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书屋 -教育的觉醒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30:00

教育的觉醒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教育的觉醒精美图片
》教育的觉醒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教育的觉醒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01195428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1
  • 页数:269
  • 价格:22.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30:00

内容简介:

《教育的觉醒》内容简介:要怎样做到言传身教?关键是其身正才能不令而行。柳永要是说,大江东去,浪淘尽之类的话,大家可能就要笑出声来。但他说,杨柳岸晓风残月,就广为传诵了。徐志摩要是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恐怕大家也不太相信。但他说“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人们就欣赏得五体投地。


书籍目录:

序/1社会觉醒吓唬孩子的话/3葱有多大/7数钱/9跳楼不论智商/11拜动物为师/13赚了一个年/15处女情结/17戒指的困惑/19只盖平房/21知道也不能告诉你/23无知可以产生幽默/25离婚诗/28战败自己/31怪圈/33架子的价值/35莫名其妙/38以此类推/40贼的标志/42憋着,别打喷嚏/44不准“过家家”/46敏感的价值/48二楼以上/51品味时尚/54凭什么要低调/56看不懂的几种装扮/58怎么那么多不配/60不可思议/62走路,象征身份/64别做美梦/66比刹车和油门更近的……/68当个绅士很容易/70不开好车/72谁的广告好/74目光放在什么地方/76点菜/78别人的音乐不动听/80能吃评比/82最容易露馅的……/84暴发户/86假话/88提倡富人穷人混居/90学校觉醒送客/95顺藤摸不到瓜/97学习的表情/99教托儿/101“分子”说/103提问/105拖课/107无题/109四节课/111仰望的条件/113我们的教育被人骗了/115垃圾时间/118借鸟抒情/120被误解的词语/122由神圣到搞笑/124家禽家畜的教育贡献/127忧愁的品位/130买珠还椟/132教育没有秘密/135努力培养吃肉的感情/138酒量与能量/140期望值理论/142关于五分钟的联想/144请您回答/147文学的解读/149言传身教/151要感谢谁/153值得商量的几种教育行为/155建议:网吧就开在学校附近/157向有偿家教学习有效教学/159身无长物/161学术觉醒试问/165“砖家”是怎么来的/167真伪命题/169愚昧和迷信的“好处”/172偶感/174替代品/175论模仿与抄袭与继承/177祖宗八代/179读书观/181改行/185与教育无关/187放假的理由/190论据可怕/192嫉妒的级别/194伤感的教育/196行业情感/199不敢想/201叫彼得的不一定是大帝/203只有羡慕/205你喜欢什么样的写法/207生活高于文学/209民间补正/211日食/213过程决定什么/214别都一样/217醉意的表达/219人是矛盾体/222差距与呈现/224人什么可以不改/227文人贬山,/229别太在意第一/231隐私,是文化吗/233职业病不是因为敬业/235谁帮我分清好人和坏人啊/237第一时间是什么时间/239门卫的进步/241最难说的话/243用手与用脚/245理解和辨别穷人/248分析开会/250怎样变好/252括弧/254中国有世界一流的中学吗/256被人看老的好处/258状元论,/260弱势了就暴躁点/262两个教育家的“闪失”/264读书最少的人是谁/266不能论资排辈的原因/268


作者介绍:

赵宪宇,1962年生,河南息县人,现在江苏省无锡市从事教育科研管理和研究工作。大学毕业,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曾任省级重点中学高中语文教师。发表文章300多篇,出版《新高考作文》等多部著作,有10余项科研成果获奖。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教育的觉醒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教育的觉醒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教育的觉醒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五年多以前,我还在读高中,爸爸写了他的第一本教育杂文集子《教育的痛和痒》,是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当时的我自告奋勇为该书写了篇序。据爸爸说,很多人夸奖那篇序言写得好,至今我还颇为得意。

  现在,爸爸的第四本杂文集《教育的觉醒》又要出版了,爸爸主动要求让我再为他的书写序,可我却有些犹豫。作为女儿,第一次为爸爸的书写序,算是创新,而第二次再来写序,可能就落入俗套了。

