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丛书·冷战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甲骨文丛书·冷战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暂无内容简介。。。。。。
书籍目录:
序言 前瞻
第一章 恐惧的回归
第二章 死亡艇和救生艇
第三章 指令社会抗衡自发社会
第四章 自主的兴起
第五章 公正的恢复
第六章 演员
第七章 希望的胜利
后记 观后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作者介绍:
约翰•刘易斯•加迪斯(JOHN LEWIS GADDIS),现为耶鲁大学罗伯特•A.拉韦特(Robert A Lovett)讲座教授,著名的冷战史学家和大战略研究家,曾被《纽约时报》称作“冷战史学泰斗”,2005年获美国“国家人文奖章”(National Humanit ies Medal)。著有《遏制战略》(Strategies of Containment)、《长和平》(The Long Peace)、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Origins of the Cold War、、We Now Know、The landscape of History、Surprise, Security, and the American Experience、George F. Kennan。
翟强 ,美国奥本大学蒙哥马利校区历史系教授。研究领域和专长是中美关系史、冷战史和越南战争史。主要英文学术专著有China and the Vietnam Wars, 1950-1975 (2000); The Dragon, the Lion, & the Eagle: Chinese-British-American Relations, 1949-1958 (1994)。
张静,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讲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与加州大学尔湾分校联合培养博士生(2007-2008年)。研究领域为中美关系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从1957年到1961年,赫鲁晓夫公开地、反复地、令人毛骨悚然地用核毁灭来威胁西方。他声称,苏联的导弹力量要远远超过美国的导弹力量,它可以毁灭任何一个美国或欧洲城市。但是,有时他又表现的很客气。有一次,美国人休伯特·汉弗莱访问苏联,赫鲁晓夫在对汉弗莱颐指气使的同时,又问汉弗莱来自美国哪一个州,当(时)汉弗莱在地图上指出明尼苏达州时,赫鲁晓夫用一只蓝色铅笔在“明尼苏达”上画了一个圈,然后和蔼地说:“这样我就不会忘记在命令我的部下发射导弹时,不要对准明尼苏达”。
总的来讲,我们比俄罗斯的自由多,但没有俄罗斯的平等多。俄罗斯的自由少,但平等多。究竟是用自由还是用平等来定义民主,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讨论话题。
铁托没有被消灭,他很快就开始接受美国的经济援助。1949年,刚接任国务卿的艾奇逊用辛辣的语气说,南斯拉夫那个独裁者可能是个“狗娘养的”,但他现在是“我们的狗娘养的。”
美国人继续向蒋介石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时,他就确信美国人正向蒋介石“一边倒”。他不了解杜鲁门政府实际上早已认定蒋介石赢不了,只是迫于“院外援华集团”的压力,才不情愿地向蒋介石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毛泽东认为,杜鲁门准备派兵进攻中国大陆,要支持国民党重新掌权。杜鲁门政府并没有想要这么做,因为它关注的重点是欧洲重建,它正为美国常规军事力量的薄弱而一筹莫展,这承担的义务太多了,摊子铺得太开了。但是,毛泽东害怕美国可能进攻中国大陆,他的担心,再加上他要表示自己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他要模仿斯大林的统治,这几个因素加在一起,就足以使毛泽东下定决心选边站队。
