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富人穷人 欧文肖著 施咸荣译(与教父荆棘鸟爱情故事等被评为20世纪十大现代经典富人和穷人)书籍 任选备注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正版富人穷人 欧文肖著 施咸荣译(与教父荆棘鸟爱情故事等被评为20世纪十大现代经典富人和穷人)书籍 任选备注精美图片
》正版富人穷人 欧文肖著 施咸荣译(与教父荆棘鸟爱情故事等被评为20世纪十大现代经典富人和穷人)书籍 任选备注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正版富人穷人 欧文肖著 施咸荣译(与教父荆棘鸟爱情故事等被评为20世纪十大现代经典富人和穷人)书籍 任选备注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020111879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11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29.0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35:39

内容简介:

书中描述了富人夫妇,穷人夫妇,暴发户夫妇这三对夫妇的生活交集,以及在这些交集中发生的许多非常有意思小故事。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作者用一种非常奇异、近乎残忍的幽默感,让读者在笑着阅读的过程中慢慢体会到生活的残酷,甚至最终分不清什么是幽默,什么是残忍。在常人眼里,富人和穷人的区别只是钱多钱少,但作者却见微知著,用一个个小故事反映出富人和穷人之间思想和行为上不可思议的巨大差异。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让-路易·傅尼叶

Jean-Louis Fournier

法国作家、摄影师。大学时修习古典文学,本应成为严肃学者的他,后来却成了法国知名作家及电视剧编导。傅尼叶曾获得多项国际艺术电影大奖,从一九九二年起,他开始文字创作,作品逾二十部,包含散文、小说、剧本,他幽默诙谐的笔法,令众多法国读者为之着迷。

二○○八年,他出版《爸爸,我们去哪儿?》,首度写出身为两个残障儿的父亲的心声,在法国引起热烈的回响,一举夺得费米娜文学奖。

在《爸爸,他从没杀过谁》这部小说中,傅尼叶回到童年,以人子之心忆及自己的老父。

在《对不起,她不在了》中,傅尼叶记录了自己再度经历的伤痛:失去与自己相伴四十年的挚爱。

如今,在《富人和穷人》中,傅尼叶再次用幽默这个“武器”,为我们展示了现实的残酷与无奈。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书中描述了富人夫妇,穷人夫妇,暴发户夫妇这三对夫妇的生活交集,以及在这些交集中发生的许多非常有意思小故事。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作者用一种非常奇异、近乎残忍的幽默感,让读者在笑着阅读的过程中慢慢体会到生活的残酷,甚至最终分不清什么是幽默,什么是残忍。在常人眼里,富人和穷人的区别只是钱多钱少,但作者却见微知著,用一个个小故事反映出富人和穷人之间思想和行为上不可思议的巨大差异。


精彩短评:

  • 作者:决明 发布时间:2021-11-23 15:42:17

    刚开始有点儿意思 看看又觉得又没啥意思,马上要看完的时候又咂摸出点儿意思

  • 作者:груша 发布时间:2017-01-04 19:30:38

    真残忍的脸谱化

  • 作者:口袋小伙伴 发布时间:2014-05-31 21:52:52

    有意思~其实应该叫《Logo设计师Solo指南》,主要给外行讲解“看看设计Logo都要做啥!我们画个简笔画也很不容易的好吗!”…Logo跟Icon最大的不同是需要考虑传达客户公司品牌形象、前期调查、印刷,就像广告设计…

  • 作者:Pan 发布时间:2016-12-03 18:46:56

    有一天,上帝说:“我要把法国一分为二,富人将拥有食物,穷人将拥有食欲”。

  • 作者:SweetRann 发布时间:2016-05-01 11:26:17

    已经有人写过

  • 作者:冬眠的knight 发布时间:2016-05-23 09:52:39

    好无聊


深度书评:

  • 澳大利亚家庭专家:如何养育强大而自由的女孩?从这五个阶段做起

    作者:HR妈妈安心 发布时间:2019-07-05 23:48:36

    文|安心妈妈

    作为两个女儿的妈妈,我一直特别关注女孩的养育问题。

    一方面,我希望女儿们能够拥有幸福、单纯的童年;另一方面,我也意识到,未来,她们需要拥有足够强大的内心,才能成长为成熟、独立的女性。

    因此,在家庭教养类的书籍中,我研读过不少有关女孩教养的书目。

    其中有这样一本著作《养育女孩(成长版)——让女孩强大而自由的10件事》,来自澳大利亚著名的家庭问题专家,史蒂夫·比达尔夫。

    史蒂夫·比达尔夫拥有超过四十年的家庭问题、青少年成长问题的研究与解决经验,曾著有《快乐童年的秘密》和《养育男孩》,由于他的杰出贡献,他曾获得了澳大利亚勋章,并被评选为“澳大利亚年度父亲”。

    这一次,他把目光转向了女孩。

    他认为,在社交媒体时代,女孩的自我认知、人际交往等,都受到空前的挑战,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和帮助我们的女孩们。

    史蒂夫把女孩的0-18岁分成了五个教养阶段,将他的10条建议,融入到不同的教养阶段中,与我们分享。

    第一阶段 0-2岁(大致为婴儿时期)

    我们最需要关注的问题是:

    她是否生活在充满爱和安全感的环境中?

    孩子是敏感的小生物,她们从一出生起,就拥有敏锐的判断力,能够一眼就分辨出爱意和敌意。

    这种敏感,是生命初始,自我保护的本能。

    因此,想要骗过小婴儿,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要让孩子感受到爱和安全:

    首先,我们应该尽可能让自己的内心平静。

    很多父母在养育初期,都经历过茫然、慌乱和焦虑,然而,紧张的情绪,会让孩子也变得焦虑不安。

    尽可能让我们的生活节奏放慢一些,减轻焦虑,即便偶尔的养育不到位的小插曲,也多多原谅自己,给自己和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

    第二,多和积极、友善的人在一起。

    很多妈妈都有加入微信群,共同讨论孩子养育、发展问题的经历。我们会发现,在妈妈圈里,有一类妈妈是最受欢迎的:

    她们主动储备科学的育儿信息,更重要的是,她们积极分享,总是带来正能量。在几次分享过后,她们很容易就成为了妈妈群的“领袖”。

    相比于动不动就把养育问题、负面情绪抛出来的“问题”妈妈,我们当然更希望和“领袖”妈妈在一起。

    让我们自己也变得更加积极、友善,再把这种爱意传递给女儿。

    第二阶段 2-5岁(大致为幼儿时期)

    我们最需要关注的问题是:

    她是否有自信和勇气去探索外部世界,而且乐在其中?

    探索大自然,是关键的第一步。

    最好的方式,是让女儿能充分地使用自己的五官去感受这个世界,用鼻子闻花香、尝试软硬冷热不同的食物、鼓励爬行、追赶小动物、使用工具敲打、触碰这个世界,充分地释放天性。

    这个阶段的优势是,她们开始自由地使用身体,同时又不会受到他人评价的束缚,这种自由是弥足珍贵的。

    我们现在很多父母,在这个阶段都有一定程度的缺失。

    这里有几种可能:

    一、隔代抚养。

    爷爷奶奶对于孩子的保护欲望,和对孩子安全负责的心理要求,会阻碍孩子释放天性。

    二、城市化。

    让我们离自然界越来越远。

    我的建议是:在周末,多带孩子到郊外、到农家去走走,呼吸城市里呼吸不到的空气,看看城市里看不见的风光,让孩子与自然界产生多一些的连接。

    第三阶段 5-10岁(大致为幼儿园大班-小学低年级)

    我们最需要关注的问题是:

    她是否能顺利结交朋友,而且不但能和朋友愉快相处,与其他人也能顺利交往?

