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书屋 -I高中新课标语文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34:03

I高中新课标语文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I高中新课标语文精美图片
》I高中新课标语文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I高中新课标语文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224079456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暂无出版时间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21.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34:03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 作者:Ph. D Liu 发布时间:2019-11-03 18:03:10

    绝对神书,我想做有机以及高分子的都需要好好看一看,尤其是核磁以及红外部分

  • 作者:樱桃树下 发布时间:2019-06-11 18:12:57

    这种骗稿费的东西也好意思出第三部? 已经2019年了 村东头厕所已经不缺纸了。 评论里那么多刷分的还是5.7 很绝

  • 作者:荣青 发布时间:2019-09-23 10:08:03

    “死亡根本是计划经济!”

  • 作者:Fan 发布时间:2022-04-06 23:22:23

    所以盐野七生的小说也写得这么乏味的吗……

  •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3-29 15:01:24

    此书只能算文献整理,谈不上研究,从上古到清代,每个朝代都论述,但似乎也没说出个发展变化来,标题还有点意思,单单明代多个文学表现,不知道其他朝代就没有吗、与其这么不烦啰嗦,不如捡其精要,说清楚这档子事。作者简介也有意思,现供职南方某省,要这么架空吗、

  • 作者:小确丧青年 发布时间:2018-08-27 10:58:43

    教育是一门艺术,对它满怀热情的人才能成为艺术家。


深度书评:

  • 在张力中前行

    作者:雷子 发布时间:2010-10-22 16:56:48

    “艺术中的多与少并不取决于有多少意义的多样性在场,而是取决于这些意义的强度与深度,而不管它们是多是少。”——克莱门特•格林伯格

    国人对克莱门特•格林伯格的理解,似乎一直围绕着两个标签:其一,他是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理论树立者;其二,将现代主义的精神原则化、法典化者,正是此人。解读的角度和功夫各有差异,然而,直至今日,格林伯格的第一本重要著作方得以与中国读者见面,这也多少反映出了中国的艺术批评研究与西方的差距。在西方,格林伯格的理论也有如一场戏剧:曾经叱咤风云,然后又被阿瑟•丹托等一批后现代理论家穷追猛打围攻不止,而到了21世纪之后,当各种各样的“后艺术”风潮和“终结论”已然成了半过气的老黄历时,世人再回头心平气和的评估,却发现很多批评家不过是一时风气的呈现,真正还能站得住脚的,寥寥无几,而格林伯格恰恰是这几颗孤寂的明星中最耀眼的一枚。《艺术与文化》这本格林伯格的核心作品,其中很多的表达自然已经超越了一时一地的局限,而成为艺术批评史上意义永远无法磨灭的文本。

    此书的格局就很有意味。第一部分“文化一般”提纲挈领,其中那篇千古名文“前卫与庸俗”仿佛就是写给今天的社会艺术环境的;然后作者不急着进入其时美国现代艺术创作的言说,而是先从抽象表现主义的“前世”——“巴黎的艺术”说起,历数巴黎诸才俊的得与失,然后从创作现场进入理论抽象之境,开始表达自己的艺术哲学——“艺术一般”,当所有的规范与经验铺垫都已天衣无缝之后,“美国的艺术”在读者眼中,自然而然合法地诞生于格林伯格笔下。在巴黎的现代艺术创作已然走进死胡同之后,美国的一批艺术家凭借本土的独特资源和自身才华,硬是从死胡同中开辟出一条新路,在格林伯格笔下,社会文化、艺术之都的危机以及美国诸艺术家的才华等各方面条件皆已具备之时,“抽象表现主义”自然就有了一个极其牢固的根基。从这一结构可见,如果说格林伯格只是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理论家,那就大大降低了其表达的内涵(如果是因为之前的中国连一本格林伯格的书都没引进的话,那倒是情有可原)。格林伯格不是哲学家,他的表达除了对社会文化现状的有一说一,就是紧密结合具体作品的具体细节,进行阐释。语言简朴,但信息量非常大,非常实在,相比大量援用分析哲学叙述技巧来洋洋洒洒地表达并不丰富的论点的阿瑟•丹托而言,格林伯格可谓惜字如金,绝少废话,但很有力量。这恐怕也是格林伯格至今仍不减其地位的原因吧。

