理和Tychonoff定理。重点是组合和代数拓扑,少见的基本把同调论公理讲全了的中文本科教材,比尤承业粗而深

  • 作者:Shweis 发布时间:2017-11-14 16:44:44

    Mark!

  • 作者:若枫 发布时间:2016-05-01 23:38:43

    以职场角色职能来解构历史人物,大家都是在道上混的,谁还没个挨刀的时候?


深度书评:

  • 荣格:渐行渐远看自己

    作者:石头摇篮 发布时间:2013-10-10 19:48:03

    “在撰写自传的那几年里,荣格也经历着变化和客观化的过程。随着每一章的写就,他离自己也越来越远,越来越看清了他的生活和著作的意义,最后终于做到了隔火观望。”

    ——阿尼拉•杰菲(《前言》)

    荣格在《探讨潜意识》中,记述了他幻觉中出现的形象:以利亚、莎乐美、一条大黑蛇、由以利亚发展而来的“费勒蒙”。费勒蒙在荣格面前,活脱脱就是一个真实的人,他俩在花园里散步、对话。荣格说费勒蒙对他而言就像印度人所说的“宗教导师”,有着荣格无法企及的力量,代表了一种更高级的洞察力。费勒蒙告诉荣格:“对待思想就要像它是自己产生的那样。”荣格由此明白了“心理客观性”。但随着幻觉中的形象一个个出现,荣格感到了恐惧:“这又是你长时间来都一直不懂的东西!”想到这些形象有可能是无穷尽的,他害怕自己会“迷失在这无知的无底深渊之中。”——这句话是我想要的。我想说,读《荣格自传》,我深深感到自己陷入了“无知的无底深渊”——有的地方简直像读天书。

    可是另一方面,《荣格自传》我又读得甘之如饴,神魂颠倒。对这样一本颇为难解,甚至不少地方不得不囫囵吞枣的著作,却又为之着迷,究其原因,我想除了对深刻内省和精神领域奇异神话的一贯好奇外,便是对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怀疑。“理性主义和教条主义是我们时代的通病,它们假装通晓一切。但人们发现,由于知识的有限,我们今天对许多东西都还解释不了。我们的时空概念只有近似的效用,因此还存在着很大的相对或绝对偏差。”(《关于死后的生活》)

    荣格出生于1875年,父亲是一位有着语言学博士头衔的神学家、牧师,祖父是医学博士,而且传说是歌德的私生子。1922年,荣格在波林根买了一块地,花十二年建成了一个四位一体的建筑群,他称它为“塔楼”。他把列祖列宗的名字刻在三块石板上,列在院子里,他说当他在那些石板上刻字时,意味着“我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先发生了联系”,他强烈地感到他处于父辈、祖父辈与列祖列宗们所未完成和回答的事情及问题的影响之下,这之中自然包括祖父、歌德和《浮士德》。在关于青少年时期的回忆中,荣格大篇幅直率袒露他对上帝的体验,由于仅父母辈中就有九个牧师:父亲加两个叔叔再加六个舅舅。他是听着宗教话题、神学讨论及布道演讲长大的,但他认为他们说的都满足不了他对宗教思考和理解的渴望,父亲对信仰的盲目也令他反感,虽然他清楚这是基督教绝对信仰所要求的,他曾经拒绝上教堂。母亲在荣格眼里具有双重人格:心地善良并富有人情味的第一人格和阴沉可怕的第二人格。母亲的第二人格只要一开口,总能切中荣格的要害,“你一定要去读一下歌德的《浮士德》。”母亲有一次这样对他说。《浮士德》深深震动了荣格,“尤其是善与恶、精神与物质、光明与黑暗等两相对立的问题”。荣格认为歌德对他发生了某种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只针对他的。他后来在研究炼金术的过程中,更清楚地看到了自己与歌德的联系,“歌德的秘密在于他受制于原型转换的过程,”歌德将《浮士德》的写作视为“主业”,在歌德身上有一种活跃的东西,“那是一种超个体的过程,是原型世界的伟大之梦,”“灵与肉具有一种深远的历史特征”,荣格认为,“不管我们的灵魂还是身体都是由元素所构成,而所有这些元素在我们的列祖列宗身上就已存在。”荣格和夫人育有五个孩子,五个孩子又为他们带来十九个孙辈,重孙辈的人数就更多,不知荣格给他的满堂子孙们遗留下什么悬而未决的问题和事情没有,在荣格家族的集体潜意识里,他一定算是贡献非凡的吧。

