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书屋 -手艺之道:18种觉醒与新生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42:17

手艺之道:18种觉醒与新生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手艺之道:18种觉醒与新生精美图片
》手艺之道:18种觉醒与新生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手艺之道:18种觉醒与新生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59847140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4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77.57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42:17

内容简介:

手艺是一种生活方式。传统的手艺顽强地代代相传,如同太阳朝升夕落,人间晨钟暮鼓。看似单调、重复的劳作,赋予手艺以神性之光。这本访谈录想要呈现的,并不只是沉默的坚守, 是在时代洪流中,在面临“民艺与设计”“传统与创新”“消亡与重生”等等这些宏大命题时,所谓的手艺,还有哪些空间和可能。

我们这个时代杰出的创作者,面对现实的困境,率先醒来,努力发现症结所在,并以孜孜不倦的创作作为回应,不仅完成了对自我的 , 为手艺的存续与迭代拓出新的空间。书中收录了18篇访谈, 是18种觉醒与新生之路。手艺从传承、革新到传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从这些对话中发现端倪,获得启迪。作为回报,传统技艺与器物,同样给设计界带来了反思、沉淀与重新出发的契机。


书籍目录:

前言:手艺之道

上篇:我之深处

安田猛(Takeshi Yasuda)

在“中间地带”发现自我

八木隆裕(Takahiro Yagi)

头文字K

王金山(Wang Jinshan)

经纬时光

吴元新(Wu Yuanxin)

采蓝

菱田贤治(Kenji Hishida)

我的信条是不和别人较量

李伯苍(Lee Boa-Tsang)

我的客人是琴,不是人

伊格拉·露西娜·奥帕拉(Igora Lucyna Opala)

羊毛书写者

中篇:设计的尺度

吕永中(Lv Yongzhong)

如何驯服一匹野马

殷九龙(Yin Jiulong)

无法告别的告别

朱哲琴(Dadawa)

民艺启蒙众生

吕敬人(Lu Jingren)

中国设计的觉醒

蒋琼耳(Jiang Qiong Er)

“上下”求索

丁念祖(Peter Ting)

时代的敲门人

下篇:重塑公共生活

欧阳应霁(Craig Au-Yeung Ying Chai)

味道ING

阮义忠(Juan I-Jong)

1125秒以后

张清渊(Ching-yuan Chang)

学院之光

汪芜生(Wang Wusheng)

天域黄山,如何进入公共生活

周功鑫(Kung-Shin Chou)

新生

后记: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


作者介绍:

张泉曾任《生活月刊》杂志主编。主要作品有《城殇:晚清民国十六城记》《中华文明访谈录》(独著)、《敦煌:众人受到召唤》(合著)、《陶艺美学录:寻访当代陶艺名家》(主编)。参与创作纪录片《辛亥》(撰稿)、《五大道》《大上海》(总撰稿),曾多次获得“金鹰奖”“星光奖”“中国纪录片学院奖”“中国纪录片年度作品”等奖项。其在《生活月刊》杂志主持策划的专题报道,曾多次获得亚洲出版业协会(SOPA)颁发的“亚洲 新闻奖”。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天域黄山,如何进入公共生活【采访时间:2016年】(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时至 依然很难精准地回溯,汪芜生的影像风格究竟如何成型。它仿佛突然降临,如同藏地说唱格萨尔王史诗的神授艺人,他们会在一梦之间记起失落的前世,变成另一个人。

    汪芜生(Wang Wusheng)1945年生于安徽芜湖,2018年去世。1972年开始从事摄影工作,1974年开始拍摄黄山,1981年前往日本留学,长年旅居日本和美国。1988年,日本当时 的美术馆之一东京西武美术馆为他举办大型个展,日本 出版社讲谈社为他出版摄影集。他被日本TBS电视台、东京都摄影美术馆和《朝日新闻》评选为“20世纪世界十大艺术摄影家”。欧洲三大美术馆之一的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破例为他举办个展,这是该博物馆 举办摄影展, 举办亚洲艺术家个展, 为在世艺术家举办个展。在联合国总部纪念联合国成立60周年的展览中,他的摄影作品与日本已故艺术大师东山魁夷的遗作一道代表东方美学。在美国华盛顿沙可乐美术馆的“黄山”特展中,他的摄影作品与弘仁、石涛等七位中国古代传奇画家的名作并置,他是其中 的摄影家, 的在世者。