    格林伯格开宗明义:“前卫艺术真正的和重要的功能不是‘实验’,而是发现一条在意识形态混乱与暴力中使文化得以前行的道路。” 我将之看成是一个艺术家的天降使命,因为无论是20世纪上半夜的欧美还是21世纪初的中国,“庸俗”都是社会文化的主流。最致命的是,这是一种“善良”的庸俗。如果说“前卫与庸俗”一文是给现代主义艺术制定了一部“宪法”, 我觉得这还是往小了说;往大了说,它超越了一切风格与主义,它有如一个冷眼的预言家,说出了这个社会的命运。格林伯格极为卓越的举例,便是毕加索和列宾的作品。一个没受过艺术教育的农民看到毕加索和列宾的画,肯定会喜欢列宾而非毕加索,因为列宾的作品中直接体现了“结果”,而毕加索则只是给你一种状态式的“探索”。一种“善良”的庸俗由此命定成为社会的主流,它可以是列宾的画,可以是说什么“为国”才能“保家”的国族宣传,可以是家庭亲情电视剧,也可以是宣传义务献血的画册——这些都是善良的,然而都是极其软弱的善良。“表达本身比被表达的东西更重要”,惜乎世人多数审美懒惰,他们看重切身体会得到的“被表达的东西”,而不会去劳神探索“表达”本身。这种审美懒惰所导致的对善良的“庸俗”的依赖,之所以我说它是“软弱”,正因为它为权力鼓动与维护留下了缺口。“官方文化”、“庸俗艺术”、“宣传煽动”这三者在格林伯格的笔下,乃是一种一步步的必然关系,针对其时的纳粹政局的这番分析,直到今天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在现实中屡被印证。故而,格林伯格从一种批判精神与道德原则的层面,赋予了现代主义以永不会过时的合法性——现代主义不是单纯的一些技法和流派的概称,现代主义乃是一种艺术面对各种权力的抗争。这种权力可能来自自官方政治,“我们认为是好的民间文化,极大多数乃是业已死亡的、官方的贵族文化的静止的残留物” ;它也可能来自当下的娱乐至上与经济霸权;当然也可能是艺术自身的技法走到一个极致之后的无法超越。总之,在技法发达与生命力衰落之间,在政治经济压力与艺术自主之间,这种紧张感与追求卓越的精神,才能是真正的现代主义的唯一立基石。我将之看做《前卫与庸俗》所欲表达的具有不朽价值的核心思想。

    然而格林伯格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与技法批评才华,毕竟要招致那些反形式者的攻击——也许内心深深的嫉妒也未可言。对于格林伯格来说,艺术批评完全是一种经验的事情,即便是在“文化一般”这样的文化分析部分,他也不是站在思想史的框架下讨论文化,而是敏锐地就事论事,与形而上的哲学始终保持警醒的距离。他曾说过:“质量乃是‘内容’。你知道一件艺术品由于其效果而富有内容。这一效果的更直接的外延即是‘质量’。”这种赤裸裸的形式主义话语或许招致了出身分析哲学的阿瑟•丹托的不爽?不妨摘录一段阿瑟•丹托在《艺术的终结之后》里对格林伯格惟妙惟肖的形象讽刺:

    “格林伯格背对着一张画,站立着,等着这幅画就绪,然后,突然转过身来,让他训练有素的眼睛盯着作品,而不给头脑介入任何先在的理论的半点机会,好像这是一场视觉刺激的传递与思想的速度的竞赛。或者他会遮住眼睛,等到看的时候。格林伯格有大量这类故事,他成为画室与画廊里的某种标准姿态。”

    客观的说,阿瑟•丹托对于六七十年代至今的艺术风潮所进行的哲学思考,很现实的提炼了这段时期的艺术文化领域总体特征。然而他对格林伯格的批判,似乎将格林伯格简化为一个只是站在技法的小天地内、站在一种狭隘的艺术的“发展”观念中的形式主义精英分子了。阿瑟•丹托需要一个思想的靶子来展开他的理论,但在阿瑟•丹托的眼中,有资格值得自己为之付出精力和笔墨的在世艺术批评家中,似乎只有格林伯格一人了(亦可见格林伯格在当今西方艺术批评界中的重要地位)。我通读了丹托的《艺术的终结之后》的之后,有这样一种感觉:丹托在用自己的语言,重新塑造了一个专为丹托的每一个论点的对立面而“度身定做”的崭新的格林伯格。幸好现在有了《艺术与文化》的译本,两相比较,不能说格林伯格被丹托误读,但这就好比今天的某些中国特色马列主义理论家一样,将马列著作中的几块骨头捧成马列主义的全部精髓,丹托也给格林伯格来了个“高度概括”,从而利用了格林伯格这个靶子,为自己的艺术终结论服务。