    关于夫人,自传中几乎没有正面谈及,但附录中收录八封荣格在美国和突尼斯旅行时写给夫人的信,动人至极。读到先生从非洲写来的这样的文字:“想像一下,强烈的阳光,如万峰之巅上清新的空气,比所见过的任何海洋更为湛蓝的大海,神秘力量所创造的所有角色,在市场上你还能够买到古代的双耳细颈椭圆土罐,这一切,加上月亮!”我想夫人一定会为之陶醉。《附录》中阿尼拉•杰菲的《关于卡尔古斯塔夫荣格的家庭》,倒是转述了荣格对与妻子第一次邂逅的描述,十分有意思。21岁的荣格去拜访一位友人,遵嘱顺道去看望母亲的一位友人,当一眼看到这家14岁的女儿时,短暂瞬间中荣格就想:这就是我未来的妻子。涉及到夫人为数极少的几处中,又数两处最为重要,一是说荣格夫人的终身任务是研究有关圣杯的传说,直到1955年去世;二是荣格在撰写《力比多的变化与象征》时,估计到这本书一旦问世,便将令他失去与弗洛伊德的友谊,因此情绪十分低落,夫人认为弗洛伊德将会表现出宽宏大量,一再宽慰他,虽然结果证明荣格判断准确,却由此看得出夫人的善良。

    在波林根开始建他的房子不久,大女儿去探望,一到就惊呼:“什么,你要在这儿建房?这里可都是尸骨啊!”几年后,第二期工程开工,真还在两米多深的地下挖出了一具法国士兵的骸骨,荣格还为他举行了一个安葬仪式。荣格曾在塔楼里半夜里被绕着他房子走的脚步声以及由远及近的音乐声、笑声、说话声惊醒,推窗察看却什么也没有,第二天问在他那里过夜的牧羊人。“已经去世的老乡”,牧羊人不假思索地回答。大女儿能够觉察到这具骸骨的存在,荣格认为其预见力继承自他的外祖母。荣格的外祖母曾经“死去”36小时后,被母亲用烙铁放在脖颈处从鬼门关拉了回来,面容自此宛若重生。

    荣格对心灵发展方面的探索始于他是一名精神病学家,病人一些具有显著特征的心理,令他对弗洛伊德的研究,特别是弗洛伊德有关梦的解析理论大感兴趣,虽然在压抑根源上,他不同意弗洛伊德“性问题”是唯一因素的观点,但还是认真研读了弗洛伊德的著作,荣格的学术生涯也是从这里开始的。弗洛伊德在当时的学术界是非常不受欢迎的人物,谁要在学术上跟他沾亲带故,等于自取灭亡。荣格却公然与弗洛伊德结成一党,为他摇旗呐喊。一开始,荣格为弗洛伊德的卓而不群、聪明、洞察力深深倾倒,“弗洛伊德是我所遇到的第一个真正重要的人。”弗洛伊德也非常赏识荣格,并多次暗示荣格是他的接班人,但这却令荣格感到尴尬,因为他对此没有兴趣,同时也不想牺牲掉自己精神上的独立,而且他也无法完全赞同弗洛伊德的观点,特别是后者对性欲理论非同寻常的热情,世间万事万物非“性欲”莫解的神秘。弗洛伊德有一次重心长地告诉荣格,要从性欲理论中制定一种教条,一座不可动摇的堡垒,以防御“黑泥浆潮”。荣格因此陷入深深的震撼和迷茫,对一向以不信宗教著称的弗洛伊德,却要给人设立一个教条。

