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人格教育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儿童的人格教育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儿童的人格教育》是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关于儿童人格教育的经典著作,汲取多年儿童心理研究的精髓,从各个方面向读者阐述了如何去呵护孩子、爱孩子,并让孩子顺利地长大成人。阿德勒指出:世界上没有问题儿童,只有缺少正确引导的“生活失败者”!本书不仅是父母必备的育儿经典,也是研究儿童心理的教育手册。
书籍目录:
引论
第一章 人格的统一性
第二章 追求卓越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第三章 如何引导孩子追求优越感
第四章 儿童的自卑情结
第五章 如何防止儿童产生自卑情结
第六章 社会情感及其发展障碍
第七章 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
第八章 作为准备性测试的新环境
第九章 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第十章 外部环境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第十一章 青春期和性教育
第十二章 教育的失误
第十三章 对父母的教育
附录1
附录2
关键词汇表
作者介绍: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20世纪三大心理学家”。曾追随弗洛伊德探讨神经症问题,但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此外,他还将精神分析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张庆宗,女,汉族,出生于1964年。现任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先后发表学术论文《教育心理学》 《行为教育》 《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等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译著等10余部。译著《教养的迷思》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个体的追求或有目的的活动是以人的自卑感为前提的。所有的儿童都有―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们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缓和或者消除自己的心理自卑感。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心理补偿。
人格的整体性及其独特的生活目标和生活风格并不是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个体对客观事实的主观看法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个体对客观事实的看法绝不是事实本身。
自卑感可能在客观上有助于个体的完善,虽然这种补偿性心理特征的形成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但是它也它也可能 导致单纯的心理调适,从而会扩大个体和客观现实之间的差距。如果自卑感过于严重,那么当事人最终只能在心理上而不能在行为上 加以克服。
殊不知学校只不过是让家庭教育的潜在问题显现出来而已。
对于这些丧失信心的儿童来说,选择最为便捷的成功之道,最具吸引力。在他们看来,比起走社会所认可的大道,甩开社会的道德责任要容易得多,这会给他们一种毫不费力的征服感。这种人只肯做十拿九稳的事情,借以炫耀自己的优越。选择捷径显示了他们内在的怯懦和虚弱,尽管他们的行为表现得相当勇敢无畏。
接下来,来探讨另—类从未受过关爱的孩子的性格特征。在那些罪大恶极的人的一生中,我们能够看到这样的事实,即他们在童年时代都受到过恶劣对待。因此,他们就形成了冷酷、满怀嫉妒和恨意的性格。他们无法容忍别人幸福。一旦他们拥有孩子,或对孩子负有教育责任,他们就会认为孩子不应该比他们自己的童年过得更幸福。这类人不仅会对自己的孩子持这样的态度,作为别人孩子的监护人时也会持这样的态度。
这类人还会用许多自我感觉正当的理由来为自己的行为辩解,例如例如“收起鞭子,害了孩子”。这些人不断拿出证据和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行为,但都无法证明自己是对的。因为僵硬的、专横的教育只会使孩子离他们的教育者越来越远。这样的教育没有任何意义。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被研究的对象并不理解他自...
