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书屋 -新手漫画教程 Q版素描技法从入门到精通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40:44

新手漫画教程 Q版素描技法从入门到精通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新手漫画教程 Q版素描技法从入门到精通精美图片
》新手漫画教程 Q版素描技法从入门到精通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新手漫画教程 Q版素描技法从入门到精通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115424556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暂无出版时间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18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40:44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 作者:想飞的鱼 发布时间:2021-10-03 14:59:28

    简单粗暴,直接实践。本书没有那么多的铺陈说明,只有总结的一条条原则,直接做就对了。

  • 作者:乌拉 发布时间:2022-10-22 18:39:44

    系统观念。

  • 作者:苏简_ 发布时间:2023-11-20 08:43:01

    买的古代纹样大全还没看,这本书也就一篇文献长度,配以大量图予以描述。还不赖

  • 作者:深情的艾老师 发布时间:2021-06-21 03:28:09

    1. 领导者代表着人类对未来存在状态的希望和恐惧,天才、创始人等领导者是代表未来希望的寄托者,政治家、军事领导是抵御未来恐惧的守护者。2. 领导力就像一种包含领导者、背景和追随者的动态系统,这三个要素对领导力的影响会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 作者:狐狸的帽子。 发布时间:2020-05-27 00:20:24

    很适合孩子们了解历史,细节也符合事实

  • 作者:dellizheng 发布时间:2015-09-26 23:48:55

    如厕读物


深度书评:

  • 认识阿根廷,差异与共性

    作者:业余法师 发布时间:2022-09-22 16:16:29

    本书开本不大,是国内少有的解读阿根廷的著作。作者是现任阿根廷共和国总统顾问,内容十分可靠。

    翻开本书,会发现使用最多的是“神话”一词,多指“流传极广的虚假说法”。还得明确,作者的本意不是向阿根廷之外的读者戳穿这些假象,而是企图让阿根廷人能够反思现状,从神话丛林找到出路。作者很犀利地将阿根廷人两面性揭露,可谓是爱之深责之切。他坦言,“为了你所受的苦,也为了你看清的真相,你只能以这种方式去批评你热爱的事物。”但作者这么干,会有多少人支持或反对就不好说了。即便通过阅读本书,我们知道阿根廷人喜欢批评自己的国家,不过家丑不可外扬,自己人在酒馆里怎么骂,那都是当地人自己的事。可形成了书籍,让全世界都看到阿根廷各式各样的问题就另说了。所以,也能感受到作者的勇气与热情。他自称,“把赌注压在一本书上。”他做好了让这本书成为议论的对象。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让阿根廷人反思的,于我们也有同样的价值。毕竟国与国之间,或民族与民族之间,差异与共性是都存在的。认识到差异,发现共性,才算是真正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正像本书中揭示的那些神话,并非全部要否定掉。

    举几个书中的例子吧,比如“我们都是中产阶级”。这显然是个放到全世界都存在的假象。不论是阿根廷还我们,以及日本、美国。人们总能够很明确地判断哪些是富人、哪些是穷人。其余则很暧昧,干脆就成了很多人常说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也就是中产了。作者当然不是我这样讲的,他在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及其周边地区调研了80%的居民,近70%的居民认为自己属于中产阶级。作者给出的解释是无论经济条件怎样,人们总习惯盯着那些与自己相似的人看,所以他们往往会过高估计自己周围的环境在整体中代表的意义。这种说法我倒是头一次读到,不过倒也证实了那句网络流行语,富人的生活你根本想象不到。正因为想不到,我们才会有错误的认知,从而忽略自己和自己圈层之外的差距。在能够吃饱饭的基础上,月薪三千和月薪三万的人都是中产。二者的差距显然要大于月薪三百和月薪三千的差距,可因为脱离贫困的边缘,三千月薪也可以晋级到中产。书中也言,“中产阶级”身份经常被构建出来,其目的是与另一群被剥削更严重的人区分开来。

    上面举的是共性,接着谈下差异。“一个没有印第安人的国家”作者直接给出,超过半数的阿根廷人都有印第安人血统,而很多阿根廷人将阿根廷看成欧洲的飞地,于是更喜欢“漂白”自己。这倒是很有意思的,也不是我们一下子能理解的,毕竟这源于阿根廷的历史。在混血占了大部分的阿根廷,通过其严格的人口分类,否定掉了印第安人和黑人的存在,多少感到荒谬。

    最后再谈一下阅读本书。如我上面始终提到的共性与差异,这是我读这本书的切入方式。因为阿根廷于我而言是陌生的,我并不了解这个国家。那么通过共性,会发现有我认知之内的事实存在,从而拉近我与本书的距离,明白原来阿根廷人也是如此。而差异,那些我所未知的则激发了我对异域的兴趣,怎么还有这样的文化、这样的生活方式,读起来就饶有趣味。当然,还是希望自己有机会能够去看看,百闻不如一见嘛。作者提到他搜集的阿根廷神话在不断增加,我想这些神话自然也在不断改变。看到新的神话是多么让人雀跃的一件事。

  • 人生看得几清明

    作者:zhangxunnj 发布时间:2019-05-04 12:41:06

    究竟之旅

    理查德·伯恩斯坦

    88个笔记

    ◆ 引语

    >> 没有任何船能将你带离你自己。

    No ship will ever take you away from yourself.

