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书屋 -居里夫人的故事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26:12

居里夫人的故事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居里夫人的故事精美图片
》居里夫人的故事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居里夫人的故事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72010880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10
  • 页数:188
  • 价格:19.1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26:12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英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埃列娜·多丽撰写的,由王晓平翻译的居里夫人的传记。记录了居里夫人从小到大的经历,记述了居里夫人历经坎坷、坚持科学精神的伟大历程。她在逆境中成长,执着于科学研究、自强不息的一生。记述了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纯洁,严于律己,她的客观和公正不阿。她从来不曾有过幸运,将来也永远不指望幸运,她的zuigao原则是:对任何困难都不屈服。一位两次荣获诺贝尔奖的伟大科学家,一位勇敢、高雅、平和的伟大女性。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本书是由英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埃列娜·多丽撰写的,由王晓平翻译的居里夫人的传记。记录了居里夫人从小到大的经历,记述了居里夫人历经坎坷、坚持科学精神的伟大历程。她在逆境中成长,执着于科学研究、自强不息的一生。记述了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纯洁,严于律己,她的客观和公正不阿。她从来不曾有过幸运,将来也永远不指望幸运,她的zuigao原则是:对任何困难都不屈服。一位两次荣获诺贝尔奖的伟大科学家,一位勇敢、高雅、平和的伟大女性。


精彩短评:

  • 作者:hollow ll 发布时间:2022-04-15 13:28:29

    学校统一买的教材,自己看基本上是看不懂的,老师讲的内容也大多和里面的无关,不知道有啥用

  • 作者:Rien 发布时间:2014-07-25 09:07:51

    康熙字典很精简的一本,建议文字学初学者购买,另外纸质很好。缺点:原避讳字未修正。

  • 作者:蜗牛格格 发布时间:2022-03-21 21:40:07

    亲情是这世间最难割舍的感情。

  • 作者:左树 发布时间:2011-08-23 14:33:21

    Sociology 经典之一

  • 作者:For liberty 发布时间:2024-04-12 08:23:03

    玩过刺客信条奥德赛后,我以为自己对希腊神话很感兴趣,但是看到一个又一个记不住的拗口的人名后,只能匆匆略读完了

  • 作者:沁云 发布时间:2016-04-04 10:24:23

    时隔两年重读,有必要把评价降低,3.5星比较合适。重读过程里我时时感到作家本人也像他的主人公端白一样,缺乏共情和通感的能力,这可能也是近两年读苏童稍多一些后综合起来的印象。这里也涉及我对写作者的一个评价标准,可写下流之人事,不可有下流之心。很遗憾,苏童没做到。


深度书评:

  • 这本书很“惜字如金”,却发人深省,让抑郁者得到鼓励

    作者:鸵鸟心理 发布时间:2022-09-13 16:54:57

    如果你对抑郁症稍有了解,就会知道以下这些「屁话」对一个深陷抑郁的人来说有多么可笑:

    “你看,别人不是好好的吗?你就是太敏感了。”

    “你就是想不开,往好处看看,就没事了。”

    “你太闲了,闲出病了。”

    人们总说,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这话虽然真实得令人发指,却也揭示出了一个人际交往中的普遍规律:人很难完全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说来也无奈,谁叫我们是高等动物了呢?我们有自己的思维、人生经历,在说话时自然就难免夹带私货,给出那些我们自认为说得通的「狗屁」道理。

    医生能用药物治疗抑郁症带来的躯体反应,缓解情绪,但却未必能走进抑郁者的内心。而对于一名抑郁者而言,被理解被共情却是一件更加重要和珍贵的事情。

    我之所以会称《今天也要开心呀》为一本好书,就在于它的作者就是一个曾深陷抑郁症漩涡的患者。经历相似的人,大概会更懂得如何温暖自己的同类。

    她知道,一个被困在抑郁里的人,根本无法面对满篇的文字,也无法强迫自己进行理性思考。

    所以,她没有使用大量的文字去告诫他人“你应该怎么样”,或是站在一个上帝视角去分享一些“我怎么样”的,略显自恋的所谓心得。她用了图配文的方式,静静地讲述自己的故事,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思考,开始认识到抑郁症的本质,也许还会默默地开始行动,去对抗抑郁症这条「可恶的黑狗」。