决定孩子成长的因素既不是孩子内在的能力,也不是他所处的客观环境,而是这个孩子对于外在现实的看法,以及他对他和这种现实所构成的关系的理解。这个小孩与生俱来的潜在能力并不决定一切,我们成年人对于小孩的处境的判断也不重要。关键要以孩子自己的眼睛看待他的处境,以孩子错误的判断理解他的情况。我们不能期待小孩的所作所为合乎逻辑⸺ 也就是说,符合我们成年人的常识。我们应当清楚:孩子们在理解和把握他们的处境时会出现谬误。的确,我们必须记住:如果孩子不会出错,对他们的教育也就无从谈起;如果孩子的出错是天生注定的话,我们也就不可能教育或改正他。因此,相信人的性格特征是与生俱来的人,不能够也不应该做教育孩子的工作。
“在当今社会文化中,人们更关心表面的成功而不是全面的教育。可以轻易获得的成功只会昙花一现,因而培养一个野心勃勃的孩子毫无好处。更重要的品质是勇敢、坚持和自信,遭遇失败而不是气馁,反而把失败当成新问题加以处理。”
——《儿童教育心理学》【奥】阿尔佛雷德.阿德勒
在考虑人格的构成时,要注意到:人格的统一体,还有
它独特的方式和目标,并不建立在客观现实之上;相反,一个人对生活事实的主观看法才真正是他的人格结构的基础。人对事实的看法和观念,并不就是这事实本身;因此,人类虽然生活在一个充满同一性事实的世界,但却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塑造自己。
有些孩子语言迟疑或不愿说话,这是因为他们的父母从不让他们说完整一个句子,从不让他们自己回答问题;另一些孩子则是因为说话时被取笑和嘲讽而丧失了信心。对于孩子说话不断地纠正和挑剔,似乎是一个广泛存在的不良习惯。其糟糕的结果是,这些儿童经年累月地背负低人一等和自卑感之苦。
如果没有社会情感,人的其他能力的发展,比如理解力和逻辑感都是不可想象的。完全独居的人根本不需要逻辑,或者说他对逻辑的需要不会多于任何一个动物。
有时候,有些人的行为在我们看来很不明智,不过,从行为者的目的来看,这些行为却是完全明智的。这种现象经常发生再那些总以为别人也会像他们一样看问题的人身上。这也表明社会情感和常识在行为判断上多么重要。
社会情感给个体一种安全感,而这种安全感是他生活的主要支撑。这种安全感也许和逻辑思考及真理所给予我们的新人不同,不过,它是这种信任显著地组成部分。为什么数学计算能给所有人这样一种信任感,从而使我们倾向于把只有能用数字表达的东西才视为真实和正确的?其原因是,数学计算比其他的思想过程更容易传递给我们的同伴,同样,我们的理智更容易对此进行操作。
对儿童进行教育时,我们要记住儿童的生活方式通常在4-5岁的时候逐渐稳固。在此之前,我们要协助他发展必需的社会情感和灵活性,以适应社会生活。在5岁以前,儿童对人和事的态度通常已经确定和固化,他将来的生活态度或多或少都朝着同样的方向发展。他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也有着固有的模式,儿童容易深陷于此,不断重复早期的心理机制和行为模式。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儿童的人格教育》是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关于儿童人格教育的经典著作,汲取多年儿童心理研究的精髓,从各个方面向读者阐述了如何去呵护孩子、爱孩子,并让孩子顺利地长大成人。阿德勒指出:世界上没有问题儿童,只有缺少正确引导的“生活失败者”!本书不仅是父母必备的育儿经典,也是研究儿童心理的教育手册。
精彩短评:
作者:深情的艾老师 发布时间:2018-09-08 03:02:03
这不都应该是常识吗?难道一般父母不知道吗?
作者:大壮 发布时间:2018-01-29 14:32:00
ok
作者:玛丽 发布时间:2017-03-15 11:51:37
近来从日本吹来一股阿德勒风,还是先来看看阿德勒的原作吧!
作者:何太痴 发布时间:2013-04-03 08:43:42
敝帚自珍下,也请各位友邻垂注,谢谢,鞠躬!
作者:熙者梓嘉 发布时间:2017-03-15 16:01:25
阿德勒非常强调发展儿童的社会情感,直白的翻译就是孩子愿意、主动与他人产生链接,这是孩子成长的基础,深以为是。
作者:斯芬克米 发布时间:2017-03-15 11:52:16
儿童心理学经典
深度书评: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书笔记
作者:常绿乔木™ 发布时间:2016-02-03 21:13:56
阿德勒深受尼采理论的影响。
阿德勒的人生观包括六个方面,虚构目的论、追求优越感、自卑感与补偿、社会兴趣、生活风格、创造性自我。
虚构目的论即我们所有人在童年时期都无意识地发展了一种关于生活的信念,在阿德勒看来,这种虚构的目的就是追求人生的意义,追求优越感、超越、完美。个体追求优越感的原因,在于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这是一种普遍的人类心理。个人处境的改善会缓和自卑感,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心理补偿。
区分有益和无益的优越感追求的基础,就是是否符合社会利益。一个高尚、高贵的行为,应该是对自身和社会都有益处的。因此,教育孩子就是要培养他这种社会情感。