    景象与心象汪芜生隐居在上海西郊,偶尔会有飞机从窗外竹影间掠过。渐渐地,他已经对此视若无睹,无论它们来自东京,还是飞往纽约。

    他几乎不再外出拍摄,将 多时间留给“暗房”,独自与十几万张尚未系统整理的底片朝夕相处。底片里有日本的海,纽约、巴黎、东京、维也纳的都市景象,美国中部的乡村小镇和江南水乡的残垣断壁,有黑白也有彩色,都是持续多年的摄影计划,却从未发表过。欧美的画廊时常发邮件来,催问这些照片的下落,似乎只有汪芜生自己对此毫不着急,他依然忙碌于“天域黄山”新作的创作中,因为他对迄今为止出版的所有作品集都不满意,他要出版一本能让自己真正满意的作品集。

    他仍在苛刻地对待这些底片,先在放大镜下反复比较挑选,制作出十几个版本,一字排在墙上,仿佛面对十几个孪生子,只有他看得出其间微妙的差异——局部的黑、白、灰稍显不同,浓淡搭配略有区别,方寸之间,足以造成天渊之别。有时,他甚至不是在挑选 满意的某一张照片,而是在寻找曾经震撼自己的景象与心象。

    黑白梦影 大多数人是通过黄山认识汪芜生的,也有的人因为汪芜生重新认识了黄山。

    人们往往无法相信,这些照片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在红色美学的夹缝中,汪芜生却用黑白灰三色,为那个时代留下截然不同的注解。

    时至 依然很难精准地回溯,他的影像风格究竟如何成型。它仿佛突然降临,如同藏地说唱格萨尔王史诗的神授艺人,他们会在一梦之间记起失落的前世,变成另一个人。

    汪芜生1945年出生于一个左翼文化人的家庭,自幼热爱文学、绘画和音乐,然而,在文化封闭与知识焦渴的年代,他的阅历与同辈人无异,他从父母的言传身教中受益良多,也从诸多艺术作品里获得过一些启示……这些积累与感悟显然极为重要,但它们似乎都不是决定性的。

     合理的解释或许是他和黄山的邂逅。1974年,当他孤身一人面对茫茫云海,将时代的喧嚣置诸身外,竟如老僧入定,恍然顿悟。多年后,在不同的场合,他依然会心怀感激地描述这样的感受:“在黄山,我感觉到宇宙,感觉到历史,几亿年的石头,几千年的松树,让我感到自己的渺小,跟浩瀚的宇宙比起来,我们几十年的人生算什么呢?我在二十多岁 次深刻地考虑人生的问题,在这短促的人生中,我该怎么活?怎么去挥霍上帝给我的这份财产?这确立了我的人生观。我下定决心要把一件事做好,完成它,我再离开这个世界,那就是呈现我心中的那座‘山’。”黑白灰的色调变奏在中国水墨画中比比皆是,当人们面对汪芜生的作品时,都可能误认为是水墨画,细看之下才会发现,他的摄影美学与水墨画不同。这不仅是宣纸与相纸的质感差异,他的画面与意蕴本身都 加现代,也 加 。他的作品因此可以跨越国界,被不同文化背景与知识结构下的人们所理解,并为之感动。

    汪芜生在摄影生涯之初,就明确了这种独特的风格,并一度为此饱受冷眼。他将作品带回供职的图片社,随即招来一片嘲讽,有的人不理解他的理念,有的人则怀疑他想以艺术家的身份对抗体制。这让他决定在1981年前往日本留学。

    刚到日本,他同样受到了各种或善意或恶意的嘲笑。他在朝日出版局的暗房里放照片,日本摄影师半开玩笑地说,看他放照片就像在炒面条。他虚心地学习日本的技术规范,但在关键问题上依然固执己见。日本大学艺术研究所对黑白照片的色调有着严格规定,教授一再强调,决不能使用 的黑色,这是摄影大忌。汪芜生不为所动。许多年后,黑成为他的独特风格之一,他的黑被美学家夏中义誉为“金刚黑”,巫鸿则形容它是“一种光滑的漆黑,好像是集中了所有的颜色”。

    一些日本评论家开始将年轻的汪芜生称为“东方的亚当斯”,但他当时从未见过黑白摄影大师安塞尔·亚当斯的作品。后来,他终于看到亚当斯的画册,惊叹不已。他们的摄影风格确实有着惊人的相通之处,都执着于黑白摄影,聚焦自然,表现的则是抽象与 的自然。但汪芜生不想重复别人的路,不想成为第二个亚当斯,或者第二个郎静山。他要开创自己的风格。