    不过,书的文字很少,信息量却很大。作者可以用极简的话语营造出画面感和氛围感,比如“身处家庭,却很难有‘家’的感觉”,这是一种怎样的孤独?大概只有经历的人才能感同身受。

    撕扯

    书的第一部分,作者娓娓道来,讲述了自己早年的经历。

    每个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生命,都犹如一张白纸,在早年间接受到的那些“涂涂抹抹”都会成为身上的印记。

    作者在一个父母都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家庭里长大,然而夫妻间的争吵不可避免,这无形中给了孩子很大的压力,他们无法分清楚,父母的分歧到底是因为什么,是因为我吗?

    在父母诸多的要求下,挫败感和困惑接踵而来,让她喘不过气。独自哭泣、开始叛逆,她感受不到校园生活的乐趣,到了青春期之后便更加封闭,用沉默来保护自己。

    总之,家庭、自身、学校的撕扯,让她陷入无尽的痛苦。

    许多抑郁的人都能在家庭环境中找到一些诱因,早年经验之所以如此重要,就在于它对一个人形成对世界的最初印象,起到了近乎决定性的作用。抑郁,有时候会起到保护的作用。

    挣扎

    情绪有弥散性,当你开心会觉得世界如此美好,天很蓝云很白,而一旦情绪低落的时候,则会变得敏感和悲观,看什么都不顺眼。

    《今天也要开心呀》的第二部分,作者讲述了在抑郁中挣扎的日子。

    抑郁的恼人之处在于,它叫抑郁,但又不止于抑郁。伴随着抑郁而来的,可能是焦虑、强迫,也可能是愤怒、敌对,之后负性情绪笼罩一个人的生活,让他喘不过来气。作者就在抑郁后开始暴怒、无尽焦虑,还产生了失眠的问题。

    借酒浇愁,愁苦更上一层楼,还可能越喝越清醒;食物让人快乐,狼吞虎咽后虽然可以获得满足感,却会让人不知不觉对高脂肪和高热量的食物上瘾;思考让人进步,但有时候却会带来疲劳。以上这些,作者都经历过,不愿意在不堪的状态里停留,但又没有办法走出来,无尽的挣扎耗尽了自己的精力。

    和解

    几个月前我接到过一位网友的咨询,说自己经常性地出现身体不适,在跑了很多次医院之后,医生建议他到心理门诊看一看。他之所以要找到我咨询,原因就是他觉得自己没病,也不能接受自己要去心理门诊看病的事实。

    「只要我不去医院,我就没病」,这种方式虽然自欺欺人,但管用。只是它治标不治本,因为不管你去不去医院,你是否寻求帮助,问题就在那里,忽远忽近。

    《今天也要开心呀》的第三部分,作者讲述了自己求助的故事。

    在这部分的第一句话,她说:

    “想治愈自己,首先要承认自己病了。”

    在我看来,我们中国人注重的“平衡”,在抑郁这件事上同样适用。当你感到不适却不敢、不愿承认时,就是一种不平衡,对疗愈没有任何帮助。而一旦你承认和接纳了自己情绪的变化,就会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虽然这种平稳也许在还正常水平下,但如果你可以求助、你可以行动起来,这种状态便会进入正向循环。

    作者还提到了很多自己使用过的方法,你听过的和没听过的,差不多都被她试了个遍。也许是生命的坚强吧,也可能是像安陵容一样,不甘心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活一回,她努力让自己回到了生活的正轨上来。

    这本书的插画和文字是在很多人的帮助下完成的,有曾经的抑郁症患者,也有医生和治疗师,也有科学家。他们的协作,也许能让你感到,自己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 何以为家? |从家庭入手重构分析《大卫·科波菲尔》

    作者:蓝在冬天 发布时间:2020-08-15 15:25:23

    大卫·科波菲尔

    8.5

    [英] 狄更斯 / 2015 / 人民文学出版社

    囚徒在冰冷的牢狱中鸣一曲讽刺的哀伤,用尽聪明的人到头来落入自己设计的枷锁,曾经奋不顾身的人在社会的熔炉里学会了深思熟虑,满怀希望与善良的人终有伟大前程,眼睛永远闪光。