戈尔巴乔夫绝不是瓦茨拉夫・哈维尔、约輸・保罗二世、邓小平、玛格丽特・撒切尔、罗纳德・里根、菜赫・瓦文萨,甚至鲍里斯・叶利钦式的领导人。他们的头脑中都有目的地和到达目的地的路线图。相比较而言,戈尔巴乔夫犹豫不决,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他想要挽救社会主义,但又不愿意使用武力这样做。这正是他特有的不幸之处,即这些目标都是相抵触的,他无法在实现这个的同时又不放弃那个。于是,最终他放弃了一种意识形态、一个帝国和他自已的国家,而不是使用武力。他选择爱戴而非畏惧,违反了马基雅维利给王子的建议,他也因此不再是王子。从传统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这毫无意义。但这使得他成为有史以来最当之无愧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在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同盟中,主要成员之间的关系已经破裂,它们尽管还没有发生军事冲突,但在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方面,却已经处于对抗状态。不管二战大同盟在1945年春取得了什么样的胜利,大同盟过去之所以能够成功合作,完全取决于其成员国能够超越各自不同的政治制度,为了相同的目标而共同努力。悲剧在于:为了使二战大同盟能够成功运作,以赢得战争的胜利,成员国不得不暂时放弃自己的政治信仰和追求。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冷战》,最扣人心弦的年度非虚构作品,让我们前所未有的感受到了世界在毁灭边缘时的情形。
这是你看过所有间谍恐怖小说的真相:为什么美国和苏联陷入高度僵持;我们曾经离核灾难有多近;当时的领导者们,从斯大林到毛泽东,从里根到戈尔巴乔夫,心里都做何打算;情报人员如何密谋,以及东德度假者如何促进了柏林墙的倒塌。这是一个关于危机谈话、借口、暴君和权力争斗——以及普通人改变历史进程的故事。
从一个全新的视角、面对新的读者、使用新的材料重述了冷战时期的历史……惊人的原创作品。 ——安妮•阿普尔鲍姆(Anne Applebaum)(普利策奖得主,《古拉格》作者)
对冷战全面而睿智的调查。即使像我这样不完全认同他的所有判断的人也能从他的研究和调查中获益颇多。——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
冷战史学泰斗用这本书总结了冷战。一部精彩的历史作品,引人入胜的权威之作。——布伦特•斯考克罗夫特(Lt.-General Brent Scowcroft)(陆军中将,1989—1993年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危险和政治在每一页朝你扑面而来。——彼得•亨尼西(Peter Hennessy)
扣人心弦!——莱恩•戴顿(Len Deighton)
“一流……重大事件的大集合”——英国《星期日独立报》
“扣人心弦且清晰易懂……令人振奋的一本书”——伦敦《标准晚报》
“才华横溢”——英国《独立报》
“生动、值得阅读的一段历史”——英国《泰晤士报》
“令人信服……加迪斯谨慎的为这一代人描绘了冷战”——英国《观察家报》
“关于那些几乎将超级大国带向战争的政治内容和事件的大师级调查……由一位大师级历史学家撰写……一流”——《英国广播电视公司历史杂志》
“伟大的冷战历史专家”——《文学评论》
“美国最杰出的历史学家之一的精妙、值得一读的研究内容”——《每日论坛报》
“新鲜、令人钦佩的概括性故事……加迪斯对材料的高度熟悉,用他娴熟的风格和视角来讲述那段历史让他的新作赏心悦目”——《经济学人》
“简洁明了地论证的报告……富有激情的叙述,内容清晰明了,这是对本书内容的最理想的介绍”——《苏格兰人报》
“近二十年来我读到的最雅致的非科幻书籍……令人着迷”——The Tablet
“着眼世界、极具风格,但是语言平实直接,内容简单同时解除了疑惑,但有深度而且睿智,它描述了复杂历史事件最扼要的内容,关于历史争端的新的观点,还有全新的思维方式”——威廉•塔博曼(普利策奖得主,《戈尔巴乔夫》作者)
“针对复杂冷战战略的大师级指导”——英国《每日电讯报》
精彩短评:
作者:印奥采 发布时间:2017-05-22 18:09:25
美国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美国民主及共和党中央党校教授力作。
作者:沉睡的青春 发布时间:2017-02-08 10:16:35
这算得上是一部很漂亮的作品,叙事维度和观点都非常凝练且清晰,作为初步了解冷战史的普及性读物很适合,翻译也很赞。缺点是倾向性还有些明显,对很多大国领导人尤其是毛的评价略失偏颇,不过这样的书能够上架,也说明环境越来越开放了。
作者:nothing传叔 发布时间:2017-02-09 20:07:41
平装版只得2星,裸脊、软封套、再生纸,最讨厌的东西集合在一起,内容又是比概论还要概论,简称:概概。用最讨厌的事后诸葛亮的口吻,天真地问道:为什么是西方世界最终赢得了胜利???沈志华懒得理会,并扔过去一吨前苏档案。。。
作者:Aloysius 发布时间:2019-02-19 23:55:19
加迪斯倾向和立场太强烈了,过于强调意识形态的对抗不免让人觉得都是些陈词滥调,还是文安立的书读来舒服
作者:momo 发布时间:2023-05-11 11:40:36
感觉是一个百度百科棋王汇总,挺好的,图书馆借来读了一部分。。
作者:门柱 发布时间:2018-04-30 19:35:34