    ——希腊诗人 卡瓦菲斯(C. P. Cavafy)

    ◆ 前言

    >> 佛从“四圣谛”中看到人类对快乐和财富的追求会不可避免地带来苦难,而消除苦难的解药则是了解我们所体验到的自我不过是一场幻相。世俗的快乐,比方说性爱、财富或权力并不能让我们摆脱苦难,我们需要培养内心的安宁。

    >> 我之所以旅行,是因为我想要旅行,而且觉得自己可能会喜爱旅行,在旅途结束以后也一定会继续喜爱旅行。很多跟我年龄相当的男人都会感同身受,我们对布尔乔亚式的生活有所不满,但依旧沉浸在它带来的舒适愉悦之中,同时意识到这种生活的渺小、庸常和乏味。大部分我这个年龄的男人都墨守成规、十足理性,是马克斯·韦伯所说的“没有灵魂的专家和没有心肝的享乐者”。我们从理想主义出发,结束的时候却成为习惯的动物,关心的是草坪状况如何,而不是灵魂。是的,我们告诉自己,暂时逃离是可以的,但谁来帮我们遛狗呢?

    >> 犹太经典《塔木德》中所说的“半个人”,一个没有妻子或没有孩子的男人

    >> 受够了对旅行充满浪漫色彩的想象和现实旅途中的孤独艰苦之间的落差

    >> 人类的所有罪恶都来自不能安安静静地待在屋里。

    ◆ 1 人生看得几清明?

    >> 梨花淡白柳深青,

    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

    人生看得几清明。

    >> 世界上有两种国家:一种是汽车停下来为行人让路的,一种是行人停下来为汽车让路的。

    这种区别是哲学意义上的,也是道德意义上的。第一种国家,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拥有可能造成伤害的工具——汽车——的人有责任确保自己手中的绝对权力不会伤害别人。第二种国家,是除了西方发达国家以外的地方,拥有绝对权力的人认为其他人理所当然应该为自己让路——即便没有这种权力的人也认同这种想法。在中国,汽车在路上总是拥有更大的权利,因为它们体形更大。

    >> 玄奘的名字在英文中有各种译法:Hsuan Tsang、Xuan Zang、Hiuen Tsiang、Hiouen Thsang、Huan Chwang,甚至还有Yuan Chwang(要看你用的是哪一套拼音系统)

    >> 中国最重要的哲学儒家思想有序地控制着外部世界,而玄奘则是内在心灵修养的大师。在中国三千年的历史中,佛教是唯一赢得信众的外来教义。从这个意义上说,玄奘在两方面都是精神上的革命家。他通过修身养性来寻求智慧,而追寻的方式是走向远方,在他的祖国,这两种途径都不是获得名誉与财富的寻常之路。

    Lost in translation

    >> 玄奘苦于重要的概念被误译,他在《大唐西域记》中提到:“通译音讹方言语谬,音讹则义失,语谬则理乖。”

    >> 隋唐两代,佛教高僧纷纷建立自己的学派。其中最重要的是芮沃寿所说的“专心致志于个人启蒙”,也就是“禅”,现在更多为全世界知晓的是由此发展出来的日本禅宗。其中心思想是一切事物内部均有佛性,通过冥想和内省即可获得。另外广为流传、影响甚广的一派是6世纪创立于中国东部天台山的天台宗。天台宗希望汲取佛教不同流派的精华,汇成一部经典,作为觉悟的唯一途径,而能让人们度离苦海最好的工具就是《妙法莲华经》,这部极为玄妙的典籍,列举了真理的三层含义,各不相同,却又完全相同。

    >> 作为一个严肃的佛教徒,玄奘毫无疑问相信两个基本理论:其一,他的行为是为了找到脱离苦难的途径;其二,苦难源自对万物本质缺乏了解。但是万物的本质是难以确定的。高度哲学化的佛教是世界上最不像宗教的宗教,它不依靠某个神秘的、不可知的、无所不能的神来使人们忽视生命最大的秘密——我们从何而来?我们为何存在?我们死后将会如何?罪恶为何存在?为何需要向善?佛教的存在主义要求我们确定自己的价值,而不是依靠神

    >> 瑜伽行派一般被叫作“唯识宗”,是大乘佛教的一个分支,其主要准则是普世度化(与之相对的是小乘佛教,注重个人的救赎)。

    >> 对于瑜伽行派的信徒来说,世界是一种迷惑人心的存在,所有能被感知和不能被感知的生命现象,都不过是如梦幻泡影般的意识的反映,是思想的产物,是梦中之梦。认识到你所感知的只是幻相,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和长期冥想,才能了解真正的现实,这将使你得到精神上的解脱,你的认识将会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

    >> 瑜伽行派相信一切都是思想,既有思想本身,也有我们从思想之外感知到的现象——外部世界。不过,如果所有均是思想,那思想这个概念是否也包含其中?或者换个说法,如果一切都是幻相、幻灭、梦中之梦,是否一切都是幻相、幻灭、梦中之梦这个真理也是一种幻相?