    《大卫·科波菲尔》拉下了大团圆的幕布,但其对于人性、家庭、罪恶的深刻剖析与道德界定,却闪动着跨越时代的人道主义的光辉。狄更斯将自己童年的不平静投掷入他最爱的小说作品(“最心爱的孩子”),激起了每个书中角色人生的波纹,也终究抚慰了自我的不平坦。

    深厚的人道主义内核,以多元的形式被表达了出来,而其中着墨相当多的关键词之一便是家庭。受到个人经历、内心追求与宗教道德三层方面影响,狄更斯对于家的概念一如既往保持着和谐家庭观的核心,即爱与温情。这种爱并非垄断,特别是在狄更斯的本篇小说中,家庭的界限甚至随着科波菲尔的脚步变得朦胧:如果他的家在母亲的离世后便不复存在,你又无法说他是一个无家可归的人;如果他童年的房屋在莫德斯通兄妹的掌控下还没有被租赁出去,你又无法说那就是他的家,而非一个形式完整的荒芜之地。

    是家庭的责任产生爱亦或是爱集合了一个家庭,我仍不得而知——但我宁愿相信后者,因为它让善良的人永不沦为无处可归的孤独过客、乱世的流浪者。为此,我在阅读的过程中记录着科波菲尔脑海中曾出现“家”这一概念的居所,从他童年的不幸到最终的美满,符合这一概念的至少就有七处,然而他们中的区分与联系又深刻而富有寓意。随着大卫的人生步伐,寻找他生命、情感或精神的家园,我们也将一同感受家庭的真谛。

    一、布兰德斯通的花园小屋——带有年少时母爱记忆的房子

    科波菲尔对于家庭的依赖感,寄托在外部世界与母亲居住的布兰德斯通的花园小屋的马车之上。这份依存甚至可以使他暂时克服对于继父残暴的恐惧,简而言之,年少时科波菲尔心中的家,是以年轻的少女般的母亲与亲切温和的佩格蒂为核心构建的:在母亲在世时,使科波菲尔产生想念的是母亲的爱和亲情的氛围,而在母亲离世后,当科波菲尔听到旧家的家具被贩卖、土地被租赁,他年幼的心灵依然被难过的情绪所覆盖,其原因则是对于“最早记忆的那个年轻的母亲”的留恋,从而化为一种精神状态。土地是那些记忆最后存在于世的证明,当物是人非,唯一的证明便仅仅存在于科波菲尔的脑海之中了。他的头脑之中会留有有一处精神居所,里面母亲的少女形象始终给予他以力量,将他扯出荒凉的惨烈境地,重新找寻人生的意义。

    而这座房屋对于科波菲尔美丽而柔弱的母亲来说,同样可以划分为两种状态:孩子带来的满溢的幸福与莫德斯通兄妹的压迫之中。二婚的她并没有想象中的幸福,相反地,她遭受的是一种虐待、残暴、阴郁和苦闷的折磨,使她不得不终止对儿子直白的爱和关怀,甚至是自己的独立精神(以交出家门钥匙为代表),她在旧日的居所中,却像是被关在笼中的鸟,终日不得宁静,唯独新生儿的出生与大卫的归来使她获得接近永恒的宁静。

    爱这种伟大的情感不会因为物质的转移或是运动而散失不见,而没有爱停留的原先无可替代的家不过沦为了一处不起眼的居所。

    二、雅茅斯海边的平地船——逃离现实的的房屋

    驱使科波菲尔抵达这座房屋的原因,我们不妨理解为佩格蒂善意的谎言。她一定是读出来了大卫母亲的心意,又不忍心看到小科波菲尔一时间承受、消化这巨大的悲伤。在雅茅斯海边的几天生活,带给小科波菲尔许多幸福的记忆,它们抵消了一部分现实即将暴露的可怕内容,就像“短暂逃离现实的房屋”一般。

    房屋对于科波菲尔的直观印象是简陋的——“天花板下的横梁上挂了些钩子,还有一些柜子和箱子之类的东西被当作座具,以补充椅子的不足。”甚至在大卫看来,还显得有些“稚气十足”,但它们依然让他快乐不已、感到无可挑剔,在一张小小的床上享受着甜蜜又安稳的梦乡,在朦胧而古老的荒滩上成为了时光和大地的孩子。