  思量再三,我还是决定动笔。五年多的时光,一路成长的我见证了爸爸创作的努力和成果,这篇短文或许是对爸爸教育观念的另一种理解和支持,也想从一个侧面对本书提供一些旁证。

  在我记忆中,爸爸从来不对我的学习提什么要求,每次谈起学习,总是劝我别累着,别太有压力,成绩名次不重要,不要难为自己。每次讲的时候,他的眼睛里总是充满着真诚,语气里总是充满着爱怜,我仔细的判断过,绝对不是装出来的。在我的读书过程中,几乎没有受到督促,更没有训斥,我清楚地知道,这绝对不是因为我非常勤奋或者特别刻苦。那时的我并没有太深的感受,直到现在,回想十年寒窗,似乎只留下了相当淡漠的记忆,才恍然觉察到了什么。

  我曾经问过爸爸,为什么第一本书要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那时,千里之外的北京对于我来说只是个遥远的地名。爸爸告诉我,可能是他和北大有缘分。1988年,爸爸教的第一届学生中,有一位考上了北京大学。2000年,爸爸离开教学第一线,到教育科研部门工作,那年教的最后一届学生中,也有一个考取了北京大学,他说这很圆满。2002年,爸爸评上了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那年9月他代表无锡市获得特级教师称号的老师去南京领奖,当时给爸爸颁奖的江苏省委副书记任彦申,曾经是北京大学的党委书记。

  对那所大学,没有人会感到陌生,但自从爸爸出版了那本书,我又为那本书做了序,难免会在心里产生冲动和向往。我知道爸爸从来不给我的学习定目标和要...


拜动物为师

人类最早崇拜的对象不是自身,不像现在许多教育人士推崇的孩子们都不崇拜别人或别的事物却崇拜自己,人类最早崇拜的是动物,人类的图腾大多为动物。崇拜动物的力量,崇拜动物的勇猛,也崇拜动物的神奇。

当然不包括崇拜貔貅,崇拜魑魅。

但历经久远,我们现在对动物还有非常推崇的地方,人们自己仍感到似乎不及动物。比如,我们都喜欢用动物教子的办法,来启发和教育自己的孩子。在这方面,动物是我们的老师,是我们的图腾。

下面这些故事你肯定知道。

狗熊妈妈逮着鱼以后,故意在孩子面前摇晃。而孩子要吃的时候,狗熊妈妈又狼吞虎咽地自己独吞了。

老狐狸为了喂饱出生不久的小狐狸,不辞辛劳,到处觅食,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偷盗猎人布在陷阱里的诱饵。而当小狐狸一旦长大,具有独自觅食的能力,老狐狸就豪不留情地将其赶出家门。如果有谁恋恋不舍,它就连抓带咬,将其逐走。

老虎在带领幼虎奔跑腾跃时,常用锋利的爪子,突然将幼虎抓起来,扔出去;有时还用利齿叼起幼虎,将它们扔进山涧或溪水之中,然后看着它们爬上岸来。

非洲豹在捕到猎物时,不是立即将其咬死,美餐一顿,而是暂且放它一马,让它逃生。然后,立即驱赶尾随而来的豹崽子。前去追赶猎物的豹崽子们中途有所歇气或停顿,豹妈妈便会怒张大口、豪不留情地撕咬它们。豹崽子们起先也惊叫躲闪,期待母爱的再次降临。但是,它们很快便领悟到妈妈的良苦用心,并立即抖擞精神,奋力追赶那死里逃生的猎物,直到将它们重新逮住为止。

于是,人们开始用动物的教子办法来启发自己,很多人写了很多文章。这些人真应该好好感谢动物,是动物们让他们评上了职称,当上了专家。从这个意义上讲,有的所谓专家和那些喜欢养宠物的富婆们是最有教育眼光的。

为什么动物有这些让人们羡慕的本领,又为什么人类要向动物学习教育的本领?