    三十多年过去,他的理想显然已经实现。他被日本TBS电视台、东京都摄影美术馆和《朝日新闻》评选为“20世纪世界十大艺术摄影家”;欧洲三大美术馆之一的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破例为他举办个展,这是该博物馆 举办摄影展, 举办亚洲艺术家个展, 为在世艺术家举办个展;在联合国总部纪念联合国成立60周年的展览中,他的摄影作品与日本已故艺术大师东山魁夷的遗作一道代表东方美学;在美国华盛顿沙可乐美术馆的“黄山”特展中, 学者、策展人巫鸿, 将汪芜生的摄影作品与弘仁、石涛等七位中国古代传奇画家的名作并置,他是其中 的摄影家, 的在世者; 出版的世界摄影史作品《摄影: 的视觉历史》(Photography: The Definitive Visual History),则在亚洲视角这一章节中,专门探讨汪芜生的摄影美学,称他为“ 重要的现代风格倡导者”。

    意外的发现当人们津津乐道于汪芜生在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的传奇经历,让他欣喜的,却是一个意外的发现。

    在维也纳,他发现了一种独特的灯。如今,这盏灯就藏在他客厅沙发背后的角落里,通过调节灯前的叶片,光束不偏不倚,落在他的一幅黑白黄山上。光铺在山石与云海间,不会向四周漫溢,甚至不会照到边框。当年,就是因为这种灯的存在,人们一进入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幽暗的展厅,每幅照片都仿佛隐隐发光,观众的视线被 吸引,很快沉静下来,心无旁骛。

    回国多年,汪芜生一直苦口婆心地说服朋友们,制作这样的灯。他相信,灯光技术的革新,会让中国摄影展览的品质与观展体验得到提升。

    这是汪芜生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所有艺术家都会重视自己的展览,这一点当然毋庸置疑。汪芜生对艺术与空间的关系所保持的强烈敏感和各种大胆设想,却颇为罕见。在他看来,展览空间本身就是一个整体的艺术作品,在一些特定的展览中,摄影艺术只是其中一种元素, 可以与声音、装置、气味等艺术形式相互配合,通过充分调动观众的“五感”,重新塑造出艺术与心灵相通的内在世界。只有观众全身心地投入参与,艺术才会产生新的生命力,就像约翰·伯格在给苏珊·桑塔格的一封信里所写的那样:“在照片的四周,我们必须建立一套放射性的系统,以便我们能同时以个人的、政治的、经济的、戏剧化的、日常化的和历史的观点来欣赏摄影。”艺术与空间汪芜生对艺术与空间的思考源于33年前。

    1983年,他的巨幅黄山摄影被东京艺术大学教授茂木计一郎引入横滨古刹劝行寺,装裱在寺庙书院的隔扇门上。此前的上千年,障壁隔扇画一直都是日本古画或中国山水画。汪芜生的黑白摄影美学让这一 的革新并不突兀,现代摄影 为古老的寺庙带来摩登感。此后,日本镰仓拥有近千年历史的神社鹤冈八幡宫,又以汪芜生的摄影重新装裱影壁。从前,摄影作品只会在美术馆或者博物馆展出,汪芜生的黑白摄影却让建筑家们看到另一种可能,摄影一步步进入公共空间,同时承担起实用与观赏的双重功能。

    1988年,当日本极负盛名的西武美术馆决定为汪芜生举办 个展时,他试图把摄影隔扇门也搬进展览现场。这个设想显然难以实现,但他立刻想到另一种古老的载体——屏风。

    汪芜生一直相信,自己拍摄黄山的作品应该以巨幅呈现,评论家和观众们的反馈 坚定了他的观点。许多人看到他的画册,深受震撼,然而,等到他们从展览现场走出来,都会惊呼,画册与展览中的巨幅作品相比,实在有天地之差。问题在于,巨幅作品手工冲印后,运输 困难,而屏风恰好可以解决这个难题。

    在展厅中,屏风倚墙而立,从二曲到六曲,可平铺,可折叠,不同的展示形态带来不同的观看方式与视汪芜生的构想能够成为现实,则得益于日本的匠人精神,他辗转多日,终于找到一位匠人,能把照相纸小心地揭开,只留下像宣纸一样轻薄的银盐乳胶层薄膜,装裱在屏风外框上。从此,汪芜生终于可以在日本手工冲好巨幅照片,以屏风的形式折叠运输,前往美国、欧洲的美术馆展览。

