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理念与经济法制度完善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新发展理念与经济法制度完善 新发展理念与经济法制度完善精美图片](https://qnmob3.doubanio.com/f/frodo/b9c30c34e0a0c4697919a65783703492eaf8b674/pics/subject/book_normal.png?imageView2/2/q/80/w/200/h/300/format/jpg/sharpen/1)
新发展理念与经济法制度完善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在我国建设现代国家的新发展阶段,要解决各类发展失衡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尤其需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本书基于新发展理念、发展理论与经济法制度之间的内在关联,着力阐释新发展理念的核心内涵和基本逻辑,并进一步提炼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理论,以指导和推动经济法制度的完善。在此基础上,本书从新发展理念和发展理论的视角,运用“历史—系统”“价值—规范”等分析方法,分别探讨了财税法、金融法、计划法、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各类具体制度的问题与完善路径,以期有助于构建“发展型法治”,促进“发展的法治化”,并深化“法治与发展”研究,推动经济法学以及“发展法学”的发展。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在我国建设现代国家的新发展阶段,要解决各类发展失衡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尤其需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本书基于新发展理念、发展理论与经济法制度之间的内在关联,着力阐释新发展理念的核心内涵和基本逻辑,并进一步提炼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理论,以指导和推动经济法制度的完善。在此基础上,本书从新发展理念和发展理论的视角,运用“历史—系统”“价值—规范”等分析方法,分别探讨了财税法、金融法、计划法、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各类具体制度的问题与完善路径,以期有助于构建“发展型法治”,促进“发展的法治化”,并深化“法治与发展”研究,推动经济法学以及“发展法学”的发展。
精彩短评:
作者:时间的玫瑰 发布时间:2020-11-14 12:32:48
书名萌萌的,然而文章却可都真沉重啊。跨度六十余年乃至七十年,可我觉得,自青年时期季羡林失去母亲之后,他心里那个悲伤易感的宛若teenager的存在就一直没有离开过了。哎,那么丰富的人生经历,见识那么多,我读完大多数文章的感觉都是,对他而言所有曾经温暖的陪伴,最后都成为他悲伤的回忆,人事物皆然。哎。
作者:YB 发布时间:2021-07-25 11:29:42
20130204购买
作者:冰妃袭阳 发布时间:2017-04-27 14:24:54
打个球怎么这么难!看第一章我就晕菜了!
作者:方悄悄 发布时间:2017-05-10 22:59:45
不是没有一点失望,嗯,故事被写小了一点,但也因为这样,完美地结束了。作者开车穿越美国的路程感觉很清晰,我仍然觉得他是一个天才,因为拥有勇气、技巧和体力。
作者:以心电信 发布时间:2024-03-06 08:37:03
3.5 挺好且全的科普著作。
1-3章介绍基础要件,涉及:定义和范围、基本方法(不断的“预期vs实际”,不断存在差异)、图示工具(函数)。
4-7章介绍各个通货膨胀理论派系。
各理论其间,通过:重新进行概念切分(正确的理论家失业计算vs错误的主体主观计算、进步的工业vs保守的服务、暴露与隐蔽部门)
-择其二放置于变动、其余放置于不变
-以函数具象化“两个要素的同时变动趋势”
-最终给出“哪个在决定中占比更重”这样的共通过程。
但试图营造出“对经济系统越发靠近整全掌握”的学科进步朝向是无力且空洞的。
既不换表、也不拆开,“左右晃、上下晃-进行趋势记录”。比起自信的实证经济科学,更像“学术饭碗”的共同体永续+“内部有争辩、学科有活力”的景观永续。
作者:易水寒 发布时间:2015-11-03 13:55:46
这书需要update了
深度书评:
吴晗将历史知识普及:新中国“把历史交给更多人”
作者:荣荣 发布时间:2021-06-16 15:35:05
吴晗是新中国第一位大力从事普及历史知识的史学家和教育家 。他利用专业的学术知识,充分利用报纸进行历史知识的普及工作。
建国前后政局混乱,人心惶惶,读史学史比任何时候都重要,李大钊在民国时期指出史学“最要紧的用处,是用他来助我们人生的修养”。求真的态度就是一种科学的态度,这种精神可以外化为一种人生的态度。
