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书屋 -愿为敦煌燃此生:常书鸿自传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37:43

愿为敦煌燃此生:常书鸿自传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愿为敦煌燃此生:常书鸿自传精美图片
》愿为敦煌燃此生:常书鸿自传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愿为敦煌燃此生:常书鸿自传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45563955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8
  • 页数:452
  • 价格:39.00
  • 纸张:纯质纸
  • 装帧:精装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37:43

寄语:

入选“第十七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社科类)”.shou任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常书鸿亲笔自传!樊锦诗、常沙娜作序推荐!没有常书鸿,就没有今天的敦煌!


内容简介:

《愿为敦煌燃此生:常书鸿自传》讲述了“敦煌守护神”常书鸿结缘敦煌、保护敦煌的传奇经历。他以亲切质朴的笔触,极具深情地回忆了一生的坎坷经历,包括巴黎留学十年邂逅敦煌的心路历程、回国七年才得以奔赴敦煌的波折无奈、五十年里舍身保护敦煌的急切呼吁与艰苦奋斗。

各章中间嵌入常书鸿各时期的创作与感想,使人能细致了解他当时的思想与心境。文前彩页全部系常书鸿不同时期创作的与敦煌有关的画作,使人可以直观感受敦煌四时之美。文中彩页全部系常书鸿女儿常沙娜临摹的不同时期的敦煌壁画,使人直观感受不同时期敦煌壁画之特点,领略其丰姿。

“敦煌艺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舍命也得保护它。不管有多少困难都必须克服。”对于敦煌艺术的使命感,使常书鸿度过了所有的艰难困苦,终其一生,坚守初心。这本自传不仅是常书鸿一生奋斗的记录,更是一本中国近代历史变迁的见证,还是敦煌文化的普及读本,面对困难人生不妥协的励志模本。


书籍目录:

推荐序一 纪念常书鸿先生 / 樊锦诗

推荐序二 永久的微笑 / 常沙娜

前 言 我与敦煌五十年

章 人生初途

童年生活

校园遇知音

第二章 留学法国

巴黎学子

艺术上的彷徨

新奇的发现——《敦煌石窟图录》

在巴黎—北平的国际列车上

第三章 西行前记

回国后的遭遇

大后方的风尘

破釜沉舟去敦煌

第四章 初寓敦煌

沿着河西走廊前进

致礼莫高窟

战风沙筑围墙

乐在苦中

第五章 艰难岁月

心血沥沥

苦渡难关

父女画展

黎明的前夜

第六章 国宝之光

欢庆解放

筹备京展

接待周总理参观展览

人民的表彰

第七章 保护与研究

出访印度和缅甸

考察麦积山、炳灵寺和新疆石窟 227

保护敦煌明珠

大规模的临摹与研究

第八章 飞天传友谊

敦煌艺术展在日本

难忘的回忆


作者介绍:

常书鸿

著名油画家、敦煌艺术研究家,被赵朴初誉为“敦煌守护神”。他1927年赴法国留学,学习油画,作品屡获大奖,并被法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因在书摊偶遇《敦煌石窟图录》,1936年决心放弃巴黎的舒适生活,回国投身敦煌石窟保护工作。1942年参与筹备敦煌艺术研究所,随后担任首任所长。1949年后历任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到达“神圣的”绿洲

     1943 年 3 月 27 日,当一轮红日从三危山嶙峋的主峰背后升起的时候,骆驼客用平淡的声调指着日出的方向说:“喏,千佛洞(莫高窟的俗称)就在太阳的西面、鸣沙山的脚下!”我们从他指点的方向望去,只见戈壁和沙山延伸到一望无际的远方,看不见一草一木或什么寺庙人家,更没有石窟绿洲的一丝影子。大家正焦急间,骆驼客却慢悠悠地打趣说:“千佛洞是仙境,时隐时现,凡人的肉眼哪能一下子望见它的真身哩!不要慌,跟着我走就是了。”

    在叮当叮当的驼铃声中,我们的骆驼队还是用缓慢、平稳而有节奏的步伐前进着,在沙地上留下一个接一个莲花瓣似的美丽的足印。当驼队走下一个陡坡的时候,人们还来不及辨认眼前单调的景色出现任何变化,我们每一个人坐下通常反应迟缓的骆驼,这时忽然像得到什么灵感似的,不约而同地迅速加快步子,争先恐后地奔跑起来了。尽管骆驼客使劲挥动鞭子,大声吆喝,还是无济于事。

    “啊,真是豁然开朗,别有洞天!”我们中一位眼快的同事不禁大声赞叹起来。这时,大家从沙丘的缝隙间发现,在不远的峡谷中有一片鲜艳杏花混杂其间的嫩绿的树林。

骆驼们的审美观显然与人们不同,它们的心全被绕林而流的一条清清的溪水拴住了。跑到溪边,牲口们便迫不及待地俯首狂饮起来,不论人们怎么催逼,也休想使它们移动半步。我们被搁置在驼背上只得耐下心继续饱览眼前的不平凡的景色。

    “真是名不虚传的塞外江南啊!”我们中的一个说。

    “你们看!”我指着白杨树后面崖壁上一片密如蜂房的洞窟说,“那里才是胜过江南的、值得我们骄傲的、伟大的民族艺术宝库的所在啊!”

    这时,三危山上的太阳,透过白杨的柔枝嫩叶,照耀在洞窟中的彩色绚丽的众多壁画和彩塑上,产生出不可思议的动人心魂的宏观异彩。一阵按捺不住的发自内心深处对于伟大祖国民族艺术传统的爱慕之情,像电流震撼了我的全身,使我长途跋涉的疲劳顿时一扫而光。在我几十年从事艺术创作的生活中,这是一次罕见的“圣迹”出现了。