    这大概是科波菲尔人生中第一次在他人家中的经历,这样的感受无疑是独特而奇妙的,“在我出来的这段时间里,我又一次对不住自己的家了,我没怎么想到它,或者说根本就没想到它。” 这也再一次印证了房屋充当的“逃避现实”的功效,而爱便是其中最核心的材料。在之后的情节中我们亦能深深感受到佩格蒂一家爱所带来的强大力量——即便是最艰难的风雨也无法使其动摇。在爱弥丽受到诱惑后逃离自己的家乡,尽管伤透了佩格蒂先生的心,却依然得到了他的宽容和原谅。他在世界中穿梭,满身尘土,却依然风尘仆仆地去寻找她,唯有如此才能抚慰她伤痛的心,告诉她她已被谅解。找回她,这是他的梦想。

    雅茅斯海边的平地船,见证着年少科波菲尔心中不物质且善良的品格,它也再次向读者阐述着家庭的概念:只要有温暖的爱如泉水般不停地流动,清贫便无法成为土地冻结的缘由,反之,“金钱只是单向的低矮的闸门,永远无法积聚起情感的洪峰”。

    三、温泽里的破旧居所——具有警示作用的收容所

    “我们的房子和村里的教堂在渐渐远离了,树下的坟墓被挡住了,尖塔不再从我旧日的游戏场上耸起,天空一无所有!”一个稚嫩模样的孩子却被继父遣离去“立身创业”,他在世界上全部的资产紧锁在小小的箱子中,在拥挤与颠簸之中,正要面临都市灰尘、疲惫与营生的艰难挑战。他看起来疲惫、肮脏,像浮冰上的弱小动物一般喘息和挣扎着,这时,密考伯在温泽里的破旧居所就像拯救的木船一般驶入他的视线——那是他全部的依靠。

    最开始听说他与莫德斯通先生的联系让我的心顷刻间被提了起来,然而万幸的是,在密考伯先生身上你无法看见半分莫德斯通身上的冷漠与残暴,他底线分明、乐观开朗,成为了科波菲尔一生的朋友。

    然而不幸的是,善良的密考伯先生被贫穷拖得直不起身,为此时刻要面临着债主与警察的通告。却也正是这样的经历,让科波菲尔感受到了现实的警示作用,让他学会正直、抑制欲望。密考伯先生语重心长地告诉科波菲尔要以他为戒,让他记住,假如一个人每年收入二十磅,用去十九磅十九先令六便士,他便是快乐的,但是假若用去二十磅一先令,他便是痛苦的。

    密考伯先生“从孩童时期就成了无法还清债务的不幸者,始终遭受着害人气氛的戏弄、羞辱、贫困、绝望、疯狂。”他的乐观使他直面生活的不幸,化碎石路为坦途,他的贫穷和盲目曾让他成为帮凶,但最后他幡然醒悟,毅然决然地摆脱恶鬼无赖的禁制,重新找回他的爱人、家人与自我,最终一如他妻子所祝福的:再无蹉跎,再无失望,再无贫困,那些都是故国情形。

    这样的一段话连带着密考伯先生的人生经历,一同深深地镌刻在了科波菲尔的心中,时刻发光发热,提醒着他在人生的道路中保持正直、抑制欲望,在每一个人生的关键时刻依旧拥有着他自己。

    四、面朝海边的花园——世上仅有亲情引出的桃花源

    密考伯先生的船只曾启示、收留了年少的科波菲尔,而当他们即将远行,科波菲尔却没有任何理由使他们为他停泊。他小小身躯中的果断和勇气使他下定决心:一定要离开这片不属于他的土地!然而大风过境,都市的黑暗裹挟着那只装满希望的小箱子扬长而去,他徘徊、颠沛流离,脚的伤口如同钉子一般磨损着他的意志力,可他从未放弃,或许是母亲的身影再度起了作用,又或许是爱本身。他要寻找的是他的姨婆,他在人世中仅有的与他血脉相连的人。