    社会交往的特殊性就在于,我们作为父母,往往不在现场。孩子只能依靠自己的经验,独自面对。

    因此,我们只有两种方式可以帮助她们:

    一、事前训练。

    我觉得:角色扮演,是最适合这个年龄段的训练方式。

    父母可以在家中进行一些针对性的情景模拟,尽可能用故事化的、可视化的情节,让孩子明白,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矛盾、不愉快等情形时,可以使用怎样的方式来应对。

    其中,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并学会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非常重要,这能让她们逐渐培养起强大的内心。

    但我们能够设想和模拟的情景有限,更多的时候,我们会使用第二种方式,事后总结。

    二、事后总结。

    事后总结的关键,在于及时。

    最好的方式,是尽可能固定某些时间段,和女儿进行单独的交流。

    一方面,让她们知道,和父母的沟通渠道是顺畅的;

    另一方面,养成和父母沟通的习惯。

    我曾经在另一篇文《

    “幼小衔接”,你做对了吗?50年教龄的小学校长,告诉你这三点

    》中建议过:

    告诉孩子

    “如果你有什么事不想告诉爸爸,那就告诉妈妈;如果不想告诉妈妈,那就告诉爸爸,无论什么事,都要告诉爸爸妈妈其中一个人。”

    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感觉自己是有选择权的,她会更愿意说出自己的遭遇和内心的想法。

    及时总结,引导孩子思考和改进处理方式,让孩子更自信、从容地面对社交。

    第四阶段 10-14岁(大致为小学高年级-初中阶段)

    我们最需要关注的问题是:

    她是否了解自己,并且拥有独立的价值观?

    这个阶段,女孩们进入了父母最为担心的“青春期”,她们究竟是关心自己的外表,在意着异性的眼神和评价,还是专注于从事积极有益的活动,似乎在很短时间内就平稳地度过“青春期”?

    关键就在于她们是否培养起自己的兴趣,由此形成了自己的价值判断。

    彼得·本森博士就曾用“火花”来形容兴趣。

    无论是体育还是文艺,拥有兴趣的“火花”,让女孩们的内心更为充实、自信,因为这些“火花”点亮了她们的生活,让她们对未来充满希望,积极向上、不断努力。

    如果她们忙着做好自己的事,就无暇顾及脸上的一点点青春痘,或者青春期荷尔蒙的小小骚动。

    而作为父母,我们的使命就是发现孩子的兴趣,给她们足够的空间和时间,用行动全力支持她们,并且尽可能让她们从中获得自信和成就感。

    第五阶段 14-18岁(大致为高中阶段)

    我们最需要关注的问题是:

    她是否已经得到足够的训练,做好了进入成人世界的准备?

    史蒂夫给出了两个建议:

    一、

    鼓励爸爸们多陪伴女儿。

    对于女儿来说,爸爸是她们接触的最为熟悉的男性角色。

    爸爸的缺席,会使得她们缺乏对男性的必要了解。

    爸爸的陪伴,则会为她们带来重要的好处:

    一、爸爸对妈妈的爱,对她们的爱,会成为她们的力量源泉;

    二、爸爸和她们相处时选择的活动,往往更偏于外向,有利于激发女孩的勇气;

    三、爸爸和妈妈之间的互动模式,会影响孩子的择偶观:

    未来,她们会选择爱护、尊重女性的男性?还是缺乏责任感、动辄粗暴对待女性的男性?

    和爸爸的形象密切相关。

    史蒂夫这么形容爸爸的作用:

    来自爸爸的爱与尊重,是女孩儿长大后自信心的头号因素。

    二、每个女孩的身边,除了妈妈,还应该有几位值得信赖的阿姨。

    阿姨,是不同于妈妈,但是同样智慧的存在。

    一、阿姨能给予孩子不同的女性形象,扩宽她们对女性的了解。

    不同的职业,不同的个性,不同的人生阅历,能让女孩们看到,在不同的选择下,女性可以拥有不同的精彩。当然,也有各自的困扰。

    了解越多,越有利于她们判断和选择自己未来的方向。

    二、阿姨能给予孩子智慧的建议,更好地引导孩子。

    妈妈和孩子的交流,虽然亲密无间,但“关心则乱”,有时候妈妈的立场会让孩子产生排斥感,这时候,阿姨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

    阿姨可以成为妈妈和孩子之间的纽带,帮助孩子顺利走向“成年”。

    我们应该意识到:史蒂夫所划分的五个阶段,并不是相互独立、割裂的,每个阶段的主题也并不仅仅存在于这个阶段。

    而且,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多反思自己的成长经历:

    在我们的人生头18年,是否有阶段性的缺失?