相见恨晚的初会

    一下骆驼,行装尚未安顿停当,我们不约而同地带着极度的兴奋和激情,对这神奇莫测的石窟群作了初次的巡礼探索。

    断崖残壁,沙土堆积,危楼险阁……到处是一派遭人遗弃的劫后余生的荒 凉颓败景象。尽管如此,但也磨灭和掩盖不了这人类历史上存留至今的稀世之 珍的丰采和魅力。

    半天的“飞行”浏览,相见恨晚的初次相逢,危楼断壁的石室里面宝藏着 金碧辉煌的壁画和彩塑,不尽娇娆地把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都俘虏了。我次 瞻仰了从公元 4 世纪到 14 世纪千余年间中国民族艺术传统的全貌。中国古代无 名的艺术家和无数的劳动人民创造出如此珍贵的文化遗产——绚丽多彩、富于民族风格的壁画、彩塑和装饰图案。以汉代为标志的中国民族艺术的传统,贯 穿在敦煌 4 世纪的十六国经北魏、隋、唐、五代、宋、元各代的石窟艺术中, 经千余年而不衰。

使我极度愤慨的是,20 世纪初叶,曾经一度震撼世界的敦煌石室秘藏,被 帝国主义分子一再劫夺,今天第 17 窟已经空无所有。只有北壁唐人所画的二身 供养仕女画像,她们执杖掌扇,依然天真无邪地表现出侍奉窟主的忠诚。她们是亲身经历千余年来石窟盛衰变化的历史见证“人”。

    遗憾的是她们不会说话。否则,她们一定会清楚地告诉我们:宋仁宗景祐 二年(1035),是什么人、为什么、在什么情况下,把数以万计的经卷、文书、 造像、画轴等文物宝藏密封在这个洞子里的?她们也一定会清楚地告诉我们: 经过 865 年的密封,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1900 年 6 月 22 日)石室秘藏 被道士王圆篆发现后,他是如何与斯坦因、伯希和等帝国主义“御用学者”之 流勾勾搭搭致使大量石室文物宝藏流失海外的?这一切都是她们亲眼所睹的, 但是她们作为壁画画像,现在有口难言。

    我默默地站在这个藏经洞中央,在空荡荡的窟主造像的坐坛前,愤怒使我久久说不出话来,心想:石室秘藏的发现已过去 40 多年了,敦煌文物一而再、 再而三地被外人大肆盗劫,这样的事今后绝不允许再发生!此情此景,使我感 到压负在我们肩上的保护和研究工作的责任将会是多么的艰巨而繁重啊!这 时,忽地砰然一声巨响把我从沉思中惊醒过来。这声巨响来自崖面第三层上面 的第 444 窟五代造的危檐下崩落的一块岩石,随之而来的是一阵令人呛鼻的飞 扬沙土。

    这难道是对我们今后工作的艰巨性的一个及时的警告吗?但我宁愿把它看 作敦煌石窟为欢迎我们这批初来乍到的爱慕者而发出的一声见面礼炮声。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池田大作先生曾问过我:“如果来生再到人世,你将选择什么职业呢?”我回答说:“我不是佛教徒,不相信‘转生’,但如果真的再一次重新来到这世界,我将还是‘常书鸿',我要去完成那些尚未完成的工作。我觉得这半个世纪过得太快了,敦煌研究和保护是几代人的事,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回首已过去的人生,我自豪地认为,我的人生选择没有错。我们奉献给敦煌的应该是许许多多代人的努力和工作。”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1.敦煌学奠基人之一、首任敦煌艺术研究所所长常书鸿亲笔自传,以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极具深情的笔触回忆一生:巴黎留学十年邂逅敦煌的心路历程,回国七年才得以奔赴敦煌的波折无奈,五十年舍身保护敦煌的急切呼吁与艰苦奋斗……

2.常书鸿一生不懈奋斗的鲜活记录,投身敦煌五十年的真实再现,中国近代历史变迁的见证,敦煌文化的普及读本,面对困难人生不妥协的励志模本。

3.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樊锦诗、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常沙娜深情作序推荐。

4.常书鸿是著名油画家,作品被法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本书收录常书鸿不同时期敦煌主题的油画作品。

5.收录常书鸿女儿、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常沙娜不同时期的敦煌壁画临摹。

6.章节间嵌入常书鸿各时期关于艺术创作的感想,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常书鸿的艺术创作心路历程。

7.全新版本,精装锁线,印刷精美,适宜收藏。


媒体评论

梁思成_书鸿兄,你这破釜沉舟的决心我太佩服了!如果我身体好,我也再跟你去一趟(敦煌)呢!

徐悲鸿_书鸿,到敦煌去是要作好受苦准备的。我们从事艺术工作的人,要学习玄奘苦行僧的精神,要抱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决心,把敦煌民族艺术宝库的保护、整理和研究工作做到底。

张大千_我们先走了,而你却要在这里无穷无尽地研究保管下去。书鸿,这可是一个长期的无期徒刑呀!

樊锦诗_常书鸿太了不起了,献了青春献终生,整个敦煌就是他,他就是敦煌。

读者评论:

敦煌何其有幸遇到常书鸿,我们的文化史何其有幸有一个常书鸿。常书鸿,敦煌守护神,真先生也。历浮华而不蹉跎,经艰险而不弃离,遇浩劫而不改志,一身风霜,一生风华都为敦煌,常书鸿先生。

要有多少勇气才能面对命运的曲折离奇,要有多少情感才能写出如此包含情感的文字。有时候,英雄并不仅仅只是那些上战场杀敌的将士,那些即便柔弱,但是用自己的智慧、执念和生命去完成一件事时,同样是可歌可泣的大英雄。常书鸿就是这样的人。有朝一日去敦煌,定会带着鲜花去拜谒。

艰辛的描写非常生动感人,简直象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值得好好看看。为敦煌艺术的魅力而折服,也为常书鸿院长的精神而感动。看的非常投入。

不喜也不悲,一位并不低于徐悲鸿的大画家,却将终生托付给荒凉戈壁的敦煌,爱妻也耐不住苦难离他而去......由常老的唠嗑又见到了这代人的坎坷波折,但他们宁折不弯地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

专业内容未暇细看,主要看了看平生行止和历史背景,印象深的除了“艺术家版刘氏”,倒是那位建国后帮常老找回早年作品并拒绝自选留念的瑞典大使、民国年间美术界的派系和艺术院校人事争斗,以及无处不在无处不神的总理。再就是看常老早年艺术趣味和专业背景,迷上敦煌艺术也真是水到渠成……


前言

纪念常书鸿先生

樊锦诗

 

