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本书辑录了费孝通先生的代表性作品《乡土中国》和《生育制度》。
前者收录了费先生的十四篇论文,是其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授的“乡村社会学”课程的一部分,代表了费先生解析中国社会结构的努力。
后者则是费先生从功能主义视角,分析中国的生育制度。他认为,从人最基本的需求生出了两性结合、繁衍后代的制度,配偶的选择、婚姻关系、家庭组织、双系抚育、父母的权力、世代的隔膜、社会继替、亲属的扩展等都是其关注的重点。
本书还收入了北京大学人类学教授王铭铭和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杨清媚共同撰写的书评,他们从文本入手,揭示了经典文本的时代性和新启发。
书籍目录:
乡土中国
重刊序言
乡土本色
文字下乡
再论文字下乡
差序格局
维系着私人的道德
家族
男女有别
礼治秩序
无讼
无为政治
长老统治
血缘和地缘
名实的分离
从欲望到需要
后记
生育制度
派与汇(代序) 潘光旦
第一章 种族绵续的保障
第二章 双系抚育
第三章 婚姻的确立
第四章 内婚和外婚
第五章 夫妇的配合
第六章 社会结构中的基本三角
第七章 居处的聚散
第八章 父母的权力
第九章 世代间的隔膜
第十章 社会性的断乳
第十一章 社会继替
第十二章 世代参差
第十三章 单系偏重
第十四章 以多继少
第十五章 续绝
第十六章 亲属扩展
附录
个人·群体·社会
——一生学术历程的自我思考 费孝通
书评
《生育制度》与《乡土中国》
王铭铭 杨清媚
作者介绍:
1910年11月2日生于江苏省吴江县。193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获社会学学士学位; 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1938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云南大学—燕京大学社会学研究室主任、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中国民主同盟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1980年获国际应用人类学会马林诺夫斯基荣誉奖,并成为该会会员。1981年接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授予的赫胥黎奖章。1988年在美国纽约获不列颠百科全书奖。1993年在日本福冈获亚洲文化大奖。主要作品有《乡土中国》《江村经济》《生育制度》《乡土重建》《皇权与绅权》《行行重行行》等,著作等身,影响深远。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以“己”为中心,象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象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象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释名”于沦字下也说“伦也,水文相次有伦理也。”潘光旦先生曾说:凡是有“仑”作公分母的意义都相通,“共同表示的是条理,类别,秩序的一番意思。“(见潘光旦《说伦字》《社会研究》第十九期)
伦重在分别,在礼记祭统里所讲的十伦,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都是指差等。“不失其伦”是在别父子、远近、亲疏。伦是有差等的次序。在我们现在读来,鬼神、君臣、父子、夫妇等具体的社会关系,怎能和贵贱、亲疏、远近、上下等抽象的相对地位相提并论?其实在我们传统的社会结构里最基本的概念,这个人和人来往所构成的网络中的纲纪,就是一个差序,也就是伦。礼记大传里说:“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意思是这个社会结构的架格是不能变的,变的只是利用这架格所做的事。
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水纹波浪向外扩张的推字。他先承认一个己,推己及人的己,对于这己,得加以克服于礼,克己就是修身。顺着这同心圆的伦常,就可向外推了。“本立而道生。”“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是一条通路。中庸里把五伦作为天下之达道。因为在这种社会结构里,从己到天下是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所以孟子说他“善推而已矣”。
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个人是对团体而说的,是分子对团体。在个人主义下,一方面是平等观念,指在同一团体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