    打个比方,我们的童年如果被管束的过于严格,缺失了探索世界的勇气,那么,当女儿处于这个阶段时,我们就要避免用自己现有的模式去要求她,而应该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尽可能放手,让女儿多尝试。

    如果父母双方能一起参与,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一方面,这有利于父母双方形成较为一致、连贯的教养方案;

    另一方面,我们和伴侣如果在不同的阶段有缺失,就可以互为补充。

    比如,妈妈在童年时被管束的较为严格,而爸爸则拥有相对自由的探索空间,那么,在女儿的探索期内,我们可以由爸爸来主导,或者说,在遇到矛盾分歧时,可以倾向多听听爸爸的意见。

    这样有利于让我们的教养方式更加平衡。

    有些父母问,我现在知道了女儿缺失的阶段,但是她已经长大了,怎么办?

    史蒂夫在书中也指出:

    女孩大约在12岁时,会出现第二婴儿期,这时她们的大脑开始成年,会重新经历成长的各个阶段,这是父母修补缺失的最好机会。

    也就是说,把女儿的年龄减去12岁,就可以知道她重新经历哪个阶段。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结论,我们可以以此类推:

    12-14岁,女儿开始建立起独立的价值观,这时候她们会感觉茫然,依然需要父母给予爱和安全感;

    14-17岁,女儿准备走向成人,这时候,我们需要给她们更多的勇气和鼓励;

    22-26岁,女儿大学毕业,走向社会,我们要支持她们独立判断,选择自己的人生;

    26-30岁,女儿结婚、生子,就像当年进入成人世界一样,她们将会进入自己人生的新阶段,她们同样需要勇气和鼓励。

    当然,我觉得,这不是固定的时间表,我们不需要被这些时间节点束缚,比起具体的时间,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其中的规律:

    那就是,女孩们,总是在这五个阶段的需求中不断反复、不断前行的,那就是:

    爱和安全感、探索世界、社会交往、价值观形成和成人化训练。

    养育强大而自由的女儿,任重道远。

    专注研究底层规律、开发孩子潜能,帮助孩子成为既成功又快乐的自己。

    欢迎关注,讨论分享(每日一位公益咨询)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 《冷山》杂记

    作者:舒旖 发布时间:2018-07-18 17:40:37

    “人间寒山道,寒山路不通”。一翻开《冷山》,你便会在扉页献语处看到这句诗,跟我一样好奇的人大约会去查览原诗,揣摩些未言之义。

    “人间寒山道,寒山路不通。夏天冰未释,日出雾朦胧。似我何由届,与君心不同。君心若似我,还得到其中”。

    大概是在讲什么呢?有一处名叫寒山的地方,当夏冰雪不融,日出岫仍大雾遮目。路漫漫而混沌,人言不可即。我心非同他人,故能行至此地。人若皆似我心,安步可及。

    诗是引子,冷山是寒山。“君心若似我,还得到其中”,难及之境也是难及的心境。路由心生。行走于通往哪里的路途与地理条件无甚关系更关乎内心呢?读完这本书你会了解,美国南北战争的的洪流中,看似全意讲述伊人与情郎、等待与归来的《冷山》,其实有不止于爱情更多的层次。

    伊人在等、情郎在归吗?冷山内外,其实没有一个人停留在原地。所有人都在翻山越岭地跋涉,跋涉迷途的是跌宕的心灵。

    战争岁月,心会流离失所,和土地一样满布疮痍。动荡莫测的时代心安是最深的渴望。

    男主人公因曼北赴战场,滞陷于杀戮的泥泽,世界血肉模糊;女主人公艾达异乡丧父,骤成孤女,在战后秩序混乱的南方凄苦无依。因曼的征途与艾达的经闻相互交织,初生情愫来不及酵养感情的两人因战被迫分别、各自奋力生存的故事徐徐铺开,一次又一次困苦磨难中心态的起伏变化便是内心寻得安宁的过程。