孩子们喜欢动物,喜欢的东西有教育力量。我们讲了很多道理,就是没有什么效果。还列举了很多名人,有的名人居然还...


赚了一个年

由于向西方学习,我们多过了一个年,许多功利者想,真是赚了。

本来,我们只过一个年,就是阴历或者夏历或者农历的年,噼里啪啦,张灯结彩,送的是灶王爷,迎的是各路的神。民国以后,我们实行了公历,按照公元纪年,这是向西方学习,过阳历年。本来是要废除农历,但中国人不答应。废了一段,又开始过了。有一段时间,阴历就叫废历。由于没有废掉,这倒好,我们中国就可以过两个年了,虽没有达到朱元璋每个月都要过年的要求,但365天里,能过两个年,也是中国特色了。这不还没有结束呢,在元旦前面我们还逐渐热衷于过圣诞了,对有的人来说是又像过了一个年。不过这个年主角是白胡子老人。从胡子的蓬松度和长度来看,和我们本土的灶王爷区别不是太大。

原来,向西方学习真是好处很多,至少可以多过两个年。不过,我们在计算年龄上倒是一点也不糊涂,一年过再多的年,还是只算一岁。尤其是一些官吏,在年龄上更是锱铢必较。为了有利于自己年龄的统计,出生的时候按阴历,退休的时候按阳历,里外又可以多赚几个月。

不经意间,我们赚了一个年,但还不仅于此,我们本来已有情人节,传统的说法是七夕。向外国学习考察以后,发现外国也有一个情人节,于是中国人就可以过两个情人节了。只是不知道有情人是否更加有情,但卖玫瑰的在想,情人节最好每个月来一次。

我们一直穿围兜和大襟的衣服,向西方学习后,我们开始打领带了,穿西装了。但西学不能忘记本分,这是我们的心结,也是我们的惯性。我们是两手都要抓,鱼和熊掌都要得。这是学贯中西,顾此不失彼。我们外面穿的是西装,但里面还是穿肚兜,如果是本命年,里面肯定还是红肚兜。洋装穿在身,我仍是中国心。

外在的是这样,内在的也是。

课程改革,大家都知道外国有个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是不管出身和天赋,要对学生充满期待,充满鼓励,最后学生就能如期成才。但我们许多人在接受这个效应的同时,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红肚兜。坚信本土的“龙生龙凤生凤,...


处女情结

曾经,处女情结决定了很多处女和非处女的命运,也使很多本来可以嫁入豪门的非处女落难到了柴门。

现代社会,技术高度发达了,有的非处女为了“嫁得好”,就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做处女需要的组织结构进行修补、改造,更有的采取临时性措施,用猪血鸡血等来代替,敷衍忽悠只重形式不重实质的男人们。

第一学历情结就如处女情结。

第一学历是一种门槛,一种身份。第一学历炫目,就一路绿灯,“山顶千门次第开”。第一学历如果障目,不符合要求与期望,就会被很多大门所拒,山重水复就会变成山穷水覆真无路。尤其是一些深宅大院、王门侯第,更是讲究来路背景。这种门口往往有两个石狮子,里面还有若干个看门人,连一条门缝也不会开启。

于是有人就反复考,直到考个满意的第一学历。考了四五次,每次都是一流重点大学,但就是没有被北京大学录取,于是就继续考。有人就想着修补,想尽办法提高自己的入门高度,哪怕鞋跟里垫满了木屑、橡皮、土渣。还有人干脆远足到海外,去混双镀金的鞋,以获取炫目的效果。当然尽量别让像方舟子之类的打假者盯上了,否则,即使像西太平洋大学这样的具有牌坊标志的“真”学校,即使再三申明自己绝无半点虚假,也在被戳穿后回归到“野鸡大学”之列。