1、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再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
2、法律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维持礼的是传统。
3、个人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一个在乡土社会里种田的老农所遇到的只是四季的转换,而不是时代变更。一年一度,周而复始。
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为自己生活的指南。
4、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
5、礼治表面看是人民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只是主动服于成规。
6、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所应付的问题如果要由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大家接受个同意的办法,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就是法律,也就是“法治”
1、一个雄图大略的皇权,为了开疆辟土,筑城修河,这些远不能说是什么虐政,正可视为一笔投资。但是缺乏储蓄的农业经济却受不住这种工程的费用,没有足够的剩余,于是怨声载道。这种有为的皇权不能不同时加强他对内的压力,费用更大,陈涉吴广之流,揭竿而起,天下大乱,人口减少,于是乱久必合,又形成一个没有比休息更能引诱人的局面,皇权力求无为,所谓养民,养到一个时候,皇权逐渐累积了一些力量,这力量又刺激皇帝的雄图大略,这种循环也因而复始。
2、暴权力有着这个经济的拘束,乡土社会中人民切身的公事让给了同意权力去活动了。
同意权力是分工体系的产物,分工体系越发达,权力才能扩大。乡土社会是小农经济,必要时可自给自足。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虽则名义上是专制、独裁,但是在人民实际生活上看,是无为的。
1、社会中的规律有社会冲突的结果,也有社会合作的结果。
2、社会契约必先假定个人的意志。民主政治的形式就是综合个人意志和社会强制的结果。
在教化过程中,被教化者没有选择的机会,他所要学习的文化先于他存在。我们不承认未成年的人有意志,也就说明了他们并没有进入同意秩序的事实。
3、文化和政治的区别:凡是被社会不成问题加以接受的规范,是文化性的。当一个社会还没有共同接受一套规范,各种意见纷呈,求取临时解决办法的活动是政治。文化的基础必须是同意的,但文化对于社会的新分子是强制的,是一种教化过程。
4、教化权力的扩大到成人之间的关系必须假定个稳定的文化。
5、在我们客套中互问年龄不是偶然,和礼貌反映出这个社会相互对待的态度是根据长幼之序。
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
亲密的血缘关系限制着若干社会活动,最主要是冲突和竞争。
社会生活越发达,人之间的往来也泛着偶那个,单靠人情不易维持相互间权利和义务的平衡。于是“当场算清”的需要增加了,货币是清算的单位和媒介。
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是不能存在的。这种社会的交易时以人情来维持,相互馈赠的方式。
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是契约社会的基础。
契约的完成时权利义务的清算,在这里是冷静的考虑,理性支配着人们的活动——现代社会的特性。
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时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上的大转变。
社会冲突发生的横暴权力(建立在剥削关系之上)
社会合作发生的同意权力(社会授权)
社会继替(人在固定的社会结构中的流动)发生的长老权力(根据传统)
社会变迁发生时势权力(社会结构本身的变动)
时势权力中,反对是发生于对同一问题不同的答案上,但是一个社会不能同时试验多种不同的方案,于是在不同方案之间发生了争斗,也可以称作“冷仗”,宣传战,争取人民的跟从。为了求功,每个自信可以解决问题的人,都会感觉到别种方案会分散群众对自己方案的注意和拥护,因而产生了不能容忍反对的“思想统制”。在思想斗争中,主要的是阵线,反对变成了对垒。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本书辑录了费孝通先生的代表性作品《乡土中国》和《生育制度》。
前者收录了费先生的十四篇论文,是其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授的“乡村社会学”课程的一部分,代表了费先生解析中国社会结构的努力。