    炮火轰鸣,哀鸿遍野。载悲载奔,通往心安之处。

    时常看着手中对方银版摄影的像片,根据猎户星座轨迹、太阳和月亮的位置行走,在黄昏时分诵读古典文学......在因曼和艾达心灵的路途上,你会发现安稳妥当的因源并不复杂,并不是两人最初痛苦纠执的人生意义。人生是宏大的命题,意义又是长过生命更宏大的主题,就像流云一般,在世事的干预吹拂下并不会有具体的轮廓、方向和轨迹,抓不牢也描述不完整。徒步世间,我们会像因曼一样发现人性尚亦正亦邪,像艾达一样领悟学识亦实用亦虚无。人生充满扭转方向的变量,思考意义带来的目的感易让人得失沉浮、自我设限,陷入偏执固陋、狭隘消极的境地。意义的思考本是哲学的抽象,可以说是徒增烦扰罢。活着的真实却是具体的,每一个瞬间都纹理细致,拧结成生命体味的绳索。

    不去想所谓的归宿。摩挲辨认每一个情绪节点的棱角,诚实地拽住它,另一只手用力向前攀拉,一下,两下,就朝坦荡无憾的终点更进一步。

    走一步,再走一步。人生就像因曼升堕于明暗交织、光影载道的归途,艾达直面心灵困境与真实物质生活一般,或难或易、或悲或喜、或幻灭或希冀都坚定地一步一步朝前走吧。不困于过往,无问西东。痛苦思索缥缈的意义,不如诚实无畏地前行。而行走的实实在在的力量,就是那些即便在我们最孤独苦痛时也能带来疗愈的依托。

    心安从来不是得到什么意义,是心有所依。

    读读《冷山》吧,透过查尔斯·弗雷泽细腻的笔触可以感受到,即便旧时所有信仰天堂都已破灭,什么依然是可以凭藉的力量。

    一、恃爱无畏

    “Thelastthrowofmycourageistoputmyfaithinyou,andtobelieveI'llseeyouagain.Sonow,Isaytoyou,plainasIcan:ifyouaremarching,stopmarching;ifyouarefighting,stopfighting.Comebacktome,comebacktomeismyrequest.Comebacktome......"

    电影版《冷山》中这段艾达信中对因曼的呼唤也许放大了爱情的救赎性。不过,在孑立的世间,父母、朋友只可伴随一程,我们从来希望获得来自于另一个生命恒久的理解、支撑与慰藉。在孤单世界像渴求太阳一样渴望对方,交汇成为彼此的光,是着实温暖并带来前行力量的奇迹。

    要变成一道光,去感应另一束光吗?不是随时都有战争可以作为触发的机制,我们也不期望战争。在小心翼翼的人间,其实最重要的是勇敢与坦率。

    人类是如此矛盾,最需靠近、彼此链接也最需空间与隐私,因而亲密真实的爱情是小概率事件。《冷山》里的因曼与艾达正是这样,互有情愫,但情感上的保留与独立使他们踟蹰回避,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间里,在彼此面前望而却步。然而,战争爆发,个体的安全感被不断摧噬,孤独愈深,愈牵引出内心对感情最真实的需要。不断地渴求与想象对方,于是,排除万难,两颗灵魂在在穿越千山万水的寥寥书信中坦诚互见。埋在内心深处的恐惧和憧憬被不断吐露,人与生俱来的疏离陌生也在重逢的片刻迅速消弭。

    “看,现在看这天空,它是什么颜色?或者......老鹰是怎样飞的?或者你醒来......你的心因为太想某人而隐隐作痛,你把那叫做什么?”