    她心中曾受到的猛烈的伤害造就了她的古怪,她极度厌恶男性,在大卫母亲的生产之后愤然离去,她对陌生人冷淡,是他人嘴里毫无同情心的代表。可她依然是有血有肉的人,她会在看到自己从未谋面的外孙后跌坐在地,会在揣测莫德斯通兄妹的恶意后无比坚定地收养科波菲尔。她也曾带给科波菲尔他第二句受用终生的信条:“在任何事上永远不要卑劣,永远不要虚假,永远不要残酷。离这三种罪恶远些,我对你一直怀有厚望。”

    初来乍到的第一件事——洗浴,尽管这是狄克先生口中乍听荒谬的建议,但洗去尘埃,却似乎有着某种更深层的隐喻。《金刚经》中有一言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虽然清水落下,直观感受上最先洁净的是科波菲尔在社会大染缸中挣扎逃出的身体,但其心灵也同样在水雾的氤氲之中焕发生机——“只有用水将心上的雾气淘洗干净,荣光才会照亮最初的梦想。”

    他是“新”的自己,他在一瞬间拥有了余生中无需谈论理由的亲切的爱,这笔最为珍贵的无价的财富,并且为他与姨婆共享。

    很难想象,这位古怪的、理性极强并带有一些男子味道的女人,在往后的日子里,常常为快乐和幸福所包围,即使是言语也满溢着对科波菲尔的爱。而在她经历倾家荡产时,她曾因财富而脆弱的心已经变得坚强有力:“我们应该勇敢地应付失败,不要被失败吓住了,我亲爱的。我们应当学会把这出戏演完。我们必须战胜不幸,特洛!”

    桃花源中,每一个灵魂都在互相救赎。

    五、古雅精致的利己主义之家——探向阴冷社会等级制度的镜子

    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姨婆在桃花源中精心滋养、保护了科波菲尔的生命与灵魂世界,然而当理想和未来的命题一旦被提及,她也毫不犹豫地送他远行。爱子而为之计深远,向学则为己求无悔。桃花源在关键时刻坚定发挥着它的跳板作用,世界的另一端正如不可预测的迷雾般向科波菲尔涌动过来。

    科波菲尔的第一站是“金十字”旅馆,迎接他的是墓穴般晦暗发霉的小房间,更是社会根深蒂固的等级制度在人性中淡漠和冷酷的反馈:“我依然体会到我的年轻不能使人望而生敬,女茶房置我的意见于不顾,只是为我自作主张。”

    就在这人性的荒原之中,斯提福兹犹如一道戏剧化的光使年轻的科波菲尔重新感受到被重视的喜悦和幸福,更使他关于斯提福兹的记忆从幼时错误地与现在连成一片。这位科波菲尔自认为是心中的救生浮木、年幼的保护伞的朋友,在读者看来却充斥着伪善、狡诈又精于算计的利己主义的气息:他用朋友的形式掩盖他索求的利益、他利用大卫不谙世事的童心和感动处处牺牲着他的一切,甚至改变了几家人的人生轨迹。

    然而在那时一切都属于未知,大卫受邀到斯提福兹的家中,即使它古雅、高级、火舌温暖、香粉缭绕,却在我的回忆中与那阴冷的金十字旅馆界限模糊,共同构成那探入阴冷社会的镜子。

    “就是和那种人一起,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这趟旅行也值了。”“那些人呀!他们真是动物或傻子吗?真是另一类东西吗?我好想知道。”从斯提福兹一家人的语气之中不难看出,他们将自己与贫穷的佩格蒂一家分出了鲜明的界限,无时无刻不提醒他人以自我的高贵和疏离,可是这高雅的殿堂却从未带给科波菲尔如佩格蒂一家那样温馨而甜蜜的记忆,相反地,斯提福兹一家的自视高贵让本来家庭应有的祥和宁静稀薄而灰白,过分的疏离感也让他们对陌生人的接待变得淡漠,科波菲尔从未在这异国的房子中感到过归属感。

    如果仅仅是上述的氛围,那么我们甚至很难看出“家”的痕迹,无人不想匆匆逃离。狄更斯精准而深刻的剖析,令这个家庭分享着微妙的情感。诚然,他们对于地位低下的科波菲尔不抱有任何热情和爱意,但斯提福兹的母亲与达特尔小姐,却因为对斯提福兹的爱,让这个家庭运转而生动起来。只是遗憾的是,这份爱最浓烈的表达竟是在斯提福兹与他们诀别的时候——当他们听到自己全部期望的寄托如影子般消逝在凶猛的浪花之中,心中痛苦涌起的海浪并不比暴风雨下的波涛微弱丝毫。