1945-1991 大时代的梳理,一口气读完。但今时看去,我怀疑这只是“冷战”这个大故事的第一乐章,经过了25年的空窗,今天冷战的第二部正在开启。核威胁、专制抬头、意识形态对抗、超级大国,第一部里的大元素都在,而主角的设定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共产主义阵营蜕变为国家资本主义阵营,裂变为两个超级大国;民主阵营在资本主义的几次失败后被民族主义者裹挟;统一后的德国在一位女性的率领下艰难支撑着欧洲共同体;人民沉浸于大众媒体与社交网络中不再自拔,对自身命运的关注度是历史上的最低点。故事还没完
深度书评:
想象的战争
作者:思郁 发布时间:2013-08-14 15:19:05
《冷战》这本书的后封皮上有一则关于这本书的简介:最扣人心弦的年度非虚构作品。如果在阅读之前还无法意识到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我还以为这只是一种哗众取宠的宣传方式——等我翻阅完这本书,突然意识到“非虚构”的真实意蕴。我们最常见到这句话评价一部作品的时候,通常意义上指的是卡波蒂式的小说,或者奥威尔式的新闻报道,从未想过一部正经的历史著作中会出现这样的评价。但是《冷战》某种意义上确实是一部年度最佳非虚构作品,尽管因此引发的争议从未中断过。
我们该如何评价这样一部严谨的历史著作呢。它好读,通俗,却又新鲜,猛料不断,从未让人感觉到这是在哗众取宠,制造话题,戏说历史。但是当美国冷战史学家,被《纽约时报》称为“冷战史学泰斗”的约翰·刘易斯·加迪斯在书中大胆地用虚构的手法书写历史的时候,我还是差点被他蒙住了。在叙述到朝鲜战争时,加迪斯使用了这样的句子:“12月2日,在杜鲁门的授权下,麦克阿瑟命令美国空军向正在顺着朝鲜半岛往南推进的中国军队投掷了五枚原子弹,这些原子弹每一枚的当量都相当于美国投向广岛的那枚原子弹的当量……大约有15万中国士兵和一些数不清的美国和南朝鲜的战俘被炸死。”稍后的文字中,“12月4日,苏联最后通牒的期限已过,两架苏联轰炸机从海参崴起飞,每一架都携带一枚初级的但完全可以使用的原子弹。他们的目标是南朝鲜的城市釜山和仁川,这两个城市都是为联合国运输补给的重要港口。苏联的原子弹将釜山和仁川夷为平地。美国和南朝鲜在釜山和仁川遭受的死亡人数是麦克阿瑟先前使用原子弹给中国军队遭受的死亡人数的两倍”。
加迪斯煞有介事地讲述这段历史,由于前后叙事的风格的统一,我差点相信了这种说法。当然,这是虚构的,但是他叙述的时候,从不觉得这是虚构的。这就是“冷战”的真实状态,两个超级大国之间,随时都可以这样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尤其是在手中的核武器数量越来越多的时候,战争成为了一种应然状态,一个失误,一个疏忽,一个核心领导者的冲动和莽撞,都足以引发类似事件爆发,事实上,加迪斯虚构的这种状态,好莱坞电影中已经有了无数先例,那些恐怖分子、极端民族主义者、纳粹分子,甚至一个疯狂的科学家,都梦想着毁灭掉这个世界,重新建立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当然,至少到现在为止,核战争还没有发生。因为这种一触即发的假象战争,构成了二战后冷战的常态,也影响了大国之间的关系,以及世界发展的进程。所以,如果说冷战史有关键词的话,其中一个就是原子弹。
大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曾说:“战争不只包括战斗,或者作战行动,还包括大家清楚地知道战斗这种想法很长一段时间。”所谓“冷战”的含义正是由此而来,在全球核战争阴影下成长的一代代人都普遍相信,核战争随时爆发,会毁灭人类。现在回首看,我们会觉得有些可笑,整日生活在这种恐惧与焦虑,末日即将到来的念头中,反而制造了一段和平时期。用霍布斯鲍姆的话说,冷战的独特性就在于世界大战随时降临的危险根本就不存在。正是从这种很奇异的生活状态中,我们才能理解加迪斯的这本书。他在前言中提到,他在耶鲁大学跟本科生授课的时候,注意到冷战后成长起来的这代人,觉得冷战“既遥远又危险”。为何刚刚过去没有多久的冷战会迅速成为遥远的历史呢?产生这种错觉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尽管冷战是一种一触即发的幻觉,但是由这种幻觉引发的心理上的恐惧是真实可触的。而且两个超级大国所制作的那种对峙,也无形中给这种恐惧增添了很多压力。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等事件,这些局部引发战争很容易成为世界大战的导火索,任何一个偶然都可能导致必然的发生。所以加迪斯才会用这样的一种虚构的书写完成了一种想象中的战争。
凭心而论,《冷战》一书已经达到了加迪斯书写的目的,简明扼要,清晰晓畅,通俗易懂。作为一本写给普通人看的简明的冷战史,已经足够平易和精彩,尤其是对许多国家的统治者的描述与分析,有许多令人难忘的细节点缀。既然是简明冷战史,就不可能用过于严苛的标准去要求。英国历史学家托尼·朱特曾经对这本书发表长篇书评,大意是说加迪斯作为“冷战史学泰斗”(看得出朱特对这个称呼耿耿于怀)却把冷战史只叙述成超级大国的对峙,而且“大部分视角只是其中一个超级大国”,只会延续主流史学的观点,并无多少真正的洞见。除了对加迪斯很多历史细节上关注不够的批评,朱特最为着重指出的是加迪斯的意识形态偏见所导致的对历史书写的不公正:“冷战在非洲就像在拉丁美洲一样,与其说是意识形态冲突,不如说是两大帝国之间的冲突。两边都支持和推行令人憎恶的傀儡和代理人。但是苏联用玩世不恭的鄙视态度对待它那些贫困的第三世界扈从国家,甚至不屑于假装致力于推进‘民主’或自由,而美国却这样做了……冷战的反讽之一是,美国在欧洲的胜利往往是以它在更远的地方名声长期受到破坏而开始的:例如在越南,或者中东。冷战中的‘失败者’不仅是苏联。”
