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书屋 -战争与和平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29:04

战争与和平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战争与和平精美图片
》战争与和平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战争与和平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59433602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5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179.9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29:04

内容简介:

以四大贵族的经历为主线,完整勾勒出1805年至1820年间俄国的重大历史事件。

在战争与和平两种生活的交织中,透过一群年轻的心灵,展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时代……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列夫·托尔斯泰

Lev Nikolayevich Tolstoy

(1828-1910)

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

1863年至1869年间,托尔斯泰创作出里程碑式巨著《战争与和平》,它的诞生不仅代表了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高峰,也成为了俄国小说乃至整个俄国文学崛起的标杆。

美国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称赞托尔斯泰是“从文艺复兴以来,只有他能挑战荷马、但丁与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战争与和平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战争与和平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战争与和平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当我们完全不了解一种行为(不论这是一种罪行还是一种善行,或是一种无所谓善恶的行为)的原因时,我们认为这种行为的自由成分最大。如果我们看到的是罪行,我们就急于想惩罚它。如果我们看到的是善行,我们就赞赏它。如果我们看到的是无所谓善恶的行为,我们就认为它最独特、最自由。但如果我们知道无数原因中的一个,我们就会看到一定程度的必然,我们就不会那么坚持惩罚罪行,不会那么赞赏善行,对貌似独特的行为也并不觉得那么自由。


苹果熟了就落下来,但它为什么落下来?是因为地心吸力,是因为果柄于枯,还是因为苹果被太阳晒熟,果实变重了,因为风吹动它,还是因为站在树下的孩子想吃它?

这都不是原因。这一切只是由于发生重大的有机的自发事件所需条件的偶合。植物学家发现苹果落下是纤维质腐烂等原因造成的。站在树下的孩子说,苹果落下是因为他想吃并为此做了祷告。他们的说法同样都是又对又不对。有人说,拿破仓到莫斯科是因为他想去那里,他的灭亡是因为亚历山大要他灭亡;另外有人说,一座被挖空的大山塌陷是因为最后一个工人挖了最后一镐土。这两种说法同样都是又对又不对。历史事件中的所谓大人物,其实只是给事件命名的标签罢了。他们同事件本身的关系极小,就像标签样。

他们的每一行动,他们自以为是由他们的意志决定的,其实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并不是可以随心所欲的,而是同历史的全部进程相关联,由永恒的力量注定的。


皮埃尔的疯狂就在于,他不像过去那样要在人们身上找到个人优点才爱他们,现在他的内心充满爱,他无缘无故地爱人们,并且总能找到值得爱的理由。


人的智力无法理解各种现象的全部原因,但人的心灵却往往想探索它们。人的智力不深入了解无数错综复杂的条件,只随便抓住一个首先碰到的近似条件说:这就是原因。在历史事件中,最原始的近似条件是神的意志,然后是站在历史显耀地位的人的意志,也就是历史上英雄人物的意志。但是,只要深入了解每一历史事件的性质,也就是深入了解参与其事的全体群众的活动,就会相信历史上的英雄任务不仅没有引导群众的活动,而是常常处于被引导地位。


那时候俄国被占领了一半,莫斯科居民逃到遥远的各省,民团一批一批地奋起保卫祖国,我们不是生在那时候的人,不觉地以为那时所有的俄国人,自平民到伟人,所做的事情,只是为了牺牲他们自己,拯救祖国,或者哀哭祖国的灭亡。那时的传说与记载,没有例外地,都只说到俄国人的自我牺牲,爱祖国,失望,悲哀,和英勇。其实并不如此。我们以为如此,只是因为我们对于过去只看到那时的历史上的共同利益,却没有看见当时人们的、一切合乎人情的、个人的利益。然而,在实际上,那些个人的眼前利益是远比一般的利益重要,使人从来不感觉到,甚至没有注意到共同的利益。那时大部分的人并不注意大局,只被目前个人的利益所驱使。这些人就是那时候最有用的活动者。

那些试图了解大局、并且想要抱着自我牺性与英雄主义的精神参与其事的人,都是最无用的社会成员;他们看到了一切的混乱情况,而他们为了公益所做的一切,变成了无用的事,例如彼挨尔的团和马摩诺夫的团就曾抢劫俄国乡村,例如小姐们所做的伤布就从来没有到达伤员那里,等等。(高植译)


我知道,生活上自由两种真正的不幸:良心的谴责和疾病,只要没有这两大祸患,就是幸福。为自己而生活,只有避免这两大祸患,而今这就是我的全部哲理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以四大贵族的经历为主线,完整勾勒出1805年至1820年间俄国的重大历史事件。