1943年开始,吴晗作为明史研究者在云南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发表历史理论及科普知识的文章,当时的报纸就是人们得到“娱乐、教益与知识”最为“迅捷”的手段与途径。
白寿彝先生充分肯定了吴晗在中国近代史学史上的地位 , 认为“吴晗同志对历史知识普及化的工作 , 是必须肯定的”。
《吴晗讲历史》这本书编撰了吴晗二十几年的文字,是一本建国前后的历史科普大观。这二十几年是吴晗先生学术成果辉煌的时代,也是他因文而惨遭毒害的年代。如果只是用现代眼光去考究吴晗先生的思想倾向,不免过于脱离现实背景。需将历史看成“活的东西”,在每个时代都有“解喻”的观点背景。
借用吴晗先生文章中的一段观点:
“评价历史人物,应该从当时当地的情况出发,应该从这个人的作为是否有利于当时的人民、当时的生产出发。”
我们要肯定的是吴晗先生在战火连天、时局动荡的年代,把历史研究的结果用文学的美文写出来,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与手段给予大众进行历史的知识的普及。
01|“活的历史”要配以唯物主义科学史观
历史发展是一个永恒的流动态势,历史主体生生不息,时刻进展得“活的历史”。在陈述历史过程中,固然有当下人的各类意识活动。
吴晗借《谈曹操》对这位历史人物同时受到“奸雄”和“能臣”两个对立词汇的评价,给予论述。
“奸”字是贬义词,但对谁“奸”,又该对谁“忠”?这该是大众重新思考的问题,而非拿来即用,一代代盖棺定论。
那么该如何评判一位历史人物的成败好坏?
衡量标准当以唯物主义历史观,即:
生产是历史一切社会进步的尺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人类社会的进程。
曹操对于当时人民所起到的作用是推动时代进步还是后退,促进生产力水平发展,推动中国社会进程与否,给予评判才是公平的。
曹操虽然没有完成全国统一事业,但是在他所领导的区域,安定了社会秩序,改进生产工具促进生产,重视教育,对中国文学推动作用繁荣了文化,推动了时代的进步。
这是吴晗个人对于曹操的个人评判,但吴晗先生并非是为了传播曹操的丰功伟绩,而是科普一种唯物主义历史观。
这篇文章发表于1959年的《光明日报》,对于当时思想容易受到裹挟的国民来说,面对物是人非,思想波动失去主体意识或者意识过强不具备合理性。
从旧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客观认知过程中,增长大众人民对现实人的感悟和理解能力,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化,不断提高客观的判断意识。
现实的人无非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人格化,他们所有的性质和活动始终取决于自己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物质生活条件去观察人及其活动,能准确地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描绘出人类发展的真实过程。
人无完人,从历史进程上看,当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一切。
02|戏剧不等同于历史
长期以来,劳苦大众所了解的历史故事,大多受戏曲小说的影响,专业的历史书籍和文献是不会流传到教育程度低下的大众手中,而戏曲小说情节难免偏激存在诸多史识性错误。
例如一般人都误认为行当为老生的诸葛亮比行当为小生的周瑜年长。直至1959年吴晗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论赤壁之战里的周瑜、诸葛亮、张昭》一文,指出赤壁之战当年,鲁肃37岁,周瑜34岁,而诸葛亮年仅27岁。许多人才第一次明白诸葛亮实际比那两位都小得多。
根据《三国演义》写成的戏剧《群英会》广泛受到观众的欢迎,吴晗总结几个与史料不太符合的问题:
第一把孙、刘联盟的主谋和组织者鲁肃写成老实而无用的老好人;
第二把大政治家诸葛亮写成了妖里妖气的老道;
第三把言议英发、雅量高致的周瑜写得过于偏狭局促;
第四把当时杰出的军事领袖曹操写得很容易上当受骗,糊涂得可笑。
小说和戏剧不等于历史,容许虚构、假象成分,这也是大众人民作为观众忽视的问题,而吴晗在文章中给出精湛的短小剧评,就会让大众更有兴趣接触历史的真相,了解更真实的人物形象风貌。
历史要随着时代的进展,不断的发展和修补,不断的重作。改作或重作历史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史家的责任。但对于普通大众,拥有正确的史观,能够分辨戏剧小说等艺术形式与历史,有更多的内动力愿意了解历史真相,也是对自我认知更近真,更完满,更深入的表现。
《历史上的君权的限制》是吴晗谈论君权的一篇历史议论文,这篇文章最早刊登于1943年《云南日报》,而后被收入至他的第一本作品集《历史的镜子》。
他指出几十年来教科书和书籍,给民众造成一种误解:民国以前,几千年来的政体诠释君主专制,甚至是苛暴、独裁、黑暗的。
他用五点说明了大部分君权也是受到限制的,受到上天与祖宗家法的束缚,这就是君权之约束器,而受到限制的君权是被人民所爱带戴的。
03|用“豹纹”的形式传播历史
在如中国有几千年的教育史,为什么没有历史几千年的大学?