    >> 我是个奇怪的无信仰者、虔诚的无神论者,我喜欢宗教的仪式、音乐、庄严性、圣言的语调,而并非宗教的文本内容。

    >> 你越是将佛教看成一种思想体系、一种对万事万物存在的追寻、一种徒劳人世纷争中的另辟蹊径,就越会发现佛教的深奥和丰富——佛教也因而更加接近犹太教义,至少在某个重要的方面。犹太教和佛教都是高度智识化的宗教,它们所要求的虔诚并不很多,更多的是对最艰深的现世问题的钻研。《塔木德》犹太教义可能是历史上存在最久的对善行的检验;而对于人类本性的致命缺点,佛教是最早的、可能也是最有深入思考的,佛教的第一教义大体就是说,真理会使你自由。二者都牵涉到古老历史和良知。

    ◆ 2 背玄灞而延望

    >> 一个来自黑龙江国营农场的女孩跟一个来自康涅狄格州养鸡场的犹太男孩,最终结伴坐在西行的列车上,沿着古代僧人的路线前行,还是让我惊叹不已。

    ◆ 3 逃亡的僧人

    >> 伊丽莎白·韦兰·巴伯在《乌鲁木齐的木乃伊》中认为,从新疆东部发现的木乃伊来看,那里的居住者是白种人。他们讲的是现在已经消失的吐火罗语,他们的纺织品跟遥远西方的凯尔特人有相似的地方。巴伯得出了一个有意思的结论,那就是凯尔特人,主要是爱尔兰人和苏格兰人,以及这些新疆的居民(你在乌鲁木齐博物馆可以见到他们的木乃伊)属于同一个部族,也许都来自北部里海的某个地方。在某个时期,他们分裂成两支,一支去了爱尔兰和苏格兰,另一支开启了这条“大事之路”(The Road of Great Events):他们慢慢向中亚大草原进发,越过高山来到塔里木盆地,在绿洲之上建立起自己的文明。

    大月氏

    >>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了一名叫张骞的外交使节越过帕米尔山脉,到达现今乌兹别克斯坦所属领地,想要跟那儿的斯基泰人结成联盟(斯基泰人在被匈奴打败之后定居于此)。

    >> 凉州现在名叫武威,没有什么特色——除了近年来发现了有名的马踏飞燕,还有7世纪修建的纪念鸠摩罗什的佛塔。

    >> 玄奘进入沙漠之中。“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这是他后来告诉慧立的。他一边走一边念着《般若心经》,也就是伟大的智慧之经,帮助人驱走恐惧和痛苦的真言。绝对真实的最高表现就是“诸法空相”。“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们能想象玄奘一边走一边念诵,在黄色的天空下,孤独而渺小。他又想起了观音菩萨,第十八位大觉者,为帮助受苦的生灵开悟,他推迟了自己脱离这个生与死的世界的时间。就是观音菩萨从耆阇崛山顶峰见到五蕴皆空。五蕴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全都为空。“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 5 旧魂

    >> 充满哲学意味的故事,其中动物和僧侣都要回答一个问题:“什么是最痛苦的事情?”鹿说“饥饿”,蛇则说“毒性”,鸽子说“性欲”,鸟儿回答“口渴”。僧侣说:“活着是最痛苦的事情,活着就是受苦。”

    >> 毕竟,历史可以让我们有更大的视野,看到人类努力生存的巨大舞台。我们都是有关联的。说得更具体、更紧密、范围更小一点儿,这形成了卡夫卡所谓的“血缘圈子”。它给了我们可归属的更大的范围。

    >> 当然,每一个社会都会产生“逃离”的需求,无论是在实际生活中还是在哲学的意义上。总有劳作、痛苦、疾病、死亡和悲伤,有许多未解之谜。需要神秘主义来平衡,或是一醉解千愁。道教是中国本土产生的对上述需求的回应。道教重“自在”,逃离儒教社会的陈规和束缚,强调的是自然力量的平衡和无为,一种什么都不做的智慧。

    >> 道教人士思考庄子的悖论(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他们服用长生不老和提升智慧的药物,也修炼吐纳之法,以期实现永生。但他们从来没有建立过一整套心理学和认识论的体系,来解释一切经验的虚妄本质。佛教比道教更加完善,它有体系,包括体制上和智识上的,保证只要修持就会得益,并且不需要对月饮酒。

    >> 龙树巩固了大乘佛教的哲学体系,他认为事物皆有因缘,没有什么是独立的存在——即上文所说的缘起。“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这是他最有名的偈语

    ◆ 6 贝尔格莱德轰炸事件

    >> 库车是维吾尔族人对龟兹(又名屈支)的称呼,而今仍是这几乎被遗忘的古城废墟的中文名字。

    ◆ 7 对家的恐惧

    >> “一旦你乘坐直升飞机飞过燃烧的村庄,或者在地面跟敌人交火,”我的朋友告诉我,“你就永远也不能回去了。”对家乡的恐惧。在诗歌中那么浪漫、在想象中那么完美的家乡,其实是庸常的、安全的、无聊的,是对生活中更加浪漫的可能性的否定。

    ◆ 8 吐尔尕特口岸

    >> 北京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还是一个过度发展的中国北方农村,点缀着世界上最为奢侈铺张、富丽堂皇的皇家遗迹。那个地方晚上还有农民出来放羊,鼓楼附近的老胡同里还有人在自家门口拉二胡。你在北京空空荡荡的大街上见到的人里有一半都是农民,剩下的一半是官员。现在的北京则是一座巨大、嘈杂、缺乏特色的国际化城市,没有农民,没有夜间出来的绵羊,取而代之的是很多的商贩,还有像巴黎或纽约那样拥挤的交通。现在你更有可能在纽约的地铁站里听到二胡,而不是北京的胡同。