后者则是费先生从功能主义视角,分析中国的生育制度。他认为,从人最基本的需求生出了两性结合、繁衍后代的制度,配偶的选择、婚姻关系、家庭组织、双系抚育、父母的权力、世代的隔膜、社会继替、亲属的扩展等都是其关注的重点。
本书还收入了北京大学人类学教授王铭铭和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杨清媚共同撰写的书评,他们从文本入手,揭示了经典文本的时代性和新启发。
精彩短评:
作者:董道 发布时间:2022-01-03 20:05:58
有些部分稍嫌混乱,尤其是中国、西方、少数民族等几个概念横向对比的时候,叙述很难说是准确的。但整本书很有启发性,差序格局、长老统治等概念的提出,以及从社会结构角度对生育和婚姻意义的阐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角度去重新看待一些习以为常的现象。
作者:梅子 发布时间:2022-02-02 18:11:17
文化是实现社会需要的工具,生育制度和婚姻制度也是维持社会结构的工具,社会不断发展变化,文化和制度也随之变化调整。乡土中国没有形成法治观念,而是以礼治代之,因为这是这个相对稳定静止的社会形态,靠传统和经验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一旦社会变迁速率加大,传统和经验失效,现代社会到来,必然召唤与之适应的文化与制度。
作者:ymym 发布时间:2024-01-17 17:36:20
生育制度是社会限制人们满足生物基础上性的需要的手段,为了解决生物界中人的生命有生死而社会有长期绵续,发展所产生的矛盾,而发生的社会制度。生育是损己利人的,婚姻是抚育新社会成员的保障。从社会实体出发,解构生育制度的形成和作用,门当户对是为了保障财产和婚姻的稳定性,从而可以成功抚育新社会成员。自由恋爱是婚姻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家庭承担起替社会管教新成员的责任,也是家庭冲突的根本。从功能性出发,持续存在的社会,与其制度相互相成。
从社会学角度理解发生在身边的重男轻女,封建礼教。果然作为女性,默认在社会处于不利地位
作者:亨佩尔的白鸦 发布时间:2023-12-24 12:20:25
生育制度这部分延伸出了社会最基本单元的构架,解释了很多文化习俗之所以如此的道理。虽然因为时代局限性有的观点不能苟同,但是整体而言这本书还是让我更加理解社会运行规律,受益匪浅。
作者:江寻渡 发布时间:2022-05-27 16:32:28
原来社会学看问题的角度是这个样子。大概联想到了齐泽克的象征界,怎样理解一切认为建立起来的东西,无论以前的还是现在的。
作者:吕启正 发布时间:2022-05-14 21:40:09
1. “整齐严肃,主一无是(精神集中,心无旁骛)”:湘勇前期的成功,全在用修身的方法治军,每日按时操练,毫无松懈。
2. “日课分为: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写日记、记茶余偶谈、日作诗文数首、谨言、保身、早起临摹字帖、夜不出门十二条”
3. “为人处世、办事治学,多用理智,少用感情,他崇拜,也模仿学习那种从容镇静、藏大智大勇于胸中而不露声色”
4. “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在治乱世用重典外,他在后期更多了和光同尘的圆滑老练,溶于官场。
5. 在湘军日炽之时,创建淮军接棒:“一是曾家门第太盛,军权太大,要谨防谤妒,预留后路。趁着现在兴旺时期,让李鸿章出来建一支淮军,名为另立门户,实为一家。万一今后曾家有不测,湘军有不测,只要李鸿章在,淮军在,大局则不会破裂。”
深度书评:
Notes:正如费老所言,目前我们都不能回到那以前的美好乡土时代了
作者:伊卡洛斯 发布时间:2011-06-26 17:35:00
乡土社会特征:空间封闭,时间停滞
在整部著作中,费孝通先生比较明确地建立了如下9对概念:
1)语言与文字、
2)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
3)私德与公德、
4)礼治与法治、
5)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
6)长老统治与青年统治、
7)血缘与地缘、
8)名实分离与名实合一、
9)欲望与需求,
而这9对概念的背后存在的又是这样2对概念:
10)特殊主义与普遍主义、
11)经验与理性。
这十一对概念所建构的实际上是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两个理想模型:
前者以封闭的空间和停滞的时间为前提,
后者以开放的空间与易逝的时间为前提,
在当时的费孝通先生看来,乡村仍然存在的封闭和停滞的状态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全球化使空间的封闭不再可能,而社会的急速变迁也使时间开始起步,传统社会存在的时空基础渐渐瓦解,它的11个基本维度会先后转向其在现代社会模型中的对应面,走向解体将是乡土社会不可逆转的命运。
正如费老所言,目前我们都不能回到那以前的美好乡土时代了
从欲望到需要
作者:Martianpanny 发布时间:2008-06-23 15:42:08