    荣格有一次为弗洛伊德解梦,为了解得更好,希望弗洛伊德能够提供多一些私生活细节,“我可不想拿我的权威来冒险!”弗洛伊德断然拒绝。“那一刻,他已经失去了他的权威性。”因为在荣格看来,弗洛伊德将他的权威性置于了真理之上。关于梦,两人也有着大分歧,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一种外表,其背后隐藏着含义;荣格则认为梦是一种天性,梦本身就在尽可能地表达某种东西。

    弗洛伊德始终沉湎于“性欲”这一个看问题的角度,令荣格将其归为“悲剧性的人物”。荣格后来发展出以原型理论为基础的分析心理学理论,最终和弗洛伊德分道扬镳。

    “作为一位科学家,荣格是经验主义者。”(阿尼拉•杰菲)荣格的经验来自他的内心体验,具体来说,是他的梦和幻觉。梦和幻觉是荣格学术研究的原始资料。他习惯于同时在两个层面上生活:意识层面和潜意识层面。前者“力求透彻理解,却常常无法做到”;后者“力求表达,却只能通过梦境来达成,而没有其他更好的方式。”荣格说他对一生的经历,比如旅行、遇到的人、周围其他东西等等的回忆都淡忘了,唯有内心体验,那些做过的梦、出现过的幻觉,也就是他潜意识中的那些冲突,在他记忆中从未丧失过。《荣格自传》因此充斥着大量梦境和幻觉的记述,从荣格记忆中的第一个梦(四五岁时)和第一个幻觉(十五六岁时)讲起,那是他精神生活的开始。——对!以潜意识的方式。真正以此为工作,则起始于1912年,也就是与弗洛伊德产生分歧后。荣格说他一生所有的工作,他在精神方面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来自他的幻觉和梦,“潜意识会传递给我一些洞察力,我据此来提取具体的结论,这就是我一生工作的内容。”在《序言》中,他起首就道:“我的一生是潜意识之自我实现的历程。潜意识中的所有一切都成为不寻常的事件,我的人格也在潜意识的状态下得以发展。”

    心理科学当是科学,荣格说:“原则上,分析心理学属于自然科学领域,但它比其他科学更多地仰仗于观察者的个人条件。”而荣格心理学发现最核心的内心转化过程也是个性化。

    荣格从心理学角度审视宗教问题,并明确承认其信基督教,但阿尼拉•杰菲说:“然而他强调理解和思考的必要性,这却与基督教要求绝对的信仰是完全相悖的。”当他论及上帝时,有时是立足于一种体验基础之上的主观感受,而有时,则是在进行客观的科学表述。基于此,荣格对其他宗教毫无忌讳,中国道教、藏传佛教、禅宗、印度哲学和宗教历史,他都有深入研究,并且“对东方智慧的价值深信不疑。”对东西方炼金术他也十分着迷,说中世纪的炼金术为他的潜意识寻找到了历史基础;对古典诺替斯教派他也悉心研究,因为“他们也曾涉猎潜意识这个原始世界中的一些现象,探讨了被直觉世界明显污染了的内容和意象。”