吴晗先生把之前的国子监等组织机构,叫做“官僚养成所”,拿朱元璋来说,他口中的“教育”“办学”并非我们现代人脑中所反应出的国民教育,而是为了建立一个政治机构,培养为他所用的政治人才。
《古人的坐、跪、拜》和《古人读书不易》、《古代的服装及其他》、《宋元以来老百姓的称呼》等等几十篇文章,都是历史知识的普及,文字浅显易懂,风趣幽默,在我们眼里古人封建,古板......然而,吴晗先生发表在日报上的历史小常识文章,太令人着迷的。
吴晗先生用以历史文学家执笔,能用简单易懂的词汇描写历史的事实,绘影绘色,活现当日的一桌一椅,一颦一笑,可以可读性很强的历史知识自然妇孺皆知,人人爱读。
客观地了解过去,导引我们在历史中发见了我们的世界,发见了我们的自己,使我们自觉我们自己的权威,知道过去的历史,就是我们这样的人人共同造出来的,现在乃至将来 的历史,亦还是如此。
写在最后:
读吴晗先生的这些历史文章集作,要回忆在建国前后的历史背景中,没有“戏说”、没有“说教”、避免枯燥冗长,简单明快的语言,写给大众,写给普通读者,让更多人带着对过去的好奇心重新思索未来,带着美好的阅读体验促使打开历史视野。
了解历史对普罗大众有什么用?
正如李大钊所言,历史好比一座“崇楼”,“我们登这 过去的崇楼登得愈高,愈能把未来人生的光景及其道路,认识得愈清。”
清楚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前进目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自觉地创造新的历史。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作者介绍:荣荣
每本书都认真读过,写书评,推荐好书!欢迎关注~
《马可波罗行纪》讨论材料
作者:希望 发布时间:2015-06-30 11:43:39
杨志玖:《马可波罗到过中国—— 对<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的回答》,《历史研究》,1997年第3期。
二、否认确据
(一) 马可书中说, 波罗一家得以离开中国的机遇, 是由于伴随三位波斯使臣Oulatay、Apusca、Coja护送一位蒙古姑娘(原文为lady ) Cocachin (阔阔真) 从海道航往波斯。这三位使臣的汉文译名在《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八“勘” 字韵所引元代的《经世大典 站赤》中有记载, 他们叫: 兀鲁、阿必失呵、火者, 他们是奉旨“取道马八儿(马可书中的Maabar) 往阿鲁浑(马可书中的Argon) 大王位下” 的。伍德傅士却不以为然, 认为这一故事可能是从其它资料借来的, 因为在汉文里或拉施特( Rashid) 的《史集》里都没有提到有欧洲人或意大利人伴随那位姑娘(第32页)。伍德博士反驳说, 即令承认确有蒙古姑娘之行, 也只能说明这又是马可波罗重述的一个尽人皆知的故事, 像他重述的远征日本和王著叛乱事件一样(第137页)。
蒙古姑娘出嫁是否尽人皆知? 《元史》、元人文集及其它元代文献都无记载。须知,这个姑娘并不是什么皇室之女, 只是蒙古伯岳(牙) 吾部一贵族之女, 不值得大书特书。
(二) 王著叛乱事件, 《元史》、元人文集、拉施特《史集》以及马可波罗书中都有记载, 是一桩轰动朝野、尽人皆知的大事。马可波罗说, 事件发生时, 他正在当地。这应当是真的, 因此事发生于元世祖至元十九年三月十七日丁丑夜间( 1282年4月16日) ,正是波罗一家在中国之时。他虽未参与此事, 但当时在大都, 会听人(西域人或蒙古人) 向他转说。伍德博士认为马可记此事有误, 系取自阿拉伯或波斯资料, 而非其本人所见(第146— 147页)。我们承认马可未在出事现场, 但事后听人转说则不可否认。
马可说,发动此次叛乱的主角名Cenchu,是个管领一千人的军官,其母、女、妻并为阿合马所污,愤而欲杀之,遂与另一名Vanchu者同谋,其人是一管领万人的军官,二人设计,纠合同党,于夜间杀死阿合马。英国学者穆尔( A. C. Moule) 即指出, Cenchu 是千户译音, 即指王著, Vanchu 是万户译音, 指其同谋者高和尚。这就和《元史》记载基本一致。
三、版本问题
一位学者就语汇的极端分歧, 认为可能有另一位代笔人(指如鲁思蒂谦诺) (第47页) ; 另一位学者则认为有一串人根据其惯用的语词参与工作(第50页)。伍德博士说, 由于马可书原稿早已遗失, 这些被分析的版本都非原著, 其分析结论还难以绝对证实,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与人们对中世纪东方认识的迅速扩展, 我们只能得出这一结论, 即现在残存的版本中, 有许多人在原版的基础上增添了不少窜改的东西(第48页)。
四、漏载释疑
(二) 印刷 伍德认为马可波罗提到纸币, 但未提印刷术(第68页)。当时欧洲还没有印刷术和印刷品, 怎能要求他说出印刷术这一名称呢?