在战争与和平两种生活的交织中,透过一群年轻的心灵,展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时代……


精彩短评:

  • 作者:奔流123 发布时间:2019-11-01 00:28:12

    读书真的是讲求缘分的。犹记十月初,看书状态不佳,连杀多日书头,全无进展,直至拿起托翁此书,瞬间入巷,颓势尽扫。开篇宴会场面即感惊艳无比,衣香鬓影,唇舌斗巧,细微的闪转腾挪之间,人物立活,让人不由想起李安《色戒》中开局的麻将戏。世人多爱托翁的大手笔,大场面,我却独钟情于这等细微处,最见人心,最具活力。洋洋洒洒的战争场面中,就数吐槽历史学家的段落最好玩。

  • 作者:Bill 发布时间:2020-02-22 18:00:15

    我在家里,无聊的要命,每天可以看几十本武侠小说。后来,我叫他们去帮我租最厚的小说来看。其实以前的人,跟我们现在出来混的人,真的很像。《战争与和平》,其他的武侠书名都不记得了,只记得这一本。妈的,我还真想写本小说咧,干,给以后像我这种人看。太晚了,书又读的不够多。

  • 作者:Mr.o_o 发布时间:2019-09-19 21:47:53

    读草婴版的,流畅很多

  • 作者:仮面愛豆露 发布时间:2020-03-16 12:44:45

    实在惭愧,即使这么优秀的巨著我也是靠钟爱的言情戏码撑过来的。托尔斯泰真是太厉害,洞察世事到如此地步,还能写得让大家都读懂。“在那个时代,人们也是那样恋爱,那样嫉妒,那样探索真理,那样行善,那样耽于情欲。”

  • 作者:金立方 发布时间:2018-08-23 00:02:29

    讲的挺详细的,我觉得已经算比较易懂的了。虽然感觉还是有点断裂。

  • 作者:雨乆 发布时间:2020-03-31 07:42:32

    第四卷第一部,安德烈公爵战亡后,小说从此失去了灵魂一样,剩下的只是交代和琐碎。一个人物的精彩,就像太阳,只要太阳一出现,所有星星都看不见了。


深度书评:

  • 杂谈托翁——草婴本

    作者:齐瑟 发布时间:2013-03-15 09:58:54

    1、少年时期为了装逼,表示自己是听老师话的好骚年,于是,一气之中,托尔斯泰、司汤达、福楼拜、勃朗特姐妹等统统纳入已被阅读过的名单中。也不乏拿着大部头,故意露出封皮,坐在侧窗的位置上,或者坐在桌子上的情景。一脚蹬在前面同学的桌沿,另一腿自由下垂,背部挺直,颈部拉伸,左手架在膝盖上,一只手掌撑住书的底部,另一只手或拖腮,或翻页,若有人偶尔路过,口中必定要念念有词,做认真状。黄昏时候,天色渐暗,树叶在窗外瑟瑟作响,教室里一定是不允许开灯的,只为我那念书的侧影不被破坏,就这样,直坐到天黑,黑到一个字也看不到,要等的人也早已离开,才慢慢地收拾书包,揉揉脖子,下楼推单车回家。一整个青涩地少年时期,所有的世界名著在我的记忆里唯有一串串长长的名字,其他再也记不起了。

    2、路遥刚刚去世,我得到了他的中篇小说集,十六块钱。路遥是唤醒我认真认识现当代文学的炸雷,让我从虚诞的名著里脱身。漫漫长夜里,陪伴着路遥的文字,我泪流满面,一遍遍地阅读,一遍遍地摘抄,一遍遍地读后感,他影响了我整整四年的大学时光。那穷得连吃饭时多要份咸菜都不舍得的少年,还有同学间相助的真诚,那一桶映得到人影的清汤,那烤得发烫的土豆。那纯朴地陕西在路遥的文字里简单而深邃,让人动容。

    3、中文的学生总是拥有大把地泡在图书馆的时间,奇葩的是,我好像真的忘掉了,我曾经为了装逼而屯的那一票世界名著读本。相反,直到为了四六级考试,我才又拿起了它们的——英文简缩本。

    4、一直到毛姆时期。

    5、我彻底地被毛姆的八卦精神吸引。重新认识了这些不世出的天才们。于是,我又搜集起这些利器,这次,是为了阅读,不是为了装逼。

    6、从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入手,开始啃砖之旅。

    7、托尔斯泰生活富裕,他拥有城堡、庄园、田地、农奴。他在当时,年收入已有三万英镑。他生活规律、风趣幽默,他用银餐具、长长地餐桌,大大地书房。他有漂亮温柔地妻子,十多个儿女,受人尊敬。