    ◆ 9 成吉思汗的祖先

    >> 波兰记者雷沙德·卡普钦斯基在一本书中写过铁丝网密布的原苏联边境,说那传达的是一种“你逃不了,你跑不掉”的信息,你所在的世界充满“无比的严肃、秩序和服从”。

    >> 从历史上到最近几十年,中国人都没有表现出什么探索精神,他们不会想去攀登珠穆朗玛峰,就让它在那儿,也不会参与到达南极的竞赛,他们不关心,不像探险家伯顿、斯皮克或皇家地理学会那样,去探索尼罗河的源头,他们甚至不在乎长江的源头在哪儿。他们背井离乡一般来说只是出于经济的原因,那些从广东出发,不远万里到美国去修建横贯大陆的铁路的台山人也是如此。

    《犹太法典》里这样说:知足者智。这句话对中国人非常合适,却不那么适合西方人(以及犹太人)。西方人有着天生的不满足,希望看到地平线另一边的世界,并第一个到达那里。

    ◆ 10 无人穿越的大桥

    >> 一旦表现出恐惧,他们就会带走你所有的东西。

    >> 7世纪的时候这里没有桥,但很容易穿过河流。现在这里有了桥,然而到达河对面却变得绝无可能。

    ◆ 11 自我消解的辩论

    十分感人的一章

    >> 对玄奘来说,白沙瓦最重要的一点是这里是无著和世亲的诞生地,这两位是玄奘景仰的前辈,也是4世纪时瑜伽行派的理论家。对于缺乏想象力的实用主义头脑来说,这两个白沙瓦人创造的是一种高不可及的极端荒谬、极其虚无的哲学空话,而我就是这样一个缺乏想象力的实用主义者,所以有的时候比较倾向于同意那些人的看法。他们的思想的的确确难以理解,但也代表了一种基于事物实相本质的精妙思想,于细微中反映出犍陀罗社会的发达。

    无无明

    >> 作为普通人,即使是在佛教庙宇中朝拜的信徒,都不会对现实本质和终极真理进行那么深入的思考。对大多数信徒来说,佛教是一种教导,告诉他们要压制自己的欲望,对其他受苦之人表现出同情和仁慈,借此来积累功德,以得到更好的转世轮回。他们知道生命的艰辛,而且如果今生作恶,来世可能会更加糟糕。人们向菩萨祷告,菩萨被看作神,可以治疗疾病、保佑孩子健康,还可以帮助我们的朝圣者走出沙漠。但佛教哲学通常存在于艰深晦涩、神秘莫测的佛教经典之中。尤其是佛教重视万物的真正本质,以逃避无可避免的轮回之苦。无明是一种精神上的缺陷,会纵容欲望的上升,最终将陷入衰老、疾病、绝望和死亡之中——简单地说,就是苦难。因此对现实真正本质的无明是佛教的主要观念,说明什么是真正的本质,也就是终极真理,是佛教哲学想要建立的最重要最深奥的体系。

    >> 印度南部的龙树大师,他发展了佛教的中道,认为其“超越了一切争议”。佛陀教育我们要摆脱对情色、生存的所有欲望,摆脱无知,但我们也不得执着于自己的观念,包括对真理的看法。龙树大师特别重视最后这个会引发疑问的方面,对理智的信念、对正确的执着。我读过约翰·斯内林的阐释,他将龙树跟几百年之后的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思想联系起来,尤其是维特根斯坦自我毁灭的哲学观念。也可以说终极真理就是摆脱了所有人类创造的意义的终极自由,甚至是摆脱我们理解这种真理所产生的意义。

    >> 龙树详细描述了“sūnyatā”这个概念,翻译过来就是“空”,意思是说“万事皆空”,所有永恒的、独立的存在都是空。这里又出现了佛教中大量存在的悖论,这个矛盾用语言好像根本无力解决。佛陀应该说过诸法之空是不可能用语言恰当地表达出来的。虽然空是无法表达的,但同时这又是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因为万事万物都互相依存,因此没有什么是独立的存在。佛陀说过:“正智者,彼名相不可得,犹如过客,诸识不生不断不常,不堕一切外道声闻缘觉之地。”

    >> 那么,我们所感知的这个世界、我们跌倒时撞到的土地、我们饥饿时吃进的食物、太阳升起时我们无法直视的光明,这些是什么?龙树急于告诉我们空性这个概念并不是说万物都不存在,他所说的“世俗谛”,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信奉的,就是这个存在的世界。这有点儿像原子理论。我们看到一块木头,这肯定是一个实实在在存在的事物,可以被钉在一起造房子,这就是世俗谛。而物理学家的绝对真理则是另外一回事,在他们看来,木头是原子和分子的集合,而原子又是原子核、中子、电子组成的,都是在电磁力的作用下集合在一起,但从外表看不出来。从佛教的角度看,不仅存在一个被感知的世界(世俗谛),同时还有绝对真理,意味着所有的事物都是空,即使是感知到绝对真理的思想也是空。拿空性来说,存在永恒的无常,所有现象都在变化之中。另一位杰出的佛教哲学诠释者也许会有所帮助——哦,转念一想,也许没有帮助——他这样解释:“空并不是‘没有’,并非虚无,而可以被看作非‘有’,不是绝对真理;那是事物存在方式的绝对真理,但不是绝对本身。”

    >> 对无著和世亲来说,龙树的哲学是对世界的消极认识,告诉我们“那不是什么”,而不是“那是什么”。为了描述那是什么,他们创造出“阿赖耶识”这个概念,阿赖耶识让我们产生幻觉,以为自身是真正的实体,独立于其他一切实体。阿赖耶识有点儿类似弗洛伊德的无意识,这种无意识对我们的意识有强大的影响,但又不是主动意识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来看,阿赖耶识非常现代。