    忘记了是哪个思想家说的,世间所有的理论之争,归根结底除了是语言的不断被误读,就是争论的一方以不那么光彩的手段对对方的理论进行有利于自己的“转述”。丹托与格林伯格所强调的,与其说是对立,不如说是侧重点的不同。而丹托笔下的格林伯格则往往将格林伯格的个别论点孤立出来,甚至断章取义,却无视格林伯格在这些论点之后与之外的更为重要的文化批评。在丹托的笔下,似乎格林伯格只是一个单纯的坚持探索媒介的物质特性与“艺术优点至上”的人,然而读一读《艺术与文化》,我们便可知道,坚持探索媒介的物质特性,只是格林伯格的一个表面,而“明确指出”“媒介的物理事实与其所刻画的内容之间的张力” ,才是现代主义对“老大师”们进行打击的使命所在;至于格林伯格对一种纯粹的艺术性的强调,对艺术与“有用之物”的分隔,与其说是艺术的“品质沙文主义”,不如说是艺术家的一种职业自觉——分隔不是目的,甚至不是应然的手段,真正在“分隔”背后进行指挥的,乃是一种对“庸俗”的警惕!丹托没提过格林伯格的这句话:“如果说庸俗艺术成了德国、意大利的官方倾向,那么,这并不是因为其政府被庸人所控,而是因为庸俗艺术是这些国家的大众文化,正如它也是别的地方的大众文化一样。这些国家对庸俗艺术的鼓励仅仅是极权主义政府寻求迎合其臣民的另一种廉价方式而已。” 从当时的法西斯国家直到如今的各种威权政体,从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直到如今的经济全球化,权力实体可曾有过彻底放松利用庸俗艺术的时候?艺术家可以一时地走出“媒介品质至上”的桎梏,宣扬“艺术自主”理想的终结,然而,艺术家的良心却永远不能摆脱对这种庸俗文化的警惕。丹托看得很开,以一种理性的洒脱看似赋予了各种所谓的“艺术”以正当性,而且丹托对后现代场域中的艺术创作的描述的确非常透彻,然而格林伯格对庸俗艺术的批判才是真正的艺术良心所在,相比之下,丹托的话语即便再庞大,窃以为也只是良心外面的一具躯壳罢了。

    其实话语这个东西很有意思。再摘抄一段丹托的话:

    “如果要有艺术,它应该不是美的,因为这样的世界不配得到美。艺术真实必须相应的和人生一样粗糙、原始,被美过滤过的艺术起着人类行为的一面镜子的作用。艺术减去美的污名,就成了世界前进的方向。可以说,美化者就是合作者。”

    然后来看看格林伯格在谈论现代主义雕塑和美国抽象表现主义时是怎么说的:

    “现代主义雕塑最近的疾病……都是附庸风雅之病。……附庸风雅通常是担心艺术品不能足以展现其艺术身份,担心被混淆于日用品或单纯的任意物品的一种象征。……(我们要看到)艺术可以拥有多么强烈的令人不安,扰人心绪的原创性;这种原创性对审美趣味的挑战越强烈,审美趣味对它的抵制也就越顽固,越愤怒。(抽象表现主义诸艺术家正)全力打破这陈旧的审美趣味,无论是在成功的意义还是在失败的意义上。”

    格林伯格文中的“附庸风雅”与“审美趣味”,难道不是对这个世界的丑恶“美化”得最厉害的东西吗?我认为暂且抛开一切丹托论战的策略层面的理论框架不谈,单纯审视二人的这两段论述,何其相似乃尔。所以,格林伯格的“审美品质”并非特指那种美化世界的力量,反而恰恰是对原始与粗糙的回归(想想德库宁、罗斯金和波洛克等人的画)。至此,两位批评大师的现实关怀可说是殊途同归,其实也许正是那些人为造出的概念和论证,在二人之间不断制造着距离。