(三) 汉字 马可书中却未提及汉字。据《元史 崔斌传》, 至元十五年( 1278年) 时, 江淮行省的官僚(当指蒙古及西域人) 竟“无一人通文墨者”。不通汉语或汉文并不妨碍一个外国人在中国从事各种活动。马可波罗是商人,以他的文化水平, 很难顾及文字尤其是难识的汉字。
(四) 茶叶 马可书中没提到茶叶。马可波罗书中没有提到中国的茶, 可能是因他保持着本国的习惯,不喝茶。当时蒙古人和其他西域人也不大喝茶,马可波罗多半和这些人来往,很少接触汉人, 因而不提中国人的饮茶习惯。
(五) 缠足 马可书中却无此记载。
张星烺生说, 辽、金、元的统治者, “鄙弃汉人风俗。淮以北, 南宋时, 人即多改胡姓, 衣胡服, 操胡语。缠足一端, 吾人亦可推想当时北方未必为习尚也。马可波罗居中国十七年, 大半皆在北方。其所有记载, 亦以北方为最详。当其官南方时, 富贵人家之妇, 或甚少见, 或因记载简略, 而有缺也。
(六) 长城 伍书专辟一章, 名曰《他漏掉了长城》(第96— 101页)。她说, 这一遗漏乍看起来很糟糕, 但值得争论的问题是, 长城在13世纪是什么样子以及当时它是否存在。她指出, 现在所见的长城是明朝开始用砖石建造的, 而以前的长城则是用黄土筑成的, 不过, 经过捣碎夯实的加工仍很坚固, 至今仍有遗迹。她引用了伴随英国使臣马戛尔尼( G. Macartney) 于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 抵华的副使斯汤顿( G. Staunton) 的《记事》: 他又从威尼斯道奇( Dog e) 图书馆中引用了一段有关马可波罗到中国的路线: 抵达喀什噶尔(今新疆喀什) 后, 他折向东南, 过印度的恒河至孟加拉, 沿西藏山区至中国的陕西、山西最后到达大都, 而无需穿越长城。
看的人要有一定历史知识。马可波罗, 一个商人的儿子, 学识不高, 对中国历史毫无所知, 他能对断壁残垣或突起的碉楼感兴趣并告诉旁人吗?