    >> 在瑜伽行派的哲学中,我们不只从五识中形成思想,也源自储存在阿赖耶识中的种子和痕迹,那是一种自然的、心本有、思想中预先存在的特质,让我们自身存在的幻觉。换句话说,我们并非在一块白板上,用经验涂写新鲜的文字。我们已经有某种程式,而可以看穿并超越那种程式的唯一办法就是多年的研习和冥想——这就形成了瑜伽和瑜伽行派之间的联系。

    >> 对于佛教哲学,我常常有这样的感觉,其终极教义往往在触手可及的时候又渐行渐远,就像一场海市蜃楼。读着佛经和论典,你会觉得有什么美妙的东西就在书页下面发着微光,但逻辑思维能想到的任何办法都不能将其捕捉。那总是需要对口头表达的超越,佛教用各种悖论来进行表达,互相矛盾的说法却是真实的。“真如,”佛陀说,“不生不灭。”

    >> 《先贤箴言》,那是一本《犹太法典》的格言集,是犹太教育重要的一个部分,其中的一些话语永远留在我的心中:“在你的家中,真理与平静由你判定。”“如果不为自己,谁会为我?如果只为自己,我成了什么?”

    >> “‘犍陀罗’这个词来自梵文‘芳香之地’,指的是白沙瓦谷底,包括斯瓦特和马拉坎,还有整个印度河岸。犍陀罗这个词最早见于《梨俱吠陀》,那是雅利安人最早的一本书。这本书里说犍陀罗人生产高质量的羊毛。古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岩石垂谕中第二次出现了犍陀罗。这些都是公元前五六世纪的事。到了公元326年或公元327年,犍陀罗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而被希腊人统治了两百年的时间。这里发现过三十九位希腊国王和四位王后的钱币,这些钱币上有两种语言:一面是希腊语,一面是哈拉什蒂语。哈拉什蒂语发源于阿拉米语,从右往左写。”

    >> “希腊人之后是斯基泰人,然后是帕提亚人。后来来自中国甘肃的贵霜人打败了帕提亚人,迦腻色迦一世是贵霜帝国一个重要的皇帝,他是个佛教徒,支持犍陀罗发展佛教。到了公元5世纪,这个地区受到野蛮民族白匈奴的入侵,他们毁掉了所有的佛教寺庙。社会非常不稳定,印度教得以复兴。到了11世纪末期,阿富汗的麦合木提将伊斯兰教带到这里。”

    >> 小乘佛教强调佛陀的教诲,大乘佛教则重视佛像。小乘佛教的佛陀是一位哲学家。大乘佛教的佛陀是佛教的神奇造像,佛陀变成了神,变成了被崇拜的对象,他的形象受到崇拜,而教诲则消失了。

    >> 这些断壁残垣,它们是谦恭的,因为它们只能证明事物的暂时性,以及渴望使之成为永恒的努力终是愚勇与孤妄。它们有一种强烈的过眼烟云的凄凉味道,这种诗意的味道在19世纪对雅典和罗马废墟的发掘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它们让我们看到繁华尽头那荣耀终点的景象。

    历史的意义

    >> 在人类历史上,文明的建立和毁灭总是相继发生,犍陀罗的残垣断壁就是一个不那么广为人知的证明。这里曾经有过铃铛丁零,鼓声低沉;有过人类所创作的最好的雕塑和绘画;有过关于现实本质和终极真理最热烈最充满智慧的辩论。现在这里只有令人难忘的一堆一堆的石头,由一些索要着小费的旅游部门小职员看管。

    ◆ 12 阿姆利则的孤儿

    向内寻

    >> 佛教教导我们,一个人的命运取决于自身,而不是外在的因素,智慧也不来自周遭的环境,而是培养自省的能力。

    >> “部执峰峙,诤论波涛”

    >> 那种景象还是非常壮观,沿着河堤,成千上万的人在洗掉他们的罪孽。那是一种让人惊讶、难忘,同时又会受到启发的景象,印度人深信他们可以在某条充满恶臭而古老的河流中得到灵魂的净化。如果你的目的是逃离而不是拥抱,那一点点难闻的气味又算什么?

    >> 烦恼是让自身执迷于某种幻相,或者被某种刺激或摆脱烦恼的欲望所束缚。

    ◆ 13 废墟中的王公

    >> “如果在瓦拉纳西死去,”他用一种对无知的外国人足够简单的方式解释,“就不会再转世了。”

    ◆ 14 绕行香港

    >> 鹿野苑既是终点也是起点。起点是就佛教教诲而言,那显然非常重要,但鹿野苑也是佛陀漫长的探索——经过之前上千次的转世——得到结果的地方。要参观佛教圣地,应该去往佛陀一生中重大事件发生的各个地方,就像耶稣一生发生的重大事件一样,这些叙述的基本目的是为了给其信众精神层面的指引。以耶稣为例,重大事件包括他的出生、传教、神迹、收授弟子、死亡和复活。而对佛陀来说,则包括他的出生、离家、苦行、觉悟、传教、神迹、收授弟子、死亡,尤其对大乘佛教信徒来说,还包括他的献身。应该从蓝毗尼开始,我就是如此,不过其后路线中的地方可能在地理上没有什么逻辑。要追随佛陀一生的重大事件,直到他的死亡之地拘尸那迦,需要在恒河两岸来来去去好几次,因此玄奘和我都采取了更加方便的方式,先到蓝毗尼,然后是鹿野苑(传教、收授弟子之地),之后才是菩提伽耶(得到正觉之地)。