    “戏剧性”的时空从 个展开始,汪芜生希望造就的就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展览现场。摄影家通过作品呈现出的意境,不仅可以被观看,也可以被倾听、被嗅到、被触摸……他希望与观众分享自己独自面对云海时的记忆——万籁俱寂中,四野倏忽隐匿的松涛声和鸟鸣猿啼,间或被风携来的草木泥土清香,以及亿万年前形成的岩石在掌心传递的余温。摄影家时而像《追忆似水年华》的普鲁斯特,时而又像被《命运》击中的贝多芬,试图在数百平方米的展厅内塑造一个记忆的场域,充分调动观众的“五感”,再放任观众进入各自的冥想与对话空间里,让艺术发挥 大的能量。

    30多年前当汪芜生提出这些创见时,它们显然为时过早,有的理念在当时很难被理解,施行的过程中又往往囿于资金、人员、技术等因素难以 实现。作为摄影家,他只能尽力从自己的角度做出革新的尝试。

    1988年在东京西武美术馆举办 个展时,他的作品以小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 作者:十七呀 发布时间:2021-12-14 16:15:28

    通常我们熟悉的科普书籍都是重在知识的讲解,而这本书更为难得的是,还配有很多生动有趣的科学实验,实验的各种材料都非常简单,在我们的厨房里就能轻松找到,父母在陪伴孩子阅读的过程中还可以动手做一做小实验,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更能激发孩子的智慧,增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子感情。

  • 作者:阅微草堂 发布时间:2024-02-04 09:15:21

    财报信息会告诉你:企业的效益如何,企业持续发展中有没有重大风险,企业持续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还是暗淡的,等等。如果你是一个企业的普通员工,你关心什么呢?对于大多数人来讲,除了关心工作强度以外,关心最多的可能是:什么时候加薪?什么时候升职?如果在企业干得好的话,最高会达到什么职级?需要多长时间、取得什么成绩才能达到这个职级?但你想没想过这些问题:这家企业的效益怎么样?这家企业持续发展的前景怎么样?当你对自己的薪酬提升有预期的时候,你是不是想过:企业的效益能够支撑员工薪资的高水平增长吗?当你对自己未来的职级提升有期待的时候,你是不是想过:企业能够持续不断地发展下去吗?

  • 作者:墨蘖轩主人 发布时间:2015-06-23 12:16:03

    很基础很清晰,入门很好,很多之前混淆的概念都理清了。

  • 作者:绵琲 发布时间:2019-06-03 19:54:13

    简单易懂,现在健身信息爆炸,但看一看还是有些小收获的。

  • 作者:仰灿 发布时间:2020-08-30 13:51:17

    情节散乱。

  • 作者:蓝色小以 发布时间:2022-11-11 23:52:12

    我这本是22年重印版,某人某音上推荐来的。以为是本奇书,然而这排版、这字号就已劝退一半。硬着头皮认真读了六页标题,粗读20页,忍无可忍弃书。什么垃圾,就是你说的大道理都对,可是就是不入我心,絮絮叨叨让人深感厌烦。真的不是黄石公的问题,这个丁姓编著者,我实在是懒得评价你这本书,你画出如此多的蛇足,真的乏味无比。


深度书评:

  • 我沉默,不再离去。

    作者:莲莲 发布时间:2010-02-10 00:10:34

    今晚的心情很差,看看手绘本,顿时得到慰藉。

    有一种寂寞,不是恋爱,工作,金钱,家人可以解决的。

    那是来自心灵上的一种寂寞。

    而几米的小诗,小散,可爱丰美的画,总是能让人心生暖意。

    我喜欢那幅《寂静的花园》。

    最后一句这么说到:“我沉默,不再离去。”

    是啊,有多少时候,我们无助的时候是逃避去解决的呢?

    是啊,有多少时候,我们沉默为的只是快点结束这一切呢?