即使对马可波罗来华前金朝所修的“长城” , 马可书中也没有记载。马可波罗经常往来大都(今北京)和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 ,自应经过界壕,但他却视而不见,无动于衷。这些界壕和边堡已堙塞或荒废,无可观者,不足触发马可的好奇心情。
亨利 玉尔对马可波罗未提长城的解释。在《导言》中, 他说: “书中未提长城, 但吾人有理由相信, 当马可波罗在他口述某一章时, 他心中所指, 定是长城。”玉尔指的是该书上卷第59章《天德省及长老约翰的后裔》所述该地“即吾人所称之葛格( Gog ) 与马葛格( Mag og ) , 而彼等则称为汪古( Ung ) 与蒙古( Mungul)”。玉尔注释此段时认为, 马可在提及葛格与马葛格时, 其心目中实际上是指西方传说的“葛格与马葛格壁垒( Rampart of Gog and Magog )” , 即传为亚历山大王所筑的壁垒, 此处则指中国北边的长城。
他可能听到汪古、蒙古与葛格(冯承钧译写为“峨格” , 甚可注意)、马葛格发音有相似之处, 因而生此联想。当然, 这一带是汪古部族的地盘, 而汪古部是为金朝防守边墙的; 还有一说, 在蒙古语中称边墙为汪古。因此, 马可波罗是否因此而联想到“葛格与马葛格壁垒” 也未可知。
黄时鉴、龚缨晏:《马可• 波罗与万里长城— — 兼评《马可• 波罗到过中国吗?》,《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抵达可失哈耳(今新疆喀什) 以后, 沿着丝路南道到了罗布泊, 然后经沙州(今甘肃
敦煌) , 沿河西走廊东行, 过天德军抵达元上都, 再到大都。如果将马可• 波罗的这条入华路线与元代之前的中国长城线路加以对比, 就可以发现, 他至少在两个地方有可能见到长城: 一个是在西部的敦煌地区, 另一个是在从上都到大都的旅途上。
马可• 波罗入华时, 敦煌地区的长城, 即秦汉长城的西端,早已荒废。
当马可•波罗来到中国时, 除了极个别的关隘被人们加以修缮利用外, 长城的绝大部分都已成为荒芜的遗址。长城只是作为古迹, 从而和一些古寺废庙一起出现在元人诗文和地理
文献之中。
杨志玖:《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从他所记元代节日和刑制谈起》,《文史知识》,1998年第9期。
马可波罗举出了两个重要的节日。一个是忽必烈的生日:他说,大汗的生日是九月二十八日。冯承钧译《马可波罗行纪》作“大汗生于阳历九月即阴历八月二十八日”是意译,可信。据《元史•世祖纪(一)》,忽必烈生于乙亥年(1215)八月乙卯日,即八月二十八日(西历9月23日),马可所说,与《元史》完全一致。
另一盛大节日是新年。马可说,他们的新年开始于2月(西历),这一天,全国自皇帝、臣僚及人民一律穿白衣,举行庆贺,称为白节。
蒙古旧俗,以白为吉,恰如马可所说,他们认为白衣是幸运和吉祥之物,因称元旦为白节。注释家亨利•玉耳说,蒙古人迄今(指19世纪末)仍称正月为“白月”。
马可讲到蒙古人的法律时说,如有人偷一件不犯死罪的小东西,则被打七棍,偷两件则被打十七下,三件打二十七下,或三十七、四十七最多打到一百零七下以致被打死。如愉十五头牛或一匹马或其它贵重东西,假如他能赔偿,则需赔所偷物品九倍的价值。
按,以“七”为答刑始数,这是蒙古的刑律。元世祖统一中国后,虽制定新律,仍遵行蒙古旧制。据《元史•刑法志(一)》,《名例》中的“答刑”(用小竹板打)自七至五十七,杖刑(用大竹板或木棍打)自六十七至一百七。
至于偷一赔九刑罚,也与《刑法志》相同:“诸盗驼马牛驴骡,一陪九。
周良霄:《元代旅华的西方人——兼答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历史研究》,2001年第3期。
《马可波罗行纪》有关中国的部分,确有伪冒吹嘘的地方,第145章“襄阳府大城及其被城下炮机夺取之事”就是不争的例子。元军攻城,利用了回回炮,造炮者阿老瓦丁、亦思马因,载在《元史》卷203,无可置疑。而《行纪》则掠以为己功,言之娓娓,谎言欺人,这是有目共睹的。在我看来,《行纪》中一些说他是如何受重任、如何受尊宠的记载,大多应该归入这一类,在尚无的证之前,是不值得相信的。从《行纪》来看,他的主要语言是突厥语和波斯语,而单靠这两种语言,在元朝中想受重任、掌实权是不太可能的。
一涉及行政组织,则无论是中央或地方,都近于完全无知。一个混迹元朝官场17年的人,对官制如此缺乏了解显然是不可想象的。
马可波罗,他是来自意大利的罗马天主教徒。他只身东来,必须有所投靠;而在宗教上和他最亲近的恐怕只能是主要由阿速人、钦察人等基督教徒所组成的小群体。这就决定了马可波罗在中国逗留的时间哪怕长达17年之久,然而他的人事活动范围却只能很小,因此对汉文化完全隔绝是必然的。
对汉文化的隔膜与叙述的空泛、一般化是当时西方来华旅游者所做报导的通病。造成这一病症的原因则是元代东来的西方人士居处的特殊形势所造成的。
马可波罗书中记述的空泛与一般化并不是没有例外的。当事件的发生牵涉与基督教徒有关的问题时,他的记述是惊人的准确。
例一是关于那颜叛乱。那颜是一个受洗的基督教徒,旗帜之上以十字架为徽记。《行纪》记两军大战之前列阵,“种种乐器之声及歌声群起,缘鞑靼人作战以前,各人习为歌唱,弹两弦乐器,其声颇可悦耳。弹唱久之,迄于鸣鼓之时,两军战争乃起”。比照一下虞集《道园类稿》卷37《淮南宪武王庙堂碑》,其中写元军在崖山之战前,张弘范令全军说:“闻吾乐作乃战,违令者斩。”“乐作,宋人以为且宴,少懈”。可知阵前奏乐,是蒙古军的惯例。《行纪》则详言乃颜被擒,“命立处死,勿使人见”。“遂将其密裹于一毡中,往来拖拽以至于死,盖大汗不欲天空土地太阳见帝族之血,故处死之法如此。”乃颜被立命处死的记载是可信的。用毡裹着犯人震死或沉水死,也正是蒙古处死宗王的特别方式。此次出征,忽必烈乘的是象舆,读虞集所撰《上都留守贺公墓志铭》可见。《行纪》则记临战“大汗既至阜上,坐大木楼,四象承之,楼上树立旗帜,其高各处皆见。”不是身历其境的人,大概是很难做出这种细腻描写的。