    >> 对佛教徒来说,鹿野苑的地位相当于基督教徒心目中的橄榄山,或者犹太人的西奈山。

    >> 世界上第一个禁猎区。

    悲哀懊恼自伤叹言:佛成道时,不知漂沦何趣。今于像季方乃至斯,缅惟业障一何深重。悲泪盈目。

    >> 这次情绪低落发生在636年,此时玄奘离开长安已有七年的时间,空间上更是隔着6000英里之遥。他有这样的情绪,一定是想到了此行的目的、已走过的漫漫长路,还有迫切希望到达的那烂陀。对玄奘和佛陀来说,脱离苦难是有智识的人、有适切理解能力的人的问题。这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一个关于现实的本质和我们如何觉知的谜题。玄奘所信奉的无著和世亲创造的瑜伽行派是对佛陀本人启示的进一步发展:苦难来自对精神、自我和物质世界的错误认知。在瑜伽行派看来,错误的觉知就是认为事物——心性、自我和物质世界——是真实的幻相,而事实上,一切都是虚幻的。

    但是,由此生发出一个至高的问题——正是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玄奘离开了中国的舒适生活,翻山越岭,穿越沙漠,来到印度。如果所有一切都是幻相,那么是否相信一切都是幻相这个想法本身也是幻相呢?

    >> 一千年之后,西方哲学家终于开始思考这些直指究竟的认识论的终极问题,玄奘的疑问用法国人笛卡尔的话来说就是:如果一切都是幻相,那么感受幻相的实体的本质又是什么?笛卡尔对此有一个著名的解决方法,那就是假设自身的存在。我思,故我在。但佛教也否认自身的真实性。那用什么可以代替自身的真实性?它怎么能避开这个咬得死死的悖论:如果一切都是幻相,那么一切就都是不可知的?

    ◆ 15 圣地

    >> “佛陀教导说世间存在苦难,而苦难有因。所有的苦难都来自精神世界的不平静。我们的精神受到折磨,而最根本的折磨是不能理解事物的本质。因此,为了消除苦难,我们得体验事物本身的样子。我们要先理解错误的观点,然后才能理解什么是正确的。”

    >> 大多数佛教徒都会通过念经和冥想来清洁他们的思想,达到更高的认识水平。哲学问题跟他们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对佛陀、对玄奘、对迷惘的中国朝圣者来说,佛陀的基本理念是,我们对事物的错误看法,引发了两千多年来对现实的真正本质的探索。因此佛教对知性主义者富有吸引力,比方说很容易看到两个身着红褐色僧袍的西藏僧人在进行激烈的佛学辩论。他们在辩论中使用很多肢体语言,兴奋激动的手势和洪亮的声音都能为他们加分。对玄奘来说,唯识宗是佛教哲学为了掌握事物最重要的本质而取得的经受了时间考验的终极真理之一。但所有的流派共有一个概念,那就是我们大部分人对自己的认识,也就是自我,生命体验中不变的内容,并不真的存在。

    >> “根据瑜伽行派的认识,”费铎说,“我们对本质的存在、独立的自我有一种下意识的需求。换句话说,在情感的层面,对自我存在的强烈的感觉,看起来非常真实,因此造成了对自我愉悦的执迷。这跟另外一种无知有关系,也就是现象存在于意识之外。对此的错误理解是,现实和感知现实的意识是两种不同的东西。”

    >> “达摩就像梦境、魔幻、回声、镜像、海市蜃楼、虚空,就像水中月、空中楼阁、影子、魔法,就像星辰、露珠、气泡、闪电、一朵云——它们存在,又不存在,当我们伸出手去,手中将一无所有。”

    >> 这只是一种语言文字游戏,不是真正有意义的神秘事物,或者是逃避理论上的缺乏逻辑。佛教充满了二律背反,比方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瑜伽行派的基本观点是万物来自思想,但我们不必按此生活,是否是一种更高水平的胡言乱语?

    >> 瑜伽行派想要避免绝对的空,即是说他们认同两种完全对立的状态——自我不存在,非我也不存在——都是真实的。格鲁塞援引世亲来反驳万物皆空说,这等同于笛卡尔的名言:“纯粹概念的存在建立在我们意识到概念的非真实性的基础上。”或者像格鲁塞所说:“纯粹概念是幻相,因此纯粹概念是存在的。”

    >> 玄奘在那烂陀学到的终极真理也是这样。那种真理就是:一切都是表象,都是思想的产物。包括物质世界,但也包括物质孕育其中的精神世界。回到中国以后,我们的朝圣者写下的话语,几百年后还在盖廷的书中回响,他说世界“如幻、如梦、如海市蜃楼,如影、如回声、如水中之月”。

    >> 你觉得玄奘想要找到什么?我问他。这些哲学又有什么用?