本来想拟题为《一半乡土一半城市的“半调子”社会》,来记述阅读费老《乡土中国》一书的感触,却又觉得所谓“半调子社会”是个感情色彩颇为浓厚的词汇,若是不仔细来看,竟也搞不清楚对此社会是褒是贬,无端端地生出许多曲解来。遂借由该书最后一篇论文的题目《从欲望到需要》来述己意。
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篇写道:“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也往往是我身处于当前时代之中的感受,尤其是处于中国社会中时的体验。难道是因为“生于斯,长于斯”,以至于有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遭遇?无意间想起费老的《乡土中国》,本科时曾为纪念费老的辞世做过一期专题,却囫囵吞枣,未竟对此书有切身的体悟。再读之中,却发现这不就是我要寻找的线索嘛?或许是书所撰成之日离今日已远,却为我们试图如何了解中国社会辟开了一条路径。这条路径,需要有恒心,能吃苦才能行走,或许还需要一点智慧和宽容,才可抵达界碑。
在《乡土中国》中,费老整理了十四篇论文。分别谈到了乡土之本色、乡土之传统、乡土之文化、乡土之政治制度、乡土之政治格局、从乡土到现代化之蜕变趋向。他以极为平实而质朴的语言,展示了中国传统社会之乡土本色,同时也为社会格局之大变所引发的种种现象提供了广阔的问题域。
境遇
我们究竟处于一个怎样的境遇中,几乎后天的决定了我们最为普遍的行为方式,这并不是一个难以理解的问题。但是,在某一个特定的境遇中,我们所继承的“昔日”的情景,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当前”的选择,则是被大多数人忽略或有意规避的问题。从上世纪开始,中国社会时常陷入与传统断绝关系的一波又一波的巨大运动中,使得我们在从受教育之初,便习惯性的接受了某种关于“创新”的扭曲思想。之所以说是扭曲的,是因为这个“新”不具备更多的改善的意义,而在很大程度上被强调为一种带有革命情节的“不同”。只要是反着干,对着干,就是创新的。因此,80年代出生的人所表现出的叛逆一会被褒扬,一会被批判,其实是大家没看到这批人在从小到大的受教育过程中,所接受到的究竟是什么——师长们多么希望我们能在新的社会变革中玩出“新”来,但却没有人主动地意识到,我们所在的“境遇”中,有我们无法绕开的“社会共同经验”。当小学教育中众多的教育素材都是依照“社会共同经验”作为传授内容的同时,“创新”又成为最为重要的传授观念,这种矛盾必然导致了真正的“创新”无意见得,行为的混乱和思想的怪诞却成了最大的成果。可是,当80年代出生的人,目前已有接近一半的人离开校园,开始进入社会生活中时,那些叛逆被轻易的剥离,剩下老实巴交的躯壳,继续着生存斗争时。此时,便会发现以往那种生硬地要与传统对立的教育思想,造成了多大的负面影响。
公共道德
人都有私心或者私欲,本来是个很简单的经验事实。可是换作对自身的审视,则需要一番辩难。“我自私不?”或者“中国人自私不?”在不同的场合里,或许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甚至会有人对此大肆辩论。对中国人最尖酸的批评中有一句“一人是龙,三人是虫”似乎是个结论:中国人显然是自私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又给了一条论证。从普遍道德的原则来看,这显然是低劣的。在“差序格局”的论证中,费老深入地讨论了,在中国社会中私人道德和公共道德之间的冲突与张力。费老有个精辟的“水晕”比喻——个人是仍入水中的石子,圆心在己;至亲的亲戚是晕出的第一圈水晕,伯叔姑嫂是第二圈,乡里党羽是第三圈……人的社会关系即是以人为轴心,不断地晕出水圈。每个水圈之间并无明晰的界限,水圈也可被推出无数个晕来。这自然不同于西方人的社会团体关系。因此,中国人讲情理,重血缘。这是有道理的。每个圈子都因“中心圈子势力的大小而变化”,这亦是颇有道理的。理不清圈子间的关系,所以有不少灰色的地带,也就滋生了不少潜规则。若圆心的私欲过分强大,也自然会产生以牺牲外面的圈子,来使内部的圈子受益的现象。这种社会规则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在今天的网络社会也不可避免。如此观来,不打破中国的乡土性质,则民主无疑要毙命,公共道德根本无从实现。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历史上公共道德也很多,费老也提到了一个在几年前争论颇多的话题“父子相隐”,认为从“亲亲”推扩出的公共道德,从根本上是不如墨翟的“兼爱”好的。当然,这个问题是家家有理。完全认为儒家的差等之爱能实现公共道德领域的普遍建设,显然是一种基于人之本善的道德假设,新儒家无论如何都会论证这种“差等之爱”并非现代民主之阻碍,而且,更是全球普世伦理的金律。可是,对于更多老百姓而言的并不是这种大传统,而是在大传统的笼罩之下,蔓延生长的小传统。费老是做社会学的,他从乡里乡间向我们提供了小传统中,这种差序格局下的私人道德是如何与公共道德所冲突的。
家庭
