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书屋 -伤残的树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35:49

伤残的树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伤残的树精美图片
》伤残的树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伤残的树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208085657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8
  • 页数:466
  • 价格:49.8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35:49

内容简介:

中国第一代留学归来的铁路工程师的女儿

比利时前国防大臣的外甥女

中国驻英武官的妻子

铁幕时期穿行于东西方世界的国际友好人士

毛泽东和周恩来传记的作者

《伤残的树》是韩素音自传的第一部,首次出版中文全译本。

作者父亲周映彤是中国第一代庚款留学生,母亲玛格丽特出身比利时贵族家庭。他们的相遇本应是东西方文化的一次惊艳碰撞,但在20世纪初期,这种交融却充满了苦涩与迷茫:玛格丽特对东方古国的浪漫幻想被乞丐、蝗虫、饥馑所取代,而心目中的“东方王子”,也成了无力保护妻子免受乡邻好奇目光及族间繁缛习俗纠缠的乡绅……韩素音和她的兄妹一出生就面临着血缘和文化的双重矛盾:他们在家讲中文,出外学英语;吃欧式早餐,中式午餐,混合式晚餐;上午穿着中式服装、带着毛笔和铜墨盒上中国学校,下午又去法国修道院学校……文学家韩素音为记忆奉献了许多鲜活的细节和独有的观点,使得历史有了情感,有了温度。

全书通过作者父母对异国恋情的回述,比利时援华铁路协会代理人赫斯的自述,辛亥革命亲历者李劼人的讲述,作者三叔、四川美丰银行经理周见三的旁述,以及作者童年记忆的影像回放,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动荡的中国历史留下了一道道生动的侧影……

我花一小时读韩素音作品所获得的对中国的认识,比我在那个国家住上一年还要多。

——伯特兰•罗素

我曾在南特和巴黎询问十名受过高等教育、职业不同的法国人,问他们读过哪位中国当代作家的作品,其中九人都肯定地回答:韩素音。

——刘心武

作为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英国青年,我看到英文版的韩素音自传感到很震撼,其形容词、名词的千变万化令我感佩不已。我特别想再重拍一遍她的自传体小说, 书里的人物那么有意思,我想我这样的80后对这段历史都很感兴趣。

——大牛(中央电视台“同乐五洲”英籍主持人)

一头浪漫灰发的韩素音很迷人。她是个著名的中国通,执着的中国迷,忠诚的爱国者。

——马瑞芳

韩素音热爱父亲的祖国,也热爱母亲的故乡。西方知识阶层的读者非常喜欢她的作品。她写的关于中国的回忆录,已成为研究中国的必读书之一,而这一切都源自于她心中的那份中国情结。

——乔松都(《乔冠华与龚澎:我的父亲母亲》的作者


书籍目录:

序(2009年)一(韩素音)

原序一(1981年)

原序二(1991年)

上卷前尘依稀(1885-1913)

第一章

妈妈要走了

往事踪影难寻

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第二章

家乡的地理特点

张献忠与四川

客家人

我的祖辈

广兴行

第三章

曾祖父周道鸿

祖父周启樾

祖母洪夫人

第四章

父亲周映彤三次写自传

父亲的片断回忆

第五章

周映彤的回忆:对洋教的敌意

周映彤的回忆:童年

周映彤的回忆:梦幻般消逝的岁月

第六章

三叔的智慧

与三叔畅谈历史风云

第七章

周映彤的回忆:少年书生

周映彤的回忆:青羊宫花市

周映彤的回忆:戊戌风潮与达春之死

我也来到了青羊宫

第八章

义和团风潮

废科举,走新路

第九章

期盼铁路

比利时国王的野心

比利时打赢了铁路争夺战

第十章

四川人的铁路梦

近代中国的留学生

第十一章

父亲初次离川

峡江壮歌

第十二章

父亲眼中的上海

与波那米先生的冲突

第十三章

父亲去国

西贡华侨

新加坡华侨

初识欧洲

第十四章

相识与相恋:父亲的回忆

相识与相恋:母亲的回忆

丹尼斯家族

异国恋人终成眷属

第十五章

哥哥子春出世

三叔的回忆:洋人的经济侵略

三叔的回忆:巨变将至

第十六章

李劼人的回忆:保路运动

李劼人的回忆:躁动不安的成都

李劼人的回忆:盂兰节大屠杀

第十七章

孙中山的襟怀

袁世凯与中国的乱局

下卷故园碎梦(1913-1928)