很多教育家是什么学历,历史上很难说了,那时他们属于终身游学,终身教育的,但按照科举来算,应该是秀才开始才算教育的起点学历。现在的教育家没有统一规定,不过好多被评上教育家或者自封为教育家的人,其第一学历似乎并没有超越历史,并没有达到秀才的级别。如果都要达到陶博士胡博士的洋博士学历,恐怕我们很难实施教育家办学了,更搞不出教育家培养工程了。

处女情结似乎还不能改变,因为毕竟还是约定俗成,但第一学历情结却似乎可以改变。即使是处女情结不改变,也给处女和娶了处女的人留下了一系列的难题。真倒是没有这个念想也罢,有了以后,婚姻和家庭也不见得就更为红火。目前情况下,娶处女易,保爱情婚姻难。

关键是...


戒指的困惑

从来没有买过戒指,从来没有戴过戒指,从来没有写过戒指的文章。

戒指究竟戴在哪只手上?有人右手,有人左手,据说戴在什么手上意义是不同的,戴在哪个指头上也是有讲究的。

戒指究竟戴在哪个指头上,似乎每个指头都可以戴,并且每个指头的意义还不同。有人说中指是结婚的象征,无名指是订婚,小指是希望结婚,但我经常看见有的人是几个手指上都戴有戒指,我就纳闷了:

那人究竟是结婚了,还是没有结婚呢?

戒指是中国人发明的还是外国人发明的?我只知道中国人发明了顶针,做针线活的时候有力度。我还知道似乎是中国人发明了扳指,是戴在大拇指上的,象征着富贵、权势、地位,一般黑老大的大拇指上都有这个东西。小喽啰不能戴扳指,就像三流演员不能带保镖一样,别人笑话不说,关键是压不住,就是不配。自己本来就是一个保姆,怎么能再请个保姆照料自己呢?扳指,是老大的象征,电视电影导演一旦叫老大歪着脑袋,看着扳指,或者用嘴巴“呼呼”地吹吹扳指,那就不得了啦。要么杀人,要么放火。扳指在这些善于落入俗套的导演那里,就是一个为恶的征兆了。

中国人发明的戴在指头上的东西,不浪漫,但似乎很管用,一个做活用的,另一个叫别人做活用的。不过,这两个物品已经渐渐消失了,因为现在都不做针线活了,黑社会也已经从地下堂而皇之地走到社会前台了,不再仅靠扳指发号施令了。人们是要逐渐走向务虚时代了,所以只具象征意义的戒指就越来越普遍。

戒指可能是从外国传来的了,中国人不喜欢在戴有饰物的手指上表示自己的思想,包括戒指。中国人喜欢用裸指表达思想,或许你说外国人也是这样,比如用中指骂人等。

但我观察所有用中指骂人的,中指上都没有戴有戒指。戒指难道有约束人道德的功效吗?如果是,那我们应该主张每个指头上都戴上戒指。

我们在戒指上现在和外国接轨了,在其他方面也正在接轨。据报道,现在的圣诞节,很多幼儿园都在以园为单位,组织统一过这个外国人的节日,过圣诞节要从娃...


只盖平房

大官都住在平房里,大师、教育家也应该跟着住在平房里。

一直对大学要有大楼高楼,有异议,不仅是因为相信了有的专家讲的,大学要有大师而不在大楼的名言。

现在不仅是大学要有大楼,中小学也有大楼了,也有需要电梯的高楼了。

我们上学时候的平房哪里去了,再也看不到了。是否因为现在房地产开发商都不造平房了呢?现在开发商都造髙楼,并且广告词写上“空中别墅”、“让人仰望的豪宅”,看起来很浪漫,很富有诗意,但一旦和人民币联系起来,就显得无比功利,无比实在,也无比无奈了。所以,最好还是通俗务实一些,叫个“高层大房子”,“让人仰脸掉帽子的贵宅子”为好。掉了帽子,不足担心,但人要是掉了下来,高楼就难辞其咎了。