在中国,家庭的意蕴往往更为复杂而深刻,这是非常有道理的。任何以“家”为题出现的话题,总能引起一番骚动。我不知道在国外,有没有“第三者”这个概念,但在中国这绝对是个具有长久生命力的词汇。眼见我不少同龄人纷纷落入“第三者”的团体,竟让我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道德模糊感。“合男女之好”,在今天的中国,大多数情况下,依旧是两个家族的结合。结婚实在是让人头痛的问题,并不在于结婚本身,而是结婚后所要面临的诸多问题。比方说,婚姻过程中可能遭遇的“第三者”和注定遭遇的“婆媳关系”。费老关于家庭生活中男女有别及夫妇关系的描述,在今天或许已大有改观。但是家庭问题却已经是个绕不开的难题,家是人的避风港,可都市生活中,却成了一些人的“暴风港”,这些或许就是我们要从传统中抽身时,所必然遭遇的挑战。家庭中有三对关系,在传统乡土中国中体现的尤其明显,在今天的中国部分家庭中,情况依旧。这三对关系,分别是夫妻间、婆媳间和父母与子女间。费先生指出,实际上的中国家庭中,关系向是纵的,而非横的。纵的,意味着一方对另一方的责任,以及另一方对这一方的义务。这种关系构成了传统社会的稳定性,但是一旦这种纵的关系失调,家庭的混乱则在所难免。文化心理是一种沉淀已久的状态,文化心理是广义文化范畴中最深层次的一部分,亦是最难改变的一部分。想今日中国家庭之多变,在结构和形式上,已经大不同于以往,只是我深刻地怀疑对于家庭的传统观念是否也如家庭之多变那样纷繁多彩起来。或者,只是一种心理与现实的拉扯,让许多的人陷入了无奈与挣扎中。
民主法治
在中国,不能用简单的横暴权利或同意权利来化约中国社会权利之形态,费老提出的“长老权利”在更深的文化层面上解答了传统社会的权利形态。长老权利的意义在于,它必须通过礼制来达到治世。礼制并非一种纯道德自制,也不如法制那样的强力,它多少显得态度暧昧。但是,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礼制成为了超道德和法律的一种社会公信。这种公信,相当于假设所有人都能对某规范达成共识,无论这些人是什么文化程度或家庭背景。这种礼制也不完全是道德性质的,因为有许多礼法也带有残酷、甚至愚昧的特点,比方说贞节牌坊。但是,礼制却是有序社会的良好保障。费老所提出的历代的“无为而治”,使得在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中,出现了另一条清晰的路线,便是“静”的治国方式。“静”的方式,若观于天则会有深切的体悟。天不语,天亦无所谓动。动的是云彩,天只是安好于上,观照人间的一切。只是偶然有暴风骤雨,席卷过后,依旧平静如常。再观四季,亦是如此。所以,中国社会滋生不出西方的法律体制来,因为他们是相信人性恶,乃是要断了人的恶,惩戒人的恶。而我们更多的相信人性自然,或人性善。我们更多的需要教化和长老式的指导,“治”绝不是要强力相向,若能不伤筋动骨变可安定,为何又要劳命伤神呢?所以费老说:“乡土社会里的权利结构,虽则名义上可以说是‘专制’‘独裁’,但是除了自己不想持续的末代皇帝之外,在人民实际生活上看,是松弛和微弱的,是挂名的,是无为的。”这样看来,我们法制的土壤是没有的,民主的路子也断了,可是没有人该质疑,乡土中国在这样的状态下,运转良好。
现代化
但是时光不能总停留在乡土时代。无论如何,中国是要进入现代化,开展轰轰烈烈的城市运动的。最早是被迫,因为落后,因为匮乏,所以拼命的想要,想得到。对某种社会的向往,应该本于生命最原始的欲望。再后来,我们开始有了整体的社会计划,也就是如书中所言,“从欲望到需要”。现在,每个人都迫切的希望着现代化带来和社会飞速进步,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广泛交流,这自然是某种进步的象征。但是,城市化的速度让乡土中的中国人的社会认同度却越来越低。在乡土中,守着土地,自给自足的农民,愈发在高速发展的时代中找不到自己所处的地位。这种内心的迷失往往要比社会结构所带来的冲击更为明晰。以往的“共同社会经验”已经不再可靠,婴儿哭不能再有接生婆来解决,因为这样的行为代表着某种不卫生、不健康、不科学,可是要进入现代化的医疗系统,接生婆的经验无以传递,便到此为止。那么,传统的“共同社会经验”失效时,新近社会的“共同经验”却还未积攒起来。在各个领域,人们都面临着困惑和不解,该如何解决?这种真正的与传统对话的失声,不仅仅光从文化自身来设想,而是综合了诸多方面的内容。我们现在已经在从欲望中逐渐清醒过来,而是要在欲望之外,人为地来进行设计。这个设计,是针对于我们的需要而言的。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新近的“火热”设计,是要从传统中重新发掘传统的光辉,使得我们已经断裂的文化传承,重新走上正轨。但是,所谓类似于“国学热”的背后,隐藏着很大的陷阱。有人说过,孔子是中国历史中最倒霉的人。因为,当帝国有需要,他便成仙成圣;一旦帝国不需要,他便被焚烧摧毁。他生时未实现其理想,死后竟也被肆意摆弄。这样想来,还真是有一定道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曾兴起过“国学热”,国民党政府还将其划入正式的教育课程中,却被周予同等一批知识分子识破了其目的。如果今天的中国人,内心深处,还是坚定的传统心理,则此举是有所对症。但是,如果传统心理,已经被曲解、被改变,甚至被替代,那如何在小传统中实现国学复兴呢?亦或者只不过是应了“和谐”的口号,便让一切都显得合情合理?