某种意义上,朱特的批评是对的。加迪斯并未在书中那些小国浪费更多笔墨,基本视角上都集中在两个苏联和美国的几位领导人身上,偶尔荡开笔墨会叙述到中国、法国、德国和英国,仅此而已。我们不妨把这本书与朱特的《战后欧洲史》放在一起阅读,耐人寻味的地方在于,朱特写到的部分正是加迪斯忽略的那部分。这种“第三世界”缺席书写尤其显得意味深长,而朱特在《战后欧洲史》中明确指出:战后欧洲的历史是一个笼罩在沉默里和不在场的故事,他的历史书写就是让这个沉默的部分发出自己的声音,他力图用一副全景的图描叙述战后欧洲各个国家极力摆脱大国阴影,渴望独立生活和发展的真实状态。而加迪斯只关心冷战的的两极,他关心的是如何在千头万绪中找出简单的秩序,把冷战发展的必然图景讲述出来,这就是说自由民主秩序才是这个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以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只是用一个乌托邦的愿景欺骗了大众。
从根本上来说,加迪斯的《冷战》代表了“历史由胜利者书写”的主流历史观,但是这种胜利的乐观似乎并未持续多久。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极端年代》中注意到:“冷战突然结束搬走了支撑国家秩序的支柱,也搬走了各国国内政治体制的支柱,这一点还没有被人们充分认识。”后冷战时代,太多的东西已经改变,太多的东西已经消失,冷战的终结不是国际冲突的终结,而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不是东方集团的终结,而是全世界的终结。但是最重要一点是,每个人都在苏联解体的那天感觉到了旧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但是却完全不清楚新时代的本质和前途。民主胜利了吗?战争还会爆发吗?和平还能维持多久?一个大国的世界还有吗?所有的这些问题都预示着,冷战虽然逝去,另外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会打响。
思郁
2013-8-9书
冷战,约翰·刘易斯·加迪斯著,翟强张静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7月第一版,定价:56.00元
(for《法治周末》)
约翰·刘易斯·加迪斯 - 冷战 (冷战新史)
作者:ffyouth 发布时间:2012-03-02 00:09:23
《冷战新史》2005年英国版宣传文字
很多读者一定记得生活在冷战的阴影之下是怎样的情形:我们经常有这样的焦虑,发现自己即将深陷核战争的浩劫之中,纵然我们幸存,这场战争也将永远改变我们的生活和星球,而这一切仅仅是由于少数领导人对形势的误判和他们的傲慢无礼。
这种可怕的冲突是怎样产生的?二战时的盟友如何在1945年之后迅速变成死敌并分裂成两个武装到牙齿的敌对阵营?更让人吃惊的是,这一切怎么会突然终结?只有到现在,冷战结束15年之后(《冷战新史》出版于2005年——译者注),我们才能试着对此进行探索,找到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在这本扣人心弦的著作中,约翰•刘易斯•加迪斯不仅讲述了曾经发生的故事,而且精辟地点出故事发生的原因——苏联为什么要残酷镇压民主德国、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起义;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如何在“古巴导弹危机”事件中针锋相对;为什么尼克松和毛泽东要小心翼翼地寻求伙伴关系;约翰•保罗二世、罗纳德•里根、玛格丽特•撒切尔和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最终如何看待他们各自的做法。加迪斯用苏共中央政治局的会议纪要、领导人之间偶然传出的对话和他们助手的笔记,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这段历史主要参与者自己的叙述,揭示了戏剧性结局背后的每个人的真实想法。
加迪斯展现了这场冲突潜在的动力,社会变革为何可以跟政府变革等量齐观,道德的概念怎样影响(或是没有影响)政治家实际行动。最后,在这部权威性和可读性兼具的著作中,他为我们讲述最高决策者和底层大众如何改变历史的进程,实现人类精神史上其中一次最大的胜利。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7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网站更新速度:6分