    而今天,面对心中的不悦。

    我想说的也正是这句:“我沉默,不再离去。”

  • 原来,这就是有钱人的真相

    作者:Aki 发布时间:2023-02-16 07:17:18

    这几天翻了一本日本人写的入门级的理财书——《跟钱做朋友》。这种理财书对我实在太友好了,看起来特别简直身心愉悦。因为作者的很多观点与我的认知很切合,也没有什么太难的投资技能,纯粹是一本开启理财小白认知的书,所以看起来轻松易懂。这绝对是一本在我舒适区范围内的一本书。

    去年在公司我做了一期小白理财的分享课,和周围的很多同事聊天发现即使是很多高学历、工作经验丰富的人也不见得有基本的理财意识和金钱观,这一点发现挺让我吃惊的。

    作为一个基本的工薪族,如果单靠个人的工资想摆脱为钱奔波的生活,说实话很难。不管你收入多高,如果缺乏基础的金钱认知和理财意识,你的消费水平和随着个人的收入水涨船高,很难存下钱。你面临的现状可能是这样的,当你收入4000的时候,你发现自己没钱;当你收入2W的时候,你发现在还是没钱......到老了,你发现还是在为钱打工。

    在整个生命的过程中,甚至没想过让钱为自己打工。基本上不是在和钱做朋友,而是在给钱当奴隶。

    这种终身为钱所累的生活,想想都让人钱途不光明。

    作为专业投资家,村上世彰写的《跟钱做朋友》并不是给资深投资者,这是一本金钱认知扫盲书,他写这本书的意图就是为了帮助那些不懂金钱的人,希望他们建立正确的金钱观,进而摆脱为金钱终身打工的圈子。

    看完这本书后,关于理财和挣钱,我有以下4点感悟。

    01.理财,一定要从娃娃抓起

    很多大人有这样的认知,“小孩不用管钱”。你看看学校就之道了,从小开始,学校开了各种课程,就是任何和金钱相关的课程。

    但孩子长大后,一定会接触钱,既然这样从小和孩子谈钱,培养孩子的金钱并没有什么不妥。很多大人有一些错误的认知,认为谈钱俗,从小就和孩子宣导钱的意识担心孩子会变得市侩和唯利是图。

    但真的是这样嘛?

    《与钱做朋友》这本书的作者,他爸爸就从小告诉他,“钱其实很怕寂寞,要与金钱做朋友”,但他明显没有成为一个唯利是图、见钱颜开的人,而是和钱成为了朋友,从来就没吃过金钱的苦。

    关于钱这件事,我个人认为,大人应该抱着开放的态度,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和孩子谈钱。让孩子从小就耳濡目染一些理财知识和理财技巧,让孩子去思考和学习金钱相关的东西,建立起正确的金钱和金钱管理技巧,这对于孩子来说绝不会是什么坏事。

    等他们长大后再去改变已经养成的金钱观,并非易事。趁着年纪小,教他们正面面对金钱,让他们体会“赚钱存钱,运用增值,财富增加了要再投入运用”的循环的重要性。

    正如书里作者说的,

    “我很愛錢,因為錢可以給我自由,讓我做我想做的事。

    妥善運用金錢的話,金錢能幫助你變幸福,甚至能讓你協助周圍的人,使這個世界成為一個更美好的地方。”

    让孩子爱上钱,妥善运用钱,从而使这个世界更为一个更好的世界。

    02.最幸福的赚钱方法

    “世上有两种人,一是做着自己喜欢的而工作、适合的工作来赚取生活的人,二是并非这样的人。如果可能的话,把自己喜欢的事变成工作,人生才会变得更有趣,当然在思考工作的同事,不可以忽视钱的问题。”

    从学校毕业后,大部分人要工作四十年或五十年,甚至一辈子。这么长的工作时间,若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个人的幸福感会比较高,精力也会比较集中,遇到困难也不同轻易退缩和逃避,更能从工作中找到成就感和个人价值。

    这对于个人来说,就是最幸福的赚钱方法。

    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以及身边大部分人做着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挣钱养家糊口。几年或十几年如一日地奔跑在工作岗位和家庭之间,疲于奔波,疲于生存,几乎很难感受到个人的工作价值。

    像大多数为了生活奔波于岗位和家庭的人,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知道自己离了这份工作还能干什么,这些人该如何幸福地赚钱呢?