第十八章

周映彤的回忆:携妻儿返乡

周映彤的回忆:玛格丽特与中国大家庭的矛盾

周映彤的回忆:找工作

我童年记忆中的母亲

妈妈的讲述:中国印象

三叔的讲述:玛格丽特来四川

脱离大家庭

第十九章

周映彤的回忆:玛格丽特不再回来了

海澜的故事

妈妈为什么不喜欢我

第二十章

军阀混战的年代

约瑟夫·赫斯的回忆

第二十一章

妈妈的怨尤

妈妈的童年故事

铁路边的生活

耳环虫子巴尔萨泽

到北京去

第二十二章

妈妈又生了一个小妹妹

人力车夫

中央公园

第二十三章

两个教堂

我帮助了一个老乞丐

第二十四章

接受天主教教育

华揽洪一家与共产主义

初识唐保黄

第二十五章

叫花子事件

电影院事件

第二十六章

北京的美

成长的痛苦

我偷了蒂萨的一元钱

第二十七章

汉字之美

中文教育的中断

第二十八章

我的朋友素贞

另外几个朋友

第二十九章

与旗人为邻

另外几处住宅

第三十章

大哥回家

大哥谈恋爱

大哥离家

第三十一章

北京城的惶惑

变幻莫测的时局

第三十二章

我们盖起了新家

大姑一家

约瑟夫·赫斯

第三十三章

三叔来访

罗萨莉的恐惧

明天就能见到大海了

译后记

进入当下的韩素音自传:一个作家和一个世纪

附记

孤舟一系故园心:我眼中的韩素音女士


作者介绍:

韩素音(1917— ),本名周光瑚,著名英籍华人女作家。先后在燕京大学、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就读。一生致力于中国和西方世界的沟通与理解。作品有自传《伤残的树》《凋谢的花朵》《无鸟的夏天》《吾宅双门》《再生凤凰》,小说《瑰宝》《青山青》《等到早晨来临》,传记《周恩来传》《早晨的洪流:毛泽东与中国革命》等。自传体小说《瑰宝》奠定了韩素音在国际文坛上的地位,1956年,据此改编的电影Love is a Many-Splendoured Thing获得了三项奥斯卡奖。现居瑞士。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伤残的树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伤残的树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伤残的树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每天都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掠夺中国的西方国家却支持满清朝廷,就因为这个朝廷维护他们的利益;可另一方面,上海国际社区和租界却又为康有为和梁启超这一类的维新人士和叛逆者提供避难所,不让慈禧太后把他们抓走。

他们一面允许宣扬改革的文章在这里印刷,另一方面又继续进行着对改革起釜底抽薪作用的盘剥----这又要怎么解释呢?


这些书里并不尽是死者、枯骨,或是流转过的生活的痕迹与岁月的积聚,而是我们亲身经历过的历史和意识的一部分,它们构成了我们的灵魂与决心。


有一天,她和素贞一起去看电影,电影院叫平安电影院,它多少是为欧洲人或者有钱 的中国人开设的,因为它比放映“众王之王”的真光电影院贵。它座落在东交民巷附近,许多欧洲 人都去。素贞和罗萨莉坐在最好的位子上,那是 留给欧洲人的,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情况就是这 样;中国人就是不坐在那里,于是欧洲人就自然而 然地坐在一起。但是素贞大声说:“为什么我们不 能坐在楼上最好的位子?这是咱们的国家,是不 是? ”她用这方法吓得售票员马上卖了两张只卖给 欧洲人的票子给她。反正这是下午,很少欧洲人 下午上电影院,他们往往都是晚上去的。

素贞和罗萨莉全然孤立地坐在欧洲人的位子 上。四周都是空的。两个姑娘很得意,直挺着腰 板坐着,一动也不动,但是这时有一个欧洲人进 来,他看到了她们就过来坐在她们旁边,在素贞 的左边。“小心”,素贞从牙缝里悄声用中文对罗 萨莉说,'要是他对我们粗鲁无礼,我们就大叫大 喊,绝不能让他动手动脚! ”她继续正襟危坐,眼睛 直瞪瞪地看着前方。罗萨莉吓怕了:动手动脚是 什么滋味呀?