  常书鸿先生是敦煌研究院的创始人、敦煌石窟保护研究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数十年来,以常书鸿先生为代表的专家学者们扎根敦煌,在荒无人迹的沙漠中开辟出一片天地,为保护和弘扬祖国的瑰宝、人类的文化遗产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常书鸿与敦煌艺术研究所的创建和发展

  常书鸿先生于 1927 年到法国留学,经过刻苦钻研,在油画艺术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多次在法国里昂和巴黎的沙龙展中获奖,作品被法国一些美术机构和个人收藏。1936 年,先生在巴黎看到了《敦煌石窟图录》,看到了吉美博物馆所藏敦煌藏经洞出土的绘画作品,这些绘画品正是 1908 年法国人伯希和在敦煌以非法手段获取的。这些优秀的祖国传统艺术使他感到十分震惊,他感到有责任回到祖国研究、继承和发扬这些伟大的艺术,凭着一种强烈的爱国热忱,他毅然回到了多灾多难的祖国。

  1936 年 , 常书鸿先生回国后,任北平艺专教授。第二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大举侵略中国。常书鸿也随学校南迁,辗转于杭州、昆明、重庆。1942 年敦煌艺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成立,常书鸿先生积极参与筹备活动。经过常书鸿等专家学者们实地调查和积极倡导,敦煌石窟的保护与研究受到了政府的重视。1944 年敦煌艺术研究所正式成立,隶属于*,常书鸿被任命为所长。当时常书鸿先生举家迁居敦煌,并从重庆招聘了一批画家和学者,在物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常书鸿先生率领全所职工在敦煌莫高窟展开了一系列石窟保护、壁画临摹及研究工作,结束了敦煌石窟长期以来无人管理的状态,使石窟不再受到人为的破坏。

  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国民政府下令撤销敦煌艺术研究所。于是敦煌的学者们纷纷回到内地。常书鸿先生眼看着刚刚起步的敦煌事业就要停止,心急如焚。他回到四川,为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恢复而奔走呼吁。在常书鸿、傅斯年、向达等学者的呼吁下,敦煌艺术研究所于 1946 年得以恢复重组,改隶中央研究院,常书鸿再次被任命为所长。他又从重庆等地招聘了一批美术工作者,使刚刚开创不久的敦煌保护、研究事业得以继续下去。这一阶段,常书鸿先生率领敦煌艺术研究所的美术工作者开始了有计划的敦煌壁画临摹。1948 年,他

  在南京举办了规模较大的敦煌艺术展览,展示了敦煌的工作人员辛勤临摹的壁画精品。

  敦煌石窟的保护向来就是研究所的首要工作。当时的莫高窟下层洞窟大多被积沙所掩埋,上层洞窟大多无法登临,危崖处处。在物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常书鸿先生率全所职工清除了下层洞窟的积沙;拆除了沙俄白匪在石窟中滥建的锅台和火炕;修建了部分连通洞窟的台阶;并用两年多时间,建起了一道 800 多米长的围墙,有效地防止了对石窟的人为破坏。同时,在敦煌壁画临摹工作中,常先生坚决制止了过去那种把纸张钉在墙壁上起稿而破坏壁画的做法,使壁画避免了在工作中不应有的损害。

  在敦煌艺术研究所建立之初,常书鸿先生就十分重视研究工作。当时所里的向达、苏莹辉、李浴、史岩等分别从考古学和美术史的角度对敦煌石窟进行了调查研究,由于 1945 年国民政府下令解散敦煌艺术研究所,这些工作没能继续下去。但史岩完成的《敦煌石窟画像题识》(1947 年出版),李浴完成的《敦煌千佛洞石窟内容》(未公开出版,但内容都被记在各个洞窟的说明牌上),成为敦煌石窟调查的初成果,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这些开创的工作为敦煌石窟的保护和研究事业以及后来敦煌研究院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  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1950 年敦煌艺术研究所更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常书鸿先生担任所长。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敦煌石窟的保护与研究工作有了新的进展。20 世纪 40 至 60 年代,鉴于当时中国的实际状况,常书鸿先生认为若有更多的人了解、理解敦煌艺术的意义和价值,就能更好地展开敦煌石窟的保护与研究工作。常先生率领敦煌文物研究所的美术工作者花了比过去更大的精力,有计划地进行壁画和彩塑的临摹,并不断地在国内外举办敦煌艺术展览,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使远在西北的敦煌石窟逐渐为世人所知,敦煌艺术的珍贵价值和历史地位开始被人们理解。20 世纪 40 年代以前的中国美术著作几乎没有提到过敦煌艺术;而 50 年代以后,凡研究中国传统美术者,几乎都充分肯定了敦煌艺术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和价值。这一重大转变,与以常书鸿先生为首的敦煌研究所的美术工作者们艰苦卓绝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因此,1951 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给敦煌文物研究所颁奖,充分肯定了以常先生为首的全所工作者临摹敦煌壁画的巨大贡献。奖状中写道:“敦煌文物研究所全体工作人员在所长常书鸿领导下,长期埋头工作,保护并摹绘了  一千五百多年来前代劳动人民辉煌的艺术伟制,使广大人民得到欣赏研究的机会。这种爱国主义的精神是值得表扬的。特颁奖状,以资鼓励。”

  敦煌壁画数量巨大,内容丰富。以前美术工作者都是按自己的喜好自由地进行临摹,常书鸿先生认为既要通过有限的临摹品反映敦煌艺术的精华,同时还要给研究者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这样就必须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研究性的临摹。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常先生组织全所人员开始按专题临摹,分为飞天、动物、山水、服饰、人物、图案、舟车(交通运输)等专题。1952 年开始对 235 窟进行整窟原状原大临摹。这些临摹品在后来的历次展览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同时,通过专题临摹,又促使部分美术工作者对一些艺术专题进行  深入探讨和研究,如段文杰对服饰的研究,史苇湘对敦煌美学的研究,关友惠对图案的研究等,而终使他们成为敦煌艺术研究一方面的专家。