研究方法
老一代的学者,甚少有严格经过了现代大学体制中学科划分训练的。于是,看他们的书时,总会觉得过瘾。贯通古今,纵横中西,举一反三,畅游于我们今日所讲各个学科之间,那时候才是真正的跨文化跨学科交流的黄金时期。可惜今日之学人,日日喁于一角,抱死书,死读书。从河这边,看不到河那边,稍涉他境,便毫无忌惮得称自己的研究是“跨界”研究。观《乡土中国》,作者用大传统中的经典来解释或反诘小传统中的社会现象,根据中国之实情,来看西方之研究。这比启用一大堆西方的现代工业社会的术语来解释中国的下里巴人,更容易让人切近理论。这种方法,是对做任何一个学科的人来说,都极为重要的。陈寅恪说对待传统要“了解的同情,同情的了解。”有不少搞传统研究的人都喜欢用这句话,来证实自身工作的意义,可是却又从不曾深入地去了解过,同情也就立刻显得虚伪了起来。中国的传统不是由现代性的学科分类划分出的,而是一个整圆。从某一个圆心,所辐射出的广大空间,若只切下一块来怕是盲人摸象,不可得其精义。
费老因在乡村调查,不幸遇险,其妻也亡于此,真正算得上是献身。我读此书,是读出了感动。言不可尽意,是书便不难找出瑕疵,可惜的是,社会发展至今,与费老撰此书已隔多年,却竟见不到如此这般能对中国当代这“半乡土半现代”的“半调子社会”有所深入发现和探讨的社会学研究。我想,这是可惜,或许更是激励吧?!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6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网站更新速度:4分
使用便利性:3分
书籍清晰度:9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是否包含广告:6分
加载速度:4分
安全性:4分
稳定性:7分
搜索功能:7分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mobi(607+)
- 图文清晰(657+)
- 强烈推荐(676+)
- 一般般(550+)
- 简单(224+)
- 速度慢(593+)
- 小说多(616+)
- 体验还行(267+)
- 无漏页(174+)
- 少量广告(247+)
- 不亏(118+)
下载评价
- 网友 汪***豪: ( 2024-12-11 09:03:14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陈***秋: ( 2025-01-08 07:14:29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索***宸: ( 2024-12-11 13:48:04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邱***洋: ( 2024-12-13 09:11:46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曾***文: ( 2025-01-04 00:19:06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权***波: ( 2024-12-30 13:20:52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焦***山: ( 2024-12-31 01:52:18 )
不错。。。。。
- 网友 屠***好: ( 2024-12-26 06:25:45 )
还行吧。
- 网友 师***怀: ( 2024-12-15 22:37:12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冯***卉: ( 2024-12-24 09:52:44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养***秋: ( 2024-12-12 11:52:01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家***丝: ( 2024-12-26 21:57:12 )
好6666666
- 网友 利***巧: ( 2024-12-18 19:16:14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常***翠: ( 2024-12-11 04:32:15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菱***兰: ( 2024-12-19 04:41:30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孙***夏: ( 2024-12-26 05:33:31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新编税法教程/唐月成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道商:老子的水性管理(6DVD)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实用药学英语》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送给青少年的榜样书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阅读法国80篇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中国合同法学——高等院校法学系列教材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2014铁道版广东省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专用教材: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高分题库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奇妙大自然(共2册) (法)维洛妮克·格斯比拉尔//弗朗索瓦兹·德·吉贝尔... 9787121226120 工业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全能闯关秘卷四年级下语文+数学+英语全3册 人教版同步试卷四年级下册测试卷全套活页卷语数英知识总结同步专项训练练习册正版书籍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腾远高考高考基础题(2021全国卷)理科综合(拿下211分)(内附答案解析)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7分
人物塑造:7分
主题深度:7分
文字风格:8分
语言运用:4分
文笔流畅:7分
思想传递:4分
知识深度:5分
知识广度:3分
实用性:7分
章节划分:8分
结构布局:4分
新颖与独特:8分
情感共鸣:5分
引人入胜:3分
现实相关:7分
沉浸感:7分
事实准确性:4分
文化贡献: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