例二是《行纪》第149章“镇巢军”,说的是在伯颜亡宋战争中遣一队阿兰军人往取此城。“诸阿兰皆是基督教徒”,他们入城后纵酒酣睡,如同猪豚,尽被居民杀死。正因为这件事情是发生在阿兰族的罗马天主教徒军队身上,所以《行纪》的描述也能如身历其境。
按照蔡美彪先生的推测,马可波罗很可能是一个斡脱商人。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当时的斡脱商借助于牌符圣旨,驰驿往来,为官府、权要牟取重利,其经营内容与经营方式,都是超出于正常商业活动之外的。因此,他们不需要、也不能深入到普通的汉人社会中去。
崔岫:《马可波罗是否到过中国——访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党宝海》,《科学世界》,2003年第8期。
首先,《马可•波罗行记》中记载畏吾几人(今维吾尔族)的祖先不古可汗是从树瘦里诞生的。13一14世纪的波斯文和汉文文献也记载了类似的传说。尽管马可•波罗的记载比较粗略,但基本故事情节相同。这个树生传说应是马可•波罗在中国听到的,因为他在欧洲或近东不可能看到有关的文献。
其次,《马可•波罗行记》记载元朝政府在灭掉南宋后,大量拆毁南方的城墙,而我在《元史》、《元典章》、元人文集中也发现了有关元朝拆毁江淮以南城墙的记载。
另外,《马可•波罗行记》还写到忽必烈曾下令在国家主要道路的两侧栽植树木,给行人提供荫凉,指示方向。这条记载和同时期元朝法律的规定是一致的。元代的法令汇编《元典章》、《通制条格》等都收录了忽必烈的这项命令。
他在中国的旅行路线问题。书中提到的主要路线有三条。这三条路线是当时中国国内交通的大动脉,与元代的国家驿道基本吻合。
周宁:《西方的中国形象史:问题与领域》,《东南学术》,2005年第1期。
马可波罗游记是最让西方人想入非非的一本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马可-波罗创造了西方集体记忆中的契丹形象。马可-波罗游记有关中国的内容集中在三个方面:物产与商贸、城市与交通、政治与宗教。契丹蛮子,地大物博,城市繁荣,政治安定,商贸发达,交通便利。契丹传奇不仅具有清晰的形象,还有确定的类型化的意义与价值。契丹蛮子,最大的魅力在于其物质繁荣。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蒙古治下的中国相对于中世纪晚期贫困混乱的欧洲来说,都算得上是人间天堂。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中世纪晚期的欧洲文化也需要一个物质化的异域形象,因为这是他们超越自身基督教文化困境的一种启示。物质化的契丹形象可以激发中世纪晚期西方文化中的世俗欲望,使其变成资本主义文明发生的动力。
契丹传奇是关于东方世俗乐园的传奇。正如黄金是财富的象征,契丹话语中传奇化的大汗,则成为权力与荣誉的象征。马可•波罗、鄂多立克、马黎诺里的文本中,都有对大汗威仪的描述。在大汗的形象中,隐约透露出中世纪晚期欧洲的世俗政治理想。马可•波罗的故事主要流传在南欧(意大利半岛与伊比利亚半岛。
蒋岱:《<利玛窦中国札记>与<马可波罗行纪>的跨文化想象的异同》,《东方丛刊》,2006年第4期。
他在“哈密州”一章中杜撰说,此地居民“设有一外人寄宿其家,主人甚喜,即命其妻厚为款待,自己避往他所……主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妇女皆美丽,全州之中皆使其作`龟’,其事非伪也”,这个他所向往的虚构空间,是威尼斯贵族社会淫逸之风的折射。无意之中“言说了自我”。
元蒙北方(契丹全境)采烧黑石(煤),“用石作燃料”,“盖石之火力足,而其价亦贱于木也”。这个异国形象恰恰把威尼斯当时没有煤作燃料的现实转换到语言隐喻层面上来了,传递出其本国资源贫乏的情况。他在言说遥远中国物产时,“目光”却来自威尼斯或热那亚,因此中国形象揭示出了马可•波罗在本土与异国空间之间的关系。即凡意大利没有的东西,他必在《游记》中大谈特谈,威尼斯人正是通过《游记》的文化想象来“反视自我,书写自我,反思和想象的。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9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网站更新速度:9分
使用便利性:6分
书籍清晰度:3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是否包含广告:3分
加载速度:8分
安全性:8分
稳定性:5分
搜索功能:4分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可以购买(217+)
- 体验还行(594+)
- epub(621+)
- 三星好评(401+)
- 速度快(224+)
- 速度慢(564+)
- 图书多(666+)
下载评价
- 网友 谭***然: ( 2024-12-31 09:47:50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屠***好: ( 2024-12-26 08:37:58 )