  经历了 1000 多年风风雨雨的敦煌莫高窟,不断经受着地震和崖体结构不稳定引起的坍塌、强烈风沙的磨蚀、水的渗入等自然因素的破坏,造成了石窟崖体 壁画的多种病害。常先生为此忧心忡忡,积极向上级反映情况,希望莫高窟的危崖和病害壁画能得到抢救和修复。常先生的要求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几次从北京派来了专家,到敦煌石窟实地考察,提出保护措施,修复了行将坍塌的五座宋代木构窟檐,抢修了病害壁画。特别是 1962 年,在当时中国经济十分困难之时,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拨出巨款,实施了 1962 年至 1966 年大规模的莫高窟危崖抢救加固工程。国家采取的各种积极保护措施,使敦煌莫高窟的文物得

  到了及时抢救和修复。加固后的莫高窟,不仅 570 多米长的危崖和 350 多个洞窟得到了有效保护,同时解决了洞窟间的交通连接问题,外观朴素无华。

  常书鸿先生以他的艰苦创业精神感召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学者,使敦煌石窟保护研究的队伍不断扩大,如随常先生到敦煌的董希文、潘絜兹、李浴、段文杰、史苇湘等成了著名的画家和学者,成为敦煌石窟艺术研究的中坚力量。新中国成立后,常书鸿先生一直重视招纳研究人才,开拓石窟研究工作的道路。

  60 年代初,在敦煌文物研究所内设立了研究部,下设考古组和美术组;还从兰州大学调来了一批青年教师,从北京大学招来了考古专业的毕业生,开始敦煌石窟历史和考古的研究;并着手计划大型系列记录性考古报告《敦煌石窟全集》的编撰工作。常书鸿先生在全所组织了多次学术讨论会,有力地推动了研究工作的发展。然而,正当各方面研究工作逐步展开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研究工作陷入了停顿状态。尽管如此,常书鸿先生所做的努力,还是为后来敦煌文物研究所的各项工作开辟了道路,打下了基础。80 年代初期敦煌文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短时期内发表了一批极有分量的学术论文,其中大部分就是早在 60 年代已开始了的研究。“文化大革命”后,常书鸿先生移居北京。虽然年事已高,他依然关注着敦煌,关心着敦煌事业的发展。先生先后荣任敦煌文物研究所名誉所长、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

  二、常书鸿先生的艺术创作与学术研究

  早在 1927 年,常书鸿先生就留学法国,学习油画。1932 年他从法国国立里昂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后,不断参加里昂和巴黎的沙龙,并连年荣获各种荣誉奖项。先生以他对西方绘画的独特领悟,在油画创作上达到了很高的造诣,如《怀乡曲》《G 夫人像》等作品,在当时就赢得了很高的声誉。《怀乡曲》《画家家庭》等作品中还体现出常书鸿艺术中特有的一种中国情调。

  20 世纪 30 年代的常书鸿先生和很多在国外留学的画家一样,怀抱着振兴中国艺术的大志,努力探索革新中国传统艺术的道路。常先生在 1933 年至 1935年间和几位艺术家共同发起了“中国留法艺术家学会”,常常在一起探讨中国美术发展的前途问题,他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对中国绘画的发展及当时的画坛进行了坦率的评论,同时对当时法国、苏联的绘画状况也有所介绍。他通过留学欧洲的艺术实践,深刻地认识到当时中国传统艺术的弊端,认为只是停留在形式上的追求,脱离了现实社会的艺术是没有出路的。这些看法至今仍然令人  深思。

  学习敦煌艺术,继承祖国优秀的传统艺术,创造新的时代艺术,可以说是常书鸿初投身敦煌艺术事业的初衷。在敦煌艺术研究所和文物研究所的长期艰苦工作中,常书鸿坚持研究临摹敦煌壁画,他临绘了不少高质量的壁画摹本,如北魏第 257 窟《九色鹿本生》、第 217 窟《化城喻品》等临摹品,体现了常书鸿先生对敦煌壁画色彩表现的深刻认识,以及对装饰造型的把握,代表了敦煌研究院早期临摹工作的成就。

  作为敦煌文物研究所的所长,常书鸿领导着全所的保护和研究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因而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临摹和艺术创作。尽管如此,他始终没有丢下画笔,总在工作之余孜孜不倦地进行着艺术创作活动,画了很多敦煌及西北地区的风景和人物写生,如 20 世纪 40 年代画的《敦煌农民》、50年代画的《在蒙古包里》《莫高窟四月初八庙会》等作品,表现了画家丰富的生活情趣、对敦煌和西北地区的深厚感情,及其极高的艺术造诣。直到晚年,他移居北京,仍然创作不息,并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一些大型绘画作品,有的还  被国外机构或人士收藏,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对敦煌艺术的探索和研究始终贯穿在常书鸿先生的敦煌工作之中。他以一个艺术家敏锐的眼光看到了敦煌艺术在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价值,认为明清以来文人画家们那些脱离现实生活的山水花鸟小品,虽然能表现出画家的某种情趣或造型的才气,但不能反映历史时代精神,不能反映社会现实,不能代表一个民族的艺术精神,而敦煌壁画以其内容的无限丰富性、强烈的时代性以及广泛的人民性,代表着中国古代艺术的精髓。但这样一种伟大的艺术却由于出自无名画工之手,而得不到文人画家的重视,为此,常书鸿先生发表了很多文章,介绍敦煌艺术的风格和特点,强调它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如他在 1948 年发表的《从敦煌近事说到千佛洞的危机》,强调了敦煌艺术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意义,还大声呼吁社会各界来保护敦煌石窟。50 年代以来陆续发表《敦煌艺术的特点》、《敦煌艺术的源流与内容》、《礼失而求诸野》(见正文 297 页 )、《敦煌艺术》等论文,较为全面地探讨了敦煌艺术的风格特点以及发展脉络。40 至 60 年代,在国内对敦煌艺术的研究还非常不足,参考资料严重匮乏的情况下,常先生以他丰富的学识和艺术洞察力,对敦煌艺术进行了总结和概述,这在当时具有开创意义,为后来的敦煌美术研究奠定了基础,其中一些观点和看法至今仍然具有启发性。

  常书鸿先生的理论修养是多方面的,他长期受到西方艺术的熏陶,对中国传统艺术也有着独特、深刻的认识,因此,他对敦煌艺术的研究体现着角度多、视野广的特点,能够从世界艺术的互动与发展中,看到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他不仅是敦煌艺术的专家,还是我国较早对新疆地区石窟和甘肃的炳灵寺、麦积山等石窟进行考察的专家之一。他对新疆石窟也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为我们留下了一部《新疆石窟艺术》遗稿,今天仍富有参考价值。