    斯提福兹的意外离世揭开了一个母亲最脆弱的部位和伤口,“她待在斯提福兹的卧室里,而并非在自己房中,我感觉她之所以住在这儿,毫无疑问是出于想他,而且他过去所用过的运动和游戏方面的东西依然作为纪念品陈列在他周围,更证实了我的猜测。”“那个人全然没有变化,看上去也不可能有什么变化——她愣着,僵着,注视着;她一再发出那种无声的呻吟,跟着无力地动一动脑袋,此外就没有活着的迹象了。”

    它让达特尔小姐脸上永不消逝的伤疤瞬间失去了“计较”的意义,她疯狂、鄙视、怒吼,却又夹杂着殷切回忆过去的神情:“回忆往事,一种缠绵的感情竟余烬复燃。”因为即使她再为心狠,也无法欺骗自己的心。

    极端的利己主义的家庭,在昔日尚完整时总是在计较着太多的新仇旧怨,然而当这种压抑终究换来极端的悲剧时,每一个人是那样脆弱、不堪一击。狄更斯以这种悲痛的形式,告知我们以另一重真谛:莫在拥有时互相指责抱怨,而在失去时空留无尽的悔恨与自责。正如林清玄先生所说,由于对眼前、对当下的珍惜用心,才能不怨恨过去,不怀忧未来。

    承接:回归到标题的问题,何以为家?人世间有太多的不可预测,我们永远无法找到亘古不变的家,但在一次次相遇与分离的过程中,却有永恒的警示与真谛。以上的房屋中,没有一个是属于大卫的,但他从中获取的宝贵的力量和人生的启示,却在往后的日子里凝聚起他自己的家和最终团圆的幸福。是年少行走的经历,让他的口袋在拥有他人生中的第一个自己的钥匙时,心中充满着温暖、感激、珍惜之情,世界万物的光华不及与心爱之人共处的时光。

    大卫科波菲尔自己的家庭:

    科波菲尔在成年后拥有了两段爱情,他们在拥有彼此时相互珍惜、互相促进,或许人们便是在爱情中重新寻找着他自己(并非满足自我利益,而是一种情感的诉求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1.与朵拉爱情的见证者:光明、快乐而漂浮的家——甜美而失真的梦

    这段感情回忆起来仍然大部分是温暖而快乐的,朵拉的天真烂漫,如一种现实中少有的干净而宁静的气团,包裹着大卫。可这段温情在他的心中总是缺乏了一些分量:“就是那样不愉快的感觉弥漫在我的生活中,假如说那种感觉有任何改变,那就是他更重,但这种感觉是迷糊的,我太爱太太了,我也是愉快的,但是我过去一度企盼的幸福,并不是我现在所享受的幸福,现在的幸福总是欠缺点什么。”他经历着第一次爱情中的纠结和苦恼,思考着现实逆境中需要面对的问题,可它们总是被朵拉的笑意所抚平。

    他爱朵拉,也始终尊重和保护她不谙世事的心境,因为姨婆曾给予这样一段智慧:“你所要做的是,你应按照她没有的特性来要求她。适宜的情况下,你也应当设防培养出她或不具备的品质。假如做不到,孩子,你也不应强求,要随遇而安。”爱情并非互相指责和压迫,而是双方不断磨合,共同成为更好的人——爱使他承担起作为丈夫的责任,而尊重和包容,赋予这个家庭以和谐与安宁,这也正是作家狄更斯所追求的和谐家庭观的体现。

    与朵拉的结婚,让他第一次对于家庭有了负重力和责任感,他独自面对的艰难,最终成就了他坚韧、持久的精力。同时,他也一直在寻找着“圆满幸福”的密码:“在片刻之间,希望太太是我的内助,拥有更多的魄力,坚强的意志来给我支持帮助我进步;有一种力量,可以填补我心中的空虚。”他意识到,爱人,是能够互相分享最孤独情感的人。