那个欧洲人转过头来看这两个小女孩,在昏 暗的灯光中,脸色现出惊奇;影片还没有开始,乐 师们正在调音。他用英语对素贞说:“你能说英语 吗?”素贞没有回答他。他的脖子又转了回去,但 是他好象不肯罢休,又用很蹩脚的中国话问道: “你能说英语吗?”

“不会!”素贞用英语非常清楚地回答道:“我 们不会说英语。”

那男人闻声大笑:“哦!哦! ”他说,“你真是个 聪明的小姑娘!你们怎么自己坐到这里来了?”

“请你别管闲事!”素贞又用英语说:“我们是 上流女士,你不应该同我们说话,除非我先开口。”

“哦,哦,”那男人惊奇地说,故意张大着嘴表・ 示吃惊:“哦,哦。好吧,我给你一块钱,”他用手指 夹着钱举在素贞面前:“你要是能再说一遍,我就 给你一块钱。”

素贞用手指轻轻地把钱取过来,吐了一口唾 沫在上面,捏成一团...


第五章 周映彤的回忆: 对洋教的敌意

我于1886年,即中法战争后一年,生于甘肃灵州,我父亲在那里当县官。我出生的时候,我母亲正处在悲伤之中,因为她的干女儿刚死去。这些情况我一定要讲一讲,因为它们影响了我的一生。世事就是这样,总会以一种不可捉摸的方式回到它的源头。一个完整的循环,如同潮涨潮落,自然而又冷酷。

对于基督教,我家抱着儒教的不可知论的漠然态度,尊敬祖先作为文明人的理性已经足够,为什么还要在理性的天地中充斥鬼怪神灵?长子每天晨晚在祖宗牌位前敲钟,添灯油,婚丧喜庆都选择黄道吉日。能做到这些也就够了。

但是,这种带有蔑视的冷淡态度,在我出生之前变成了强烈的仇视。这同基督教宗教内容无关,而是因为教会各个派别在政治上对中国的侵蚀蚕食。

就我们家而言,在1885年中法战争爆发、法国人夺走了安南之前,并没有表现出对洋教的特别敌意。当时法国人在亚洲已经兴风作浪了几十年。他们差不多在每个地方都遇到英国人跟他们作对,只在印度支那没碰到对手。法国人占领了河内,为了拦住它,英国人侵占北缅甸。两大列强都对传闻中的中国的巨大财富想入非非,都渴望打通中亚与西藏的贸易通道,同时也都了解到,四川是进入西藏的门户。英国人那时企图用速战速决的方式吞并直到四川的整个长江流域,制止法国人的攻势。法国人则从云南侵入中国。我们成了这场饕餮大战的牺牲品。在伦敦和巴黎,英法之战已露出端倪。

四川群情激愤,要求朝廷出兵保护本省,兴办团练。在安南北部,农民们也组成了名为黑旗军的游击队,与法国人开战,狠狠地打击了侵略者。法国人则采用了他们所谓的“以智取胜”的策略: 炮击台湾,摧毁我国海岸线上的船坞,封锁长江沿岸的港口。他们的军舰也大举进攻,屠杀沿海村庄的村民。

虽然黑旗军在谅山打了胜仗,远在北京的朝廷却没有及时得到报告,得到报告后也没给予重视。自1860年起就担任中国海关关长的英国人罗伯特?哈特爵士(鸦片战争后,因为...