    8、年少时的托尔斯泰高大壮硕,风流倜傥,接受传统地贵族教育,决心以后走上法律或者政治岗位。但是对于学业,他却并不热衷,他喜欢流连于社交场所,同时痴迷哲学与文学。早早地超自己的阶层,认识到平民的价值。

    9、厌倦莫斯科的社交的生活和环境,他参加了军役,服役两年后被提升为准尉。军队生活的艰难与辛酸并未让他失去信心,相反,他更是在各次战役中体会到了平民的可贵精神与品质,他也更加同情普通人民。

    10、他曾与家中仆女私通,生下一个儿子。然后,他感觉到这种滥交的生活方式不好,于是,便匆忙结婚。34岁的托尔斯泰与当时沙皇御医的女儿成婚,表面上看,门当户对,但二人的精神、文化、教育水平差距甚大。初时,二人感情很好,曾先后育有13个孩子,托尔斯泰很风趣幽默,在餐桌上和孩子们妙语如朱,逗得满场欢笑。可是,对于那个私生子,后来却沦为为他自己的婚生子赶马的命运。托尔斯泰就主张平等、自由、博爱,但对于婚生子与非婚生子,却有着天地之渊的相待,这又要怎么解释呢?

    11、婚后,他写作、她管理庄园,生活美满平静。他的家产丰富,森林、湖泊、果园、城堡、农奴全都是托尔斯泰私有,他完全不用担心生计问题。妻子帮他誊写文稿、保存文稿,二人感情融洽。

    12、托尔斯泰思考人生、思考命运,但却惧怕死忘。他痛恨暴力政治、暴力革命,宣扬博爱与自由平等,他反对阶级,同情农奴。他开始寻找精神出口,这个时期,他逐渐认识到人生而平等,他希望能够到民间去,他对自己所处的这种贵族地位、这种寄生的生活感到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财产,面对穷人。

    13、他开始布施自己的钱财、甚至穿最破的衣服、家里餐桌上的饭菜也开始减少。他的这种精神吸引了大批青年人的追随,他自己耕种、亲自与农奴一起劳动,居家迁往莫私科后,他又到贫民窟去,与城市下层人一起生活。他甚至放弃了自己的书稿的版权,将版权交付社会。

    14、他和妻子的争执也从他的思想的转变开始,因为,家里的日子几乎已经过不下去了,庄园亏损,经济收入减少,八个孩子还要生活,农奴还要吃饭。他的妻子坚持拒绝他出让版权,这种矛盾让他寝室难安。因为,如果他拒绝妻子,那妻子就会痛苦,他不能让别人痛苦。但如果他不拒绝妻子,他就会因为不能将所有财产捐给社会而难过。但最终,还是有一部分版权被他的妻子保留。

    15、他对于农奴不能理解自己而感到悲观失望,他的信徒和他的妻子的争执也让他难以忍受。他选择了离家出走,当时已八十高龄的托尔斯泰还感染了风寒、发烧,他在火车上患了肺炎,中途在阿斯波沃车站下车,住在医院,当时,所有的媒体也已经得知了消息,纷纷赶来,他的妻子也匆匆赶来,但托尔斯泰在昏迷中,并未知道,自己的妻子来,带他回家。

    16、托尔斯泰安葬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的森林中,没有墓碑和十字架。

    17、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用大段文字描述了俄法战争,在他死后没有多久,便爆发了比当年俄法战争更为惨烈的战争,这一场战争波及了全人类。

    18、《战争与和平》实在太为强大,波澜壮阔,脉胳万千却又集而为一,如果世界要讲一段关于饿法战争的故事,也得按照《战争与和平》来讲,因为,托尔斯泰实在是写得太棒了。

    19、上海文艺出版社草婴的译本,很流畅,很舒服。如果你读第一册觉得很艰难,尤其是在面对那几十页的战争场面描写的时候,你觉得你读不下去了,我请求你,千万坚持住,坚持下去,到第二本,你就会欲罢不能。因为,你会认识到那里的人物多么地美妙,多么地真诚,多么地感人。

    20、书中穿插了托尔斯泰的理想,解放农奴,但他也清楚地知道,总管在骗他,可是他还是想这样做。因为,他是托尔斯泰。

    21、一定读一读吧,如果你害怕别人知道你读的是托尔斯泰的话,就在外面包个书皮。

  • 很简单的谈谈《战争与和平》——我所读到的和所能读到的

    作者:Alexayi 发布时间:2012-07-19 00:04:01

    花了将近三个星期断断续续读完了这部“史诗般”的巨著,也不过浅尝辄止而已。一直以来大概所谓“中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毒太深,因而很难进入托尔斯泰乍一看起来异常琐碎、微弱、大体平淡、甚至无意义的细枝末节。深入分析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两座高峰的对视远超越我智识所及范围;在此便只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能读到和读完这部作品实是一件幸事。