    雨霁放晴,互相隔绝的山峰于雾气里升腾,像散落在白色海洋中的绿色岛屿,最初只有模模糊糊的轮廓,忽然,也终于看见了彼此。

    爱情萌发,像布莱克谷院落里的雏菊馨香淡然。书中来不及许下任何承诺、却在漫长岁月里彼此牵绊寄托的衷情不二亦是罕有。科技发达,缩短了时空距离。希望在选择与诱惑剧增的今天,我们有能力像《冷山》营造的纯粹爱情童话一样,只瞧着一个人,花时间慢慢去爱。深厚爱的能力,淬炼爱的纯浓。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爱是托底长久,勇恒无畏。

    二、自然可依

    你有没有想过,只依靠土地,我们便可自给自足。伐树为屋为车,养羊为食为伴,用植物的汁液在自制的动物皮纸张记录天气和花草.....在蓝雾弥漫、交错山影间封闭生活的羊婆婆,向这个时代的人们温柔地提醒着自然的可敬。不得不说《冷山》是一本很好的博物书籍,对植株、动物、食物详致有趣的描绘让人满足,同时令人叹服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如此紧密。自然也让人呼吸。在重伤目光局限于战地医院小小窗户外一成不变景象的时光,是随手拿的《旅行笔记》让因曼暂忘战争的血腥,在巴特拉姆对山川峭壁、野生生命“不容歇气”的描述中得到松弛。鸽子河、小东岔河、索莱尔山谷、深谷、火烧梁......思绪漫游回冷山和它所有的山脊、山坳、溪流,安恬的景色不时驱走因曼内心最深的恐惧。没有战争创伤的我们,日常中也有工作、学习的疲累,亦或与他人的口角不快,虽不能想象被炮火残肢裹挟着的人的心理状态,但亲近自然后得到的那种整休与通畅是类似的。

    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此奇妙。过去人逐水草而居,是物质离不开自然,而今它寄养着我们的精神。不仅是困顿后的调率,自然可以成为这什么都在变化的人间唯一不变对我们重要的存在。养一颗仙人球在阳台上,它就在那里,只属于你。每个季节固定地去拜访公园里的杨树,只会看到它有规律地成长和枯荣。自然是稳定的寄托。

    “她相信自己将会在山脊上竖起两座高塔来标记太阳一年之中摆动的南北两端”。艾达正是通过随四季更迭有节律地生活,将日常事件融入到更强大的自然循环中,减轻了无常带来的苦痛,比如失去因曼。

    可供给物质,可寄放精神,并且简单纯粹,《冷山》令我想到,这大约是这世上有人愿一心一意与自然为伍的原因。比如将自己完全交付于自然的梭罗,“我喜欢给我的生命留有更多的空间”。隐居于瓦尔登湖畔,他乐得逍遥自在,写下文字也并不是为了敬告读者,而是纯粹的记录。还有毕翠克丝·波特,终其一生,她把对自然的迷恋落实到具体而微的刻画记录上,那种境界,大约也是一种本能。

    与自然为伍。在物欲横流的世间若想坦然,需清心减欲。无论是超脱的一心一意还是从日常生活短暂抽离,能从自然中获得心安便是很好的。《冷山》是一部逐渐展开的壮丽画卷,涵凝着作者对美国南方风情的了解与眷恋,徐徐吹拂着自然的清安之风。

    三、溯己心安

    你是怎样的,不是怎样的,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呢?自我、本我、超我于你又是怎样的概念呢?人在好好地面对世界之前,首先是坦然地面向了自己。

    《冷山》读第二遍时,看到艾达参加查尔斯顿舞会那段,联想到后文不得不叹服作者的构写。书中,为了避免女儿落入俗流,父亲老门罗精心拣选定制礼裙的颜色,最后选中了紫罗兰色。舞会上的艾达果然光彩照人。舞毕,上楼梯,在转角瞥见对面的长铜镜里一抹紫色倩影,艾达都恍惚到是谁这么美。定睛一看原来是镜中的自己,才哂笑着莫非顾影自怜。后来,来到了冷山,其间战争爆发、父亲逝世、因曼赴战,自己被迫独自生存,因缺乏真实世界的生存本领,受尽了生活和精神的苦痛,才逐渐成长成熟。学会了干农活,学会了执枪打猎,学会了粗嗓子说话......在为田地做稻草人时,她将收藏起的以前只在舞会穿的丝质裙子套在草人身上,将曾经父亲为她从法国买的帽子戴在它头上。她突然觉得这些属于安逸生活的事物需要接受日晒雨淋,接受真实世界的洗礼,包括她自己。她的心通透了。为了生活,她卖掉了钢琴,但指尖仍在一切平板上模拟跳动;起早干农活,但仍在一天精疲力竭之后保持朗读小说的习惯。