    关于书中的梦和幻觉,因为巨多,此处仅记一例: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年的秋天,荣格在独自旅行中出现幻觉:洪水肆虑,巨浪滔天,人类文明的碎片和成千上万具尸体漂浮在水中,最后汪洋变成了血海。这个幻觉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令他深感迷茫和恶心。两周后,同样的幻觉再度出现,幻觉中的情形变得更加可怕。这年冬天,有人问他对世界未来的看法,他谈到了血流成河的景象。1914年春夏,他三次做了同样的梦:盛夏里,大地冰冻,空无一人,万物冻死。7月底,他应英国医学联合会之邀在一个会议上做“潜意识心理分析中的作用”的讲座,他带着充分的心理准备:“因为这些幻想和梦都是天命。” 8月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除了梦和幻觉,荣格还讲了不少他通灵的事。比如1916年,荣格一方面感到一种形成思想的渴望和强烈冲动,一方面感到他的四周弥漫着一种少有的气氛,空气中充满了幽灵般的实体。他的孩子们一个接一个被鬼骚扰,直到有一天,家中门铃响起,打开门却没有人,但整幢房子仿佛一下子挤进来一大群人——幽灵塞满了家里的空间,密密麻麻一直站到了门口。荣格心想:天哪,出什么事了?幽灵们齐声大喊:“我们从耶路撒冷回来,在那里我们没有找到想找的东西。”这成为荣格《对死者的七次布道》的开场白,他用了三天写成,而且只要一拿起笔,幽灵们立刻消失,闹鬼结束了。

    以《幻象》为名的章节,主要记述了他的濒死体验。1944年荣格69岁,摔断了腿加上心脏病发作,陷入昏迷,昏迷中他经历了精神错乱,出现了种种幻象。简述之:他觉得自己置身宇宙空间,在离地球约一千五百公里的高空俯瞰地球,转过身后,看到太空中漂浮着一座深褐色花岗石凿空而成的寺庙,当他接近入口的台阶时感到,过去的一切都离他而去,充满了毁灭、被洗劫一空或者遭遇掠夺的感觉,他说那个过程无比痛苦,但这种感觉瞬间就消逝了,对所丧失、被掠夺的东西,他不再感到惋惜,并且“似乎我所经历的一切或者所做的一切,在我身上所发生的一切,都还在我这里。我也可以说:它与我同在,它就是我。这一切形成了我。”这一感觉让他感到极端贫乏的同时,又感到了极大的满足——“我是所有已经实现、存在过的事物的集合体。”他感到他拥有他过去的一切,当然,这也是他唯一拥有的。后来他的主治医生浮现,与他交谈,把他拉回了人间。医生以原型出现在荣格的濒死幻象中,这令荣格深深忧虑,他认为医生受到了威胁,而且离死亡不远了。果然,几个月后,医生死于败血症。

    《关于死后的生活》论述的是关于彼岸与死后的生活,是荣格对他经历过的场景和一些令他不安的想法的回忆,所借助的依然是潜意识,比如梦带给他的启示。还有“神话”。“当我谈论死后诸事的时候,我的言论都是发自内心的感动,而且除了梦和神话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他列举了许多他的梦,来呈现潜意识“有时能传递一些我们凭借所有逻辑判断都无法知晓的事情。”他以他潜意中的形象对意识世界中所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来说明潜意识中的形象需要引导,“故人的亡灵”同样,他们只知道他们死时知道的事,所以会竭力渗透到活人的生活中,以分享人类的知识。他是通过他观察逝者的梦境,以及其他人的梦,来获得这一观点的。他梦到的故人包括一位“尊贵的祖先”、一位生前囿于传统世界观的友人和他的父亲。

    论及转世、羯磨、重生、来世,荣格则以论理为主,说虽然他也通过观察他的一系列梦,“甚至无法完全驳斥”那一系列梦是关于转世的,但他还是对此一类观点抱怀疑态度。他梦到过一个小教堂里,一个陷入沉思的打坐的瑜珈信徒,长着他的脸。受惊而醒后,他想:“这就是设计我人生的那个人。他做了一个梦,就是我。我很清楚,当他醒来的时候,我就不存在了。”