    也许没有任何人能脱离“叙事”这个主题来谈托尔斯泰。他寥寥几笔就可以把娜塔莎眼神中凝结的生命力的热情感染到每一个罗斯托夫家庭客人的微笑和哀伤里,嵌入到安德烈和皮埃尔对人生意义的“想往”(而不是“拷问”)中,传达到读者心里,成为几代人最钟情的人物之一。托尔斯泰不需要揭露病态狰狞的面容下预示怎样的未来——譬如梅诗金轻轻的断言娜斯塔霞必丧命于罗果仁之手——他笔下的人物更不需要读者根据自己的性格和气质特征来判断其真实性与深刻性。在许多值得陀思妥耶夫斯基下手的地方(例如安德烈公爵夫人遗容上那显现的“唉您为什么这样对待我呀,”例如玛丽亚公爵小姐期待父亲早日去世,例如娜塔莎如何可以从忧伤中重新站立起来)都不是托氏试图关注的地方。但这类忽略并没有让人感到不安,这是另一种真实;这种真实由人类生活的本能,由对生活最坦白、最亲切(甚至最厌恶)的感觉,由对任何时刻在脑海里刚发芽却又立刻被身旁人的话语打断的思绪所组成。借此,玛丽亚公爵小姐同尼古拉结为夫妇,只是经由“他们默默对望了几秒钟,于是那遥远而不可能的事,顿时变得接近、可能、甚至无法避免了…”托尔斯泰并不需要叙述这种“无可避免”包含什么样的“内涵”。它不存在内涵,而只是生活无比明澈的真理可以不言自明的东西。

    从这个层面来看,《战争与和平》涵盖的广度,正如陀老的深度一样,给人强烈震撼和疑惑。两者的轮廓和细微之处无不体现对立。我无法从诸多对立中挑出根本性的碰撞或文学原型,但我逐渐觉得他们代表人类生活无法避免的两个维度。我很愿意用莫扎特与贝多芬的对立来释义(虽然我相信这种比较在许多方面来看是浅薄和误解的):陀氏与贝多芬都体现了人类生存本质里的一种焦灼感,那在无尽的绝望、苦难、罪恶和深渊的恐惧里燃烧着让人时刻禀临痛感的东西;它们赋予人的生存以深沉和厚重。在这深渊里思索和挣扎所得到的幸福,便异常可贵,像光一样纯洁、动人、纯粹,宛如某种幸福的倦意,却又在深处闪烁希望的“柔和的魅力”。而莫札特——我长时间对他产生了误解——他的音乐毫无“浅薄和缺乏深度”,也并非只流于表面(这些词汇通常是理论家们对托尔斯泰说教和哲学议论的指责);莫扎特的曲子无论快乐或是忧伤,都如天之澄明;它不需要你在某一个特定的时刻和心境达到心有戚戚,不是某种将你带入深渊的必经之路;它本身代表光明里最朴实,最易于体会、却从未被如此简练表达的高尚。听莫扎特和托尔斯泰,就像是面对嬉笑人群沾满沙滩的海边,当把镜头推进到每一个个体时,人物的一颦一笑,与周围人的打闹,看似嘈杂,琐碎,不值一提,不成一体,但却凭借艺术家的刻画,与大海,与甚至招人烦扰的烈日融合在一起。读罢托尔斯泰,我会挖掘那常常受忽视的东西里有太多的变化莫测,那通常被我唾弃的、却又不断在指导人类生活(或者说生活中无法摆脱的桎锆)的联系和“锁链”其实富有重大意义。从这点上我隐约察觉,也许《战争与和平》会因为岁月的积淀而对一个人产生不同层面的影响。而陀思妥耶夫斯基与贝多芬——他们就像深夜里的大海。那儿有远方此起彼伏的山峦和伫立的灯塔,有守夜人静坐在海边聆听深夜里的海声;一切都是幽暗的,沉睡的,甚至停滞的,但绝不死寂。没人知道、没人关注守夜者在做什么;只有他们自己清楚在什么意义上可以获得灵魂的坦然,并且视守夜为一生崇高的意义。