    答案是,他竭尽全力想要彻底战胜对自我的渴望,那需要从哲学上彻底了解自我不存在。而他之所以想要进入一种完全无我的状态,是因为只有那样才能达到大乘佛教的目标,也就是帮助他人逃离存在所必定带来的痛苦的束缚。

    “关键的关键是无我,”费铎说,“当你意识到自我痴迷的对象是幻相,就能达到无我,那就是佛陀境界的开端。”

    >> 佛教哲学家常常用船只或药物来打比方。船让你安全渡过河流,这时船是有必要的,但当你到了河流的彼岸,船只就被抛弃,否则就会变成一种负担。

    精神上的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

    >> 要了解某件事物,你必须观察它,但观察的过程会改变它的本质。

    >> 须知诸相皆非相,

    若住无余却有余。

    言下忘言一时了,

    梦中说梦两重虚。

    语言的束缚

    >> 我们可能会怀疑真理超越语言,或者不是超越语言,而是只能用自我消解的悖论来说明,这可能不是真的,而只是一种神秘主义的说法。《金刚经》说:“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超出了语言的能力,就像蜡烛被风吹灭。

    >> 超出了语言的能力,就像蜡烛被风吹灭。玄奘去印度是为了厘清佛法传播中的谬误,但他没有详细记录在那烂陀学了什么,我觉得他的目标只是译经,译出比当时的中文佛经更好的译本。回到家乡后,他将余下的生命全部投入到那项工作中去。但我认为除了解决这些具体的教义要点,当他深入认识瑜伽行派的唯识宗,就会想要达到一种极度的理解。他想要达到的理解水平如此之高,超出了人类理解的一般层次——而在达到那种水平的同时,从前驱使他开启长途跋涉的需求也就不复存在。

    这可能吗?他做到了吗?我很怀疑。但是转念一想,我没有重复玄奘在旅程中冥想和修行的那个部分,我怎么能知道?也许他的确理解了自己的目的,同时也摆脱了那个目的。而我呢,则继续东看西看,从佛教著述中寻找不能用文字表达的真理。在我继续对佛教的二律背反表示怀疑的同时,也对佛教在7世纪达到的文明程度深感敬佩。

    >> 跟与其同时存在的欧洲基督教教会专制不一样的是,佛教寺庙更加温和、仁慈地宣布,从本质上来看,精神的力量如此纯粹,在被掌握的同时就应该被抛弃。当基督教靠着神迹、秘事和权威得到加强的时候,佛教徒——那个时候比基督教徒人数更多,分布范围也更广——却希望不要执迷于权威,至少在理论上是如此。

    ◆ 16 加尔各答的犹太教堂

    >> 有时你得走得够远,才能真正发现自己。

    ◆ 17 甘吉布勒姆商羯罗

    >> 当然,我一直都知道这次旅行会到孟买,我将站在卡玛女士街的YWCA门外,回想起早年的生活。我想,我希望弥合时光的鸿沟,让生活显现出完整的样子。我并不想要重获青春,因为那不可能,但我至少想要重新体验年轻时的感觉,野心勃勃,随时准备去面对一切。但其实最终我并没有那么强烈的情绪,没有什么排山倒海的大波浪在心中涌动。站在那儿,我并不觉得年轻时横冲直撞的冲动已变为现在成熟、智慧的圆满。我能感觉到的,只是那个满怀热忱的后青春期男孩,渴望着写作,渴望为自己做点儿什么,从那时到现在,我的变化是如此之小。人届中年,我不再不顾一切,生活中的一些东西早已尘埃落定,但我仍然渴望完成我还没有完成的事情。我依然能感觉到身体中那种多年前促使我去冒险的特质,感觉到我的成功,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还在远方的某个地方。徘徊不去的是我归属感的缺乏,就像小时候因篮球打不好而感到格格不入一样。

    >> 我想,我希望弥合时光的鸿沟,让生活显现出完整的样子。我并不想要重获青春,因为那不可能,但我至少想要重新体验年轻时的感觉,野心勃勃,随时准备去面对一切。但其实最终我并没有那么强烈的情绪,没有什么排山倒海的大波浪在心中涌动。站在那儿,我并不觉得年轻时横冲直撞的冲动已变为现在成熟、智慧的圆满。我能感觉到的,只是那个满怀热忱的后青春期男孩,渴望着写作,渴望为自己做点儿什么,从那时到现在,我的变化是如此之小。人届中年,我不再不顾一切,生活中的一些东西早已尘埃落定,但我仍然渴望完成我还没有完成的事情。我依然能感觉到身体中那种多年前促使我去冒险的特质,感觉到我的成功,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还在远方的某个地方。

    >> “您能在我单脚站立的过程中简短讲明所有印度教的思想吗?”我问。

    商羯罗笑了。

    “人的目标是了解真理。”他回答。

    一针见血,我想。精彩的回答,和希勒尔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异曲同工之妙。在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传统中,人们践行的是忠诚的信条,对一位全能的无上之神的忠诚,即便没有证据可以证明他的存在。基督教徒或犹太教徒面临的问题是次一级的:那是真的吗?重要的是神要我做什么?但在印度教或佛教中,虽然存在一位至高无上的神,他还有着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其中之一就是我面前的这位商羯罗,但是否相信神的存在没有了解事物的本质那么重要,那种本质存在于表象之下,如果了解,就能让信奉者摆脱对俗世的执迷,体验到更高层次的喜悦。

    >> “‘我’是一种幻相,”商羯罗说,“但人需要经历这种幻相,只有经历过才知道是幻相。关键是要完全信奉全能之神,那样你就会摆脱自身的偏狭。自我不会占上风。如果占了上风,那就是你不够虔诚。”

    >> “身体就是寺庙,神住在里面,这是我们的理念。后来寺庙建起来了,神像被安放在那里。”

    “那意味着神像就是神吗?”