    荣格全集有二十多集,要在一章里概述其著述,是不可能的,荣格也坚持认为没有必要:“偶蹄类家族特有的反刍活动不合我的胃口,它们把已经吃下去的东西再咀嚼一次。”但自传中仍然有一章《著述》,应是出版商的要求。《荣格自传》的动议缘自出版商,具体事务由阿尼拉•杰菲负责,反感将个人生活暴露于众的荣格犹豫了很久才答应。形式起初是杰菲提问,荣格回答,杰菲记录,后来随着叙述的深入,荣格越来越有兴趣,自己动笔写完了《儿童期》、《中学时代》和《大学时代》这“生命中最早的事件”。理解起来颇为困难的《后期思想》,也由荣格亲自撰写。但荣格不把回忆录看成是一种科学的作品,甚至他不认为这是他的书,因为他说这是由他说,“阿尼拉•杰菲动手”写的。按荣格的愿望,《荣格自传》没有收入他的全集。

    “一本关于我的传记,本章中所阐述的内容是必不可少的,即使对读者来说可能过于理论了。”《后期思想》开头便如是说,但荣格认为这种“理论”于他来说,是人生的存在形式和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所以这非常理论的章节仍是必要的。的确,这一章我读得最为头大,以后再读读看,看能读懂多少。

    荣格知道一本明智的自传应该包括“外在性”的事件:遇到的人、旅行、冒险、纠葛、厄运等等,但这些东西在他记忆中,绝大多数都无法回忆起来了,“命运在我一生中竟然都是偶然性的,只有内在的东西才是实质性和确定性的。”但自传中仍有一章《旅行》,突尼斯、新墨西哥洲、肯尼亚、乌干达、苏丹、印度、意大利。这也是整本自传中阅读起来相对不那么困难的章节之一。当然,其中仍然包含着大量的梦、幻觉、宗教、神话、传说……荣格仍籍此研究阿拉伯人、印第安人、非洲人、印度人——欧洲以外的人——的心灵场所;另一方面,他也从外部观察欧洲,进行历史比较。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其一是贝勃罗印第安人的宗教,他们认为他们是太阳之子,太阳父亲在他们的帮助下,每天升起和落下,他们的生命因此具有了宇宙意义,因为所有的生命是他们在维护。他们因此活得是那样的自豪、尊严和泰然自若。其二是荣格在意大利拉文纳的加拉•普拉西狄娅陵墓的奇异经历。荣格和当地一位熟人同去,他们在正教的浸礼堂为四幅巨大、美妙绝伦的马赛克壁画所深深吸引,一边看一边讨论,至少停留了二十分钟。离开时,荣格想买那些壁画的照片,却没找到,回瑞士后仍然念念不忘,正好有熟人去拉文纳旅行,荣格请他代购那些壁画的插图。熟人回来后告诉荣格,不仅图片找不到,就连荣格所描述的那四幅马赛克壁画也不存在。轮到当时和荣格同去的那位友人接受不了了,她花了很长时间都无法相信,她“亲眼所见”的事物却并不存在!

    宗教、神话知识的严重不足是理解《荣格自传》的重要障碍,当然不止,“事实上,荣格的回忆录与他的科学思想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自传记录者阿尼拉•杰菲在《前言》中如是说。书后附有《术语表》和荣格《生平年表及著作表》,那些术语我仔细研读,有时还套进正文里读,可是不少东西还是一知半解。至于荣格的著作,简直多得吓死人,非专业人士怕是不大敢去碰触吧。“我的一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我所写的东西的结晶,而不是相反。”我读书总是最后读《序》/《前言》,所以读到荣格“这本自传是我一生的记载,是从我所掌握的知识来撰写的。阅读这本书对不了解和不理解我的思想的人来说是相当困难的。”这句话时,大松了一口气。

    以荣格先生“今天,我们需要心理学,因为它与我们的存亡悠关。”作结这篇我写得相当不轻松的长文。

    (请勿转载)