既然别的孩子都因为是混血儿而死了,医生怎么能使这个新生的小妹妹不死呢?医生都是了 不起的人,象故事里的魔术师,象军师诸葛亮,象能除箭毒的神医华陀。 王妈说医生都是神仙,象菩萨一样,她自己 很相信吃药。她常常头痛,太阳穴就贴了圆圆的 一张小膏药,有生姜的味道。

有医生在,又是在大城市里,小妹妹可能活下 来。罗萨莉和蒂萨给带到卧室里,有一股消毒剂的味儿。什么东西都有自己的气味和感觉,自己 的样子和声音,这使生命很有意思,她突然感到很 快活,因为有这么许多东西可以摸,听,闻,看,象 蚊帐,或者这个新东西,小妹妹的气味和形状,颜 色和大小,还有她的声音,她长长的发红的模样, 大声地哭着,头上长着黑头发,气味跟别人都不一 样, 旁边躺着妈妈,几乎好象给她带个孩子来并没 有什么了不起。医生在手提包里带个孩子来,她 为什么要躺下来呢?罗萨莉扫了一眼手提包,觉 得太小了,放不下一个妹妹,除非是叠起来放在里 面。第二天她就把自己的布娃娃试一下,很灵。接 着有一阵她就玩生小孩子的游戏,钻在院里的水 缸中,兼做孩子和医生,让蒂萨做妈妈,躺在旁 边。

蒂萨也盯着小妹妹看,她的呼吸轻轻的,很均 匀。蒂萨现在长得很漂亮,她要一只小猫,妈妈已 经答应给她一只。她看着孩子说:“玛里安。”

这是她的布娃娃的名字,黑色的卷发,脸上红 彤彤的。这样新妹妹就叫玛里安了。罗萨莉的布 娃娃鼻子破了,脸上洗了一下,反而更糟了,不能 把她的名字送给新妹妹。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中国第一代留学归来的铁路工程师的女儿

比利时前国防大臣的外甥女

中国驻英武官的妻子

铁幕时期穿行于东西方世界的国际友好人士

毛泽东和周恩来传记的作者

《伤残的树》是韩素音自传的第一部,首次出版中文全译本。

作者父亲周映彤是中国第一代庚款留学生,母亲玛格丽特出身比利时贵族家庭。他们的相遇本应是东西方文化的一次惊艳碰撞,但在20世纪初期,这种交融却充满了苦涩与迷茫:玛格丽特对东方古国的浪漫幻想被乞丐、蝗虫、饥馑所取代,而心目中的“东方王子”,也成了无力保护妻子免受乡邻好奇目光及族间繁缛习俗纠缠的乡绅……韩素音和她的兄妹一出生就面临着血缘和文化的双重矛盾:他们在家讲中文,出外学英语;吃欧式早餐,中式午餐,混合式晚餐;上午穿着中式服装、带着毛笔和铜墨盒上中国学校,下午又去法国修道院学校……文学家韩素音为记忆奉献了许多鲜活的细节和独有的观点,使得历史有了情感,有了温度。

全书通过作者父母对异国恋情的回述,比利时援华铁路协会代理人赫斯的自述,辛亥革命亲历者李劼人的讲述,作者三叔、四川美丰银行经理周见三的旁述,以及作者童年记忆的影像回放,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动荡的中国历史留下了一道道生动的侧影……

我花一小时读韩素音作品所获得的对中国的认识,比我在那个国家住上一年还要多。

——伯特兰•罗素

我曾在南特和巴黎询问十名受过高等教育、职业不同的法国人,问他们读过哪位中国当代作家的作品,其中九人都肯定地回答:韩素音。

——刘心武

作为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英国青年,我看到英文版的韩素音自传感到很震撼,其形容词、名词的千变万化令我感佩不已。我特别想再重拍一遍她的自传体小说, 书里的人物那么有意思,我想我这样的80后对这段历史都很感兴趣。

——大牛(中央电视台“同乐五洲”英籍主持人)

一头浪漫灰发的韩素音很迷人。她是个著名的中国通,执着的中国迷,忠诚的爱国者。

——马瑞芳

韩素音热爱父亲的祖国,也热爱母亲的故乡。西方知识阶层的读者非常喜欢她的作品。她写的关于中国的回忆录,已成为研究中国的必读书之一,而这一切都源自于她心中的那份中国情结。

——乔松都(《乔冠华与龚澎:我的父亲母亲》的作者


精彩短评:

  • 作者:大江南北安徽 发布时间:2020-02-15 21:44:04

    业内大佬,笑看人生

  • 作者:羊男。 发布时间:2012-01-25 23:38:41

    离开爱 奔向爱 离开中国 奔向中国

  • 作者:[已注销] 发布时间:2011-10-15 21:49:27

    如烟似诉的浅淡乡愁,流畅隽永的文字,还原一个我们从未见过的时代和一个传奇的跨文化家庭。——翻译太赞了,如此流畅自然,我还以为作者是用中文写作的呢。我记住了董乐山这个名字。

  • 作者:1984 发布时间:2011-10-31 15:40:03

    韩女士是个忒复杂的人,爱国仿佛爱到迷失自我。

  • 作者:jyxhao 发布时间:2012-04-30 20:34:46

    四川在上海股灾时,巨亏了那么多公款,地方上又贪敛了不少,后来又想清政府买单,是故意不提这些吗?光对盛宣怀一人的评价,即可看出韩素英内心的站队,可以看一些大背景,多的就不要奢求了。

  • 作者:Swear 发布时间:2016-02-18 02:49:29

    文字不是那种精致得要命,但情感上很抓人,大概里边人物都处于一种矛盾迷惘混乱撕裂。几个不同的个人视角间切换,适应了这种叙述就觉得还挺好,避免上帝视角,也避免个人局限,李喆人回忆保路运动那段尤佳。不过我还没想通韩素音是怎么成为一名共产主义者的,从她的成长经历看,还不太明白。有时候兀的跳出一两句评论,跟历史教科书一样一样的。


深度书评:

  • 学会做建筑之前,应该先做一个有能量的人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6-06 01:35:42

           作为一个学建筑的人,安藤这样的大神是必须要了解的人之一,刚学建筑的时候很迷茫,不知道以后应该怎样学建筑,于是在闲暇之中读了《建筑家安藤忠雄》。

           作为一个半路出身自学成才的建筑师,安藤的一生其实挺传奇的,特别是由于在做建筑之前他的一个职业甚至是和建筑完全无关,甚至都会让人认为觉得他以后成为一再图纸上打滚的人很奇怪的职业—拳击手。

           不过当然,在曾经做过拳击手这件事上也能解释他在往后建筑师这条路上坚韧的性格。

           安藤认为真正后现代文化不应消极、享乐、过度消费,应包含在禁欲主义的"道"中。他的世界观是他建筑灵感的源泉

           安藤说他的人生经历中找不到可以称为卓越的艺术资质,而有着他独特的创造上,是他有与生俱来的面对严酷现实,绝不放弃,坚强活下去的韧性和他四十年职业生涯的感受和领悟。

           学会做建筑之前,应该先做一个有能量的人。

           只有这种在成为建筑师之前的那种能量,才能激发他在做建筑的过程中不断的不知疲倦的拷问自己怎样给建筑里的人以最好的空间所在感受。怎样才能在地理文化背景下设计合适的建筑。这个建筑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它与人的关系是怎样。

           其实一个建筑师要熬出来是一件时间要很漫长的事情。真是因为他对建筑的理念培养成了自己的世界观才能强大到支持半路自学出生的他整个人生都为建筑发亮。

           安藤说:光与影。那是我置身建筑世界四十余年来,从中学习到的一点属于自己的人生观。

           始终都觉得只有能安静融入空间的人才能感觉到光和影的存在。在我眼里,日本人在这一方面是比较优秀的,他们能比较容易静下心来专心致志的做一件事情。

           有光必然有影,影即是光的一部分。如果不切身的融入黑暗,而只是追求光。必然造成一个看似全面但是不完美的设计。

           只有在光和暗这两种相反的,的完美结合和互相运用中才会让美国建筑评论家亨利普朗莫有这样的评价:"华美的贫乏、空虚的盈满、开放的围蔽、柔和的坚硬、半透明的不透明、发光的实体、光亮的黑暗、模糊的清晰、浩瀚的荒僻。