阿德勒提出过四种主要的生活风格。支配——统治型;索取型;回避型;对社会有益型。
自卑情结所激发的追求优越性会走错方向,这些人会把追求优越性扭曲为追求权力,控制别人,自私自利,或沉湎于自我想象的世界之中,缺乏面对现实世界的勇气。而这些错误正是教育应该加以注意的地方。
阿德勒的治疗方法就是通过分析病者的生活风格,帮助病者提高社会兴趣,面对现实,做出新的生活选择,这是个体心理学的独特性。
了解一个人的生活风格的三条途径:看他的出生顺序;对早期的回忆;对梦的解释。
个体心理学集中研究整体人格,并将自己的科学目光投向整体人格对其发展和可能表现的充满活力的追求。
个体的行为是由个体的整体人格发动和指引的,因此个体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的所有陈述都精确地体现了这些行为间的互相关系,个体的行为反映了个体的心理活动。
个体心理学就是围绕社会感情的根本原则来发展相应的教育方法。
三个基本问题:社会关系;个体如何投入和运用自己的一生,在普遍的社会分工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性别问题
了解个体某一行为表达的意义的前提是,我们要有方法能够认识他的整体人格。
我们可以表明,儿童的某些特征是环境力量的结果。儿童在某种环境中,感受到了自卑、脆弱和不安全,而这些感觉反过来又对儿童的心理产生了刺激作用。儿童便下决心摆脱这种状态,努力达到更好的水平,以获得一种平等甚至优越的感觉。孩子这种向上的愿望越强烈,他就越会调高自己的目标,从而证明自己的力量。不过这些目标常常超过人的能力界限。由于儿童少时能够获得来自不同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这些便刺激儿童设想自己未来会成为一种类似上帝的人物。我们发现,儿童自己也会被一种成为类似上帝的人物的想法所控制。这通常会发生在那些自我感觉特别脆弱的儿童身上。
因此训练孩子野心勃勃并无益处。相反,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勇敢、坚韧和自信,要让他们认识到,面对挫折不能气馁,不能丧失勇气,而要把挫折当做一个新的问题去解决。
个体心理学的基本思想,即个体的人格(包括成人和儿童)是一个统一体,这种人格的行为表现和个体逐渐形成的行为模式是一致的。
学校总试图按照各个时代的社会理想来教育和塑造个体,今天的理想是人是独立,自我控制和勇敢的人。
有必要教育儿童不要把自己的生活看作是一系列互不关联的事件,而是要把自己的生命视为一种贯穿所有相关关联的线索。
在我们每个人身上,自卑感和追求优越是密切相关的。只有当自卑感阻碍了我们对优越的追求,或当它由于对器官缺陷的反应而加剧到令人难以承受的程度时,它才会是心理问题。这时我们就会产生自卑情结。自卑情结是一种过度、过分的自卑感,它必然促使人去寻找可以轻易获得的补偿和富有欺骗性的满足,比如懒惰、口吃、等等。
个体追求优越感和渴望社会情感都是建立在人的本性的基础上。两者都是渴望获得认可和肯定的根本表现,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个体追求优越感涉及的人性假设是,个体不必依赖于群体,而渴望社会感情的人性假设是个体是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群体和社会的。
儿童的行为并不是客观的反应,而是受制于他对自己早期经验的无意识的理解。如果他对某一情况或应付某一情境的能力产生错误理解,那么,这种错误的理解和判断就会决定他的行为。只要这种原始的、童年时期形成的看法没有被矫正过来,那么任何数量的逻辑或常识都不会改变他后来的成人行为。
仅仅根据孩子的学习成绩(分数)来对孩子进行评价和判断是愚蠢的。我们倒是应该把学校成绩报告视为孩子目前心理状况的反映。
书评:你凭什么教育你的孩子?
作者:理智乐天派 发布时间:2019-12-23 12:17:08
大家好,我是修先生。
今天将与大家共同讨论的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
《儿童教育心理学》
的其中一小部分观点。
首先请允许我简要介绍一下阿德勒先生,熟知心理学的同学想必都知道,他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并与弗洛伊德和荣格并称为20世纪三大心理学家。
不过即便如此,在21世纪的当下,阿德勒这几个字在任何非专业领域都可谓名不见经传,更别提有什么被大众认可的心理学方法论,而心理学本专业的学生也是更多师从弗洛伊德、华生或者斯金纳这些知名的心理学家及其流派。
但是,当从业于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精神病学家的这些心理学学生们偶有机会捧起阿德勒的书籍的时候,捶胸顿足、悔不当初的情形总是不算少见的,当我们拨开心理学主流的“过去‘绝对’影响未来”思想的时候,才是我们作为心理学研究者真正有资格踏向工作岗位,以扎实的心理学基础理论为指导,帮助个人或群体摆脱困境并定向提升的时候。
几乎所有现行的与和人发展有关的心理学流派都不可避免的会提及个体的童年时期,就像很多人在做心理咨询的时候,心理咨询师大概率都会问类似这样的问题“在你记忆里,有没有什么和你现在遇到的困境有关的儿时画面?”