    阅读《艺术与文化》的过程中,有两样东西最令我心仪:其一,是格林伯格对周遭社会文化状态的一种敏感性和尖锐度;其二,是一种永远身处艺术创作具体手法和技巧中的“现场感”。丹托对格林伯格的批判之所以显得冗繁而力气不足的原因,就在于丹托是站在一个纯粹的现状之内,以及一种分析哲学的框架中,用现状来攻击格林伯格的“媒介物质主义”;然而格林伯格所立足的乃是一种原则。这种原则就是:艺术永远要在种种张力之中杀出一条前进的路。它对于一切权力实体,无论是外在的政治经济压力还是艺术内部的停滞不前,都应天然展示一种反抗的姿态。然而这种反抗不是推翻一切,而是一种艰难的批判和角力。丹托的确把我们的艺术现状描述得不错,然而终结掉了艺术内部的警惕、探索和批判的种种后现代艺术,是否依旧逃不出格林伯格的“庸俗艺术”的预言呢?很不幸,安迪•沃霍尔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此公不光赢得了波普艺术大师的美誉,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是个具备超级商业头脑的人才。沃霍尔为了炒作自己,可以买下一个电视频道的黄金时段,天天在上面大搞行为艺术;他可以开一个艺术工厂,其实沃霍尔本人基本都不在“生产”现场,那些通过丝网印刷进行不断复制的肖像艺术作品,仅仅是他雇用的一堆工人的流水线产品罢了,经“检验合格”,作为沃霍尔的艺术作品行销全球;他可以为麦卡锡画招贴画,也可以向肯尼迪和尼克松靠拢,更可以成为名义上的自由党成员;他可以无所不做,从影视作品到明信片再到板鞋图案。这个头脑敏锐的艺术商人最知道这个残酷世界的那点秘密,他让一大批后现代艺术家从他那里学到了“除了留下关于自己的简报之外,没有创造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的生存哲学。安迪•沃霍尔不是特例,在后现代艺术家中,不像沃霍尔这样的反倒成了特例——也有可能是想向沃霍尔的“高度”发展,结果没有人家的好命。丹托只看到了这个民众大肆摒弃“美”的时代的一种“自由语境”的潜力,然而,表面上的艺术与哲学再度合二为一的“自由”,是否掩盖了各种丑恶的、沽名钓誉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庸俗”呢?事实就是这样。毕竟,哲学话语与艺术语言不同,哲学家再用天花乱坠的种种概念与玄而又玄绕来绕去的分析策略,也掩盖不了很多艺术作品的低俗、简单与匮乏。