  先生还在工作之余写下许多动人的散文与小品,如《喜鹊的故事》《敦煌抒感》(分别见正文 254 页、257 页)等,反映出他对敦煌的无限热爱,表现了一个艺术家丰富的生活情趣。他晚年著自传《愿为敦煌燃此生》,全面地回顾了他的人生历程,更表现出他对敦煌的无限眷恋之情。

  常书鸿先生的一生,反映了一位爱国画家对中国新艺术的探索之路:先是留学西方,学习油画,继而重新认识和研究中国传统艺术,开创新的艺术之路,后来将自己毕生精力全部奉献给了敦煌石窟的保护和研究事业,为敦煌事业的开创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一生热爱艺术、热爱敦煌、热爱祖国。

  在世界性的敦煌学研究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缅怀常书鸿先生,要以常书鸿先生为榜样,更要努力把常书鸿先生开创的敦煌石窟研究事业进一步发扬光大。

  (作者为敦煌研究院前院长、“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书籍介绍

《愿为敦煌燃此生:常书鸿自传》讲述了“敦煌守护神”常书鸿结缘敦煌、保护敦煌的传奇经历。他以亲切质朴的笔触,极具深情地回忆了一生的坎坷经历,包括巴黎留学十年邂逅敦煌的心路历程、回国七年才得以奔赴敦煌的波折无奈、五十年里舍身保护敦煌的急切呼吁与艰苦奋斗。 各章中间嵌入常书鸿各时期的创作与感想,使人能细致了解他当时的思想与心境。文前彩页全部系常书鸿不同时期创作的与敦煌有关的画作,使人可以直观感受敦煌四时之美。文中彩页全部系常书鸿女儿常沙娜临摹的不同时期的敦煌壁画,使人直观感受不同时期敦煌壁画之特点,领略其丰姿。 “敦煌艺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舍命也得保护它。不管有多少困难都必须克服。”对于敦煌艺术的使命感,使常书鸿度过了所有的艰难困苦,终其一生,坚守初心。这本自传不仅是常书鸿一生奋斗的记录,更是一本中国近代历史变迁的见证,还是敦煌文化的普及读本,面对困难人生不妥协的励志模本。  


精彩短评:

  • 作者:一个二 发布时间:2022-10-02 21:58:33

    大苦大慈大悲大喜的一生。编排沿年,有附录论文。原来是鞑子,辛亥后逃到西湖居,穷,孝,看雷峰塔倒塌,学染织,一等读书人,留校教书,明师,后笨办法学法语自费留学,与徐悲鸿交。意外对于张大千并无怨言,反而记挂他给自己蘑菇图和批注图册。妻离女未散,承父业。后又有李承仙女士。筑土墙被奚落「教授先生」终做成,真是知识分子的天真+实干风骨。春夏花草果如锦,无愧塞上江南之称。临摹颜色线条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年老依旧热切情浓。于政基本上无涉,但被坑害多次。看宿白/向达/陈梦家三人颇为意外居然是同代。竺可桢/郑振铎都好人竺把散失在国外的敦煌遗书和文物复制成显微胶卷送他。郑振铎愿意私掏腰包赞助 ,还赠书。国/民/党于此只有恶行,延安座谈会讲话在这里出现真是吓一跳。日本之行该是诗书画史风流一笔。去过仙台!

  • 作者:小山 发布时间:2022-10-02 15:54:38

    去年读樊锦诗的《我心归处是敦煌》第一次初步认识了敦煌这个神秘的历史,现在这本同样的阐述了作者为敦煌事业奉献一生的点点滴滴,自己个人的得失与时代的辗转联系在一起,为伟大的艺术事业和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贡献,可歌可敬。

  • 作者:烤雞 发布时间:2013-08-25 15:36:42

    因為微笑,文明便不會消失嗎?

  • 作者:神威 发布时间:2022-10-04 12:45:10

    休憩129th,详评见长评

  • 作者:云深不知处 发布时间:2022-11-23 23:29:59

    非常感动。没有常书鸿,就没有现在的敦煌。抗战期间就只身前往生存环境极端恶劣的西北荒漠守护敦煌,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和痛苦,一守就是一生,这不是仅仅热爱、毅力就能解释得了的。最难的时候,他用以身饲虎图和玄奘取经的故事来勉励自己。每每说到这里,我就会想起当年在敦煌看到的那幅以身饲虎图。当时看过的大部分壁画都已印象模糊,唯有以身饲虎图深深地留在记忆中,图案、颜色都记得清清楚楚。写自传时,常书鸿已是风烛残年的老人,但在我眼里,他始终是那个早起为家人煮一锅早饭、还去池塘里钓一盆虾留给家人做午饭的小男孩。

  • 作者:秋田胖胖子 发布时间:2022-05-20 16:00:50

    “我不是佛教徒,不相信‘转生’,但如果真的再一次重新来到这世界,我将还是‘常书鸿’,我要去完成那些尚未完成的工作。我觉得这半个世纪过得太快了,敦煌研究和保护是几代人的事,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回首已过去的人生,我自豪地认为,我的人生选择没有错。我们奉献给敦煌的应该是许许多多代人的努力和工作。”


深度书评:

  •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一生只够爱一座城

    作者:神威 发布时间:2022-10-04 12:45:35

    “一百法郎。”

    “买不起。”

    上面这两句简单而常见的购物谈话发生的那一天,改变了常书鸿先生的一生,也让中国敦煌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历史关键的转捩点时常平平无奇为人忽视,只会在后人回顾的眼光中熠熠生辉。

    1936年,旅法学习西洋艺术的常书鸿已经在海外度过了九年十个月,并在里昂喜得爱女,后来的“敦煌女儿”常沙娜。彼时年过三旬的他,兴趣点在油画与染织布方面,而东方艺术则鲜有交集。

    那年一个寻常的日子,常如往常一般结束了在卢浮宫观摩佳作的一天,意犹未尽的在塞纳河畔书摊徜徉,不寻常的邂逅了一套《敦煌图录》,那是1907年伯希和在敦煌拍摄的三百多张壁画与雕塑照片,常先生一见之下,感觉“惊异甚至不能相信”,驻足翻阅良久,直到夜色深沉,旧书摊要收摊的时候,才不得不合上书本,向摊主询价,于是就有了本文开篇的简短对话。

    到法国时口袋里只有一顿饭的钱,这九年多大多数时光是啃着干面包在美术馆度过的常先生并没有那么多钱,但摊主是个好人,见他真心喜爱,就指了条明路给他,“有许多敦煌彩色的绢画资料,都存在离此地不远的吉美博物馆。你不必买它了,还是亲自去看看再说吧!”