还行吧。
- 网友 车***波: ( 2024-12-21 00:37:14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冉***兮: ( 2024-12-27 04:09:46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訾***雰: ( 2024-12-24 06:07:28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权***波: ( 2024-12-29 10:37:29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寇***音: ( 2024-12-24 13:44:35 )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通***蕊: ( 2024-12-24 10:23:58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芮***枫: ( 2024-12-27 14:26:09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丁***菱: ( 2024-12-29 02:55:28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方***旋: ( 2024-12-16 12:04:59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宫***玉: ( 2025-01-06 10:33:40 )
我说完了。
- 网友 寿***芳: ( 2024-12-24 15:37:08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融***华: ( 2025-01-06 17:36:58 )
下载速度还可以
喜欢"新发展理念与经济法制度完善"的人也看了
全国会计证从业资格考试教材:会计基础零基础通关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46亿年的奇迹:地球简史(共8册)(清华附中等全国11位名校校长联袂推荐!完备、直观、生动的科普读物!)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The Bronze Bow 青铜弓箭 1962年纽伯瑞金奖 9780395137192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游泳竞赛规则(2014-2018)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Strategic Learning: How To Be Smarter Than Your Competition And Turn Key Insights Into Competitive Advantage9780470540695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剑桥少儿英语考试全真试题第二级G(扫码听音频)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必备规范汇编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军事百科典藏书系--大洋主宰:全球海军旗舰百科图鉴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吕如雄书论语(1函2册)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明抄真本梅花易数00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2001-2002京城置业手册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画说印象派:莫奈的故事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党性教育科学化研究【正版书籍】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3-6岁】儿童英语分级故事绘本 初级版 全30册 英语语言启蒙绘本 小学1年级常用句型 幼小衔接 学龄前 幼儿园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Cisco QoS认证考试指南(第2版)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9分
人物塑造:3分
主题深度:4分
文字风格:3分
语言运用:8分
文笔流畅:3分
思想传递:4分
知识深度:4分
知识广度:8分
实用性:3分
章节划分:3分
结构布局:7分
新颖与独特:8分
情感共鸣:5分
引人入胜:9分
现实相关:5分
沉浸感:9分
事实准确性:4分
文化贡献: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