之后会对这幅画面进行反复的剖析以及探讨,
因为这是人类习以为常的知识:过去影响现在,过去的事件影响现在的人格,同样过去的一切塑造了今天“我”得一切
。
这恰恰符合了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的理论“如果给我一个健康的婴儿,在绝对环境的帮助下,我有能力让他成为任何人,无论是律师、小偷、国王还是什么”。
乍一听是没错的,我们不也常说“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与走过的路”么,我们惯性的认为,人是过去的集合,那么,我们只要完整的掌握一个人的过去,就能够对他造成根本性的影响或者改变。
不得不承认,这种思想不仅局限于心理学领域的人,还在很多人心里生根发芽。
但是如果你足够了解华生的话你就会知道,他的两个孩子都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并且其中一位在30岁的时候选择了自杀。
一个“过去决定将来”理论的提出与践行者,用这一套看似天衣无缝的理论毁掉了自己两个孩子的全部人生,他们一生都活在华生为他们带来的阴影之下。
那么或许你会说,这个理论本身是没错的,只是践行者出了问题。
是的,正如我们坊间传言所说“大多数的教育规则制定者比如:老师、校长等职业往往在自己的家庭教育中是失败的”,这不是没有事实依据的,在阿德勒看来,诸如老师这类职业,他们深切的认为自己处在教育领域的绝对优势位置,因此他们会用更加自信、严格的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子女,而父母的这种心理则会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叛逆、自卑情结,后果就是反抗与挣扎。
我们必须知道,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独立且有自主权的个体。
正如同当下主流心理学派对华生的批判一样“冷冰冰的机械性教育不适用于活着的人”,而很多教育职业者恰恰就是如此带着“为了孩子好”的心理不断践行着他那一套自认为无比正确的教育观念。
但是你是否忘记了,即便是再厉害的教育者也遇到过处理不了的“问题学生”,而此时的我们,真的不应该将全部的责任都推卸到孩子本身或者孩子家庭的原因上。
我们看问题总是太片面,我们一厢情愿的认为“问题学生”就只扮演着“问题学生”这一角色,而自己家的“乖宝宝”则永远会扮演“乖宝宝”这一角色。
这种看人的角度,才致使我们在面对儿童的时候总会以“成人”的心态自居,然后理所应当的“为他好”。
要知道,健康的婴儿在出生3~5个月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了初步的自我意识,他开始对这个世界有所认知,有所见地,对待任何事物他逐渐都会产生与家长相同或不同的感受,而这种感受才是他长大成人以后面临的各种问题的根源所在。
当你理解了这一点之后你就绝对不会信誓旦旦的说出类似华生那样的言论“我能够把我的孩子教育成我想要的模样”,因为即便你再怎么自信,你也一定知道“感受”这个东西,几乎是完全主观性的。
所以我们才说,
有一种冷叫你奶奶觉得你冷。
你特别清楚地知道,你正当青春年少,即使不穿秋裤出门也决计不会感冒,就像你也知道,当你不想背那些枯燥的古文或者公式的时候,即使父母拿着刀枪剑戟站在你身后逼你朗读,你也会在放下书本之后的短短几分钟之内全部忘光。
而教育就是这么个事。
孩子做了什么、遇见了什么、生活里发生了什么,通通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件事,就是孩子对这些已发生的情景、已造成的后果怎么看。
而能够让孩子保持理性并且不抛弃思考有且只有一种办法,就是对孩子保持足够的尊重与信任,这才是阿德勒在儿童教育方面的核心思想。
必须夸赞,这种思想极为优质,优质的有些理想化,是的,你一定会这么想。
因为我们的生活会面对不同的情景与场景,即便是“绝对性”的错误我们也不能对其打骂,而要保持村尊重吗?
是的,我想这也是阿德勒的教育方法没能流传于世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打骂的确是我们教育后代最直接最高效的方法,你不认错?那么我就打到你认错,你还犟嘴?那我就打到你不犟嘴!