    朵拉的天性虽然很难让他与丈夫共同面对人生的坦途,但值得肯定的是,她拥有很多人说不具备的特质:真诚而富有决心。她知道心爱的丈夫真正的归属在何处,她坦然地面对了自己的不完美,在病重之后,她真诚地祝福着有一个人能占据丈夫心中的位置,因而这个他人眼中小心呵护的玩具、小花儿、受宠的孩子,也在此刻迸发出鲜活而动人的力量。

    2.深思熟虑而终成眷属的精神依偎与心灵归宿

    “我转过头来,然后我就看见了我身边那张美丽而宁静的脸。灯光的火焰暗淡了下去,我已经写到深夜了,但是我亲爱的人儿——没有她,我就不能称之为我——她依然在我的身旁陪伴着我。”

    狄更斯人道主义的核心是“爱”与“善”,即一种基督式的大爱,而非自然本性为基础的占有式的爱。人道主义的光辉在大卫科波菲尔的两段爱情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对待大卫科波菲尔同样深厚的爱本来会让朵拉与艾妮丝对立反目,将内心变为妒忌的战场,可是两位女性从始至终都是善良而温和的,这决定了科波菲尔终身的幸福。在朵拉临终前,她真诚地请求艾妮丝陪伴科波菲尔,并说只有她才能占据那个空着的位置;艾妮丝在与科波菲尔婚后依然用高尚的心胸动情地谈起朵拉的事,用无比和谐的语气触动起科波菲尔记忆的琴弦。两位女性长此以往地散发着柔和的圣母般的光辉,时刻准备温暖、慰藉、引导疲惫或迷失的心灵,使得他人的心灵也得到了沐浴与净化,沉沦与悲伤的鼓点终究化为宁静、遥远而悠扬的清音,它指引着迷途中的人们,抵抗罪恶、消灭罪恶,最终构建和谐安宁的家庭,构建和谐发展的社会。

    让我们再次重温和谐家庭的三个方面:爱是美满家庭的根基,温情是幸福家庭的催化剂,和谐是幸福家庭的保障。

    善良的土壤上永远有爱的温泉不断流淌,即使是匆匆的过客,也可以共享这方净土,灵魂在此重归安宁;世上广阔土壤中每日发生着太多充满魔力的故事,最初的爱,播种下美满家庭种子,温情的催化使它发芽长大,而和谐则是令它无畏暴晒、风雨与飓风的保护伞。我们本是不同的人,坦途和巨石使我们相逢、彼此分享狂喜与孤独之情、互相陪伴直入坎坷之路,终将走向我们自己。人的一生都在回家的路上,那里便是我们的家。

    参考论文

    张之燕. 从人物形象看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D]. 湖南大学, 2008.

    2020.08.15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6分

  • 主题深度:5分

  • 文字风格:7分

  • 语言运用:5分

  • 文笔流畅:7分

  • 思想传递:5分

  • 知识深度:6分

  • 知识广度:3分

  • 实用性:5分

  • 章节划分:3分

  • 结构布局:4分

  • 新颖与独特:3分

  • 情感共鸣:3分

  • 引人入胜:4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9分

  • 事实准确性:9分

  • 文化贡献:9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5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 网站更新速度:4分

  • 使用便利性:9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 是否包含广告:5分

  • 加载速度:5分

  • 安全性:4分

  • 稳定性:8分

  • 搜索功能:3分

  •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epub(169+)
  • 三星好评(105+)
  • 博大精深(324+)
  • 方便(333+)
  • 排版满分(576+)
  • 收费(433+)
  • 内容完整(358+)
  • 无缺页(66+)
  • 速度慢(270+)
  • 书籍完整(441+)
  • azw3(67+)
  • 赚了(495+)

下载评价

  • 网友 车***波: ( 2025-01-05 19:38:11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冉***兮: ( 2024-12-25 15:58:28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相***儿: ( 2025-01-03 09:27:13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林***艳: ( 2025-01-02 23:15:36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仰***兰: ( 2024-12-18 11:07:18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融***华: ( 2024-12-11 07:19:52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马***偲: ( 2025-01-09 04:25:33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石***致: ( 2024-12-31 10:14:31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权***波: ( 2025-01-07 07:00:29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隗***杉: ( 2025-01-05 14:01:44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