还是平房好,平稳,平静,平安。夏天阴凉,冬天保温。大官一般都不住高楼,不高高在上。就是贫民们一直想往上升,要住高楼。所以,大官们平易了就是美德,百姓们平易了就是没有出息。还有人算了笔经济账,住在高楼里,风凉啊,电扇、空调都省了,连买驱蚊器的费用也省了。不过,有关部门不是从官与民角度考虑的,他们十分负责任地认为土地珍贵,只好盖高楼。但许多学校不这么认为,哪有气派的学校是平房的呢?除非民工子弟学校,否则再穷的地方也要盖楼房,这是起码的档次和规格体现。考察学校的时候,一眼望过去都是平房,所有的人都不习惯了,都会感到别扭。

但造了大楼,就出现问题了。大楼要有楼梯,楼梯有可能不符合安全要求,栏杆的高度,层级的梯度,再加上天阴下雨湿滑,或者晚上下自修后没有楼梯间的照明灯,或者其他偶发因素,学生就容易出现事故,跌倒,挤压,甚至踩踏。

踩踏的事情经常听说,很让人伤心,这都是大楼的罪过啊。想当年,没有楼房,只有平房,怎么会在楼梯上出问题呢。没有楼梯,就没有一脚踩空的情况,万恶的楼梯啊。

想想,还是古代人能够以人为本。清明上河图,那么多人在画里面,为什么没有出现踩踏现象?就是基本上没有楼房,有也是顶多两...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教育的觉醒》内容简介:要怎样做到言传身教?关键是其身正才能不令而行。柳永要是说,大江东去,浪淘尽之类的话,大家可能就要笑出声来。但他说,杨柳岸晓风残月,就广为传诵了。徐志摩要是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恐怕大家也不太相信。但他说“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人们就欣赏得五体投地。


精彩短评:

  • 作者:浅野英 发布时间:2021-01-28 15:47:01

    考证+入门

  • 作者:万人如海一身藏 发布时间:2010-12-05 01:36:45

    比较系统.附的图也非常漂亮.

  • 作者:书山有路 发布时间:2022-05-20 12:22:04

    韩石,彭飞,黎军,肖铁良,钱建华,陈一楚,六个二流大学的本科学生,在大四阶段的求职和情感经历,内容真实,结局略微理想化。很有借鉴意义。学生必读。

  • 作者:木桃 发布时间:2019-03-14 16:03:47

    前面的防火墙虽然现在并没有太大作用了,但是理解了做账做全套的意思,后面的节税工程挺有意思的,远离法规和靠近法规。

  • 作者:Wai Man 发布时间:2012-09-10 17:06:28

    多少天下事,尽付笑谈中。

  • 作者:浅浅四月 发布时间:2009-05-21 11:24:17

    在书店粗粗翻完的


深度书评:

  • 我们需要“翻译腔”

    作者:永恒的贝多芬 发布时间:2019-04-12 17:46:40

  • 关于 序

    作者:有无为斋 发布时间:2014-09-15 10:14:30

    五年多以前,我还在读高中,爸爸写了他的第一本教育杂文集子《教育的痛和痒》,是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当时的我自告奋勇为该书写了篇序。据爸爸说,很多人夸奖那篇序言写得好,至今我还颇为得意。

    现在,爸爸的第四本杂文集《教育的觉醒》又要出版了,爸爸主动要求让我再为他的书写序,可我却有些犹豫。作为女儿,第一次为爸爸的书写序,算是创新,而第二次再来写序,可能就落入俗套了。

    思量再三,我还是决定动笔。五年多的时光,一路成长的我见证了爸爸创作的努力和成果,这篇短文或许是对爸爸教育观念的另一种理解和支持,也想从一个侧面对本书提供一些旁证。

    在我记忆中,爸爸从来不对我的学习提什么要求,每次谈起学习,总是劝我别累着,别太有压力,成绩名次不重要,不要难为自己。每次讲的时候,他的眼睛里总是充满着真诚,语气里总是充满着爱怜,我仔细的判断过,绝对不是装出来的。在我的读书过程中,几乎没有受到督促,更没有训斥,我清楚地知道,这绝对不是因为我非常勤奋或者特别刻苦。那时的我并没有太深的感受,直到现在,回想十年寒窗,似乎只留下了相当淡漠的记忆,才恍然觉察到了什么。