这种颇有些古代风气的教育思想在我们为人父母的时候是否有想过这种行为是否符合与往昔情景绝对不同的今天?
过去的时候,人的寿命只有三十岁,五六岁的孩子就要出来打工,他必须要以最快速度聚合出一个能够适应社会生存环境的人格,以保证在这短短的三十年里活到传宗接代、活到将自己的孩子以大致相同的命运送上社会。
而现在呢?你的孩子在你的身边要相处整整20年左右的时间,这几乎都快赶上古代人三分之二的寿命,在这相对漫长的时间里,你真的有足够的时间去改变你们的相处模式,去慢慢影响他的心态。
人是模仿性的生物,但我们不能只记住他们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一面,你还要记住他以涌泉回报点滴之恩的热烈情绪,或许正是因为“人性本恶”,我们才在这个世界上逐渐学会了“一心向善”。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看《西游记》的时候我们总是对那个“懦弱”的唐三藏咬牙切齿,却把那位无所不能的斗战胜佛孙悟空奉为真神。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妥协”的,面对老板的苛责,我们像唐僧那样笑笑,面对爱人的指点,我们也像唐僧那样念两句经文,那么怎么到了你自己诞生下来,对你依恋至极的孩童身上,你就如孙悟空一般,暴躁易怒呢?
做人要有一以贯之的世界观,我们真的不能走着这条路的黄沙漫漫,还要偶尔捞一捞另外一条路的潺潺江水。
而事实上,也只有当我们成为这样一个人的时候,我们才有资格养育自己的下一代。
这个世界上有一件事确实特别恐怖,你作为一个为他人生命安全负责的司机需要考出驾驶张,你作为一个为他人心理正确负责的心理医师你需要考出心理咨询师证,而当你作为要对一个刚刚降生于世的孩子的全部都要负责的父母时,却没有任何要求,你只需要做出动物本能的繁殖行为,仅此而已。
扪心自问,
你为这个孩子准备了什么?
稍有不快就苛责打骂的暴力武器?打着为他好的名号勒令要求的规则制度?
对孩子来说,父母是依靠,父母是天,但这不是你对他任性施为的权利,他从出生开始就小心翼翼的感知着你的情绪、你的举动,以便找寻出最适合在这个家庭生存下去的办法,就像山石间的小树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而你这时候需要做的一定是,拥抱他,尊重他,告诉他:放宽心,你感知你的世界,我来为你做好全部的准备。
就这样,够了。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4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网站更新速度:3分
使用便利性:8分
书籍清晰度:9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是否包含广告:6分
加载速度:7分
安全性:5分
稳定性:5分
搜索功能:4分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无多页(415+)
- txt(529+)
- 体验差(464+)
- 中评(272+)
- 服务好(394+)
- 超值(475+)
下载评价
- 网友 游***钰: ( 2024-12-26 03:54:24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曾***玉: ( 2024-12-21 07:10:38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晏***媛: ( 2024-12-19 09:23:12 )
够人性化!
- 网友 权***颜: ( 2025-01-08 19:41:12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堵***洁: ( 2024-12-23 11:31:52 )
好用,支持
- 网友 曹***雯: ( 2024-12-23 07:34:18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詹***萍: ( 2024-12-31 20:20:49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益***琴: ( 2025-01-03 16:22:42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宓***莉: ( 2024-12-23 18:05:35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全新正版图书 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交通军事百科:学生版田战省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9787536947955汇海图书专营店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影像之美 视觉中国 500px经典摄影教程 实战篇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法语完型填空练习800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蓟与玫瑰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插图中国话剧史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如何进行企业组织设计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9787504218513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言值”有理——TA中的女性沟通心理学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宝宝的第一套楼梯书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意大利语词典外研社意汉汉意词典意大利文字典意汉小词典汉意意汉互译辞典意大利语自学学习翻译工具书籍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4分
人物塑造:8分
主题深度:3分
文字风格:8分
语言运用:3分
文笔流畅:8分
思想传递:9分
知识深度:6分
知识广度:5分
实用性:5分
章节划分:3分
结构布局:9分
新颖与独特:9分
情感共鸣:7分
引人入胜:5分
现实相关:6分
沉浸感:5分
事实准确性:9分
文化贡献: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