    那就是把手头这份工作做好,做到极致。通过不断地肯定自己所做的事情,找到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活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幸福。

    03.不当上班族的选项

    目前大部分的人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通过在公司出售自己的时间赚取相应的报酬。但还有那么小撮撮人,他们选择了另外一种生活方式。

    那就是自由职业或自己开店做生意。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自由职和个体创业变得越来越普遍,靠自己的一技之长便可以通过互联网找到机会并养活自己;另外还有这几年兴起来的主播、网红和博主等这些心潮的额职业,只要你有流量,有粉丝,就不用担心挣不到钱,因为各种广告主和你想象不到的各种合作机会会纷至沓来。

    现在的世界和以前变化很大,以前的人守着一份工作就可以安心到老,但现在不行了。所以大部分人虽然上着班,但同时会焦虑、会担心,因为通过到企业上班的这份工作随时可能会因为各种因素丢失,而且上班本身赚取的钱也不会太多,所以很多人会思考“不当上班族的选项”。

    在小红书这个平台,我看到很多身兼多职的人,他们白天是公司的普通职员、晚上回去就是网络平台上各类博主,分享着自己的生活或技能

    他们用自己下班后的3个小时打造出了一个不去公司上班的选项,用自己的技能给自己创造了另外一条路。

    这类人虽然活得累点,但他们活得更有成就感,人生也会有更多的选择。

    04.如果我有一只会下金蛋的鹅

    以前我也希望自己可以在工作之余通过网络平台打造一份属于自己的“副业”,或者利用自己的语言技能去给人家做做笔译,但尝试之后发现自己的收入总是被动,总是得通过耗费自己的时间和额外的精力去赚取收益。

    平日里上班和带娃对于我来说时间方面已经比较紧张了,然后下班后还得通过交换自己的时间去换取收入,我实在觉得这种生活方式不是我想要的。因为这意味着,我一只在用自己的时间去交换金钱,对于我来说,理想的方式,是“让钱为我打工”。

    如何让钱为自己打工呢?

    对于普通的上班族而言,就是存本钱。把平常上班的收入,尽可能多的保存下来,用这部分存下来的钱养一只会“下金蛋的鹅”,也就是存本钱用于投资理财。

    当然投资理财的方法也不是那么轻易得来的,但是它和做其它的职业不一样,我们也需要通过花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投资理财的技能,但学到的这些技能用于生活后,会让你渐渐从金钱的焦虑中跳出来。

    因为当你有了一定的本钱和投资理财技能之后,只需要花很少的时间和精力去维护和跟进日常的情况,不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账号、想内容,即使在睡觉的时候,可能也会有不少收入。

    唯有这种方式才会真正让我们摆脱用时间换取金钱的老鼠赛道,才会真正体会到“不为钱”奔波的从容。

    那什么时候养鹅合适呢? 就是现在,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如果你还没有开始养自己的鹅,那赶紧行动起来。比如想办法让一个月的工资存下20%,怎么样?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5分

  • 主题深度:9分

  • 文字风格:5分

  • 语言运用:4分

  • 文笔流畅:9分

  • 思想传递:9分

  • 知识深度:6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9分

  • 章节划分:6分

  • 结构布局:9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8分

  • 引人入胜:6分

  • 现实相关:8分

  • 沉浸感:5分

  • 事实准确性:6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7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4分

  • 书籍清晰度:3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 是否包含广告:9分

  • 加载速度:3分

  • 安全性:9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5分

  •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服务好(120+)
  • 盗版少(394+)
  • 三星好评(227+)
  • 速度快(84+)
  • 二星好评(448+)
  • 四星好评(535+)
  • 简单(245+)
  • 实惠(500+)
  • 内容齐全(413+)
  • 五星好评(441+)
  • 引人入胜(644+)
  • 图文清晰(223+)
  • 不亏(307+)

下载评价

  • 网友 堵***洁: ( 2024-12-22 05:39:53 )

    好用,支持

  • 网友 冯***丽: ( 2025-01-03 04:47:23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冉***兮: ( 2024-12-21 21:43:17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訾***雰: ( 2024-12-22 16:45:40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訾***晴: ( 2024-12-25 14:35:22 )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国***芳: ( 2024-12-28 06:15:10 )

    五星好评

  • 网友 曾***文: ( 2024-12-19 18:07:31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温***欣: ( 2024-12-20 18:05:09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通***蕊: ( 2024-12-13 07:53:11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戈***玉: ( 2024-12-28 04:20:47 )

    特别棒

  • 网友 郗***兰: ( 2025-01-02 07:35:45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陈***秋: ( 2025-01-02 05:57:21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养***秋: ( 2024-12-29 23:01:23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游***钰: ( 2024-12-23 03:46:23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习***蓉: ( 2024-12-13 23:45:09 )

    品相完美

  • 网友 融***华: ( 2024-12-23 15:18:09 )

    下载速度还可以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