    补记:自从读了《荣格自传》,开始注意起自己的梦来。早晨醒来,趁着梦境新鲜,琢磨一番,发现那些梦往往起于白天某个看起来极其微不足道的情景或者某个一闪而过的心念,微小快速到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可是在梦中,它们会以一个匪夷所思的结构出现,改头换面到难以辨识。梦的不惜庞大叙事是我探究它们时最感惊异的,但是细究便会发现,梦境虽然离奇,其核心往往是我最在乎的。——梦会变本加厉这种“在乎”,用种种极端的表现手法。暗夜里,最忙碌的是梦境导演。

    再补记,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一个荒唐人的梦中》写道:“大家都知道,梦是一种非常奇怪的东西:有的梦境清晰的惊人,连细节都像精工雕琢的珠宝一样完美无缺,有的梦境一晃而过,仿佛在空间和时间中飞速穿行,什么印象也没有留下。左右梦境的好像不是理智,而是愿望,不是头脑,而是心灵,其实我的理智在梦里有时也会大耍花招,而且巧妙极了!这时,理智在梦里钩起的都是些完全不可思议的事情。……既然这梦让我明白了真理,那就不管它是梦是真,岂不都无所谓?你一旦懂得和认识了真理,那么不管是睡是醒,反正总算明白了这是真理,再没有别的真理,也不可能有别的真理。

    “当你在梦里穿过空间和时间,超越存在和思维的规律,只会在心灵向往的地方停下。”

    再补记:克里希那穆提认为,梦就是白天生活的延续,是白天的混乱、焦虑、对安全的渴望以及执着的延续。白天所有的一切,以符号、图像及意象的形式再现在梦境中,并且小题大做。如果白天借助充分的觉察对自己的一切一查究竟,就会出现一些深层的、无意识的暗示,就能揭露、诱出隐秘的动机、焦虑,诱发无意识打开它的内容——如果能做到,上床睡觉时,就会发现心,包括脑子,变得极其安静,头脑就能得到充分的休息。

    再补记,霍布斯在《利维坦》中指出:“在清醒时我往往能看出梦境的荒谬,但在做梦时则永远也想不到在清醒时思想的荒谬;当我考虑到这一切时,我对于在自己在做梦时随着自认为清醒,但在清醒时却能知道我没有做梦,就感到满意了。”(9页)

  • 【豆瓣荐书团】如果你不算了解 Bob Dylan,请调整对这本书的预期

    作者:爱乐的陈 发布时间:2019-06-02 01:09:06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7分

  • 主题深度:5分

  • 文字风格:7分

  • 语言运用:9分

  • 文笔流畅:6分

  • 思想传递:4分

  • 知识深度:8分

  • 知识广度:7分

  • 实用性:4分

  • 章节划分:9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9分

  • 情感共鸣:8分

  • 引人入胜:9分

  • 现实相关:3分

  • 沉浸感:9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4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9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9分

  • 书籍清晰度:4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 是否包含广告:6分

  • 加载速度:3分

  • 安全性:4分

  • 稳定性:6分

  • 搜索功能:9分

  •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无漏页(347+)
  • 情节曲折(107+)
  • 体验好(150+)
  • 体验满分(631+)
  • 字体合适(629+)
  • 无水印(404+)
  • 格式多(520+)

下载评价

  • 网友 师***怀: ( 2024-12-27 01:06:34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瞿***香: ( 2024-12-12 13:18:44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宫***凡: ( 2024-12-14 09:17:34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后***之: ( 2024-12-15 14:42:28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孔***旋: ( 2024-12-24 16:46:15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孙***美: ( 2024-12-29 10:04:51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冷***洁: ( 2024-12-31 12:46:14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扈***洁: ( 2025-01-05 14:09:25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汪***豪: ( 2025-01-07 07:01:44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濮***彤: ( 2024-12-28 11:15:37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居***南: ( 2024-12-26 07:06:28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康***溪: ( 2024-12-12 03:20:56 )

    强烈推荐!!!

  • 网友 权***波: ( 2024-12-17 09:11:55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索***宸: ( 2025-01-04 06:33:59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寿***芳: ( 2025-01-08 12:47:12 )

    可以在线转化哦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