    “神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无所不知,”商羯罗回答,“在寺庙里安放神像是一种象征。神无所不在,不只存在于某个特定的地方。但没有象征的话人们无法想象,因此象征性被放到了寺庙里。那并不是终点,只是起点。”

    ◆ 19 到和田的噩梦之旅

    和田

    >> 对那些难以忍受普通生活、渴望逃离的人,对那些想要摆脱身处的时代的人来说,和田就是精神上的远离。看看它在地图上的位置,一个小点,被无垠的沙漠包围其中,还有南边和西边难以穿越的起伏群山。在这里,你可以体会到摆脱束缚的生活带来的喜悦和错位。但对玄奘这样的佛教僧人来说,由于佛教遗迹带来的震撼和激动,和田是一处避风港。现在这里已经没什么佛教遗迹了,只有已经被发掘一空的寺庙残留,以及玄奘见过的佛塔。但和田是现代中国的疆域上第一个接触到佛法的地方,那是来自印度的佛法。因为这里是丝绸之路上第一个重镇。正是这个原因才特别让人感到惊讶——这个地方如此偏远,没有任何自身的因素可以使它成为如此巨大的商业和宗教的中心。它在7世纪的地位,相当于21世纪的太空站,这个地方生机勃勃、精彩纷呈,因为它连接起一些本来没有关系的事物,东方和西方,中国和罗马,天朝上国和印度。

    ◆ 20 前往敦煌的南线绿洲

    >> 将要到达一度看来遥不可及的地方,让人产生快乐的期待之情,但同时也有结局带来的空虚之感。

    >> 麦片盒就是冒险的对立面。超市里有至少五十个牌子的饼干、塑料包装、低脂食物、空调的嗡嗡声、米尤扎克背景音乐、橡胶轮子的小推车。我将这一切跟无聊的安全感联系在一起,我将这一切和暖气过热的公寓、电视节目、按部就班的工作、收到薪水、支付账单、为了得到认同和提拔与他人竞争(永远是比你更年轻的人)联系在一起。家是必要的。家是美好的。家是可怕的。我对家的恐惧解释了为什么我在年届五十的时候还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虽然《犹太法典》说一个没有结婚没有孩子的男人只能算半个男人让我感到很受伤害。

    现在,行驶在甘肃的边界,我能看到象征意义上的此行终点,我理解自己的恐惧来自何方。家也许是一个城堡,但那是一个你会变老、腐朽、死亡的城堡。

    >> 家也许是一个城堡,但那是一个你会变老、腐朽、死亡的城堡。时间在家中流逝,随之而来的是腐朽堕落。当人在路途中,时间是静止的,至少看起来是静止的,因为你太过繁忙,没有精力去感受时间的流逝。佛陀明白这个道理,这就是他为什么一旦了解了生命无可逃避之苦,就离开了家,抛妻弃子,选择漫游的生活,就像那些苦行僧,现在印度还存在的衣衫褴褛、稍显疯狂的印度教僧人。家是终极的爱欲,而要达到觉悟,就得摆脱爱欲。当佛陀圆寂,他的弟子第一次聚集在耆阁崛山,他们的领袖迦叶不允许佛陀的子侄辈,以及他最喜爱的学生阿难跟大家坐在一起。第二天早上,阿难又来了,说自己跟世界所有的联系都已不复存在,然后才被允许进入大门。家就是一个人原生的束缚。

    ◆ 21 最后的话

    >> 夫生死无崖,流转无极,含灵沦溺,莫由自济。”

    >> 从任何意义上来看,家这个词都意味着工作、按部就班、耗费时间的责任和义务、精神和身体的伤痛、他人有时会给你带来的地狱般感受。事实上这个存在的家,面对着终有一死的现实,正是意义和智慧所在。

    >> 是的,我们希望找到事物来充实我们的心灵,并为我们带来永恒的快乐。我们中很多人都不一定会得到。但没有关系,我们对必然之事无能为力,但可以花一点儿时间来思考,确保生命不会毫无意义、未经反省地匆匆流逝。

    ◆ 点评

    点评:★★★★★

    梨花淡白柳深青,

    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

    人生看得几清明。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6分

  • 人物塑造:3分

  • 主题深度:6分

  • 文字风格:5分

  • 语言运用:3分

  • 文笔流畅:7分

  • 思想传递:4分

  • 知识深度:9分

  • 知识广度:5分

  • 实用性:7分

  • 章节划分:4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4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6分

  • 现实相关:7分

  • 沉浸感:3分

  • 事实准确性:5分

  • 文化贡献:8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5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4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 是否包含广告:7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6分

  • 稳定性:9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体验差(307+)
  • 下载速度快(586+)
  • 种类多(503+)
  • 博大精深(333+)
  • 经典(497+)
  • 藏书馆(355+)
  • 内容完整(648+)
  • 好评多(289+)
  • 五星好评(290+)
  • 服务好(620+)
  • 无漏页(115+)

下载评价

  • 网友 晏***媛: ( 2024-12-17 00:11:29 )

    够人性化!

  • 网友 习***蓉: ( 2024-12-26 22:04:38 )

    品相完美

  • 网友 田***珊: ( 2024-12-26 09:33:36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相***儿: ( 2024-12-16 10:57:09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堵***格: ( 2024-12-10 22:14:41 )

    OK,还可以

  • 网友 印***文: ( 2024-12-16 02:48:06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马***偲: ( 2024-12-22 17:34:25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利***巧: ( 2025-01-06 08:09:20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戈***玉: ( 2024-12-18 15:01:01 )

    特别棒

  • 网友 堵***洁: ( 2024-12-30 06:44:44 )

    好用,支持

  • 网友 师***怀: ( 2025-01-09 17:32:27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师***怡: ( 2024-12-14 00:34:36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孙***美: ( 2024-12-20 19:38:06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