    翌日,常先生来到吉美博物馆,从而开启了与敦煌难解难分的大半生艺术与奉献的旅程。

    旅法这近十年光阴,常先生一直沉浸在希腊、罗马美术历史理论与实践中,在回忆录《九十春秋:敦煌五十年》中,不无自嘲的把当时自己描绘为“一个倾倒在西洋文化,而且曾非常自豪地以蒙巴拿斯的画家自居,言必称希腊、罗马的人”。而一见敦煌艺术,如夙世重逢,又如醍醐灌顶,意识到“拿远古的西洋文艺发展的早期历史与我们敦煌石窟艺术相比较,无论在时代上或在艺术表现技法上,敦煌艺术更显出先进的技术水平”,这在常先生眼中,是一个奇迹。

    这奇迹,拨动了天平的砝码。

    当时常先生正在反复思考是否继续留在巴黎,一则巴黎艺术品典藏丰富保存完好,各类艺术馆博物馆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是艺术家不可割舍的圣地;二则彼时巴黎尤为盛行的文学艺术上形式主义的没落与颓废的现象,以及学院派一些陈陈相因、趑趄不前的绘画理论与实践又使先生倍觉压抑束缚。对敦煌浓厚兴趣的产生,以及敦煌强大魅力的吸引,让先生跳出西方艺术的桎梏,决断自然产生。

    归国六年,先生于硝烟战火中辗转奔走北平、杭州、沅陵、昆明、重庆,辛苦备尝。1942年,文化界人士就继承民族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问题产生热议,并基于“河南洛阳龙门浮雕被奸商盗卖事件”与“敦煌石窟历次被大肆劫掠破坏”形成了对国民政府巨大的舆论压力,国民政府被迫指令教育部筹备成立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而常书鸿先生也被物色并最终接受了该研究所所长一职。

    这研究所是个什么所在呢?没去之前,先生已经明明白白的用八个字概括“西出阳关,喝西北风”,将这个不受重视被迫成立,条件艰苦没人没钱的机构形容的淋漓尽致。

    敦煌所在之处自古以来是流放犯人,派遣苦役的场所,常先生引过一首打油诗:出了嘉峪关,两眼泪不干,前望戈壁滩,回望鬼门关。而敦煌还在嘉峪关以西400多公里,难怪清代诗人曾作《出嘉峪关》哀叹道:一出此门去,便与中土殊。明知有还日,得及生也无。

    尽管如此,先生还是毅然决然接下这被时人目为“流放”的苦差事,一方面是因对敦煌艺术浓厚的兴趣与爱,以及梁思成、徐悲鸿、于右任等人的鼓励下,另一方面则是为推动我国敦煌学的形成与发展。政府虽有任命却迟迟不调拨经费,为了凑够到敦煌去的旅费,先生在重庆举办了个人画展,卖掉了四十幅作品方可成行,只怕是最寒酸的一次新官上任。

    据高国藩《敦煌学百年始述要》,敦煌学的命名与研究均自中国始。敦煌文化宝藏被道士王圆箓发现后,一大批材料首先落入兼具大学者与文化窃贼双重身份的斯坦因与伯希和之手,伯希和将材料入袋为安后,首先向中国学界公布了敦煌写本原卷。而“敦煌学”一名则源自大学者陈寅恪先生《敦煌劫余录·序》中,旋即为世界学术界公认。

    而在常先生入主敦煌研究所之前,我国绝大多数学者如罗振玉、王国维、刘半农、陈寅恪、向达等,对敦煌学的研究均在敦煌写本及其体现的文学、史学、宗教哲学、语言学、民俗学等方面,而就敦煌壁画、雕塑艺术的研究处于次要位置。“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八字用在常先生身上再恰当不过。所以国学大师季羡林曾盛赞常:“筚路蓝缕,居功至伟,常公大名,宇宙永垂!”

    常先生出于研究便利,坚持要把研究所所址安排在千佛洞,这让那些希望研究所在兰州,就近雁过拔毛的地方大员十分失望,两地1200公里之遥,这只雁的毛十有八九是够不着了,于是美梦落空的他们在人员配备、图书器材、绘画材料等基本物资的提供上都故意卡脖子,遑论资金。

    于是常先生出发的时候,一行只有六人,而物资仅有少得可怜的纸、墨、笔、颜料、尺子、图钉和圆规,这些小学美术课的必备品就是敦煌研究所起家时的全部家当,而常先生看着这些东西,竟能乐观的感慨道“能搞到这些物品,真是不错了。不要忘记,这是在抗战的大西北后方,靠这点物品,只要艰苦奋斗,照样可以搞出好东西来。”

    这种革命乐观态度,让人明白为什么双腿被打断,把猪食盆挂在脖子上,爬着去喂猪的常先生,可以在月光下诗兴大发,吟诵李白诗句“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西出阳关不见故人,且处处荒凉破败,这始建于五胡十六国前秦年间(公元366年),大小洞窟千余个,不计书卷,有彩塑2000余身,有总面积44830平方米壁画,集中保留了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10个朝代的佳作的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也是最古老的艺术宝库之一的敦煌,在1943年,只是放牧牛羊,牧人夜宿的场所。无人管理,无人修缮,无人研究,无人宣传,洞窟中流沙堆积,脱落的壁画夹杂在断垣残壁中随处皆是,俨然荒烟蔓草中废墟一座。