           想想学习建筑已经四年了。由刚开始的对于建筑的基本功的入门。到后来建筑的表现方法,以及对点线面以及体的各种恰当的存在形式以及合理性。也开始进入到建筑表达的方法论上。有些人认为是空间的存在感知。有些人以空间的事件发生可能为载体设计建筑,有些人则以自己的个性塑造建筑。而几乎很少像安腾这样从光影入手的。因为如果不是特殊的展览型,对光影有特别要求的建筑的话。这是一条比较难走的路 。

           安藤在感到自己与社会格格不入,并自觉地与商业性建筑项目保持一定的距离其实在某个程度上要有自己强大的意识才能坚持下来的。

           一味地迎合业主,就会迷失建筑本质;倘若卷入商业建筑的金钱游戏,就会迷失自己。现在中国的建筑工作者,大部分都是刚毕业,就开始投入了建筑的工作中(甚至还有更早的一些学院派的建筑学校在学生学习的时候就开始引领学生进入社会上的工程里),这不能不说是对建筑师一个很大的不好的一个发展方式。一个建筑师的成熟不是5到8年就能成熟的。而是通过5年的时间的方法学习以及接近10年左右在自己选择的方法的道路上不断的摸索才能成熟的。

           1995年,安藤忠雄获得了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建筑奖。在此之前安藤以面向自我认同的理念道路,背向主流统一的营造方法的战斗姿态一直坚持着。

           从他开始自己建筑事业之前,他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按照委托方的要求做设计。可以想象那段时间在自我认同以及外在的压力下对自己走的路一个探索时期。

           不对这个世界媚俗的勇气以及独特的建筑的理解上的魅力。在自己的道路上更是亲历亲为,用身体和经验来带领设计。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在做了住吉的长屋之后周围的业主也渐渐的打算让安藤来设计自己的住宅。

           在安藤那里,空间与时间在互相消灭。空间,体形已经突破限制,用光影将自己重新打造。他以独特而又强硬的自己视觉观赢得反对传统的失衡。

           灵魂的深处始终有种探索点.线.面的强烈愿望。

           我们可以看到他思想的横剖面,那些都通过建筑记录下来---从住吉的长屋到光之教堂。可以看到这样的心灵里,没有心浮气躁的快进,没有飞跃,偶有灵光乍现,立地顿悟,每一步都是困而求知,而勉而行。

           其坚韧之感,就像一把刀不假思索深深扎入木头。直没刀柄。

  • 长寿时代的近景和远景什么样?

    作者:文和乱武 发布时间:2024-01-15 14:59:38

    1、《年龄革命》

    作者叫谢尔盖·扬是一名风险投资人。他筹集1亿美元启动了长寿愿景基金,资金支持着长寿研发领域的初创公司研究新技术,包括基因组治疗、人工智能驱动的药物开发和诊断等。

    作者描绘了一个愿景,人类到200岁时,还可以拥有25岁时的年轻容颜和健康的身体。

    在未来的世界里,植入的芯片连续监测身体各项指标情况,血液中的纳米机器人会识别损伤并进行修复,家用机器人会根据个体的代谢和身体状况,准备美味且利于健康的菜肴。

    在未来,没有遗传病,当胎儿在子宫里的时候,这些遗传病就可能被修复了,更不存在传染病和精神障碍,因为这些疗法会被自动编程存入中央健康数据存储库,并下载到所有人体的联网免疫系统中。

    在未来,人体的身体器官甚至可以用旧了更换,包括心脏、肺、肾脏、肝脏和胰腺等等,这些技术都通过人工智能来实现。

    2、“年龄革命”的近景

    长寿的关键在于预防和早期诊断。当前,诊断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可穿戴设备如Cerebrotech Visor和Owlstone的面罩通过监测基础数据实现早期疾病识别,如中风和肺癌。

    连续监测获得的诊断数据,如心电图和血糖变化,为精准医疗奠定基础。未来医疗将转向定制化、精准治疗。作者预测未来的精准治疗药物批准的概率将继续增加。

    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为治疗遗传性疾病提供了新途径。科学家已实现从感染DNA中剪切艾滋病病毒,控制癌细胞生长速度,治疗亨廷顿舞蹈病等。未来或许可以通过基因编辑治疗89%的已知遗传性疾病。