    我曾经问过爸爸,为什么第一本书要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那时,千里之外的北京对于我来说只是个遥远的地名。爸爸告诉我,可能是他和北大有缘分。1988年,爸爸教的第一届学生中,有一位考上了北京大学。2000年,爸爸离开教学第一线,到教育科研部门工作,那年教的最后一届学生中,也有一个考取了北京大学,他说这很圆满。2002年,爸爸评上了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那年9月他代表无锡市获得特级教师称号的老师去南京领奖,当时给爸爸颁奖的江苏省委副书记任彦申,曾经是北京大学的党委书记。

    对那所大学,没有人会感到陌生,但自从爸爸出版了那本书,我又为那本书做了序,难免会在心里产生冲动和向往。我知道爸爸从来不给我的学习定目标和要求,但他的心里无论如何不会没有一丝的期盼,只是可能藏得深沉一些罢了,为人父母者的心思其实并不难猜。

    也许那是一种机缘,也许那是一次巧合,也许那是一个伏笔。后来我踏进燕园,让爸爸在和北大的缘分单子上又添了一笔。

    而此后爸爸又连贯地写出了《教育的忏悔》、《教育的错觉》,并且都一版再版。目前,全国各地有数百位读者写了读后感,发表在报刊上和网络里。他把这些读后感搜集起来,编辑了《感受赵宪宇》、《你比春天更温暖》和《痛痒忏悔错觉》三部专辑。

    我曾经提议让爸爸找专家作序,但他说可以请的人太多,反而不知道找谁好了。我也建议他自己写序,但爸爸说,他该写的都写在书里了。

    既然让我全权代表了,那在这里我就替爸爸说几句感谢的话。真诚地感谢新华出版社,是你们的决定让本书得以出版。真诚地感谢各个地方的新华书店和众多的报刊以及网站,是你们的发行和宣传让本书得以流通。真诚地感谢各位尊敬的读者,是你们的阅读让本书得以产生价值。

    而我,在这里也十分真诚地感谢我的爸爸,感谢他对教育的付出,对写作的执着,和对我的良苦用心。

    赵田园

    2010年12月18日于北京大学畅春新园

    【序是作者女儿写的,建议文中 爸爸 两字改为父亲 要好些,读者读起来也不太觉得有点别扭,文字也会觉得正式些。】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4分

  • 人物塑造:3分

  • 主题深度:7分

  • 文字风格:4分

  • 语言运用:5分

  • 文笔流畅:3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3分

  • 知识广度:8分

  • 实用性:8分

  • 章节划分:9分

  • 结构布局:4分

  • 新颖与独特:5分

  • 情感共鸣:8分

  • 引人入胜:4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8分

  • 事实准确性:8分

  • 文化贡献:4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4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 网站更新速度:4分

  • 使用便利性:3分

  • 书籍清晰度:9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 是否包含广告:7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8分

  • 搜索功能:5分

  •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无广告(165+)
  • mobi(396+)
  • 种类多(339+)
  • 速度快(436+)
  • 情节曲折(497+)
  • 格式多(579+)
  • 字体合适(493+)
  • 值得下载(150+)
  • 速度慢(582+)
  • 实惠(79+)
  • 差评少(493+)

下载评价

  • 网友 居***南: ( 2025-01-09 00:12:33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汪***豪: ( 2025-01-04 23:01:17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田***珊: ( 2024-12-28 03:26:43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訾***雰: ( 2024-12-11 23:36:14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瞿***香: ( 2024-12-31 08:39:24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冷***洁: ( 2024-12-17 05:12:38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孔***旋: ( 2024-12-19 12:49:46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常***翠: ( 2024-12-13 08:50:57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权***波: ( 2024-12-18 21:06:29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温***欣: ( 2025-01-07 22:42:58 )

    可以可以可以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