    而这座废墟,在艺术史长河中,其重要性无与伦比。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是绘画史上无比重要的阶段,但流传作品极少,而莫高窟所保存的大量北魏、隋唐壁画弥补了这段作品的空缺。敦煌作品艺术造诣层面,若在我国纵向比较,那么220窟的帝王像绝不逊于阎立本历代帝王图,203窟中维摩诘像,水准不亚东晋顾恺之维摩诘像。盛唐壁画大量经变题材(包含广为人知的佛教香音之神飞天),既有高度的艺术造诣,又有深远的宗教文化内涵。而若在世界横向比较,单就《父母恩重经》一幅,时代早于文艺复兴意大利佛罗伦萨画派先驱者乔托700年,早于油画的创始者文艺复兴佛拉蒙学派的大师梵爱克800年,早于长期侨居于意大利的法国学院派祖师波生1000年,是毫无疑问的开历史先河之作。

    是以先生放弃了自己沉浸十年的“希腊艺术的优美、罗马艺术的朴实、埃及艺术的庄严、波斯艺术的金碧辉煌”,义无反顾的投身敦煌,在书信中,常书鸿这样写道:“很值!岂止是很值?从看到它的第一眼起我就在心里说,哪怕以后为它死在这里,也值!”

    在这堆为它死了也值的废墟里,在无人无钱的情况下,常先生一行人想尽办法筹集经费,他卖掉了自己的画作,去政府官员和军阀那里说尽好话打秋风,而这得来不易的经费,还要受土匪和官员的勒索。

    饮食方面,能保证的只有糊口,敦煌所在古沙州区域严重缺水,常先生喝过一口名为“甜水井”实则是泡满兽粪的苦臭水井中的水,并以此自我勉励,增加苦中作乐的勇气。到了莫高窟后,水井中的水则含有矿物质,太阳一晒便会起化学反应,变得十分苦涩,仅能维持生命,茶与咖啡等享受则根本不能指望。

    常先生初到敦煌时吃的第一顿饭和他女儿常沙娜后来初到敦煌的第一顿饭一模一样,咸水煮的半生不熟的面条,佐以一碟咸盐,一碟咸辣椒。据常沙娜女士回忆,这也是他们长期的主食,因为大米太过珍贵。蔬菜更是严重缺乏,常沙娜回忆那段时间吃过最好的蔬菜是榆钱,曾在敦煌临摹壁画的张大千先生离开前对常先生慨叹“这是一个无期的徒刑啊!我走了,你就在敦煌留下来吧。”并留给常先生一份珍贵的礼物—亲手绘制的一卷“莫高窟食用蘑菇生长位置路线图”,常先生按图索骥果然找到蘑菇,很是解馋。常先生一为感激张大千先生,二为感谢蘑菇,从此有了喜爱画蘑菇的习惯。

    这样的饮食条件,常先生等人睡的是土坯搭的台子上铺草席,再垫一层麦秸,就非常合理了,衣食住行保持在一致的水准上,物质生活之匮乏就如同精神世界之丰盈。

    莫高窟如沙中之岛,周围人迹稀少,医疗资源自然匮乏,常先生第二个女儿便因疾病未能得到及时治疗而长眠莫高窟。

    顶着这样的环境,常先生一行自力更生,清理流沙,种植树木,搭筑防沙墙,艰难竭蹶的开启了保护修补与临摹壁画工作。他们连梯子也没有,时常让自己陷入身处洞中,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尴尬处境中;没有钱买不起好蜡烛,只有一些自制的亮度低下,时明时暗,极为伤眼的土蜡烛;莫高窟中相当一部分洞窟是小到常人无法直立的“画工洞”,在这样大小的洞窟中借助这样光线进行临摹,其艰苦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但这不是最难忍受之处,因为还有折磨着所有人,足以让神经如钢丝者发疯的远离社会形影相吊的孤独和寂寞。

    但常先生没有选择离开,在《敦煌的光彩:池田大作与常书鸿对谈、书信录》一书中,常先生亲口讲述:

    根据伯希和的《敦煌千佛洞》所载,藏经洞是装满丝绸绘画以及写经的洞窟,可当我到敦煌进入此窟,发现里面空空如也,经卷已不复存在,宛如人们搬家留下的一座空房,感到非常空寂。壁画上的供养侍女和供养比丘尼静静地站在菩提树下,脸上充满善良的微笑,仿佛在想我轻声诉说“终于把你盼来了,我的孩子,请你自己看看吧,我很惭愧没有保护好这满屋子的珍宝,我默默地站在这里,要告诉所有到这儿来的人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因为我是历史的见证人。”

    那时,我心里就暗暗发誓,我也要永远站在莫高窟的大地上,使她不再遭受任何灾难和蹂躏。

    也许是偶然,也许是有意,常书鸿到莫高窟临摹的第一幅壁画,就是第254窟北魏壁画《萨埵那太子舍身饲虎图》。这是一个悲壮的有关牺牲与奉献,有关为信念舍身的故事。而常先生后来更是亲口承认,此幅壁画是他最喜欢的。

    但并非每个人都有相同的精神,这无可厚非,更能体现奉献者的难能可贵。在这样寂寥艰苦的环境中,常先生夫人选择了离开,惊闻此信的常先生单人匹马追逐,力竭落马,昏死在戈壁滩上,被当地老乡救起,入院急救方保住性命。

    于是,主动放弃了一切物质享受的常先生,失去了家庭的温暖。所幸“敦煌女儿”常沙娜陪在先生身边,在莫高窟里长大,并跟着父亲学习临摹壁画,水准还相当不错。曾有个国民党军官来到研究所强行索要一尊北魏彩塑的菩萨像,说是放在他家中让老母拜佛用,常先生真是“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最终还是用沙娜临摹的飞天图换下了那珍贵的北魏菩萨像,足见常沙娜作品艺术水准之高,后来她也成为了中国著名的艺术设计教育家和艺术设计家,参与了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等经典建筑的设计。

    建国后,1954年,莫高窟有了电灯,全所破天荒的进行了夜间加班,常先生感情喷薄欲出的记叙道:

    从中寺经过古汉桥,所有的电灯同时发放出晶亮的光芒,使千余年的石窟内壁画和彩塑散发出从未有过的灿烂的光辉!在这莫高窟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我激动地从这个洞子跑到那个洞子。在有灯光的洞窟,我都停下来看看色彩斑斓的壁画,还要看一看模糊不清的漫漶的壁画题记。最后,我走进一个照耀得如白昼的洞窟中,看望在高架上临摹的欧阳琳。她手中拿着笔,正激动地望着微微有些闪烁的日光灯管。我注意到她那双因长期在暗黑的洞中工作而损坏的眼睛,此时被强烈的灯光所照耀,有些张不开地望着我,两眼在闪动。我迎着她的目光轻声问:“好吗,这个电灯?”久久没有听到她的回答,只见在她微笑的脸上挂着两行泪水——这是幸福与激动的泪水。

    常先生等先驱者的精神流淌在敦煌的每个洞窟中,流淌在历史岁月里并代代相承,同样的精神在段文杰,在樊锦诗,在坚持选择北大考古专业的小女孩身上流淌。这正是为什么常书鸿被称为“敦煌守护神”。而这守护神人生的改变,敦煌的改变,则始于塞纳河边旧书摊上那笔一百法郎没能成交的买卖,始于那只颤抖着翻开敦煌照片集的手。也许在摊主说出“100法郎”的时候,岁月长河中若干年后先生的话语正逆流而上的传来:“若有来生,我还是要守护敦煌。”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说“开卷有益”吧。

  • 《敦煌,敦煌》——那些常书鸿先生教给我们的

    作者:是晶晶呀 发布时间:2022-09-05 16:02:32

    我是一个很喜欢读传记的人,读几百页就能了解别人的一生的荣辱得失,何乐而不为?

    有个小插曲,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次误打误撞进了临汾的博物馆,正好遇到了馆长。馆长语重心长地对我和我的小伙伴说:“女生也要读传记,不要整天看那些情情爱爱的,读传记才能长大。”当时不太懂,这么多年过去了,才深刻体会到前辈的睿智。

    对于敦煌里的文物,我其实看不懂也不会欣赏。但在苍凉的大漠中有这么一群人守护敦煌,有一种悲壮感让人心生敬意。

    《敦煌,敦煌》这本书讲的就是敦煌的守护神常书鸿的故事。常书鸿是我国敦煌学的奠基者和敦煌文化事业的开创者。他的人格魅力、他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能学到一点两点,已经是对我们人生莫大的助益。

    一、对想做的事情保持长久的热爱和激情

    常书鸿先生原本是小有名气的画家,却因为偶尔一次看到《敦煌石窟图录》,被其震撼,毅然决定放弃在法国优渥的生活,去敦煌为守护敦煌出一份力。短暂的激情谁都会有,一时冲动做决定也不在少数,但是他却坚持了一生,虽经历困厄而不改其志。在日复一日对敦煌的研究中,他对敦煌的热爱也扎根得越来越深。“干一行,爱一行”是用经年累月对工作的研究作为基础的。浅尝辄止的快乐是短暂的,深入研究的快乐是深刻的。常书鸿先生就是最好的例子。

    二、保持高度专注

    在荒凉的沙漠中长久坚持做一件事情,是需要摈弃很多干扰的。趋利避害、舍难求易是人的本能。面对舒适安逸生活的诱惑、面对家庭危机,他还是努力克服,把注意力集中在守护敦煌这一件事情上。他是那种一旦认定了自己想做一生的事情就义无反顾专注做事的人。越长大越觉得,能专注一件事是一个人难能可贵的品质。

    三、有解决问题的耐心和魄力

    我听说,敦煌的文物特别脆弱,经历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有些一接触到空气就会风化,保存难度很大。大量壁画需要工作人员去手动描摹,一笔一划,最大程度还原,需要的细致和耐心程度可见一斑。

    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让敦煌走进新一代人的视野中,让年轻人去传承也是需要敦煌守护者思考的问题。

    更多我不知道的问题,每天都需要常书鸿先生去解决。

    不怕苦,不畏难,有耐心,有魄力。敦煌遇到这样的守护者何其有幸。我们也何其有幸,正是因为有常书鸿这样的人不断努力,我们才能领略到敦煌跨越千年的神秘风采。

    四、敢为人先的责任感

    我读了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是,常书鸿先生特别敢于担当。守护敦煌是一件苦差事,但是总是要有人去做的。常书鸿先生就是那个敢于承担大任的人,并且他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了“敦煌的女儿”樊锦诗,让更多人参与到守护敦煌的工作中来。一代一代,薪火相传。不抱怨、不躺平,兢兢业业,刻苦钻研。

    他就是我们年轻人的榜样啊。

    不管什么地方什么时代,拥有以上四种品质的人永远都是稀缺资源。

    人生是一场打磨自己的过程,就跟着前辈的脚步,大胆往前走吧。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7分

  • 人物塑造:9分

  • 主题深度:4分

  • 文字风格:3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8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3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5分

  • 章节划分:8分

  • 结构布局:9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6分

  • 引人入胜:5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3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4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7分

  • 书籍清晰度:7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 是否包含广告:3分

  • 加载速度:5分

  • 安全性:5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9分

  •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超值(458+)
  • 实惠(616+)
  • 无水印(317+)
  • 简单(248+)
  • 目录完整(626+)
  • 少量广告(414+)
  • 图书多(299+)
  • 差评(394+)
  • 赞(65+)
  • 推荐购买(149+)

下载评价

  • 网友 曹***雯: ( 2025-01-04 02:57:55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温***欣: ( 2024-12-24 09:23:24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孙***美: ( 2025-01-07 06:01:17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曾***文: ( 2025-01-03 17:48:22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宫***玉: ( 2024-12-28 02:52:35 )

    我说完了。

  • 网友 冯***卉: ( 2025-01-07 06:18:32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寇***音: ( 2024-12-19 09:50:25 )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谢***灵: ( 2024-12-20 20:34:05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步***青: ( 2025-01-08 17:22:49 )

    。。。。。好

  • 网友 益***琴: ( 2024-12-21 05:59:06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訾***晴: ( 2024-12-16 08:15:43 )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饶***丽: ( 2025-01-02 11:52:21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菱***兰: ( 2024-12-13 18:54:09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扈***洁: ( 2024-12-17 23:39:02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马***偲: ( 2025-01-02 15:12:53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汪***豪: ( 2025-01-03 02:33:41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