使用便利性:3分
书籍清晰度:8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是否包含广告:4分
加载速度:6分
安全性:5分
稳定性:7分
搜索功能:9分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全格式(452+)
- 不亏(192+)
- 引人入胜(363+)
- 好评(313+)
- 已买(437+)
- 下载速度快(669+)
- 盗版少(571+)
- 购买多(334+)
- 方便(496+)
下载评价
- 网友 寿***芳: ( 2025-01-08 12:10:44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养***秋: ( 2024-12-23 12:55:26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郗***兰: ( 2025-01-02 06:09:36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沈***松: ( 2024-12-13 01:54:48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詹***萍: ( 2024-12-16 12:22:59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习***蓉: ( 2024-12-10 13:00:24 )
品相完美
- 网友 冯***丽: ( 2024-12-23 02:10:15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龚***湄: ( 2025-01-02 17:18:22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林***艳: ( 2025-01-05 22:51:18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丁***菱: ( 2024-12-24 08:58:43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隗***杉: ( 2025-01-09 01:04:29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邱***洋: ( 2025-01-06 01:29:24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戈***玉: ( 2025-01-03 02:19:18 )
特别棒
- 破解进步论:为中国文化正名 河清 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正版保证】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2023考研英语十年真题点石成金(强化版)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通向音乐家之路:电子琴基础教程(初学者专用版)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英国学前教育金奖玩具书·感官动作:玩颜色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中公版·2013贵州公务员考试专用教材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汉英分类词典(第2版)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燕食记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奔驰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儿女英雄传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贵州省考【公安岗】人民警察套装6套装 中公教育2024年贵州省公务员考试用书省考教材书历年真题库试卷申论和行测24公考资料刷题中公国家国考模拟卷公安考公试题套卷2025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3分
人物塑造:5分
主题深度:7分
文字风格:6分
语言运用:4分
文笔流畅:5分
思想传递:6分
知识深度:6分
知识广度:7分
实用性:4分
章节划分:5分
结构布局:3分
新颖与独特:8分
情感共鸣:7分
引人入胜:5分
现实相关:9分
沉浸感:3分
事实准确性:3分
文化贡献: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