    褪下衬裙,扛起战枪。violet gown off, violent gun on. 是如电影版《冷山》里专属艾达的一段配乐,以孤零的钢琴声引入,到珠玉的竖琴和绵延的弦乐......是心由孤闭到打开。

    大约每一个人都曾囿于自我构建的彼岸,慢慢学着趟过真实的河流,过渡到能接纳所有明丽和灰暗的此岸。

    个体意识醒觉更明显的今天,人们也更易在自己的世界里划地为牢。没有什么比认清自我来的更安心。愿我们都能认清自己。

    冷山

    (2003)

    8.2

    2003 / 英国 意大利 罗马尼亚 美国 / 剧情 爱情 战争 / 安东尼·明格拉 / 裘德·洛 妮可·基德曼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动荡岁月心安是最深的渴望。也许你会说,战争放大了人对安全感的需要。那么今天,我们的心需要什么呢?

    这个时代我们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多的选择和难题。新媒体打开的世界里,物质和感情的欲望被持续喂大;交通的便捷打破社会界限,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不再是固有观念,出走总在酝酿之中......而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在理性与现实的挣扎中我们难以分辨。

    心为形所役吗?承认吧,人间的此心比以往任何时期更颠沛流离。在各种价值观念甚嚣尘上的当下,《冷山》 却是沉郁流淌的溪流,润泽柔软我们的心壁,牵引内心对安宁最诚实的需要。

    “旧菊花安全/旧枣花安全/扪摸过的一切/都很安全/地震时天空很安全/伴侣很安全/喝醉时酒杯很安全/心很安全” (海子——《坐在纸箱上想起疯了的朋友们》 )

    爱人、自然与本我,是永恒的归处。《冷山》所追寻的心安,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过时。

    归去来兮。寒山有径可通。

    冷山之境,愿你我安步可及。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7分

  • 人物塑造:6分

  • 主题深度:6分

  • 文字风格:6分

  • 语言运用:9分

  • 文笔流畅:3分

  • 思想传递:3分

  • 知识深度:5分

  • 知识广度:4分

  • 实用性:3分

  • 章节划分:4分

  • 结构布局:9分

  • 新颖与独特:6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3分

  • 现实相关:8分

  • 沉浸感:8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9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8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 网站更新速度:9分

  • 使用便利性:8分

  • 书籍清晰度:5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 是否包含广告:8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9分

  • 搜索功能:3分

  •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赞(518+)
  • 格式多(381+)
  • 下载快(404+)
  • txt(651+)
  • 实惠(435+)
  • 还行吧(175+)
  • 博大精深(581+)
  • 章节完整(493+)
  • 无多页(414+)
  • 小说多(344+)

下载评价

  • 网友 步***青: ( 2024-12-24 13:40:00 )

    。。。。。好

  • 网友 冷***洁: ( 2024-12-24 12:09:19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孙***夏: ( 2025-01-09 12:47:01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曾***玉: ( 2024-12-21 17:04:21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温***欣: ( 2025-01-04 03:51:35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蓬***之: ( 2024-12-19 15:39:04 )

    好棒good

  • 网友 相***儿: ( 2025-01-06 16:44:30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师***怡: ( 2024-12-29 01:08:39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游***钰: ( 2024-12-26 13:49:00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焦***山: ( 2024-12-14 11:40:20 )

    不错。。。。。

  • 网友 冉***兮: ( 2024-12-29 10:54:52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印***文: ( 2024-12-14 19:37:50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戈***玉: ( 2025-01-08 03:07:43 )

    特别棒

  • 网友 堵***格: ( 2024-12-24 23:10:04 )

    OK,还可以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