    对于丹托所谓“所有的艺术风格都具有平等的价值” 的后现代主义艺术局面,不妨引述格林伯格在书中一句极其尖锐的话语进行回应:“技巧上的弱点和不确定,几乎总是某种更为根本的东西的症候。” 这对于鼓吹“艺术民主化”的后现代艺评家来说,不啻狠狠戳了一下他们的心虚之处。可以说,《艺术与文化》这本书的自始至终,格林伯格一直都在围绕着社会文化的现场和艺术创作的现场,说着真话——紧密结合作品的真话,始终坚持一种艺术创作之“艰难感”的真话。对于莫奈:“莫奈的例子表明,一个艺术家如果想要将大自然当做他唯一的情人,那么这个情人是多么不可靠……他的眼睛为最天真的精确性所蛊惑。” 对于毕加索:“在过去的20年中,他画了大量差劲的画……他开始模仿自己,开始‘做’起艺术来。……‘图解’开始取代原创性。” 对于塞尚:“媒介的物理事实与其所刻画的内容之间的张力,正是塞尚将之公开化!” 对于波洛克:“波洛克……也许会画出坏作品,但是它们很少不是他有所感悟的作品。……他似乎想要发挥油彩本身,使其成为某种不专属于绘画表面的事实。……在这个时代没有哪个画家像他那样获得如此有力、如此真实、如此完全的实现。” 最后,对于格林伯格身处的时代同样也是我们身处的时代:“(我们的)闲暇被简化为一种纯粹的被动型,被简化为一种喘息和停顿的间隙,它终于成了某种无关紧要的东西,工作则取代了它,成为生活的中心和积极面,以及实现其最高目的的机会。……(效率感)成为一种内在的强迫性力量,并且像罪恶感那样沉重。” 多么直接多么形象的对当下人类异化的景象的描述!可以看到,格林伯格总是能深入到那种紧张性之中进行叙述,无论是艺术创作的紧张性还是我们社会文化的紧张性——而“紧张性”恰恰是个体面对文明的一种反抗目的的创造性的最终源泉!格林伯格的根子就在这里,而非仅仅是其表面形象的抽象表现主义理论。阅读格林伯格,就是阅读艺术创作本身的这种“紧张性”,也是阅读我们每一个人所身负的“紧张性”。这才是格林伯格不朽价值的真正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译者沈语冰先生,本身就对西方现代艺术批评史深有造诣。沈先生早在几年之前就出版了一本非常重要的作品《20世纪艺术批评》(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其中即有专章阐述格林伯格的艺术批评理论。在那一章中,可以读到格林伯格本人于《艺术与文化》出版20年后,终于对后现代主义进行了一次集中的回应。在那篇名为《“后现代”的概念》的文章中,他认为现代主义“应当被理解为为了在面临威胁时维持审美标准而进行的一种持久的行为,一种持续的事业——而不仅仅出于对浪漫主义的反动。” 再一次,他表明了自己对于现代主义唯一合法性的立场,那就是在审美与社会权力,在艺术品质与中产阶级庸俗需求之间的这种张力。对于一切打着“后现代”名义的“艺术品”,他说了一句极其耐人寻味的话:“对轻松的怂恿也一直存在,他威胁着并将继续威胁质量标准。……后现代这种东西只不过是又一次这样的怂恿而已。究极而言,它是一种使自己偏爱次货的要求正当化而又不被叫做反动或弱智的做法。” 也许今天的人们对于种种波普艺术行为艺术的半斤八两已经心里有数,然而只要世界上还有权力实体存在的一天,那么用于维系权力实体的各种改头换面的庸俗与次货,就永远不会退出主流。如果未来果真如此,那么现代主义艺术的精神就永远不会丧失其合法性。

    永不流于庸俗,永不满足自我,永远坚持对环境的角力,坚持对痛苦、对意义的叩问,永远保持一个前行的姿态,或许这是《艺术与文化》给我们带来的最大的启示。

  • 别无所求。

    作者:文爱叮 发布时间:2010-12-15 10:45:03

    如果我能好好看完。。别无所求。。如果我能好好看完。。别无所求。。如果我能好好看完。。别无所求。。如果我能好好看完。。别无所求。。如果我能好好看完。。别无所求。。光盘是cd,是书里面谱的录音。。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9分

  • 人物塑造:3分

  • 主题深度:5分

  • 文字风格:8分

  • 语言运用:3分

  • 文笔流畅:3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7分

  • 知识广度:4分

  • 实用性:8分

  • 章节划分:9分

  • 结构布局:4分

  • 新颖与独特:5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9分

  • 现实相关:7分

  • 沉浸感:7分

  • 事实准确性:4分

  • 文化贡献:5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9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9分

  • 书籍清晰度:5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 是否包含广告:6分

  • 加载速度:6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5分

  • 搜索功能:4分

  •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pdf(418+)
  • 博大精深(279+)
  • 速度快(187+)
  • 章节完整(119+)
  • 排版满分(67+)
  • 好评(555+)
  • 少量广告(127+)
  • 内容齐全(299+)
  • 方便(359+)
  • epub(313+)
  • 品质不错(521+)
  • 在线转格式(291+)
  • 书籍多(525+)

下载评价

  • 网友 潘***丽: ( 2024-12-12 05:44:52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相***儿: ( 2025-01-04 06:24:31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訾***雰: ( 2024-12-10 04:27:00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师***怡: ( 2024-12-15 09:15:02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仰***兰: ( 2024-12-13 08:11:26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沈***松: ( 2025-01-06 02:25:00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冯***卉: ( 2024-12-20 20:10:04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通***蕊: ( 2024-12-26 22:21:44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林***艳: ( 2024-12-11 20:58:16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车***波: ( 2025-01-07 19:07:14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