    器官衰退可能通过注射功能干细胞或培育新器官实现。LyGenesis公司利用患者自身的肠系膜淋巴结培育肝细胞,为肝癌患者提供替代治疗选择。

    治疗衰老药物的研发包括白藜芦醇、雷帕霉素等。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改善线粒体功能障碍来减缓衰老进程,但目前它们存在潜在弊端。

    针对细胞衰老的药物研究,通过清除“僵尸细胞”延缓甚至治疗衰老。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提升了药物的研发速度。

    作者在书里说,如果我们能认识到衰老本质上是一种疾病,而且是一种可治疗疾病,那么就可能会为长寿药的研发带来更多关注,以至于科研方面的基金支持。

    3、“年龄革命”的远景

    这本书讨论了极端长寿的可能性,基于长寿逃逸速度理论,作者认为随着科技进步,人类的平均预期寿命将不断增加,最终实现生物性永生。

    长寿逃逸速度理论是指,每一年的技术发展,都能让平均预期寿命增加一岁甚至更长。这就达到了长寿逃逸速度。

    假设我们已经实现了极端的长寿,到时候世界会是什么样的?

    最容易想到的,就是人口将越来越多,以至于超过负荷。但人口真的会无限制增长吗?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大多数研究人员都认为人口可持续增长的阈值是110亿。

    相比对地球的影响,作者更担心极端长寿对人类价值观的影响。在书中,他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比如,关于财富不平等,富人活到了200岁,而贫困的人仍在七八十岁死亡。

    比如,关于社会制度方面的思考。现在的婚姻平均持续8年。当我们的寿命延长到现在的3倍时,我们会结更多次婚吗?或者干脆不结婚?

    比如,关于自由意志的思考。极端长寿会扰乱自由意志吗?一个没有死亡的世界,会是一个没有意义的世界吗?

    最后一点的思考就再推进一步,极端的长寿会扰乱进化的道德吗?会不会出现新版的适者生存或者升级人类和传统人类之间的进化冲突?

    作者相信,我们的子孙后代一定比我们更聪明,更有办法,也一定能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书中作者给出了十条实际可行的长寿建议,包括定期且全面的身体检查、改善生活习惯、预防意外伤害、早一点吃饭,少吃一点、选择健康的食物,远离加工食品、补充营养剂、尽量少坐,鼓励锻炼、规律睡眠、正念冥想和保持年轻心态。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9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5分

  • 文字风格:8分

  • 语言运用:6分

  • 文笔流畅:9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9分

  • 知识广度:3分

  • 实用性:6分

  • 章节划分:3分

  • 结构布局:5分

  • 新颖与独特:3分

  • 情感共鸣:3分

  • 引人入胜:6分

  • 现实相关:4分

  • 沉浸感:7分

  • 事实准确性:3分

  • 文化贡献:8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5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4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 是否包含广告:3分

  • 加载速度:9分

  • 安全性:6分

  • 稳定性:6分

  • 搜索功能:3分

  •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速度慢(556+)
  • 博大精深(624+)
  • 好评多(236+)
  • 内涵好书(511+)
  • 无水印(584+)
  • 种类多(197+)
  • mobi(371+)

下载评价

  • 网友 权***波: ( 2024-12-28 16:10:47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相***儿: ( 2025-01-01 03:07:36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利***巧: ( 2025-01-06 10:45:47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康***溪: ( 2024-12-31 11:50:07 )

    强烈推荐!!!

  • 网友 孙***美: ( 2024-12-10 02:26:02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田***珊: ( 2024-12-20 14:07:51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汪***豪: ( 2024-12-14 14:45:03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师***怡: ( 2025-01-02 11:17:02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居***南: ( 2025-01-03 04:32:24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印***文: ( 2024-12-18 16:18:03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方***旋: ( 2024-12-19 18:53:26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隗***杉: ( 2025-01-06 22:16:03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曾***玉: ( 2024-12-14 09:43:30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权***颜: ( 2025-01-07 03:16:24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敖***菡: ( 2024-12-19 20:50:35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