    人物命运大概是任何一部小说被挖掘的主要部分。有太多值得探讨的话题:安德烈的死,玛丽亚的转变,尼古拉的成熟,皮埃尔时时刻刻的探索,娜塔莎在每一个场景的勾勒以及她嬗变下那颗需要被了解的心,彼嘉在战场上的死。把个体人物分离出来的分析是有意义的、值得的、并且已经被许多敏感、冷静的读者分析的十分透彻。相信也没有人会否认,个体的命运无法脱离一切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这一切关系在十余年来的兴衰。据说托尔斯泰本人在写作之前并无法预测故事的终点和人物的结局:他在叙述的过程中通过天才的感知慢慢把几个家族的命运揭示给自己并娓娓道来,同时尽最大努力(或毫不费力的)让个体挣脱作者语言和思想的干涉而获得独立的声音(即“现实主义”的一大特点吧)。最让人感慨的,是在故事的结尾,娜塔莎、皮埃尔、尼古拉、玛丽亚,连同家里的其他人又像开头一样聚集在一起,却并非流于喧嚣、浮夸、嘈杂,而终于获得内心的平静。很难说这种心灵的平静就意味着幸福——这平静里有让人失落的哀伤和非此即彼的遗憾,有人们自由选择却仍旧出于必然的支配力量,但无论如何,这平静或许是最接近幸福的东西(从这点来看,托尔斯泰不失为继承了普希金的传统)。

    也许以上这些特征已经足以宣称《战争与和平》是一部伟大的小说。然而,至此仍未涉及作品中又一个宏大的命题:托尔斯泰的历史观。据说曾有法文版将该书的叙事部分与对历史的议论部分拆开来分别出售,乍一看没过多不妥,但仔细想来倒是破坏了理解这位巨人的途径。托在小说中夹杂哲学议论的行为,以及他论及的内容本身,自发表以来备受攻击和批判。伯林著名的“狐狸与刺猬”一说似乎很好总结了托尔斯泰史观所遭受的冷遇与评价,并且在行文背后挖掘和重塑托尔斯泰这位作者本身的思想历程和悲剧命运。伯林一文给我的最大启发,是引导作为读者的我细心勘察托尔斯泰的叙事天赋与他的历史观、他毕生追寻的意义之间存在的容易被人忽视的关系:这关系的本质,在伯林的眼里,是矛盾和两难。简单来看即所谓“欲做刺猬而不成的狐狸”:“他的天才,就在于善能体悟每一事物本身独具的特性,亦即那种使一对象独特分别于他物,但似乎难以言喻的个别性质。然而他又渴望有一普遍的解释原则,也就是说,在显然多样、彼此排斥,但构成世界内容的点滴碎片里,他渴望察出其相近之处、共同起源、单一目的或者统一性。”围绕着这个纲领,伯林展开了一系列对托尔斯泰的洞察,包括其攻击性的力量,其通过消除非真理的东西达到真理的性格,以及其俄狄浦斯式的悲剧命运。可以说,托尔斯泰的史观里存在着某个复杂的多的个体;这个体不仅仅是战争与和平的作者,而更是某个时代中思想碰撞所诞生的杰出产物;他本身有历史感,本身值得读者借由阅读卢梭、司汤达、狄根斯、迈斯特,借由他在现实生命中的身体力行来深深的感受。在这个时刻,我才突然发觉,其实我所看到的战争与和平,才只是门缝里的一道光。这令人感激和兴奋,因为即使门的后面仍旧一片黑暗,我也将努力走的近一些。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6分

  • 人物塑造:6分

  • 主题深度:4分

  • 文字风格:4分

  • 语言运用:9分

  • 文笔流畅:4分

  • 思想传递:4分

  • 知识深度:9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6分

  • 章节划分:6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9分

  • 情感共鸣:9分

  • 引人入胜:7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3分

  • 事实准确性:9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7分

  • 书籍清晰度:5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 是否包含广告:8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8分

  • 稳定性:8分

  • 搜索功能:7分

  •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赚了(131+)
  • 二星好评(192+)
  • 博大精深(423+)
  • 中评(475+)
  • 差评少(579+)
  • 无颠倒(604+)
  • 五星好评(516+)
  • 值得购买(159+)
  • 三星好评(673+)

下载评价

  • 网友 家***丝: ( 2024-12-31 16:18:23 )

    好6666666

  • 网友 訾***晴: ( 2025-01-04 13:18:30 )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相***儿: ( 2024-12-20 10:31:22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权***颜: ( 2024-12-23 00:13:49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石***烟: ( 2025-01-02 05:41:24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芮***枫: ( 2024-12-13 00:45:49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戈***玉: ( 2024-12-18 09:56:42 )

    特别棒

  • 网友 扈***洁: ( 2025-01-07 05:09:36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冉***兮: ( 2025-01-04 12:39:20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随机推荐